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酉阳自治县2011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
酉阳府办发„2011‟160号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酉阳易网http:///刊发
关于印发《酉阳自治县2011年食品安全风
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府各部门:
《酉阳自治县2011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酉阳自治县2011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实施方案(试行)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实施条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规定(试行)》、《重庆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和《重庆市2011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季行动方案》(渝食安委„2011‟3号)等相关文件规定,按照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的《2011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卫办监督发„2010‟164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一)获得2011年酉阳自治县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以及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数据,从而了解和分析我县食品污染水平。
(二)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进行风险预警,降低我县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内容及责任单位
(一)完成以餐用具消毒效果监测及食品监测,其中:检测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样品来源采取购买的形式采集(见附表1)。责任单位:县卫生局(疾控中心),配合单位:县食药监局、工商局、商务局、卫生监督所。
(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可能危害身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微生物及毒素、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中农兽药残留等风险因素进行监测(见附表2)。责任单位:县质监局。
(三)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见附表3)。责任单位:县工商局。
(四)餐饮服务食品、餐饮具、工用具等进行监测(见附表4)。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五)生猪、肉牛、山羊饲养场等畜禽养殖和预混料进行检测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和菜克多巴胺及动物疫病等进行监测。责任单位:县畜牧兽医局。
(六)蔬菜、水果等农药残留开展监测。责任单位:县农委。
(七)食源性疾病监测
1.监测单位
①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
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②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
县疾控中心协助质监、工商、食药监局等部门开展食品抽样检测,对食品安全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学处理,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和报告。
2.监测内容
①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监测、报告。
②食品安全事故(包括食物中毒)的监测、报告。
三、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四、保障措施
县财政将各成员单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每年要安排一定经费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设备投入,增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顺利开展。
五、信息通报
监测责任单位发现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或特定食物中污染水平异常增高时,及时上报县食安办,由县食安办立即通报各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采取措施加强监管,同时上报县政府与市卫生局,提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建议。
主题词:食品安全 监测方案通知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各人
民团体。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年8月22日于刊发
第二篇:深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深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管理办法(试行)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准确地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为食品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应本着代表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原则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结果可用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及指导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范围包括在本市从事供食用的初级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和食品进出口等各个环节。监测的内容包括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及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范围包括对本市区域性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的评估。第四条深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市食安委)负责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组织领导及综合协调工作,及时将监测和评估结果报市政府,并通报各有关部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食安办)负责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开展调研,并向市食安委提出工作建议,执行食安委相关决议;制定、组织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负责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和向相关部门通报监测情况,根据监测结果,认为有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下达风险评估任务。各区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组织领导及综合协调工作,及时将监测结果和评估结果报区政府,并通报各有关部门。
第五条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和渔业局、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准确上报监测和评估结果。获知有关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后立即向市食安办报告,并根据食品安全监测和评估结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六条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应及时收集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提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建议,负责解释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结论,完成市食安办下达的任务。
第七条建立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报告制度。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依据各自职责收集、分析和报告食品安全相关信息,遵守《深圳市食品安全信息工作管理办法》。
第八条食品风险监测和评估所获得的数据、结果、结论等相关信息实行保密制度,在依法公布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引用或对外公布。风险监测和实施
第九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日常监测、专项监测和应急监测。
日常监测是各相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而开展的常规性监测活动。
专项监测是各相关部门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或根据需要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而开展的专项监测活动。
应急监测是针对突发性食源性疾病信息、食品安全热点问题、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和新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等而开展和实施的应急监测活动。第十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遵循优先选择原则,兼顾日常监测范围和重点,将以下情况作为优先监测的内容:
(一)健康危害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以及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的;
(二)易于对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病人造成健康影响的;
(三)使用范围广、流通过程长、消费量大的;
(四)以往在国内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受到消费者关注的;
(五)已在国外导致健康危害并有证据表明可能在国内存在的。第十一条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和渔业局根据自身职责,按照优先顺序在每年的10月底前向市食安办提出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和建议。保健食品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计划,由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结合日常工作制订并实施。进出口食品的监测计划由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按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要求制定,其中发现有问题的,属于应向地方政府报告的,按相关要求上报。
第十二条市食安办会同深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于每年12月底前制定并印发下深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
第十三条深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承担监测任务的行政机构;
(二)具体监测的内容,包括样品种类、数量、采样来源、检验项目;
(三)样品的采样、封装、运输及保存条件;
(四)采样方法、检验方法及依据;
(五)结果汇总及报送机构;
(六)监测完成时间及结果报送日期。
第十四条市食安办会同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和渔业局、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确定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并予以公布。
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应具备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按照规范进行检验的能力,原则上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非常规的风险监测项目除外)。
第十五条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深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完成监测方案规定的监测任务,按时向市食安办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客观。第十六条市食安办负责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汇总分析,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和向相关部门通报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第十七条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经市食安委同意后,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布如下信息:
(一)深圳市食品安全总体情况;
(二)深圳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
(三)深圳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
(四)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市食安委认为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依据各自职责依法公布相关食品安全信息。
信息公布应当准确、及时、客观。
第十八条市食安办会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控制方案并组织实施。
风险评估原则和实施
第十九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管理信息、科学数据及其他有关信息为基础,遵循科学、透明和个案处理的原则进行。
第二十条专家委员会及承担风险评估任务的机构应独立开展风险评估,保证风险评估结论的科学、客观和公正。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市食安办审核同意后向专家委员会及承担风险评估任务的机构下达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任务:
(一)为制订或修订食品安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二)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在组织进行检验后认为属于本市区域性污染,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
(三)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和渔业局、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要求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议,并按规定提出《风险评估项目建议书》(见附表1);
(四)上级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条有关部门向市食安办提出风险评估建议时,应提交《风险评估项目建议书》,并提供下列信息和资料:
(一)风险的来源和性质;
(二)相关检验数据和结论;
(三)风险涉及范围;
(四)其他有关信息和资料。
市食安办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需要组织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应当协助收集前款规定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资料。第二十三条对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专家委员会提出意见,市食安办可以作出不予评估的决定:
(一)通过现有的监督管理措施可以解决的;
(二)通过检验和产品安全性评估可以得出结论的;
(三)国际政府组织或国内专业机构、组织有明确资料对风险进行了科学描述且适于我国或我市膳食暴露模式的。
对做出不予评估决定和因缺乏数据信息难以做出评估结论的,市食安办应当向有关方面说明原因和依据;如果国际组织或国内专业机构、组织已有评估结论的,应一并通报相关部门。第二十四条市食安办根据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和专家委员会的建议,确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计划和优先评估项目。
第二十五条市食安办以《风险评估任务书》(见附表2)的形式向专家委员会或承担风险评估任务的机构下达风险评估任务。《风险评估任务书》应包括风险评估的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结果产出形式等内容。
第二十六条专家委员会或承担风险评估任务的机构应根据评估任务提出风险评估实施方案,报市食安办备案。
对于需要进一步补充信息的,可向市食安办提出数据和信息采集方案的建议。第二十七条专家委员会或承担风险评估任务的机构按照评估实施方案,遵循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的结构化程序开展风险评估。
第二十八条承担风险评估任务的机构应在专家委员会要求的时限内提交风险评估相关科学数据、技术信息、检验结果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结果。
第二十九条专家委员会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报告负责,并及时将结果、报告上报市食安办。
第三十条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市食安办可以要求专家委员会立即研究分析,对需要开展风险评估的事项,专家委员会应立即成立临时工作组,制定应急评估方案。
(一)处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需要的;
(二)公众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尽快解答的;
(三)有关部门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并提出应急评估建议的;
(四)其它需要通过风险评估解决的食品安全事故的。第三十一条需要开展应急评估时,专家委员会按照应急评估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向市食安办提交风险评估结果报告。
第三十二条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经市食安委同意后,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风险评估结果由专家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三十三条本管理办法用语定义如下: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指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食品污染,是指根据国际食品安全管理的一般规则,在食品生产、加工或流通等过程中因非故意原因进入食品的外来污染物,一般包括金属污染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真菌毒素及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寄生虫等。
食品中的有害因素,指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除了食品污染以外的其他可能途径进入食品的有害因素,包括食品中自然存在的有害物、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及被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有害物质。
危害,指食品中所含有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或食品存在状况。危害识别,指对食品中可能产生不良健康影响的某种危害的定性描述。危害特征描述,指定性或定量分析危害的量效反应关系或危害作用机理。暴露评估,不同人群摄入某种危害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风险特征描述,根据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和暴露评估的结果,综合分析该危害产生不良健康影响的严重性和可能性。
第三十四条本管理办法由市食安办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表:
1、风险评估项目建议书
2、风险评估任务书 附表1 风险评估项目建议书 任务名称
建议单位及地址
联系人及 联系方式
建议评估模式*
非应急评估()应急评估()
风险来源和性质
风险名称
进入食物链方式
污染的食物种类
在食物中的含量
风险涉及范围
相关检验数据和结论
已经发生的健康影响
国内外已有的管理措施
其他有关信息和资料
(包括信息来源、获得时间、核实情况)
*建议采用应急评估应当提供背景情况和理由。建议单位:(签章)日期: 附表2 风险评估任务书 任务名称
项目建议来源
评估目的启用评估模式
非应急评估()应急评估()
需要解决的问题
1.2.3.4.5.应当完成时间
结果产出的形式
单位:(签章)日期:
第三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试题
朔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制定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前提是()A.保证食品安全 B.保障食品生产者利益 C.保护食品正常出口 D.严惩违法行为
2、《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的含义是()A.在商店里出售的,可供吸食的物品
B.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C.历史上,人类曾经食用过的所有动物或植物种类 D.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3、国家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主要是通过建立()
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 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C.食品抽检制度 D.食品风险预警制度
4、统一公布国家食品安全信息的部门是()
A.国务院办公厅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 D.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5、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乡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食品安全委员会D、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6、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接到报告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下列哪个部门报告。()
A、本级人民政府
B、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上级人民政府
D、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7、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哪个部门报告。()A.县级质量监督部门
B.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8、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对试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的新发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在审核通过后的多少个工作日内将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信息通过网络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 个
9、下列不属于纸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的内容的是()
A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B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 C 实验室检查或辅助检查结果 D可疑病因 E填报人的签名、填报日期 F 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10、卫生行政部门在完成食物中毒事件处置工作后的多长时间内,由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录国家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数据采集平台完成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
A 一周 B一天 C 半个月 D 一个月
11、食物中毒的含义是:()
A 凡食进致病性细菌及其毒素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疾病; B 凡食进各种“有毒食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C 凡食进被化学毒物所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疾病; D 凡食进各种含有自然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E 凡食进各种“有毒食物”所引起的急性消化道疾病
12、下列那些属于食物中毒?()
A中毒性痢疾 B中毒性消化不良 C长期摄入低剂量的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 D有毒蜂蜜中毒E 急性酒精中毒
13、在我国引起肉毒毒素中毒最多见的食品是:()
A 豆制品 B 肉制品 C 罐头食品 D 自制发酵食品 E 鱼制品
14、食物中毒个案调查需调查发病前多长时间内摄入的食品?()A 12小时 B 24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15、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是卫生部会同多个部门联合制定下发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多部门、全过程、经科学设计的风险监测工作。下列哪个部门没有参与联合发文?()
A.工业和信息化部 B.商务部 C.食品药品监管局 D.农业部
16、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环节涵盖了多个环节,下列哪个环节没有包括?()A.食品生产加工 B.流通 C.餐饮消费 D.食品进出口
17、卫生部组织实施的《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未包括哪个内容?()A.开展乳制品、食用油等方面食品安全监测 B.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 C.“地沟油”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监测; D.食源性疾病监测、主动监测。
18、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报告流程为()A ABCDEFGHI B ABCEDGFHI C ABCDEGFHI D ABCEFDGHI A监测对象到试点医院就诊,临床医生发现符合本报告系统定义的、可能与食品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B医生填写纸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C医院专管人员搜集和汇总报告卡。D医院专管人员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上报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医院专管人员组织医院内部专家会诊,确诊是否为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F经专家组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由试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网络填报电子报告卡上报,并将信息反馈试点医院。
G试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纸质报告卡并审核后,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协助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和食品卫生学等领域的相关专家(必要时可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请求专家支援)进行会诊确认,该专家组的决定为最终结果。
H国家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接到报告后,确认是否应启动流行病学调查。
I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及其它信息,对报告病例/事件进行综合评估。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下列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
A、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
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 C、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
D、近期食品的价格涨跌幅度
2、卫生部会同哪些部门本着及时性、代表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原则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A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B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C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D工业和信息化部
3、生产经营下列哪些食品不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A、未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B、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包装直接入口的食品 C、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 D、有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4.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下列哪些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A.生物性
B.化学性
C.物理性
D.辐射性
5、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确定某食品不安全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采取措施使该食品停止生产经营
B.通过各种途径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 C.当场销毁相关食品
D.研究改进生产工艺方法
6、食品安全事故,指下列哪些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A.食物中毒
B.食源性疾病 C.食品污染
D.食品微量元素
7、下列容易引起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有()A 菜豆 B生豆浆 C 黄花菜 D 苦杏仁 E 棉籽油 F 银杏
8、下列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的是()A防止食品被污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污染;B保持环境整洁,预防鼠、蟑螂等有害昆虫传播。C控制细菌繁殖及毒素的产生,低温保藏,盐腌、风干等措施。D彻底加热煮透食物。E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9、下列属于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是()
A有机磷中毒 B亚硝酸盐中毒 C鼠药中毒(毒鼠强、氟乙酰胺、敌鼠钠盐等)D砷化物中毒 E假酒中毒 F蘑菇中毒
10、食物中毒应采集下列哪些样品?()A可疑食品的剩余部分、半成品和原料。
B生产设备上的残留物。食品加工工具、用具及食品容器、餐饮具、抹布、操作人员双手等接触食品物品的涂抹样。C中毒患者的大便、血液、尿液、呕吐物或洗胃水等。
D从业人员粪便、肛拭子、咽拭、疮疖脓液等。E其他与食物中毒有关的可疑样品。
11、下列属于食源性疾病的是()A.食物中毒;
B.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和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 C.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D.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12、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是由一个以上的可能与食品有关的个案组成且存在下述一个或数个特征。()
A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B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C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不能得到合理解释; D 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
13、下列不属于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范畴的是()A国家法定传染病; B原因明确的食源性疾病()个案或事件;
C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D未经试点医院会诊、也未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会诊确定的异常病例/事件; E与食品不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14、医疗机构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会诊结束后的1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交以下资料()A纸质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B患者的病历复印件(含全部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 C 患者的血、尿、粪等生物样品;D电子版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15、目前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与原食物中毒报告网络之间的区别有()A 报告网络从21个省扩充到全国31个省;B 由原来的省级报告延伸到地(市)级和县(区)级;C由中心要求的发病人数超过3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的事件扩充到所有级别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D数据采集与管理分析相分离,提高了报告系统的有效性;E目前的报告系统仅以搜集我国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信息为目的,与行政处罚、卫生部门绩效考核等指标无关。
16、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漏报,下列属于降低漏报率质量控制措施的有()A 强化培训,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试点医院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本次监测目的、内容和意义,消除医护人员和疾控人员的顾虑。
B 采用现场督查、不定期电话交流、传真、网络沟通等形式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进行督导;C 加强对市场流通领域食品的监测;D 加大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17、食物中毒的处理应包括:()
A 迅速抢救中毒者 B 禁止继续食用或出售可疑食品 C 采集可疑食品及患者排泄物送检 D 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及处理
18、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主要包括()
A 中毒发生情况。B 中毒食物 C 责任单位 D 中毒发生原因E 有意义的采样和检验结果F 致病因素
19、卫生部组织实施的《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A.开展乳制品、食用油等方面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
B.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C.加大学校周边、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食品的监测; D.食源性疾病监测、主动监测。
20、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遵循优先选择原则,兼顾常规监测范围和重点,将以下哪些情况作为优先监测的内容()
A.健康危害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以及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的; B.易于对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病人造成健康影响的; C.流通范围广、消费量大的;
D.以往在国内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受到消费者关注的; E.已在国外导致健康危害并有证据表明可能在国内存在的。
2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包括()
A.食品 B.食品添加剂C.食品相关产品 D农药
22、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各监测点应当及时向()报告。A.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辖区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三、判断题
1、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食品经营者贮存和经营散装食品,可以不必在贮存位置和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3、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4、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规定可以自行确定检测方法。()
5、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用的评判依据应经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认。()
6、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由质量监督部门负责组织,并及时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通报相关部门。()
7、食品安全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价某种食品是否可以安全食用。()
8、风险情况交流就是在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管理人员、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的团体之间就与风险有关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相互交流。()
9、疑似食源性/异常健康事件是由一个以上的个案组成。()
10、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食品实施免检。()
第四篇: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摘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是让人民吃上安全健康食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利保障。本文通过对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风险的探究,以此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的进行改正和对风险监测技术的提升。
【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定义;不足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食品安全法》来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管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食品安全风险检测的力度。
一、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定义
关于食品安全:食品是人民赖以生存下去的基本物质基础,而食物中的营养是人民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须补充的元素。而食品安全指的就是,食品无毒害物质添加,且有人类身体所需的必要营养物质。安全的食品,不会对人类的身体造成任何危害。而不安全的食品,则可能导致急性危害、亚急性危害以及慢性危害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指的就是,食品安全监测工作人员系统性且持续性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向社会进行通告的过程。
二、食品安全监测存在不足之处的表现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测的技术和相关法规制度在我国依然不够先进和完善,以此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一)食品领域太广泛。由于我国食品的产业链非常长,所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造成这个局势是由我国的地理因素和国民经济结构特征决定的,食品生产的形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而食品安全监测对于具有一定产业结构的现代型和科技型的食品生产工厂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而对于个体型的生产作坊在监测上却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食品安全监测在整个产业链上每一环节不能做到完全监测,往往存在疏漏的状况。
(二)相关食品安全监测技术能力欠缺。食品安全监测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试验器材。而往往很多的省县级别的城市关于食品安全监测的实验器材缺乏先进和专业,且相关的食品安全监测人员的素质能力不足,在食品风险监测水平上还远远达不到国家的监测标准。因此,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处于较低的水平阶段。一方面,我国在对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事业上投资太少,技术发展缓慢,且没有完善相关的监测制度,同时食品样本的稀少和数据信息的匮乏都是影响监测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我国在食品安全上所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往往都是参考国外,而由于中西方的种族差异,西方人类与亚洲人类身体在对各种不同食物的所需求标准上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同时,关于气候和环境等的评估标注上也存在很多的未知因素和不确定因素。
(三)对于监测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较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由卫生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的,具体表现为卫生部门负责对协调和统一的工作,而其他相关部门则分阶段性的进行管理工作。整个食品安全监测风险工作包含的环节很广泛,涉及到环保工作、医疗卫生以及农业生产与质量检查等。同时,在这些环节的监测中若发现了问题要及时的把问题信息和数据上报回馈到卫生部门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由卫生部门生成相关的信息资源,相关专家并同时对其进行评估。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还不够完善,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对食品没有培养起对食品安全风险监督意识,没有提高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度。同时,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的信息也存在监管人员和消费者、消费者和生产单位、生产单位与相关监管部门之间的不对称性特征。
(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门内部的职业分工不够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门内部应该完善分工制度和建立多种监测机构,同时这样也能有效杜绝管理者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者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状况。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相关专家也应该充分发挥其职业功能。同时,社会独立身份的专家可参与到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的评估活动中来,而行政部门通过评审选举成立专家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评估专家组也应履行好其职能,积极参与到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相关计划,提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技术支持,并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数据的聘雇结果向大众进行解释,同时积极的对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评估交流会进行组织开展。专家委员会也要积极的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五)没有完全遵循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各省?城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政府应充分发挥起职业功能,主观能动的遵循国家根据国家制定的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计划,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定相关的执行方案。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都应该在对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信息数据得知获取后都应该及时的向国务院的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通告汇报。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这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信息数据经过核实后,立即结合实际情况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计划方案做出准确的调整与安排,并落实到相关的各个部门的工作中去。但当前,各相关部门并没有就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进行系统、统一的协调工作安排,往往造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各环节的疏漏和脱节现象。因此,常常产生浪费资源与重复建设的后果。阻碍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对于风险监测的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存在漏洞。我国在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还不够完善,往往是在整个风险监测工作中若发生失职的现象往往很难清晰准确的追究到其相关人员的责任。各部门之间没有平衡好利益与职责的关系,没有分工协作共同进步的合作意识。
三、关于国际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情况分析
在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问题相比较于我国,在监测技术和监测制度、监管制度上更先进和完善。因此有很多值得我国学习的地方。其中,国际上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模式最值得被我国所吸收的是,针对之前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门设立一个独立性的食品安全机构,然后有这个机构对之前的监测部门进行统管,同时对食品从开始生产到终端销售的所有流程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切实提升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工作水平。
结束语:
食品安全监测水平的提升是保证消费者权益与健康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应当明确当前安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监测技术,提升监测能力,并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进行约束与管理。
参考文献:
唐晓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建设及其问题思考[J].食品科学,2013,34(15):342-348.付文丽,陶婉亭,李宁,等.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的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5,27(03):271-276.
第五篇:2020年XX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
2020年XX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
根据《食品安全法》《2020年XX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实施细则》(X卫函〔2020〕XX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XX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XX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XX为成员,负责全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督查考评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局综合监督股,由XX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二、监测目的了解我区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掌握我区食品安全状况,发现食品安全风险;早发现、早预警食源性疾病暴发,掌握主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疾病负担,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采取相关的监管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内容
(一)食品污染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监测
1.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分为常规监测和专项监测。常规监测包括粮食及其制品、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蛋及蛋制品、饮料及其他食品;专项监测(送检市样品)包括粮食及其制品、肉类、水产品。
2.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包括冷冻肉糜制品、生食贝类水产品、即食藻类、饮用水、饮品店自制饮料。
(二)食源性疾病监测
1.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包括哨点医院监测、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食源性致病菌带菌监测3部分内容。要求每家二级及二级以上的报告医院每月至少收集10例病例信息,其他报告医院每月至少收集5例病例信息。
2.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对所有调查处置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报告。
(三)食品中放射性污染监测
协助市疾控中心做好一般地区监测和专项监测工作。
四、监测工作相关要求
(一)工作要求和任务分工
1.食品污染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监测。样品数量应不少于本方案规定的任务量。要综合考虑本地食品生产和消费等实际情况,科学设计采样方案,避免集中采样。常规监测的监测点、采样位置和采样时间要保持相对固定。监测中如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必要时应当对问题食品品种或品牌进行扩大监测。
2.食源性疾病监测任务分工。市第三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医院、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镇中心卫生院、XX镇中心卫生院、XX镇中心卫生院、XX镇中心卫生院、XX镇中心卫生院、XX镇卫生院、XX镇XX卫生院、XX乡卫生院、XX镇卫生院、XX镇卫生院、XX镇卫生院、XX街道XX卫生院为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负责食源性疾病个案信息和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信息与标本(或菌株)报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监测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实验室检测,以及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溯源分析,并承担监测工作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
(二)监测方法
参见市监测工作手册。应当采用统一的国家标准方法或指定方法进行监测。
(三)监测结果报告
遵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相关规定,按照方案的要求报告。如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各监测点按程序及时报告。
1.食品污染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监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完成样品检测后的5日内,按要求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送监测数据,便于及时向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送监测结果、检验数据和食源性致病菌分离株。2020年12月30日前,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送监测工作总结和监测结果分析报告。
2.食源性疾病监测。承担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哨点医院应当按时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送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标本检验数据和阳性菌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送监测结果、检验数据和食源性致病菌分离株。并于2020年12月30日前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送全年监测结果和工作总结。
各哨点医院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包括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包括疑似食源性异常健康事件)时,应当及时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局综合监督股及疾控妇幼股报告,综合监督股及疾控妇幼股接到食源性病例、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信息核实,发现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行为有关的病例、暴发和食品安全隐患时,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通报同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按卫生行政部门指令启动和完成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进行网络报告。
(四)监测工作管理
1.区卫生健康局负责区级监测方案制定、组织实施与督导考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业务指导、技术培训、质量控制、数据统计、资料分析和信息管理。
2.根据省、市工作要求,各哨点医院必须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并按上级规定对上报病例的各哨点医院给予30元/例补助。
附件:1.2020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种类和项目表
2.哨点医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数
附件1:
2020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种类和项目表
食品
名称
监测项目
采样环节
监测
次数
样品
总数
采样时间(月)
数据报送、菌株上送时间
检测
机构
备注
大米
镉、总砷
A
稻谷收割季节
11.10前
区CDC
新鲜蔬菜
镉、总砷
A
上、下半年个各1次
7.10前
11.10前
区CDC
油条
含铝添加剂
C1、C2、D
5-10月
11.10前
区CDC
检测方法:GB5009.182-2017
鲜湿米粉
沙门氏菌(定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
C1、C2、D
6-9月
11.10前
区CDC
中式凉拌菜
菌落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C1、C2、D
6-10月
11.10前
区CDC
沙门氏菌(定性)。
备注:1.采样环节中A为种养殖或屠宰或收购环节,C为流通环节(C1
为商店、超市,C2为农贸市场),D为餐饮环节。
2.采样地点为2018年大米监测的采样点。
3.采样地点为大米采样点附近。
附件2:哨点医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数
单位
任务数(例)
市第三人民医院
≧120
区妇幼保健院
≧120
区中医医院
≧120
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0
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0
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0
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0
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0
XX镇中心卫生院
≧60
XX镇中心卫生院
≧60
XX镇中心卫生院
≧60
XX镇中心卫生院
≧60
XX镇中心卫生院
≧60
XX镇卫生院
≧60
XX镇卫生院
≧60
XX镇XX卫生院
≧60
XX乡卫生院
≧60
XX镇卫生院
≧60
XX镇卫生院
≧60
XX街道XX卫生院
≧60
合计
≧1380
哨点医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