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度全区文化体育工作目标
年度全区文化体育工作目标
2006年全区文化工作主要奋斗目标是颁布与实施《×ד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构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完成××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
一、重点工作目标
1、颁布与实施《××文化发展规划(2006-2010)》。
2、完成××区全民健身中心(冠军广场)建设。
3、继续在全市体育年度比赛中名列前茅。
4、举办第三届星海文化艺术节。
5、举办第四届全区社区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周”宣传活动。
6、组织庆祝建党85周年、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
7、组团参加中国中部(××)文化产业博览会。
二、文化工作目标
1、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出发,加强特色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指导,形成一批服务型特色图书分馆;新建社区图书连锁馆2个,做到“统一硬件、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布点、统一调配”。
2、全年图书馆专项购书经费所购图书的70要投入到社区分馆流通;建立流动送书日。
3、发展有影响的文艺品牌团队5个。
4、以新办“百姓舞台”为载体,在各街乡巩固社区文体服务轻骑分队11个。
5、以迎接“八艺节”群星奖比赛为契机,创作文艺作品10件;组织3个优秀作品参加省楚天群星奖比赛,获等级以上奖励不少于3个。
6、做好××区群众文化学会换届工作。
7、成立××区戏剧曲艺协会。
8、加强文化中心户培训工作,组建全区社会文化资格认证指导中心,全年举办培训4次;组织开展文化先进社区创建工作。
9、专业干部下基层辅导服务达500人次(其中区文化馆400人次,区图书馆100人次)。
10、组织“文化中心户才艺大展示”等区级大型文化活动5场次。
三、体育工作目标
1、多渠道落实、投入资金,全年新增社区健身器材30套,加强社区健身器材维护,建立以巡查维护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健身器材长效管理机制,社区健身器材完好率达95以上。
2、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人,选拔30人以上参加全市组织的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合格率达100。
3、组织全区体育骨干技能培训2次,完成市体育局组织的各类培训任务。
4、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在基层村组织有150人以上参加的健身活动并投放5000元体育健身器材。
5、协调区教育局做好3所学校体育场馆对社区居民开放的试点工作。
6、保证区体校“机构、编制、训练、经费、场地设施、专职教练员”六落实,确保田径、游泳、足球、乒乓球4个项目的业训工作。
7、按5:5比例投入培训经费,推进“
十、百、千”运动苗子工程。向省市优秀运动队、市集训队输送2名以上队员;入选省“新苗工程”、市少年队、市“优秀苗子”人才库10人以上。
8、完成××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体操、足球两个项目的组队、参赛任务,并完成下达的金牌、总分目标。
9、完成年度市青少年比赛田径、举重、羽毛球三个项目的承办任务。
10、组织开展区级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10次以上。
11、组织人员参加二级以上各项裁判员培训,合格人数达30人以上。
12、局领导研究体育业务10次以上。
四、街乡文体工作目标
1、开展基层文化体育活动10项次(其中有企业职工体育导向性活动、公务员导向性活动和外来务工人员导向性活动各1次)。好范文版权所有
2、新增社区图书分馆2个。
3、确定专人加强社区健身器材维护,制定社区健身器材长效管理机制;社区健身器材完好率达95以上。
4、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文化中心户培训;组织参加区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10人以上;选拔人员参加市二级社会指导员培训,发证人数达5人以上。受训人员能在街乡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5、创建文化先进社区1个以上;创建区级文化中心示范户11户(各街乡1户),文化中心特色户55户(各街乡5户),文化中心基础户130户(各社区1户);创建“市级体育健身示范家庭”(体育中心示范户)2户;区级“体育健身示范家庭”(体育中心特色户)15户(各街乡1户以上);街乡级“体育健身示范家庭”(体育中心基础户)每个社区10户。
6、在相关社区组建社区文体服务轻骑队2-5个,按廉政专题、法制专题、文明专题、和谐专题等分阶段深入社区巡回演出不少于5场次。
7、各街乡组织1次文化中心户才艺展示;以“全民健身周”(6月10日前后)活动为契机,各街乡组织一次所有社区参加的社区运动会;各社区组织一次社区运动会。
8、在重大节庆时间,组织
各社区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大众广播体操”、“健身腰鼓”、“巴山舞”、“休闲三步踩”、“功夫扇”、“太极拳(剑)”、“健身球操”等七个健身项目展示活动,要求巴山舞展示人数80人以上,其他项目展示人数20人以上;要以男性参加人数的增加来突破参加文体活动性别比的不平衡。
9、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服务中心。
10、文体工作有分管领导,有专门机构和人员,有计划、有总结,全年研究文体工作6次以上。
11、每月向区文体局上报信息2条(其中文化、体育各1条)。
12、组织开展一次有特色的学习《××市全民健身条例》的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工作,测试人数达60人以上。
五、文体产业目标
1、文化馆产业创收增长15。
2、图书馆产业创收增长12。
3、文体市场管理费收取率达95。
4、主楼二楼库房租金收取率达100。
5、区属体育场馆保持完好,向社会公示对外开放时间,每天保证不少于5小时,全年保证不少于300天。
6、严格规章制度,确保体育彩票公益金的管理使用不发生违规违纪现象。
六、文体市场管理目标
1、完成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工作。
2、在区行政审批中心公示文化体育市场经营项目审批程序及标准。
3、区内文化体育经营场所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4、完成新增就业岗位150个,组织落实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0人,开展再就业培训30人。
5、文化体育经营场所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率达到100。
6、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文体市场,无违法乱纪行为及行政不作为、不乱为,履行日常监管稽查办案职责,文化经营场所季度检查覆盖率达100,案件结案率达100,举报查处回告率达100。
七、挂点工作目标
1、完成对口扶贫资金任务。
2、完成社区共建任务,为社区办实事2件以上。
八、共性目标
1、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目标。抓好改善软环境工作,考核达标率达到95;抓好软环境投诉督办工作,投诉办结、回复率达到95。按照武人[2005]25号文《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国家公务员予以辞退的暂行规定》的精神,对有效投诉达5次的国家公务员予以辞退。
2、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单位主要领导不发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对本级管理的工作人员发生的违法违纪问题做到有案必查,违法违纪必纠;机关干部不发生刑事犯罪。严肃治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收受和赠送“红包”、私设“小金库”、滥发钱物以及党员干部生活作风不拘“小节”等问题。贯彻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开展行政过错责任追究。
3、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目标。按照中央和省市区统一部署,扎扎实实组织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完成“万名干部下基层”有关工作。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选拔任用40岁以下的处级党政领导干部须达到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每年按要求组织五分之一的在职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完成各类调训任务。加大年轻党员发展力度,全年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达65。落实建立干部退出机制,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具体措施。
4、文明创建工作目标。根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责任分工,完成相关创建工作任务。
5、督办工作目标。按时按要求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督办件、区人大的建议、区政协的提案等办理工作或其他工作。好范文版权所有
6、信访稳定工作目标。严格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和建立完善矛盾纠纷限期解决机制,市里交办的信访突出问题按期办结率达90以上,不发生因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新的突出不稳定问题;建立完善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预警、防控、处置机制,不发生应当作为而不作为引发的集体进京上访、大规模集体赴省上访和影响全市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赴京赴省上访不超过规定控制数,创建无集体赴京、赴省、赴市上访街(乡)。
7、信息工作目标。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每周上报信息不少于1条。各街乡文体站和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全年被区以上信息刊物采用分别不少于2条和4条,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每月编撰文体工作简讯1期以上。每月向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区相关部门上报信息不少于10条。
8、综合工作目标。完成青少年教育、双拥、计生、普法等相关工作。
9、理论研究目标。大兴研究探索之风,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及省市文化体育工作论坛,力争保持群众体育论坛上的领先地位。
10、加大投入目标。争取政府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落实本年度财政预算全民健身专项资金40万元。
11、五年规划目标。颁布和实施“十一五”文体事业发展规划。
12、信息化目标。按全区统一要求完成信息化建设。
13、普法验收目标。完成“五五”普法年度任务。
14、依法行政目标。完成区法制办下达的依法行政任务。
九、一票否决目标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一票否决。
附:2006年全区文化体育工作目标承办分解表
第二篇:体育教学学期工作目标
体育教师学期工作目标
独流镇育英小学赵艳军
一、工作目标
认真完成五年级体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认真完成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任务,争取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种时令性工作和任务。
二、学生现状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心理、生理的发育较快。男生爱动,喜欢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项目。而女生则恰恰相反,喜欢娱乐性、柔韧性、游戏性强的项目。从身体素质方面来看男生力量素质差,但是灵活性和反应能力强。女生也是力量差,但是柔韧性好。对于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较薄弱,对锻炼方法模糊,不知如何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因此,这学期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择多样的教学内容,多通过集体游戏来提高凝聚力,满足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需要。因此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三、加强课堂常规落实、改进教学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1.常规落实,上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受益。在体育课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加强组织纪律教育,防止各种伤害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第一。
2.体育教学是整个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上好体育课可是重中之重,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本学期,我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积极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教学中严格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上好体育课,学好体育知识,增强体质,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3.进一步提高课外教学活动和运动竞赛水平,学校的体育工作除体育教学以外,还有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这两项同样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形式,它即可以使学生对在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又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基于这一点对本学期的课外活动要详细计划措施,并做好辅导,以保证课外体育活动顺利的开展。2011年8月1
第三篇:街道办事处文化体育工作情况汇报
近几年来,街道文体站在街道党工委及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落实区文化、体育局2010年文件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区居民身心需要为出发点,以社区党员、群众、青少年为载体,以社区居民满意为目标,为提高社区居民文化和身体素质,积极开展了重要节日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群众的拥护和称赞。
书院街道办事处地处孝感城区西部,是孝南城区经济发展的次中心。下辖二个村、八个社区居委会,其中三个社区为新建村改社。辖区国土面积11.3平方公里,人口5.2万余人,辖区有繁华商业文化底蕴,也是孝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街道辖区内形成“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的体育锻炼氛围
书院街道所辖社区现有四处晨练点和一处舞蹈练习点,分别在后湖公园、区大礼堂、青少年生态公园和居民小区,较好的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晨练、晚练场地。区文化局共拔体育器材六套,安排到街道2套、社区2套、学校2套。
繁荣文艺,打造精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
书院社区无邪教社区创建工作,光明村计划生育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西湖桥社区民族工作进社区争创了省级工作试点。这些亮点工作,繁荣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区文明程度,凝聚了社区民心。结合书院街道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文体活动。社区发动、鼓励居民群众、单位职工、离退休人员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开展了社区文体、牌类、书画、篮球、门球等文化活动阵地。共建农家书屋(后湖社区)1家。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精品,那就是每年春节喜庆文艺活动中季庙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组织的九条龙灯、腰鼓队等文体活动队伍。
结合全省第十个党风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月,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在机关办公楼走廊内悬挂格言警局近20幅,投资1万多元在办公大楼门口安装电子显示屏等设施,在城西社区
城西二巷开展廉政文化漫画长廊,巩固了廉政文化阵地建设。
不断创新完善文化惠民活动,免费看电影15场次。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第四篇: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工作调研
彰武县文体广电局2011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工作调研
汇 报 材 料
彰武县文体广电局2011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2011年,彰武县文体广电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为动力,大力推进全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201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文化工作
1、完成彰武县十届十六次党委扩大会议专场文艺节目的编排并成功演出;完成双拥专场文艺演出;开展‚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活动400场(次);开展百日广场活动70场(次);举办《童心向党,快乐成长》少儿摄影书画展览,共收集作品1300余幅,展出900余幅;‚‘热爱伟大中国、建设美好家园’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农牧民书画展览‛,收集作品600余幅,展出420幅;
2、组织开展文化、新闻出版物市场专项治理行动中,共计检查电子游戏经营场所1266家(次),关闭无证电子游戏经营场所5家,收缴赌博机主板31块,赌博机260台、当场销毁赌博机13台;检查网吧288家(次),查缴盗版音像制品21965张、非法暴力游戏软件15盘。
3、认真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开展了‚世界读书日‛、‚亲子读书‛、‚廉政读书‛、送书下乡等系列活动;全年订阅维汉报刊177种,完成272种报刊杂志装订工作;接待读者10500
余人次,外借图书达16500余册,办理借书证650个;购买、整理并上架新书1160册;发放各类宣传资料700余份,新书推介200余种;完成彰武县古籍普查工作,共上报古籍7册。
4、开展文化下乡演出85场(次)。
5、截止目前,艺术中心承办大型会议19次,剧院演出18场,部门业务培训班31场次,专家讲座25场次,研讨会4场次,室内体育比赛6场次,‚周三夜校‛活动35场次,观看红色电影活动68场次。二是积极探索,免费开放各场馆所。每周五开展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博物馆、胡杨摄影展厅、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每周六、日向全县免费开放博物馆、胡杨摄影展厅、学术报告厅、活动室、书法展厅活动。截止目前,共接待各级党政领导参观活动148场次,参观5000余人次;接待中小学生、市民参观、电影、文艺演出、健身娱乐活动2万余人次。
(二)体育工作。
1、组织中学、小学组2个青少年足球队参加了地区、自治区青少年足球联赛并荣获第二名,目前正在筹备参加地区青少年篮球、排球竞赛;组织开展冬季长跑比赛;举办迎新春、庆‚五〃一‛职工篮、排球等系列群众文体活动;庆‚七〃一‛塔里木杯国际象棋比赛;沙雅‚信合杯‛围棋邀请赛、庆‚十〃一‛职工篮球赛、足球赛等;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培养工作,指导乡(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24场(次),开展县级全民健身活动10次;举办‚沙雅杯‛新疆第二届少儿围棋邀请赛;完成‚中国围棋之乡‛的申报,并荣获 ‚中国围棋之乡‛的荣誉;
2、完成申报彰武县第一小学为自治区足球示范学校前期准备工作。
(三)文物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完成《沙雅与龟兹》——塔河文明与龟兹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第6期《胡杨魂》。
2、完成国家级、自治区级、地区级项目数据的录入工作,充实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认真准备新申报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3个‚非遗‛项目前期工作。目前已邀请自治区专家进行最后审核完善。
3、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大赛,展出各类传统手工艺作品1000件;在自治区组织的活动中,维吾尔族传统小刀制作技艺和卡拉库尔羊胎羔皮帽制作技艺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并作为自治区非遗代表产品参加全国展出。
4、在地区举办的‚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成果展上,彰武县葫芦镶嵌绘画工艺传承人荣获了‚阿克苏地区金手指奖‛。
5、积极参加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民间艺术调演,从自治区文化厅聘请世界木卡姆传承研究专家来沙雅收集编导本地民间歌舞,并为参赛的30名民间艺人进行言传身教,此举不仅弥补了沙雅赛乃姆的空白,也增加了本地非遗项目。
6、完成红旗镇申报全国民族文化艺术之乡工作。
7、制作完成彰武县古代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
8、申请县人民政府公布3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办理完13处文物保护单位土地使用证。
9、完成2个文物遗址保护规划项目编制及保护申请,5处烽燧保护规划文本及申报工作。
10、积极申报第七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制作完成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升级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书,已报地区文物局审核。
11、多次前往自治区、地区文物局,与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沟通,争取文物保护项目、博物馆免费开放、文物征集费、文物修复、博物馆提升等工作,抓好与‚十二五‛规划的对接工作。
二、民生建设工作目标开展情况
(一)90家农家书屋建设情况
2011年彰武县共建90家农家书屋,截至目前,90家农家书屋的图书全部配送到位,并对每个乡镇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以图书排架、分类、贴标等为主。共累计配送汉语言图书17627册、民语言图书121580册,汉语言音像制品444册、民语言音像制品2528册,总计142179册,总计金额1915679.21元。
(二)3个农林牧场文化站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2011年新建3个农林牧场文化站,分别为一牧场、二牧场、新垦农场文化站,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完成工程总进度的95%,已累计投入资金114万元,其中,土建工程10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万元,完成上级补助专项资金的95%。
(三)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三馆”免费开放工作开展情况
博物馆:沙雅博物馆自免费开放以来,周一到周五实行半天开放,周末实行全天开放,其观众人群也呈现出多样化 的趋势,参观人数成倍增长,截止目前共接待参观者达1.4万人次。
图书馆:于2011年6月1日起向社会全面免费开放。主要包括一般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免费开放;文献资源借阅、检索与咨询、基层辅导、流动图书服务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免费提供;办理借书证、验证及存包等全部免费。坚持每周开馆56小时,并保证周六、周日及节假日期间正常开馆。自免费开放以来,仅2011年6月至2011年8月,读者流量平均每月达到1540余人,同比增长300%;外借图书平均每月达到2300余册,同比增长230%;办理借书证平均每月达到56个,同比增长14%。
文化馆:于6月1日起通过广场电视大屏和门口宣传海报就全面免费开放等事项进行了广泛宣传。先后免费开放多功能厅、展览厅、宣传廊、辅导培训教室、计算机与网络教室、舞蹈(综合)排练室、独立学习室(音乐、书法、美术等)、娱乐活动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的免费开放;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展览展示、培训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指导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广泛开展民族歌舞、器乐、少儿舞蹈、美术等培训;组织文艺节目进军营、进社区、进企业、下基层;举办少儿书画、农牧民书画展览活动;开展县、乡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少儿才艺表演大赛及农牧民文艺汇演等文化娱乐活动。各场馆免费开放以来,开展各类活动达130余场次,观众人数达15万人次。
(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健康促进行动
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举办了迎新年冬季长
跑比赛、少数民族农牧民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了彰武县历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青少年足球赛;举办迎‚五〃一‛、‚十〃一‛职工排球、篮球、乒乓球等系列群众文体活动,庆‚七〃一‛塔里木杯国际象棋比赛、沙雅杯‛新疆第二届少儿围棋邀请赛,开展并完成全年400场次农村百日文体活动工作目标;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培养工作,指导乡(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24场(次)。
(五)6个村级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6个村级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分别位于县努尔巴格乡亚当村、提木村、英阿瓦提村、吉格代托喀依村、阔西墩村、兰帕克瑞克村,目前已完成场地(篮球场)建设,文体广电局于2010年10月将自治区配发的体育器材发放至各村,每个村篮球架1套、乒乓球台2张,均已安装到位。
三、国家、自治区下达的文化、体育、新闻出版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2011年上级共拨付我局项目资金4个,总金额173.76万元。一是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专项经费55.16万元,资金已拨付到县文化馆10万元,广播电视台26万元,文体广电综合大楼供暖系统改造使用8.8万元,参加浙江嘉兴与彰武县经贸洽谈会文化表演使用4.3万元,出版《沙雅与龟兹》书籍印刷费使用4.7万元,文工团下乡演出费用1.36万元;二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经费80万元,资金已划拨到图书馆、文化馆账户各20万元专款专用,8个乡镇文化站各5万元经费还未拨付到各文化站;三是农村以奖代补文化专项资金35万元,资金已划拨至英买力镇账户10万元、塔里木乡账户9万元、努尔巴克乡账户12.5万元专款专用,其余3.5万元用于基层文化活动开展;
四是非遗保护传承人专项经费3.6万元,已发放至1个国家级和5个自治区级传承人手中。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长期以来彰武县新闻出版市场管理工作一直由县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兼管。目前,县文化稽查大队仅有3名工作人员,除文化市场稽查工作外,还兼管‚扫黄打非‛、广播电视执法、文物执法等工作,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文体事业单位用人机制不够灵活,人才严重匮乏,艺术创作人员紧缺,专业艺术人才行当不齐,文化艺术优秀人才缺乏,文体管理和经营人才极度匮乏,文体事业发展所需经费不足,制约了文体事业的发展,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体生活的需求。
3、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经费少,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4、文艺团体无专用演出设备及演职人员老化,制约着文化下乡和对外演出交流工作的开展。
第五篇:乡文化体育工作典型材料
乡文化体育工作典型材料
满族屯满族乡是科右前旗唯一的边境乡,也是兴安盟唯一的满族为主体,蒙古族为多数的民族乡,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民族乡之一,同时也是全国唯一的满族聚居并从事草原畜牧业的满族屯乡。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全乡各族人民平等相待,团结一致,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良好局面,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乡,使文化体育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和推广文化体育工作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以人为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方针,以提高农牧民文化生活水平和增强体质为根本目的,坚持普及与推广相结合,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在蓬勃发展。
(一)突出工作重点,推动了群众文化体育的发展。乡政府和乡文化站围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全民健身活动为重点,积极组织,普遍指导,全乡的群众性社会体育活动日益活跃,丰富多采。一是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全乡经常开展篮球、乒乓球、象棋、围棋、农牧民那达慕,歌咏比赛等农牧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体育从业人员和业余运动员达100余人。组建了乡级机关的老年体协组织1个,还组建了“祭敖包满蒙文化推进协会”一个,协会每年搞一次祭敖包“那达慕”活动,这是满族蒙古族群众传统的体育活动,比赛项目有摔跤、赛马、射箭、布鲁、蒙古象棋等项活动。二是加强对社会体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为了保证群众体育活动的质量,达到科学健身的目的,选送体育工从业人员到旗文化局参加健身舞、门球、太极拳、民歌、健身操等各类培训班,我乡有一名同志通过培训考试获得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三是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根据旗文体局的部署,我乡以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活动月为载体,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举办了各种球类、棋类比赛,组织召开了全乡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全乡篮球赛。乡政府每年都举办一次大型“那达慕”,各嘎查每年都举办一次小型“那达慕”活动。乡老年体协围绕“发展牧村、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老年体育方针,组织开展了老年人象棋、门球等比赛,积极参与盟、旗老年人运动会,取得了突出成绩。
(二)夯实体育基础,加快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抓好学校体育是全面提高体育工作水平的基础,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重点。一是加强体育教学。在全乡各中、小学校开设体育课,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科目,还将体育教学列入素质教育质量评估方案。认真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学校正常开展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二是重视课外训练和体育竞赛。每年都组织举办全乡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部分学校还开展了篮球、拔河、乒乓球、越野赛等一些体育竞赛。三是建立学生体格健康检查制度。各学校每年坚持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
(三)注重培养人才。近年来,乡政府和学校在认真贯彻《体育法》的过程中,以培养和输送人才为目标,加大了培养人才力度。一是注重培养人才。加强教练员、运动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定和完善了体育工作管理办法,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身体素质和比赛能力。目前我乡共有篮球、田径2个项目的体育代表队。近年来,乡篮球队共参加旗级比赛3次,获得三连冠,学校田径队参加旗级比赛四次均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二是重视发现和输送人才。注重发现体育苗子,坚持高标准、科学选材,努力培养、积极推荐,向体育高等学校选送了各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8名。
(四)确保资金投入,加强设施建设,促进了文化体育产业的发展。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必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欠发达地区仅靠民间力量举办群众体育事业,难有做为。必须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近年来,乡级和村级的大众健身设施不断增加,已建成健身场地2处,在乡政府所在建成占1万平方米的健身娱乐广场,内设篮球场、排球场、门球场、舞场,还配备了单杠、双杠等十多种健身设施设备,总投资100多万元。
在乡政府与嘎查级两委班子共同努力下,我乡辖区8个嘎查累计投入100多万元新建或改建乡文化站和嘎查文化活动室,新扩建的乡文化站有200平方米,其中文化活动室100平方米、阅览室45平方米、办公室50多平方米,文化工作人员2名,每月都组织开展一次全乡范围内的文化体育活动,活动有乒乓球、台球等球类比赛和各种棋类比赛,此还开展外书画展、摄影展、安代舞培训班等多种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满族屯嘎查建9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投入12万元,特门嘎查建1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投入了15万余元。每个嘎查都配备了应有的文化活动器材。使保证了广大群众业余生活的需求。
(五)加强组织领导、促进民间艺术
我乡是清康熙年间清王朝公主下嫁的地方。由于满蒙联姻,这里满族文化和蒙古族文化积淀非常厚蕴。满蒙文化艺术、生活习俗民间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满蒙文化艺术在民间处处存在,广为流传。为了使满蒙民间文化艺术继续传承和发展,我乡党委、政府早在1984年就把满蒙民产文化艺术建设给入了当地文化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并且得到了历届党委、政府的一贯重视。此项工作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造就民间文化艺术骨干队伍。目前,队伍稳定成员有500名。并涌现出了阿日彬贺喜格、额尔敦达来、斯琴、巴雅尔、长青等一批在区盟级比赛中夺魁的民歌演唱能手,他们正式成长为全乡民间文化艺术的领导人物、代表人物。
传统的“安代舞”也在满族屯满族乡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发展,换发出现代“安代”的气息,安代舞是蒙古族特有的舞蹈种类,然而满族人来到乌兰毛都大草原以来,与蒙古族人民一同繁衍生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为继承和弘扬蒙古族传统文化与满族文化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将安代舞表演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满足广大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满族屯乡积极鼓励和培育安代舞表演艺术人才,把安代舞教学容入德育工作之中,并创造条件,为安代舞提供表演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各嘎查积极参与此项活动,乡政府专门请来旗文体局专业安代舞老师给广大安代舞爱好者培训现代的安代舞舞蹈。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截止目前,全乡业余安代舞蹈员已达几百余人。乡政府还决定,近几年内,投入更大的资金,购买安代舞服装、蒙古靴、绸巾、哈达等演出用具。
(六)我乡文化发展史有创新。
为更好的贯彻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建设文化大区”的精神,为了加快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的经济文化建设,更好的对外宣传满族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打造出满族文化旅游品牌,树立形象,我乡将举办《满族文化旅游节》活动,此项工作正策划中。
乡政府组织相关人员编写了《扎萨克图郡王旗满族那拉》一书,并于2007年12月在乡政府举办了首发仪式,该书的出版发行不仅是我乡干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旗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亮点,一个创新,是全盟乡级政府自筹资金编撰历史文化书籍的首例,它对我乡草原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和谐满族屯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今年我乡还投资3万元制作记录满族屯乡经济文化发展的mtv节目,内蒙古电视台蒙汉频道中陆续播放。还投资4万元制作了涵盖全乡风景风貌的画册。
(七)保护文化遗产
古老自然是满族屯乡的草原品牌,满蒙文化是满族屯文化的特征,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特别加大对我乡境内的各类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比如修缮了金界壕、大方城遗址、古树、古井、查干敖包、小龙山等独特的古今辉映的自然历史景观。
二、文化体育工作成效显著
经多年的努力与磨练,我乡文化体育工作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2000年、2001年两次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2006年、2007年被评为全盟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2007年被评为全旗文化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2003年、2004年全旗农牧民、职工篮球赛连续三年获第一名。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授予该乡“全区民间艺术乡”荣誉称号。1997年,该乡被兴安盟行署命名为“蒙古族民歌之乡”;2000年,该乡文化站被自治区评为“全区先进文化站”。并在历史文化神韵与现代风情的亲合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先后有以满族屯乡为文化底蕴的《科尔沁蒙古族民歌100首》、《满族屯变迁》、《草原深处的满族乡》、《札萨克图郡王旗满族那拉》等书籍相继问世,并且在全国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