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举例
选题举例
1、德育、教育类
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研究
创建班级特色文化的研究
学生不自觉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的心态的研究 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研究
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研究
班级文化的传承与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正确价值观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研究 班会课的有效教学的研究
教师的说教与学生自觉转化为内在需要的研究 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愿望的研究
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整合发展的研究 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 班级小团体的研究
提高班主任素养的自我实践研究
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模式与效能研究 新上岗班主任基本功的自我培养研究 在学科教学中德育资源的挖掘和运用研究
全校德育中的班主任和学科老师的教育职能研究 “特色教室”建设的实践研究
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研究
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品德影响的研究
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个性的研究
品德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学校、家庭、社区品德教育的整合研究
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发挥家长学校功能,提高家长育子水平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科教学渗透的研究
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木桶效应”,挖掘后进生潜力的研究和实践 提高班级管理效能的研究与实践
提高班会课实效的研究与实践
在班级管理中保护学生个性的研究
乡土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德育管理中同伴互助的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与学生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方法与绩效的研究
2、学科教学类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学科自主式探究学习
××学科××课型模式研究
如何提高练习讲评课的效益
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效益
现时条件下如何发挥学科分层教学的效益
如何激发学生课堂思维的兴趣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
如何实现课堂教与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讲、练、评的高效统一
如何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杜绝抄袭现象
如何提高周六、周日的学生的自习课的效益
如何培养学生学科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开展学科研究性学习
教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习题课等课型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本学科有效备课的标准及评价
本学科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
本学科有效学习的标准与评价
本学科有效作业(训练)的标准及评价
如何地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的效益
如何整合现有资源有效开发建设学科的校本课程
现时条件下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更好地为学科教学服务 现时条件下如何利用实验室资源发挥学科教学的辅助作用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
作业面批与了解学生心理的研究
学科开放性作业编排与兴趣激发的研究
解决问题领域中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作业多元化设计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 课前预习作业的编排研究
作业布置的“留白”艺术与策略研究 课后作业与课堂练习的关系研究
双休日作业总量的控制与平衡问题研究 作业批改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优化学生课外作业反馈环节的研究 作业布置系统性研究
作业批改规范化研究
“展示与分享”式作业讲评方式研究 优化作业反馈效率的策略研究
第二篇: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集
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哲学方向
1.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3.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评析
4.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考察
5.黑格尔的“恶”的历史发展动力的思想研究
6.对恩格斯关于“证券交易所”思想的解读
7.实践在马克思主义革命变革中的意义
8.意识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辨证统一
9.从意识能动性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
10.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11先进文化建设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12.网络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发展的影响
13.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14.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15.唯物史观的人学阐释
16.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研究
17.实践与物质关系研究
18.主体客体关系问题研究
19.先秦诸子哲学与文化研究
20.两汉魏晋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的变革
21.宋明理学研究
22.明清之际思想文化研究
23.传统道教,佛教研究
24.中国近代新儒家研究
25.传统社会人格修养问题研究
26.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反思
27.论科学精神
28.生态中心主义自然观探析
29.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0.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研究]
31.自组织自然观初探
32.现代科技成就与自然观的变革
33.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34.科学发展观研究
35.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3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37.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研究
38.归纳推理与归纳方法之间的关系
39.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40.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问题
41.论科学假说验证的复杂性
二、伦理学方向
1.大学生社会品德教育研究
2.个人品德与社会和谐
3.公共意识与道德建设
4.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研究
5.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建设
6.网络道德与文明
7.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8.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9.中国伦理思想历史人物研究
10.西方伦理思想史历史人物研究
11.生命伦理学中的伦理问题
12.家庭伦理相关问题
13.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14.公平、效率问题研究
15.利益与道德问题研究
三、社会学方向
1.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2.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农民、农民工、城市贫困人口)
3.失业大学生社会救助问题
4.家庭暴力问题
5.城市化与社会发展问题
6.当代大学生交友观问题
7.农村城市化问题
8.“城中村”现象研究
9.城市贫困群体问题研究
10.当代中国家庭结构问题
11.社会学史的理论家或理论流派研究
12.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新型群体状况的分析研究
13.现代生活中的社会现象的分析研究
14.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
四、教师教育方向
1.多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当代社会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4.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
5.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生活化)研究
6.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7.运动视野中的思想教育研究
8.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方法)改革与创新研究
9.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
10.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构建
11.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
1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
1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4.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5.新时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16.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模式(方法)创新研究
17.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育方式转变研究
18.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活动教学研究
19.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开放教学研究
20.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参与教学研究
21.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有效参与研究
22.新教材特点与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改革
23.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
24.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5.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研究
26.对(中学生,大学生)进行和新生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27.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误区探究
28.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研究
29.中学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研究
30.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新观念研究
31.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基本素质研究
32.新课程理念下的启发式教学研究
33.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五、学科专业教改研究方向
1.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构建机制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2.服务型学生党支部构建机制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3.创新型学生党支部构建机制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4.高校学生就业意愿调查——以××高校为例
5.高校学生职业选择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6.高校学生网络利用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7.高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8.民族地区院校“团日主题活动”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9.民族地区院校“党日主题活动”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10.高校学生政治课学习动力机制研究
11.大学生自主学习机制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12.师范生能力培养机制研究——以××高校为例
13.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14.中国农村经济成分构成及其建议——以××村为例
15.高校学生“国家认同”机制构建研究——以××高校为例
16.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机制研究
17.大学生恋爱观嬗变研究
18.大学生恋爱与学习关系研究
19.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分析及其调适机制研究
20.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救助机制研究
21.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策略研究
22.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实证分析
23.农村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成才发展研究
24.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研究
25.实习中学对高师教育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6.中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的调查研究
27.论中学生学习态度的性别差异
28.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现实绩效与改进研究——以XX学校为例
29.中学领导、教师、学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的形象的调查研究
30.中学生情感教育匮乏成因探析及教育对策
31.中学生竞争意识之浅见
32.当代大学生低碳生活教育的有效途径
33.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看当前农村社区文明建设
34.论绿色文明及其教育
35.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在农村社区稳定与发展中的作用
36.新时期加强对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
37.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改进对策
38.城镇农民工子女转学入学的适应性问题研究
39.农村“留守”少年教育难问题的思考
40.浅谈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
41.“最美„„”现象的教育意蕴
六、“十八大”精神研究方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研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基本经验研究
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研究
4.“中国梦”的内涵、价值和实现途径研究
5.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经验研究
6.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7.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8.新的历史条件下密切党群关系研究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研究
10.“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11.当代社会思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2.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13.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14.党的十八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研究
15.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研究
16.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7.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18.广西发展创新驱动研究
19.建设美丽广西研究
20.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创新研究
21.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2.推进广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研究
23.广西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
24.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研究
25.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研究
26.后发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路径研究
27.农村留守人员社会支持研究
28.北部湾海洋经济研究
29.海洋安全与南海问题研究
30.泛北部湾区域发展研究
31.桂、台、港合作发展研究
32.中国—东盟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研究
33.中国—东盟国家共赢发展机制研究
34.广西民族特色文化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35.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与旅游管理研究
36.民族地区文艺创作与理论研究
3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38.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
39.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研究
40.高等学校法治建设研究
41.节约型高校建设研究
42.高校管理创新研究
43.大学文化建设研究
44.高校廉政文化与廉洁教育研究
45.高校统战工作创新研究
附注:选题仅供参考,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专长、兴趣、实际及能力水平自己确定论文选题和研究方向。
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大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大纲
为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明确论文选题、论文写作与指导、指导教师选配与职责、毕业答辩等环节的基本要求,根据学院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大纲。
第一条 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目的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综合性训练。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以检验学生综合水平,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包括调查研究、检索中外文献资料、制定方案、口头表达等方面)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毕业论文的要求
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来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篇论文。论文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文字通顺。论证逻辑严密、推理正确。
本科生论文字数应以能够反映论文主题和论文创新要求为宜,一般在1.0万字左右,并有300字左右中文摘要,1000个左右(不低于500个)的印刷符号的外文摘要,关键词3~5个(关键词应按词条外延层次由高至低顺序排列),以及参考文献目录。
论文必须有电子版本,并按一定的格式要求打印在学院统一的毕业论文专用纸上,格式要求见《上海政法学院毕业论文撰写基本格式》。第二条 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
(一)毕业论文选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选题要做到一人一题。
2、有研究价值,研究该题目有学术价值,即有助于本专业、本学科的发展。
3、有现实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4、选题有开拓性,前人对该题目没有研究过,或虽然有人研究过,但研究 的内容还不够深刻或不够全面,或有疏漏甚至是谬误之处,还有创立新意的余地。
5、本人力所能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能力能够完成。
6、学生选题既可在备选参考题中选择,也可在满足毕业论文大纲要求条件下,自拟选题。
7、每年论文选题更新率不低于30%。
(二)学生选题
学生选题可以按照参考题目选题,也可以根据选题要求,自选题目,且必需经我系指导教师同意。
第三条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配备及要求
(一)毕业论文一般应选派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含中级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
(二)指导教师必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向学生讲清题意、提出明确的要求,介绍参考资料,审阅学生所列提纲。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论文进度和帮助学生解决毕业论文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初稿应仔细审阅,提出修改意见。督促学生按规定进度,独立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
(三)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宜过多,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讨论。
(四)系里和教研室将采取多种方式检查学生毕业论文和教师指导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第四条 毕业论文的撰写
毕业论文工作由选题、指导、定稿、评阅与成绩评定、优秀毕业论文评选与工作总结等五个环节组成。
毕业论文的题目选定以后,就进入了写作阶段。作者应紧紧围绕毕业论文的题目进行构思与论证,这一阶段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制定写作计划
作者应先制定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计划,做到重点明确,方法和步骤井然有序。并请指导教师审阅,虚心听取导师的意见。
(二)广泛收集资料
作者应广泛收集与毕业论文题目有关的材料。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去查找;通过做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通过自己平时观察获取等等。收集资料应当注意对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分类,然后再选择出论文所必须的经典资料备用。
(三)制定写作提纲
在收集到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毕业论文主题的需要编写和制作该论文的框架结构和体系,能使作者从宏观上对全文进行谋篇布局。因此,制定写作提纲十分必要。要编制一份好的毕业论文提纲,应当注意三个问题:
1、拟定标题,即作者给论文起名字。它要求标题能准确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能让读者一目了然。
2、布局谋篇,即考虑全篇包括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展开基本论点(全文的逻辑结构框架)。
3、全面、反复地检查提纲,作必要的增、减或调整。
在编制论文提纲的全过程中,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听取导师意见,并认真修订自己的提纲。
(四)撰写论文
1、起草。就是在已掌握的材料基础上,写成毕业论文初稿;
2、修改。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改正论文草稿中的缺点和错误;
3、定稿。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将毕业论文稿件打印在规定的纸张上;
4、引文应注明出处,论文末还应附有参考文献目录。第五条 毕业论文评阅、答辩和考核工作
(一)指导教师要认真写出不少于150字的毕业论文评语,评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毕业论文的观点、学术水平、现实意义、资料运用、深度、广度、工作量等。
2、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的工作态度、学风等情况等。
3、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实践能力、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强弱。
(二)答辩工作
1、答辩小组成员应是具有指导资格的教师,答辩小组组长须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答辩内容:要有自述部分和提问部分,提问部分要有一定的深度,内容可包括课题的关键问题,与课题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创新性等。
3、答辩前,学生毕业论文全部材料应由评阅教师详细评阅。评阅教师应是具有指导资格的教师。评阅教师应写出评阅意见,其内容主要包括:立论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结构是否严谨,有无独创性,以及文字表达水平等。另外,评阅教师还要根据课题涉及的内容和要求,准备好不同难度的问题,拟在答辩中供答辩小组提问选用。
4、指导教师不得担任所指导学生的论文评阅和答辩工作,如需旁听所指导学生的论文答辩,须经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组长同意,但不能提问或提示,不参与答辩成绩评定。
(三)成绩考核
毕业论文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评定。各系应按以下比例综合评定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指导教师评分占30%,评阅人评分占30%,答辩小组评分占40%。为防止成绩偏高或偏低,同一专业成绩比例,可适当控制,一般90分以上者不超过10%。凡90分以上(含90分)、60分以下(不含60分)以及未达到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论文,应组织复审答辩小组,进行复审答辩。
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经系主任审核后,报教务处。教务处按不低于5%的比例请教学督导组进行抽查评估。
在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及时推荐评选优秀毕业论文(见《上海政法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办法》)。第六条 毕业论文的保管
在学生成绩公布后,集中收齐毕业论文册(包括论文正稿、任务书、成绩评定书、答辩评分表与答辩记录、论文草稿等)及毕业论文正稿电子文档,并以班级为单位,按学号顺序整理好存档保管,保管期限为五年。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书一式三份,一份归入学院成绩档案,一份归入论文册,一份归入学生档案。第七条 毕业论文组织领导
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由负责教学的系主任任组长,各教研室主任副组长,组长与副组长都须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其职责是全面管理本系毕业论文工作,督促各专业教研室执行落实本条例中的各项规定,定期检查全系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社会科学系 二零一一年十月
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该指南所列为研究的范围和方向,学生在写作时应根据指南选择具体题目(将题目具体化)
一、哲学方向
1.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3.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评析
4.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考察
5.黑格尔的“恶”的历史发展动力的思想研究
6.对恩格斯关于“证券交易所”思想的解读
7.实践在马克思主义革命变革中的意义
8.意识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辨证统一
9.从意识能动性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
10.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11先进文化建设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12.网络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发展的影响
13.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14.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15.唯物史观的人学阐释
16.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研究
17.实践与物质关系研究
18.主体客体关系问题研究
19.先秦诸子哲学与文化研究
20.两汉魏晋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的变革
21.宋明理学研究
22.明清之际思想文化研究
23.传统道教,佛教研究
24.中国近代新儒家研究
25.传统社会人格修养问题研究
26.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反思
27.论科学精神
28.生态中心主义自然观探析
29.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0.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研究]
31.自组织自然观初探
32.现代科技成就与自然观的变革
33.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34.科学发展观研究
35.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3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37.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研究
38.归纳推理与归纳方法之间的关系
39.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40.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问题
41.论科学假说验证的复杂性
42.二、伦理学方向
1.大学生社会品德教育研究
2.个人品德与社会和谐
3.公共意识与道德建设
4.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研究
5.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建设
6.网络道德与文明
7.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8.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9.中国伦理思想历史人物研究
10.西方伦理思想史历史人物研究
11.生命伦理学中的伦理问题
12.家庭伦理相关问题
13.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14.公平、效率问题研究
15.利益与道德问题研究
三、社会学方向
1.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2.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农民、农民工、城市贫困人口)
3.失业大学生社会救助问题
4.家庭暴力问题
5.城市化与社会发展问题
6.当代大学生交友观问题
7.农村城市化问题
8.“城中村”现象研究
9.城市贫困群体问题研究
10.当代中国家庭结构问题
11.社会学史的理论家或理论流派研究
12.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新型群体状况的分析研究
13.现代生活中的社会现象的分析研究
14.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
四、教师教育方向
1.多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当代社会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4.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
5.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生活化)研究
6.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7.运动视野中的思想教育研究
8.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方法)改革与创新研究
9.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
10.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构建
11.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
1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
1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4.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5.新时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16.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模式(方法)创新研究
17.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育方式转变研究
18.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活动教学研究
19.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开放教学研究
20.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参与教学研究
21.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有效参与研究
22.新教材特点与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改革
23.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
24.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5.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研究
26.对(中学生,大学生)进行和新生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27.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误区探究
28.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研究
29.中学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研究
30.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新观念研究
31.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基本素质研究
32.新课程理念下的启发式教学研究
33.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第五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方向
论文选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当代大学生低碳生活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浅析交往在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析当代大学生主体性精神研究青年问题的社会视角及其反思论社会变革发展中青年信息素质培养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状况与理性思考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心理特征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虚拟环境下大学生的诚信研究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我国传统德育方法的现代借鉴思想政治信息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策划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儒释道心性道德思想与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
伦理问题研究论传统“修身”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道德本质研究市场经济与道德转型现代传媒的道德建设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论儒家诚信伦理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哲学论中国禅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论中国哲学之重要范畴“中”
国学精髓与现代文明
社会学
青年问题的社会视角及其反思
失业大学生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转型中国“二代”现象研究
行政管理
提高行政绩效的途径分析
当前组织管理中非物质激励的有效性研究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行为问题研究
社区管理体制构建研究
村民自治现状研究
论大学生竞选“村官”的利与弊
大学生村官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民族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研究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逻辑学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研究
诡辩的识别
悖论的产生和消除
知识和信念的逻辑
欺骗的逻辑与心理机制
农村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
新时期农村中学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农村中小学生源变化趋势研究以×××为例
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
浅析新时期农村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新时期城市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
论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新形势下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逆反心理探析
湘西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现状与对策
科学发展观研究
湘西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主体作用研究
湘西地区地区先富带后富的具体途径研究
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
科学发展观的人文内涵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流变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孙中山的民生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研究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及注意的问题研究
毛泽东与江泽民党建设思想比较研究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智慧研究
西方哲学
犬儒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研究
从主体性看尼采的超人哲学
西塞罗自然法思想研究
论罗尔斯的正义观
国际关系问题研究
“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理论在新时期的再思索
关于21世纪“韬光养晦”战略的若干思考
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日关系
论中美关系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中国历史问题研究
近代西方先进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
近代西方先进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失业大学生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论大学生竞选“村官”的利与弊
从蚁族现象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