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中的换位思考
管理中的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主客体双方在发生矛盾时,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对内,管理者应当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向题;对外,企业应当站在用户的角度,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换位思考以诚信为基础,以沟通为桥梁,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手段,而且一直被人们广泛应用。然而在使用中,若换位不当,却会出现相反的结果。下面就对换位思考的几个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换位思考”的渊源
虽然在经典管理理论中没有换位思考这个名词,但是从管理学的发展史中,却可以看出其出处并不陌生。从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泰罗的科学管理,到当今的人本管理、知识管理、文化管理,都可以找到换位思考的踪迹。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换位思考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可以分为顺道、重人、求和、法治、守信、预谋等思想。其中顺道是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要顺应人心,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天有天道,人有人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都有其固有的规律。重人就是得人心,讲究的是人心向背和人才归离,中国古代历来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说法。求和强调的是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和则兴邦,和则生财。顺道、重人、求和,均需要换位思考。治国要为百姓牟福;要得民心,就要为民办事,替民着想。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在管理中做到顺应客观规律、协调人际关系,凝聚人心,做到真正的顺道、重人、求和。
2、古典管理理论中的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的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考虑对方的需求,满足对方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了解对方的不足,帮助对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古典管理理论中,以泰罗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为典型代表,从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换位思考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泰罗从徒工、普通工人做起,当过工长、车间主任、总工程师等,长期在企业从事现场的生产和管理工作,对生产或作业的组织等有关问题比较熟悉,因此,他的科学管理以改进工作方法、改进分配方法和改进生产组织最为出色,这正是他在企业工作中长期观察、换位思考的结果。法约尔在他的“一般管理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经营的六项活动”、“管理的十四项原则”、和“管理的五大要素”,他指出的领导者进行有效指挥的八项工作中,“对职工要有深入的了解”列在第一条;他在管理的十四项原则中指出,“原则的应用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它要求智慧、经验、判断和注意尺度。由经验和机智合成的掌握尺度的能力是管理者的主要才能之一”。可见“对职工要有深入的了解”是换位思考的基础,对“管理原则”的把握是换位思考的结果。
3、现代管理理论中的换位思考
现代管理理论,从20世纪20年代末期产生的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到20世纪末期的知识管理、文化管理时代,一个共同的出发点是重视人的因素,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们的影响。员工是“社会人”,并非单纯的“经济人”,领导的责任在于提高员工的士气,增加员工的满足度,要使员工有机会参与管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这是现代管理理论中,行为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梅奥的主要观点,这里就蕴涵着换位思考。他还强调,企业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它是影响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得当,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其负面的消极作用也非同小可。在这里,换位思考得当,就可以使其发挥积极作用;换位思考不当,就会起到消极作用。特别是21世纪,管理更应注重文化特色。文化的差异,导致传统的管理理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未来知识经济的崛起,使得企业外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内部员工个人素质在不断提高,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位思考亦显得更加重要。
“换位思考”在管理中的作用
1、换位思考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正确的发展战略。企业只有在兼顾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对内为员工着想、为股东着想,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战略就像方向,方向正确就不会有许多的企业因为盲目扩张、随意多元化发展战略而衰落。对外为顾客着想,为用户着想,不要急功近利,那么,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也许就不会如此猖撅。同时兼顾社会利益也是站在社会角度换位思考的表现。
2、“换位思考”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发展,从上看需要正确的发展战略,从下看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有专家预言,企业文化在下一个10年内,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就像企业的灵魂,要有特色,要深人人心,应能够引起员工以及社会各方的共鸣。换位思考以诚信为基础,诚信又是合作的前提。企业内部需要员工从上到下的合作,外部需要合作伙伴、竞争对手、顾客与用户以及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合作,合作是建立企业文化的基础。合作的成功,乍一看依赖于资金和技术的合力,实质上更有赖于人的合力与心的合力的最佳结合。换位思考可以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实施愉快式管理,对建立以合作为前提、双赢式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
3、“换位思考”有利于进行有效的管理沟通
管理沟通既指组织信息的正式传递,又包括人员、群体之间的情感互动,前者以制度为基础,后者以换位思考为前提。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每天所做的大部分决策事务,都是围绕沟通进行的,需要与上级、下属、公众进行交流。正像一位管理大师所说:“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不可能实行有效的领导。”在沟通中通过换位思考,可以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增强信心,建立信任关系,因此,换位思考是管理沟通的润滑剂。
“换位思考”应当注意的问题
换位思考通俗易懂,使用中却有不少技巧,运用得当,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事倍功半。正确地进行换位思考,应注意以下几点:
1、“换位思考”只宜律己,不宜律他
作为管理者,只能要求自己换位思考,为下属着想、为顾客着想,而不能要求下属为领导着想,顾客为商家着想;如果下属善于换位思考,或顾客善于换位思考,则是管理者或商家的荣幸,企业的管理会比较顺利,商家的销售也不会出乱子。
2、“换位思考”只宜行动,不宜宣传
换位思考在管理中强调重视人情,在默默中做到的效果,要强于先讲出来再付诸行动。企业的经营理念分为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对外是指企业的外部形象、对顾客的满意程度等,对外宣传的这一部分应当以诚恳、谦逊的态度表达出来,是企业的追求目标。对内是指企业的内部素质、对员工的要求,换位思考主要指对内这一部分,应当严格、求实,与对外宣传的企业形象本质上一致,形式上却有不同。例如,某家电商场将售后服务中服务人员的行为规范,以广告的形式打出去,使之家喻户晓,什么“到顾客家里不抽烟、不喝水,进门要在鞋子上套塑料袋”等等细节,如果在实际中做到,顾客会非常感动,认为服务人员素质高,近人情,管理规范;而事先通过广告大肆宣传之后,给顾客的感觉未免小题大做,甚至有的顾客会认为,这些本来就是应当做到的,有什么可炫耀的,而且一旦有一点未做到,则有失信的嫌疑。
3、“换位思考”只宜上对下,不宜下对上
换位思考在使用中具有方向性,只适宜上级对下属或商家对顾客换位思考,而不能要求下级对领导换位思考。上对下换位思考有利于采纳群众意见,实行民主管理,特别是下级提出的一些较尖锐的问题,在换位思考的状态下,可能就听得进去,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因此,换位思考只适宜上对下,不宜下对上。
4、“换位思考”应当形成一种氛围,深入人心而不能只有少数人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实质上是人本管理的表现,更强调满足人的心理需求,通过潜移默化而非规章制度,来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因此,应当形成一种氛围,深人人心,只有把换位思考
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融入到每个员工的灵魂深处,落实到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形成管理上的良性循环,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于知识管理的几个问答要认识知识管理,首先应该做两件事情,一是要对社会、经济以及企业发展的宏观趋势做一个分析,看看知识的作用到底是如何突显出来的;另一个是要认清到底“知识是什么?”,因为目前市场上很多热炒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实质上只是传统的文档管理换了一个美丽的标签而已,并没有真正上升到“知识”层次,所以有必要澄清“知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谈一谈有关知识管理的概念及其实施问题。为何知识管理?
我们来看一下不同时代财富来源的转变,如图1所示。在农业时代,土地和劳动占据了主导地位,可以说谁拥有了土地,谁就拥有了财富,在此阶段,知识的传播、应用及创新的速度是极其缓慢的。到了工业时代,资本成为了财富来源的主导因素,而知识应用和创新的速度相比农业时代也大大加快,但是仍然不够快。从本质上来讲,农业时代和知识时代都是以物质生产和物质经济为主的社会,而知识时代将根本不同于这两者,它是以知识生产和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的描述工业时代资本经济学说的《资本论》使其名垂青史,而著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期待在这知识经济业已到来的时代,能够出现像《资本论》一样伟大的《知识论》。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知识时代将有着不同于工业时代的经济规律和运作模式,而对于更微观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来讲,在这种社会、经济特征变迁的宏观环境下,其经营策略必将来越聚焦于知识,而进行知识管理就成为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
什么是知识?
那到底什么是知识呢?从知识角度看,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知识的发展史。“知识是什么?”的问题曾吸引了很多哲人的眼光,亚里士多德将人类的知识分为三类: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技艺,罗素则把人类知识分为三类:直接的经验、间接的经验以及内省的经验。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将知识分为4种:知道是什么的事实知识(Know-what);知道为什么的原理知识(Know-why);知道怎样做的技能知识(Know-how);知道谁有知识的人际知识(Know-who)。
说到知识,不可避免地要讲讲它和数据、信息以及智慧等的区别,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以数据管理、信息管理为知识管理,无法真正达到应用知识、创新知识,以知识进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简单地说,知识不是数据的简单累积,也不同于信息。数据和信息只是知识的原料。1998年,世界银行推出了《1998年世界发展报告一一知识促进发展》对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区别进行了阐述,报告指出:数据是未经组织的数字、词语、声音、图像等;信息是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有意义的数据);知识是用于生产的信息(有意义的信息)。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应用于生产,才能转变成知识。又有研究者在更高程度上解释了信息、知识以及智慧这三个不同的概念,认为信息是过去知识的编码,是静态的概念;知识是认识世界的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的总和,是一种产品又是一个过程;智慧是把知识应用于知识产生新的知识的一个动态过程,即创新能力。
根据上述的分析,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数据、信息、知识以及智慧之间的辨证关系,即“数据—信息—知识”是处于一个平面上的三元关系,分别从语法、语意以及效用三个层面反映了人们认知的深化过程,而智慧则是超越了这个平面的创造性活动。具体来讲,数据是基本原料,而信息是有规律的数据,知识则是有价值及效用的信息,智慧则是建立在“数据—信息—知识”之上并主要以已有的知识存量为基础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知识创造活动。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知识管理,可以认为就是要实现对数据、信息以及知识的有效整理、挖掘和
应用,并引发更高层次的智慧——知识创新,形成一个从应用到创新并从创新到应用的闭环行为。
知识是如何运动的?
认识什么是知识只是开始,更关键的是要认识企业中知识的运动过程,这是实现企业知识管理的前提所在。从广义的角度看,企业内知识转换及其共享过程大致遵循如下几个过程:
(1)首先根据企业内积聚的数据和信息,通过对其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可以产生知识,这是由数据、信息到知识的过程。
(2)正如日本学野中(IkujiroNonaka)所指出,由于知识系统中存在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为了将知识作为创新的源泉,就必须建立一种能使默会和明晰两类知识进行转换的机制,从而达到知识的共享,这是一种由知识到知识的过程。这种知识螺旋第一种是默会知识转换为默会知识,称为知识社会化,如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就是一种典型的由默会知识到默会知识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讲,这个过程需要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和工作环境才能得以进行。第二种是默会知识转换为明晰知识,称为知识明晰化,主要通过对话、调研方式完成,在技术层面主要强调知识挖掘系统、专家系统等;第三种是明晰知识转换为明晰知识,称为知识关联化,既是一种将分散知识组织化的过程,也是一种明晰知识在组织内部转移的过程;第四种是明晰知识转换为默会知识,称为知识内省化,这主要通过这主要通过个人在工作、学习中的体验来完成。从这种知识运动过程来理解知识管理,可以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要为知识螺旋的顺利运转提供一个基础环境的支撑。
(3)企业中的知识不仅有不同类型,它们同时也存在于不同的层次,如个人、团队、企业乃至企业间,如何建立起一种跨越多个层次的知识链和知识网,也是实现知识转化和共享的重要环节。所以,这是一种由跨越层次的知识共享过程。
什么是知识管理?
以上分别从宏观的时代变迁和微观的知识透视两个方面谈了“知识”问题,可以说正因为有了这种的宏观的时代特征,知识管理方成了今天一门“显”学。既然是“显”学,从者众且各发一家之言,也使我们陷入了不同的“知识管理”语境,一时难分真伪。所以有必要首先对知识管理进行“知识管理”一番。
上文对知识的微观考察使我们对知识管理所要管理的对象有了一个基本界定,但知识管理并不仅限于此,它更多地还要突出“管理”问题。为此,我们首先看一下有关对知识管理的描述。
我们认为:①知识管理是一个知识生产、利用的过程;②知识管理需要相关技术和企业内部结构的支撑;③知识管理需要充分与人相联系。三者分别突出了过程、技术以及人,从这种“过程、技术以及人”综合的角度来看,由此知识管理可以定义为“协助企业组织和个人(People),借助信息技术(Technology),实现知识的创造、储存、分享、应用、更新,并在企业个人、组织、战略以及经济诸个方面形成知识优势和产生价值的过程(Process)。”这其中强调三个方面,首先是知识管理的机制,它不仅是技术相关性问题,而是对“人、过程、技术”的有机集成,是一种“技术-社会”系统;其次强调知识管理的“管理”主要是对知识核心过程——“知识的创造、储存、分享、应用、更新”的管理;第三点是说明知识管理需要实现特定价值,主要表现为它能够有利于提高个人和组织的智商、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以及取得直接的经济绩效等方面。
知识管理和ERP等是什么关系?
目前,很多对知识管理的讨论大都从技术方面展开,将其定位成文档管理的拓展,更多地将其作为一种IT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产品,是一种对ERP、CRM等系统的功能补充。我们认为,知识管理不应该仅仅是对ERP的补充或渐进扩展,而是对ERP的跨越,事实上,单从“企业资源计划”到“知识管理”字面上,就隐含了一种管理思想的革命,即从“资源”观到“知
识”观的跃迁。从这个意义上看,实现知识管理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一定的IT的硬环境的支撑,还以软环境作为基础,包括战略和领导层支持、文化、价值观等,所有这些都须被综合考虑。
怎样知识管理?
认识知识管理仅仅是开始,关键是要成功地实施知识管理,前者是“知”,后者是“行”,“知行合一”才是知识管理的本义。对于企业来讲,正确地认识知识管理是重要的,但企业往往更关注如何将知识管理在企业中成功实施,而后者恰恰是目前对知识管理的讨论中比较欠缺的。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有了真“知”,如何正“行”?这就涉及到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法论问题。有了正确有效的实施方法论做指导,才能规范化知识管理的实施行为。
我们首先看看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总体思路?一般来讲,企业自身很难对知识管理的方法及其实施有深入的认识,在其实施知识管理时,需要借助相关咨询公司的力量提供系统的知识管理方法论指导。咨询方的项目经验和咨询能力对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将是很有裨益的,当然这只是一方面,企业方对知识管理的认知及对其实施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有准备的企业方、有能力的咨询方再加上有效的知识交流和沟通,才能最终导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这里我们还需要强调一点,即知识管理的实施一定要和企业的愿景和目标相结合,并需要根据业务战略确定相应的知识战略,这样才能使知识管理融入企业的战略之中,真正发挥价值,避免为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的倾向。那咨询方能够提供怎样的知识管理实施方法论呢?这不仅是企业选择合作咨询方的主要评判标准,也是咨询方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应该说在这方面还没有成熟的方法和理论可遵循,知识管理毕竟不像ERP等项目,后者已经有了相当多实践的积累,并且人们已经总结出一些具有共性的成功经验,某种程度上也已上升为方法论。而知识管理则不同,一方面实践还尚缺乏,另一方面大多的知识管理实践还多从技术角度出发,对知识管理本身的认知就有偏颇,这些都造成了知识管理实施方法论提炼的困难。不过,我想本着对知识管理“技术—社会”系统的认识,再借鉴其他企业信息系统如ERP的实施方法,我们可以试着拨开蒙着知识管理的神秘之纱。
第二篇:学校管理中的换位思考
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如果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甄别事情的曲直和真伪,互相换位思考的话,则可以化解许多矛盾,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和合作的氛围。
领导对教师的换位思考
在领导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中,经常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如果领导“换位思考”,转换一下角色,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对方的处境、情感和利益,那么,矛盾就少多了。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是干群关系,这种关系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法定的上下级关系,另一方面又是相互尊重与信任、爱护与关心、理解与同情的民主、平等、竞争的同志关系。
领导的换位思考,表现在对下级的关心、爱护、尊重和信任的程度上,同样一件事往往由于领导处理方法不同,效果就大相径庭。
例如:去年,我校被上级批准为聘用合同制试点校,重新进行了岗位设置,结果有11人没有了岗位。对这些人员如何安排?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我们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把自己置身于他们当中,为他们解决困难,安排一部分教师做后勤工作,把几名青年教师送到别的学校工作,让一部分老教师提前离岗。如何对待提前离岗的老教师?我们在经济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决定给提前退休的老教师每提前一个月给予200元经济补偿,待办完退休手续时一次付清。暑假还带着这7位老教师外出旅游。开学又为他们召开了隆重的欢送会,会上,青年教师为他们送上一束鲜花、一份礼物,这既是一种温馨的祝福,又是一种深深的谢意。校长则代表全体教师向他们深深地鞠躬,感谢他们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几位即将退休的教师激动得流下了热泪。这次人事制度改革,做到了离开的高兴,留下的更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形成了激励竞争机制,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领导要时时换位思考,在各项改革中既要有力度,还要考虑教师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主观武断,才能得到老师们的拥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领导换位思考,要顾全整体利益,胸怀大志,豁达大度,能宽容属下在工作中出现的缺点或失误;领导要推功揽过,平易近人,不抱成见,疏导主流,不揪“旧账”,团结同志,携手前进。教师对领导的换位思考
教师会对学校领导的工作进行评价,当个人利益受到损失的时候,有的教师牢骚满腹,埋怨领导不公平,不能够冷静分析自身的原因;有的教师在疲惫的时候,埋怨领导施加的压力太大,等等。
教师在对校长工作评价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带着个人恩怨,要时常站在校长的角度,统观全局地看待事情,校长并非完美无缺,即便有缺陷的校长也非一无是处,只不过所处的工作岗位不同罢了。即使校长工作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有错误,也要站在朋友的角度去谈心,提出合理化建议。要求校长大度,自己首先要大度;当校长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真诚理解,热情帮助。
教师对学生的换位思考
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努力使学生做到自尊、自主、自强、自重,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希望不断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和鼓励。教师要时时变换自己的角色,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换位思考。
教师对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知其所想,知其所爱,知其所难,才能想办法去打开他们的心扉,使学生真正做到“亲其师,学其理,信其道”。当你了解了学生,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需要的是什么,需要老师怎样去做,才能使他们得到鼓励、得到尊重、得到信任、得到进步,从而取得成绩。
我校有一名学生患有严重的癫痫病,缺少自制力,在集体中我行我素,但是班主任祖老师却没有一天放弃对他的教育,时时提醒自己,假如我有这样的孩子怎么办,总是站在家长和孩子的角度为他们着想,为了寻找教育这种特殊学生的办法,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安定医院听讲座,几年来,在祖老师的耐心帮助与诱导下,该生无论从学习上,还是从纪律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家长感激不尽。每个学生都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的理想和尊严,他们渴望得到属于自己的各种权利,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和尊重。这种自尊心正是进步的内驱力,如果这种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得不到老师们的理解和支持,孩子只有破罐破摔了。要想孩子之所想,爱孩子之所爱,经常换位思考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和前提。
第三篇: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陈涛
平时,班主任总爱抱怨学生不听自己的话,不服管教,不自觉,但学生对班主任也没好印象,甚至给班主任起难听的外号,为什么呢?究其原因,这些班主任常常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去约束学生,从不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绪。一旦你的管理难以被他们接受,你可能变成班级管理中的弱者,这是最难以让人接受的一面。
所以,我认为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重视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其实就是换一种立场看待问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以开放心态对待冲突,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做出与平时惯常思维下不一样的行为。教育中的换位思考,要求教师跳出自我本位意识,从同学、从家长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那么班级管理中的换位思考包含那几方面呢?
一、“换位思考”是师生间的一座桥梁。
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的管理中应经常换位思考,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处处以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着想,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因素、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为前提,从心理上、思想上完全扮成学生角色和学生一道去开创新局面,去感受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行为。为了更好地换位思考,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继续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教育水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想给别人一杯水,你就得准备一桶水。教师只有自己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时以博学的魅力深深地感染学生,从知识的领域震动学生的心灵。因此,我认为,教师要成功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要有相当的专业知识。要赢得学生的尊重,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理论水平,还要有研究教育规律,解决和引导学生心理、生理困惑和疑难问题的能力。
2、把学生当作合作者,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首先现在教材在改革,教学手段在改进,多媒体、电脑走进课堂。学生受各种传媒信息的影响,他们视野开阔,思想开放,对事物接受快,反应敏锐,可以说现在的学生已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比许多成年人更具有时代信息,老师并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所以在课堂教学和班会课以及所有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机会来锻炼和展示。其次现在的中学生,心理上处于“断奶期”他们渴望成人化,模仿力强,希望长辈能与之和平相处,理解并接受其观点和见解。作为班主任,如果不是仅仅像干活那样履行职责,而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就能融洽师生关系,班主任所制定的有关班规、班纪就容易落实、执行。学生需要的不仅是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的老师,更希望老师能像朋友一样与之相处。换位思考,多去发现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教育学生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学会倾听,多与学生交流沟通。
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走进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家庭等各方面情况,把握学生最敏感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倾听,多与学生交流。
在与学生交流时,一定要做到平等,不居高临下,不摆出师长架子,要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只有真诚的,平等的对待学生,学生才会信任你,才会把心里想说的话毫无保留的向你倾诉,你也才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彼此推心置腹地交流。这样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支持和配合,产生凝聚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有丰富的涵养能容忍学生的过激言行,宽容学生的冲撞和反叛。
教师批评、惩罚学生,大多是为了孩子好,为了纠正他的不规范行为,可是往往在批评惩罚学生时,会出现个别差异所带来的顶撞,逆反或是不接受的情况。这样便有可能出现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粗暴地对学生实施更强制、更强烈的惩罚,导致惩罚过度。班主任若有宽广的胸怀,有丰富的涵养,爱生如子,能容忍学生的过激言行,必要时作适当的冷处理。这样,能使一些尖锐的问题得到缓解,也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
二:“换位思考”可以化解矛盾,是解决同学之间纠纷的重要方法。
在班级事务中,班主任处理同学之间的纠纷是司空见惯的。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批评教育,直接判定谁是谁非,学生往往认为老师偏袒对方,所收到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发生纠纷的双方并不能冰释前嫌、化“敌”为友,今天和这个同学发生纠纷了,明天还有可能和另外的同学发生纠纷等等。所以这些纠纷,说大不大,并没有什么原则上的错误,但是说小也不小,它可能使学生对同学、对老师、对这集体有情绪,影响到班级的团结稳定。
如果利用“换位思考”来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这类问题,从经验来看,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还能很好的培养他们的“换位思考”意识,为以后再次发生这样的问题起到一个屏障作用,而且还能很好地去协调解决周围其他同学之间的纠纷,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老师可以在提问中将纠纷问题解决。
1、问学生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自己讲述事情的经过。开始学生往往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且情绪都较激动,但通过倾诉和老师耐心的倾听,他们的激动情绪已得到了相对缓解。
2、问学生觉得对方错在什么地方。这时学生往往会把责任推给对方,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必然程序,也是为下一步做必要的铺垫。
3、问学生“如果你是他,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这时老师又把球踢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了。当学生站在对方角度时,往往开始意识到对方行为的合理性和自己的偏颇,对自己的行为已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4、问学生如果他是你,他该怎么办。当把对方换成自己后,经过进一步的换位思考,这时学生已经能较全面地考虑双方的需要,理解或谅解对方的行为。
5、问学生如果他是老师,应怎么解决这件事。这时学生往往已经不生气了,大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纠纷已经不了了之。这时老师可以再趁热打铁,教他们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妥善处理日常纠纷和矛盾。
老师的理解和倾听,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理解老师的出发点,不仅化解了学生之间的纠纷,且让他们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学会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日常纠纷,让学生在解决纠纷中不断成长。
三、换位思考有利于家校联系,更好地教育学生。
家长对待子女学习的态度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孩子学习还比较重视,自己不懂管教,但对学校老师充满了信任与期望,与老师比较配合。如此家庭的孩子学习都比较自觉,也比较好管理。第二类是受观念束缚,对孩子的学习无所谓,平时属于不管不问型。如此家庭的孩子要么自觉懂事,学习自理能力很强,不用老师操心;要么丢三拉四,学习习惯很差,缺乏学习的动力与责任心,经常不做作业让老师头疼。第三类是极少数属于蛮不讲理型,对子女的学习根本不重视,不懂得与老师配合,老师找他还嫌老师烦。如此家庭的孩子往往也比较自私难管理。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让每一位家长对学校对老师表示满意并积极配合?通过换位思考,我这样做:
1、理解家长
凡事多以家长的角度想想,及时与家长联系、商量、沟通。学生进步了、退步了都要沟通。并注意与家长的谈话技巧。进步的总是先感谢再鼓励,退步的则帮助一起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告诉家长不用着急,只要和老师配合一切都还来得及。决不让家长感觉孩子退步了老师今天是来告状的,而是让家长们感觉到我是真心实意地为他们的孩子为他们的家庭着想。这样的交流沟通,家长容易接受而且还会感激我们班主任,会主动合作管理好孩子。
与家长有了很好地沟通,就能得到家长的信任、支持和理解。即便学生的成绩、表现不尽人意,家长们也会有个客观的评价,少几分埋怨。这样更有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2、赞美家长
学生喜欢受表扬,需要夸奖,家长也需要赞美。只有不断地赞美,家长才会不断地支持、配合我们班主任的工作。
家长打电话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会在班里赞美。家长在试卷上签个意见,我也会在班里赞美。告诉学生,这是奖励爸爸妈妈对你学习的重视,并让学生把这赞美回家传达给家长,表达老师对他们重视孩子学习、配合老师工作的谢意。实践让我发现,得到表扬的家长会更加关心孩子的学习,起到了小手拉大手的效果,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家长也成了班主任的朋友和好帮手。
3、直面家长
平时,班主任与家长的接触最多。时间长了,许多家长会在班主任面前流露出对学校、对某个任课老师的看法。那么,作为班主任就要直面家长,做好学校的宣传者,维护学校和每一个任课老师的良好形象和正当利益。
如果家长的看法是肯定的,我会帮着一起赞美学校、老师。如果家长的看法是否定的,有了不必要的误会,我会跟家长解释,消除误会。让每一个家长对我们的学校、对我们的老师都充满信任与信心。同时,潜移默化中也提升了家长对我们班主任的信任度,更有利于工作的深入开展。
近几年,随着中高考制度的改革,优质生源都流向城市。我们宁远中学的学生越来越差,班级管理是每个班主任头痛的事。但新世纪人才培养有赖于民主、和谐、合作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和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努力用“换位思考”的管理理念,营造一个健康、和谐、民主、温馨的学习环境,教师要置身于“民主”之中,建立起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
生关系,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家长平等交往、交流、对话、沟通。教师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才能舒展天性,发展个性,生动活泼地成长。一个良好的班级体,经常开展这种换位思考,能使很多问题在未发生时就解决掉。一个好班主任应经常将自己当成学生的一员,处处以学生的角度来管理班级,将会使你管理人的班级活动而不失严肃,团结而不紧张。以“换位思考”的思想管理班级,我相信最终能获得成功的。
第四篇:换位思考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
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开鲁一中--纪缘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好,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在班级管理中,我理解的换位思考指的就是要做到合理的严格。
首先,我们要了解、学习、掌握中学生的心理状态特点.我们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立场上,和他们一起交流,让他们明确奋斗目标,正确认识和对待一些现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合理地处理好班级管理中的出现的问题。
我不止一次告诉他们怎么做是对的,但效果甚微,我班一对早恋的同学越挫越勇。我在家长学校后,分别约谈双方家长,再次向家长和学生申明了利害关系,结果俩学生各自挣扎了几天,便又复合了。没过几天,男生所在小组的所有成员联名上书“弹劾”该男生,表示再也不能跟不懂小组荣誉,不懂宽容,经常睡觉,且非常情绪化的学生在一组了,要求我把他调出去。结合他在班级工作中不可接受的公报私仇行为。我觉得是时候来个了断了。我把他叫出来,一直走到商店南侧的长椅那,坐下,我站在他的立场上引导他一件事一件事分析危害。整个过程平静,理性,他自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我的调整与安排。我不能保证他们以后不在一起,但我相信他对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也能够更加理性,认真对待自己的事情了。
第二,我们要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这为合理严格的实现提供了足够大的操作空间。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为强烈。”当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错误,遇到的挫折,情绪的波动时,我们会多一份耐心,理解和宽容,而这份宽容为我们进行合理的班级管理提供了足够大的操作空间。快下晚自习的时候,靠窗的同桌为关窗问题起了争执,为了保持自习秩序,我命令男生关上窗,在我再三的告诫下他多次大喊我热!直接挑战了我管理的权威。我很无奈,请他坐下,让另外一学生关上窗。表面看恢复了秩序,但实际上矛盾双方,包括自己甚至其他学生内心都暗潮涌动,这完全违背了我的初衷。我心绪难平,当即打电话给校长表达了我对该学生的意见。校长表示全力支持我,同时让我冷静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在事情僵持的两天里,我一直在想师傅张老师对我的叮嘱:多替学生想一想!尹老师也建议我把事情放两天后再处理.两天后,我的心绪仍然没有平复,该学生也没有找我认错,我想做最后一次尝试。我亲自到班级将他叫到我办公室,令人意外的是,他在路上就低下了头,承认了错误,向我表达了歉意。到办公室后,我心平气和,推心置腹地带他从头到尾将事情推演了一遍,最后他表示愿意接受任何处分,并保证以后不再违犯。但我能清楚的感觉到在班级与他对峙导致的的不信任感仍然存在。在家长会上,他将心事写在小本上给他父亲,我翻看后,证实了我的想法。接下来,在我,他父亲,学生三方面后续的两次真诚沟通之后,该男生彻底打开了心结。我明显的感受到了他信任我后的那种如释重负似的平静与快乐。而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宽容别人的同时,我正在解放我自己。
第三,最后,如果我们不能在学校制度要求的基础上形成本班的管理制度特色,而是选择朴素、情绪化的管理,我们的管理肯定会让学生感觉到非常无所适从。因此,换位思考,我们必须在严格落实学校规章制度基础上,发挥聪明才智形成本班管理特色,只有这样班主任和学生才会各得其所。
老子曰:圣人无恒心,以百姓心为心,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我理解为,教师在管理的时候,坚持原则但不持己见,善于体会并妥善应对每位同学想法和情绪的变化,那么班级管理必将无往而不利!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换位思考
班级管理
大家好:我叫魏利杰-魏黠,现在在胡张小学任教。对我来说一不是专家无深的理论;二不是名师,没有响亮的名声。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小学教师把自己在一线的做法跟大家交换一下。既然是信息交流,做得好的是分内事,做的不好的希望大家指正。
大家都知道:班主任是学校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我认为新形势下的班主任除了具备高尚的品德、丰富的智慧、非凡的能力外,还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工作个性。所谓班主任的工作个性,我认为就是在班级工作中创出自己的特色,显出自己的风格。部队里有“雷锋连”,城市有“华盛顿”,星辰中有“哈雷”等,学校班级中就不能有以师长姓名命名的吗?我坚信奇迹将在在座的当中诞生。作为青年教师、年轻班主任,我们理应首当其冲。我是这样想的,在实际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在努力着。我始终相信“换位思考,精彩飞扬”。
一换位思考,让同学们受到养成教育。
作为班主任要教书又要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更具导向性。常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日常班级管理中我常教育大家做任何事情对自己有利不伤害他人,并把这句为人处事的准则用醒目的标语张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时时刻刻受到换位思考思想的熏陶。
比如教室擦黑板值日,我们按座次位置轮流擦黑板,清扫课桌。有同学在擦黑板时抡起板擦就是一通,刹那间粉笔沫由黑板前弥漫至前排同学,随后把满是粉笔沫的板擦往讲桌上一撩,扭头就走,蓦然又回到讲桌前对着满桌粉笔沫噗噗就是几下,讲桌上方又腾起一股股烟尘。对此坐在前排的同学是饱受粉尘之苦,但又有口难言,谁让坐咱个小摊上坐前排呢?针对这一想象,我马上在班上宣布,前排座位地理位置优越,为公平起见每人轮坐一周。自此以后,教室里再也见不到飘飞的粉笔沫了。大家都深深领悟了换位加思考的真谛了。
二.值日班主任,换位换思考。
“幸福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物质生活,更是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哲人如是说。也就是说想要幸福就离不开体验和创新。在班级管理上我们班尝试值日班主任制度,每天都有一名学生当值日班主任。值日班主任在当天早读前要走上讲台,做一个简短的就职演说,先介绍一下自己,然后再提出对大家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些希望。在这一天中,值日班主任要对班级的学习、卫生、纪律和活动的开展负责,还要处理同学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对班上不良现象妥善解决。与此同时,他还要在值日班主任手册上详实地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提名表扬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在当日离校前。值日班主任要向全班进行总结,并做好下一任值日班主任的职权移交工作。在我们班,值日班主任每天一换,最初的一位由教师选定,以后的每任由前任选出,依次类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当值日班主任,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形成班集体”换位思考“个性化发展”
传统的班主任工作目标定位于形成班集体。这一定位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责任感、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率等具有积极意义和现实意义,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们的个性发展。随着教育个性化时代的到来,班主任工作将追求让学生个体在其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地独特发展。重视个性化发展就得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在许多优秀班主任眼里,淘气的孩子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世上没有坏孩子,有的只是差异性: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的差异,认识方式的差异,性格的差异,能力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等,都是客观存在的。班主任要承认差异,正视差异,把“差异”当成资源来开发,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学校生活的幸福和快乐。特别是让学困生爱上学习,爱上班主任,热爱自己的学校。在这儿我只讲对我们班刘世豪同学的转变一例:刘世豪在全校学生中是一太岁——动不得的人物,几名老师都曾遭到他的被害。张老师本村人,学校元老,在村上颇有威望也未幸1
超前
班级管理
免。这不前两日还曾与其家长在学校大吵一场,让张老师下不来台。刘世豪小小年纪鬼话连篇,歪曲真相,再加上家长不明事理助长气焰致使事态扩大……学生家长如此无礼,学生有那么会捏能编,对这样的学生大家都避其锋芒,任其发展。我接手这个班后,刘世豪课时表现很低调(这可能在于他去年与我发生过不愉快有关?)但同时我也发现他的语文基础尚好,特别是他书读得不错,我在课上多给他创造读书的机会,并不失时机的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书读得好等激励性的语言。因为我们班平时就开展了读书活动,我要求大家在读书时遇到好词好句、好的篇章要摘录并能背诵下来。有一次,刚巧我自己在办公室备课,刘世豪夹着一本作文书来到我身边,说:“老师,背作文……”我当时态度很温和,认真听完了他背的内容,随机表扬了他背书的优点,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当天的语文课上我就表扬了刘世豪同学课外阅读做得好,号召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向他表示祝贺和鼓励。第二天批改日记时,刘世豪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昨天进老师办公室背作文时,老师能停下来手中的工作,并那么认真地听我背书,在我背错的句子上打上标记,给我读错的字上注上音节……看着书上那红红的曲线和那工整的注音,我耳旁仿佛响起《春天在哪里》那美妙的旋律’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她就在那七彩色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读罢,我在上面写到:心里装着春天,用坚实的脚步走向前,你就会发现七彩山林、无限红花、绿草,感受到黄鹂的曼妙歌声。我相信你只要坚持做就会收获学习上的每一个春天……刘世豪同学在期中考试中语文成绩第一次得了及格。在班上我以刘世豪的点滴进步为契机,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这样一场空前高涨的比学习,比干劲的班级氛围给营造了出来,良好的班风,学风的树立就水到渠成了。
四.换位思考 班级活动
组织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中心形式,活动组织的好不仅可以使学们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同时让同学们明辨是非,区分善恶,提升道德品位,而且还可以帮助同学们解开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困惑,培养学习的兴趣。活动的主题来源于生活,来自我们的自身实践。通过探讨生活,研究学习,解开了困扰,解答了疑惑,大家很乐于参与,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多,他们家庭的中心,父母们给了他们过多的“爱”,致使他们的孝心和赡养观念 大打折扣,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被爱不知回报…..感恩意识在逐渐淡薄,甚至到了匮乏的程度。针对这一现象我征得家长的同意,联合开展了“双休日父母换位体验”活动,使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为人父母的艰辛和爱的无怨无悔。在以后的日子里,家长普遍反映“孩子们勤快多了”,“孩子们对人有礼貌了,也更有爱心了”。。。诸如此类的活动还很多,当同学们的作业书写不认真时,我在同学们中开展“作业我来批”活动,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到了不认真写作业给老师带来的诸多不便。。。“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班主任理念,不仅优化了班级管理,更使同学们怀有一颗爱人之心,仁爱之心,也为同学们的成长奠定了基础,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
二零零八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