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出)全市出租汽车行业基本情况的介绍5.16
眉山市出租汽车行业基本情况的介绍
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全市面积71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24万公顷,人口348.09万人。200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眉山市,辖东坡区、仁寿、彭山、洪雅、丹棱、青神一区五县。
一、全市出租汽车现状
我市出租汽车行业一直是由交通部门实施管理,具体由处、所两级运管机构负责。中心城区是由处机关直管,其余各县分别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县运管所实行行业管理,内设出租汽车管理办公室。全市具体从事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的人员大约36人,工作经费来源于财政统一开支。我市现有出租汽车公司15家,出租汽车868辆(其中中心城区5家,出租汽车418辆),从业人员1500多人。近年来,我们在省、市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对出租汽车实行了五统一管理,同时,加快了出租汽车车辆结构的调整,出租汽车车型基本统一为桑塔纳、捷达两种车型,车辆排量达到1.6升以上,2008年全部换发了新式顶灯,出租车行业形象得到提升。
二、政府高度重视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
2011年3月31日,经市政府第15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出台了《眉山市客运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办法》,明确管理机构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各级运管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在管理办法中明确工作职责及出租车开业、停业条件、车辆驾驶员、站点和经
营行为的管理,监督和服务,为我市出租行业的有效监管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各级政府在打击“野的”,整治电三轮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三、全市出租汽车行业经营管理情况
我市出租汽车868辆都由15家公司统一进行公司化经营和管理。有14家公司是半承包形式,有一家公司是全承包形式,企业主要是靠收取较少的承包费来维持公司的运转(承包费最高是500元/月、最低100元/月),驾驶员每天营运收入(中心城区)大约在350.00元,除去油料修车等各种费用,每月的工资收入2500元/左右。由于出租汽车行业的特殊性,出租汽车驾驶员的流动性较大,出租汽车驾驶员的收入是除了向公司交纳承包费和公司代收代交的税收等法定规费外没有交纳其它的费用,剩余收入驾驶员自己所得。因此,企业与驾驶员没有签定劳动用工合同,对驾驶员的保障机制问题我们在今后实行公司化经营后逐步落实。为了增加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增加驾驶员的收入,按照《眉山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办法》的要求,我们今后对新增运力,全部实行全公司化经营,对原有的运力逐步实行公司控股经营。确保出租汽车行业的稳定。
四、强化管理,规范经营行为
近年来,交通部门加强了对全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强化了出租汽车公司内部管理,督促各出租车公司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车辆及驾驶员档案。市、县两级运管机构切实加大对在经营过程中宰客、甩客、乱收费、绕道行驶、拒载、强行拉客、车
2容、车貌差等违规行为管理,积极做好了市长热线、旅客投诉处理工作,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同时,加强了对出租汽车公司和驾驶员管理,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增强了出租车驾驶员法制的意识。涌现出了“全国见义勇为司机张强”为代表的优秀出租车驾驶员。
五、安全、稳定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完善机制,落实责任
进一步完善全市出租汽车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加强全市出租汽车稳定工作,成立全市出租汽车稳定领导小组,由市交通局分管副局长任组长,市运管处和区县运管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运管处出管办,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密切关注出租汽车动态,遇突发事件及时上报动态情况,切实做好出租汽车行业的稳定工作。
(二)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建立健全沟通机制
指导各出租汽车公司要认真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出租汽车企业组建工会的指导意见》精神,有条件的尽快组建工会,已建立的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的作用,要关心驾驶员的工作、生活,努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家庭困难的驾驶员要体现人文关怀。目前,我市已组建了出租汽车行业工会。市交通运输局、市运管处在不定期召开出租企业经理以及驾驶员座谈会,广泛听取驾驶员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经营者、出租车驾驶员的信息沟通,及时掌握他们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帮助解决出租车经营中的实际困难。
(三)加强对出租汽车公司管理,严格收费标准
各县(区)运管所严格按照《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物价局关于公布涉及出租汽车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川财综〔2006〕32号)文件的相关规定,再次对出租汽车公司的收费项目进行清理,坚决纠正企业向驾驶员乱集资、乱罚款,收取高额风险抵押金和保证金等做法,做到责权利平等,收费合理。目前我市出租汽车公司除收取承包费和代收锐外,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四)开展打击“黑车”非法营运的专项整治确保出租汽车行业的稳定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去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打击非法营运的专项整治行动。由市交通局牵头、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安监局、市纠风办、市质监局市工商局等部门配合的专项整治工作。这次整治的重点是非法营运的轿车、摩托车、客货两用车、无证、无牌、无照的营运车辆,坚决查处和打击“黑车”,为全市的出租汽车行业营造良好的营运环境。去年10月份,按照眉山市公安局、眉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眉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眉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眉山市交通局、眉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取缔非法安装动力装置三轮车的通告》的要求,协助相关部门加强对人力电动三轮整治,从源头起、不准销售和改装,通过整治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稳定。
(五)行业管理部门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要求企业定期召开安全学习会,给驾驶员讲解安全行车知识,4行业的发展,行业稳定的重要性,及时传达省、市有关会议的精神。要求企业每一季度对车辆进行二级维护的保养和检查,每月对参营的出租汽车进行一次安全例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去年我们还在中心城区418辆出租汽车上安装了GPRS,利用高科技的监控设备,确保出租汽车驾驶员夜间行车的安全。
(六)开展优质文明诚信服务活动,稳定出租汽车驾驶员队伍
为提高全市出租汽车行业驾驶员队伍的素质,通过开展出租汽车行业优质文明诚信服务活动,在行业中争创一流业绩,提高驾驶员的行业服务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素质,进一步提升出租汽车行业形象,通过开展活动,评选出优质文明服务车和优秀驾驶员,使出租汽车驾驶员队伍树立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争创先进的良好风气。
总之,我市的出租汽车行业,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目前行业比较稳定。现在我们正在为新增运力做好市场调查的前期工作,力争按照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解决当前出租经营权管理有关问题过渡性措施的意见》(川交函〔2011〕171号文件)的要求做好市场分析,上半年报政府审批。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六日
第二篇:租汽车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租汽车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全县出租汽车行业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推进应急处置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提高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出租汽车行业突发事件的发生,降低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切实维护全县出租汽车行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08〕125号)、《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的通知》(浙政办发明电〔2005〕76号)、《浙江省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浙江省出租汽车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市局《关于印发台州市出租汽车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台交[2009]136号),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天台县范围内发生的出租汽车行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出租汽车行业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下列严重扰乱出租汽车行业秩序和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行为,以及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群体性行为:
1、聚众冲击、围堵党政军机关、要害部门、重要场所等重要警卫目标的;
2、利用出租汽车聚众堵塞公路及重要交通枢纽的;
3、出租汽车司机罢工、罢运,违法聚众上访、请愿,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的;
4、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械斗及打、砸、抢、烧事件;
5、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出租汽车群体性行为。
(四)工作原则
1、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正确处理出租汽车行业的各种矛盾、纠纷和问题。高度重视,做好预防和应对出租汽车行业群体性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为有效防止和避免出租汽车行业群体性事件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县交通局对全县范围内出租汽车行业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县运管所具体负责处理全县出租汽车行业群体性突发事件。县出租汽车行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由县运管所具体负责处理。县交通局对本县内出租汽车行业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负总责。具体处置过程中,坚持“依靠政府、部门协作”、“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指挥员及其权限。
东莞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3、预防为主,化解矛盾。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落
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广大出租汽车经营者和司机的根本利益、取得司机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制定和出台出租汽车行业政策措施,从源头上防止和化解涉及出租汽车司机切身利益的群体性事件发生。
4、强化信息,把握主动。建立多渠道、多行业、多形式的情报信息队伍,扩大信息搜集范围,增强信息深度,提高信息准确性。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的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力争将事情扼制在萌芽阶段、控制在基层,及时消除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各种因素。
5、依法处置,防止激化。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处置,自觉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政策的严肃性。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宣传、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出租汽车行业群体性事件,加强对出租汽车司机的说服教育,引导司机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6、快速反应,相互配合。出租汽车行业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县局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视事态发展报告县政府和市局,严格落实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建立县局、运管所之间协调联系机制,上下呼应,互相配合,确保信息收集、情况报告、指挥处置等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同时,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7、加强教育,正确引导。要将法制宣传、教育疏导工作贯穿预防和处置出租汽车行业群体性事件整个过程,通过新闻媒体、现场广播、印发通告等方式,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群众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合法、正当的渠道和方式反应问题。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县交通局应急指挥部
1、县交通局设立处置出租汽车行业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其主要职责包括: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本县交通主管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件处置工作;研究、制订事件处置措施,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及单位实施,并加强监督;向县政府和市局应急总指挥部提出相关建议和请求;完成县政府和市交通局应急总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重大事项。
2、县交通局应急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县交通局分管副局长。
副总指挥:县运管所所长
成员:县交通局办公室、运管科、法制科主要负责人;县运管所分管领导;运管所有关职能科室主要负责人。
(二)现场应急指挥部
东莞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1、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县局组成现场应急指挥部,局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成员由县局有关部门及县运管所负责人组成。发生跨行政区域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由上级应急指挥部确定现场应急指挥部的设置地点及负责人。
2、现场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1)做好事件处置前的工作部署,下达现场处置命令。
(2)具体组织实施现场处置工作,协调和落实现场处置中的具体工作事宜。
(3)组织稽查力量,做好应急和增援的行动准备。
(4)全面掌握事态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及相关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指挥机构报告,提出具体处置意见,为决策提供依据。
(5)根据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的指示,组织现场善后处理。
(6)负责现场处置工作全过程的总结、报告。
三、出租汽车行业突发事件分级标准
根据事件的紧迫程度、形成的规模、行为方式和激烈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可能发展蔓延的趋势等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特别重大出租汽车突发事件(I级)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1、一次参与人数500人以上,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2、冲击、围攻县级以上党政军机关和要害部门的事;
3、阻断国道、高速公路和重要交通枢纽、城区交通8小时以上停运;
4、出现全县范围或跨县(县)、跨行业的影响社会稳定的连锁反应;
5、其他视情需要作为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对待的事件。
(二)重大突发事件(Ⅱ级)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重大突发事件:
1、参与人数在2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带车上访50辆以上,影响较大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上访请愿、聚众闹事、集体罢工(运)等,或人数不多但涉及面广和有可能进京的非法集会和集体上访事件;
东莞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2、已出现跨县(市)或跨行业的影响社会稳定的连锁反应,或造成了较严重的危害和损失,事态仍可能进一步扩大和升级;
3、其他视情需要作为重大群体性事件对待的事件。
(三)较大突发事件(Ш级)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较大突发事件:
1、参与人数在50人以上、200人以下或带车上访20辆以上、50辆以下,影响社会稳定的;
2、在政府重要场所、重点地区聚集人数在10人以上、100人以下,参与人员有明显过激行为;
3、已引发跨地区、跨行业的影响社会稳定的连锁反应;
4、其他视情需要作为较大突发事件对待的事件。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四、预防预警机制
(一)预防及预警信息收集
1、县运管所要制订针对出租汽车行业突发事件的有效预防、预警和处置措施,建立高效、灵敏的情报信息网络,加强对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掌握和研判,逐步形成完善的预警工作机制。对可能发生出租汽车行业突发事件的信息,特别是苗头性信息要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特别强化情报信息工作,扩大信息搜集的范围,增强信息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信息传报的效率,报送信息必须及时、客观、全面、准确,不得瞒报、谎报、缓报。
2、预警信息
(1)出现不稳定事端和群体性事件苗头,但尚处在酝酿过程中的;
(2)聚集上访尚未发生影响交通、治安秩序或党政机关工作秩序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
(3)发生在出租汽车企业内部的表达共同意愿的聚集事件,尚未发生过激违法行为的;
(4)其他尚未出现过激行为、可以由交通主管部门现场开展工作、化解矛盾的群体性行为。
3、对可能属于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I级)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性信息,应立即上报县局,县局在获取信息后应及时报告县政府和市局,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
(二)预警行动
东莞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县交通局应急指挥部接到预警信息后应迅速核实情况。
1、情况属实的:县交通局在迅速向县政府和市局上报信息的同时,要启动应急预案,并考虑事件可能的方式、规模、影响,立即拟订相应工作措施,及时、有效地开展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发展,将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
2、情况不能迅速核实的:县运管所应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核查,并及时报告县局。
五、应急响应
(一)响应启动
特别重大(I级)、重大(Ⅱ级)、较大(Ш级)出租汽车行业突发事件发生后,县交通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协调处置工作,并将事件处置情况及时上报县政府和市交通局。
(二)现场处置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的主要任务:统一组织领导事件现场的处置工作,向县政府和市交通局报告情况,决定重大处置措施,指令县运管所到现场开展相关工作。
主要负责人迅速赶赴现场,了解引发事件的起因和有关情况,提出工作方案,直接指挥现场处置工作,并面对面地做出租汽车司机工作,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和冲突,尽快平息事态。对出租汽车司机提出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当场表明解决问题的态度;无法当场明确表态解决的,责成有关职能部门限期研究解决;对确因决策失误或工作不力而侵害群众利益的,据实向司机讲明情况,公开承认失误;对司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讲清道理。
对异地聚集的,县运管所应当劝阻县内的群众不要再到异地聚集,并指派有关负责人率领工作组赶赴现场,开展疏导、化解的接返工作。
(三)信息报送和处理
1、信息采取分级报送的原则。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应立即上报县政府和县交通局。
2、信息收集和报送应做到及时、客观、全面、准确。
3、信息报送内容:
①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现场情况。
②事件的经过、参与人员数量。
③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④事件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
东莞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⑤事件发生后已经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
⑥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4、信息报送形式:
可通过电话口头初报,随后采用传真、计算机网络等载体及时报送书面报告和现场音像资料。
(四)后期处置
1、县局根据县政府和市局指示,及时开展对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
2、事件平息后,县运管所要继续做好群众工作,对承诺解决的问题,必须尽快兑现,消除可能导致事件反复的不安定因素,进一步做好化解工作,并加强跟踪和督查,防止事件反复。
3、县应急指挥机构应认真剖析引发事件的原因和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并形成专门报告上报县政府及市交通局。
4、根据事件处置过程中暴露出的有关问题,县局应提出整改措施,修改完善预案。
六、应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并落实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报送各环节的工作制度,完善各有关部门、单位已有的信息传输渠道,保持信息报送设施特别是现场应急通信系统性能完好,并配备必要的应急备用设施和技术力量,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
(二)人员保障
有关单位应落实处置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应急人员。应急人员可由县局办公室、运管科、法制科、县运管所有关职能科室等人员组成,视情其它部门临时派员参加。应急人员按照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应急指挥部门的要求,具体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三)培训保障
积极组织开展应对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现场指挥人员及队伍的指挥和技能培训,定期进行应急模拟综合演练,提高各单位协同处置、合成作战和快速有效反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对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形成比较完善和规范的处置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
七、附则
(一)奖励与责任
县局定期对出租汽车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对在预防和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东莞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集体和个人,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表彰。
国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构成违反党纪、政纪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有关行政纪律处分规定,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对有关规定不执行或贯彻不力,或制定错误政策、作出错误决策,侵害出租汽车司机利益,或对司机的合理诉求敷衍了事,不负责任,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致使事件升级的。
2、对本县存在的可能引发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不及时了解,不做细致工作,不认真解决,失职、渎职,甚至怂恿司机到上级机关集体上访,致使群体性事件发生的。
3、因泄露国家秘密或违反工作纪律等行为,导致司机集体
上访或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4、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发生后不及时报告,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置不当,甚至压制有关单位及时如实上报情况、及时处置,致使可以避免的影响和损失未能避免的。
5、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中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造成
严重后果的。
(二)预案制定与更新
本预案是天台县交通行业处置出租汽车行业突发事件预防、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由天台县交通局负责制定。各单位应当遵照执行,并参照本预案,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三)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天台县交通局负责解释。
(四)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东莞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第三篇:廉租住房制度介绍
廉租住房制度介绍
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城镇住房新体制的重要内容。作为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供应体系,它是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和社会目标之一,也是社会收入再分配的方式之一。
上海市的廉租住房制度特点:一是按照城镇家庭最低生活保障线和居住面积的“双困”标准确定廉租对象;二是实行实物配租和租金配租并举的两种配租形式,引导廉租家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直接到市场上去租住适合需要的房子;三是具有规范有效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有利于政府有限的资金解决更多的住房困难家庭。廉租房的配租标准为:人均居住面积7平方米(包括原住房居住面积)。
配租方式包括实物配租和租金配租两种。一是实物配租,指对老、残疾等特殊申请家庭,提供按配租标准与人员结构相当的普通房,包含增配套配两种,租金每月按家庭总收入5%收取。上述对象也可选择“租金配套”办法。二是租金配租,指按配租标准每月每平方米居住面积补贴租金,各区县租金补贴数额不等。申请家庭按廉租办确定的补贴额度,自行到市场租赁房屋,各区县廉租办也可提供部分合适的房源供其选择租赁。实际租金超出核定数的,超出部分自行承担;如低于核定数额,则按实际发生额补贴租金。符合以下情况的家庭可以申请廉租住房?
(1)家庭月收入符合本市民政部门规定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290元/人的标准,且已接受民政部门连续救助6个月以上;
(2)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7平方米(含5平方米);
(3)家庭成员具有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且实际居住,并至少有一个取得本市非农业户口5年以,其他成员户口迁入此住处须满2年以上;
(4)家庭人数为两人或两人以上,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或抚养关系。
申请人向廉租办提出书面申请,提交下列材料:
(1)民政部门出具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明;
(2)廉租住房申请表;
(3)家庭成员身份证明;
(4)家庭成员户籍证明;
(5)现居住地的住房证明及其它相关证明。受理廉租申请后,须经过以下程序办理:
(1)初审:由街道廉租办受理申请,15个工作日完成对申请家庭住房、收入状况初审;
(2)复审:区廉租办15个工作日内完成复审
(3)公告:审核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的基本情况在申请人户籍所在地进行公告;
(4)登记:15天内无异议的,将给予登记,申请家庭便以轮候配租;如果有异议,2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实,作出是否准予登记决定。
住进廉租住房的家庭居住期间,不能改变廉租住房的使用性质;不能将廉租住房转租或变相转租,不能将承租户变更为第三人,不能将廉租住房上市交易。
区廉租办对配租家庭的成员、住房、收入等状况每半年会进行复核。如果发现配租家庭人均月收入超过民政部门核定标准,或因人数减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5平方米的,将通知其在6个月内迁出廉租住或者停发补贴租金。如发现配租家庭虚报、隐瞒有关情况或者伪造有关证明,也将通知其迁出廉租住房或停发补贴租金。
第四篇:顾客满意度测评在出租汽车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顾客满意度测评在出租汽车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
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处提供的数据表明,上海现有出租汽车企业350家,出租汽车4万1千余辆,每天要载客203万人次。出租汽车行业是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的服务,与城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行业,是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行业。不断改善和提高出租汽车客运服务质量,既是广大市民的希望和要求,也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一、问题的提出
1996年~1998年出租汽车行业开展了规范服务达标活动,围绕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整个行业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硬件上基本淘汰了排气量在1600cc以下的出租汽车,全部车辆使用白座套,全行业实现联网并通用上海TAXI龙卡结算车费,全面实施了包括色标、顶灯在内的“七统一”工程等,创造了良好的服务新环境。在软件上从业人员素质有所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所改观,实现了95%的企业、98%的车辆达标的目标。
但是行业管理部门清楚地看到,行业达标活动是一种具体的活动形式,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如何巩固和扩大规范服务达标活动成果;如何使企业自觉树立品牌理念,形成一个竞争、创优的激励机制;如何进一步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解决“乘车难、抱怨多”的现象。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处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一套科学的长效管理措施,即建立一套公正的、符合市场规律的、适用于监督、管理测评的体系。
二、测评机制的建立
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顾客满意度测评技术研究课题组根据顾客满意度指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果,与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合作于1999年6月建立了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体系。
(一)测评模型的选择
在对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美国国家顾客满意度指数的发布对美国新经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选用费纳模型(见下图)作为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的模型框架,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国际通行将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作为一个宏观经济指标,能够客观科学地衡量国家、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其测评内容反映在指标体系上,只展开到第三层次,对针对具体的行业、企业在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课题组围绕持续改进,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总结了一套系统的将三级指标展开为四级指标的方法。课题组对出租汽车消费的特点、我国出租车消费市场的成熟程度、乘客对其要求满足程度的感受的过程和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最后确定了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的指标体系,如下图。
图 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的指标体系
扩展的指标体系使测评内容更有利于企业改进。统一的测评指标体系,使测评结果对于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各出租汽车公司更具有可比性。
(三)问卷设计
在问卷设计过程中,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为设计问卷建立了一套指导性的技巧方法,将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指标体系的四级指标转化为问卷中的问题,既能使被测评对象乐于回答,又能客观真实地作出评价,并通过预调查和利用信度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检验,从而保证了测评结果的可信度。
(四)样本的选择和抽取
调查的“样本”对象不仅是“近期内有消费经历”的人,而是需要有反复多次的出租车“消费经历”的“打的族”,并且需要在实际调查之前了解和掌握各项测评的指标。于是,在具体的测评方案上采取了以下几项具有措施:
(1)从“打的族”中选择具有不同职业、收入、文化程度、价值观念等背景的人员,组成若干个相对稳定的调查“样本”组,直接作为出租车的乘客参与调查;
(2)事先对“样本”组人员进行有关了解出租车满意度测评指标的培训;
(3)为避免这种结构的“样本”随着重复参与调查易产生一定的局限性、机械性和疲劳等现象,采取了定期的、局部的更换“样本”的措施,既保持了测评的连续性,又保证了测评的可靠性;
(4)针对出租车行业中不同品牌(企业)、不同时间(白天和夜晚)会表现出不同的服务质量水平,规定了不同的“样本”数量和调查时间。
从近三年来“上海市出租汽车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的结果和运行的效果来看,上述方法对保证测评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具有重要作用。
(五)顾客满意度指数的计算
针对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的有关要求,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设计出一套乘客满意度指数计算的系统方法,归纳了乘客满意度指数计算的两种模型:企业乘客满意度指数和行业乘客满意度指数。并要求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的结果在95%的置信水平下保证误差在±1以内。
(六)测评结果的分析
对结果进行分析是利用数据分析输出质量改进的关键。因此,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采用多种高级统计方法加深对测评数据的分析,总结影响顾客满意度指数因素的分析方法,注重数据分析报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综合运用顾客满意度战略矩阵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判别分析等分析方法,列出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各种因素及影响程度,并确定其中的关键因素,同时还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两个或多个竞争者进行比较,判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和优势所在,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三、测评成效
(一)为各出租汽车公司找到了改进的方向
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运用一系列质量管理的方法,通过实施顾客满意战略(CS)、推行顾客关系管理(CRM)、开展让客价值分析(DVA)以及质量功能展开(QFD)等,建立了基于持续改进的顾客满意度管理系统,把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转化为行业、企业改进质量的目标、方向、措施和效益。各出租汽车公司根据分析结果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以提高乘客的满意度水平。乘客满意度指数较高的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以保持其优势地位,而乘客满意度指数较低的公司则努力改进,希望缩短与领先公司的差距。大众公司出台了多项服务质量监控举措,坚持兑现《社会服务承诺》;强生公司把提升乘客满意度指数作为公司质量管理、形象建设和品牌塑造的一个中心,并为此开出了“十大菜单”,包括强化执行“3+1”规范服务,推出驾驶员服务质量积分制等;农工商公司确立了“让市民感受文明,使乘客满意放心”的服务宗旨,并推出了“乘客
有难帮一把,老弱病残扶一把,雨天为客送一程,待客如宾亲一家”等特色服务;巴士公司专门针对测评中各小项的得分情况分析原因、寻求对策;锦江公司也推出了“亲情服务全过程,让乘客完全满意”的服务标准。
根据价值利润链的理论,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发现内部顾客(员工)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内在的联系及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为了有利于各出租汽车公司质量整改更有效地提升质量水平,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开发了一套完善的企业的内部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体系和技术,并在上海市巴士、大众等多家出租汽车公司进行了应用,并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二)形成行业管理模式的新思路
出租汽车的服务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从乘客的角度来看,其硬件配置由于变化不大,因此所感受的服务质量主要是软件方面的,其中司机,也就是人的因素又占了最大的比重。与硬件相比,软件,尤其是人的控制是最难的,由于人的情绪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服务水平最易出现波动。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机制的引入为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加强科学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在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的促动下,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建立了每月一次质检例会制度,及时把握市场服务信息,分析行业管理及服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有效地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因此推进全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6月至2000年6月间,乘客来电、来访数量为2864件,投诉量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9.19%,2000年上半年比1999年上半年同期投诉量下降了26.52%。
长期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显示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乘客满意度指数还存在着较大的波动,通过分析发现主要是中小企业乘客满意度指数较低,并与骨干企业存在较大差距。鉴于出租汽车行业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性行业,具有显著的分散性、流动性、独立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因此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在《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理论模型构建及运行研究总报告》中明确提出“把中小公司作为管理的重点”。2001年5月,行业管理部门促成了“蓝色联盟”的正式成立。“蓝色联盟” 是18家拥有200辆以上1000辆以下车辆的中小型企业(公司所属的出租汽车车身为深蓝色,车辆总数占全行业总量的16%左右)组成的资产松散型管理集中型的 重组品牌联盟。“一身蓝”的出租车行驶在上海街头,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拥有7000多辆出租汽车的蓝色联盟,基于提高服务水平创建优质服务品牌,实行了驾驶员服饰着装统一、顶灯标识统一、监督电话统一、质检工作统一和服务用语统一,并推出一系列便民的服务承诺,并开通了“蓝色联盟”监督电话65295588售后服务方便了广大乘客的监督,坚持每月一次企业质检例会,建立质检网络,加大车辆静态和动态检查力度,严格执行处罚标准加强了对结盟企业监督管理。经过半年多的运行,“蓝色联盟”的竞争力明显提高,“蓝色联盟”的驾驶员反映:“现在我们的车到处都是,第一次感觉到我们也是大公司了。”2001年第2季度公布的出租汽车行业乘客满意度测评中“蓝色联盟” 为81.01,已达到了行业的平均水平,提升幅度为行业之最,其中有部分企业的乘客满意度指数已接近或赶上了业内的骨干企业。根据统计,2001年“蓝色联盟”的乘客投诉率比2000年下降了10%。由于蓝色联盟在全市出租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它的服务质量的提高,对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顾客满意度理念的指导下,蓝色联盟走出了一条自我完善的科学的发展道路。“蓝色联盟”的初见成效不仅为中小型企业开创了一条能在市场上形成服务品牌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行业管理部门改进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一个行业管理的新模式。从2002年5月1日,若站在上海街头,你将发现南来北往的出租汽车中发现一种新的颜色——法兰红,这是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部门继成功运作“蓝色联盟”之后的又一举措。这是出租汽车行业管理部门第一次将服务水准作为准入门槛,此举旨在形成更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小企业优胜劣汰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一位开着“法兰红”出租汽车的驾驶员自豪地说,能成为第一批“法兰红”的驾驶员都是经过多次暗查和考试从红车中挑选出来的,这几天的生意明显好于以往。”
(三)为企业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处能积极配合乘客满意度指数的开展,并对测评的结果予以高度的重视。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向社会宣布出租汽车行业乐于接受社会和乘客的监督,并乐于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公布于众。这种公开、透明的做法获得了社会的认同,提高整个行业的信誉度。
由于出租汽车公司注重了服务质量,忠诚顾客队伍不断壮大。上海大众出租汽车公司经测算1999—2000年忠诚顾客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单车日营收及营运车辆日载客里程逐年提高,1999年单车(日)载客里程从200公里/日上升到2000年单车(日)载客里程202公里/日,赢利从1999年单车(日)赢收628.16元/日上升到2000年单车(日)赢收665.51元/日,载客车次由1999年单车(日)载客车次31次/日上升到2000年33次/日,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强生出租公司通过质量管理,自我加压,苦练内功,在经济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里程利用率1999年6月52.23%,2001年12月上升到58.34%,增长11.70%,单车赢收1999年6月500.44元/车,2001年12月上升到622.63元/车,增长24.42%。
“蓝色联盟”自打出“蓝盟”品牌之后,扬招明显上升,乘客的扬招率2001年比2000年提高了15%,乘客满意度指数大幅度上升给经济效益带来很大收益,“蓝色联盟”因此跃为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的第六品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蓝色联盟”驾驶员的赢收情况比以前提高15—20元/日左右,驾驶员反映使用“蓝色联盟”顶灯之后,生意比以前好做了,在满足乘客需求同时扩大了市场的占有份额、经营份额,使企业、职工、乘客三得利。
(四)引起了社会对顾客满意度的普遍重视
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乘客满意度指数通过课题组连续两年半的测评和每季度通过各大媒体
向社会公布结果,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调查反映本市约25%的市民打的选品牌。这表明经过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企业品牌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正确引导了市民消费。
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开展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不仅促进了各出租汽车公司引入顾客满意理念使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准成为自觉行为,同时也使业内人士真正体会到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体系是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的新模式,因此引起了各行业和广大企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促进了顾客满意理论的普及和推广。同时,也带动了一些企业和行业启动了自己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
在出租汽车行业乘客满意度指数成功运作的基础上,课题组又先后在上海市公交行业、轨道交通开展顾客满意度测评,引入了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式作为行业管理的抓手,在服务质量的改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上海市陆上交通管理局为迅速提高城市交通整体服务水平适应上海国际大都市发展的要求,目前正计划在上海市城市交通各行业中全面推广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式。上海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处认为“该项工作的实施,是公交行业的质量管理在企业自查、行业稽查、乘客投诉(含新闻媒体评介)和乘客特约监理四项自我监督机制之后的又一社会监督手段。课题组开展的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为上海市公交行业带来了‘四新’——服务管理体系有了新的完善、行业管理重点有了新的深入、企业服务意识有了新的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自1999年开展了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工作以来,课题组又先后为300多家企业开展了顾客满意度测评,遍及江苏、山东、河南、福建、上海等8个省市,涉及到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建筑业、房产业、商业、旅游业、城市公用事业、金融业等14个行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课题组的测评成果在解放日报等新闻媒体上报道了50多次,获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可以说,课题组根据掌握的先进科学测评理论和现代统计技术应用质量水平社会评价机制,在改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展现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形象提高综合竞争力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实施为构建上海市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更多免费资料,尽在
第五篇:会展基本介绍
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展销活动、大型会议、体育竞技运动、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会展引是指围绕特定主题多人在特定时空的集聚交流活动。狭义的会展仅指展览会和会议;广义的会展是会议、展览会、节事活动和奖励旅游的统称。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展示会等是会展活动的基本形式,世界博览会为最典型的会展活动
[]
关注的一个新型产业。
展览、大型会议、节庆活动、大型活动、企业形象展示专家论述
孙刚 :“会展业是……综合性的、关联度非常高的服务贸易行业,……并表现出一种经济现象的多种形态”——2001年第2期《展览与市场》
杨虎涛:“所谓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会议和展览,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2001年第3期《社会经济研究》
陈向军、田志龙 :“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支撑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 2001年第5期《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庞莹、魏志恒的论文称:“会展经济是……跨产业、跨地区的综合经济形态”——2002年第6期《经济师》
会展经济与会展产业
会展产业是指有会展相关服务企业、机构、部门形成的产业体系。会展经济是指由会展及相关产业构成的经济范畴。
会展产业是国内近几年来高速发展起来的产业。国内开始正式提出会展产业大约在1998年—1999年之间。由于国外专家认为会展产业对相关产业具有1:9的拉动作用,会展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还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因此,会展产业受到很多地区和城市的重视。
会展的功能
会展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包括联系和交易功能、整合营销功能、调节供需功能、技术扩散功能、产业联动功能、促进经济一体化等。
联系和交易功能
联系和交易功能会展孕育巨大商机,具有联系和交易功能。会展的联系沟通作用非常明显:联系量大、联系面广、联系效果好,因此会展可以向会展组织者、参展商、观众提供彼此联系和交流的机会。通常在短短几天有限的会展期间,参展商往往可以接触整个行业或市场的大部分客户,可能比登门拜访等其他常规方式一年甚至几年所接触的客户还多。展会参加者在专业展会上可以接触到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本领域专
家、现有客户、潜在客户、供应者、代理商、用户等与己相关的各种角色的人,其中不乏决策人物、关键人物,形成的人际联系质量高。会展的环境氛围典雅,有利于进行高质量的交流。
贸易成交一般有若干环节:生产厂家向客户宣传产品,客户产生兴趣并进行询问了解,客户产生购买意向,厂家与客户洽谈,讨价还价成交。通常这个过程有时可能比较长,但在展览会上,这一过程可以比较迅速完成。在会展中,丰富的信息、知识交流传播使得生产、贸易、生活趋于更轻松、直接、快捷、准确,消除了供求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产生高效低耗的经济功能,创造了经济均衡的巨大可能性。在展销会上,参展商为卖而参展,参观者为买而参观,均有备而来。参展商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广泛地接触买主,观众购买商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广泛地了解产品,参展商可以于潜在客户表示出兴趣时就抓住机会开展推销、洽谈工作,直至成交甚至当场回款,买卖双方可以完成介绍产品、了解产品、交流信息、建立联系、签约成交等买卖流通过程,展会起到沟通和交易作用。
国际展览会与博览会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大大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交易。在中世纪时代,作为展览会前身的贸易集市就定期或不定期地在人口集中、商业较为发达的欧洲城市举行。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由于“地理大发现”的进展,世界各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起来,形成连接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国际市场,国际展览业形成萌芽。
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和后来的比利时、德国、法国、美国的产业革命,推动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特别是通讯和运输工具的使用,在伦敦、法兰克福、巴黎等城市,贸易集市发展成为较大规模的国际展览会或博览会。1851年在伦敦首次举行了世界博览会,标志着旧贸易集市向标准的国际展览会与博览会过渡。1895年莱比锡第一届国际样品博览会,满足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市场交易的需要。
国际展览业形成对经济全球化的强大推动力。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展览会与博览会成为发达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的场所,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勃勃生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一批因战争停办的展览会和博览会重焕生机,例如世界著名的“米兰博览会”、“莱比锡博览会”、“巴黎博览会”,后被誉为连接各国贸易的三大桥梁,值得一提的是“莱比锡博览会”在冷战期间为沟通东西方贸易联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前民主德国每年与西方国家达成的贸易额中,有三分之一是在莱比锡博览会上达成的。此外,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特邀西方国家商人到“莱比锡博览会”洽谈业务,签定合同,因此“莱比锡博览会”被誉为“通往东欧国际贸易市场的门槛”。
通过商品或科技成果的会展,使供需双方充分了解对方的信息和需求,再加上可以通过实物观看,迅速促成供需双方达成商务合同,因此会展市场孕育了无限的商机。在新加坡举行的“2004年亚洲航空展”,单是公布的部分交易额就达到了35.2亿美元。
整合营销功能
整合营销功能会展作为企业之间的一个有效的营销平台,为企业展示产品、收集信息、洽谈贸易、交流技术、拓展市场提供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会展在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在发达国家,会展营销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重要营销手段。
同时,会展经济也是一种竞争的经济,众多的供给者和需求者聚集在一起,供给信息和需求信息直接交流,信息被充分披露,是一个近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价值规律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产品的销售价格趋近生产成本,消费者可以购买到价廉物美的产品。
整合营销理论认为,在营销可控因素中,价格、渠道等营销变数可以被竞争者仿效或超越,而产品和品牌的价值难以替代,因它们与消费者的认可程度有关。整合营销的关键在于进行双向沟通,建立一对一的长久的关系营销,提高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会展具有整合营销功能,可以利用多维营销的组合手段,如会展的报刊、电视、广播、因特网、户外广告、实地展示、洽谈沟通等各种营销方式,这种整合营销功能有利于企业与顾客的交流,增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与品牌的认同度,促进企业销售工作。
在会展上,生产商、批发商和分销商汇聚一堂,进行交流、贸易,某种程度上甚至就是一个信息市场。企业可以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宣传自己的产品,推介自己的品牌、形象。企业与顾客可以直接沟通,得到及时反馈。企业可以收集有关竞争者、新老顾客的信息,企业能了解本行业最新产品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构成决策依据。会展具备了其他营销工具的相关属性:作为广告工具,会展媒介将信息针对性地传送给特定用户观众;作为促销工具,会展刺激公众的消费和购买欲望;作为直销的一种形式,可以直接将展品销给观众;作为公共关系,会展具有提升形象的功能。会展营销成本低。据英联邦展览业联合会调查,通过推销员推销、广告、公关等手段的一般营销渠道找到一个客户,平均成本219英镑;通过会展寻找一个客户,平均成本35英镑,仅为前者的1/6。
2004年7月沈阳“第二届华商企业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上,共有19位副部级以上领导、400位海外客商莅会,东三省约有近千家企业在主会场和分会场与华商和华侨华人进行了项目对接和洽谈。本届“华交会”使海外侨胞对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合作潜力有了进一步了解,45个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在辽宁国际会馆现场签约,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吸引32.41亿美元的投资总额,东三省成功营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资源和区域形象。
调节供需功能
调节供需功能展览会可以视为信息市场,信息得以交换,企业参展产品的信息实为市场信息,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资源。
信息市场是经济运行循环过程的轴心,会展信息市场反映信息交换中供求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它连接市场信息供应方、市场信息用户、市场信息资源应用等重要生产力要素,促进各类市场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有效地刺激需求,调节供给。
1.刺激需求会展提供新产品示范的平台,通过参展的产品或科技成果的展示,广大消费者可以发现以前未曾有过的消费品和相关信息,可以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和重组,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因此会展可以培养新的消费需求,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北京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是国内外高新产品的“比武台”,中外高科技最新成果惊现不穷,异彩纷呈,叫人目不暇接,诱导市民进行现代消费。2004年5月第七届北京科博会上,国内高科技企业排头兵,不甘落在境外高科技企业之后,海尔、首钢、联想、四通等国内著名企业纷纷在展会上强势推出最新“看家杀手锏”。“863”项目成果“电动客车”每充电半小时就可以行驶150~200公里,最高时速能达到90公里;集机、电、液为一体的全断面隧道挖掘机,堪称现代“土行孙”。新款个性化手机、数码相机令观众爱不释手,数码门锁、机器人吸尘器、智能化冰箱也十分抢眼、深得观众青睐。这些新产品一经展会亮相,经媒体报道,为全国众多顾客消费群所了解,必定刺激中国社会产生新的产品需求。
2.调节供给会展活动能为产品供给者提供展示产品性能的机会,比较不同产品的性能、价格等方面的差异,测算市场供给方面的竞争态势,为企业的市场供给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有效供给增长。
会展活动能增加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传统习俗的人们之间的互相交流与了解,消除沟通障碍,扩大共识,为产品的跨区域、跨文化、跨民族、跨环节的流通创造条件,有利于供给实现和供给创造。
[]
会展策划师师资
会展领域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会展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实力各部相同的培训机构及良莠不齐的职业讲师能力是会展业发展的一块软肋。以上海为例,据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这个协会注册的会展公司有150多家,但有5至10年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的会展经理却不足50人。可见,号称百万大军的会展人员队伍,真正懂会展、会操作、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不足1%。据业内人士预测,我国今后3年内,会展市场需要从业人员200万人,需要高级会展管理人员50万人左右,而且每年要以15%的速度递增。
会展业发展除引进国外人才外,培养自己的的会展策划人才是重中之重,因此行业的发展对会展策划业职业讲师的需求和标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现阶段既准确掌握行业发展方向,又了解企业需求,同时还整合了国内顶级理论和实战方面的高端师资,且具备颁发国家认可的职业讲师资格证书的机构在国内凤毛麟角。
由于高等教育体系的先天不足,无法准确把握行业脉搏,尤其是具体到领域内某行业的具体岗位的职业讲师培训更是无从展开。近年来虽然部分高校设立了会展专
业,但由于老师偏重理论的特点,致使部分本科学生在毕业之后仍旧缺乏实际策划能力。
为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CETTIC)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联手制定职业师资培训标准,最终选定“金色讲台”(国内一开展职业师资培训的高端品牌)为其会展领域职业师资培训的唯一机构,并唯一授权其组织考试并颁发《会展策划师·师资职业培训证书》。
《会展策划师·师资职业培训证书》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分初、中、高三个级别。
[]
我国会展业政策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998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并于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2002年,出台国家经贸委批准《专业性展览会等级的划分及评定》商业行业标准,于2003年3月1日起实施。
2003年CEPA会议上,中国与港、澳签定“允许香港公司以独资形式在内地提供会展服务”。
2004年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第一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并于一个月后正式生效。
2005年,会展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提出及相关意见征求。
2006年,《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条文释义出台。……
总体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处在探索及积累经验的时期,这些曾让业内大喜过望、轰动一时的会展“新政”,经过几年发展,相关配套政策取得稳步实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2005年,是 商务部“取消来华展主办单位资格的审批”;中国贸促会牵头并联合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海关总署等四部门共同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国展览的审批管理工作通知的第三年。两部“条款”的出台和大批外资企业的进驻引来业内人士惊呼“狼来了”,这使得我们企业在面对政策时,要提出:是保卫,还是国内外企业联手?
这是一个中国会展业如何适应WTO规则,并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寻求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会展业目前还是一个“幼稚产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会展业改革相对滞后,会展业中的政企关系尚未理顺,政策供给严重滞后,办展办会主体鱼龙混杂,行业自律组织发展滞后等等。而这些问题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不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彻底解决。但中国已经加入了WTO,对国外会展业开放市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而协调民族会展业与国际会展业之间的关系,同样是政策制订中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从产业意义上讲,会展业是近年来才得到较快发展的新兴行业。过去很多大型会展都是政府行为。以政府名义举办的会展活动过多过滥,特别是一些大型会展均由政府出面策划并举办,既反映了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强烈需求,也反映出会展产业化、市场化进程还不够,还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从目前来看,国内尚没有统一的展览管理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现行的展览管理办法则导致了多头批展,重复办展。国家及地方许多部门都有权审批和举办展览,这种多层次、多渠道办展的局面使得展览管理混乱。吃“政策饭”,靠政府部门批任务,靠财政补贴过日子,这种体制必须改变。展览公司必须依法登记并且必须走上市场,走产业化发展之路,靠市场竞争发展壮大。作为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国有经济应逐步退出该行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企业竞争格局。加强政府 宏观调控,完善会展经济的“游戏规则”。重点是尽快制定并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会展市场的准入机制和主办主体的资质条件。对展会的质量和展览公司的资质进行市场化、动态化的评估和认证,逐步从审批制过渡到标准制和登记制,使会展业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另外,从会展产业的不同层面和产业链条来进行分析,当前国内会展业的各个环节均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知识产权问题。如何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则成为提高中国会展知识产权整体水平的关键。从2005年开始,与会展相关的知识产权纠纷可谓一波三折。相信谁也不会忘记2005年11月初,在英国格拉斯哥农作物科学与技术展览会上,19家中国公司因为被指控涉嫌专利侵权展台被拆的尴尬场面。而同年10月30日,广交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徐兵对外宣布,第98届广交会上共有454家企业被指认涉嫌专利侵权。会展业专家指出,很多中国企业仍然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了解。
对于展会上知识产权保护,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全国未成立统一的会展业协会组织。但是,一些地方性的会展业行业协会组织已经陆续建立起来,并且有的协会已经开始重视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问题。然而,关于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无论是管理的依据、管理的范围,还是管理的手段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少需要澄清和值得研讨的问题。在面对国际间竞争,中国企业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避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在政策上,全国只有一个“蓝天行动”是不够的,我们企业还应该将“知识产权保护”提上法律和企业自律日程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