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范文]

时间:2019-05-14 14:0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范文]》。

第一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范文]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教学质量督察员工作指南

本指南是指导教学质量督察员进行工作并规范其行为的重要文件,同时也供被督察学校改进工作和配合督察员开展工作时参考。

一、督察员的条件和聘任

1.督察员的条件

教学质量督察员应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育及其评估工作,熟悉注册工程师制度;对教学质量督察工作热心负责,为人正直、坚持原则。

2.督察员的聘任

督察员由通过或有条件通过评估的院校聘请,报建设部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办公室备案。督察员的督察工作对评估委员会和所聘院校负责。

二、教学质量督察员的工作

1.督察员对已获得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合格证书或有条件通过的院校每一至二年进行一次监督性视察,时间一般为1~2天。主要工作为:

(1)帮助和督察学校改进视察报告中所提出的不足;

(2)按照《评估标准》的要求,给学校提出专业建设的建议,督促学校不断保持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3)在督察学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向评估委员会反馈有关信息,以便发展专业教育和完善评估工作。

2.教学质量督察员可通过观察教学、实验、实习及其管理,通过接触院系有关负责人、教师、学生等多种方式进行了解和督察工作。

督察员在每次督察工作结束后即应对学校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育的改进、新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写出评价意见(约1000字)。评价意见一式两份,一份交被督察学校,另一份交评估委员会办公室。

三、其他事项

1.在合格证书有效期内的院校,可聘请2位督察员,任期为4年,连续聘任不能超过两届;

2.督察员赴学校的旅差费用由被督察学校担负。

第二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介绍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能力。毕业生去向主要有设计研究院、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产品制造及营销公司、工程技术与管理、高新技术产品和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随着电子、医药对洁净技术要求较高的有关行业的发展,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加。

专业简介

专业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从事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物理环境和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备系统之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初步具备这方面的工作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应包括:传热与传质、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计算机、建筑电气、电子、机械、建筑环境等;

◆ 较系统地掌握建筑环境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具有一定的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测试、调试及运行管理的能力;

◆ 初步掌握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的设计方法;

◆ 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及协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3、主干学科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建筑电气、环境工程概论等。

4、主要课程

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 流体力学 建筑环境学 机械设计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 流体输配管网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建筑给排水工程 建筑电气 空调技术 制冷

技术 供热工程 设备自动化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 工业通风 建筑设备自动化 建筑电气 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 燃气工程、建筑设备工程预算等。

5、实践教学

包括认识实习及生产实习、有关专业基础课的实验(安排在大一,大二期间进行)、相关的专业课程设计包括: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锅炉房课程设计、制冷机房(冷冻站)课程设计、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设备工程预算课程设计、供暖工程课程设计、空调设计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从一般从大二下学期开始至大四上学期结束,大四下学期开学至六月初为毕业设计阶段,北方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可能有点不同,总的整体来说毕业设计一般为三个月时间,毕业设计方向有空调方向、供暖方向、给排水方向、电气方向、燃气方向等。

6、修业时间

4年

7、学位情况

工学学士

8、原专业名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HVAC)

编辑本段

专业综合介绍

长久以来,人们都渴望有温暖舒适的环境供居住和工作。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借山洞栖息,躲避风雨严寒。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有能力建造房屋,为自己寻找更安全可靠的庇护之所。但是仅有一个处所仍是不够的,人们还希望自己的家冬暖夏凉,方便地用到水、电等生活设施。目前,在我们居住的城市,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水电暖服务。这些设备和条件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方便,使我们能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愉快的时光。而这方面的工作正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员所从事的。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除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的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才。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扩大,现代建筑日新月异,已不再是过去的平房或低楼层、格局死板的建筑,出现了大量新型建筑体系,对内部的设备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能适应现代建筑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我国,目前有一些新型建筑内部的环境与设备尚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许多方面仍然处在探索和尝试的阶段。如某些高层写字楼和外观华丽的建筑物

内部,明显的存在通风不好导致的空气质量下降,或者夏季制冷、冬天供暖不到位等问题。这都需要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技术人员与建筑设计师进行良好配合,以对建筑结构和用户需求有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做出切实可行的设计。可见,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专业人员有很大的施展空间。一般来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学习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学习供热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和施工安装与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以掌握各种系统的设计及相关设备的选择,具有施工安装及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因此,本专业适合于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的同学来学习,如果对流体力学和热学兴趣浓厚,将对本专业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编辑本段

专业教育发展状况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新制定的招生目录中的新组建专业,由原来的供热供燃气通风空调工程专业和燃气输配专业合并重组而成。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是首批设立该专业的著名院校,早在1953年,这两所大学就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同济大学是在1952年曾有过一届建筑设备专科,学制两年在建筑系,是暖通专业的雏形,在50年代同济大学就开始招收研究生。早期该专业清华大学为暖通空调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系,后调整到热能系,同济大学原名为供热供燃气及通风专业,是因为学习前苏联教育体制开办最早的一个专业,也是热能工程系中成立最早的支柱专业。在初期有一些影响的院校还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建大、西安建大和太原工大(俗称老八校)等。当时有一大批优秀的该领域人才,如清华大学王补宣教授,傀维斗教授、同济大学的巢庆临教授。国际上该专业成立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院校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前苏联列宁格勒建工学院、德国波鸿大学、比利时的列日大学等。中国主要从这些国家吸取经验,但主要是模仿前苏联而建立该专业。

建国初期,该专业经过了一个从产生到成长的历史过程,此专业几经变化,逐渐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建筑系等系院中分离出来而形成一个独立的专业。从1953建专业到1966年为止,为国家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工程技术和研究人才,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当时城市的集中供热供暖难以大面积实现,燃气尚处于开发阶段,人们对建筑物环境要求不高,该专业规模不是很大,一般每个院校只招生十几人。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在该专业一直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同济大学的巢庆教授是该专业的权威,于1957年8月至1958年12月去前苏联进修,是该专业最早的国际交流。

当时著名院校有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在国际上,该专业发展十分迅速,反映在领域的拓宽,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该专业已发展成为以工科为主,涉及生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社会学、美学等综合知识,愈来愈趋向交叉领域学科。同时将计算机深入引入该专业,便利该专业发展成为一个很前沿的学科。

新世纪里,健康、能源、环境已成为倍受人类关注的三大主题,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和这三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明天,本专业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应用前景。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已将人类居区纳入议事日程,人居环境科学将成为面向世纪本学科发展的大方向。除原有的传热学、流体力学、热力学外,我们需要越来越多地掌握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包括生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学以及声、光等知识,努力营造建筑物内适宜而健康的人工热湿环境,使之满足于需要。改革开放以后,该学科与国际的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一起参与协作科研和一些重大的国际会议,引进国外知名教授,使该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暖通行业已成为世界各界共同关注的行业。

编辑本段

专业就业趋势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能力,具有制定建筑自动化系统方案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

国家级奖“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简称“人环奖”)

课程设置

基础课: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普通化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测量、电工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VB)专业课:传热学 Heat Transfer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工程流体力学 Fluid Mechanics

暖通空调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工业通风 Industry ventilates and dust removal

制冷技术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锅炉与锅炉房 boiler and boiler room

燃气输配 The gas is lost and mixes the network management

流体输配 The fluid is lost and mixes the network management

[1]

供热工程 Supply heat engineering

空气调节 conditioning of air

热质交换 The principle and equipment of heat and mass

电子电工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环境测试技术、通风及空气污染控制、施工组织与经济、空气洁净技术、热泵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蓄冰空调记冷藏技术,建筑给排水、新能源利用、施工技术与管理、空气污染控制、燃料燃烧与器具、暖通典型工程分析、暖通空调新进展、建筑自动化等。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领域的工作,具有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的能力,具有制定建筑自动化系统方案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能在设计、研究、安装、物业管理、监理、房地产开发以及决策咨询单位从事技术、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供热工程、空调工程、通风工程、建筑热源、空调冷源、流体输配管网、机械设计基础、建筑给排水工程、电工与电子技术、建筑电气等。

本专业招收理科考生,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第三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介绍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 Equipment Engineering)

专业简介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能力。毕业生去向主要有设计研究院、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产品制造及营销公司、工程技术与管理、高新技术产品和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随着电子、医药对洁净技术要求较高的有关行业的发展,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加。

专业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从事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物理环境和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备系统之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初步具备这方面的工作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应包括:传热与传质、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计算机、建筑电气、电子、机械、建筑环境等;

◆ 较系统地掌握建筑环境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具有一定的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测试、调试及运行管理的能力;

◆ 初步掌握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的设计方法;

◆ 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及协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3、主干学科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建筑电气、环境工程概论等。

4、主要课程

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 流体力学 建筑环境学 机械设计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 流体输配管网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建筑给排水工程 建筑电气 空调技术 制冷技术 供热工程 设备自动化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 工业通风 建筑设备自动化 建筑电气 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 燃气工程、建筑设备工程预算等。

5、实践教学

包括认识实习及生产实习、有关专业基础课的实验(安排在大一,大二期间进行)、相关的专业课程设计包括: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锅炉房课程设计、制冷机房(冷冻站)课程设计、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设备工程预算课程设计、供暖工程课程设计、空调设计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从一般从大二下学期开始至大四上学期结束,大四下学期开学至六月初为毕业设计阶段,北方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可能有点不同,总的整体来说毕业设计一般为三个月时间,毕业设计方向有空调方向、供暖方向、给排水方向、电气方向、燃气方向等。

6、修业时间

4年

7、学位情况

工学学士

8、原专业名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HVAC)

专业综合介绍

长久以来,人们都渴望有温暖舒适的环境供居住和工作。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借山洞栖息,躲避风雨严寒。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有能力建造房屋,为自己寻找更安全可靠的庇护之所。但是仅有一个处所仍是不够的,人们还希望自己的家冬暖夏凉,方便地用到水、电等生活设施。目前,在我们居住的城市,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水电暖服务。这些设备和条件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方便,使我们能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愉快的时光。而这方面的工作正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员所从事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除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的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才。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扩大,现代建筑日新月异,已不再是过去的平房或低楼层、格局死板的建筑,出现了大量新型建筑体系,对内部的设备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能适应现代建筑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我国,目前有一些新型建筑内部的环境与设备尚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许多方面仍然处在探索和尝试的阶段。如某些高层写字楼和外观华丽的建筑物内部,明显的存在通风不好导致的空气质量下降,或者夏季制冷、冬天供暖不到位等问题。这都需要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技术人员与建筑设计师进行良好配合,以对建筑结构和用户需求有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做出切实可行的设计。可见,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专业人员有很大的施展空间。一般来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学习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学习供热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和施工安装与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以掌握各种系统的设计及相关设备的选择,具有施工安装及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因此,本专业适合于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的同学来学习,如果对流体力学和热学兴趣浓厚,将对本专业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新制定的招生目录中的新组建专业,由原来的供热供燃气通风空调工程专业和燃气输配专业合并重组而成。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是首批设立该专业的著名院校,早在1953年,这两所大学就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同济大学是在1952年曾有过一届建筑设备专科,学制两年在建筑系,是暖通专业的雏形,在50年代同济大学就开始招收研究生。早期该专业清华大学为暖通空调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系,后调整到热能系,同济大学原名为供热供燃气及通风专业,是因为学习前苏联教育体制开办最早的一个专业,也是热能工程系中成立最早的支柱专业。在初期有一些影响的院校还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建大、西安建大和太原工大(俗称老八校)等。当时有一大批优秀的该领域人才,如清华大学王补宣教授,傀维斗教授、同济大学的巢庆临教授。国际上该专业成立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院校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前苏联列宁格勒建工学院、德国波鸿大学、比利时的列日大学等。中国主要从这些国家吸取经验,但主要是模仿前苏联而建立该专业。

建国初期,该专业经过了一个从产生到成长的历史过程,此专业几经变化,逐渐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建筑系等系院中分离出来而形成一个独立的专业。从1953建专业到1966年为止,为国家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工程技术和研究人才,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当时城市的集中供热供暖难以大面积实现,燃气尚处于开发阶段,人们对建筑物环境要求不高,该专业规模不是很大,一般每个院校只招生十几人。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在该专业一直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同济大学的巢庆教授是该专业的权威,于1957年8月至1958年12月去前苏联进修,是该专业最早的国际交流。

当时著名院校有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在国际上,该专业发展十分迅速,反映在领域的拓宽,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该专业已发展成为以工科为主,涉及生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社会学、美学等综合知识,愈来愈趋向交叉领域学科。同时将计算机深入引入该专业,便利该专业发展成为一个很前沿的学科。

新世纪里,健康、能源、环境已成为倍受人类关注的三大主题,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和这三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明天,本专业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应用前景。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已将人类居区纳入议事日程,人居环境科学将成为面向世纪本学科发展的大方向。除原有的传热学、流体力学、热力学外,我们需要越来越多地掌握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包括生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学以及声、光等知识,努力营造建筑物内适宜而健康的人工热湿环境,使之满足于需要。改革开放以后,该学科与国际的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一起参与协作科研和一些重大的国际会议,引进国外知名教授,使该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暖通行业已成为世界各界共同关注的行业。

专业就业趋势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能力,具有制定建筑自动化系统方案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

国家级奖[1]“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简称“人环奖”)

课程设置

基础课:高等数学、英语、普通化学、建筑制图、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VB)专业课:传热学 Heat Transfer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工程流体力学 Fluid Mechanics

工业通风 Industry ventilates and dust removal

制冷技术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锅炉与锅炉房 boiler and boiler room

燃气输配 The gas is lost and mixes the network management

流体输配 The fluid is lost and mixes the network management

供热工程 Supply heat engineering

空气调节 conditioning of air

热质交换 The principle and equipment of heat and mass

电子电工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环境测试技术、通风记空气污染控制、施工组织与经济、空气洁净技术、热泵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蓄冰空调记冷藏技术,建筑给排水等。

18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评估通过学校和有效期情况统计表(截止到2008年5月)序号 学 校 本科合格有效期 首次通过评估时间

01、清华大学 2007.6-2012.5 2002.5

02、同济大学 2007.6-2012.5 2002.5

03、天津大学 2007.6-2012.5 2002.5

04、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6-2012.5 2002.505、重庆大学 2007.6-2012.5 2002.506、07、08、09、解放军理工大学 2008.5-2013.5 2003.5东华大学 2008.5-2013.5 2003.5湖南大学 2008.5-2013.5 2003.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5-2009.6 2004.510、山东建筑大学 2005.6-2010.6 2005.611、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05.6-2010.6 2005.612、华中科技大学 2005.6-2010.6 2005.613、中原工学院 2006.6-2011.6 2006.614、广州大学 2006.6-2011.6 2006.615、北京工业大学 2006.6-2011.6 2006.616、沈阳建筑大学 2007.6-2012.2007.617、南京工业大学 2007.6-2012.5 2007.618、长安大学 2008.5-2013.5 2008.519、湖南工程学院 2008.5-2013.5 2003.5

注:南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于2006年6月基本通过评估,有效期为有条件5年。2008年根据该校申请,评估委员会没有组织对其进行复查。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评估程序与方法》的有关规定,评估委员会决定撤销原评估基本通过的结论。

第四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介绍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介绍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本情况

1、发展历程

1.1 专业创建

1952年开始创建暖通专业—“供热、供煤气及通风工程”,设立该专业的学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同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一届研究生开始招生,生源来自全国青年教师,有:郭俊、温强为、陈在康、张福臻、方怀德。1953年,前苏联的暖通专家BX.德拉兹多夫来华,在哈工大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暖通教研室,同时哈工大抽调了五名本科生与第一届研究生一起学习,他们是:路熠、贺平、盛昌源、武建勋、刘祖员。

1956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有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及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类合并组建了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年成了暖通专业的高校有: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太原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

1958年,湖南大学成了暖通专业。

以上,我国最早成立暖通专业的学校有:哈工大、清华、同济、东北工学院(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天大、太原工学院(由太原理工大学继承)、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及湖南大学,即暖通界俗称“老八校”。

该阶段专业教育及教学模式特点:基本上照搬前苏联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是由前苏翻译过来。

1.2专业探索及积累

创建初期培养模式及方法中存在问题:学制太长(5年)、计划学时太多、教学内容太多;

1958年,国内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各院校根据自身经验进行了改革,在“削枝保干”思想指导下,有关土建的课程如:工程结构、结构力学、测量学等课程被取消,原“供暖通风”课程分为“供暖与供热工程”、“工业通风”及“空气调节”。

——同时,大多数学校把“供煤气”这个分支也取消,专业名称变为“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后来随着城市煤气事业的反展,在部分学校(如哈工大、北建工)单独设立了“燃气工程”专业。

本阶段改革,各院校差异很大,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教材多为自编的讲义。1963年,在原建工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制定暖通专业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和各门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组成编审了一整套暖暖专业适用的全国通编教材。

1.3 专业大发展

1978-1998年,是我国暖通专业大力发展时期。期间设有暖通专业本科的高校发展到100多所,设有专科的高校也有近100所。同时,建立了全国性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高校暖通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和全国统编教材。

1.4 改革与扩展

1998年后,为适应新的形势,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504种专业减少为249种;其中把密切相关的两个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进行合并,增加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等内容,形成的新专业定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现阶段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突出特色为营造人工环境!为适应这一特色,专业基础科除了原先的“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外,增设“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这三门课程是真正体现建环专业的特点以及与其他专业的区别所在。目前,开设建环专业的高校有140多所,已形成完整、规范的教学体系及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人才培养体系。

到2007年,已经有近20所高校具备了建环专业的博士生培养资格,其中13所已经招生,硕士、博士点名称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已有博士生招生的学校有:哈工大、清华、湖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济、重大、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天大、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大、东华大学、上海交大。

2、专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1国内

目前国内近140所高校设有建环本科专业,各校各地办学层次不一。在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框架内,开设了不同的专业方向,主要专业方向有:暖通空调方向、城市燃气供应方向、建筑给排水方向、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方向,由于学习时间有限,一名学生只能选修1各或2个专业方向,其他方向可基本了解。

建环专业是利用能源来创造人工环境,以满足生活、生产的需要。在常规能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现实下,“消耗最少的能源,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是我们专业追求的目标!

本世纪建环专业发展的特点:在专业教育及工程应用领域,确立“以人为本”的建筑环境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更加关注建筑节能和设备节能,更加关注建筑功能的扩展,使建筑和建筑环境成为提高人类生产效率和提高优质生活的载体。

2.2 国外

国外建环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有100多年。

1985年第一届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大会在欧洲召开。

俄罗斯

成立于1928年,本科教育学制一般5年。其中俄罗斯大学最早设有建环专业,目前莫斯科建筑大学该专业具有很强的实力。

美国

美国没有独立的建环本科专业,本专业的内容大多分布在建筑系或机械系,学习内容着重设备技术,学生毕业后在暖通行业就业,亦可进一步学习基础理论。

美国建环专业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设备,学生毕业后对机电一体化和新产品开发具有较强的理解,因此美国建筑设备制造业居于世界领先。开设暖通类专业的知名学校有: 卡内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

欧洲

英国、瑞典、丹麦等西欧及北欧国家设有建环专业,其特点是学生大部分时间学习专业课和系统相关的课程,建筑设备相关内容不多。瑞典、丹麦有几所著名大学设有建环专业,学习内容和范围与我国基本相同。知名大学有:诺丁汉大学、雷丁大学、丹麦技术大学、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等。

日本

日本有40多所高校设有建环专业。本专业作为3个研究方向(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之一设在大学的建筑系,因此,日本建环专业与建筑结合紧密,其建筑设备系统设计严谨完善。知名的大学有: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东北大学、鹿儿岛大学等。

3、就业去向

我国暖通空调设备的生产及其系统设计、安装、维护管理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2006年,我国散热器产值超过130亿元;活塞式制冷机、空调末端等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中央空调市场需求超过200亿元,到2010年预计可达350亿-400亿元;家用空调、冰箱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设计研究院、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各级

政府建设、规划、管理、消防、质监、环境评价部门;燃气热力公司、工程公司、设备生产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监理公司、城市物业管理部门等。主要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产品开发、规划管理、工程施工、生产运行等工作。同时该专业可以报考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低温制冷、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城市环境与生态工程、建筑管理、热能与动力等学科的研究生

具体可分为如下就业方向:

进行设计工作

在建筑设计单位从事供暖、通风、制冷及空调设计;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建筑等方面设计;也可在制冷空调设备工程公司和设备制造企业从事建筑设备的设计和研发工作,还可以在市政部门等从事燃气供应等设计工作。

从从事概、预算等造价工作

从事供暖、通风、空调、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概预算和安装工程招投标等工作

从事施工管理和职工组织工作

在建房地产公司从事筑安装工程公司(包括建筑消防工程公司)或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电气工程的施工管理及组织

从事工程监理工作

在质量检查部门(质量监督局、检测站)从事建筑与建筑设备的安装质检工作,在安装工程监理公司从事设备监理工作

从事建筑环境管理及建筑设备维护工作

对高级商厦、宾馆饭店、办公大楼、机场、邮政大楼、会展中心、地铁、医院等大型民用建筑以及医药厂、卷烟厂、纺织厂、电子厂、冷冻厂等工业建筑以及一般物业管理公司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销售与管理

从事建筑设备、制冷、空调设备等产品销售或售后服务等工作

建筑能源环境评估与咨询

从事建筑能源环境模拟、评估和咨询的相关工作,是一新兴行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建环专业毕业生就业前途广泛,很多高校本专业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

第五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自荐书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你在百忙之中阅览我的自荐书,为一位满腔热情的本科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我是XX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08级即将毕业的学生。欣闻贵单位制度健全、前景很好,对人才格外重用,同时又需要我们这类人才的加入及贵单位的锐意进取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深深吸引了我。因而不揣冒味,借此择业之际毛遂自荐,希望以自己所学知识和自身能力为贵单位效劳。

在校期间,我扎实的学习了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空调用制冷技术、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机、供热工程、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等我们的专业基础课程,使我对现代空调与制冷技术有较深入的了解。就计算机水平而言,熟悉VB编程语言,能熟练运用AUTOCAD和天正暖通8.2.在校三年里,尊师守纪,关心集体。学习了VB程序设计,熟练 Window98/ 2000/Xp 等操作系统以及photoshop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熟练Office 等常用办公软件。我希望能在最年轻、最有能力、最有挑战意识的时间里培养、体现自我价值,成为贵单位能吃苦、能战斗的一员。因为年轻我有干劲和信心;也因为年轻我有缺点和不足。但我愿意在新的环境中与其他同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创造财富。本着检验自我、锻炼自我、展现自我的目的,别人不愿做的,我会义不容辞的做好;别人能做到的,我会尽最大努力做到更好!

我愿与贵单位同事携手共进,共创辉煌!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我期待着能成为贵单位的一员!最后,祝贵单位事业上更上一楼,全体员工身体健康!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iexiebang

欢迎继续浏览

下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英语翻译

    Lesson 6 热舒适 主要目的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是提供人体热舒适条件。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热舒适性,心理状况,与热环境表示满意”(ASHRAE标准55)。这个定义什么是满意的条件......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英语翻译★

    第八课 用于加热和冷却许多建筑物的能源通常来自一个在工厂的中心位置。能量输入可以是任何电力,石油,天然气,煤炭,结合太阳能,地热等。这种能量通常是转换成热水或冷冻水或蒸汽,......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介绍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楼宇暖通空调工程、供配电工程、燃气供应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消防工程、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介绍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以发展智能化的建筑环境和建筑设备技术,创造健康、高效、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介绍 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简介舒适的现代室内环境为专业方向,......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简介

    首先小更正一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_^,前身是以前的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先说一下我的看法供参考,再有一些专业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居住的舒适......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返回首页 发布时间:2009/5/20 22:24:21 分类:专业简介 已经阅读2102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简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暖通空调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暖通空......

    建筑环境与工程设备专业实习报告

    我利用暑假时间到xx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实习!经过实习我了解了许多建筑设备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了认识,培养和锻炼了综合运用所学的基......

    建筑环境与工程设备专业实习报告

    建筑环境与工程设备专业实习报告 建筑环境与工程设备专业实习报告1 实习目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习目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认知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