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今非昔比

时间:2019-05-14 13:0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教师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今非昔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教师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今非昔比》。

第一篇:小学教师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今非昔比

今年,正值建国60周年,看着祖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免会让我们追忆起1949年天安门前升旗的壮观场景,耳边不禁又响起了那厚重而具有象征意义的一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再看看迅猛发展的城市建设更使我们想起了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邓小平同志,他使我们我们收获了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累累硕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育的变化伴

我走了近40年,我亲眼目睹了她的沿革历史和发展变化。

我是一个在74年出生的农村女儿娃,到现在还依稀记得80年我在村里上学前班时的情景,每个小朋友都从家里搬来一个小板凳,坐在村大院的一间平房里,课桌是用青砖搭起的木板,黑板是涂上墨汁的纤维板,粉笔是土坷垃,老师是村里刚从初中毕业的姑娘,她们会唱几首歌,有的还能表演几段吕剧,每天带着我们识几个字,算几道10以内的加减法题,当下课的钟声敲响后,就领我们到院子里做老鹰捉小鸡或折腰、翻跟头的游戏,条件似乎差了些,真有“黑屋子,土台子”的架势,但在临近几个村中却是唯一的一所“幼儿园”,以至于现在每次回忆起来还有几分自豪感。

81年,我上了小学,学校为每一个同学安排了座位,板凳不用从家带了,课桌是用砖泥搭起的水泥台,晚自习时点的是家里自制的煤油灯,不过,上课时有了黑板和粉笔。当时,学校全体教师中只有二人是正式的,但也是初中毕业后接父亲的班儿,其余的都是民办教师,没有课的时候还要到自家地里忙活一番。更令人吃惊的是,我的同班同学有的比我大四五岁,还有一个比我大六岁,个头足足比我高50厘米,听说他已经在一年级连续待了六年,是个十足的“留级生”。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小学四年即将过去,村里为学校在村西头盖起了一座二层小楼,教室的房顶上安装了日光灯,我有幸自己的小学在那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上了一年,课桌椅全是新的,教我们的语文、数学老师都是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我们第一次听到了所谓的“普通话”,还体验了有史以来的体育课,感觉颇有“鲜味”。

86年,我考上了乡里的国办中学,那可是县里数一数二的初中,学校虽然还没有楼房,但一排排平房非常整齐,学校管理也比较规范,除去音乐,其它课程都已开全。老师们的学历最低是师范毕业,部分年轻教师都是师专毕业,师资水平较小学明显提高,教学水平也不一般,印象最深的是物理、化学课上有趣的实验和体育课中的三步上篮。我在这里顺顺利利地度过了三年,考入了博兴师范。

92年7月,我从师范毕业踏上了高青教育这片沃土,在我们县城开始了我的小学教师生涯。从开始时发现同一班内的学生中年龄再没有我上学时的年龄悬殊到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学生人人都有书读;从我上学时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到我从师后的“与学生一起成长”;从开始认识投影仪、制作幻灯片到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建立校园网、开展远程教育;从“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特别是近几年,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师资条件的改善,教师待遇的提高,“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贫困学生救助体系的完善,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和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及“初中进城”工程的实施等一系列深得民心的举措,都进一步加快了高青教育发展的步伐,为高青教育的未来发展写下了辉煌的一笔,与建国后初始不可同日而语。

60年弹指一挥间,60年岁月如歌,60年翻天覆地,“俱往矣,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二篇:优秀作家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

请问这土地谁爱得最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里的名句,它说出了诗人心头萦绕不破的一个乡土遗梦。是对泥土的情结,是对生命之根所依附的大地母亲的无限眷恋与挚爱。

生命总是这样,躯干在风雨中挺立,绿叶和枝子向天空打开,向太阳打开,灿烂所有的日子。而它苦挣

未来,奋战过去的所有力量却来自大地,来自泥土,来自根,来自那无限的深入。亲近泥土,深入泥土,发掘泥土在人心中不可替代的蕴含和无与伦比的沉痛重量,因而也就显示出深远无极的意义。对土地和劳动,不是躲避而是参与,不是疏离而是贴近,躬耕垅亩,使自己从日常猥琐细碎的人生中走出来,走向田园,走向泥土,走向久违的劳动和锄头,更是萦系人心的梦想。

终有一日,我又回到了田园,回到了曾经熟稔而又陌生的劳作之中。在一片大大的田洞里,在一片宽阔的田园上,我和农夫田妇一道,挥锄舞铲,抽沟排行,侍弄大地上荒凉疲惫的田土。汗水掺和着兴奋,劳累夹杂着喜悦,一锄一锄翻耕着恩深情厚的土地,翻耕着心底里沉寂已久的对泥土的眷恋。什么时候,我们久违了自己赖以存身的衣食父母、生命之根?什么时候,我们成了无根的人,我们把双脚高高提起,把沾在脚踝上的泥水洗了一遍又一遍,以为自此离开了农门,以为生命有了新的超越和意义?什么时候,我们脚底下的根须渐渐萎缩,双手像棕榈树的叶脉摊开,向着天空,只问索取,不再给予?灵魂在田园阴郁的血里生锈,土地压不住呜咽,在蟋蟀的呻吟里困惑不已,我们给大地不断增加新的创伤。

此刻,我挥动着手里的锄柄,左一锄,右一锄,在泥土的沉默里不停翻耕,内心里也不断地问着自己:躬耕,躬耕,使劳动产生新意,使它不同于往昔的操作,不同于那种令人厌倦的反反复复的简单操作,辛苦与困顿。劳动还有着更深的意义。在这荒凉的乡村,荒凉的大地上,我为这一日的躬耕而倍感欣慰。风来了,我不歇手;雨骤了,我也不离去。我不避讳自然中的风雨,我愿意与它们遭遇在田园之中,遭遇在泥土之中,就象遭遇大自然本身一样。我翻耕一丘田亩,我种下一片葱茏,汗水从我的额角流下,雨水打在我的脸上,打在我的身上,血水从手掌磨破的水泡中绽放,我却不感到艰辛与痛苦。就是因劳累而饥渴痉挛的胃,也不使我哀怨脚下的泥土。我甘愿做地里面一条默默勤垦的蚯蚓,满身泥泞,精耕细作,虔诚抚慰大地心灵的创痛。

这一日躬耕,让我涤去满身的慵倦,抚平心头一道豁开的裂痛——它与泥土日渐分离,不知觉间拉大距离,且越来越远;让我抓住随风飘荡的精神的风筝,握紧又中的线绳,使它不离我而去。我曾经那么放飞了自己,放飞了我全部的想望。我把梦想的轨道铺在苍茫的天空,铺在飘渺的云彩之上,我在一片虚空之中划下生命的轨迹,只想望逃离泥土,追寻高远。但是,我一无所获,我空无所依。我既未实现所谓的梦想,也未能在大地之上站稳脚跟,获得实实在在的立足之地。我忘却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如同落叶回报泥土的深情,飞得再高的鹰鹫也要栖息到地上,我生命的根须依然在泥土之中,我精神的家园依然是这永恒不变的土地。我只有回归,我只能回归,在泥土里来找回我灵魂的憩园。

我知道“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的深意。陶渊明说:“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劳动带来真正的快乐,劳动合乎人生的大道。躬耕非所叹,此语真不虚。我在心底里悄悄地默诵:“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我愿意象陶渊明,象凡•高,象普罗旺斯波浪般起伏的大地上疲惫不堪的播种者,象瓦尔登湖畔一个人静思默想的梭罗一样,在大地上播撒希望的颗粒,在心灵中播撒光明的种子。

而大地深邃,心灵幽暗,我不禁要问:“这土地谁爱得最深”

第三篇:矿产工人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

弹指一挥间,新中国成立60年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刚当家做主人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活不用叫,全是自发的。他们不为名不图利,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默默奉献,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事迹乐章。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故事也渐渐被淡忘了。中国的繁荣富强,还要靠我们几代人的努力拼搏,现趁60周年之际,我把它整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理奉献给年轻的朋友们,但愿是抛砖引玉吧!

(一)1954年赣县石人坑钨矿,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矿。从赣州出东门,跨天竺山经沙河乡,沿蜿蜒曲折的山路,步行40里方能到达。一天,临时下达任务要测一条坑道的纵横断面和平面图。于是,一个小组稍作准备早饭后就钻了进去。这是一个民窿,窄的地方要侧着身子挪,低的地方弯着腰还不行,要学解放军匍匐前进。就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里,他们选点、观测、丈量、记录。也不知过了多久,有人说肚子饿了,大概有12点了吧?那时手表是奢侈品,少有人戴。不久,从掌子面传来喊声:放炮罗!我们离掌子面有段距离,没太在意。突然轰轰几声巨响,紧接着一阵气浪从掌子面涌来,几乎把人刮倒,头顶上的石渣噗嗤噗嗤直往下掉,观测的赶紧用身子护住仪器。炮声告诉了我们时间:下午四点。剩下的工作量不多了,大家一致意见:干完再走。等到把活干完,五支手电筒也全部罢工了。大家从坑道里摸索着“走”出洞口,天哪!眼前一片漆黑,只有天上几颗星星眨巴眨巴。从洞口直下三、四十米才是回家的小路,坡陡路滑,四周没有任何攀附物,小路下面悬崖峭壁,横卧着一条水深没膝的小溪。谁也不敢尝试立着走下去,万一失足,那就将革命进行到底啦!这时双眼功能已退居二线,只能靠声音和触摸互相联络。有人试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往下滑,不成。最后五人都坐下,上下一溜排开,一个紧挨一个,背仪器的在中间,用屁股当刹车,拖着脚架、标尺、挎包,一点一点往下挪,终于踏上小路,五颗悬着的心才放回了胸腔。回到驻地已是九点多了,炊事员端来温在锅里的饭菜,大家狼吞虎咽,吃得比哪顿都香。

(二)1955年春末夏初,**岿美山。为了向即将来矿的苏联专家提供各类地形图、架空索道纵横断面图等测绘资料,测量队员日夜赶工。那时正是赣南雨季,阴雨绵绵,时不等人哪!大家都带上雨具到野外候着,大雨停小雨干,雨停拼命干,晚上收工回来,个个身上都是湿漉漉的。吃罢饭洗完澡便在灯下一坐,整理白天的成果,计算的计算,制图的制图,直到把当天的资料全部整理完毕,吃完夜餐,己是深夜了。清晨六点又准时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工作,随身带的四、五件衣服从未干透过,如是日复一日,终于胜利完成了任务。7月份移师西华山,住在大余城内矿部大礼堂。这时正值夏秋之交,是传染病多发季节,由于在岿美山强体力付出,又未得到适时休整,抵抗力普遍下降,一百多号人打摆子的、疴秋痢的,每天都有三、四十个躺在礼堂内支起的行军床上哼哼,几乎无人幸免。病稍好些,他们又背上仪器扛起标尺,活跃在田野山岭,从不说苦叫累,对自己的付出无怨无悔。

(三)1956年湖南湘东钨矿,距驻地最远的一幅图由马国钧组施测,雇了当地民工送饭。上午十一点炊事员就早早把饭做好交民工送去。可是到下午四点多送饭的民工把五个饭盒原封不动的挑了回来,埋怨说腿跑痛了,嗓子喊哑了也没找见他们。而马国钧他们呢,中午饭没送到仍继续测图,一站一站测下去,等收拾好仪器和图板,天己渐渐黑了下来。回家,已是不可能了,大家立即抢在天黑前的瞬间搜集枯枝败叶,在空地生起篝火,既可御寒又能驱除野兽。就这样几个人相互偎依着,围着篝火坐了一夜。天亮了,老马说:我们一晚没回去,家里一定会很快送饭来的,与其坐等饭吃,不如边干边等。于是大伙又继续干了起来。再说家里,马国钧组没吃中饭又一夜没回来,急得指导员一晚没合眼,笫二天一早就叫炊事员把饭做好派人送去。一直辗转到中午时分,饭才送到。马国钧小组四餐饭并作一餐吃,一时在测量队传为佳话。

(四)1959年湖北陈潮铁矿。1958年苏联人造卫星上了天,于是国内各行各业掀起了大放卫星高潮,物探磁法组和测量组也酝酿着放一次卫星,目标是1000个磁称点,是平时工作量的三倍。于是圈好地段、布设好基线,一切准备就绪,两个组天不亮就出发了,到工地架好仪器天还不大亮,仪器看不清标尺无法读数,打着手电照明,就这样干开了。立标尺的几乎是小跑,仪器搬站也带跑,三餐饭都由炊事员做好送到工地吃。这样跑了一天,剩下最后一站天黑了看不清,又打亮手电直到测完。回家一统计,完成1046点,超额完成预定计划,上报大队,队部派人敲锣打鼓送来猪肉、香烟、白酒(那时这些都是紧缺商品),大伙兴高采烈地吃了顿庆功酒。

那年代,就这股干劲。

新徐懋公传奇 不同凡想 七重变 国运红颜 超越立方体 末日家园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市民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

我家住房像花园

打从五十年代末,我刚刚有了记忆的孩提时期,家里住的就是2间公房。那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啥都要分配。直至七十年代末,20年过去了,虽经数次迁徙,父母子女6口大人,仍然住着公房2 间。床靠床,又挤又嘈杂。直至1978年夏,父亲花了好大的力气,才帮我在本单位传达室的里间加了一张床,每晚来住宿。1979年底,我参加招考调进了司法部门,住那儿又成了新问题。经过我多次恳切地申请,1981年的2月下旬,单位领导安排我在一间工作室里搁张床暂住,看把我兴奋的,至少看书学习有了一个清静的环境。

1981年下半年,我开始筹备婚事。当时最重要的事情,是有一阵子几乎天天苦着脸找领导要房子。终于,单位腾出了一间办公室,18平方。我拿到钥匙时,距婚期已没几天,赶紧忙着搬家具。1990年6月,我爱人单位新落成一幢住宅楼。按惯例,妇女是没戏的。但实在是因为我家的住房冬春有几个月不见阳光,情况特殊,经过法院和我们单位共同努力做工作,还是照顾分配给我们一小套(4楼,二室一厅,建筑面积60.5平方)。记得头一次走进新房时,里里外外仔细看了个遍。那可比儿时全家人居住的房子都要大呀!1996年二季度,机关搞房改。我们咬咬牙,花10000多元买了下来,本以为会在里面住一辈子的。

1996年8月,随着地级**市的建立,主城区建设热气腾腾,城乡开始大规模建房。那时市级机关有好几种面积的房型可以申请购买,但我要了一楼的90平米房型。虽然两家的老人,还不习惯我们贷款买房。拿到钥匙后我们就忙着装修,2001春节前乔迁。节日期间,家里从来没这么热闹过。我又以为,这样就算安居乐业了。

建设的步伐,总是快于我们的想像。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发展,房地产金融、税收政策的宽松,百姓手中的钱更多了,居住观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有钱不敢花,更不敢借钱消费。现在,则敢于撬动金融杠杆,使财富增殖。买房,不仅仅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还融入了许多投资理念。

2005年1月中旬,市区盛和房产开盘。一大早我和太太就兴冲冲赶去,看中了一套1+2的叠加住房。然而太太听说一个月内要付清60万房款,吓了一跳。我一看现场人挤挤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当即签合同,交了定金,月底就办完了30万元公积金贷款。现在的新家面积逾200平米,客厅挑高,阳光明媚。装修时考虑也比较周到,大气,节俭,通透,乔迁后的感觉真不错。尤其是住宅前后的花园,四季常绿,四季有花,四季挂果,景色宜人。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始,我们兄弟姐妹都陆续有了新房另住。在我们居住多年的城北老社区,多数年轻人也都有了新房子搬出去了,只有老母亲和许多老人们还在故土留守着。她说,这里老邻居多,谈得来,生活习惯了,不想再搬家了。

在节假日的闲暇时光,我常常骑着自行车从新区出发(本文来自中科软件园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注明!),沿着鼓楼路、海陵路、青年路或者东风路等城区主干道一路观花赏景,到城里去看望老人,顺便办点事情。沿途所见所闻,真的是笑脸盈盈,人流如织,红花绿树,美不胜收。

有言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城解放6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告别贫穷,走向全面小康。如今到处都是一片建设的热土,主城区的东、南、西、北、中,到处都是花园式住宅小区。咱老百姓的人居环境,变化如此之大,住宅像花园,花园中生活。真是天上地下,恍若隔世。

第五篇:统战部新中国成立60年献礼征文

这是历史的脚步,这是民主的声音——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正式确立,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郑重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0年肝胆相照。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

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参政议政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与时俱进、求索创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理论政策不断取得新成就

这是穿越60年岁月,凝聚一代代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不断思索、不懈追求的足迹——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多党合作的基本理论,明确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的一部分,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多党合作基本方针,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由此确立。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多党合作理论和政策的拨乱反正,强调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并把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使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制定颁发《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民主党派是“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1997年10月中共十五大将多党合作制度纳入党的基本纲领,为坚持、发展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可靠保证。1993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为多党合作最终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先后制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等三个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把多党合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同时,对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内容、形式和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在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开创了多党合作制度化建设的新阶段……

我国多党合作理论政策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日臻完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不竭动力。

民主协商、建言国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成为凝聚智慧平台

理论创新孕育实践动力。政治协商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书面建议……从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重要文件到宪法和重要法律修改建议,从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到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决定,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到关系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共中央与民主党派进行协商和听取建议的形式丰富多样、通畅高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共中央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内容不断充实,程序逐步规范。1990年至200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达到287次,其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召开或出席85次。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或委托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通报会共142次,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出席的有37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代表人士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提出重大建议260多项,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提出各项建议9万多项,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国防、外交、港澳台侨等诸多方面,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采纳,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各级地方党委就地方重大问题同地方各级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进行协商,也已形成制度。

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是政治协商的另一重要方式。各民主党派在政协各种会议上以本党派名义发表意见,开展视察、提出提案、举报、反映社情民意以及

参与调查和检查活动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如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时,非中共人士担任政协委员的有1345人,占委员总数的60.1%;担任政协常委的有195人,占常委总数的65.4%;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有13人,占副主席总数的52%。政协委员中民主党派成员669名,占29.9%。在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协中,共有37.8万名党外人

士担任政协委员。

三峡工程、耕地保护、两岸“三通”、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青藏铁路沿线发展、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就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考察调研,提出政策性建议。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也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开展考察调研,有效发挥政策咨询和智力咨询作用。

2006年3月民革中央的《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需要重视和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2005年8月民盟中央的《加强青海湖及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建议》,2008年11月民建中央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建议,2004年民进中央的《关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建议,2008年9月农工党中央的《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08年10月致公党中央的《关于开展粮食核心产区保护与建设工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2008年5月九三学社中央的《关于做好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想法与建议》,2007年1月台盟中央的《关于进一步弘扬闽南优秀文化和推动闽台文化交流的建议》等意见和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参与政权、服务社会——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从参加政协组织到在政府和司法机关任职,从担任特约人员到参加重要外事、内事活动……各民主党派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团结奋斗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这是一组闪光的数字——

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共有18.7万人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6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49人;省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5人,省级人大常委会委员479人;市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61人,市级人大常委会委员2232人。

截至2008年6月,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共有3.2万人,他们对分管的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其中,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2人分别担任科技部、卫生部部长职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部委办、直属局担任领导职务副职18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30人;全国401个市(州、盟、区)人民政府中有362人担任副市(州、盟、区)长;有36人担任省级法院副院长和检察院副检察长,有213人担任地市级法院副院长和检察院副检察长。

据不完全统计,地方高等本专科院校(不含民办学校和高校独立学院)、省市属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省市两级人民团体领导班子中共有党外干部2100余人(不含兼职),担任正职的有400多人,其中本科院校配备党外正校长29名、副校长277名,专科院校配备党外正校长20名、副校长105名。

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还聘请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964人担任政府参事室参事,1665人担任中央和地方文史馆馆员。

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审计署、税务总局共聘请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97人担任特约检察员、教育督导员、特约监察员、特约国土资源监察专员、特约审计员、特约税务监察员。地方省级政府部门聘请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2200多人担任特约人员。

近年来,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参加重要外事活动200多次、率团出访80多次。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时,邀请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参加;出席重要庆典、慰问、纪念活动,邀请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参加……

开展职业培训、兴教办学、捐资救灾、扶危济困……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在开展扶贫开发、举办公益事业领域落下一处处精彩之笔。

——由民主党派倡导并发起的扶助贫困群体的“温暖工程”实施十多年来,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公益性培训,数百万人次的农民、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员受益。

——号召民主党派成员回报社会的“思源工程”,自2005年启动以来已捐资9682万元。

——2006年,各民主党派中央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类专家1270人次就智力支边扶贫工作进行考察,为贫困地区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144条,帮助落实扶贫经济项目101个,引进各类项目资金和捐款近5亿元,培训各类技能型人才2.5万人,建立希望小学210所。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后不到一个月,各民主党派号召广大成员捐款捐物5亿多元,为灾区人民送上拳拳爱心。

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创始人王选,“杂交水稻”之父、无党派代表人士袁隆平……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中,先后有7172人次获全国性、国际性荣誉称号和奖励。

回眸历史,在中国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满载硕果、举世瞩目。极目未来,这一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正豪情满怀、向着更大的辉煌进发

下载小学教师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今非昔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教师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今非昔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村庄记忆;[精选]

    文章来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土地;她有着千年文化的古韵,也有着新时代的朝气。在我成长的岁月,我经历着我自己的成长,也看到了**的成长;我感受着自己成......

    市民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全文5篇]

    市民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打从五十年代末,我刚刚有了记忆的孩提时期,家里住的就是2间公房。那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啥都要分配。直至七十年代末,20年过去了,虽经数次迁徙,父母子......

    新中国60年优秀征文

    一、序篇你从远古中走来,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似一颗明珠镶嵌在东方这片热土上,格外的耀眼。你从战争中走来,带着屈辱与伤痛,眺望远方,在黑暗中不断追寻一片晨曦。你带着曾经......

    新中国党风廉政60年征文

    既勤又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摘要: 在共和国前进的道路上,我们紧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腐败是国之大敌,党之大敌,民之大敌。在胡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七......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我的祖国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我的祖国 60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XX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华诞。 神舟七号胜利返航了,三位航天员满面笑容走出返回......

    社区居民喜庆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5篇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祖国发展日新月异,百姓生活更是一步一层天。忆昔日,三座大山压在头上,国家积贫积弱,苦难无边;人民饥寒交迫,度日如年;哪一家不为衣食住行苦恼?哪一户不为柴米油盐......

    爱国者新中国60年优秀征文

    祖国啊!最爱的是你美丽的容颜,那是时间雕琢出的华夏五千年。你是盘古开天落下的圣物,被巍峨的高山撑出了脊梁。曲折的山脉延绵的纹路,幽深的峡谷勾勒出倩影,西湖的碧水点亮眼眸,黄......

    和谐新中国60年献礼征文

    1949年-2009年的历史巨变,中国的崛起、世界的瞩目、邻邦的建勋,让中国在一次次历史潮流的推动下,更上一层楼。 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中期国家,人民生活从贫困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