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工作,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责任,确保被许可人依法履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是指本委依法对被许可人从事被许可事项活动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本委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被许可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被许可人的财物;不得借监督检查向被许可人谋取利益。
监督检查由作出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有相应职责的处室负责实施。
第四条实施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书面检查、抽样检查、检验、检测、实地检查等方式。
对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填写《行政许可事项监督检查记录》。
第五条采取书面检查方式的,可以要求被许可人提交与被许可事项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其他材料。通过核查书面材料,审查被许可人是否按照取得行政许可时所确定的条件、范围、程序等从事被许可事项的活动。
第六条对被许可人生产经营的产品,可以依法进行抽样检查、检验、检测;对其生产经营场所可以进行实地检查。
进行抽样检查、检验、检测或者实地检查时,应当指派两名以上检查人员;检查人员进行检查时,应当主动出示工作证件。
检查人员可以依法查阅或者要求被许可人报送有关材料;被许可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第七条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应当督促设计、建造、安装和使用单位建立相应的自检制度。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对上述设备、设施实行定期检验的,应当严格依法进行定期检验。检验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该检验期限之内证明文件,在该检验期限之内不得进行重复检验。
监督检查时,发现上述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责令停止建造、安装和使用,并责令设计、建造、安装和使用单位立即改正。
第八条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被许可人不按要求履行义务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或者依法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其履行义务。
第九条本委作出的行政许可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本委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承办处室提出建议,委主管领导决定;重大事项应当经主任办公会决定。
第十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第一、二款规定情形的,应当依法撤销行政许可。撤销行政许可,由承办处室、监察处或者法规处提出建议,委主管领导审核,委主任决定;重大事项应当经主任办公会决定。
第十一条行政许可被撤回、撤销、注销的,承办处室应当按照以下方式办理撤回、撤销、注销手续:
(一)颁发批准文件或者证明文件的,作出撤回、撤销、注销的书面决定,由行政事项受理窗口负责送达;
(二)颁发许可证、资格证、资质证或者其他合格证书的,收回颁发证件或者在证件上加盖“注销”印章。
本委撤回、撤销、注销的行政许可事项,由主办处室负责在本委公告栏、网站及时公开。
第十二条外地被许可人违法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被本委依法查处的,本委在作出处理决定后五日内,由办公室将被许可人的违法事实、处理结果抄告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
第十三条本委设立投诉举报电话,接受对本委许可事(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项的投诉举报,并填写《行政许可事项投诉举报记录》。有关处室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根据投诉举报线索对许可事项进行调查,作出处理。投诉举报事项涉及本委有关办理人员的,由监察处调查处理。
第十四条本委建立统一的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档案。依法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交办公室统一归档。
公众可以按照本委档案管理的要求查阅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记录。
第十五条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本委进行监督检查时,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许可公示制度
第一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推进本委政务公开,增加行政许可的透明度,完善监督管理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示内容:
(一)行政许可事项名称、法律依据;
(二)要求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目录;
(三)行政许可申请示范文本;
(四)行政许可事项的许可条件、程序和期限;
(五)依法可以收取费用的行政许可,收费依据、标准、缴纳方式和期限;
(六)举报、投诉的途径;
(七)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受理申请的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等;
(八)其他需要公示的内容。
第三条公示内容应当在本委“行政事项受理窗口”和本委网站公布。
第四条申请人对公示内容有疑问的,由“行政事项受理窗口”负责解释。
第五条本制度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许可受理制度
第一条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有关受理制度的规定,规范本委行政许可受理程序,切实保障行政许可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委建立“行政事项受理窗口”,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事项。
第三条本委“行政事项受理窗口”工作事项如下:
(一)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包括申请人亲自或其委托代理人到本委提交的申请或者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的申请;
(二)依法告知申请人有关事项;
(三)组织接待行政许可事项咨询;
(四)登记受理的申请材料,并按照职能分工分送许可事项承办处室;
(五)督办许可事项办理情况;
(六)送达行政许可证件;
(七)应当由“行政事项受理窗口”负责的其他事项。
第四条申请书需要采用格式文本的,“行政事项受理窗口”承办人员应当当场向申请人提供,申请人也可以在本委网站下载。提供申请书格式文本不收取费用。
第五条“行政事项受理窗口”在工作时间内接受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
第六条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或者按照要求补正全部申请材料后,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当受理,填写《行政许可申请材料登记表》并出具《行政许可受理决定书》:
(一)申请事项符合本委行政许可职权受理的范围。
(二)申请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提供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申请的,提供法人的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的身份证。
申请人是自然人的,提供自然人的身份证;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申请的,提供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的身份证。
(三)申请材料中有申请人签字和盖章的申请书;变更、延续行政许可的,有变更或者延续行政许可的书面申请;变更项目主体的,有原项目单位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和原项目单位作出的变更决议或决定。
(四)申请材料中有资质证明类文件复印件的,申请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复印件已加盖其单位公章;申请人是自然人的,复印件已由申请人签字。
(五)申请材料符合具体行政许可事项要求提供的材料种类、数量和形式等要求。
(六)申请人没有本制度第十条第(二)、(三)项规定的情形;
(七)依法需要审查的其他内容符合有关规定。
《行政许可受理决定书》签发日期为申请事项受理日期。
第七条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能够当场告知的,应当当场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并出具《补正材料通知书》。
当场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申请的,应当接收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并出具《行政许可事项接收材料凭证》,写明接收材料的名称、份数以及接收日期,在五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出具《行政许可事项补正材料通知书》;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八条申请材料存在文字、计算等错误,可以当场更正且不影响实质内容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第九条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及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第十条申请事项有以下情形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告知申请人向相关行政机关申请,出具《行政许可不予受理决定书》: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委职权范围的;
(二)申请事项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行政许可申请人因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受到行政处罚的,申请人在一年内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的;
(三)申请事项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行政许可受到行政处罚的,申请人在三年内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的。
第十一条申请人现场咨询行政许可事项的,承办人员应当认真答复。当场不能解答的,填写《行政许可事项咨询登记单》,写明咨询事项并及时送相关处室。需留置咨询人材料的,应当在《行政许可事项咨询登记单》上明确注明留置材料的名称、份数和留置日期。《行政许可事项咨询登记单》应由咨询人和承办人员签字。
相关处室应当于三个工作日内在《行政许可事项咨询登记单》上填写答复意见,转“行政事项受理窗口”,告知咨询人。
第十二条受理环节中的《行政许可受理决定书》、《行政许可不予受理决定书》、《行政许可事项接收材料凭证》、《行政许可事项补正材料(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通知书》、《咨询登记单》、送达文书和凭证等,均应注明日期和行政许可编号,由申请人或者咨询人、承办人员签字,加盖本委行政许可专用章。
第十三条“行政事项受理窗口”应当按照程序和条件接收申请材料,不得私自接收、留置申请材料。
第十四条需要送达申请人的行政许可证件,“行政事项受理窗口”应当在行政许可决定作出后及时通知申请人到本委领取,同时在本委网站公布。
申请人在行政许可决定作出后六个工作日内没有领取的,“行政事项受理窗口”应当通过挂号信函的形式,邮寄送达申请人,并将邮寄凭证存档备查。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200x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许可告知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行政许可告知行为,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法应当告知行政许可申请人以及许可事项直接涉及的利害关系人的内容,受理和送达环节的内容由“行政事项受理窗口”负责告知,审查与决定环节的内容由承办处室负责告知。
第三条告知内容: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
(二)本委不予受理申请事项行政许可的理由;
(三)本委受理申请事项时发现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四)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告知申请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申请工作人员回避等权利、途径、期限;
(五)告知申请人本委对申请事项不予行政许可的理由;
(六)本委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书面决定的,告知行政许可申请人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途径、期限;
(七)告知申请人本委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期限及本委作出行政许可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或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
(八)本委受理的申请事项在法定期限内不能作出许可决定的,告知申请人延长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期限和理由;
(九)其他需要告知的内容。
第四条第三条第二至八项内容应当通过书面方式告知申请人。
第五条本制度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
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被许可人取得行政许可后的监督,预防违背法定许可条件规定的行为发生,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障卷烟市场健康发展,根据《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市、县局对取得烟草专卖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行为,按照属地管辖,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第三条市、县局根据规范卷烟市场秩序的需要,确定适宜的监督检查方式,如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或全面检查、自查或抽查、现场检查或书面检查、突击检查或例行检查、随机检查或有因检查等。
第四条监督检查要目标明确、科学安排,根据检查目的事先拟订计划。检查次数按照《卷烟零售户户籍化分类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实施监督检查,应当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件后方能进行,并不得妨碍被检查人的正常营业秩序。
执法人员可以通过现场检查、查阅从事行政许可活动的有关书面材料、谈话调查等形式,履行监督职责。
第六条监督检查情况应当书面记录,并可同时摄影摄像(法律、法规禁止摄录的除外),连同处理结果,由执法人员签字归档。
第七条执法人员实施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的,若当即能够改正的,现场责令改正;若需要一定期限改正的,向被检查人发出整改通知,责令限期改正;依法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的,则移交案件审理部门处理;依法应当撤销或注销行政许可的,则移交证件管理部门处理。对限期改正和受到行政处罚的被检查人,应进行复检。
第八条市、县局各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并将监督检查情况、行政处罚决定于每季度结束后十日内制作电子文本,以便更新本局信息公开内容。
第九条执法人员应当做到监督、规范与热情服务并重,文明执法,廉洁办事。若借监督检查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违法进行监督检查,依照《行政许可法》、《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条本制度由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