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文章
文章标题: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文章
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创和谐矿区建设新局面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和谐东滩建设,对于促进矿井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坚持以发展增进和谐——建设发展能力强的和谐东滩。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只有经济发展了,企业做强了,矿区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迎刃而解,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矿区才会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矿区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近年来,东滩煤矿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矿井保持生产发展、效益增长、收入提高、大局稳定、人心思上的良好局面。但是,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来审视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安全工作不能稳定受控,压煤村庄搬迁制约生产,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非煤产业缺乏竞争力,改革改制推进慢,矿区富余人员多,维护稳定压力大,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为此,我们要提升发展境界,转变发展观念,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实现矿井又快又好发展。按照稳定产量、提高效率、优化品种、增加效益的要求,精心组织煤炭生产。继续把压煤村庄搬迁放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加大协调力度,加快压煤村庄搬迁,最大限度解放煤炭资源。实施“年产600万吨自动化信息化综放工作面高可靠性装备及系统技术研究”,提升煤炭生产的核心技术水平。加大开拓掘进力度,提高万吨掘进率和单进水平,保证采场接续。推行效益型开采,优化采区布局和开采工艺,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积极应对恶劣地质条件,深化拓展煤质管理“三零”工程,加大精煤品种生产,打造品牌,提升形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提足用好煤矿改革发展专项资金,建设一批、技术改造一批、调研论证储备一批中小项目,培植非煤项目经济增长点,增强矿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坚持以安全保证和谐——建设安全有保障的和谐东滩。安全是煤矿天字号大事,是构建和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是煤矿的最大和谐,没有安全就没有煤矿企业的和谐发展,发生安全事故,就是最大的不和谐。今年初先后发生的两起安全事故给伤亡职工家属带来巨大痛苦,给矿区和谐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我们必须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把安全工作放在构建和谐矿区的全局中去把握,切实做到以安全保障和谐,以和谐促进安全。认真落实党的“安全第一”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十个必须、十个坚持”安全工作总要求,牢固树立“十荣十耻”安全工作荣辱观,切实把安全工作摆上“四个一切”的首要位置。深入贯彻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座谈会精神,开展“会议之后怎么办”安全大讨论,围绕建设“两型三化矿井”目标任务,组织“千天无事故竞赛”活动,加快推动“安全高效型、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推进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认真落实集团公司新修订的32号文件,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和操作规程,形成科学、严密、务实、高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以集团公司手指口述现场观摩座谈会召开为动力,推动“胜峰管理法”高质量转入第二阶段,进一步优化工作程序,删繁就简,持之以恒,巩固提高,确保矿区长治久安。
三、坚持以改革推动和谐——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东滩。充满活力是构建和谐矿区的必然要求,推进改革创新是激发和谐矿区活力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改革发展,矿区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必须把深化改革作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实现和谐的根本措施,努力打破制约企业发展的机制性、体制性障碍,使矿区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认真贯彻集团公司《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总体方案》,积极稳妥推进东联工贸公司整体改制工作。按照省政府中小学分离移交统一部署,按时完成移交任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人才引进、培训、选拔和任用机制,优化管理人员考核程序和方式,形成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的动态竞争机制。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加强定员定额管理,规范劳动用工和合同管理,完善内部劳动力市场,形成内部人员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工资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两低于”原则,合理拉大采掘一线、井下辅助、地面生产服务三类人员的分配比例,稳定采掘职工队伍,形成收入能升能降的机制。
四、坚持以管理促进和谐——建设经济运行好的和谐东滩。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管理出效益、出和谐,没有效益的最大化,职工群众的利益就无法保证,矿区和谐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以严细管理为手段,以新
修订的2号文为总抓手,发扬“三老四严”的工作作风,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继续开展《解放军精神》等“五本书”学习活动,深化准军事化管理,层层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标准,增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干部职工执行力、服从力。推行全方位精细化管理,使管理精细化到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每一处,形成人人、事事、处处、时时有标准、有考
核、有奖惩的标准化管理格局。深化内部市场化管理,健全六大要素市场,细化三级市场主体,完善三大交易体系,形成主体明晰、交易顺畅、考核严格、运行高效的内部市场机制。按照创建节约型矿井实施方案,建立增收节支分级归口责任制,抓好可控费用、成本节支及增收指标的分解落实。开展倒逼成本管理、比价采购、小改小革、提合理化建议和创新创效活动,推行节约型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加快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五、坚持以稳定维护和谐——建设安定有序的和谐东滩。稳定是和谐的前提。矿区稳定,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职工群众;不稳定,最终的受害者也是广大职工群众。没有稳定的发展环境,构建和谐矿区就无从谈起。当前,矿区总体形势比较稳定,但随着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深入推进,矿区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格局和分配方式将出现多样化,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不稳定因素日趋增多,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必须树牢“稳定压倒一切”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充分考虑职工群众承受能力,把改革力度、节奏与职工承受度结合起来。严格落实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稳定预警机制、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确保各类矛盾和问题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认真贯彻国务院《信访条例》,引导职工群众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落实不稳定事件处置预案,积极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杜绝大规模集体上访。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强化治安防范,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矿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六、坚持以文化孕育和谐——建设高度文明的和谐东滩。和谐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构建和谐矿区,既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又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我们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不动摇,以“建一流现代化矿井,做文明东滩人”活动为总抓手,扎实推进矿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即将下发的《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和相关配套文件,按照系统化、科学化、实用化要求,整合和建立企业价值理念体系、行为规范体系、管理创新体系、视觉识别体系,创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认真落实《文明单位(机关)管理办法》,加大措施,规范管理,高标准建设一批文明单位(机关)、文明样板街和文明工程。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区队班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实施《加强区队班组建设实施意见》,抓基层,打基础,练队伍,提高区队班组管理水平和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艰苦创业、协力攻关、科技兴企、体制创新“四种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三德”教育,抓好以未成年人为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诚实守信、融洽和谐的矿区环境。广泛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矿区生活,陶冶职工情操,提升矿区整体文明程度。
七、坚持以民心支撑和谐——建设人心思进的和谐东滩。职工群众是构建和谐矿区的主体。维护好职工群众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矿区的根本目的。东滩煤矿新班子调整以来,始终坚持把解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和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放在首位,认真落实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措施,真心实意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党群干群关系有了新的融洽。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努力营造风正气顺、人心思进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班子作风建设,落实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及时了解职工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求;对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虚心听取职工群众意见,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严肃执纪,严厉惩处违法乱纪分子,以实际行动取信于职工群众。认真落实依靠方针,创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深化和拓展矿务公开,及时把企业的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与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等主要内容进行公开。切实关心职工群众生活,建立收入随效益适度增长的联动机制,改善职工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分期分批组织患有风湿病、关节炎、腰间盘突出等职业病的职工康复疗养。健全完善帮扶救助体系和职工利益保障体系,积极开展扶贫送温暖活动,关注弱势群体,切实解决好特困户、困难职工、家属、上学困难的职工子女的特殊困难。巩固“温馨家园”建设成果,按照“六化”标准,努力创建文明乐园、美丽花园和舒适家园,为职工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文章》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文章。
第二篇:民政部门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中央关于和谐社会的重大部署,为民政工作赋予新内涵,提出新要求;为建设大民政、推进民政事业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民政部门的工作宗旨是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基石作用。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深刻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要原则,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从四川实际出发,积极创新、锐意进取,全面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对民政工作的新要求。当前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提高社会救助的能力,促进社会分配体系的和谐。在全省建立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助、五保供养为基础,以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政府责任明确、优惠政策配套、社会广泛参与、管理运转协调、服务网络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统筹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要理顺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充实基层救助工作力量,搭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平台,推行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化运行模式。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救助标准,实行分类救助。
———完善社会管理协调运行机制,促进社会稳定。推动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对居民生活的服务作用、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按照自治健全、文明祥和、团结互助、服务完善、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标准建设和谐社区。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按照民政部确定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原则,坚持以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为核心,合理整合社区资源,扩大农村社会服务,从解决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积极引导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卫生、科技、教育、文化、劳动、法律等服务进农村社区。同时,要培育和发展社区服务组织和民间组织,培养行业协会,促进社会公益性和互利性服务的开展,激发基层社会的活力。
———提高民政部门公共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要通过做好优抚安置工作,解除部队干部战士的后顾之忧。切实解决优抚对象生活难、医疗难、住房难问题,确保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加快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为退役士兵提供继续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整合军休服务资源,拓宽军休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满足军休干部日益增长的全方面、多样化的需求。要加快养老院、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推行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养老服务模式,丰富养老服务事业的社会经济主体。
———加快慈善事业发展,倡导社会风尚的和谐。建立完善政府引导支持、社会力量主办、大众广泛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加强慈善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建设,大力传播慈善文化,大力宣传慈善典型,积极弘扬慈善精神和理念,激活各类慈善资源,激发公众慈善意识,夯实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基础。大力发展慈善志愿者队伍,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和劝募能力。加大慈善捐赠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
第三篇: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具体部署部署,这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一个顺民意、得民心的奋斗目标。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党和政府有责任,各单位和组织有责任,每个社会成员也有责任。
一、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用发展方法解决前进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二、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工作分工,搞好协调指导,增强政治敏锐性,加强对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三、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重解决严重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问题。什么东西影响我国社会和谐?这一点,全国从中央到基层到普通群众,都是心中有数的,而且有高度共识。现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主要有:腐败、失业队伍扩大、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司法执法是否公正、“台独”等等。但是,问题是要有决心,有办法去解决好。缓和和化解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第一位要承担责任的无疑是政府。一个清正廉洁、实施正确政策、有执政能力的政府,是做到一切的关键。我国政府是举世公认的有权威、强有力的政府之一。只要政府看准问题所在,狠抓不放,坚持不懈,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各部门、各单位、各公司、工厂、学校、社会团体都要把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环境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许多不和谐问题都产生于具体单位内部。只要全国千千万万各种组织切实把各种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苗头和隐患都解决在自己内部,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铲除了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土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指日可待的问题了。
本人一定要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本职工作实际,将构建和谐社会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第四篇: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领会精神实质 构建和谐社会
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具体部署部署,这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
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工作分工,搞好协调指导,增强政治敏锐性,加强对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本人一定要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XXXXX工作实际,将构建和谐社会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第五篇: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文章标题: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下周又要下基层宣讲了,我们总是希望一年一次的宣讲,能够起到收心鼓劲的作用,让员工尽快脱离春节的氛围,安心工作。
国有企业用一些传统的做法,来做思想工作,譬如宣讲,黑板报评比,知识竞赛.....,我们虽然是上市公司,仍沿用这些较为陈旧的教育
方式,效果不敢说,至少让员工们知道今年企业的利润目标还是很有必要的。
我主讲“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论的东西比较枯燥,希望职工同志们听了别打瞌睡,嘿嘿。今天上午匆匆完稿,贴出来给大家看看,因为针对一线工人,所以用语较为平易。
《正确理解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果我们把“和谐社会”作为一篇文章来看,那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是开篇,而
六中全会完成了这个理论第一次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要学好六中全会精神,我们可以重点把握它的四个特点。
一、6大原则9大目标,勾勒和谐建设的“全景图”
中国古代讲,“和为贵”,《周礼》这本书里就提到要“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那么我们现在讲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意思
呢,或者说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态,才能叫和谐?这个六中全会用28个字来描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
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状态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一种社会,也是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的社会。我觉得,六中全会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规划了我们如何达到和
谐社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遵循六大原则,实现九大目标”。哪六大原则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六中全会提出的这“六个必须”,也就是六项原则,是下一步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它涵盖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
力、工作保证、工作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等等。
哪九大目标呢?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全社会
创造活力显著增强,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这九大目标针对性很强,实际上就是要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哪些问题比较突出?这个大家都应该知道,“社会保障
”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三农”问题、“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等等,还有环境保护问题。很简单,把不和谐的因素解决掉,这个社会
它才能和谐。
二、多项措施力促和谐,政策取向更注重民生
这几年来,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党中央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了所有的工作之中。像取消农业税,给农民减负,个人所得税
起征点,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800元的标准实行25年了。这次全会我数了一下,总共提出了28项政策措施,来力促和谐,改善民生。就像《
决定》里所说的,“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住房、就业、教育、医疗,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
题,全会都涉及到了,这让我们看到了党和国家更加注重民生的一个政策的取向。
今年3月3号召开的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更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2008年,全国农村1.5亿中小学生学杂费全免,去年是中
西部,今年扩大到全国。去年,农民“种粮不交税”,今年要实现“上学不交费”;还有,去年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全国40%的覆盖率,增加到80%。一个农民一年只交10块钱,可以最高报销医药费6000到20000元;温总理的报告还提到,在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实行师
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上学不交费,对贫困学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人大还要通过二个法律,《企业所得税法》和《物权法》,何谓《物权法》,这是一部迄今为止最有争议的法律,争了5年,它关系到我们
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核心内容就是旗帜鲜明地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而且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私有财产将同国家财产、公有财产处于完
全平等的地位。
三、六大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古希腊著名的柏拉图有一句名言,“公正即和谐”,一个没有公正的社会肯定是不和谐的。现在社会上有没有不公平的现象呢?有,而且
不少。像极个别地区强制拆迁,把老百姓从住的房子里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