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14:1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第一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

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赣府厅发〔2010〕2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妥善解决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的“老有所养”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府发[2006]8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0年民生工程安排意见的通知》(赣府发

[2010]5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解决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实施范围和对象

(一)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是指由国家统一组织的原城镇上山下乡插队知识青年,返城后一直未经县以上劳动或人事行政部门办理正式招收录用手续、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未享受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生活补助且在2009年12月31日前具有我省城镇户籍的人员。

(二)认定上山下乡知青身份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1962年以来,城镇青年由县级及县以上知青安置办、四个面向办、知青办组织动员上山下乡的;(2)1968年以来,动员城镇居民下乡随同下乡的子女,当时年龄在16至25周岁的,以及城镇居民“收回”时,留在农村的子女年满17周岁的;(3)落实政策“收回”的干部、职工留在农村的子女,原属城镇户口,“收回”时年龄满17周岁的。

二、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办法

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本人自愿,可选择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参照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享受养老生活补助。

(一)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1、2009年12月31日前,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的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本人自愿,可按个人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缴从1995年10月1日起至办理补缴手续时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补缴基数统一按不低于办理补缴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核定,缴费比例按20%计算。补缴期间缴费指数统一按办理补缴手续时的缴费基数与所在设区市上年度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个人账户按缴费基数总额的8%一次性记录。补缴后,仍未达到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按本《通知》补缴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免收滞纳金。

从2010年1月1日起,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参保人员达到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时,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计发基本养老金,实际缴费累计或一次性补缴满15年后,其1980年12月31日前原上山下乡插队期间可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从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起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并参加以后年度基本养老金调整。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已办理退休手续并领取了基本养老金的人员死亡,按规定享受丧葬抚恤费待遇,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余额,由社保经办机构一次性支付给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死亡的,其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中记入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及划入统筹基金部分的本金由社保经办机构一次性支付给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2、2009年12月31日前,男已满60周岁、女已满55周岁的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本人自愿,可按个人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下列办法一次性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人员一次性缴费32500元,在此基础上,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缴费1500元,最多减至男年满75周岁、女年满70周岁(具体补缴标准详见附表1)。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按前款规定参保缴费后,从办理参保缴费手续的次月起按月领取450元基本养老金,今后调整基本养老金标准按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调整水平的60%执行,丧葬抚恤费标准参照参保企业退休人员丧葬抚恤费标准的60%执行。

已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死亡,其一次性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扣除已领取基本养老金和丧葬抚恤费后的余额,可一次性退还给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二)享受养老生活补助办法

本人无力缴纳养老保险费、选择不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由本人申请,参照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生活补助标准按月享受养老生活补助。2009年12月31日前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从2010年1月1日起开始享受;之后达到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从达到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次月起开始享受。2010年,养老生活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245元,今后随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生活补助标准的调整而相应调整。

三、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申报和审批程序

1、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办理养老保障,需向其户口所在地街办或乡(镇)政府提出申

请,填写《江西省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申报审核表》(详见附表2),并应提供以下材料:

(1)本人身份证、户口簿;

(2)原县级及县级以上知青管理部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登记表》、知识青年下放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荣誉证或档案部门留存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花名册》等能够证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身份的相关原始材料;

(3)公安部门出具的原户口迁出、迁入证明或返城入户的派出所《入户登记表》等户籍迁移材料;

(4)其它需要提供的有关材料。

2、街办或乡(镇)政府对申报资料进行初审,主要核实申请人的出生时间、知青身份、上山下乡插队年限、城镇户籍等情况,经公示七天后无异议的,再填写《江西省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申请养老保障汇总表》(详见附表3),汇总上报所在县(市、区)社保经办机构(附个人初审材料)。

3、县(市、区)社保经办机构对街办或乡(镇)政府上报的人员情况进行审核,主要审核街办或乡(镇)政府上报的材料,核实申请人是否具备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或享受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生活补助等情况,对审核后符合条件人员的名单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投诉信箱。经公示七天后无异议的,由社保经办机构对其进行登记造册,报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批后,办理参保或享受养老生活补助,同时,填报《江西省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生活补助资金申请表》(详见附表5),由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并逐级上报至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2010年请各地于9月份以前报送补助资金申请表至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

四、有关政策衔接

已享受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养老生活补助的退休人员(含比照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享受养老生活补助的手工业联社大集体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下同),本人自愿,可改办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经本人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申请,并填写《享受养老生活补助人员改办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申请表》(详见附表4),可参照本《通知》第二条第(一)款第2点规定,按个人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次性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从办理参保缴费手续的次月起改领基本养老

金,同时停止享受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生活补助。

五、财政补助资金

根据已达退休年龄的已参保或享受养老生活补助的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人数,以及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改办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险人数,按照我省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生活补助标准,由省、市、县财政按7:1:2(其中省直管县按8:0:2)的比例安排资金。其中,已达退休年龄参加养老保险的,资金补助至参保地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享受养老生活补助的,资金补助至当地已设立的“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生活补助”专户,分账核算。

今后,各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应在每年4月底前,将已达退休年龄的已参保或享受养老生活补助的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和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改办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险的实际人数及补助资金申请表逐级上报至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以便尽快核实人数,及时下拨补助资金。

六、工作要求

解决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问题,是省委、省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这一群体的亲切关怀。为推进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各市、县(区)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单位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公安、纪检监察、档案、信访、街办(乡、镇)等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人员,抓紧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七、本《通知》从下文之月起执行。个人申报和登记造册工作应于2011年3月31日前完成。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附件:

1、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缴费标准表

2、江西省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申报审核表

3、江西省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申请养老保障汇总

4、享受养老生活补助人员改办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申请表

5、江西省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生活补助资金申请表

二○一○年五月十二日

第二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和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等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和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等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赣府厅发〔2011〕37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妥善解决我省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等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107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赣府厅发〔2010〕2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解决我省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和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等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完善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和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办法

允许2009年12月31日前男已满60周岁、女已满55周岁的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和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以及手工业联社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以下简称“超过退休年龄人员”),按照现行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改办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具体办法如下:

(一)按赣府厅发〔2010〕29号文已参保的超过退休年龄人员改办。

本人自愿,可按赣府厅发〔2010〕29号文第二条第(一)款第1项规定改办参保缴费。改办时,填写《已按赣府厅发〔2010〕29号文参保的超龄人员改办参保办法申请表》(见附件),按不低于所在设区市2009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缴费基数,扣除参保时已缴基本养老保险费,一次性补足缴满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从办理改办手续的次月起,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和200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重新计发基本养老金,并参加2011年及以后基本养老金调整。按规定补缴后,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1980年12月31日前上山下乡插队时间、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1995年9月30日前按政策规定认定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

(二)按规定已享受养老生活补助的超过退休年龄人员改办。

本人自愿,可参照前款规定改办参保。一次性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补缴满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后,按规定从办理参保缴费手续的次月起改领基本养老金,同时停止享受养老生活补助。

二、调整超过退休年龄参保人员待遇政策

(一)调整超过退休年龄参保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按照赣府厅发〔2010〕29号文参保的超过退休年龄人员,从2012年开始,调整基本养老金标准按全省月人均调整水平扣除中央财政月人均调待补助标准后的60%加上中央财政月人均调待补助标准执行。不再执行赣府厅发〔2010〕29号文第二条第(一)款第2项关于“今后调整基本养老金标准按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调整水平的60%执行”的规定。

(二)调整超过退休年龄参保人员死亡待遇政策。超过退休年龄人员按照赣府厅发〔2010〕29号文参保后死亡的,执行全省统一的丧葬抚恤金政策。不再执行赣府厅发〔2010〕29号文第二条第(一)款第2项中“丧葬抚恤费标准参照参保企业退休人员丧葬费标准的60%执行”的规定。

三、本《补充通知》从下发之日起执行。个人申报和缴费工作应于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附表:已按赣府厅发〔2010〕29号文参保的超龄人员改办参保办法申请表

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印发关于解决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实施办法的通知

印发关于解决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原行业统筹有关单位: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解决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妥善解决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遗留问题,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加大工作力度,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在2011年年底前基本解决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障问题。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财政厅

二○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关于解决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实施办法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107号)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解决我省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问题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补缴对象

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列入补缴范围:

1.具有我省城镇户籍,1996年1月1日前曾经与城镇集体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或曾经在城镇集体企业工作过,未参加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含原在县属以上大集体企业工作,后下放到乡镇的“三不变”人员)。

2.具有我省城镇户籍,1996年1月1日前曾经在国有企业工作,未参加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原“五七工”、“家属工”。

二、补缴办法

本次补缴以本人自愿为原则,按照以下办法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1.2011年6月30日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人员,一次性补缴15年后,从补缴次月起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2011年6月30日尚未达到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年龄(即: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下同)的人员,可一次性补缴距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年龄不足年限与15年之间差额年限的养老保险费(例:某男,56周岁,距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年龄还有4年,可向前一次性补缴11年),之后继续按我省有关规定参保缴费,直至达到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年龄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2.本次补缴的缴费基数按1996年以来各社保对应的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0%确定,缴费比例为20%,一次性补缴15年需缴纳53590元。2011年6月30日前达到或超过70周岁的人员,一次性补缴标准可以按每增加一岁减少缴费1000元确定,最多不超过1万元。3.一次性补缴所需费用原则上由个人负担。鼓励具备条件的单位对补缴费用给予适当补助。

三、待遇计发

本次补缴人员中,2011年6月30日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人员,计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一次性补缴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视同历年按时足额到账,计发办法按照《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省政府令第36号)执行。此类人员不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不再进行新老办法对比。

本次补缴人员如曾经过县以上政府劳动、人事等有权部门批准招收为国家正式职工,其在1986年12月31日之前根据国家和我省规定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经县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原始档案资料进行严格审查认定后,可以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四、其他问题

1.本次补缴人员出生时间的认定以本人居民身份证为准。2.本次补缴后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从2012年1月1日起参加我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

3.此次补缴政策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次性解决措施,自本实施办法下发之日起施行,截止时间为2011年12月31日,逾期不再补办。

第四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等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等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川办函[2008]73号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等有关问题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转发,请遵照执行。

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等涉及征地补偿安置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现就我省除大中型水利水电项目建设外的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等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一、关于征收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被征收土地的界址、地类和面积必须清楚,权属无争议。被征收土地的勘测应由拟实施征地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规划区外独立选址项目由项目业主)委托具备相应土地勘测资格的单位按照国土资源部〘土地勘测定界规程〙进行实地勘测,制作勘测定界图。土地类别应在对拟征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先按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适用)的标准进行分类,待收到国土资源部通知后,即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

—1— 家标准进行分类。征地面积、地类和权属应由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确认,确保农村集体土地权益不受侵犯。未经依法批准转为建设用地的耕地和其他非建设用地,仍要纳入农用地转用审批,履行占补平衡和缴纳有关税费义务。

二、关于前3年平均年产值。征收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国土资源、财政、物价、农业、林业和统计等有关部门依据本行政区域前3相关统计调查资料制订并报市(州)人民政府,由各市(州)人民政府汇总后送省国土资源厅。各市(州)人民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根据相关资料对各县(市、区)所制订的前3年平均年产值提出修改意见后,每年4月底前,由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分别将本行政区域的前3年平均年产值向社会公布。

三、关于征收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计算倍数。征收每亩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均按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0倍计算。安置补助费依据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人均耕地面积,按以下标准计算:人均耕地1亩及以上的,每亩耕地按前3年平均年产值6倍计算;人均耕地1亩以下的每个安置人口按前3年每亩平均年产值6倍计算。征用非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上述标准减半计算。

四、关于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地上附着物和青 —2— 苗的补偿标准由各市(州)人民政府每3年修订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在执行中各市(州)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区物价上涨幅度进行相应调整。

五、关于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负责征地安置的人民政府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实施征地的,应按照征地面积除以征地前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人均占有土地的数量确定被征地农民在城镇安置的数量,纳入城镇就业范围,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多途径实现就业,特别要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城镇规划区外单独选址项目征地的,征地后人均耕地资源较多的,可以在尊重被征地农民意愿基础上进行农业安置并纳入当地农村社会保障范围;征地后人均耕地资源少的,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应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征收土地涉及住房拆迁的,要按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居住条件。实施征地拆迁政府提供的基本住房建筑面积不得少于每人30平方米。被拆迁的农民在基本住房建筑面积内不支付购房费用,也不享受原住房拆迁补偿。原被拆迁住房面积超出基本住房面积的部分按附着物补偿标准给予补偿。以统一修建安置用房的,安置房建设要提前准备,原则上

—3— 做到先建房,后拆迁。确需过渡的,要落实过渡房源,支付过渡费,保证被拆迁人在过渡期内的基本居住和生活条件。拆迁过渡期不得超过1年,超过1年的过渡费加倍支付。

六、关于缴纳耕地开垦费标准。全省城镇规划区外按建设项目审批农地转用占用耕地的,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占补平衡。建设用地单位向省国土资源厅缴纳耕地开垦费。耕地开垦费的收缴标准,按〘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规定计算,每亩最高不超过3万元。

七、关于健全征地程序。在征地过程中要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征地依法报批前,要将拟征土地的用途、位置告知被征地农民,拟征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结果须经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确认。有关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对补偿标准、安置方案和社会保障方案组织听证。在建设用地报批材料中,要有征地告知、确认、听证的情况说明。被征地农民未申请听证的,要报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至少3至5名村民代表签收的听证通知书送达回执;举行听证的,要报听证笔录及地方政府针对农民在听证中所提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

征地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方案经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征地补偿标准、被征地农民 —4— 安置和社会保障办法及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地的所在乡(镇)、村(组、社区)予以公告,公告期不少于10天。未进行公告的不得实施征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其他权利人应当在征收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

八、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各地要严格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要求,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建立、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和措施,提高管理水平,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并建立相应的调整机制。

九、关于征地补偿费用的支付。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应由实施征地补偿安置部门直接支付给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土地补偿费由实施征地补偿安置部门直接支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有关规定使用,乡镇等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或变相截留。要按照政务(村务)公开的要求,将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支配情况公开。参加社会保障的,安置补助费首先作为缴纳被征地农民本人的社会保险资金,多余部分留作

—5— 个人生活安置费用。

十、关于明确征地补偿安置责任。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实施征地补偿安置的主体和主要负责人,对所辖地区的征地补偿安置工作负总责,要加强领导,明确分工,确定责任,强化督促检查。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各负其责,切实做好本行政区内的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和社会保障工作,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具体负责实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部门,在每一个城镇批次或项目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完成后,要对征地补偿安置落实情况进行自查。重点检查批后实施工作程序执行情况,补偿政策、标准、资金到位、住房安置和社会保障落实等情况,被征地农民群众对安置补偿工作的意见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要做到征一个批次就要依法妥善补偿安置到位一个批次,不留遗留问题。自查结束后向同级人民政府写出本批次或项目征地补偿安置工作总结报告并抄报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十一、建立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定期报告制度。各市(州)国土资源局要按季度向省国土资源厅上报前季度内实施征地的每个批次或项目征地补偿安置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的内容包括征地面积、地类、补偿标准、支付各项安置补偿金额、社会保障落实情况和住房安置情况,以及本地检查复核情况,并将每个批次 —6— 征地安置工作总结报告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年末上报本征地补偿安置工作总结。

十二、建设用地项目经批准使用国有农、林、牧、渔的土地补偿费用,对失地的国有农场农工(在编制的非农业户口)安置补助费比照征收集体所有土地的补偿办法和标准办理。

十三、停止执行《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和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川办函〔2004〕39号)。

二○○八年四月十三日

—7—

第五篇:川办函73号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等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川办函[2008]73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等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川办函[2008]73号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等有关问题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转发,请遵照执行。

川办函[2008]73号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等有关问题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转发,请遵照执行。

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等涉及征地补偿安置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现就我省除大中型水利水电项目建设外的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等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一、关于征收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被征收土地的界址、地类和面积必须清楚,权属无争议。被征收土地的勘测应由拟实施征地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规划区外独立选址项目由项目业主)委托具备相应土地勘测资格的单位按照国土资源部《土地勘测定界规程》进行实地勘测,制作勘测定界图。土地类别应在对拟征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先按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适用)的标准进行分类,待收到国土资源部通知后,即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进行分类。征地面积、地类和权属应由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确认,确保农村集体土地权益不受侵犯。未经依法批准转为建设用地的耕地和其他非建设用地,仍要纳入农用地转用审批,履行占补平衡和缴纳有关税费义务。

二、关于前3年平均年产值。征收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国土资源、财政、物价、农业、林业和统计等有关部门依据本行政区域前3相关统计调查资料制订并报市(州)人民政府,由各市(州)人民政府汇总后送省国土资源厅。各市(州)人民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根据相关资料对各县(市、区)所制订的前3年平均年产值提出修改意见后,每年4月底前,由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分别将本行政区域的前3年平均年产值向社会公布。

三、关于征收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计算倍数。征收每亩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均按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0倍计算。安置补助费依据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人均耕地面积,按以下标准计算:人均耕地1亩及以上的,每亩耕地按前3年平均年产值6倍计算;人均耕地1亩以下的每个安置人口按前3年每亩平均年产值6倍计算。征用非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上述标准减半计算。

四、关于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各市(州)人民政府每3年修订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在执行中各市(州)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区物价上涨幅度进行相应调整。

五、关于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负责征地安置的人民政府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实施征地的,应按照征地面积除以征地前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人均占有土地的数量确定被征地农民在城镇安置的数量,纳入城镇就业范围,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多途径实现就业,特别要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城镇规划区外单独选址项目征地的,征地后人均耕地资源较多的,可以在尊重被征地农民意愿基础上进行农业安置并纳入当地农村社会保障范围;征地后人均耕地资源少的,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应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征收土地涉及住房拆迁的,要按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居住条件。实施征地拆迁政府提供的基本住房建筑面积不得少于每人30平方米。被拆迁的农民在基本住房建筑面积内不支付购房费用,也不享受原住房拆迁补偿。原被拆迁住房面积超出基本住房面积的部分按附着物补偿标准给予补偿。以统一修建安置用房的,安置房建设要提前准备,原则上做到先建房,后拆迁。确需过渡的,要落实过渡房源,支付过渡费,保证被拆迁人在过渡期内的基本居住和生活条件。拆迁过渡期不得超过1年,超过1年的过渡费加倍支付。

六、关于缴纳耕地开垦费标准。全省城镇规划区外按建设项目审批农地转用占用耕地的,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占补平衡。建设用地单位向省国土资源厅缴纳耕地开垦费。耕地开垦费的收缴标准,按《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规定计算,每亩最高不超过3万元。

七、关于健全征地程序。在征地过程中要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征地依法报批前,要将拟征土地的用途、位置告知被征地农民,拟征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结果须经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确认。有关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对补偿标准、安置方案和社会保障方案组织听证。在建设用地报批材料中,要有征地告知、确认、听证的情况说明。被征地农民未申请听证的,要报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至少3至5名村民代表签收的听证通知书送达回执;举行听证的,要报听证笔录及地方政府针对农民在听证中所提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

征地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方案经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征地补偿标准、被征地农民安置和社会保障办法及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地的所在乡(镇)、村(组、社区)予以公告,公告期不少于10天。未进行公告的不得实施征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其他权利人应当在征收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

八、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各地要严格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要求,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建立、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和措施,提高管理水平,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并建立相应的调整机制。

九、关于征地补偿费用的支付。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应由实施征地补偿安置部门直接支付给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土地补偿费由实施征地补偿安置部门直接支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有关规定使用,乡镇等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或变相截留。要按照政务(村务)公开的要求,将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支配情况公开。参加社会保障的,安置补助费首先作为缴纳被征地农民本人的社会保险资金,多余部分留作个人生活安置费用。

十、关于明确征地补偿安置责任。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实施征地补偿安置的主体和主要负责人,对所辖地区的征地补偿安置工作负总责,要加强领导,明确分工,确定责任,强化督促检查。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各负其责,切实做好本行政区内的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和社会保障工作,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具体负责实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部门,在每一个城镇批次或项目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完成后,要对征地补偿安置落实情况进行自查。重点检查批后实施工作程序执行情况,补偿政策、标准、资金到位、住房安置和社会保障落实等情况,被征地农民群众对安置补偿工作的意见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要做到征一个批次就要依法妥善补偿安置到位一个批次,不留遗留问题。自查结束后向同级人民政府写出本批次或项目征地补偿安置工作总结报告并抄报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十一、建立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定期报告制度。各市(州)国土资源局要按季度向省国土资源厅上报前季度内实施征地的每个批次或项目征地补偿安置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的内容包括征地面积、地类、补偿标准、支付各项安置补偿金额、社会保障落实情况和住房安置情况,以及本地检查复核情况,并将每个批次征地安置工作总结报告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年末上报本征地补偿安置工作总结。

十二、建设用地项目经批准使用国有农、林、牧、渔的土地补偿费用,对失地的国有农场农工(在编制的非农业户口)安置补助费比照征收集体所有土地的补偿办法和标准办理。

十三、停止执行《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和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川办函〔2004〕39号)。

二OO八年四月十三日

下载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等有关问题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等有关问题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