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计划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了解该学生基础较差,遗忘严重,对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
二、复习措施
1、以教材为本,努力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精选、精编复习题。
2、串讲知识要点,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记忆,拔升能力
3、精选精练,要求对每个知识点都力求重现一次,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4:没有总结,就不会有能力的提升,仅仅只是知识的再现,遇到新材料,新情景的题就会不知所措,因而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很重要。
第二篇:中考生物复习计划
根据中考复习指导的命题原则,考试范围及考试的时间表,特制定以下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力争通过讲解、强化训练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使学生提升能力。
二、具体措施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做到把握考试方向。
2、整体复习教材,合理安排复习侧重点,用好教材。
3、后期安排训练题,大量强化训练。
三、复习计划:
由于七年级知识内容相对较疏远,知识点容易遗忘,特别对这一部分掌握不好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复习顺序能让他们更加容易复习和掌握知识点,使复习的效率更高。然后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的复习。
阶段一:完成《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的基础知识教学,这部分知识在初中生物考试中所占得比例较大,组织好这部分的教学,对于学生将来复习更有好处。
阶段二:由于时间关系,在完成《生物学》(下册)的基础上,教学的时间应该与中考的时间相近,对于做好该部分的复习,可以减轻学生在今后复习的负担。
阶段三:全面复习,这是生物中考前的一轮全面复习过程,是以课本为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使学生能对知识形成一个网络。比如在复习“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时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突破重点,攻破难点。第二轮把相近的知识点进行归类,使学生能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考试。
时间安排:
4.1-----4.3主题一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课时1
4.8-----4.10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课时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课时3
4.15----4.17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课时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课时2
4.22----4.24生物圈中的人课时1生物圈中的人课时2
4.29----5.1生物圈中的人课时3生物圈中的人课时4
5.6-----5.8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与遗传课时1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与遗传课时2
5.13---5.15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与遗传 课时3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与遗传课时4
5.20----5.22生物的多样性1课时健康的生活1课时
5.27---5.29专题训练
第三篇:生物中考复习计划(推荐)
初二生物中考复习计划
新课已结束,即将进入中考总复习阶段。面对这一届初二学生:底子薄,思想重视程度不够。针对这种情况,制定出科学、有序的总复习计划,并使总复习计划顺利妥当实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从容面对中考。
教学进度:
第一阶段:从3月初到四月初,完成八年级下册的基础知识教学(第八周)
第二阶段:从4月初到4月下旬,完成八年级上下册的复习,并完成生物的第一次模拟考试(第八到十一周)
第三阶段:从5月初到5月底,完成七、八年级上下册的第一轮复习,并完成第二次模拟考试(第十二到地十六周)
第四阶段:从6月初到6月底,完成七八年级第二轮复习(第十七周到十八周)阶段要求:
二、具体要求及做法
(一)第一轮复习阶段:针对学生对已学的生物基础知识,因时间久部分已遗忘的共性,坚持“以本为本”,依据中考指导书和学科“课程标准”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全面扎实复习基础知识,具体地说:教师依据课本和中考指导书扎实地讲清各单元知识点,初步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学生在“温故知新”的基础上,重新识记,理解,应用。此阶段:我们将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巩固和增强复习效果
把书本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列出复习提纲,让学生课后去识记。
(二)第二轮复习阶段:针对学生第一轮复习,反馈情况,以及《考纲》的重点要求。强化训练重点、难点内容。以使学生在掌握全面基础知识基础上,能把握重点,突破重点加深对知识理解和应用。
1、采取专项训练,精选练习,在课堂精讲,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辨析疑点,查找误点、弱点,突破难点。
2、课后,教师精选与课堂知识点相关的练习,供学生在课后专项训练,并尽力使学生题题有所收获。
3、最后练习教研室提供的综合试卷。
2011年4月
第四篇:初三中考复习计划
初三中考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
1、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牢记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一个题,你能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是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基本宗旨是: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圆等。配套练习以《初中双基优化训练》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务实基础,今年中考题难:中:易=1:2:7,基础分占总分150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决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从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意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
(8)应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体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的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
二、第二轮复习(五月份)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式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型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型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全品中考复习》。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第二轮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得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重要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体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是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8)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份)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地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平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丢分。
(5)给特殊的题加评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在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的形式给予讲解。
(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十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8)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4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题需要4节课的讲评时间。
(9)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10)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一要讲透,二要展开,三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11)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12)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的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身心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是要注意,解放不是放纵,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
(13)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14)心态和信心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了最大。
第五篇:初三中考复习计划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计划
龙池初中叶聪明
九年级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根据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一下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初中数学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知识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式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复习时应以课本为主,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尤其课后的读一读,想一想,有些中考题就在此基础上延伸、拓展。一味地搞题海战术,整天埋头做大量练习题,其效果并不佳,所以在做题中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
2、夯实基础,学会思考。在应用基础知识时应做到熟练、正确、迅速。上课不能只听老师讲,要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方法和策略,应通过老师的教,自己“悟”出来,自己“学”出来,尤其在解决新情景问题的过程中,应感悟出如何正确思考。
3、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基础知识既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同时也常涉及到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等。中考数学命题除了重视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
二、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每年中考试题按难度比例,基础分占比例大,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5、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6、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三、第二轮复习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多年来,初中数学的“方程”、“函数”、“直线型”一直是中考重点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于试卷始终。另外,“开 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些中考题大部分来源于课本,有的对知识性要求不同,但题型新颖,背景复杂,文字冗长,不易梳理,所以应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以便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
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四、第三轮复习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4)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予讲解。(5)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立足一个“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