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孙谦同志在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孙谦同志在全国社区矫正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10月21日)
经报中央同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决定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今天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检察机关参与社区矫正、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积极参与社区矫工作
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已经5年多了。几年来的实践成效表明,开展社区矫正,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完善我国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的一项有益探索,不仅明显降低了行刑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教育改造罪犯质量,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和减少不和谐因素。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既符合世界行刑制度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同志在2008年全国政法系统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今后对于可不收监关押的罪犯,要通过建立完善分散的社会监督、管理、教育、矫治机制,真正在社会上、家庭中把他们管教好。这样既可以大大降低司法行政成本,又能够更好地教育感化他们,促进家庭和社区和谐。在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试行社区矫正,是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
1刑制度,贯彻落实宽严相济事政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对刑罚执行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开展对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是刑罚执行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促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保障刑罚的依法正确执行具有重要作用。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两院两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的意见》,充分认识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增强责任感,积极做好检察环节的社区矫正工作。
二、立足职能,认真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
检察机关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主要任务是开展法律监督,保障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进行。各级检察机关要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找准职责定位,严格执行《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贯彻落实中央五部门今年7月份下发的《关于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工作的意见》和《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办法》,并结合社区矫正工作的特点和实际,认真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
要把握重点,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依法开展对判决、裁定、决定监外执行的检察,支持和保障有关机关依法、正确适用非监禁刑,保证适用非监禁刑的对象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二是依法开展对监外执行交付执行活动的检察,促
进交付执行各个环节有效衔接,防止和纠正因不依法、不及时交付执行等原因造成监外执行罪犯“漏管”。三是依法开展对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监管活动和矫正活动的检察,防止和纠正监管和矫正活动中存在的“脱管”问题。四是依法开展对刑罚变更执行和解除矫正、终止执行环节的检察,促进有关机关依法公正办理减刑、收监执行以及在刑期或者考验期满后及时办理释放、解除管制、恢复政治权利等手续并履行相关程序。五是注重维护社区服刑人员合法权益,依法受理社区服刑人员的控告和申诉,妥善处理他们反映的问题,防止和纠正侵犯社区服刑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
要积极探索适应社区矫正特点的检察方式。在几年的社区矫正试点过程中,一些地方检察机关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和做法。要在总结和推广这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适应社区矫正特点的工作方式、方法。要坚持定期专项检察与日常随时检察相结合,全面检察与重点检察相结合,除了坚持开展一年两次的监外执行、社区矫正定期专项检察活动外,对于可能出现的严重违法问题和监外执行、社区矫正中的重大事件要进行随时检察。要针对发现的问题,区别情况,综合运用口头纠正违法、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和情况通报等形式,督促有关部门及时纠正或改进。要坚持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经常走访矫正机构、人民群众和社区服刑人员,建立与社区服刑人员谈话制度,多与社区服刑人员亲属、基层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
管教民警、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等进行沟通和交流,认真听取意见,增强监督工作的公信力和社会效果。要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三、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检察监督水平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检察机关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基层检察院。只有基层工作扎实有效,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整体工作才能上台阶、上水平。基层检察院要根据全面试行社区矫正的新任务、新要求,合理配备人员力量,做到这项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管得好。加强对基层监所检察人员的教育培训,学习社区矫正及法律监督的相关业务知识,增强监所检察人员的执法能力。
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制度建设。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在不少地方还是一项新的工作。各级检察机关特别是省级检察院要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借鉴一些试点地区检察机关制定的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办法和意见,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相关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和工作方式。要注重建立与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人数、表现情况、监管活动和矫正活动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及时将实践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措施规范化、制度化。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各级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试
行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监督与配合的关系,在认真履行检察职责的同时,学习借鉴其他政法部门的好作风、好经验,搞好与其他政法部门的沟通和协作。积极参加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参与制定和完善有关社区矫正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有关部门组织的社区矫正活动,共同研究解决社区矫正试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切实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形成工作合力,促进社区矫正工作健康顺利开展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第二篇:黄明同志在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黄明同志在全国社区矫正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10月21日)
“两院两部”今天联合召开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精神,总结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就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刚才,郝赤勇副部长作的工作报告我完全赞成,下午吴部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全国公安机关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两院两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和这次会议精神,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下面,我代表公安部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全国试行社区矫工作的重要意义
推行社区矫正,是为贯彻落实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而采取的一项刑罚执行制度改革,是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自2003年以来,按照“两院两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部署,各试点地区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司法部门的组织协调和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参与下,积极探索实践,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建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为在全国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年多的试点工作有力地证明,中央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从司法层面看,把那些不需要、不适宜监禁或继续监禁的罪犯放到社区里,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有针 对性地对其实施矫正,促进其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对于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探索完善中国特色刑罚执行制度,对于降低刑罚执行成本、提高刑罚执行效率,对于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公安工作的实践来看,对被判处管制、被剥夺政治权利、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和被暂予监外执行“五种人”继续由公安机关监督、考察的同时,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社会力量的协助下进行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有利于预防和控制“五种人”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加强公安机关同有关部门特别是公安派出所同司法所和基层党政组织、社区组织的协作配合,提高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水平。全国公安机关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意义,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全面、深入开展起来。
二、全面了解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底数和动态表现 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对公安机关加强“五种人”管理工作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地公安机关要以全面试行社区矫正为契机,把社区矫正对象作为人口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真正纳入到派出所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责中,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一要确保“底数清”。要主动向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部门了解情况,对被判处管制、被剥夺政治权利、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和被暂予监外执行并在社会上服刑罪犯,及时履行法律手续、接收法律文书,按照“一个不漏”的要求,逐 人登记、建档,逐人采集基本信息,防止脱管、漏管。二要做到“情况明”。要将社区矫正对象作为实有人口管理的重点,全部纳入工作视线,定期进行人户走访,参照重点人口管理的有关要求,全面了解掌握其动态表现,做到“知体貌特征、知主要问题、知活动轨迹、知交往人员、知经济状况”,打牢社区矫正工作的基础。三要推进“信息化”。要结合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将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信息录入警务综合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活动轨迹的全程掌控,提高工作效率。四要实现“无缝衔接”。公安派出所要与司法所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制度,加强信息共享,既要积极主动地向司法所和社区组织通报社区矫正人员的情况,为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矫正工作提供支持,又要依靠司法所和社区组织,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掌握。对“人户分离”的社区矫正对象,居住地和户籍地公安机关也要搞好衔接配合,加强警务协作。
三、积极参与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 从一定意义上讲,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是预防犯罪的重点领域,尽管其工作主体是司法行政部门,但公安机关同样担负着重要职责和义务。各地公安机关要将社区矫正工作同社区警务工作和建立“大走访”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配合司法行政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优势,广泛发动社区基层组织、有关单位及社区群众,共同开展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帮扶工作。一要加强思想教育。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性质和人格特点,会同司法行政部门,有针对性 地加强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增强其认罪悔罪意识;组织形式多样的公益劳动,强化社区矫正对象行为恶习和犯罪心理的矫正,促使他们形成尊重劳动、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二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借助司法行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工青妇等部门和组织的政策条件,积极帮助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在劳动就业、子女就学和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实际生活困难,尽量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促使其顺利回归和融人社会。三要切实维护合法权益。要关心社区矫正对象的生活,及时排查、化解涉及矫正对象的矛盾纠纷,严厉打击侵害社区矫正对象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增强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地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四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积极协助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有关规定要求,使广大人民群众、社区基层组织和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来,不断丰富社区矫正的形式和内容,营造良好的社区矫正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
四、依法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考察
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严格监督考察,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职责,也是有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各地公安机关要继续依法认真履行好这一职责,绝不能因为有了司法行政等部门和社区组织的参与而放松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考察。要充分依靠司法行政部门和社区矫正力量,区别社区矫正 对象的不同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考察的方式、方法,增强监督考察的效果。对于思想活跃、外出频繁、人员交往和和社会关系复杂等监督考察难度大的社区矫正对象,要定期见面谈话提醒,密切掌控其现实表现和活动情况;对行为反常、有重新违法犯罪苗头和倾向的社区矫正对象,要及时给予警告,并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有效防范和制止其违法犯罪活动;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要依法予以处罚、收监执行或变更强制措施,防止其继续滞留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对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对象,要坚决予以打击。
五、大力推动社区矫正试行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经过几年来的试点和探索,社区矫正工作的任务、要求已经明确,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具体的措施、方法也已经初步形成,进一步关键是要在抓落实、抓深化上狠下工夫。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公安机关要把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作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明确职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工作方案,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主管部门倾力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要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派出所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逐步探索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二要加强协作配合。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强同检察院、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的联络和沟通,建立健全定期联系、会商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社区矫正 工作协调、有序开展。三要加强调查研究。各地公安机关要根据社区矫正工作的新格局、新要求,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借鉴试点地区取得的成功经验,在继续依法严格履行职责的同时,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要善于发现、培养社区矫正工作的先进典型,积极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全国试行社区矫正是关系到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大事,是对完善我国刑罚执行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有益探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与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孙永春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孙永春同志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2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跨入新的发展征程之际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今天上午,我们对2010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江汀同志对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希望大家以先进为榜样、以发展为己任、以创新为动力,奋力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下面,我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明确方向,以崭新的风貌激情创业精彩开局 2010年,全市上下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握科学发展的主线,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转调出了新的发展天地;把握科学发展的机遇,加快实施“三大战略”,拓展出了新的发展空间;把握科学发展的平台,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构筑起了新的发展格局;把握科学发展的核心,加大力度惠及民生,凝聚起了新的发展合力。烟台经受住了宏观调控政策快速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的严峻考验,在“十一五”决胜之年树起了一座座新的里程碑,使烟台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积蓄了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强劲动力。
在加快转调、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各县市区自我加压、竞相发展,广大企业勇于担当、开拓创新,全市上下、各个方面团结拼搏、共创大业,形成了群策群力促转调、虎虎生威谋发展的生动局面。从县市区看,2005年全市GDP过2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分别有3个和1个,去年分别达到9个和10个。其中烟台开发区、龙口GDP分别达到791.2亿元和680.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0亿元和36.7亿元;莱州、招远GDP均突破4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均突破20亿元;蓬莱、芝罘、海阳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5.9亿元、14.3亿元和12.8亿元,福山、莱山、牟平均突破10亿元;莱阳、栖霞、长岛的经济总量和地方财力也都跃上了新的台阶;烟台高新区成功晋级“国家队”,在“二次创业”中展现出新的风采;保税港区顺利通过国家部委联合验收,并在短时间内实现开关运作。从企业看,2005年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工业企业有1家,服务业一家没有,去年分别达到12家和2家。其中鸿富泰和南山集团分别达到925.2亿元和401亿元,山东黄金、招金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296.6亿元和228亿元,东岳汽车、玲珑橡胶分别突破150亿元,万华、张裕、丛林、龙口矿业首次突破100亿元。恒丰银行、振华集团作为服务业的领军企业,去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40亿元和130.4亿元。另外,冰轮、氨纶、鲁花、龙大、绿叶制药、东方海洋、斗山机 械、浪潮乐金、矢崎汽配、烟台恒邦、杰瑞石油、台海玛努尔、烟台港集团、招远皮革城、八仙过海旅游公司等一大批企业,都通过加快转调攀登上新的高峰。从部门看,发改、经信、国资、商务、台办、规划、审计、统计、旅游、粮食、水利、海洋与渔业等部门,精心组织谋划,加强协调服务,积极争取政策,有力助推了全市转调发展;宣传、统战、文广新、科技、教育、卫生、体育、人防、人口计生、民政、工会等部门,大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和文化大市强市建设,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有效提升了城市软实力和群众满意度;组织、编办、人社、财政、国土、环保等部门,创新工作思路,认真破解瓶颈制约,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要素支撑;纪检、监察、政法、公安、检察院、法院、信访、安监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综合治理、化解矛盾、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力度,促进了发展环境优化和社会和谐稳定;地税、国税、工商、海关、海事、供电、质监、检验检疫、北海救助、鲁东大学、航天513所、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和各金融机构等中央省属驻烟单位,住在烟台、热爱烟台、服务烟台,为地方又好又快发展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还有众多的企业、部门和单位、个人也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为烟台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部门、单位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敬意!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 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事关大局、影响深远。新一年全市工作的主基调是“把握主题、精心转调,激情创业、精彩开局”。把握主题、精心转调,就是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以更大的力度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在加快转调中推动科学发展、提高层次水平;激情创业、精彩开局,就是以新的激情、新的干劲投身新一轮发展,以新的举措、新的业绩开创新的局面,为全面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奠定基础、赢得主动。对此,各级一定要加深理解准确把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既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上来。
首先,要充分认识中央和省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以强烈的机遇意识激情创业精彩开局。年前召开的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国际国内形势作出了科学判断,总的可以归纳为“三个没有改变”:一是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主流没有改变,全球经济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为我们加快转调步伐、推动产业升级带来难得的机遇。二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目前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央明确提出了“四个准确把握”的要求,特别强调要抓住机遇抢占发展制高点、努力发展壮大自己,并在许多方面为我们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三是省委、省政府依托重大战略打造山东发展新优势的信心和决心没有改变,尤其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为我们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打造了新的优势平台。从烟台 自身看,多年来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发展经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正在加速转化为独特的发展优势,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我们在基础设施和交通能源建设上投入力度很大,拥有以往不可比拟的对接重大机遇、推动科学发展的载体条件,加之在长期实践中锻造了一支不甘落后、能征善战、勇于开拓的企业家队伍和干部群众队伍,烟台现在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备,只要倍加珍惜机遇,努力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战略机遇期转化为大有作为的重要发展期,不断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
(二)充分认识新一年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激情创业精彩开局。展望新的一年,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同样前所未有。一是来自形势复杂多变的挑战。不少权威专家指出,今年将是发展环境最难以预料的一年,许多不确定因素将给我们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压力和考验,准备不足、应对不力就会对整个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二是来自区域竞争加剧的挑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在更高起点上的新一轮区域竞争悄然展开,全国各地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纷纷打出重拳。天津滨海新区今年安排5000万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436个,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苏州力争“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基本形成三二一发展格局,其中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8%左右;无锡力争到2015年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实现倍增,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实现双倍增,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城市化率提高到 75%左右;周边的青岛、大连等城市都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谋划未来发展,以超常力度向现代化国际城市迈进,其中大连实施总投资3200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246项,投资100亿元打造绿色大连,投资2500亿元打造蓝色旅游经济圈,力争到“十二五”末GDP突破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千亿元。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我们如果不更加发奋努力,就很有可能掉队落伍。三是来自转调压力增大的挑战。尽管这几年我们的转调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但服务业滞后于制造业、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比较突出,不少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城乡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很大。历史经验表明,越是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候,越容易拉开区域发展的差距。希望大家正视现实勇敢面对,善于在应对挑战中捕捉战机,在加快转调中抢占先机,在攻坚克难中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充分认识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以强烈的创新意识激情创业精彩开局。中央确定今年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相对前几年的政策取向,今年中央更加注重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体现了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鲜明特点。既要积极又要稳健,既要审慎又要灵活,相互补充、辩证统一,目的是为了在加快转调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面对这一新的变化要求,各级要增强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创造性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调步伐,努力在积极稳健中开辟发展新天地,在审慎灵活中开创发展新局面。
(四)充分认识我们肩负的重大责任,以强烈的使命意识激情创业精彩开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烟台一直寄予厚望,要求我们率先发展、走在前面。特别是省实施的三大重点区域带动战略,都把烟台摆到骨干和核心区的位置,希望我们承担更大责任、做出更大贡献。这几年,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在省里组织的调查测评中,烟台的群众满意度逐年有较大提升。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十二五”发展重任,面对上级重托和全市人民的信任,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务必增强使命感、加强责任心,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切实做到有责任敢担当;把推动烟台又好又快发展、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安康新生活看得比泰山还重,切实做到有激情、能奉献。经过“十二五”、“十三五”这十年的努力,全市GDP力争达到1.5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00亿元,城市化水平突破7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分别达到3万美元和10万元以上,其他主要指标都要有一个大的增长和提高,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和文明富庶新烟台。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按照这一总的规划目标,立足全省全国发展大局,放眼环渤海、东北亚大区域,高点定位、加压奋进,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发展业绩。
二、突出重点集中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水平关于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春节前召开的一系列会议作了全面安排;今天上午江汀市长又作了具体部署。各级在推进过程中,必须抓住那些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问题,全力攻坚突破,带动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这里,重点强调六个问题:
(一)关于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问题。烟台依海而立、因海而兴。从我市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烟台的每一次重大跨越,无一不是发挥沿海优势的结果。目前我市已经形成的支柱产业和正在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大都是海洋产业、临港产业或与海洋密切相关的产业;正在推进或规划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多数属于蓝色经济项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给烟台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可以讲,当前我们的最大机遇、最大优势、最大潜力,就是蓝色经济。各级务必深化对发展蓝色经济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加大推进力度,务求取得新的更大突破。关于这项工作,我们还要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这里先强调三点:一要在先行先试中抢占先机,在快速行动中把握主动。国务院批复的《规划》,包含了财税、投融资、海域海岛和土地利用等60多项扶持政策;省里确定,2011年省级财政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蓝色经济区建设。这些政策含金量之高、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各级要拿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拼抢实干精神和“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积极争取、先行先试,努力实现政策效应最大化,率先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上探出路子、走在前面。二要在深入推进中创造特色,在借势发展中壮大优势。继续 按照“深度开发海洋、高效利用海岸、科学开发海岛、统筹发展海陆”的思路,以一批特色园区、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为依托,着力培育壮大战略优势产业、优化提升骨干支柱产业、突破发展新兴高端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推进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岛和牟平滨海、龙口人工岛群、丁字湾、莱州临港产业区“一岛四园”开发建设,形成蓝色经济新亮点;全面提升沿海各港口港区功能,充分发挥保税港区政策优势,增强港口的支撑拉动作用;积极推进与日韩的全方位合作,争取建设中日韩自贸区先导区,使烟台成为沟通日韩的“桥头堡”。三要在更大格局中开拓空间,在统筹联动中实现共赢。把发展海洋经济与提升陆域经济结合起来,把改善生产生活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蓝色经济区建设与高端产业聚集区、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结合起来,把烟台的发展与山东半岛、环渤海经济圈内其他城市的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规划、配合联动,在互补互促中共赢发展。
(二)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问题。工业是烟台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现在我们强调突破发展服务业,绝不是靠抑制二产来增加三产,而是要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的同时,谋求服务业跨越发展。因此,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必须下更大气力抓出成效,进一步放大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去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大关,但并不说明我们的工业就过硬了、做强了,与先进地区和转调发展的需要相比,无论是规模总量还是层次水平都需要有一个大的 提升。“十二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要向2万亿元奋力攀登,发展的层次和质量要达到新的高度。一要启动实施新一轮培强做大工程。重点培育170户领军企业、骨干企业、成长性企业和汽车、电脑、手机、船舶、葡萄酒、黄金、核电、聚氨酯、新型铝材、新型化纤等十大产品集群,促其在新的起点上膨胀发展、做大做强,争取“十二五”末全市过百亿企业达到20家以上,过千亿元产品集群超过6个。二要大力实施八个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坚持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着力抓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积极争创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张裕、北极星、三环等传统品牌,使烟台传统产业脱胎换骨、重振雄风。三要快速膨胀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集中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园区,建设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实施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尽快形成5000亿元以上新兴产业产值规模,成为科学发展的新引擎。在壮大工业发展优势中高度重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碳汇经济和绿色经济,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增降双赢”。
(三)关于突破发展服务业问题。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加快转调、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按照“十二五”规划,如果我们到2015年能把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0%,就可以新增加1700多亿元的GDP。各级一定要在突破发展服务业上多下些功夫,切实把这一重要潜力点转化为新的增长点。一是集中突破生产性服务业。抓住国际服务业大规模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我 市制造业比较发达、海陆空铁交通便捷等优势,突出抓好现代物流、服务外包、金融商务、研发设计,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振兴。顺应制造业集群化、专业化趋势,打破行业垄断和体制障碍,将能够分离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加快分离出来,实现二者裂变发展。同时,继续繁荣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重点提升商贸餐饮、休闲旅游、房地产业,着力发展社会养老、社区服务、体育健身业,满足群众多样化生活需求。二是培强做大服务业龙头。加大50户重点服务业企业培育和5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力度,争取尽快形成一批营业收入过百亿、几百亿元的大企业、大市场、大龙头,推动服务业在更高层次上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国家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措施,省里从市场准入、财税优惠、土地供应等方面作出了30条新规定,各级要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同时,结合烟台实际,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扶持措施,特别对一些投资大、效益好、能够带动全局的重大服务业项目,要打破常规、降低门槛,最大限度给予扶持。把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与膨胀提升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形成三次产业互融互促、共同提高的新格局。
(四)关于抓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问题。大工程大项目对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我们围绕转型发展,全力争取和启动实施了一批事关全局的大工程大项目,要加大推进力度,千方百计把争到手的项目尽快干上去,使 正在推进的工程尽快竣工投产、产生效益。尤其对总投资5900多亿元的191个市级重点项目,分工领导和责任部门要精心调度、高效服务,建设主体和施工单位要只争朝夕、高效推进,确保达到进度和质量要求。同时,根据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继续筛选论证和争取建设一批能够代表烟台核心竞争力的大项目好项目,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后劲。今年要抓住国家加快水利发展改革的重大机遇,全面加大城市水源地、水网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开发建设力度,适时启动老岚水库工程,形成能够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源供给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年前召开的全市对外开放大会精神,以更高的境界、更大的力度谋划和推进对外开放,助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转调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继续把利用外资摆到重中之重位置,坚持以质量扩数量、以层次扩规模,以“三个引进”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着力突破招大引强工作;以各类园区为载体,以优化开放环境为保障,进一步拓宽“深化日韩、提升港台、突破欧美、开发非洲”的开放路子,巩固放大传统合作优势、不断增创新的合作优势,努力在提升开放层次中提升发展层次,在拓宽开放空间中拓宽发展空间。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认真解决项目推进中资金短缺、用地紧张等难题,保证重点项目建设快速启动、顺利推进。
(五)关于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问题。城镇化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建成城市,也不是单纯地把农民搬到城区,而是城乡融合互补、人口合理集聚、资源集约利用、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目的 是让城市农村双提高、农民市民两受益、经济社会同发展。要继续坚持“一纲带四目”,着力培育“三大板块”:一是把中心城市板块进一步做大做强。按照“膨胀壮大西部、提升优化中部、重点突破东部”的思路,继续实施市区融合发展战略,力争到“十二五”末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国地税收入、外贸进出口分别占到全市的50%、60%和85%以上。西部的开发区、保税港区和福山区要在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区域性航运贸易中心等方面积极作为,着力打造全市转调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强势板块。中部的芝罘区、莱山区要立足于区位优势,着力打造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发展示范区和优质生活首善之区。东部的牟平区、高新区要加快崛起步伐,着力打造烟台东部魅力新城。二是促使县域板块加速进位升级。县域经济是烟台的优势骨干板块,为全市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但在全国百强县中,我们还没有进入前20名的县市,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排名中也不够理想。2009年,江苏省昆山市、江阴市和张家港市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33亿元、111亿元和105亿元,而我们7个县级市加长岛县总共才100亿元。2010年,龙口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6.7亿元,列全省县域第1位,与列第2位的邹平县相比,差额由上年的7200万元缩小到1200万元;与列第3位的寿光市相比,差额由上年的6亿元缩小到4.4亿元。希望各市县一定看到自身差距,增强进位升级意识,瞄准先进奋力追赶。“十二五”期间,龙口要在巩固全省县域“30强”领跑地位的基础上,确保进入全国前20位,力争 进入前15位;莱州、招远要争取进入全省县域“30强”前8位、全国前30位;蓬莱要争取进入全省县域“30强”前10位、全国前50位;海阳要争取进入全省“30强”和全国百强;莱阳要用好财政“省直管县”试点和丁字湾开发机遇,实现突破发展;栖霞要借助省市帮扶支持奋发进取,赶上全市步伐;长岛要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大显身手,高水平打造国际休闲度假岛。三是大力培育强镇强村板块。在广大镇村中大力实施“培强做大”工程,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倾斜,集中培育一批强镇强村和特色镇村,带动农村发展整体上水平。同时,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城中村、城郊村、园区村改造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力度,努力打造具有现代气息和胶东特色的秀美村庄。
(六)关于保障改善民生问题。“十一五”期间,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累计投入9000多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面貌改善,也为今后更好地发展民生事业集聚了财力。“十二五”期间要把保障改善民生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千方百计满足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一是大力实施“收入同步提升计划”。今年在全市启动这项工作,争取“十二五”末城市居民、农民群众、干部职工的收入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提升,实现群众收入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步增长、生活水平与发展质量同步提升。把转方式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与促进群众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和创业 政策,力争让所有有劳动能力、有创业愿望的家庭都能在就业创业中增加收入;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同时通过鼓励先富帮后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缩小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收入差距,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二是深入推进“为民服务实事工程”。今年要在新的更高起点上,筛选确定一批为民服务实事,切实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确保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广大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加大对文化、教育、体育等事业的支持力度,让群众在繁荣发展社会事业中享受到均等化公共服务。按照“扩面、提标、转型”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努力让所有人过得去、更多人过得好。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北保定与干部群众共度新春佳节;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群众后,随即赶往山东嘉祥、曲阜了解当前旱情,看望农民群众。每逢佳节倍思亲。总书记和总理的爱民情怀使我们深受教育、倍受鼓舞。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强烈的群众观念和为民意识,迈开双腿、走向基层、深入群众,尤其是县市区委书记、镇街党工委书记每年都要到所管辖的村居走一圈、看一看,倾听基层和群众呼声,关心群众衣食住行和安危冷暖,切实做好旱涝灾害防治救助、水电路气建设改造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等工作,多为人民群众做一些看得 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深入扎实开展“3+1联手共建”和“万名机关干部下农村”活动,真正与广大农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三是扎实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突破年”活动。坚持整体联动、全民参与,做到党政军群齐抓共管、社会各界配合联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社会化。坚持领导负责、服务为重,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公开预约接访和包案解决重点信访问题制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走访活动;认真落实群众权益保障机制和维稳责任机制,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推进各类办事制度公开,确保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有效得以解决。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实行管理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更有成效地推进和谐稳定模范城市建设。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确保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十二五”起步年能否激情创业精彩开局,是对各级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现实检验。今年我们要在这方面重点实施三项工程,努力为转调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实施推进机制创新工程,充分激发转调发展的生机活力。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市里把原有的8项重要工作推委会调整为9个。在保留财源建设、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4个推委会的同时,将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两项重要工作进行整合,成立蓝色经济区建设推委会;将原来的城市经济 扩充进县、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内容,成立城乡一体化及新农村建设推委会;在社会事业发展中更加突出民生权重,成立社会民生建设工作推委会;同时增加转方式调结构和开放经济发展两个推委会。对9个推委会进一步充实加强力量,实行更加严格的目标管理,把“十二五”及发展目标和思路措施细化分解,让每一位领导、每一名成员都清楚自己的长期目标、阶段性目标是什么,完不成应当承担什么责任,促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重要工作和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变化,进一步调整完善考核办法,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考核,对速度、质量、结构、后劲的同步考核,对预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综合考核,对发展成果与群众增收、惠民成效的比值考核,使评价体系更加科学严密、有利于转调发展。同时进一步强化激励约束,加大督查通报力度,对工作推进慢效果差、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及时通报批评;对贻误全局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实行责任追究;对工作完成出色、贡献特别突出的,既要在物质上予以重奖,也要在干部提拔使用上予以体现,真正在全市形成良好的工作导向和用人导向。
(二)实施“软实力”提升工程,倾力打造转调发展的驱动力。提升壮大“软实力”,既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加快转调的迫切需要。要在深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提升壮大“软实力”。精心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活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 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大力弘扬“创新、拼搏、协作、包容”的新时期烟台精神,使之成为高扬于全市人民心中的一面旗帜。在推进文化大市强市建设中提升壮大“软实力”。建立健全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阵地、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进一步增加城市底蕴、彰显城市魅力。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为转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提升壮大“软实力”。建设文明富庶新烟台,必须坚持富庶水平与文明程度同步提升,在高起点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高水准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争创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精神,精心组织实施文明创建“八大行动”,尤其注重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提升文明素质,展示烟台形象,努力实现“三连冠”,让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永留烟台。
(三)实施干部队伍“转调”工程,全面增强转调发展的执行力。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在全市组织开展“党的旗帜高高飘扬、党的组织有力坚强、党员形象更加闪亮”主题实践活动,积极稳妥搞好市县乡党委和村“两委”换届,全面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完善落实学习培训、挂职锻炼等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和行政院校的主阵地作用,深入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引导广大干部在加强学习中提升素质,在实践锻炼中增强本领,以知识结构调整带动经济结 构调整。近期市里将围绕如何实现“十二五”精彩开局,组织开展若干重大问题专题调研,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搞好调查研究,以新思路、新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以领导方式转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适应转调要求,以治“庸”增能力、治“懒”提效率、治“散”正风气为重点,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会后,在党政机关立即出台“十要十不准”,对机关干部应当怎么做、不这样做怎么办提出明确要求和处罚标准。同时,在全市推广牟平“工作日中午无例外禁酒、企业生产宁静日”和栖霞运用“考试、点评、约谈”形式加强作风建设的经验做法,通过采取一些有震撼力和约束力的刚性规定和措施,力促干部作风大转变、服务水平大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管党职责,抓班子、带队伍,带头执行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在全市形成万众一心谋发展、齐心协力促和谐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新的伟大征程已经开启。勤劳智慧的烟台人民已经创造了辉煌成就和历史荣耀,经过顽强拼搏和不懈奋斗,也必将实现更加美好的发展愿景,谱写更加精彩的历史篇章。让我们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放开手脚激情创业,发奋进取精彩开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第四篇: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坚强保证。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近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在坚持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在突破重点难点上下功夫,在做好基础工作上下功夫,在提高工作水平上下功夫,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奋力开创新起点上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月17日至19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同与会代表座谈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充分肯定了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宝贵经验,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习近平在讲话中深刻分析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明确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做好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的目标任务,强调要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不断取得新进步;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加大组织制度改革创新力度,在提高党的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上不断取得新进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高素质领导人才和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在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上不断取得新进步;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在发现人才、凝聚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上不断取得新进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选贤任能和识才聚才本领,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高广大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上不断取得新进步;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着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保持和发展共产党员先进性上不断取得新进步;加强和改进对党建工作的领导,健全和完善责任制,在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和组织工作水平上不断取得新进步。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以人为本思想在党内生活中的重要体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最根本的就是要认真落实党章及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规章赋予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让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要做好关心、爱护老党员和生活
困难党员工作,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使广大党员真正感受到入党后有义务、有责任、有奉献,同时也有权利、有温暖、有荣誉。
习近平强调,要抓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干部人事工作的难点问题和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坚定不移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树立注重品行的导向,注重选拔政治坚定、原则性强、清正廉洁、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干部;要树立科学发展的导向,注重选拔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要树立崇尚实干的导向,注重选拔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不事张扬的干部;要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注重选拔在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要树立鼓励创新的导向,注重选拔思想解放、作风扎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干部;要树立群众公认的导向,注重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能为人民造福、得到群众拥护的干部。通过树立、落实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褒奖那些贡献突出的干部,支持那些一身正气的干部,鼓励那些老实干事的干部,鞭策那些相形见绌的干部,教育那些跟风行事的干部,约束那些投机钻营的干部,惩处那些贪污腐败的干部,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破解工作难题,不断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他强调,今年组织工作要以服务中心、推进改革、发展民主、加强基层为重点,着力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要切实抓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积极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要在组织系统开展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加强组工干部队伍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大局、服务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服务基层和群众的水平,使组织工作让全党满意、让人民满意。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出席了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主要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长,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干部(人事)司(局)长,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党委(党组)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负责同志,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和组织部、武警总部政治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第五篇:李源潮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李源潮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2月19日)
这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
党中央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与大家座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作了重要报告。贺国强、刘云山、徐才厚、何勇、令计划、王沪宁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这对我们组织战线的同志是极大鼓舞和有力鞭策。
两天来,与会同志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习近平同志重要报告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和战略举措,明确提出了加强对组织工作领导的新要求,是指引我们从新的历史起点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的纲领性文献。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报告,全面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组织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对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和组织工作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对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组织工作将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一是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理解,增强了做好组织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二是进一步加深了对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组织工作经验的认识,提高了高举旗帜、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三是进一步认清了新形势,明确了新任务,理清了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思路。四是进一步振奋了精神,坚定了推动组织工作迈上新台阶的决心和信心。
2007年是组织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全国组织系统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认真细致做好党的十七大“两委”人选考察和党的十七大代表选举等工作;顺利完成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工作,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近年来出台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各项举措,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人才队伍建设、老干部工作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全国组织系统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努力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一是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热潮,举办了全国组织部长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研究班,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思想,研究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努力树立党的十七大要求的新形象。二是紧密联系组织工作实际,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组织工作总体布局进行目标任务分解,中央组织部明确了21项重点工作任务,各地各部门也制定了具体落实措施。三是继续加强对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扬民主,坚持依法办事,严肃整治拉票贿选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截至今年l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圆满完成。中央提名的全国人大代表候选人和中央批准的省级换届候选人全部当选。四是面对今年1月中旬以来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各级组织部门积极动员组织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奋战在抗灾救灾第一线,在困难时刻、危急关头经受锻炼和考验,极大地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结果。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这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08年组织工作,讲3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和中央领导同志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任务。在这次
1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坚持改革创新作了全面系统阐述,习近平同志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新局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习近平同志重要报告精神,并与党的十七大精神联系起来思考,贯通起来理解,更好地领会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
一是深刻领会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组织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是深刻领会新形势下做好组织工作的根本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和做好组织工作的根本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充分体现时代特色的根本要求,深刻认识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提高改革创新本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推动组织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
三是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对组织工作作出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作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这次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和习近平同志对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出了总的要求。我们要很好地把握这个总体布局和总的要求,坚持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把组织部门真正建设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人才之家,使组织工作让全党满意、让人民满意。
四是深刻领会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推动事业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与紧迫任务。我们要以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主线,以提高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为重点,切实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5个方面,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五是深刻领会党内民主建设的主要原则。发展党内民主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刻领会,重点把握好5条原则、7项举措。5条原则是: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必须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统一,必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7项举措是: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积极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
六是深刻领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方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核心任务。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八字方针,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提高干部工作透明度和公开性,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提高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对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满意度。
七是深刻领会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任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处在改革发展第一线,改革创新的要求更为迫切。我们要以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和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重点,推进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和党员教育管理创新,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八是深刻领会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关键意义。胡锦涛同志强调,要真正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部门,把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过硬队伍。这是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组织工作
任务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我们要联系实际,找准加强自身建设的着力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素质能力,树立组工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新形象。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好今年组织工作的各项任务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组织工作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破解工作难题,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今年,我们要以服务中心、推进改革、发展民主、加强基层为重点,着力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着力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选人用人制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在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上取得新进步。
第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工作。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要把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作为今年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一要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坚持正面教育,突出实践特色,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这项工作,今年上半年开始试点,第四季度全面推开。二要全面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把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集中轮训的主要内容,重点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要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对广大干部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组织系统要带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方法。要继续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落实,筹备召开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三要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改革,创新培训理念、培训制度、培训模式、培训管理、培训手段,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调动干部加强理性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干部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倡导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风气,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
第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一要根据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及时把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转到思想政治建设上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规范和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推动事业发展的创新本领。要研究制定《2008—2012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召开全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二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研究制定《2008—2020年全国党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部署新一轮中央机关和地方各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研究制定省部级后备干部培养锻炼计划,选拔一批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实践证明优秀、具有发展潜力的干部,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锻炼。要召开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要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要认真研究解决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在大力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他年龄段干部的作用。三要继续做好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换届人事安排有关准备工作,做好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人事安排工作,做好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残联等人民团体换届的人事安排工作,抓好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宏观管理,统筹做好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工作。要继续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落实好老干部政治、生活各项待遇,发挥好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的作用。
第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按照党的十七大部署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相互衔接、切实管用的党内民主制度,特别是要重视健全党内民主程序和运行机制。一要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制定并实施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要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要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健全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二要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纲要》,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健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制度体系,保证党员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选择一些条件具备的乡镇、机关、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基层党组织进行“公推直选”试点,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积极推进基层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探索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调动党员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之举,也是防止和克服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治本之策。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要研究制定《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召开全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会议,对这项工作作出新的部署。重点是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一把手用人行为,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等办法,改进考试与测评工作,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二要进一步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抓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实施和完善工作,制定并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把平时考核和抗灾救灾等关键时刻的考察结合起来,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三要推进干部交流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大权力部门、关键岗位、东西部地区和新提任干部的交流力度。四要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许官送官、拉票贿选、突击提拔干部等问题,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要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严肃追究违规用人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要继续完善公务员制度,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适合国有企业特点的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监督。
第五,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要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一要围绕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研究制定《全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筹备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要大力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在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保障等机制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二要大力培养、吸引各类创新型人才,研究制定《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实施“海外尖端人才团队引进计划”,努力培养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三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区域人才队伍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第六,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适应新情况新变化抓紧创新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尊重基层党组织的创新精神,鼓励大胆实践,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一要进一步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4个长效机制文件,研究制定《2008—2012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教育引导党员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章,把先进性体现在本
职岗位上。二要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切实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和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工作,逐步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骨干力量。要切实抓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富、带领群众富的能力。三要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探索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功能。要进一步探索解决“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建立难、发挥作用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党对“两新”组织的影响力和对员工的凝聚力。要进一步做好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党建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国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要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和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以基层干部、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为重点,广泛开展党内关怀活动。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和管理,努力使每个流动党员都能参加正常组织生活。要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今年我们要着眼长远,重点研究制定“五个规划、一个纲要”、部署开展“两项活动”。“五个规划、一个纲要”是:《2008—2012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2008—2020年全国党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全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12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纲要》。“两项活动”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组织系统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
三、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形象好的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
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要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为载体,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真正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部门,把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过硬队伍。
第一,要加强政治建设。组织部门是政治机关,组工干部政治上要强。近年来,组工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统计,2006年底全国各级组织部门机关干部中35岁以下的占47.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66.4%,分别比全国各级机关中同类干部所占比例高出15.7个百分点、26个百分点。年轻同志学历高、有朝气、有活力,但相对来说,对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了解不够,对党内政治生活锻炼不够,以权谋私的诱惑和用权不慎的风险更多更大。因此,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组工干部,教育大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改革意识、服务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引导大家坚持以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为重,热忱为基层服务、为工作对象服务,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二,要加强能力建设。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对组工干部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才能胜任工作,才能树立好的形象。每个组工干部都要努力做党建工作和干部管理工作专家。要努力学习组织工作的理论和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党的组织工作方针、政策、原则和程序,提高政策运用能力和水平,成为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的“活字典”、业务通。要学习唯物辩证法,提高知人善任能力,善于看本质、看实绩、看民意、看潜力,准确考察和评价干部的德才素质和人才的能级水平,能够从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发现优秀人才,使干部人岗相适、各得其所。要加强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把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规律,把握干部和人才成长规律,善于发现和总结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不断提高改革创新的本领。要加强对经济、科技、法律、历史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导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第三,要加强作风建设。组工干部直接掌握和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只有自身党性强、品行好、作风正,才能选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吏治的腐败是危害最烈的腐败。组工干部出问题,对党的事业、党的形象的危害会更严重。胡锦涛同志指出,公道正派、廉洁清正、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是每个组工干部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要坚持任人唯贤,搞“五湖四海”,不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严格按党的原则和政策办事,公道正派地用人、用公道正派的人。要讲党性,不信邪,不怕得罪人,既旗帜鲜明地同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作斗争,又旗帜鲜明地为干部主持公道,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严格廉洁自律,既重政治品行,又重生活品行,自觉做到守法遵规、不贪钱色、情趣健康、交友谨慎,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提高组工干部政治和业务素质,要落实到强化“三服务”、提高“两满意”上。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自觉在大局下行动,眼睛向下、心系群众,热情真诚地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服务,积极帮助基层干部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增强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责任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在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工作中切实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导向,通过优质高效服务,不断提高全党和人民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从今年开始,中央组织部将委托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形象民意调查工作,调查结果向中央报告,部分数据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推动组织工作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