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为毕设论文的目录而烦恼5篇

时间:2019-05-14 13:4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很多人在为毕设论文的目录而烦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很多人在为毕设论文的目录而烦恼》。

第一篇:很多人在为毕设论文的目录而烦恼

很多人在为毕设论文的目录而烦恼,人工敲上那些索引和排版,很麻烦。其实office的功能很强大,深入学习排版技术对于以后的工作中文档写作也是很有帮助的,这里就讨论一下制作目录的过程:

Step 1:我们需要修改一下word里面的设置,工具-> 选项-> 常规单选卡,将度量单位改为厘米,并且将使用字符单位的那个勾去掉。因为使用字符作为单位的话,不同的字号大小不一样,这个具体数字也就不一样,用厘米做单位比较通用。Step 2:在word的工具栏上,右键,选上大纲,这时就会出现和目录相关的工具条了。

Step 3: 然后将需要作为目录的文字设置其大纲级别。比如,将文章标题设为1级,可以直接在大纲的工具条里面,正文文本处将其改为1级 当然,也可以 格式-> 段落,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修改大纲级别Step 4: 设置好大纲级别后,就可以插入目录了,具体操作:插入-> 引用-> 索引和目录

Step 5: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目录单选卡,然后点修改,在弹出的样式对话框中,选择要修改的目录,再修改。这里其他的参数不需要修改了,用默认的即可。不过想做些特效出来的话还是可以去研究一下哦

Step 6:这时弹出的对话框就是针对目录的格式设置了。以目录1为例,要修改格式直接点格式按钮。这里可以修改的格式很多,包括字体、段落、制表位、编号项等。注意,目录上方的“样式基于”要修改为“无样式”,因为链接到其他样式上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Step 7:先修改制表位吧,照下图的操作即可。对齐方式选择“右对齐”,前导符选择“……”,制表的位置我通常设置为14.61厘米,前提是word A4纸的默认页面宽度、页边距等参数没有被修改过,如果修改过这些参数的话,那么这个长度也需要做相应的变化了

Step 8:然后修改字体把,学校给的默认模板是一级目录四号字,这个大了些,目录看着不紧凑。我通常是把一级目录设为小四号字,黑体;二级目录则是小四,宋体;三级目录则是五号,宋体。

Step 9:设置好之后,一路点确定即可出现目录了Step 10:如果之后在正文中又有新的内容被设为大纲级别,那么可以在目录中点右键,更新域,将添加的目录显示出来。

Step 11:更新域时有两个选择,一是只更新页码,一是更新整个目录。如果只是添加了文本内容,目录没有变化的话,更新页码即可。但是如果有新的内容被设为大纲级别的话,则要更新整个目录了 比如,我用前面的步骤将摘要也设为目录,而且是二级目录,然后更新域,那么摘要就作为了二级标题出现在目录里面了。插入制表符,目录内容,页码等都是 word自动完成的,非常方便。

Step 12:如果对目录的排版和格式不满意,也可以右键目录,点编辑域,修改目录的格式

Step 1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类别里面选择TOC,然后点目录按钮即可出现之前的修改目录格式的对话框。将其改为你需要的格式,然后确定即可。最后,看看一个完整的目录实例~--

第二篇:毕设论文基本知识

【普及下基本常识】参考文献规范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I.Gordon.;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3] Heider, E.R.& D.C.Oliver.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3): 62 – 67.2.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5] Gill, R.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3.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9] Spivak,G.―Can the Subaltern Speak?‖[A].In C.Nelson & L.Grossberg(eds.).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10] Almarza, G.G.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eds.).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p.50-78.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6.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7.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举例】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三、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并列写出来。

第三篇:如何写毕设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内涵

完整的毕业论文应包括:题目,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后记,英文翻译(原文、译文)。下面主要针对论文各部分的取材及写作方法逐一介绍。

1、题目

论文题目应具有先进性和鲜明性,既不能太宽,也不能太小,一般应体现两点:研究切入点 + 核心工作,必要时候可加副标题以说明论文的侧重点,同时题目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例如:

P2P网络文件高速下载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对等网络拓扑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实现 对等网络多关键字检索技术研究与实现

2、中文摘要

论文摘要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论文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结果的实际意义。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建议摘要可以先留出位置,在全文写完后再写。

3、中文关键词

关键词不少于4 个,以5—6个为宜,其排列顺序遵循以下规则:

第1 个关键词:列出该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学科体系采用国家技术监督局分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国标GB/T 13745-92);

第2 个关键词:列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

第3 个关键词:列出该文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结论时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综述和评述性学术论文等写“综述”或“评论”等。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论文,此处写所应用的方法名称;

第4 个关键词:列出前三个关键词中没有出现的,但被该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物质的名称,或在题目中出现的作者认为重要的名词。

如有需要,第五、六个关键词等列出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它关键词。

4、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的写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英文摘要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noun phrase)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1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

2)英文摘要题名的字数不应过长,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例如,美国医学会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J Nat Cancer Inst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英国数学会要求题名不超过12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总的原则是,题名应确切、简练、醒目,在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内容的前提下,题名词数越少越好。

3)中英文题名在内容上应一致,但不一定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此外,近些年的趋势是,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可不用。

4)英文摘要尽量用简短、词义清楚并为人熟知的词。例如: The operation method is narrated based on the conscientious analysis of the dust collection system.其中的narrated和conscientious使用不得体,可改为The oper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ust collection system.在表示分析研究(讨论)了时,用… are analyzed, 不用…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discussed).5)英美拼写保持全文风格一致。比如,Color和colour,program和 programme。

6)能用名词做定语不要用动名词,能用形容词的而不用名词。比如,用Measurement accuracy 而不用measuring accuracy;用Experimental results而不用experiment results。

7)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做定语的,尽量少用of。比如,用measurement accuracy而不用accuracy of measurement;用camera curtain shutter 而不用curtain shutter of camera;用equipment structure而不用structure of equipment。8)可用动词的尽可能避免使用动词的名词形式。比如,用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s was measure,而不用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 was made。

9)摘要内容中不能省略冠词,正确地使用冠词,不误用、滥用或随便省略。正:“Pressure is a fun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误:“The pressure is a fun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5、英文关键词

对照中文关键词逐一翻译,注意保持原来的顺序。

6、目录

具体见格式要求。

7、引言

引言内容应该包含题目的研究背景,国内外在该领域或该研究方向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以及述评,研究的意义或应用价值,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简述等。

8、正文

根据课题方向和导师意见展开成若干章节加以叙述,整个论文要自成一体,各章节间要相互呼应,层次清晰。其它具体见格式要求

9、结论

对正文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后续研究的相关建议。

10、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以近期发表与论文工作直接相关的文献。参考文献必须在文中引用处体现出来,并按顺序编号。一般文科约15篇,理科约10篇左右,其中英文文献至少应有1—2篇。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附于文末。

注录格式如下:

[期刊]作者.论文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专著]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参考起止页码

[论文集]作者.引文题[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年.引文起止页码。

[报纸]作者.篇名.报名.出版日期(版次)[科技报告]作者.报告题名,报告号[R].出版单位,年代.[学位论文]作者.论文题名[D].机构地址:所属学校名,年.[专利]作者.专利名称:专利国别,专利号[P].年.[网页]作者.题名[EB/OL].发表年月日或引用年月日.网址

11、后记

叙述论文的写作经过和收获、体会和感受,并向指导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致谢。

12、翻译原文

具体由导师安排,尽可能地与论文研究内容相关,并注明出处。

13、译文

在准确表达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力图使译文符合中文的语法和句法规则,文字表达流畅无误,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

空管学院 2206.2.28

第四篇:本科机械手毕设小论文

工件夹持机械手的结构设计

学生姓名:曹秀伟 指导教师:陈勇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软件+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2010级1班

【摘要】在本次设计的课题是工件加持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本论文确定了机械手的座标型式和自由度,以及机械手的技术参数.机械手能代替人工操作,起到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约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在实用基础上,对机械手直臂与夹持部件进行三维设计,其中分为三个部分:手爪、手腕、手臂。整体机械手为圆柱坐标型,驱动方式为电机驱动,结构简单可靠,精度高。设计了两支点回转-平移型夹持手爪,传动结构为滑动丝杆;手腕为回转型,转动角度为0°-360°,传动结构为同步带传动;设计了机械手的手臂结构,计算出了手臂升降时所需的驱动力矩;对工作机构和传动系统进行设计计算,包括主要部件的设计计算、强度校核和运动分析;利用三维solidworks软件对主要零件进行实体设计和造型,并绘制了机械手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

【关键词】直臂与夹持部件 机械手 CAD二维设计 solid works三维设计

【ABSTRACT】This topic is designed to build a blessing robot design,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type robot coordinates and freedom, and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e robot.Robot can replace manual operations, reduce labor intensity of play, save processing time, increase productivity, reduce production cost.In practical basis, the robot arm and the clamping member for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gripper, wrist, arm.Overall cylindrical coordinates robot type, drive motor driven, simple and reliable structure, high precision.Designed a two-point swing-translation type clamping gripper, transmission structure for a sliding screw;wrist for transition back to the rotation angle of 0 °-360 °, transmission structure for belt drive;designed robot arm structure, calculated the driving torque required when lifting the arm;the work organization and transmission design calculations, including the calculation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design, strength check and motion analysis;solidworks software using three-dimensional solid parts of the main design and modeling, and draw manipulator assembly drawings and the main parts diagram.【KEY WORDS】Straight arm and clamping parts Manipulator CAD 2d design solid works 3d dsign 1 绪论

1.1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全面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对工作效率提高的呼吁越来越高。纯粹的手工劳作已经满足不了工业自动化的需求,因此,利用先进设备自动化生产机械以取代人的劳动力,满足工业自动化的需求势在必行。这之中机械手是其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产物,它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能代替人类完成高强度、危险性高、重复枯燥的工作,同时减轻了人类的劳动强度,可以说是双向受益。在机械行业中,机械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2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联控公司第一次研究开发出了工业机械手,该机械手结构简单,运动精度低,但是确是人类工业史上最重要的一步,由此打开了全世界工业机械手研究,学习,开发的先河。

图1.1 点焊机械手

图1.2 多关节机械手

虽然我国的机器人技术起步较晚,但是,我国在多年以前,就把机械手的研发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规划内容,并且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以后的机器人设计制造技术中,我国逐步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工件夹持机械手的设计方案

由于我所设计的是工件夹持机械手,所以我决定模仿并学习码垛机械手的相关结构,我选用圆柱坐标,并且拥有4个主要自由度,手腕的回转;直臂的升降;横臂的平移;以及基座的旋转。并且我还对机械手的安全性进行了设计,比如加装限位开关,人体感应传感器,蜂鸣器等。3 机械手的运动学分析

实验室材料抓取机械手可以看成是一个开运动链,可以将它看成是由三个旋转结构和一个平移结构串联而成。这个机械手的开链的一端位于机械手的底座,固连在桌子上,另一端是自由的,用来夹持物料。所以我采用D-H方法,来对机械手进行运动学正解分析,公式(3-1)为机械手的D-H矩阵公式。

i1iii1RT0si0ai1cisci1ccsdsPii1ii1i1ii1i

(3-1)dici11sisi1cisi1ci10001将我设计的机械手的D-H参数,经过4个矩阵的右乘,最终可以得到机械手腕相对于机械手底座的矩阵公式,如公式(3-2).此公式可对机械手腕位置进行求解。RTHRT11T22T33T4A1A2A3A4=

a4S1S3C3S1C1C2S3C1S2C1a2C(C1C2C3S1S32a4C3a3)SCCCS(SCSCC)SSSaCaCaCaS***2433143123S2C3S2S3C2S(L2a4C3a3)0001

(3-2)现假设机械手基座与底板之间的的夹角1为90°,2为60°,3为0°,L为100mm,通过公式计算可得结果(3-3),这个矩阵代表机械手腕位置数据为Px0,Py526.765mm,Pz354.2mm。

0010130526.76522R

(3-3)TH 310-354.22210004 机械手的参数设计及应力分析

针对机械手的设计,我分为了以下3个方面,分别为机械爪的设计,机械手腕的设计以及机械臂的设计,其中还对机械爪的夹头进行了尺寸设计,并且对相关电机的选用进行了分析。在确定了机械爪的各杆件相关尺寸后,我对所用到的丝杆进行了强度校核,耐磨性校核,自锁性校核等。

图4.1 机械爪活动空间及受力分解

我对机械手重要零部件进行了应力学分析,并得到了结构受力良好,零件形变量小的相关结论.之后 我对受力最大的机械手直臂部分进行了装配体进行了应力分析,分析选取手臂与地面平行时,最大受力的情况以下是机械手直臂结构体的受力分析报告。

图4.2机械手直臂应力分析

图4.3 机械手直臂形变分析 机械手的三维设计

5.1 手部设计。常见机械手分为回转型与平移型,各自利弊,所以我在设计机械手时,决定在回转型机械手上增加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机构,这样,回转型机械手的夹头部分就能优化成平移型机械手,这样,回转型机械手的爪体能够通过铰接杆来进行增力,平移型机械手的爪头能够实现理论0误差来抓取不同直径的实验材料,但是这样的话,夹头的始末两位置之间会产生一个长度为10mm的位置偏差,这样就会造成抓取误差较大,为了解决该问题,我在机械手的一个旋转轴处添加了一个角度传感器如图,通过这个角度传感器,就能将夹头的开合范围进行实时反馈,通过对横臂与直臂进行位移控制,来对偏差进行补偿。

图5.1 机械爪夹头结构图

图5.2 三维手爪结构图

5.2 机械手腕设计。由于此次设计要求手腕的回转角度为360°自由旋转,因此手腕结构我使用步进电机驱动,同步轮带动同步带运动的结构来控制手抓准确的转过固定角度与方向,从而使其能准确的抓取零件和放置零件。为了保证机械手腕的刚度,防止运动形变,所以连接底板我决定采用2mm的304不锈钢板,并且两边增设不锈钢L角铁,这样就能拥有较强刚度,防止腕部受力变形。手腕旋转部分与连接底板通过两个轴承连接,减少零件摩擦,增强零件运动稳定性,由于手腕只受到轴向拉力,没有横向力矩,所以无需进行校核。

图5.3 手腕回转结构图

5.4 机械手直臂图

5.5 机械手基座

5.3 机械手臂设计。臂部运动的目的能使手部运动到空间任意一点。如果想改变手部位姿,需利用腕部的自由度加以实现。因此,一般来说臂部应该具备3个自由度,既手臂的左右回转、升降和伸缩运动。手臂的各种运动往往利用驱动机构(设计所选为直流减速电机)和各种传动机构来实现。其中回转设计我才用了回转支承进行连接,这样不仅能够减小电机旋转力矩,同时还能保证机械手的稳定性。机械手的平移运动我采用滑动丝杆和SBR直线导轨,这种结构成本低,载重高,控制方便,运动平稳。机械化搜的升降我采用了动滑轮结构,该结构能够降低机械手对升降电机的要求。设计完成后,我绘制了机械手的部分零件图和机械手的装配图,并且我还制作了机械手实物,来进行抓取实验。

图5.6 螺母夹块

图5.7 机械手3D模型

图5.8 机械手实物

谢辞

感谢我的指导教师陈勇对我的耐心指导和帮助,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感谢设计中给我帮助和建议的各位同学,感谢论文的评阅老师和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由于自身水平有限,设计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参考文献

[1] 李超.气动通用上下料机械手的研究与开发[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03.[2] 齐进凯.气动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分析及控制的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6..[3] 李文明.曲轴搬运机械手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4] 钱济国.机械手的结构尺寸与夹持误差计算.现代制造工程,2006,(1)

[5] 潘秀石.基于串联增力机构的机械手夹持装置设计.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3,180(5)

[6] 张彪,叶军,鲁翔,等.一种丝杆螺母机构型机械手的设计[J].中国西部科技,2010(15);31-32.

第五篇:毕设(论文)任务书内容和要求

内容和要求:

题目描述: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条件之一,本论文的选题对解

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论文的内容应该包括:

1、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与模型;

2、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分类;

3、我国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4、提供必要的案例,借鉴国外经验与教训;

5、提出预测与建议;

6、总结全文。

任务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数据统计、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1、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文化的现状进行调研;

2、对企业文化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3、集相关文件、数据、报表、文章、报道、访谈等文献资料,按照文章的大纲内容的要求进行筛选整理;

4、用相关理论与模型对所得资料进行论述和分析。

5、得出切实可信、说服力强的结论与观点,并有自己的创新工作成果。

6、时间进度要求:1月,确定论文题目;2月,搜集资料,列出论文大纲,提交开题

报告;3月,提交中期检查报告;4月,提交初稿;5月,完成终稿,打印装订,准备答

辩。

7、其他要求:结构合理、格式规范、语言通畅、论证科学、条理清晰。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

下载很多人在为毕设论文的目录而烦恼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很多人在为毕设论文的目录而烦恼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型车辆信息管理系统毕设论文

    北京城市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 小型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学 号:班 级:专 业:学 部:指导教师: 穆高佳 10111611123 10计本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学部......

    本科毕设论文正文(包括谢辞和参考文献)

    青岛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前言纯棉机织物作为一种主要的织物类型,其前处理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后续的染色、印花及后处理工序。所以纯棉前处理过程应受到高度重视。但是传......

    成教自考生——毕设设计(论文)要求及时间安排

    成教自考生——毕设设计(论文)要求及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成教自考生是我院在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处的统一组织领导下而设置的招生类别。在整个培养环节中,除了必须得课程考试需......

    你的企业是否还在为办理广州社保而烦恼(共5则)

    单买一个工伤险种,你的企业是否还在为办理广州社保而烦恼 这次修改为什么要扩大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 2011年1月1日新条例施行后,哪些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 答:条例规定企业......

    箱体类零件工艺与工装设计毕设论文撰写提纲(5篇)

    箱体类零件工艺与工装设计毕设论文撰写提纲(参考) 摘要(中文)……Ⅰ 摘要(英文)……Ⅱ 目录………………Ⅲ 1 前言 ………………1 1.1课题背景及发展趋势.. 1 1.2毕业设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