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直观是数学新课程标准里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

时间:2019-05-14 13:5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几何直观是数学新课程标准里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几何直观是数学新课程标准里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

第一篇:几何直观是数学新课程标准里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

几何直观是数学新课程标准里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标准里提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它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几何直观是借助于见到的或想到的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产生对数量关系的直接感知。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几何直观凭借图形的直观性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抽象思维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充分展现问题的本质,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开启智慧的钥匙,突破数学理解上的难点。“数无形不直观,形无数难入微”,“数形结合”的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其实质是使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数学教材中特别注重这种思想的渗透,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数形结合思想更好地反映出来。通过图形的直观性质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将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形象化、简单化,实现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相互渗透,不仅使解题简捷明快,还开拓解题思路,为研究和探求数学问题开辟了条重要的途径。借助“形”的直观,能促进学生形成从“数”和“形”的角度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虑问题的意识,有机渗透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直观是抽象思维问题的信息源,又是途径信息源,它不仅为抽象思维提供信息,而且由于直观形象在认知结构中鲜明性强,可以多思路、反复地给抽象思维以技巧。通过图形的直观性质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将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形象化、简单化,实现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相互渗透,不仅使解题简捷明,还开拓解题思路,为研究和探求数学问题开辟了条重要的途径。直观图形的使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并理解数学结论,而且有利于掌握数学发现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以下通过《线段射线直线》这一课谈谈如何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

一、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对图形的认识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和生活经历,注重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有关知识建立联系,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中。

二、重视对学生识图、作图能力培养 图形是几何的灵魂,识图、作图更是学习几何最基本的素养,在讲授线段射线直线表示是亲自示范,强调图形名称及细节和注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动手去作图,同桌之间互相纠正,比一比谁画的更好,学生们在画图时无形会更加认真、标准,在彼此纠正过程再次巩固基本的画图方法,一举两得。

三、利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除了给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外,也多了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在动手探究过一点有多少条直线时,虽然发现有无数条直线这一结论,但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其不易想像的图形,扩大其空间视野,真正体会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四、利用几何直观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平面几何的许多性质、定义等学生很难记忆清楚,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图形来记忆就比较容易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用图形的意识。几何直观能力是利用图形生动形象地描述数学问题,直观地反映和揭示思考、讨论问题的思路,揭示丰富多彩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不仅是新教材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要求,同时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教学,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现问题的本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核心概念—几何直观—勾股定理应用教学设计

体现核心概念之“几何直观”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内容:八年级下(人教版)§17.1勾股定理的应用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一些典型题目的思考、练习,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勾股定理有关计算,深入对勾股定理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一些题目的探讨,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定理的美。重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应用。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师: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生: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师:这个定理为什么是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呢? 生:斜边是最长边,肯定是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否则不正确的。

师:是这样的。在RtΔABC中,∠C=90°,有:AC2+BC2=AB2,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定理的应用。二:新课过程

师:上面的探究,先请大家思考如何做?(留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师:看到这个题让我们想起古代一个笑话,说有一个人拿一根杆子进城,横着拿,不能进,竖着拿,也不能进,干脆将其折断,才解决了问题,相信同学们不会这样做。

(我略带夸张的比划、语气,学生笑声一片,有知道这个故事的,抢在我的前面说,学生欣欣然,我观察课堂气氛比较轻松,这也正是我所希望氛围,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师:这里木板横着不能进,竖着不能进,只能试试将木板斜着顺进去。师:应该比较什么? 张伟:这是一块薄木板,比较AC的长度,是否大于2.2就可以了。师:张伟说的是正确的。请大家算出来,可以使用计算器。解:在RtΔABC中,由题意有: AC==

≈2.236 ∵AC大于木板的宽 ∴薄木板能从门框通过。学生进行练习1:

1、在Rt△ABC中,AB=c,BC=a,AC=b,∠B=90゜.①已知a=5,b=12,求c;②已知a=20,c=29,求b(请大家画出图来,注意不要简单机械的套a2+b2=c2,要根据本质来看问题)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先做,挑优秀学生再提问)

师:对第二问有什么想法? 生:分情况进行讨论。师:具体说说分几种情况讨论? 生:①3cm和4cm分别是直角边;②4cm是斜边,3cm是直角边。

师:呵呵,你们漏了一种情况,还有3cm是斜边,4cm是直角边的这种情况。众生(顿感机会难得,能有一次战胜老师的机会哪能放过):啊!斜边应该大于直角边的。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师:你们是对的,请把这题计算出来。(学生情绪高涨,为自己的胜利而高兴)(这样处理对有的学生来说,印象深刻,让每一个地方都明白无误)解:①当6cm和8cm分别为两直角边时;斜边==10 ∴周长为:6+8+10=24cm ②当6cm为一直角边,8cm是斜边时,另一直角边周长为:6+8+=2=14+2

师:如图,看上面的探究2。师:请大家思考,该如何去做? 陈晓玲:运用勾股定理,已知AB、BO,算出AO的长度,又∵A点下滑了0.4米,再算出OC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算出OD的长度即可,最后算出BD的长度就能知道了。

师:这个思路是非常正确的。请大家写出过程。有生言:是0.4米。

师:猜是0.4米,就是想当然了,算出来看看,是不是与你的猜测一样。(周飞洋在黑板上来做)解:由题意有:∠O=90°,在RtΔABO中 ∴AO=

=2.4(米)又∵下滑了0.4米 ∴OC=2.0米 在RtΔODC中 ∴OD=∴外移BD=0.8米 答:梯足将外移0.8米。

=1.5(米)师:这与有的同学猜测的答案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做题应该是老老实实,不应该想当然的。例3 再来看一道古代名题:

原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师:谁来翻译? 生:现在有一个正方形的池子,一株芦苇长在水中央,露出水面的部分为一尺,拉芦苇到岸边,刚好与搭在岸上„„

师:我觉得“适与岸齐”翻译得不达意,应该理解为芦苇与水面与岸的交接线的中点上。

生:老师,我也认为是刚好到岸边,“齐”就是这个意思的。

师:这是字表面的意思,古人的精炼给我们今天的理解带来了困难,如果照同学们的翻译,这题就无解了,这理的理解应该是芦苇与水面同岸的交接线的中点上,而且还要求不左偏右倒。

(与学生进行争论,能够让师生双方对这个问题都有更深刻的印象,我是欢迎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师:正方形的池子,如何理解? 生:指长、宽、高都相等。

师:呵呵!照你们的看法,应该说成是正方体,而不应该是正方形了?再想想,池子的下方是什么形? 生:照这样说来,下面是其它形状也可以啊!师:我也这样认为,再来具体的说说正方形池子指什么? 生:仅指池口是正方形。

师:是这样的。(用粉笔盒口演示给学生看)有生:一丈10尺是指什么? 师:我也正想问这个问题呢,谁能来解答? 生:指AD的长度。师:能指BC的长度吗? 生:不能,刚说的其下方是不能确定的。我们整理翻译一下,“现在有一个贮满水的正方形池子,池子的中央长着一株芦苇,水池的边长为10尺,芦苇露出水面1尺。若将芦苇拉到岸边,刚好能达到水池岸与水面的交接线的中点上。请求出水深与芦苇的长各有多少尺? 师:如何画出草图?

(留给学生几分钟画出图,然后给出草图)师:请大家思考如何进行计算?(留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师:刚才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做出来了,但还有约一半的同学还未能做出来。师:没做出来的同学,请思考你是不是遇到了EF与FD两个未知数啊,一是想想1尺有什么用;二是如何把两个未知数变成一个未知数,当然也可以多列一个方程。

(再等一等学生,留时间让他们做出来,这里等一等所花费的时间,对中等与中等偏下的同学是极为有利的,这点时间的付出会得到超值回报的)解:由题意有:DE=5尺,DF=FE+1。设EF=x尺,则DF=(x+1)尺 由勾股定理有:x2+52=(x+1)2 解之得:x=12 答:水深12尺,芦苇长13尺。生:这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

师:看来还很会点评嘛,属于当领导的哦!(开个善意的玩笑,教室中一片温馨的笑声)。审题,弄清题意也是我们做题的首要的关键的一环,用同学们的总结来说,以后遇到难题不要怕,要敢于深入进去,弄清情景。学生练习2:

1、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12米,一棵树高16米,另一棵树高11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多少米?(自己画图解答,答案13米)

2、(2013•鄂州)小明、小华在一栋电梯楼前感慨楼房真高.小明说:“这楼起码20层!”小华却不以为然:“20层?我看没有,数数就知道了!”小明说:“有本事,你不用数也能明白!”小华想了想说:“没问题!让我们来量一量吧!”小明、小华在楼体两侧各选A、B两点,测量数据如图,其中矩形CDEF表示楼体,AB=150米,CD=10米,∠A=30°,∠B=45°,(A、C、D、B四点在同一直线上)问:楼高多少米?

三:小结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应用题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草图,找出其中的直角三角形,抓住斜边,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结果 作业:长江作业本《勾股定理一》 板书

第三篇: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有数感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有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十个概念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连目标,下接内容,非常重要,所以也把它们称为核心概念。

通过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结合教学实际,我对这些核心概念有一些粗浅的理解。

1、数感:数感是关于对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也是对数的抽象、数的应用的一种认识。有关数感的教学内容很多。比如:单位,在具体情境中,碰到一些数量就要选择一种对应单位对它进行刻画,这种感悟就是一种数感。在培养数感的问题上,我们教师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创建具体情境,举行各种活动,给孩子创造各种机会,激发他们对数的感悟,逐步积累经验,慢慢建立数感。数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让学生感受到的,数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符号意识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理解并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还能运用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获得一般性的结论,促进学生数学的表达和思考。符号意识在数学学习中很重要,可以说它是一种简洁的数学语言,能对数学内容进行准确的表达和交流,是一种重要的载体。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对鸡兔同笼、方程等问题的研究中,符号意识的应用就能方便、快捷地刻画数学模型,迅速便捷地解题,渗透模型思想,奠定重要的数学基础。

3、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空间观念是指根据实物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描述和想象实物的方位和相互位置关系,从而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这是对空间观念的一种刻画。而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具体、简单,有助于解决问题,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掌握规律。这两个概念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我简单地理解为:空间观念是看着实物,抽象出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我简单记成看物抽图想变化);几何直观是看图想事、看图分析、看图说理。联系的核心是“图”。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是几何直观,都要从“图”下手。例如,在教学几何知识和难理解的应用题时,我常做到以下几点来帮助孩子建立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这几点是:一要充分发挥图形带来的好处。二要日孩子养成一个画图的好习惯。三要重视变换,让图形动起来,把握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四要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住些图形。

4、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观念是指了解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要先调查、搜集、分析数据,再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法,逐步掌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因此在教学统计知识时,让学生理解,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也是认识现实生活的一个窗口。所以新课程标准新增了统计、概率知识,体现现代社会基本素养的需要和学生未来数学发展的需要。

5、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是指能根据法则进行正确的四则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运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标志。

6、推理能力:推理能力是数学的基本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能力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不仅在几何里,数与代数、统计概率都有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当中。

7、模型思想: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8、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就是强调数学和现实的联系,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运用所学到的数学去解决现实中和其他学科中的一些问题,当然也不包括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其他数学问题。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体,时时处处都应该提倡。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越小越有创新的兴趣,对问题的敏感性强,能提出很多成年人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实这本身就是创新。

第四篇: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有以下几点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有以下几点:

一、数感 ;

二、符号意识 ;

三、空间观念;

四、几何直观 ;

五、数据分析观念;

六、运算能力 ;

七、推理能力 ;

八、模型思想 ;

九、应用意识;十.创新意识。

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吃透” 新课程标准内容,理解掌握其核心概念。首先在课堂上运用这些核心概念知识,让学生知道数学这门课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发展中、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来激化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爱好这门课。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证,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总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数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第五篇:浅谈对小学新课程标准中十个核心概念的认识及感悟

浅谈对小学新课程标准中十个核心概念的认识及感悟

答:这十个核心概念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所以核心概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上面连着目标,下面联系着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也把它称为核心概念。

1.数感

数感是一种感悟,是对数量、对数量关系结果估计的感悟;学习数学是要会去思考问题,一个本质的问题就是要建立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一个核心就是抽象,而对数的抽象认识,又是最基本的。

2.符号意识

关于符号意识,注意到它在用词上,标准的修改稿和实验稿有一个区别,原来是叫符号感,现在把它称为叫符号意识。因为符号感更多的是感知,是一个最基本的层次。而符号意识对学生理解要求更高一些。在标准里边它是这样来表述的,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就是用符号来表示,表示什么,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是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另外可以获得一个结论,获得结论具有一般性。所以标准上,大概用分号隔开是两层意思,一个是会表示,另外一个进行分开进行推理,得到一般性的结论。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符号所起的作用,从算术到代数过渡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帮助孩子从算术到代数过渡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

3.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的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写实物,想象出实物的方位和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等。

4.几何直观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5.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分析的观念是指: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6.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进行正确的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运算始终是中小学教学里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一直都占很大的篇幅,另外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7.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在数学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包括在学生学习数学和今后的未来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生活当中,都是特别重要的。

8.模型思想

数学有两件事情很重要,一件事情就是解决问题,所以要形成模型;另外一件事,要从实际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模型。一个是归纳的过程,一个是演绎的过程。

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构造,没有数学公式在那里摆着,其实很多数学从一开始就要构造一个能够描述模型客观现实的模型,所以说模型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反应了数学的本质。

9.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说白了就是强调数学和现实的联系,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如何运用所学到的数学,去解决现实中和其他学科中的一些问题,当然也包括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另一个数学问题。

10.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可能更重要,数学是非常抽象和严谨的,但是同时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应该体现创新、创造性的应用。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理解和看法:

首先我觉得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材料,这些材料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知道它是人们生活、生产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出发提出问题,使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调的数串和枯燥的问题,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这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都是很有用处的。

其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给学生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并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猜想、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学,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后引,同学们共同交流、比较,获取不同的解题途径和思想,培养了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变异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教师帮助下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与此同时我还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要敢于质疑、怀疑书本、老师,不满足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敢于标新立异,借助求异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数学问题的解决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我还让学生学习数学必须细听讲解,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让学生从“数学观察”出发,这样,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是经过探索过程而获得的。学生自己动手,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们分工合作地从事观察、操作过程、讨论、整理,最后得出类同的结果和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培养合作共事的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创设的具体情境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意识并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敢于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模式,这样,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也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挥。也让我们教师的教学更有意义。

下载几何直观是数学新课程标准里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几何直观是数学新课程标准里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