第一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10分钟片段教学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想先问问大家,有同学家中养花了吗?
生:有
师:那同学们家中养的花都摆放在哪了呀?
生:客厅
生:我们家放在卧室
„„
师:看来大多是同学家的花都是摆放在室内,像客厅,卧室等。供自己家里的人观赏。今
天我们就随我们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去他曾经留学的德国看看,看过之后,我想大家一定会有一小的收获。
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二、初知文意,重拾“花忆”。
.师:请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文,指名答。
(2)小结:这篇课文写了季爷爷两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
师:不错,文章写了季爷爷两次到德国的事情,虽然事隔四五十年,但是这两次德国之
行让季爷爷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是什么给我们的季爷爷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指名答。
师:是啊德国养的花朝外开,把最美的让给别人看,这一点确实是出乎我们的意料。让
我们再读读这一段,再次感受德国人养花的不同。学生齐读。
师:德国人养花的方式确实与我们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这样养花,是想营造怎样的环
境呢。(知名回答)
师:是啊,自己的花让别人看,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谁知道是怎样的精神思想牵引着德
国的人们这样做呢
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三、找出精彩语句 欣赏
过渡:不错,正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样一种精神,所以德国人种花都是自家种的花给路人看,反过来自己也去欣赏别人家的花。那么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
1、说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解或是举例说明
2.师:同学们都说的不错。季爷爷也说了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精神境界。那么德国人是不是一直保有这高尚的耐人寻味的精神境界呢?
师:来,读读季爷爷说的这句话——“变化是有的,而美丽却没有改变。”这里面藏着他第二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
(1)师: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指名答。
(2)师 :这美丽指是什么?对,德国街头还是那样的美丽--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美丽仅仅指花吗?几十年过去了,德国人这种美好的心灵却从来没有改变!板书:美丽
四 总结
师;说说你们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
师:读了这篇文章,老师也有收获,我想说:人生如花,花开花落;给人美丽,给人芬芳;开出绚烂,开出精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第二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目的:
1、学会本生字新词,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耐人寻味、莞尔一笑”等词的意思。
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启示与教育。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以及季羡林先生的资料。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德国街道的一些图片,问“你们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
2、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第三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片段教学教案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片段教学
教学内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
教学目标: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教学重难点: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教学过程:
1.深刻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文中体现在哪?请同学们自己找出来。联系上文:德国人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有看到别人的花。这就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找两三个学生回答)
只有每个人养花给别人看,自己才能看到别人养的花。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同学们从自己家里带了一盆花摆在教室里,为的是让同学们都能欣赏,这样做就是我为人人,同时我们自己也欣赏到了别人养的美丽的花,这就是“我为人人”。
3.让学生说说你所理解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教师总结:人人为我是说让别人为我着想,为我服务。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有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为他人着想,为社会尽自己的义务。我为人人是前提,人人为我是结果。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比如我们班的图书角,同学们都把自己心爱的书捐献到图书角里,痛大家一起分享,你阅览别人书的同时,别人也分享着你的书。,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在班里,值日同学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你也要从自身做起吗,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共同保持卫生干净。别人为你服务,你也为别人着想。这也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一种体现。
板书: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别人为我着想 为我服务
我为人人
为他人着想
尽自己的义务
第四篇:语文 自己的花是让给别人看的片段教学(本站推荐)
《自己的花是让给别人看的》片段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25《自己的花是让给别人看的》 片段内容(课文原文 2-3自然段):
四五十年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从学生的问题入手,紧扣句子“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理解此句子的含义。
2、通过想象画面和看图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意思。
3、通过品析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感受德国街头美丽的风景,进而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耐人寻味的境界。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析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感受德国街头美丽的风景,进而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耐人寻味的境界。 实录过程:(片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随着季羡林先生一起走进德国,走进这个耐人寻味的民族。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季羡林先生四五十年前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家家户户都把花栽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里只能看到花的(),走过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都是()(),让我们看的人如入(),()。作者觉得这种()的境界,颇()。当他重返德国时,由衷地发出赞叹()。
师: 这是一段意味深长而又耐人寻味的话,谁能把它读完整、读清晰?请你。【师评价:读得好,声音很响亮,这是自信的表现!】
师:请大家拿出笔记本和笔,按照这段话的顺序,把括号中的内容默写下来。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开始。
师:写完了吧!请看大屏幕,对照大屏幕,自己检查校对,写错的马上改正。(课件出示:季羡林先生四五十年前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家家户户都把花栽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走过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作者觉得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颇(耐人寻味)。当他重返德国时,由衷地发出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师:改完了吧!请把本子合上。再来读一读这段耐人寻味的话。
二、质疑问难。
师:读完这段话,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请你说。
【师转述:你想知道作者为什么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是吧?】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把它写在黑板上。(板书:感到吃惊?)【师转述:哦,为什么要把花养在外面让别人看?】 师:这个问题是和第一个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等会一起解决。【师转述:为什么说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老师也把他写在黑板上。(板书:耐人寻味?)【师转述:你不明白什么是山阴道?】
师:没关系,这个问题我们等会儿会解决的。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三、理解“感到吃惊”。
(课件出示:四五十年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师:到底是什么让季羡林先生这么吃惊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板书:四五十年前)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课件出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师评价:是这个句子吧!你的声音很美,但要注意最后一个词“脊梁”,“脊”读第三声,“梁”在这儿读轻声,请大家跟我读两遍。】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这个句子。其他同学思考:德国人养花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哪些方面让人感到吃惊?
【师评价:你读得很准确,也很流利,谢谢你!】
师:德国人养花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哪些方面让人感到吃惊? 【师转述:你从“家家户户”看出德国人都爱花,也爱养花。】
师:是呀!养花已成为德国人的爱好和习惯了。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还有吗?
【师转述:你认为他们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让作者感到吃惊,是吧。】(课件出示有关图片)师:在生活中,你发现人们都把花种在哪? 【师转述:种在自家的院子里。】 【师转述:放在自家阳台的花盆里。】 【师转述:放在自家的楼梯口。】
师:而德国人的花都种在外面,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师:脊梁原指人体后背的中间,在文中花的脊梁指的是什么呢? 【师转述:对,是花的茎杆枝叶。】
师:德国人养花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而把花让别人看,这种养花的方式让作者感到吃惊,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带着这种感受读这几句话。
四、品味“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感受“耐人寻味”。
师:孩子们,让人感到吃惊、而又耐人寻味的仅仅是养花的方式吗?还有什么也让人吃惊?请你来读。
(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应接不暇。)师:你找的是这些句子。自由读读,看看哪些词最美,美得让你感到吃惊?可以把它圈起来,在边上写上批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师:说说哪些词美得让你感到吃惊?
【师评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你真会读书,一下就抓住了这两个关键词。】 师:看着这两个词,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师转述:你想到了去年中山公园菊展的情景,花非常多,一团一团,一簇一簇,挨挨挤挤的,像是在开大会。】 师:你可真会联想,能告诉大家,词语中的哪些字是多的意思? 【师转述:对,团、簇。】请你说。
【师转述:我看到花儿的颜色非常美丽,有红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
【师评价:好美的花呀!】 师:词中那个字是说颜色美丽呢?
【师转述:哦,“紫”和“红”。】还有吗? 【师转述:是的,还有“锦”。】
师:“锦”字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在这个词语中指的是什么? 【师转述:没错,就是指花的颜色很美丽。】
师:那么多五彩缤纷的花紧紧地簇拥在一起,那就是花团锦簇。(课件出示图片和词语“花团锦簇”)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现在我们不说颜色,也不说多了,换个角度说一说。【师转述:你看到姿态万千的花儿在竞相开放,有的全开了,有的只展开两三个花瓣,有的含苞欲放。】 【师评价:好美呀!】
师:词语中哪两个字的意思是好看美丽?
【师转述:对,是“姹”、“嫣”。】有没发现这两个字都是什么部首? 【师转述:女字旁。】这些五彩缤纷的花像少女一样姿态万千,十分娇艳,这就是...姹紫嫣红(出示图片和词语“姹紫嫣红”)师:能读出花的多和美吗?请你。【师评价:感觉还不够多,再读。】
【师评价:有那么几朵了,但还是看不到挨挨挤挤的样子,再读。】 【师评价:花很多了,能不能让它娇艳一点,再读。】
【师评价:这么多娇艳的花儿,真令人赏心悦目!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仅仅是一条街,一个窗子前有吗? 【师转述:对,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课件出示: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引读:站在窗边,看着对面的窗子,读。。真是“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课件出示此诗句)站在窗边,看着对面的这栋楼房,读。。真是“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课件出示此诗句)
站在窗边,看着对面街道一整排的楼房,读。真是“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课件出示此诗句)
站在窗边,看着街道两旁整齐的楼房,读。。真是“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课件出示此诗句)
师:这是一幅美得让人吃惊的画面!这是一种多么耐人寻味的境界!此时此刻,如果你漫步在德国的街头,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
【师转述:你看到整条街都是花,有的像龙的爪子,有的像小喇叭,有的像圆球,有的像星星,真是千姿百态。】
【师转述:你仿佛看到了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连那小鸟也自由自在的蹄叫。】 【师评价:真可谓“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姣莺恰恰啼。”】
【师转述:你仿佛看到了德国人家家家户户的窗前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黄的胜金,争芳斗艳,美不胜收。】
【师评价: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语言比花更美。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师转述:你仿佛听到蜜蜂嗡嗡的鸣叫。】 【师转述:你仿佛听到了游人的赞叹。】 师:置身于花海中,你会怎样赞叹呢?
【师转述: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 师:走在街上,你还闻到什么??
【师转述:你闻到了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一路走,一路都是芳香,让人流连忘返。】 【师评价:老师觉得你的语言和花香一样沁人心脾。】 师:美丽的大街繁花似锦,花香醉人。
师引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师:我觉得这是一种多么耐人寻味的境界啊!师:刚才有同学问“什么是山阴道”谁知道呀?请你。【师转述:是山间的小道。种满了小树,有树阴。】
师:很有想象力,(课件出示山阴道图片)这就是山阴道,走过这样的小道吗? 【师转述:说得好,这个和我们天马山的栈道很像。】
师:《世说新语》里有这样一个典故“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课件出示此句)
师:走在这样的小道上,可以看到烂漫的山花,青翠的小树,山光水色交相辉映,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往返。我觉得这是一种多么耐人寻味的境界啊!
师:季先生借用山阴道,写出了德国街道的特别,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迷人的街道。(课件出示一组德国街头花团锦簇的图片)
师配乐朗诵:漫步在花团锦簇的大街之上,温馨惬意;遨游于姹紫嫣红的楼宇之间,流连忘返;徜徉于应接不暇的花海之间,遐想联翩。沐浴在沁人心脾的花香之中,耐人寻味。看着美丽的画面,和着音乐,读一读这浸润着花香的文字。师:穿行于万紫千红的花海,呼吸着醉人心田的花香,这一种境界是多么耐人寻味的。这种耐人寻味境界其实就是指怎样的境界呢? 【师转述:没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自由读这句话,仔细想一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转述:“我为人人” 就是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人为我” 就是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到别人的花。】
(课件出示: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师:是呀!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读----(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耐人寻味的 ”)
五、介绍下个环节教学内容。
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耐人寻味的境界,会长久保持吗?当作者今天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下个环节再来学习。板书: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到的
感到吃惊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耐人寻味
第五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这篇优美别致的短文是北京大学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写的。它不同于那些纯粹描写景物风情的文章,而是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讲述了自己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并用凝炼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最后讲述1980年再次来到德国,再次看到这番情景,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读起来既让人大开眼界,又叫人回味无穷。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情与风俗的特点。
3、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咱们来看一组图片(课件1:花的图片)谈谈你的感受。
2、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地位。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地位。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德国,去感受德国人的爱花之情。(板书课题)(课件2单张花图片)
谁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
自己的花是让谁看的?(读)
谁的花是让谁看的?(读)
瞧,不同角度的思考让我们读起来就有不同的体验,这样才会读得有滋有味,读书也应该这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分段读)(看来同学们都做了充分的预习,课文读得很流利。)
2、读了课文,德国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看来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独特而又真实的感受。那么作者季羡林先生时隔35年,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时,又发出了怎样的赞叹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到那句话。
2、谁找到了?(生读)(齐读)。(课件3: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3、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情民俗让作者发出如此由衷的赞叹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的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景色奇丽、民族奇特的语句。用心读,用心体会,如果能在旁边记下你的感受,那就更棒了!
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景色奇丽,民族奇特?谁找到了?(生交流)
(课件4:)
A、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齐读。
(2)“花的脊梁”指的是什么?(生答)你们看,假设现在你们就坐在屋子里,花朵都朝外开,你们看到的只能是花的——(生接:脊梁)(塑料摆花演示)
(3)当作者初次到德国,看到德国人都是把花的笑脸朝向窗外,而把花的脊梁对着自己,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吃惊、惊讶、奇怪、纳闷)(读)(再读)
(4)是呀,德国人如此奇特的养花方式,多么令人惊奇呀!(齐读)
(5)作者把他的惊讶告诉了谁?(女房东)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女房东。(课件5:女房东有关资料)
(6)这位像慈母一样的女房东,听到作者的问话是怎样回答的?(生答)
(7)“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谁来笑着回答一下。(生1)(生2)
(8)笑得多么平常呀,女房东觉得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所以她莞尔一笑地说——(生接正是这样!)正是怎样?(生交流),还有哪些语句?(课件6)
B、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齐读。
(2)、你觉得德国的街道怎么样?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3)、“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用来形容什么?(花多、花美),还有哪些词语也能用来形容花多、花美?(真不少)
(4)、透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此时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了什么?)想象真丰富,好美呀!
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5)、这段话中还有哪些词语让你感到了花多?(应接不暇、花的海洋)
“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花太多,看不过来,应付不过来)
“花的海洋”是呀,花多得像海洋一样。
这些词语都能体现出花很多,很多,我就把它们重读。(课件7:重点词语变红)
(6)、这么美的景色,想去看看吗?(课件8:德国街头的奇丽景色)感受怎么样?
徜徉在这花海般的街道上,欣赏着姹紫嫣红的鲜花,闻着阵阵迷人的花香,真是一种美的享受。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课件9;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7)这么美丽的景色,想把它永远记在脑中吗?请大家试着背一背
抽背、齐背(课件10以填空形式出现段落)
C 理解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在德国,美丽的仅仅是那些花吗?还有什么?你是从哪句知道的?(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德国的每一家都是这样——(课件11)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的花。
(2)是呀,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
(3)德国人正是这样,在种花与赏花间传递着一种快乐,他们通过种花给别人看诠释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美好的境界。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小事也在演绎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呢?(生谈)
(4)说到这里,老师有一首小诗想送给大家(课件12)
给予
如果你给我一条鱼
我就让你看到整个海洋世界
如果你给我一朵花
我就让你拥有一片花海
如果你给我一片树叶
我就让你看到整个树林
如果你给我一双翅膀
我就给你一方自由飞翔的天空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让我们每个人都绽放成最美的风景
在自己心里
也在他人眼里
(5)诗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给我一朵花,我就让你拥有一片花海”,只有我们尽可能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服务,才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回报。所以季老先生觉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6)难怪他会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课件13;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D理解体会“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1)转眼间35年过去了,当1980年,季老先生再次来到德国时,德国这样奇丽的景色,这样美好的境界有没有改变?
(2)齐读(课件14: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3)“美丽”指什么?还指什么?
(4)35年过去了,德国街头那美丽的花海,德国人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一直都没有改变,我们来看——这是作者故地重游后,写下的一段话(课件15:《重返哥廷根》片断)
(5)同学们,这样奇丽的景色,这样奇特的民族,难道不值得我们欣赏吗?(齐读课件16: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们敬佩地读一读,我们再来赞美地读一读)
四、总结回顾,拓展积累。
今天这节课,我们跟随季老先生收获了满街清香的愉悦,更收获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份心灵的充盈。季老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课件17;我写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但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课后,同学们可以再来读读季先生的其他作品。(课件17《季羡林散文集》《谈人生》《留德十年》)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美好的境界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点是本文的重点。回顾本节课,教学设计流畅,内容充实、丰满,挖掘教材较深,重点、难点得到了突破。学生的配合较平日课堂要好,课前预习不错,课文读得流畅,美中不足的是朗读水平不高,感情不到位。我在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总想以学生为主,但又被教案牵扯,两方面衔接地不够自然。
2、课备得不熟,过分相信自己,各环节的语言衔接不精炼,有两个地方没处理:想象花多,花香;积累背诵。这也提醒我以后的备课还要再细致再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