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农村建设5篇

时间:2019-05-14 14:5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新农村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新农村建设》。

第一篇:四川新农村建设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

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的意见

(川委发[2009]17号)

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明确了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我省农村改革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进入新的阶段,面临新的突破。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现就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按照推进产业化、建设新农村、全面达小康的工作思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小康为核心,着力建设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示范片。通过示范片的辐射带动,加速推进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在示范片建设工作中,要重点把握以下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原则。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示范片聚集,统筹发展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公共服务,与市场需求相对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成片整体推进原则。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连村成片推进示范片建设,整体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农房建设和环境整治,构建新型村落。

--激发乡镇活力原则。充分发挥示范片所在乡镇的重要作用,通过放权搞活、机制创新,转变乡镇职能,增强乡镇活力,促进乡镇以点带面加快发展,实现强乡富民。

--多元化投入原则。以政府投入为导向,整合项目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资金投放,鼓励农民、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

--分类指导原则。抓两头带中间,对不同类区提出不同目标要求和建设重点,突出区域特色,发挥各自优势,协调推进地震重灾区、城郊平坝较发达地区、丘陵地区、贫困山区、民族地区的示范片建设,探索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二、目标任务和建设要求

(一)目标任务。在全省现代畜牧业、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核心区域和可成片推进的片区,首期选择确定4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在示范片内集中成片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美化人居环境、建设新型民居村落,实现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塑造新风貌、创建新机制、培育新农民、建好村班子的“五新一好”目标,使示范片成为现代农业的集聚区、农业产业化的增长点、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到2012 年,示范片内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户达到10 万户,现代种植业集中连片种植达到100 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0% 以上,建成的示范片覆盖行政村1000 个左右。到2015 年,建成省级

新农村建设示范片100 个,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户达到30 万户,现代种植业集中连片种植达到300 万亩,建成的示范片覆盖行政村2500 个左右,示范片内农户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市(州)、县(市、区)要根据本地情况,在共同抓好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的同时,同步开展各级示范片建设。到2012 年,每个市(州)、县(市、区)各建成示范片1 个以上;到2015 年,建成市(州)级示范片100 个以上、县(市、区)级示范片1000 个以上。

(二)建设要求。通过3 年建设,每个省级示范片达到以下具体要求:

--发展规模连村成片。每个省级示范片连片10 个行政村以上,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农户达3000 户或现代种植业集中连片种植达3 万亩以上,建设投资总规模3 年达1.5 亿元左右,年生产总值达1 亿元以上。

--现代农业水平整体提升。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 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 以上,农机化水平达40% 以上,标准化、良种化率达90% 左右,有效灌溉面积达70% 以上。70% 以上的农户参与主导产业生产经营,有规模较大、与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龙头企业带动,主要农产品加工率达70% 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面达80% 以上。--农民生活极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所在县(市、区)平均水平30% 以上。村社道路和入户路硬化率90% 以上,村民饮水达到安全标准,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 以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积极推进,乡村公共服务项目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运转有序高效。

--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新民居达90% 以上,适宜地区沼气普及率达95%,生产生活垃圾收集率和处理率达90% 以上,实现村容村貌整洁,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率先成为乡村环境整治的示范样板。

--文明乡风普遍形成。乡风民俗彰显爱国守法、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培训率达80% 以上,村民对治安状况满意率达90% 以上。

--民主管理群众满意。民主管理实现基层组织富有活力和政务、村务公开全面深化的要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村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力,对村务公开、村两委班子的满意率达95% 以上。

三、重点建设内容

(一)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为抓手,在马铃薯、茶叶、水果、油菜、蔬菜(食用菌)、烟叶、中药材等种植业和林竹等特色产业中重点发展1 至2 个主导产业,着力发展示范片特色效益农业。以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为抓手,着力发展生猪、草食牲畜、小家禽及水产等产业,推进农户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合理布局并加快建设健康养殖小区,促进饲养方式转变。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实行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循环发展,推广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等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大力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推行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日光温室、滴灌喷灌和标准化养殖设施等生产设施应用,加快建设产品分级、包装、储藏、加工等产后处理设施,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机械和农机化技术,提高示范片设施装备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龙头企业参与示范片建设,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共建标准化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提升示范片农产品加工水平。创建示范片农产品区域品牌,推行品牌销售,提高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加快示范片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发展农业物流企业,推行农超对接、产销对接等农产品直销方式。开发示范片内农业多种功能,发展集观光农业、绿色消费、生态游乐、假日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带动农村服务业发

展。

(二)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示范片产业发展和村庄村落民居建设,配套建设水利、道路、信息网络、市场等基础设施。加强示范片内田间渠系、高效节水灌溉和小型水利工程、机电提灌设施建设,成片整理零星田块,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示范片内村道联网建设、入户路硬化和田间耕作道路建设,配套建设公共交通站点。建立健全示范片农产品贸易市场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设施。

(三)分类推进村庄村落建设。按照全省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结合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区域发展格局,科学布局村庄,突出村落特色,优化民居设计,推进示范片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工作。地震灾区示范片要充分利用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和其他项目建设资金,抓住对口支援契机,按照安全、经济、实用、省地的原则,合理规划农民居住点,新建高起点、具有地方风貌的民居新村。城市郊区和平坝地区示范片要依托区位优势和经济水平较高的有利条件,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统筹城乡土地管理机制创新,建设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区,推广具有不同特点的户型设计,形成配套完善、功能齐备的新型社区。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示范片要结合自然环境条件,以就地就近相对集中居住为主,引导农民改旧房、建新房,新建住房依山傍水、因地顺势而建,形成各具特色、错落有致的新型村落。贫困地区示范片要整合资源,建设扶贫新村。民族地区示范片要推进定居新村建设,建成独具地域建筑风格、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新村寨和聚居点,促进生产生活方式改变。

(四)配套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围绕示范片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健全公共服务组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强化示范片乡镇公益性服务能力建设,为示范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利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利用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建立示范片村级社会服务站点,合理布局中小学校,改造完善卫生设施设备,兴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文化、法制、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片要以治理环境卫生、容貌秩序为切入点,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强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加快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路和民居绿化、美化。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种养结合,规范家禽、牲畜饲养和清洁卫生管理,减少禽畜粪便污染,实行达标排放、清洁生产。充分利用示范片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大型沼气池。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治理土壤污染,推广农作物、林木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突出抓好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清污泥,控制示范片面源污染。做好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和日常保洁,实行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运、集中处理。加快治理河道、沟渠、塘堰的污染水源,处理生活污水,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开展庭院环境整治,治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和人畜混杂居住,清理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治理广告乱贴乱画,保持村庄整洁。加快示范片绿化建设,提高示范片村庄绿化覆盖率。

(六)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支书、村主任,改进工作方法,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村民自治方式推动示范片建设工作。健全示范片内村民自治机制,深入推行村务和社务公开。支持示范片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完善、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为农服务、带农入市、助农增收”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科学编制规划。各示范片所在县(市、区)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的原则,编制示范片建设总体规划。规划要与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相衔接,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协调,体现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体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突出农民持续增收核心目标,突出现代种养业基地建设,突出建设

农村美好新家园。要依据总体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居建设等专项规划。

(二)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示范片大胆探索创新,深化各项改革,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改变土地性质和农业用途为前提,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益权入股、成立土地合作社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不断完善、创新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方式,让农民获得更多、更持久的收益。推广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广“六方合作+保险”的产业化发展新机制,在示范片全面推广运用。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实行股份合作,采取多次分利动态结算办法,增加农民多种收入。健全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和农业投资公司的作用,搭建投融资平台。推行农户联保、农户互保等多种信用担保方式。创新抵押、质押贷款办法,鼓励发展资金互助社等微型金融服务组织。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开展小额保险试点,鼓励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工商企业、科研院校、社会力量参与示范片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三)强化项目支撑。以“金土地工程”等项目为抓手,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配套建设高标准产业基地和农民新型居住区;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为抓手,支持以生猪、玉米、马铃薯为主导产业的示范片产业发展和生产能力建设,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基地县建设新农村示范片;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改造示范片中低产田土,建设农产品专用基地,推进项目区新农村建设;以小型农田水利和水保工程项目为抓手,在示范片配套改造水利设施,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治理水土流失,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新农村示范片;以现代烟草农业项目为抓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质烟叶基地,推进烟区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扶贫和以工代赈项目为抓手,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发展特色产业,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彝区“三房改造计划”为抓手,集中建设资金,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按照统筹规划、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用途不改、各司其职的原则,将有关涉农资金整合投入,合力支持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省级财政通过整合资金和项目,支持引导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市(州)、县(市、区)政府也要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扶持主导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服务项目建设。对龙头企业在示范片建设标准化产业基地,进行技术推广、基础建设、污染治理、质量检测等,农发资金、产业化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可给予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于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银行贷款,可按照银行基准利率给予适当贴息。对种植业大户、规模养殖农户用于改造生产设施、发展设施农业的投入,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开展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财政奖补试点。

(五)加强科技和人才保障。积极促进示范片农业科技项目研发合作。开展示范片优质、高产、高效种养业创建活动,加快推广农产品标准生产技术、资源集约型技术。推行科技特派员和“民聘公助”产业辅导员制度,完善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服务方式。支持科技人员到示范片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开展科技服务,适当提高科技人员科技成果的收益比例和股份持有比重。大力培养新型农民、科技带头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示范片所在乡镇、村任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示范片所在村实践锻炼。

(六)增强乡镇服务功能。有关县(市、区)要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际出发,对示范片所在乡镇放权让利明责,增强其经济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示范片所在乡镇要组织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主导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要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提供政策、技术、信息等服务。要推进依法行政,妥善处理各类矛盾和群众关注的问题,维护参与建设发展的各方利益。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一)统一思想认识。建设新农村示范片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部署,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建设示范片工作的重大意义,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加快”的高度,着眼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作。

(二)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示范片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省上成立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示范片所在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职责。推进示范片建设实行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省直有关部门要做好工作方案制定、配套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指导、产业发展指导等重点工作,并主动将本部门开展的相关试点示范工作与示范片建设结合起来,互动推进。示范片所在市(州)党委、政府要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支持示范片建设,加强指导和协调工作;县(市、区)党委、政府要重点做好示范片的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措施配套和督促落实等工作;乡镇党委、政府要重点做好群众动员、项目实施、政策落实等工作。要建立示范片建设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定期通报工作进度。

第二篇:四川新农村养老保险

川府发[2009]35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切实保障农村居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现将《四川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四川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水平为目的,以规范管理和优化服务为基本要求,以基本覆盖农村适龄人口为目标,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参保相结合,坚持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逐步建立筹资和待遇标准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二、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保。

三、基金筹集

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省政府根据国家统一要求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三)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国家规定标准的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全额补助。

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基本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其中省级财政补贴总量按地方补贴的50%安排,省对各试点地区根据其财力水平,分档次给予补助。其余部分由市、县两级共同分担,具体分担比例由市(州)人民政府自行确定。

对选择300元缴费档次缴费的,地方政府每人每年增加补贴5元,对选择400元缴费档次缴费的,地方政府每人每年增加补贴10元,对选择500元缴费档次缴费的,地方政府每人每年增加补贴15元,资金分担比例与基本缴费补贴分担比例相同。

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应部分或全部代其缴纳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具体标准及分担比例由市(州)政府自主确定,自行负担。

四、建立个人账户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每个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同期存款利率计息。

五、养老金待遇

按照国家规定,我省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各市(州)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并对于长期缴费的参保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资金的具体标准及分担比例由市(州)政府确定,并自行负担。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参保人员个人帐户资金领取完毕的,由当地政府继续为其终身支付个人帐户养老金。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六、待遇领取条件

参保人员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七、待遇调整

省政府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结合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我省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八、基金管理

建立健全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目前试点阶段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随着试点扩大和推开,逐步提高统筹层次。

九、基金监督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基金的监管职责,制定完善新农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预算、划拨、发放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督。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试点地区新农保经办机构和村民委员会每年在行政村范围内对村内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十、经办管理服务

全省要在社会保障信息系统(金保工程)的总体规划和技术构架下,建立统一、规范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新农保试点的县(市、区),要认真记录农村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按规定长期妥善保存。要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试点地区要在现有社保经办机构和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机构的基础上,理顺新农保的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实经办力量,提高工作效率。新农保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保基金中开支。

十一、相关制度衔接

原来已开展以个人缴费为主、完全个人账户积累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老农保)的地区,要在妥善处理老农保基金债权债务的基础上,做好与新农保制度和经办工作的衔接。在新农保试点地区,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其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建立相应资料档案,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符合规定条件时可以享受相应待遇。

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以及新农保制度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工作,待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后结合我省实际贯彻落实。

此前已经开展新农保初步探索的地区,要根据国务院《指导意见》和本办法进行调整,特别是制度模式、筹资方式、经办管理、计发办法要与国务院《指导意见》相关政策一致。

十二、精心组织试点

省政府在各市(州)政府推荐的国家试点县(市、区)名单的基础上,审核试点条件后上报国务院审定。各市(州)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试点县(市、区)的指导力度,严格按照国务院《指导意见》和本办法的要求,尽快制定试点具体实施方案,由县(市、区)政府报市(州)政府审核后报省政府审定。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

省政府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省试点工作的政策协调和组织领导。各市(州)及试点县(市、区)也要相应成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尽快就试点工作做出具体安排,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新农保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等工作。

各地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的宣传,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适龄农民积极参保。

第三篇:四川泸州纳溪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建设调查报告.

四川省泸州纳溪区社 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建 设 民商法 学院 法学 专业 2009 级 11班 学生姓名 洪可 学 号

一、调查主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建设情况

二、调查时间

2011年 8月 1日-2011年 8月 5日

三、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抽样调查

四、调查背景

2005年 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 “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2006年 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正式公布, 根据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国家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创造以 “ 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 ” 为主要标志的新农村环境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 识。“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要求之一,也是其中 最为基础的内容。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是新 时期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实施 “ 保增长、保民生、调结构、上水平” 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为了给新农村建设及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建

设性信息, 我们在广西宜州市庆远镇展开本次调研, 通过发放调查问 卷、实地访谈等,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现将调查研究情况进行整理 和汇总,报告如下:

(1 基 本情况: 泸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 长江和沱江交汇处, 地处中国白 酒金三角核心, 是中国著名的酒城, 出产闻名遐尔的名酒泸州老窖和 郎酒。泸州历史悠久,古称 “ 江阳 ” ,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先后获 得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改善 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等荣誉,有四川省第一大港口和第三 大航空港,是四川省南向综合交通枢纽、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 是成 渝经济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

纳溪区是泸州市辖区,位于省南部,人口 47万,面积 1139.7平方公里,辖大渡口、护国、打古、上马、合面、丰乐、白节、天仙、棉花坡、新乐、渠坝、龙车 12个镇及安富、永宁 2个街道办事处, 176个村民委员会, 1843 个村民小组, 20 个社区, 3 个居委会。321国道贯境。

工业以化工、机械、酿酒、轻纺、食品等为主。农业以稻谷、小 麦、高粱等为主,特产有护国沙田柚、纳溪泡糖等。有中等院校 36所。

纳溪地形以深丘、低山为主, 气候温暖湿润, 年均温 17.5℃, 年均降水量 851毫米。森林葱笼,古木参天,自然环境优美迷人。有

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 护国岩 ” 石壁、棉花坡战壕。游览景点有凤凰湖 —— 来凤森林公园。纳溪是一座丰饶的绿色宝库, 森林覆盖率达 44%,是 全国 “ 造林绿化先进县(区 ” 和全省造纸原料基地县之一, 并建了林、果、蛋、猪、鱼、禽、菜等农副产品商品基地,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发 展的造纸、丝绢纺织、酿酒、食品等工业,是纳溪经济的支柱产业。(2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对“低碳环保”及所在地环保工作开展情况的了解度 在问到对于“低碳环保”的熟悉度时, 57%的群众表示比较熟悉, 仅 14%群众不是很熟悉。然而在提及家乡是否开展了退耕还林工作时, 仅有 39%的群众选择开展了,其余的表示不清楚。62%的受访者认为 家乡的森林覆盖面积一般, 18%的认为较差,仅 20%的认为较高。

2、调查对象获取有关环境保护信息的渠道

调查显示, 91%的群众通过电视广播获取环保方面的信息, 23%的通过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 61%的通过报刊杂志, 25%的则通过工作 单位的普及教育活动,以及 9%的群众通过亲友同事了解到。

3、调查对象认为周边环境急需改进的方面

关于周边环境而言, 受访者认为最需要改进的方面, 排在前三的 分别是:家乡的河流湖泊浑浊不清、街道上经常有废纸废物、以及在 家乡看不到宣传环保的内容。各项数据如下表所示:

45以

时,受访群众比较青睐于农业商机、农民致富类信息,种植、养殖类 知识,以及实用的农业技术信息。如图所示:

(3 存 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查中发现,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泸州市纳溪区 农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集中表现在: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不方便

城乡基础设施投资比例不平衡,村镇人均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缓 慢。村屯的水、电、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市。村屯环 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偏远山村仍存在不通电、行路 难和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农村还没有完全实现电力、太阳能、液化 气、沼气等生态环保型生活能源的普及。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 生等公共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市。

2、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农村环境恶化

一是水环境遭到破坏, 河流、湖泊浑浊不清。一些乡镇企业出现 超标、超总量排放工业污水现象。农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部分畜禽 养殖场的畜禽粪便直接排入河塘或渗入地下,成为农村环境的污染 源。

二是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任意堆放。在农村, 大多数由于没有垃 圾池,农户将各种生活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垃圾在村中,村在垃圾 中。有些农村擅自建立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的现象较为普遍。随意倾 倒、翻拣垃圾,以及各种工业废弃物、有害物品大量进入填埋场,加 剧了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潜在危害。

三是退耕还林工作开展缓慢,加剧了水土流失。

3、农村人均受教育程度低,对环保的关注程度低

自“科技兴农” 的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也由此获得了较大的经济 效益。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上现状不容乐观。广大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行为还缺乏必要的环境知识作指导, 传统 生产、生活方式的积弊根深蒂固。一些村民对农村大环境却时常漠视, 出现所谓“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二是缺乏大局意识。对污染企业关停、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不予支持、配合, 甚至有对立 情绪,妨碍工程进度。

4、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对环保的宣传力度不够

从领导这一层面看, 由于生态效益无偿使用和现有体制、机制等 方面的原因, 一些领导尚未真正确立“环保优先”、“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也是政绩”的理念, 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 任感、危机感和使命感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

其次各级政府在各村、屯的宣传栏,文化站没有大力宣传环保, 创造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为主要标志的新农村环境。在 “三下乡” 活动中, 涉及环境卫生方面的内容较少, 在 “家电下乡” 过程中,也没有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再者新闻广播报刊等各级媒体对于曝光工厂企业污染、任意砍伐 森林、开始采石场等行为的力度不强, 导致各种破坏环境的违法乱纪 现象普遍存在。

(4 解 决问题对策与建议

1、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做好农村改水工作,优先解 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民都能饮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2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 力发展“养殖+沼气+种植” 的生态农业,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用 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 境。抓好农村生态家园基础工程,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

(3 加快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实施无电村项目和农 村电网改造工程, 同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 加强农村通信基础 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宽信息的覆盖面,更好服务农村经济发展。(4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在搞好重大水利 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发展节水灌溉, 大力 推广节水技术。

2、着力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1 重点对交通干线两侧、城镇工矿企业周围、主要江河源头及 两岸等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加快植 树造林种草绿化,发展农村新型能源,进一步扩大森林植被,控制水 土流失。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工程和卫生综合治理,实现农村绿化、美化、净化。完善村规民约,制定卫生公约,建立健全村民共同保护 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天然 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稳定完善政策,培育后续产业, 巩固生态建 设成果。

(2在农村水环境整治方面,要突出抓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在切实加强镇区、街道生活污水处理的同时, 积极探索分散村落的生 活污水处理方式。结合村庄布局规划和有关专业规划, 根据农村地形 地貌、风俗习惯以及经济与社会状况, 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污水处理模 式。对城镇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纳入市镇污水厂管

网统一处理。要 规范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在巩固农村改厕成果的基础上,逐户过堂, 提高整体改厕水平。

(3 在企业工厂污染源控制方面, 加强对农村敏感地区的工业污 染源、重点污染行业和重点污染企业的整治, 按期拆迁规划工业园区 内的住房, 防止影响居民的正常的生产生活。对运行过程中环境监测 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 严格实施限期治理。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 和环评制度, 禁止新上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新增氮磷排放项目。高标准 建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系统、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等 设施, 严格实行园区内企业排放总量控制。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防治 总量,提高化工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水平。此外,要推进农作物 秸秆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机械配套水平, 全面加快秸秆机械化还田 技术的推广进程。

3、把环境保护纳入新农村发展规划的全局

(1 政府部门要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审批、建设、管理的制度, 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和形式多样的规 划建设模式。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2 在规划中一定要多征求农民的意见, 体现农民的要求和愿望。

不能因为某些需求不容易体现政绩而被忽视,要真正将农村环保体现 在地方的有关计划和规划的全局中。(3)规划要体现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新农村规划涉及 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体、卫生的多元素优化发展、和谐共处 各个方面。

4、切实加强指导力度,健全农村环保的法律法规(1)环保部门要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把握好当地农 村环保问题的根本和发展趋势,既要针对现状又要预见未来,一定要 突出务实性。二是要倡导和鼓励发展绿色生态农业。(2)村干部、农村党员可以组成农村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农 村卫生员、宣传员以及村民代表成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小分队,对村 容村貌进行立体监督,确保村级道路、农村公共区域、村内河、沟、塘、渠等的整洁卫生。(3)要完善农村环保的监管体制,健全公众监督机制。加大执法 检查力度,强化农村环保的执行力。提升农民的守法意识,对村民违 法占地建房行为应及时清理拆除。

对于乱丢垃圾者,可以制定相应的 法律法规禁止其随意堆放。

5、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动员群众参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民众的参 与。要通过深入宣传、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和动员广大民众自 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1)各村要召开群众动员大会,组织学习新村环境建设有关文件,收看有关新村环境建设专题片,按照总体规划把目标任务落实到 户到人,在各村形成人人参与新村环保建设的良好氛围。(2)加强环保文化宣传的阵地建设,实现每个乡镇有文化站、文 明街。服务“三农”类的报纸应该在农业商机、农民致富类信息;种 植、养殖类知识;实用的农业技术信息;新农村环境建设方面重点加 强。(3)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环保知识 进农村”活动,弘扬生态环保建设中的好人好事,曝光违反环保 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例。倡导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理念,普及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知识。通过永久性的广告牌、宣 传小册子、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乡规划,充分发挥 规划在新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导向、凝聚作用。

第四篇:四川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川委发[2009]17号

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明确了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我省农村改革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进入新的阶段,面临新的突破。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现就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按照推进产业化、建设新农村、全面达小康的工作思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小康为核心,着力建设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示范片。通过示范片的辐射带动,加速推进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在示范片建设工作中,要重点把握以下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原则。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示范片聚集,统筹发展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公共服务,与市场需求相对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成片整体推进原则。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连村成片推进示范片建设,整体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农房建设和环境整治,构建新型村落。

——激发乡镇活力原则。充分发挥示范片所在乡镇的重要作用,通过放权搞活、机制创新,转变乡镇职能,增强乡镇活力,促进乡镇以点带面加快发展,实现强乡富民。

——多元化投入原则。以政府投入为导向,整合项目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资金投放,鼓励农民、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

——分类指导原则。抓两头带中间,对不同类区提出不同目标要求和建设重点,突出区域特色,发挥各自优势,协调推进地震重灾区、城郊平坝较发达地区、丘陵地区、贫困山区、民族地区的示范片建设,探索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二、目标任务和建设要求(一)目标任务。在全省现代畜牧业、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核心区域和可成片推进的片区,首期选择确定4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在示范片内集中成片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美化人居环境、建设新型民居村落,实现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塑造新风貌、创建新机制、培育新农民、建好村班子的“五新一好”目标,使示范片成为现代农业的集聚区、农业产业化的增长点、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到2012 年,示范片内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户达到10 万户,现代种植业集中连片种植达到100 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0% 以上,建成的示范片覆盖行政村1000 个左右。到2015 年,建成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100 个,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户达到30 万户,现代种植业集中连片种植达到300 万亩,建成的示范片覆盖行政村2500 个左右,示范片内农户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市(州)、县(市、区)要根据本地情况,在共同抓好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的同时,同步开展各级示范片建设。到2012 年,每个市(州)、县(市、区)各建成示范片1 个以上;到2015 年,建成市(州)级示范片100 个以上、县(市、区)级示范片1000 个以上。

(二)建设要求。通过3 年建设,每个省级示范片达到以下具体要求: ——发展规模连村成片。每个省级示范片连片10 个行政村以上,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农户达3000 户或现代种植业集中连片种植达3 万亩以上,建设投资总规模3 年达1.5 亿元左右,年生产总值达1 亿元以上。

——现代农业水平整体提升。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 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 以上,农机化水平达40% 以上,标准化、良种化率达90% 左右,有效灌溉面积达70% 以上。70% 以上的农户参与主导产业生产经营,有规模较大、与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龙头企业带动,主要农产品加工率达70% 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面达80% 以上。

——农民生活极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所在县(市、区)平均水平30% 以上。村社道路和入户路硬化率90% 以上,村民饮水达到安全标准,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 以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积极推进,乡村公共服务项目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运转有序高效。

——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新民居达90% 以上,适宜地区沼气普及率达95%,生产生活垃圾收集率和处理率达90% 以上,实现村容村貌整洁,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率先成为乡村环境整治的示范样板。

——文明乡风普遍形成。乡风民俗彰显爱国守法、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培训率达80% 以上,村民对治安状况满意率达90% 以上。——民主管理群众满意。民主管理实现基层组织富有活力和政务、村务公开全面深化的要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村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力,对村务公开、村两委班子的满意率达95% 以上。

三、重点建设内容

(一)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为抓手,在马铃薯、茶叶、水果、油菜、蔬菜(食用菌)、烟叶、中药材等种植业和林竹等特色产业中重点发展1 至2 个主导产业,着力发展示范片特色效益农业。以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为抓手,着力发展生猪、草食牲畜、小家禽及水产等产业,推进农户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合理布局并加快建设健康养殖小区,促进饲养方式转变。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实行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循环发展,推广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等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大力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推行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日光温室、滴灌喷灌和标准化养殖设施等生产设施应用,加快建设产品分级、包装、储藏、加工等产后处理设施,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机械和农机化技术,提高示范片设施装备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龙头企业参与示范片建设,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共建标准化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提升示范片农产品加工水平。创建示范片农产品区域品牌,推行品牌销售,提高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加快示范片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发展农业物流企业,推行农超对接、产销对接等农产品直销方式。开发示范片内农业多种功能,发展集观光农业、绿色消费、生态游乐、假日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

(二)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示范片产业发展和村庄村落民居建设,配套建设水利、道路、信息网络、市场等基础设施。加强示范片内田间渠系、高效节水灌溉和小型水利工程、机电提灌设施建设,成片整理零星田块,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示范片内村道联网建设、入户路硬化和田间耕作道路建设,配套建设公共交通站点。建立健全示范片农产品贸易市场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设施。

(三)分类推进村庄村落建设。按照全省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结合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区域发展格局,科学布局村庄,突出村落特色,优化民居设计,推进示范片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工作。地震灾区示范片要充分利用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和其他项目建设资金,抓住对口支援契机,按照安全、经济、实用、省地的原则,合理规划农民居住点,新建高起点、具有地方风貌的民居新村。城市郊区和平坝地区示范片要依托区位优势和经济水平较高的有利条件,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统筹城乡土地管理机制创新,建设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区,推广具有不同特点的户型设计,形成配套完善、功能齐备的新型社区。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示范片要结合自然环境条件,以就地就近相对集中居住为主,引导农民改旧房、建新房,新建住房依山傍水、因地顺势而建,形成各具特色、错落有致的新型村落。贫困地区示范片要整合资源,建设扶贫新村。民族地区示范片要推进定居新村建设,建成独具地域建筑风格、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新村寨和聚居点,促进生产生活方式改变。

(四)配套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围绕示范片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健全公共服务组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强化示范片乡镇公益性服务能力建设,为示范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利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利用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建立示范片村级社会服务站点,合理布局中小学校,改造完善卫生设施设备,兴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文化、法制、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片要以治理环境卫生、容貌秩序为切入点,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强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加快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路和民居绿化、美化。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种养结合,规范家禽、牲畜饲养和清洁卫生管理,减少禽畜粪便污染,实行达标排放、清洁生产。充分利用示范片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大型沼气池。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治理土壤污染,推广农作物、林木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突出抓好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清污泥,控制示范片面源污染。做好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和日常保洁,实行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运、集中处理。加快治理河道、沟渠、塘堰的污染水源,处理生活污水,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开展庭院环境整治,治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和人畜混杂居住,清理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治理广告乱贴乱画,保持村庄整洁。加快示范片绿化建设,提高示范片村庄绿化覆盖率。

(六)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支书、村主任,改进工作方法,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村民自治方式推动示范片建设工作。健全示范片内村民自治机制,深入推行村务和社务公开。支持示范片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完善、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为农服务、带农入市、助农增收”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科学编制规划。各示范片所在县(市、区)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的原则,编制示范片建设总体规划。规划要与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相衔接,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协调,体现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体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突出农民持续增收核心目标,突出现代种养业基地建设,突出建设农村美好新家园。要依据总体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居建设等专项规划。(二)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示范片大胆探索创新,深化各项改革,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改变土地性质和农业用途为前提,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益权入股、成立土地合作社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不断完善、创新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方式,让农民获得更多、更持久的收益。推广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广“六方合作+保险”的产业化发展新机制,在示范片全面推广运用。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实行股份合作,采取多次分利动态结算办法,增加农民多种收入。健全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和农业投资公司的作用,搭建投融资平台。推行农户联保、农户互保等多种信用担保方式。创新抵押、质押贷款办法,鼓励发展资金互助社等微型金融服务组织。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开展小额保险试点,鼓励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工商企业、科研院校、社会力量参与示范片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三)强化项目支撑。以“金土地工程”等项目为抓手,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配套建设高标准产业基地和农民新型居住区;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为抓手,支持以生猪、玉米、马铃薯为主导产业的示范片产业发展和生产能力建设,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基地县建设新农村示范片;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改造示范片中低产田土,建设农产品专用基地,推进项目区新农村建设;以小型农田水利和水保工程项目为抓手,在示范片配套改造水利设施,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治理水土流失,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新农村示范片;以现代烟草农业项目为抓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质烟叶基地,推进烟区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扶贫和以工代赈项目为抓手,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发展特色产业,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彝区“三房改造计划”为抓手,集中建设资金,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按照统筹规划、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用途不改、各司其职的原则,将有关涉农资金整合投入,合力支持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省级财政通过整合资金和项目,支持引导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市(州)、县(市、区)政府也要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扶持主导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服务项目建设。对龙头企业在示范片建设标准化产业基地,进行技术推广、基础建设、污染治理、质量检测等,农发资金、产业化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可给予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于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银行贷款,可按照银行基准利率给予适当贴息。对种植业大户、规模养殖农户用于改造生产设施、发展设施农业的投入,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开展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财政奖补试点。

(五)加强科技和人才保障。积极促进示范片农业科技项目研发合作。开展示范片优质、高产、高效种养业创建活动,加快推广农产品标准生产技术、资源集约型技术。推行科技特派员和“民聘公助”产业辅导员制度,完善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服务方式。支持科技人员到示范片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开展科技服务,适当提高科技人员科技成果的收益比例和股份持有比重。大力培养新型农民、科技带头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示范片所在乡镇、村任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示范片所在村实践锻炼。

(六)增强乡镇服务功能。有关县(市、区)要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际出发,对示范片所在乡镇放权让利明责,增强其经济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示范片所在乡镇要组织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主导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要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提供政策、技术、信息等服务。要推进依法行政,妥善处理各类矛盾和群众关注的问题,维护参与建设发展的各方利益。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一)统一思想认识。建设新农村示范片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部署,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建设示范片工作的重大意义,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加快”的高度,着眼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作。

(二)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示范片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省上成立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示范片所在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职责。推进示范片建设实行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省直有关部门要做好工作方案制定、配套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指导、产业发展指导等重点工作,并主动将本部门开展的相关试点示范工作与示范片建设结合起来,互动推进。示范片所在市(州)党委、政府要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支持示范片建设,加强指导和协调工作;县(市、区)党委、政府要重点做好示范片的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措施配套和督促落实等工作;乡镇党委、政府要重点做好群众动员、项目实施、政策落实等工作。要建立示范片建设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定期通报工作进度。

(四)注重示范引导。通过省、市(州)、县(市、区)和乡镇、村五级联动,发挥示范片的规模效应和典型引导作用,以片带面,以片促面。示范片以外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借鉴示范片的做法和经验,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形成百片引领、千片示范、万村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格局。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成果。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尤其是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投身示范片建设。要注意工作方法,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和选择,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包办代替,使农民群众成为示范片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五)加强考核督查。建立规范的评定程序,采取自愿申报、竞争入围、比选产生的办法,科学确定示范片。建立督促检查制度。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办室要把示范片建设纳入重点督查事项,对资金落实情况、部门项目资金整合情况、建设进度和效果等进行督促检查。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对建设成效显著的给予表彰,对建设不力、进展缓慢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进,对改进无成效的予以调整,确保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建设顺利推进。

第五篇:四川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四川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李昊

引 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西部文化强省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新初同志在“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电视电话会”上要求,开展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建设”行动。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1]。那么在实践运作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群众娱乐文化系统的建设情况又是如何的呢?以下本文以在名山县的农村实地调研情况为例,通过对其当前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和经验进行分析,以期对四川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实例参考。

名山县基本情况

四川名山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距成都90公里,是四川省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水禽养殖基地、粮油生产重点县、发展草食畜禽试点县和国家科委重点联系县,素有雅安“粮仓”之称。2006年又被列为“科技兴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全县幅员614.27平方公里,辖9镇、11乡、192个村、1244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约26万,其中农业人口约23.36万人,航测耕地39.5万亩。

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文化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

名山县的图书馆和文化馆大体情况类似,文化设备简陋落后,没有高素质的专业文化人才,缺乏正常的办公经费,无法充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大多数乡镇文化站设施陈旧,利用率不高,基本上形同虚设,而村一级基本没有文化活动场馆。现有20个镇乡文化站,基本上每个文化站都配有至少一名文化专干。但是由于文化专干多为各乡镇自行聘任,属于非正式的事业编制人员,待遇一般较低,且大多都为兼职干部。

2.2 文化消费和活动方式

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名山县农民的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娱乐活动方式日益丰富。各村基本都有文化宣传队,以及农民自发组织的各种文艺表演队,除常见的秧歌队、舞龙队、篮球队之外,部分乡镇还有铜管、电声乐队。当地农民的日常文化活动形式仍以电视为主,以报刊杂志、麻将纸牌等为补充。平时喜欢看的书刊分别是医疗健康类(48.89%)、农业技术类(42.22%)、休闲杂志类(33.33%)、法律规章类(31.11%)。在购买书刊的人群中,有64.29%的人表示买书的目的是为了学点技能。这说明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深入,农民群众越来越意识到一技在手的重要性,也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生活,自发地为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精神生活而努力,文化活动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唱歌跳舞,而是代表了高质量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状态。

同时,农民群众用于文教娱乐消费的比重也在增加。有43.48%的人每年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在100~400元,有26.09%的人支出在600元以上。可见当地农民对于文化消费越来越看重,也愿意为改善提高自己的文化生活花钱。

2.3 几个重要文化工程建设情况

(1)“村村通”工程

名山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目前综合覆盖率已达90%以上。电视是农村基层群众最主要的休闲方式,也是他们了解国家政策和本地政府规章制度的最直接的途径和渠道。因此“村村通”工程的畅通也关系到国家方针政策的传播执行和社会的稳定团结。但是这项便民工程仍存在实际操作中的诸多难题:

第一,广电系统改革以后,权利和权益不再由县级基层管理分配,而省、市又各自为政,于是出现了分工不明、管理混乱,遇到问题被各方当球踢的局面,这种权责不明直接导致了基层工作的管理困难。

第二,财政投入不足导致铺点缓慢。名山县是人口大县,按照目前的财政拨款很多地方都无法配套,僧多粥少,也影响了“村村通”的进程。

第三,后期维护存在困难。改制后广电工程不由基层负责,但后期维护却需要各村镇负责,上级部门只管安装,日常维护包括工作人员都是由基层另行解决,而基层没有广电收益,承担这些费用难免力不从心,铺点越多,反而给基层增加了更多压力。

第四,农村存在大量自行安装“锅盖”的不良现象。虽然铺点到位了,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居住的分散性,目前尚不能做到户户通,而农民无法承担单独架设光纤到户的巨额费用,很多家庭都选择了私自安装非法接收设备“锅盖”。甚至很多农民为省掉光纤费用,也选择花几百元钱一劳永逸地安装“锅盖”。可以说,由于基层无执法权限,而上级部门也无人来管,当地“锅盖”泛滥,成为一“景”。更为严重的是,农民就通过这些设备接收到了部分未经审核过滤的卫星电视节目,其中负面消极的新闻节目就直接影响了群众的判断,甚至有时直接导致了他们对政府产生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2)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

名山电影公司自2002年改革后,基本名存实亡。自“2131”工程实施以来,县政府和主管局都予以了重视,目前基本上保证了每年每村都至少能放映一次电影。但是困难仍然不少:

首先,经济投入尚有缺口。国家只负责拨给放映设备,以及按放映次数拨款。片源、放映员、交通设备都需要各基层自行负责解决,中间的缺口部分仍把压力下放到了基层。

再次,片源限制。国家下拨的影片陈旧,不受群众欢迎,目前片源主要靠向省公司或者外县电影公司租借解决。另据了解,今年内国家还计划拨放数字放映设备,但是据我们实际了解到的情况,农村群众更倾向于看胶片电影,并不喜欢数字电影,而且一旦换为数字放映,那么片源如何解决将又是一大问题。

最后,技术人员缺乏。目前农村电影放映存在的一个严峻问题是缺人,现聘的2人均为60余岁的退休人员,而年轻人嫌待遇低不愿意从事放映工作。最重要的是,编制问题无法解决,甚至电影队进人都要通过常委开会讨论。

(3)“万村书库”工程

名山有3个试点,在乡是“农村书社”,在村是“农村书屋”。据我们实地走访情况,这项工程其意义是深远的,有助于农村下一代子女的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但由于是试点工程,也存在部分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比如在书源的提供上,国家统一调拨书刊寄放于书屋出售,但这些书刊大部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并不适合普通农村群众阅读,而受农民青睐的农业技术、医疗健康等实用技术性书刊数量有限,而且目前书价即使8折出售,相对农村群众而言仍然偏高。相比之下,由书屋承租人根据农村实际市场情况而自行购买用于出租的部分书刊更受欢迎。

2.4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和短效性

文化基础设施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建立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站的有效运行机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2]。总体来说,名山县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目前只完成了上级指示的基本设置任务,大部分乡镇的文化站名存实亡,成了无人员、无阵地、无经费、无活动的“四无”文化站;而图书馆、文化馆等重要文化活动阵地设施设备陈旧简陋,现代化设施缺乏。这一方面固然与当地财政困难、对文化建设有心无力的投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前整个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的思想意识有联系。文化建设不应该是只满足于完成任务的“建而不设”,如果不能从长远的眼光和考虑出发,如果不做好这些基础设施的后期巩固和长效管理问题,也许它们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一定作用,但长此以往,这些设施将会被淘汰[3]。如何避免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短效性,如何巩固维护,都还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资金扶持。

(2)资金投入的差异性和局限性

名山县的文化建设整体面临着断资的窘迫局面,从县一级到乡镇、村社,财政拨款仅仅能勉强维持办公之用,经费困难是人才缺乏、设施落后、活动受限的最重要原因。而政府在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上也表现出局限性:重城乡文化,轻农村文化;重乡镇阵地,轻边远山区;重大型庆典,轻日常活动。目前各类文化活动大部分仅限于城乡或一些较大的场镇,而边远农村的农民群众则难享受到文化服务。

无论是在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人才资源、活动内容等方面,这种差异性都非常明显。地方政府的倾斜性投入也加大了城镇与农村文化建设之间的差距,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农村文化的发展,经济投入欠缺,先进文化也难以普及[4]。

(3)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断层和流动性

农村文化队伍中文艺骨干的奇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乡镇文化专干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力量,但目前看来大部分的文化专干“不专”,待遇不能保证,流动较为频繁,出现了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再加上经费短缺,文化干部的业务培训也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4)文化活动方式的传统性和相似性

名山县的农民群众平时的文化活动不外乎电视报刊,参加村上的文艺团队,而各村镇文艺队也基本上是传统的秧歌队居多。实际上,农村文化建设目前整体上都是模仿和相似的较多。有71.74%的群众所理解的文化娱乐活动仍然是电影电视一类,其次是群众性文体活动(58.7%)和棋牌(39.13%)。如何走出传统文化活动的圈子,挖掘农村潜在的民间特色文化,根据不同村镇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促使农村文化向多元化、特色化的繁荣道路前进,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当地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

3.1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养文———名山茶文化的品牌打造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有助于西部农村将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名山素有“仙茶故乡”之誉,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名山县充分发挥茶产业优势,以茶富民,以茶强县。目前全县已建立了45个标准化无公害生态示范茶园, 85%以上农户种植茶叶, 2005年仅茶叶人均纯收入就达333元,茶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农民日常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更重要的是要发掘农村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其来产生经济效益,带动农村社会进步。配合茶产业,文体部门也积极塑造名山茶文化的品牌,在去年,名山文体局就举办了茶叶产业会专题文艺晚会、万亩茶园“茶歌茶技茶艺”表演、皇茶采制大典等大型活动。

不过,名山的茶文化打造还有不足之处。虽然名山“仙茶”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很少为外界所知,颇有养在深闺之势,在市场上价值也远逊于龙井、铁观音等。不过,最近县政府已与某普洱茶产销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由该公司投资2~3亿元,在蒙顶山打造一座茶文化艺术中心。这也是名山政府在不断提升蒙山仙茶品牌形象上的决心和努力,争取做大做强川茶龙头企业。在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方面,名山的茶产业和茶文化不断地进行着“以文养文”的探索之路。

3.2 重视发展企业文化,以文补文———三旭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发展新农村文化,也要重视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等的建设,探索“以文补文”之路。名山县三旭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在建设企业文化方面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我们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该公司定位于家族式的管理,组建了制度文化、技术文化、宣传文化、企业形象文化四类文化载体来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每年公司都会组织中型的竞技比赛活动,内部的春节晚会以及各种小型球牌棋类活动。公司没有专业的文艺技术人才,所有的文化活动全靠员工自发摸索进行,几年下来,已成立了一支半专业的企业文娱演出队伍,与县文体部门都多有合作,每年都出色地承办或协办了市、县政府的几个重要节庆大型文艺演出。除此之外,公司每年都举办了大型的对外助学活动,同时还不定期地组织送文化下乡演出到蚕农中。

类似三旭公司这种既无先天的专业队伍,又无后天的专门培训机制,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组织力量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文化建设形式,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当地政府由于资金人力等缺陷而造成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之处,这种“以文补文”的模式值得借鉴。

三旭公司的经验大致可以归纳为几点:首先,负责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大力支持员工的文化活动,光在演出服装上公司的投资就已经超过了50万元,平时对于员工各类比赛、演出排练、获奖等都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几个负责人也热爱文艺活动,甚至是目前演出队伍的骨干力量。其次,公司竭力塑造“内凝人心,外塑形象”的企业理念,这种精神文化的建设也激励了员工的奋进,公司不但有自己的企业之歌,还经常组织表现优异的员工出去活动,定期对员工进行各种技能培训,这种企业文化更近乎于宗族文化。农村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土地文明,它与工业文明下的文化建设有所不同,重要的就是靠类似血缘关系维持下的那种大家族理念,人人有责的认同意识尤为重要,而三旭公司在精神凝聚上是成功的。这些先进的经验也为我们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路径,如何因地因势探索前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建议

4.1 加大经费投入,保证专款专用

目前政府投入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资金渠道,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要落到实处,不能光是说说而已。政府不仅要加大扶持力度,而且要尽量做到对文化事业和基础设施的财政单独拨款,最好专款专用。设立文化站专项活动资金、购置图书专项资金、文化工作人员的专项办公经费等,为文化事业和设施建设提供稳定的财政保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保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此外,名山县自身也要注意开源,广开渠道,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鼓励社会各界和企事业单位捐资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像三旭公司这类大力扶持文化建设的企业应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来。

4.2 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农村文化品牌

繁荣农村文化,可在创特色和塑品牌上做文章。名山县除了茶叶,蚕桑也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开发乡土文化资源,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个性,不能只注意短期收益,要在打造文化品牌上下工夫。我们调研过程中看到某些村镇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比如茅河乡就利用其当地文物资源丰富的特点,计划打造具有唐宋风格的本土品牌,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提倡鼓励的。

4.3 调动农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归属意识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为农民群众提供设施和各类文艺活动,更重要的是要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树立主人翁的归属意识,促使他们自发主动地投身到文化建设的蓬勃事业中来。名山县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文化群众基础相对是较好的。我们在车岭镇调研时发现,当地群众文化参与热情高,归属意识强烈,文化建设也相对较好,甚至该镇还自编有镇志,这也是我们所有调研地区唯一无任务指标而自发编写的文化材料。农村文化应该是一种土地宗社文化,培养群众浓烈的文化认同精神和归属感,要鼓励和引导农民自办文化,政府再给予一定的重点扶持,使农民群众不再认为“文化建设只是政府的事”,而是自己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强这种凝聚力,是我们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当重视的问题[5]。

4.4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文化工作人员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头羊,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生活保障体系,解除后顾之忧,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其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首先是编制,这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文化工作人员都属于事业编制,由地方财政拨款,而大部分乡镇自身财政都紧张,有时自然无法保证下属文化人员的基本待遇。如果改为行政编制,无疑是对整个文化工作人员的鼓励,至少生活保障了,其工作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以前那些兼职现象也会相应的减

少,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基层文化工作的展开。农村文化队伍也要加强建设,对兼职其他行政职务、转业干部和驻村干部等并不从事文化工作而又占用编制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清理。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经过严格考核才能进入文化队伍。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上级文化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加强自身业务修养,巩固和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另外,政府可以考虑鼓励艺术类专业的大中专生下乡实习,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优惠,这也可在一定时间内缓解当前农村文化工作人员断层的饥荒。

4.5 尽快恢复农村广播系统,及时传达国家和当地政府方针政策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另一问题就是,本来以为已经淡出历史舞台的农村广播系统,实际上目前还具有一定的宣传作用,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应当恢复并维持下去。大部分的农民群众反映,很想了解国家和本地政府的政策、新闻,过去通过广播可以听到上面的声音,现在95%以上的村广播已完全停止播出,结果使得群众离政府越来越远。实际上在农村,除了电视,广播的正面宣传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块阵地不应该放弃。如果目前要恢复原来的有线广播,成本较高,建议可以借鉴大学校园的无线广播模式,成本相对要低,使用时限也较长。

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目前西部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都还比较落后的状况下,文化建设往往是被忽视的一环,但是,它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积极影响和作用[6]。

首先,文化建设可以直接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发展。社会文化的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互相促进的,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也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建设,它更加重视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相互支撑,最终通过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反之帮助农村文化的进步。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生产理念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促进了经济的进步。而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文化产业的打造发展,也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产生经济价值,推动西部经济增长。

其次,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人的素质最终决定社会生产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因此提高西部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是培养和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农民职业技能素质。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也愿意进一步加大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同时,科学文化技术又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这也促使农民在教育培训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大。在被调查者中,有53.85%的人表示参加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快更多地获取市场信息,还有38.46%和15.38%的人选择了“促进生产”和“帮助就业”。而深受农民欢迎的培训内容分别是种养殖技术(84.62%)、市场营销(46.15%)、外出务工技能(46.15%)、农产品加工(38.46%)。这也反映了当地农民正逐渐由传统的单一农业型农民向多元市场型、技术型的新型农民转型过渡。而这一切都为今后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供给。

结 语

名山县是四川农业大县,有一定的文化资源和历史积淀,但是经济不发达,这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先进经验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借鉴参考,调整方针政策,提供对策建议,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搞好西部建设开发。

注:本文修改自《雅安名山县农村群众文化娱乐现状调研报告》一文。

作者简介:李昊(197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博士,助理研究员,对农村文化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牟德刚.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与措施[J].中州学刊, 2004(5).[2] 聂华林,李莹华.中国西部农村文化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3] 郫县课题组.对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考察[R].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7(1).[4] 苏红.论西部开发中的农村文化建设[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4(3).[5] 王国敏.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EB/OL].(2007-02-27)[2007-09-26] http: //www.xiexiebang.com/onews.asp? id=206.[6] 叶中锋.对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4(4).

下载四川新农村建设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新农村建设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从西滑封村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学 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班 级安全工程1001班 任课教师边水燕 姓 名赵路遥......

    新农村建设

    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的 分析与处理 引发群众性事件的矛盾,既有政治领域的矛盾,也有经济领域的矛盾;既有思想文化领域的矛盾,更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偶发事件。要防范群体性......

    新农村建设

    沿着这条道路推进中国革命的毛泽东在他的《论持久战》中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我们同样相信,在今天的建设中,发展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新农村建设

    建设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圣毅园规划占地3.73万亩,由圣毅园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这里既有异国风情园、无公害生态农业、休闲农......

    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

    新农村建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程序实践教学关于新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调查报告作者:丫丫系别:建工系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学号:0801010023指导教师:俞辉二零一......

    建设新农村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福州大学阳光学院法律系09法学2班 240996218 黄艺凤摘要: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

    新农村建设

    人,即人民。民,则农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