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研技术人员的绩效管理
科研技术人员的业绩管理简介
企业的各项工作都具有价值,企业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评价、业绩管理,科研技术工作也不例外。由于科研技术工作本身具备了《浅析科研技术人员的薪酬管理》中所描述的几项特点,这些工作特点导致应用传统的、定量化的业绩管理方法无法有效地衡量、评价和管理科研技术人员的业绩,我们需要针对科研技术人员的特点选择、使用业绩管理方法。
专家和学者推荐,综合运用目标管理理念和项目管理方法能使科研技术人员的业绩管理落到实处。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业绩管理理念与方法,它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目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目标管理是一种根据工作目标来控制每个员工行动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其目的是通过目标的激励,来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实现总目标;其核心是强调成果,重视成果评定,提倡个人能力的自我提高;其特点是以“目标”作为各项活动的指南,并以实现“目标”的成果来评价其贡献大小。
目标管理包括目标体系制定,目标的执行与追踪和目标完成结果评价与反馈等三个阶段。同传统管理方法相比,它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首先是目标设置的方法不同——目标不是上级下达的,而是由上下级共同制定的,下级在制定中有充分的自主权。
其次是目标间的关系不同——目标管理强调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统一,个人利益同组织的利益融合在一起,完成组织目标就是完成个人目标。第三是管理方式不同——目标管理采用员工自我管理的方式,上级通过分权和授权来实施例外控制。
最后是成果评价方法不同——目标管理采用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方式。从以上特点就可以看出,目标管理特别强调员工的自我参与。科研技术人员是具有强烈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要求的群体,采用目标管理方法,能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性,对业绩管理非常有帮助。另外,科研技术人员整体素质较高,采用目标管理方法也比较容易推动。
项目管理
企业科研技术工作可以分解为一个又一个项目,新产品的研发、工艺攻关等都具有明显的项目特性:每一个具体的工作都是唯一的,均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新产品研发、工艺攻关活动;它们都是一次性的,每一个新产品、每一个新的工艺攻关都是一项完整的任务,一旦完成,阶段工作即宣告结束,不会有完成相同的任务重复出现;它们都有起点和终点,每一项具体的科研技术工作都将经历启动、开发、实施、结束这样一个相对固定的过程;同样,每一个项目又与公司的其他工作或项目互相作用,并存在资源分配与调度的不均衡性、时间进度的安排和质量结果等方面存在冲突。这些都是一个项目所具有的基本属性。所以,科研技术工作比较适宜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项目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项目进行管理”,它采用系统化的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综合协调
项目时间、费用、质量以及功能等约束性条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达到一个特定的结果性目标。
项目管理将项目全过程分为立项、设计、实现及收尾四个阶段,对每个阶段进行里程碑目标管理,要求在约束条件下实现项目的里程碑目标,但对其实现的方法不做硬性要求,项目组可以灵活选择与使用。
项目实施过程中,配合以与项目管理相适应的激励方法,如通过目标设立与管理控制,满足科研技术人员的自我管理、自我实现需要;通过设计与实施报酬与项目完成相挂钩的薪酬管理办法,满足科研技术人员的社会需要;通过设置职业发展通路,满足个人成长需要等。
将目标管理与项目管理结合起来,并分别采取不同的激励内容,使技术人员的业绩管理落到实处,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科研技术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工作积极性,从而推动企业科技的不断进步。
通过业绩管理、薪酬激励以及职业发展设计,为科研技术人员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篇:科研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与激励
科研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与激励
绩效考核历来是国内各类型企业的老总和人力资源经理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难点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许多科研院所先后进行了企业化转制,企业化转制的关键就是业务运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在转制过程中,绩效考核问题,特别是对科研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与激励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几年来,我们通过对多家科研院所改制过程的辅导和帮助,积累一定的经验,希望能与大家分享。相对于工人和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科研技术人员的工作方式和群体特征明显,这是因为科研技术人员是用脑力创造财富而不是用手的创造财富的群体,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值。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研技术人员对企业价值越来越重要,他们凭借着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创造了企业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企业间人才的争夺战往往聚焦于顶尖的科研技术人员获取,许多科研院所在这方面已经有很深刻教训,因此,谈到科研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必须先了解技术人员的特点。科研技术人员的第一个特点是工作业绩不容易被衡量。科研技术人员的工作是通过脑力劳动实现的,科研开发工作一般在实验室或办公室,工作难度大,付出的辛苦多,但其业绩往往并不能马上看到,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方可显示出来,有时甚至看不到结果。这种工作特点导致应用传统的考核方法工作业绩无法有效地衡量,有些企业不注意这个特点,而是习惯于过去定量衡量的方法,造成科研技术人员工作考核失真。科研技术人员的第二个特点是工作时间无法估算。表面上看,科研技术人员与其他人一起准时上班、准时下班,而实际上他们的工作时间远比正常上下班时间多得多,有时他们为了保持思维的连贯性,节假日加班加点,甚至连正常的睡眠时间都不能保证,所有的时间都投入了科研工作当中。有些管理人员不理解技术人员的这个特点,采取管理生产工人的方式管理科研技术人员,其结果可想而知。科研技术人员的第三个特点是工作压力大。企业的研发任务下达后,时限大多非常紧迫,研发结果也难以预料,因此研发人员接到任务后,就必须尽全力投入到研发当中,以实现最理想的结果,这是工作本身带来的压力;其次研发人员还存在着一种竞争性压力,这种压力来自研发项目小组之间、项目组内部成员之间,还有整个专业领域内的压力。另外社会和家庭的期望也是研发人员的压力之源。所以,在这种工作压力下,如果考核和激励到位,能够使科研人员将压力转变为动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反之,对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会极大的挫伤。科研人员的第四个特点是工作的智力含量高但在企业中管理职位低。技术人员在企业内部具有较高的技术权威,对企业的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但由于科研技术人员的工作特点,其职位往往处于较低的级别,所以如果不采取合理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很难树立科研技术人员的权威,提高其工作很难开展。另外,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研技术人员在人才市场的价格越来越高。企业各类科研技术人员是市场上的稀缺资源,是市场中各类企业争夺的焦点,自然具有较高的市场价格。即使市场价格很高,但由于他们是企业创新的骨干力量,他们构成或创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他们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与企业付给他们的价格之间仍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基于此,如果没有合理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技术人员会选择离开企业,许多企业的已体会到了这一点。只有深刻地认识到科研技术人员的特点,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方法;许多科研院所之所以改制能够成功,正是认识到了科研技术人员的群体特征,并有针对性对提出了考核和激励的方法。当科研院所脱胎换骨,进入市场自由搏击之后,能够很快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么,您一定会问,对科研技术人员,采用什么考核方式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那就是综合运用目标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就能使科研技术人员的考核落到实处。下面我分别将这两种方法加以分析和介绍。目标管理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目标管理包括了目标体系制定,目标的执行与追踪和目标完成结果评价与反馈等三个阶段。目标管理是一种强调“目标”的管理方式。同传统管理方法相比,目标管理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首先是目标设置的方法不同——目标不是上级下达的,而是由上下级共同制定的,下级在制定中有充分的自主权。其次是目标间的关系不同——目标管理强调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统一,个人利益同组织的利益融合在一起,完成组织目标就是完成个人目标。第三是管理方式不同——目标管理采用员工自我管理的方式,上级通过分权和授权来实施例外控制。最后是成果评价方法不同——目标管理采用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方式。从以上特点就可以看出,目标管理特别强调工作者的自我参与。科研技术人员是具有强烈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要求的群体,采用目标管理方法,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性,对考核非常有帮助。另外,科研技术人员整体素质较高,采用目标管理方法也比较容易推动。在激励方法上,目标管理通过对、季度日常工作结果的考核,与科研人员的基础性工资挂钩,并为年终的晋级、提职、增资提供考核结果。项目管理是许多科研院所采用的行之有效的项目研发管理方法,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贯穿了项目过程管理和项目绩效考核的内容,因此,对参与项目人员的考核采用项目绩效考核的方法,也较为有效。在激励方法上,可以通过项目津贴或项目工资进行浮动奖励,激励效果明显。将目标管理与项目管理结合起来,并分别采取不同的激励内容,使技术人员的考核激励落到实处,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科研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推动企业科技的不断进步。
第三篇:加强科研管理
加强科研管理 实施创造教育(课题总结)
加强科研管理 实施创造教育(课题总结)
丁克英
我校是95年才加入崇文区《全脑开发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实验课题组的,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由于领导重视,加强了对这一科研课题的管理力度,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带动了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全面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指导:
(一)领导带头,成立课题试验组:
二十一世纪将是科学技术,世界经济高速度发展的时代,国际,国内的各种况争将会更加激烈。为了使我们的国力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处于不败之地,就要转变观念,探索教育改革,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形人才。创造教育是较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达到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开展创造教育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举措。创造教育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高难度的课题,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是一个创举。
为了深化我校的教育改革,校长具有远见地提出参加我区的“全脑开发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课题组,于是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科研领导小组,并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和确定了一、四年级3个班为实验班级,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自然、地理、思想品德、社会等实验科目,在这些实验年级及科目中配备了得力的教师。95年7月由三位领导和十三位教师组成的专题实验小组正式成立,并在假期中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为使科研课题能够顺利地开展实验,我校把这项研究纳入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每学期工作计划中。对于实验小组的活动给予时间的保证,提供书藉和资料,每学期都要开展课题组的专题研究课活动。为了保存研究课和学生活动的音像资料,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购置了较高级的摄像机。每学期期末还要召开专门的经验交流会,在专题研究和活动中有一定成绩的老师,给以物质上的奖励。领导的重视,时间和物质上的保证也大大地激励了老师们搞好专题实验的积极性。
(二)加强理论学习与培训:
全脑开发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科研课题,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校长和老师在过去的传统教育中从未接触过创造教育及脑科学的研究。创造学是一门新学科,而且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创造教育的思维方式和教学重点与传统教学又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要想把这一课题的实验搞好,首先要学习。
1、领导带头学习:
领导在一切工作中是起决策性的指挥系统。搞专题研究,领导首先要明确地认识到此项科研的重大意义,用创造教育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想领导大家搞好专题研究,领导,特别是主抓此项专题实验的领导,要带领大家学习,要引导老师们学习。我们重点学习了《创造教育概论》,通读了刘文明教授的《中小学生创造智慧超常增长训练》。仔细地研究了我区的创造教育实验方案,和老师们一起参加培训,阅读报纸、刊物了解国内外的有关创造教育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并剪接下来,提供给老师们共同学习和参考。
2、组织教师学习:
首先我们组织教师参加我区分院的培训,实验方案人手一份,脑分工图每人一张,书两本,即《中小学生创造智慧超常增长训练》,《中小学生怎样开发创造智慧》。组织老师们集体学习《创造教育概论》。安排好时间,让每个课题组的老师参加分院各学科的辅导,并鼓励青年教师主动向分院课题组的老师们请教,每学期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使大家互相学习,共同促进和提高。在实践中加强学习,参加兄弟学校的研讨会、现场经验交流会。把名人请进来学习,把刘文明老师请进来,听刘老师的报告。组织全体老师观看天津市创造教育的录相。通过学习使我们对课题的研究有了初步的理解,明确了创造教育的原则,及实验方法。
人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右脑两半球有明确的分工。左脑是抽象思维中心,主管抽象思维、求同思维、线型思维,把握时间、记忆、语言、数字、计算、排列、分类、逻辑、分析、阅读、书写,体现为有序性。连续性、分析性。右脑是形象思维中心,主管形象思维、求异思维、面型思维,把握空间、直觉情感、态度、身体协调、视知觉、艺术、节奏、音乐、图形、想象,体现为无序性。跳跃进,直觉性。在人类漫长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左脑的开发和利用,忽视了右脑的潜能。现代科学研究使脑科学、生命科学、人类智慧学的研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呼唤开发大脑潜能的右脑革命,使左右脑协调发展。全脑开发,培养创造型人才。人的创造才能除了有先天因素外,主要是在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影响创造才能的环境因素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学生创造才能的影响,主要通过教师和教育思想和方法来实现的。因此,学校的教育思想方法、管理措施、校风、教师的教育态度和素质,都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担负实验课题的老师首先要使自己具有创造者的心理素质和修养,才能体味如何培养创造型学生,才能正确地评价和认识学生。
(三)制定课题实验工作计划:
“全脑开发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的科研课题,是我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搞好科研专题的研究,就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有计划,有目的实施。一年来我校按不同学期的不同教学内容,确定实验目标。例如第一学期,一年级学生刚刚踏进学校大门,要进行常规的培养,所以把训练的重点放在活动左肢,活化右脑。第二学期突出形象化教学,借助教具、学具,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创造思维能力,使两种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步增长。
详细安排专题研究课活动。备课要求双目标备课,即教学目标和专题实验目标。课题组的老师都要参加听课,评课,撰写论文,每学期交流一次论文。每位老师要根据学校专题研究计划,制定出个人实验计划,计划要求具体详细,切实可行。学校除去总的计划外还有月安排,月检查、月总结、周安排,因为计划详细,具体,所以一年来的专题研究能够按计划一一得到落实。
二、寓创造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实施创造教育有多种途径,但最基本途径还是要立于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只有教师真正掌握了创造教育的思想、方法,并融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创造教育的目的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因此我们把主阵地放在课堂教学上。同时因为专题的引入,老师们会从把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和安排教学方法上精心考虑,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特色的形成。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方法有许多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老师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志向,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教给学生从小学会创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二)抓备课环节:
既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教育因素,依据教材内容,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适当的教学目标是上好每一节课的灵魂。实验课题组的老师备课要认真思考,确立好教学双目标,即:实验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实验目标要开发学生的全脑,加强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思维及想象力的培养,激发和启动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动机。结合教材,结合学生的年会特征,创设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教师要创造性地备课,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去获取知识,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改进教法:
活动左肢,活化右脑。通过学习,老师们对左右脑的分工有了一些了解,大家开始注意有意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多活动左手,以促进右脑活化。左手举手,双手打数,双手学画图形,双手敲打乐器,左右两边做游戏。特别是手指操,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孩子们的小手做起手操比老师可灵活多了。双手的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马芯兰实验教材课题组的老师们到我校听课时,学生们灵活的双手打数,运动式的手跑操,思维的流畅,洪亮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吸引了听课的老师,课题组的老师们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对我校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采用形象化的教学,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我们要求老师们在实验年级上课,必须通过教学活动,有意地开发右脑的智力,注重发展形象思维,并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才能过到全面提高学生的智力的整体素质的目的。创造性思给离不开形象思维,只有发展形象思维的基础上,使两种思维以多种多样,独特而灵活的方式紧密结合,才能激发出巨大的创造力。所以我们把形象思维有意地渗透到各个学科,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具体、活泼,使所学内容好懂、好记,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质量。
同时形象思维非常适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就要把握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两种结合和过渡。
例如一年级数学课上,每个学生一套小数位筒,通过学生对数位筒里的小棒摆一摆,捆一捆,数一数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在讲两位数减速一位数,32-8=?学生自己先用数位筒摆一摆,并且边摆边思考边说,学生脑在动,手在动,嘴在动。然后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来再摆给大家看,说给大家听。算完以后老师接着提出3个问题:“个位2不够减时,为什么就变成10-8了呢?”“个位筒里结果为什么是4而不是2呢?”“十位筒里原来3捆小棒怎么成了2捆小棒了呢?”当学生准确流利地回答出以上3个问题时,老师又提出不用数位筒你们能说一说
32-8=?是怎么想的吗?老师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提出的3个问题,正好把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语文课上老师根据教材内容自己设计插图,配合学习生字,插图帮助理解课文。当学生看到会飞的三只白鹤时新奇极了,再配上乐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讨论互相交流,很快就能很准确地总结出第三只白鹤为什么能够很快找到鱼。
思想品德课是说教课,如果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会上得很乏味。但我校的老师不怕辛苦,不断地深入钻研教材,反复设计教案,并多次请教分院老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实验班的思想品德课上得很有特色。特别是这学期的专题汇报课,采用电教手段投影、录音,挂图,运用启发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行为矫正,明理导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特别是青年教师生动活泼的表情,和蔼的语气,课堂上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活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学生都争着上前面来表演一下系鞋带,怎样穿衣服,怎样收拾书包,竞赛的形式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这节课被评为我区专题实验课的一等奖。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造性的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人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而且创造力是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而获得开发和发展的,所以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摆权威,正确地评价学生,注意和发现他们的优点。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励他们的成就感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
一年来,我校课题组的老师能够遵循这些原则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的智力和思维品质有明显提高。一年级马芯兰实验教材有一定的难度,老师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师生关系和谐,特别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好,学生进步快,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比过去的一年级都强。一年级语文看图说话,按教材要求每幅画用一两句话把意思表达出来就行了。我们今年就从教学的难点入手,两位一年语文老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课堂上注意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发言的机会,那怕是智商最差的学生只要能说上一两句就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和表扬,一学期看图说话能力的培养,每幅图学生都可以用一段话来表达,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用一个完整的故事说出四幅图的意思。老师们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谁能按图说出完整的故事就给录下音来,这一激励手段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本来难度较大的看图说话课,上得生动,活泼。
(五)以点带面推动全局:
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首先教师要有创造性,有创造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实验班的各科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专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创造性地备课,创造性地设计教法,有目的地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求异思维训练,求佳的聚合思维训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法。
为了使实验尽快融于学科教学中,我们请语文、数学、思品三位老师做典型引路,在分院老师的具体帮助和辅导下,每节课都体现了全脑开发的意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摸索到了实验课的基本模式。也使我们认识到,决策指挥系统的创造意识,直接影响着老师们的创造意识。指挥系统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师要创造性地备课设计教案,才有可能激发出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一年来我们紧紧抓住课堂主渠道,大胆实践,专题研究课共上了20多节,班队会开了4节,音乐课、体育课、美术课、写字课、社会课都上得很有特色。自然课上你说我说活动,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各科的学习,及各学习环节都是锻练学生思维的阵地。
三、实验取得了初步成绩:
(一)促进了我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年来的全脑开发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我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我校得到了分院老师们的帮助,他们和老师们一起备课钻研教材,听老师们试讲。同时创造教育的专题研究,使马芯兰教材的实验研究更加深化了,为数学课优化课堂结构,语文课的学法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选题方向正确,深化了教育改革,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课题的引入丰富了教研内容,开阔了老师的思维,也促进了我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我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高,刚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两位青年教师进步突出,他们的专题研究课在全校进行汇报,一年级语文专题汇报课获区二等奖,两位青年教师一位成了业余教研员,一位成了区里的苗子。课题组的老师们的论文,在各教研组都受到了好评。全脑开发专题研究也调动了老师们教学的积极性,10前参加课题组研究的各科课堂教学质量均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学习效果好。不是课题组的老师,也要求进行全脑开发试验。
(三)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水平明显提高:
一年来对实验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明显高于往年,期末考试四年级数学班平均分96.4,语文平均为89.5,一年级数学口算部分,基础知识,能力测查,正确率都达到了80%以上,年级平均分为96.2,语文平均分98.8,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与二年级相比。一年级主题班会,一班说儿歌,讲故事,开的生动活泼,就连弱智边缘的学生也在大家的面前朗读了一首古诗。二班“我有一个理想”的主题班会,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的理想都画在了图画上,每个人都能用简炬的语言表达出来。他们说:我长大要当制造飞机的工程师,造出的飞机一定要超过美国;我想当天文学家,我要新眼看一看月亮为什么有圆有缺,星星为什么会眨眼;我想当医生,让人们能幸福健康地生活;我想当歌唱家,赞美教师的奉献精神;我想当画家,把美丽的大自然都画下来。多么丰富的想象呀,多么纯洁的心灵!这样丰富多彩的班会是由一群六岁多的孩子组织召开的。四.1班3名同学参加区数学竞赛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李根同学在全国七巧板竞赛中获一等奖,并赴杭州参加全国决赛。
全脑开发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专题的实验,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我们却尝到了甜头,不但锻炼了教师队伍,对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深化了教育改革。
第四篇:科研管理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体育科研工作的规划和管理,保证体育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不断提高体育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使体育科研工作紧密围绕我国体育改革的发展和我校体育教育改革实际,不断求实创新,逐步形成规模,建设一支具有高思想素质、高研究水平、高工作效率、高品质组合的体育科学研究队伍,特制定本办法。
二.体育科研管理
第二条成立体育科研管理领导小组,对体育科研工作实施具体的管理。第三条体育科研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编制体育科研发展规划和体育科研计划,制定有关体育科研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所有的体育研究课题监督其组织实施的情况。
第四条体育科研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国家级和部委级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负责组织对科研项目进展情况的检查、鉴定和验收工作。
第五条体育科研管理领导小组依据学校的有关制度审核和监督科研基金的使用管理。
第六条体育科研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体育科研项目建立科研档案。
第七条体育科研管理领导小组对国家级和部委级的科研项目代理审批部门监督和管理各课题计划的执行情况,将实际情况上报各项目审批部门,每年通报一次基金资助项目的执行情况。三.课题类别和申报程序
第八条体育科研的课题有以下类别: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教育部设置的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3.国家体育总局设置的体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包括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基金项目:
4.有关部门如北京市教委、体育局等部门所设置的研究基金项目; 5.通过国际间和校际间合作项目所获得的各种研究基金项目; 6.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或接受其委托所获得的研究基金项目;
7.学校设立的学科研究基金和其他科研基金项目,包括青年科研专项基金项目;
8.通过自筹经费所设立的自选研究项目。
第九条体育研究的课题要具有自身的理论价值和实际的应用前景,根据课题的难易程度和现有的条件来开发和选择研究课题。以创新作为选择课题的指导思想,加强应用性课题和实践性课题的研究。课题的申报程序为:
1.由研究的负责人提出课题,并根据项目课题提供单位的要求,准备相应申报文件。
2.体育科研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和学者对课题进行可行性论证。3.向项目课题发出单位申报经论证后的研究课题。四.项目管理:
第十条体育科学研究项目实行“专项管理、分级负责、同行评议、签订合同”的规定:
1.专项管理:按专题提出申请,进行同行评议,经审核批准后签订合同,实行专项管理。
2.分级负责:根据项目管理的级别分级负责管理。3.同行评议:采用聘请同行专家对项目进行评议的方法,使研究项目具有客观性。
4.签订合同:研究项目必须签订合同,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第十一条合同的内容包括:
1.项目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预期目标;
2.起止日期:合同期限根据科研进度的需要进行,一般周期一到二年,如到期时仍需要继续研究,应另行办理申请手续,签订新的合同;
3.经费、物资概算:一般按作出预算,重大装备购置要提出充分的理由,经费必须专款专用;
4.计划进度指标:按课题填写每年进度和达到的阶段成果; 5.主管部门审批意见。第十二条合同的签订
重点课题的合同由甲、乙、丙三方共同签订。委托单位代表甲方、承担任务的单位为乙方、承担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既保证单位为丙方。
第十三条合同的执行 对合同执行情况,乙方应定期向甲方及丙方提出执行情况报告。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如需修改某些条款,由甲乙双方共同商定修改,并由乙方通知丙方。课题完成后,乙方向甲方提出合同执行总结报告,并提交完整的资料,同时抄送丙方。合同一经签订,双方均应对合同负法律责任,如执行中发生争议,可以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由经济法庭仲裁或裁决。
第十四条基础理论研究,不实行合同制,按专题报送计划任务书,经核定后由主管单位拨付经费和物资。
第十五条各项目负责人应在体育科研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接受学校财务部门和科技处的监督和管理,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科技处提交项目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经费使用情况的书面报告。
第十六条各类项目一经批准后,要上交项目批准书的复印件(一式五份),以建立科研档案,研究者要按计划进度进行工作,在项目研究中若因各种需要对研究计划、主要成员作重大调整、变更或要求终止研究者,应提出专门书面报告,报原项目审批部门批准后方可生效。
第十七条各项目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填写总结报告,连同项目成果(著作类一式五份、论文类的详细目录及原件一份)以及成果的外界反映情况提交科技处统一上报各项目审批部门。
第十八条各类项目由于承担单位或项目负责人的非正当原因没有完成,或成果质量经专家评审不合格者,资助经费视情况要求全部或部分追回,从项目承担者或所在单位其他经费中冲销;项目承担人两年内不得申报课题。五.课题组管理
第十九条科研课题组是科研的第一线组织,课题组的组建及研究工作开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出成果、出人才,完成体育科研的任务。
第二十条课题组组长的工作管理:
1.掌握本课题有关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动态,确定研究方向和采用的研究方法途径,组
织课题组成员,编写计划任务书,制订和实施研究方案和计划。2.组织课题组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做好协调工作,确保研究的质量和速度。3.提出报告,组织填写执行情况及报表,撰写或指导撰写研究论文。4.组织与课题有关的学术问题的讨论。
5.科研取得成果后,组长要负责写出总结报告,并向各级主管领导部门提出鉴定或验收。
第二十一条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
1.课题的中后期管理,要了解课题组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发生的问题,进行有效地控制协调和平衡。中期要检查实施方案的制订、课题任务的落实、科研进度、人员、器材、经费落实等情况,协助课题组解决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难、新情况,促使科研工作任务能够顺利进行。
2.按时上报课题阶段小结,主要内容有:计划进度与执行结果;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费使用情况;课题主管单位的审核意见等。六.项目资金管理
第二十二条项目经费使用范围:
所有经费由科技处会同财务处共同监督管理,其范围是:
1.为课题研究的资料费、包括复印、翻译、购买最必要的图书资料费; 2.为课题研究服务的国内调研和收集资料的差旅费; 3.为完成课题所必须举行的小型会议费; 4.为完成课题所必须的计算机机时费;
5.为完成课题所必须的专用稿纸、卡片、胶卷、磁带、摄、录象带等; 6.因特殊需要,请人代为打印科研著作或给制有关图表的费用; 7.课题研究必要的专家咨询费;
8.因科研需要必须订阅的稀缺报刊资料费; 9.研究成果的鉴定费用;
10.购买实验设备和仪器的费用;
第二十三条大型设备和仪器必须由学校设备处审核并以招标形式购买。第二十四条资助经费要专款专用。项目资助经费必须合理使用,不得用于工资福利和基本建设以及其他与完成该项目无直接关系的开支。项目经费不得用于从事商业活动和游山玩水。非项目组成员不得从项目资助经费中支取旅差费。各类基金项目经费,对于项目研究所必需的报刊杂志的订阅和资助,要经过科技处批准后方可生效。
第二十五条项目按期保质完成者,节余经费留给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做研究经费用,原项目组成员有优先使用权。
第二十六条对不遵守财务规定,擅自挪用基金,违反财务制度考,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十七条项目经费的使用将视研究工作报告上报情况而定,对于不按规定上报项目计划执行者,将暂缓使用经费,拒报者,中止使用。七.项目成果的管理:
第二十八条各类项目完成后,研究者必须提供科研成果,包括:
1.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编著、译著、教材、资料集、工具书;大型国际性及全国性学术论文报告会的论文集;经项目审批部门鉴定后认可的研究报告(包括调查、咨询报告)及鉴定书;国内外正式出版的软件、音像资料等,一式五份。
2.在国内外庄式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译文的详细目录及原件成果一份,复印件四份。3.研究项目的成果被有关部门所采用的证明、奖励证书、报刊发表的评介文章、专家予以的评介等材料的复印件,应用成果的鉴定意见,不同报刊杂志对项目成果的转载等情况,一式五份。八.科研档案的管理
第二十九条各项目完成后,将材料汇齐,报送有关部门建立科研档案,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申请书 2.批准通知书 3.承担项目合同书
4.中期检查报告书(项目执行报告)5.研究成果目录 6.项目决算报告
7.项目研究工作终结报告 九.科研工作量及奖励
第三十条凡承担国家级课题的负责人,当年课时工作量减免1/2,承担部委级课题的负责人,减免1/3。主要参加者课时工作量减免1/4。
第三十一条 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级(自然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三等奖以上者,对负责人及主要参加者予以奖励,并在其后续研究、新项目申报、科研工作量等方面提供条件。
第五篇:关于科研绩效评估的思考
关于科研绩效评估的思考
摘要科研绩效评估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工作。总结了科研绩效评估的内涵和原则,提出了要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建立合理、公平、公正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以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论文、专利和专著、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为评估指标,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促进科技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增强科研单位的科研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关键词科研管理;绩效评估;内涵;原则;设计;建议
中图分类号G4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1-0032-03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教育规划纲要对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等也作了重要部署。在这样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如何做好科研绩效的管理与评估,已成为科研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单位的科研进展、成果获得、经费使用、效益高低都会产生直接影响[1]。对科研绩效作出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培育创新团队的发展成效;有利于管理部门对科研人员的工作有一个科学的了解,为科研项目的管理和连续资助等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也有利于创造一个公正的学术发展氛围,减少科研上的不规范行为[2-3]。通过绩效评估使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对单位和自己重新定位,及时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统一、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对于科研绩效的评估基本还是以同行评议为主。在同行评议中,如果所选专家正确,且专家能够实事求是地表达意见,同行评议是完全可以信服的。但现实工作中,由于科学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同行评价也受到诸如专家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学术偏好、人情关系和非学术因素的影响,而使同行评议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因此,搞好科研绩效定量评估,并以此作为同行评议的补充,将提高同行评议的准确性,准确、量化的考核体系对科研绩效评估工作至关重要。
尽管科研绩效评估已逐渐从尝试阶段走向成熟推广阶段,从局部应用向整体应用推进,然而由于科技劳动及其成果表达形式的复杂性和无形资产的多变性,至今未形成较为公认的评估体系。
1科研绩效评估的内涵
科研绩效评估是指在科研活动完成后,对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对科研活动的完成情况、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及影响所进行的系统、客观、公正的分析,并为今后的投资或决策提供意见或建议[4]。科研绩效评估的单元包括研究项目、科技人员、研究机构等。
1.1研究项目评估
科研活动类型的传统划分方法将科研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三大类。基础研究成果强调其学术价值,即重在对科学共同体的影响,其绩效表现形式主要为科学论文和学术专著,因此对基础研究成果绩效的评价实质是对其产生的科学论文和学术专著进行评价;应用研究是针对具体的实用目标,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流程的研究,主要以应用前景为评价标准,即强调其技术性,其绩效表现形式以技术论文、技术专著和专利为主,但一般情况下,应用研究专利形式比论文形式更能体现其技术特征;技术开发研究是对实验室成果进一步扩大或具体化所做的工业性中间试验,主要以商业价值为评价标准,即强调其实用性基础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研究为技术开发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技术开发研究将所遇到的问题又反馈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三类研究既有分工,又有联系,构成整个科研活动。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有些研究很难明确地区分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开发研究,因此其科研绩效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定量时应综合考虑。
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进行跟踪、评估和反馈,达到优化资金分配,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效率的目的。它有4个层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公正、严格的评价,将政府的有限资金集中在可行的重点研究领域;二是通过对工作绩效的恰当评价,建立能够充分发挥研究人员创造能力的开放、灵活和竞争的学术环境;三是从整体上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塑造科学研究的机制观念;四是积极公布评价结果,使公众理解和支持政府的科研投资,强化对政府能力的信任。
1.2科技人员评估
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技人员的绩效进行跟踪和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反馈,从而促进科技人员绩效的提升和科研管理水平的改善,达到优化单位人力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本单位整体绩效水平的目的。它有2个层面的作用:一是及时发现科研院所中每位科技人员的客观绩效,让科技人员明晰并认可自己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其他管理活动提供依据;二是让科技人员了解单位对自己的评价,明晰自己在单位所处的位置,使科技人员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和自我评价,以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工作潜能。
1.3研究机构评估
根据研究机构的性质划分为科研型研究所、公益型研究所、科技型企业三大类。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研院所绩效进行跟踪、评价和反馈,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提高知识创新的能力和效率,促进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5]。它有3个层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公正、严格的评价,对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和综合能力给予正确评价;二是通过工作绩效的考核,对研究所的发展潜能和团队建设进行恰当评价;三是通过绩效考核,改善研究所的内部管理能力。
2科研绩效评估的原则
2.1鼓励创新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绩效评估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强调数量而轻视质量,结果造成由于创新的难度较大而导致数量的产出较低。相反一些平庸的“成果”由于创新难度和投入的成本较低,出现了一些泡沫绩效。因此,在绩效评估中要坚持“鼓励创新,减少平庸,拉开档次,计量有据,褒贬分明”的原则。
2.2公开公正原则
所谓公开原则是指在绩效评估当中一定要公开其权重设计的依据。公开是公正的基础,也是改进绩效考核的唯一前提。公正、公平、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并接受监督,才能使人们对考评产生信任感,自觉接受考评结果。
2.3分类分层管理原则
应根据不同研究类型、不同岗位和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的绩效管理体系,确定不同的考评内容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考评办法。评价指标要体现可比性,标准要统一。评估指标体系是整个评估工作的核心,指标体系选取必须建立在对额定的科研活动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如同样是“绩”,对管理人员是以其管理和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满意度来衡量;对科技人员是以其主持和参与课题的等级、课题经费、发表论文的水平、科技成果等来衡量,对科技开发人员是其研发新产品的能力、成果推广能力及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等来衡量。
2.4定量定性相结合,量化易操作原则
在制定绩效管理评估体系时,既要针对不能量化的内容设置定性考核评价标准,又要有针对能量化的内容设置定量考核标准,所有的考评项目和考核指标清晰明了,易于采集,便于操作,尽量减少主观干扰。科研院所的考评应以其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充分体现考评的客观公正。
3科研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
3.1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是科研绩效评估系统的基础。选取评价指标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评价指标的科学性是评估结果真实、可靠的基础。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要严格按照农业科研研究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单位实际,尽量选取能真实、准确反映客观实际的指标,科学确定其权重。二是引导性。科研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研能力,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承担科研项目、科技论文、专利和科技著作、奖励成果、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等。对获得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奖励成果、高层次的论文等给予较高的评估分值,引导科研人员投入到高层次的科研活动中。
3.2构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是绩效管理的起点,指标体系的制定要适应现代科研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科研院所的发展与科研人员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立足于科研院所的战略经营计划和对科技人员的工作进行岗位职责分析,并予以界定与说明[6]。因此,优化评估指标,完善评估内涵非常重要。
3.3绩效考核的实施与管理
绩效考核的实施与管理主要是对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跟踪。绩效考核的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一般按进行考核评估。科研单位应坚持科研、开发、精神文明并重的原则,绩效评估围绕科研绩效考核、开发创收和精神文明等方面分别进行考核。科研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科研能力。结合工作实际选取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论文、专利和专著、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为一级评价指标;二级指标逐级细化。科研项目根据项目级别和到位经费设置不同的量化系数;科研成果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科研论文划分SCI论文、核心期刊和普通刊物;专利按申请与授权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当量。
3.4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对科研机构来讲,一是以其科研实力、发展潜能和科研团队建设为主要内容。因此,对项目进行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对科研团队进行评价。科研团队是完成课题的重要保证。三是是对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进行评估。这关系到科研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四是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绩效评估对科技人员来讲是以科技人员的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努力过程和工作态度为主要内容,注重培养和发展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保证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
3.5绩效反馈及结果应用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绩效管理必须对影响绩效提高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工作得以改进。通过绩效反馈,促进管理者与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从而有效地提升科研院所的绩效管理水平。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关系到整个绩效管理的成败与否。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和效率,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议制度和评价方法,形成符合现代科研院所管理要求的制度体系,必须通过后续的评估结果反馈和绩效改进,才能确保评估的结果能产生影响,使评估结果能得到贯彻落实。
通过绩效评估使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在绩效评估中对单位和自己重新定位,及时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4建议
4.1不断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
绩效评估应充分考虑科研机构属性上的差异,采取灵活、渐进的推进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使绩效评估的结果更加科学、客观、真实,具有说服力。
4.2绩效评估与科研机构战略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
以长期效益为重,避免科研机构追求短期成果或表面效果。科研活动具有探索性、长期性、风险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因此,在对科研机构的绩效考核中,如果只关注即时可见的短期成果指标,致使科研机构倾向于研究风险小、时间短、见效快、容易出成果的短平快项目,这对国家科研事业的长期发展极为有害。单纯地统计发表论文数量等,只能鼓励研究人员去追求发表文章的数量而忽视对真正有价值研究的投入;对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强调则可能导致忽视对研发人员能力的培养。评价不应只看一年的绩效,而应往前滚动若干年,看过去几年的累积表现。
4.3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重视专家评议机制的使用。科研绩效要力求可衡量和量化,但对科研绩效完全量化是不现实的,必须与定性的专家评审结合起来。量化可以得到一些客观的数据,但量化指标无法完整呈现研发成果,因为科研工作的产出指标都不具备均一的价值,因此结合专家评审是一个比较适合于研发绩效考核的方法。只有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依目标结果管理模式,由各方面专家参照其定位及研究方向,通过定量和定性指标,以及对科研机构的深入了解,才能对科研机构的绩效作出综合的判定。
4.4提倡互动、参与式考核
使考核过程最大程度地得到研究所和科技人员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考核方式,采用自评估与专家考核相结合,加强考核专家与受评单位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让考核专家与科研机构负责人能一起研究前期的工作总结、成绩和不足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与目标,提出意见,这样有助于考核结果的反馈利用。
4.5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绩效管理体系
以科研机构绩效考核为核心,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绩效管理体系,特别是建立严格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从机制上保证绩效考核得到实效。
5参考文献
[1] 李庆贺,崔凯.绩效评估方案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础科学,2010,12(3):52-54.[2] 刘莺.关于区域教育科研管理绩效评估的思考[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9):17-18,29.[3] 彭博文,何涛.高校科研绩效评估的现状、矛盾及解决原则[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4):52-53.[4] 吴伟.绩效评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3):114-117.[5] 田在兰.优化中国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238-239.[6] 杨竹,伍群,袁军.高校院系的科研绩效评估模型和计量体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