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述评报告

时间:2019-05-14 14:0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述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述评报告》。

第一篇: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述评报告

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述评报告

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

摘要 2012年本年度的专业学术热点和最新进展是联合国内外睡眠研究的专业组织,积极开展睡眠医学的学术交流,通过开展科普宣传和临床专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推进睡眠医学的学科建设。积极开展面向世界中医药界的标准化建设,已经起草了部分临床实践指南,并等待专家进一步评审。学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开展安眠药物依赖性失眠的减药治疗、替代治疗;开展嗜睡的中医评价级发作性睡眠的临床实践,广安门医院在发作性睡眠病的诊治方面已经走在前列,并被某网站列为中国第二,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睡眠医学;替代治疗;标准化

2012年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本着推进学科发展为目的,广泛团结中西医从事睡眠研究的专业人士,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科普宣传为引导,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使睡眠医学的发展不断向前发展,并在国内外产生了的积极的影响。2012年本年度的专业学术热点和最新进展是联合国内外睡眠研究的专业组织,积极开展睡眠医学的学术交流,通过开展科普宣传和临床专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推进睡眠医学的学科建设。积极开展面向世界中医药界的标准化建设,已经起草了部分临床实践指南,并等待专家进一步评审。学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开展安眠药物依赖性失眠的减药治疗、替代治疗;开展嗜睡的中医评价级发作性睡眠的临床实践,广安门医院在发作性睡眠病的诊治方面已经走在前列,并被某网站列为中国第二,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

2012年,本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成员单位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组织人员参加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并进行专题报告会,向海内外中医认识传播中医睡眠医学的理念,介绍中医睡眠医学的新进展。广安门医院心理科&睡眠医学科派出洪兰、刘艳骄、张荣瑞参加世界中医药大会大会,在会议上刘艳骄博士报告了“中国中医睡眠医学研究概况”,本次会议还专门为中医心理学和中医睡眠医学提供 1

了工作坊,刘艳骄博士介绍了“睡眠环境与睡眠环境学”、洪兰博士介绍了“气功与八段锦”,张荣瑞博士生在现场为中外朋友进行了八段锦的教学,此工作坊吸引了70多人参加学习,学习后大家纷纷询问广安门医院开展中医心理学和睡眠医学门诊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刘艳骄和洪兰两位医生还专门为当地的人进行了义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012年9月30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华全方位养生协会承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医心理学•睡眠医学论坛在中国台北顺利召开。来自美国、德国、新西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先生为本次论坛题写了贺词“良医济世”以表示祝贺。

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医学会、空军总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联合主办的2012年度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和全军继续医学教育一类项目“第一期多导睡眠诊断技术高级培训班”于2012年9月13-19日(周四-次周三)在北京空军总医院举办。睡眠医学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涉及传统的内科学、神经病学、心理与行为医学、儿科学和耳鼻咽喉科学等学科专业。现代睡眠医学最重要的诊断技术(金标准)是多导睡眠图,多导睡眠图学也是目前临床生物信息含量最高的技术,遗憾的是在我国至今没有规范的多导睡眠技术员和多导睡眠技师培训教育体系,极大的影响了临床睡眠的诊断和治疗质量。本次多导睡眠诊断技术高级培训,为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规范化多导睡眠技术人员在职教育课程,全面提高多导睡眠技术人员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鉴于多导睡眠技术的涉及内容多,实践性强。所以,本次培训教育与以往有所区别:1)采用续贯设计循序渐进的培训方式,1年内完成系统教育课程;2)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网络资源,集中培训后继续采用网络教学,以最大减少成本,节约学员的时间;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际操作能力;4)培训有详细的教学大纲可指导自学;5)实行严格的考核考试,确保培训质量;5)由于客观原因考核不合格者,可继续接受免费培训,直至达到预定培养目标为止。培训结束后,学员能够按照国际标准高质量完成多导睡眠图的采集和判读、特殊睡眠诊断试验、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以及系统了解

睡眠医学技术理论,能够独立完成多导睡眠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本次学习班的受训学员均感到培训收获大,内容充实,符合临床实践。

2012年,本专业委员会在广州召开副会长的专题会议研究副会长的分工,确定了各位副会长的工作职权范围及职责。在台北,召开了常务理事、理事扩大会议,提出了2013年的工作建议。

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与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承办的国家继续教育一类项目“全国临床心理睡眠专业技术高级培训班暨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神志病临床技能培训班”于2012年12月14-16日(周五-周日)在北京广安门医院举办。睡眠健康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关系到个人幸福、组织效率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据统计,中国有45%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与睡眠障碍相关的疾病多达90多种,治疗难度较大,容易复发,持久治愈率较低,药物依赖性不容忽视。睡眠障碍治疗是医院临床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经常遇到的难题,仅仅提供单一的药物治疗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患者全方位的心理需要。有鉴于此,特邀国内中西医与临床心理治疗方面的顶级专家举办系统的失眠症中西医治疗培训讲座,讲授最新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技术特别是临床操作技巧。世界中联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会长,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TIP治疗技术创始人,中医心理学重点学科和神志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授课题目:TIP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实操技巧。王建平教授,临床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精神医学医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创始人和第一任主任,北京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系副主任,中国第一批注册督导师,国内CBT治疗著名专家。授课题目:失眠症的CBT治疗的临床操作技巧。刘吉丰教授,中国抗老化学会理事长,台湾台北护理健康大学教授,授课题目:睡眠疾患临床治疗与HRV研究。刘艳骄教授,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安门医院睡眠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授课题目:失眠症治疗中如何利用中医药减除西药。王寅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师从田从豁教授(原中国针灸会秘书长)、针灸界名老中医孙伯伦、夏寿仁、于

书庄等人,从事针灸临床工作近三十年,擅长“治络三法”,运用“贺氏三通法” 治疗睡眠障碍疗效显著。授课题目:睡眠障碍的针灸治疗临床经验。王志青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原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师从国际著名专家费立鹏教授,卫生部指派专家(参与灾后心理援建工作),擅长应用西药治疗各种失眠症、抑郁症以及强迫症、恐惧症、惊恐发作、疑病症等。在非药物治疗方面擅长应用认知催眠疗法治疗情绪相关的各种心理问题。授课题目:睡眠障碍伴抑郁焦虑的西药治疗临床经验。

本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倡导以科研为导向的学术研究,成员单位申报各成员单位申报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的相关课题。累计申报各类课题 项。发表学术论文 篇;其中广安门医院闫雪发表在国外学术期刊《睡眠医学评论》上的学术论文引证因子达到6 分。这是首次在世界睡眠医学学术期刊上介绍中国传统医学对不宁腿综合征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

提高睡眠医学专业水平是学术发展的重要一环,本年度在广安门医院开展面向研究生的睡眠医学专题系列讲座,组织人员积极参加中国的世界睡眠日的活动,各成员单位先后举办 场科普教育活动,并深入社区进行科普宣传活动,使人民进一步认识到睡眠对人体的重要性。

本专业委员会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广安门医院率先开展了安眠药物减药治疗方案、替代治疗方案等,提出了抗组织胺类药物替代治疗技术、维生素替代治疗技术、中药替代治疗技术、TIP替代治疗技术等,使很多长期依赖安眠药物的患者得以减药或者替代,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了药物依赖。

本专业委员会提出了睡眠医学2013年工作要点:(1)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2013年工作计划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有关睡眠的学术交流活动,推进睡眠医学在中国的发展。(2)积极组织成员参加在美国举办的第十届世界中医药大会(美国旧金山)(3)积极参与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家委员会等单位合作联合举办3·21世界睡眠日活动,“关注睡眠,关爱心脏”。(4)加快制定标准的工作,形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医专家共识》、《中医睡眠疾病国际分类》等睡眠医学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情况。(5)与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

医学专业委员会合作,举办第六届中医睡眠医学学术研讨会(山东济南)(6)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第二期《SCI写作与论文发表培训班》(黄山4.19-21)(7)举行2013年会长年会(黄山)(8)举办第二期全国睡眠障碍临床技术培训班(7月广安门医院)(9)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医心理学和睡眠医学论坛《失眠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推广会。(10)积极参加中国科协科普日活动,组织成员参观科普展览。

第二篇:世界中联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四届世界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2011

世界中联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四届世界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2011.北京)

征文通知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

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世界中联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四届世界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2011.北京)拟于2011年5月6-8(星期五~星期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

中医心理学与其他许多学科一样,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目前中医学中富含的心理学思想逐渐被大家所认识,中医心理学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医心理治疗方法的特色与优势进一步突显。多年来,致力于中医心理学的学者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中医心理学的探索、研究与运用,它已经成为中医药学新世纪发展中的新的亮点。无论是对传统的中医心理学思想和方法的整理研究,还是以中医心理学结合现代临床心理学方法的应用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医心理学与各个学科之间都存在相互渗透和交叉,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理论的精华,推动临床心理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从而促进中医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本届会议以“贴近临床与实用”为主题,将努力展现中医心理学近五年来的最新进展,特别是突出一些具有临床实际操作意义的技术。会议将邀请国内外中医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包括海峡两岸学者,以及美国、德国和澳地利等学者进行专题报告及讲座,介绍中医心理学研究新进展。会议期间将同时举办若干分论坛,如《首届海峡两岸临床心理学高峰论坛》、《首届中西医结合临床心理学研究论坛》等。会议形式将采用大会专题报告、分组论文交流、专题研讨、典型病例讨论等等。我们热烈诚挚的欢迎各个相关领域的学者积极投稿及参会。我们也欢迎您在本次大会上发表您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观点。

征文内容:

1.心理疾患与和谐社会、心理疾患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心理疾患治疗的实用技术及心理学产业发展等。

2.中医心理理论与基础研究、中医心理诊断学研究、中医心理学文献研究、中医心理治疗方法的挖掘与整理研究、特殊群体心理异常的干预、重大突发事件

下的中医心理干预、心理疾病的中医药干预研究、心理疾病的非药物疗法(针灸、气功、推拿、其它)、中医气功学与心理学、催眠心理治疗研究、中医健康心理学的方法学研究、中医心理学与内外妇儿各科关系研究等。

论文要求:

1.所投稿件应为尚未公开发表的论文,要求观点鲜明,科学性、实用性强。

2.来稿请按征文范围和内容,提供3000字以内的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标题3号宋体字,姓名及单位小4号宋体字,正文5号宋体字。题目、作者、单位、邮编、邮箱、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完备。

3.附有第一作者或联系人的职称、简介、从事的研究方向、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4.为了使这次国际大会能够达到较好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效果,论文最好有中英两种文字并附有中英文摘要。如果不能翻译成英文,大会将提供翻译帮助,但每篇稿件需将翻译费100元。大会将在最后给参会者提供中英文对译的大会资料。

5.论文稿件可邮寄或电子信件方式发送或寄送。

6.截稿日期:2011年3月31日。

7.投稿电子邮箱:huiwu_tcmitorg@126.com

联系人:王芳,张鑫,刁倩,赵莹莹,洪兰

电话:010-83114725;***

传真:010-88001433

邮箱:huiwu_tcmitorg@126.com

网址: 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交流网http://.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原宣武区)广内大街北线阁5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睡眠医学门诊)张鑫收

邮编:100053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二○一○年一月三十日

第三篇:省医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省医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作者:曾宪祥 时间:2016-09-30 2016年9月23日-25日,湖南省医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睡眠障碍研究新进展学习班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开幕式由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湖南省脑科医院睡眠障碍科主任骆晓林主持,湖南省脑科医院院长李小松,专委会主任委员郭田生,湘雅附二院精卫研究所副所长刘哲宁,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委会副主委陈贵海出席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郭田生主任委员介绍湖南睡眠专业委员会的成立经过:睡眠学组经过八年的准备和工作努力,终于在2015年成立了湖南省医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他从建立睡眠科的必要性、睡眠科建设的基本前提、学科建设、问题与展望四个方面阐述了我们如何发展睡眠科,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睡眠障碍的患者。湖南省脑科医院院长李小松在会上致辞,就该院从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到今天成为隶属于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的一所以神经内外科、精神内外科为专科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医学鉴定、预防保健、社区医疗于一体的非营利性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发展过程向参会嘉宾与学员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从睡眠医学的专业角度阐述了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但睡眠障碍绝不仅仅是失眠,还包括嗜睡、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节律紊乱、异态睡眠(梦游症、夜惊症等)、睡眠相关运动障碍性疾患(如不宁腿综合征等)。目前与睡眠障碍密切相关的疾病有90余种,涉及神经、精神、呼吸、耳鼻喉、儿科等多个临床学科。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地区的25916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病人进行调查发现,27%的人有睡眠问题。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如此算来湖南省人口接近7000万,有超过2000万成年人可能被失眠困扰。李小松院长指出,睡眠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与工作开展标志着我省的睡眠医学事业正进入一个新的起点,今后将更好地结合各学科的优势,推动高素质的睡眠专科医师队伍建设,更好地发展睡眠医学事业,传播睡眠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更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

在学术讲座环节,来自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神经内科、湘雅附二医院精卫研究所、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理科、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专家教授们分别以《失眠的药物治疗》、《睡眠障碍的综合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与低通气综合症》、《嗜睡相关疾病的诊疗》、《中国失眠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睡眠呼吸暂停与低通气综合症的外科治疗进展》、《关于医院睡眠科建设的思考》为题向与会人员做了学术报告,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睡眠医学的学术大餐。

紧张而充实的学术年会及学习班培训在观看电影《仁医胡佩兰》后圆满落幕,本次活动展示了睡眠医学研究与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促进了睡眠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睡眠医学从业者的科研与临床水平的提升。

第四篇:我院派员参加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

我院派员参加省高等教育学会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

2014年4月10-12日,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保健医学委员会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从化温泉文轩苑召开,我院派员参加。

会议总结了第九届学会工作,并选举了新一届理事。广东82所高校分组讨论审议了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对高校卫生工作的意见、建议,会上各组代表就高校卫生管理及业务方面问题发表了讲话,并对2014年理事会工作提出建议。

从化校区办公室:唐竹君2014年4月15日

第五篇:2014年学术委员会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委员会2016报告

一、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学术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评价 1.以迎评为契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迎接教育部审核评估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出台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成立了学校审核评估工作组和专家组,开展了学院教学工作评估工作,全面深入发现了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整改打下了基础。

开展本科专业认证。组织石油工程和勘查技术与工程两个专业参与了2016年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资源勘查工程(复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等三个专业申报并获批2017年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全面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定位,搭建了大类培养平台,构建了专业培养标准实现矩阵,设置了创新创业课程,实现了研究生课程进入本科培养方案。

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2016年全校共投入1300多万元用于资源勘查专业、信息学院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石油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安全改造,以及化学实验中心和公共机房的计算机更新、改造。开展实验室安全规范化建设,为全校教学实验室统一制作门牌、规章制度、安全警示标牌、实验服等,提高了实验室规范化水平。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继续开展学校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工作。共设立150个校级项目,重点支持项目学习类课程建设、核心课程建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示范性实验 室建设、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获批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正式批准《采油工程》等4门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泵和压缩机(第二版)》等5部教材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奖。

完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2016年继续实施教学能力合格证制度,青年教师必须通过系统培训并达到合格要求后才具有独立主讲资格,2016年共有15名青年教师获得独立主讲资格。完善教学奖励机制,新设立“教学成就卓越奖”和“青年教师教学效果卓越奖”。评选第二届教学效果卓越奖,共10名教师获此殊荣;评选第7批校级品牌课和首批院级品牌课,6门课程获得校级品牌课,15门课程获得首批院级品牌课;评选第六批校级教学名师和青年教学骨干教师,评出5名教学名师、10名青年教学骨干教师。

2.紧密把握“双一流”建设机遇,以学科评估为引领,学科建设成效明显

制定了《“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坚持以“服务需求、世界一流”为指引,继续坚持“强优、拓新、入主流、求卓越”的学科建设思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把握“石油石化学科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水平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高水平科研产出为突破口,优化布局、夯实基础、创新机制、力争一流,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石油石化学科,全面提升学科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继续推进学科建设项目。实施学科建设攀登计划、提升计划、培育计划,组织各学院(研究院)开展了学科建设项目阶段性检 查工作。全面启动青年创新团队建设工作,通过校内外专家评审,论证通过4个校级团队项目和2个校级培育团队项目。在“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完成学科建设项目投资。

圆满完成学科评估工作。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一起,组织全部38个学科参加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组织工商管理硕士和会计硕士参加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方案》(中石大京研〔2015〕6号),启动了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全面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持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通过评估,查找短板,实现以评促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制定了《学科建设自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合理的学科建设成本分担机制,理顺学科建设经费自筹机制,保障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多方调研,制定了《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办法》,开展了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摸底工作,为学位点的动态调整奠定了基础。

学科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学科排行前1%,排名稳中有升,学校学科影响力日益提升。各学院(研究院)分别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各学科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实现各学院(研究院)学科的统筹规划与建设。石油石化优势学科、支撑学科和基础学科重点突出、互相协调的学科生态日益完善。

3.积极适应能源行业形势,以体制改革为动力,科研事业稳步发展 制定了《“十三五”科技工作规划》。按照“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更好地适应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行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及国家科技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科学的学术评价为导向,以科研激励机制为手段,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以科研基地和实验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创新团队建设为核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促进我校科研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科技政策不断完善。2016年学校出台了涉及科研经费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科研项目绩效发放、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及结余经费管理、分析测试费、易制毒化学品等方面的16项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保障科研管理规范化运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科研实验岗教师队伍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不断强化;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和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效率得到提高。

2016年新增各类科研项目833项,合同经费5.8569亿元;科研经费到帐5.2741亿元。作为依托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4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资助经费4425万元。作为项目承担单位负责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石油工程学院教授黄中伟教授作为负责人的“深部地热资源开发基础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批立项。

2016年学校科学研究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工作取得新进展。学校新增1个CNPC重点研究室、2个校级研究中心、4个校外联合研究机构。学校直属研究院体制进行了深化改革,科学技术研究院 机构人员调整到位,新成立了海洋工程研究院。学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通过了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组织的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专项工作评估。

2016年学校2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蒋官澄教授及团队的研究成果“复杂结构井特种钻井液及工业化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作为参与单位,学校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的成果“南海北部陆缘深水油气地质理论技术创新与勘探重大突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6年学校41项成果获得省部级或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以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24项,其中一等奖12项。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6年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公布的统计结果,学校2015年发表的论文共被SCI、SSCI、EI、CPCI收录1706篇。2016年学校获专利授权278项,其中,发明专利216项,实用新型6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08项。共出版著作52部,主办或承办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共17次(其中,国际会议3次)。

4.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

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职员工队伍。“十三五”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大力度支持高层次队伍建设、加快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构建基于岗位分类管理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等六大建设目标,确定了八项措施落实师 资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实施高端人才“321”工程,强力打造高层次人才梯队、实施“引智工程”,着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深入实施“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合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团队、构建精准化岗位分类管理体系、深化薪酬激励机制改革、进一步扩大院(部)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自主权、深入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加强教师工程化训练、构建全方位的教师培训体系。在制定规划的同时,确定了各学院、研究院人才建设目标分解方案,同时将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学院考核的重要指标。

2016年围绕人才的吸引、培养与使用、激励等方面相继出台政策措施,外引内培,加强高层次人才及青年教师两支队伍的建设,出台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规定》等文件,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2016年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徐春明入选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金衍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邱楠生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刘植昌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柳广弟和岳湘安获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郝世杰入选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蓝兴英和饶莹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郝世杰获得霍英东教育金;徐泉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刘艳升和刘忠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新聘任原“千人计划”入选者陈掌星来校工作。

7名教师荣获个人科技或教学奖励。张来斌获得“孙越崎能源大奖”;宋先知获“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孙长宇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科技奖”;张峰被授予“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袁三一获“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赵秀凤和杨胜来获“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

二、学术委员会运行及履职情况

1.完成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委员调整

由于人事调整等原因,按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委员会章程》(中石大京科〔2014〕4号)的规定,部分委员不再适合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2016年对第八届校学术委员会及各学院(研究院)学术分委员会委员进行了调整,确定了新聘任的委员名单。担任学校(学院)党政领导职务的均不再任校(院)学术委员,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处、人事处、国际合作交流处和规划处等职能部门的学术委员根据岗位变动自动变更,其他委员均通过公开投票表决的方式产生候选人,经校长办公会审定的方式产生,确保了学术委员在学校和学院两级学术委员会中独立行使学术权力,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独立又协调的工作方式。

2.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工作进一步规范

为了加强学术委员会自身建设,保障学术委员会工作规范有效运行,完善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严明学术委员会工作纪律,提高学术委员会委员履责能力,拟定了《中国石油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实施细则》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院(研究院)学术分委员会工作规程》,并经2016年第八届校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理顺了校学术委员会与专门委员会的关系,专门委员会与相应职能部门的关系,明确了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和秘书处单位,进一步明确了议题的提交与确定、会议召开、议事结果报送与执行、执行报告制度等事项,学术委员会工作纪律更为严明。

理顺了学院学术分委员会与学院领导职能关系,明确了学术分委员会的定位与职责,规定了学术委员的组成规则及运行制度,构建了新的学术委员会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术委员在学术事务管理中的 作用。

各学院(研究院)学术分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和委员职责,对学术分委员会的工作形式、请假制度和委员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有利于委员们有效行使学术审议、学术评议、学风维护和学术仲裁等方面的学术权力。各学院(研究院)学术分委员会的审议或咨询工作在学院(研究院)学术事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审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在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学术事务中的专家咨询作用,多次召开校学术委员会专题研讨会,邀请校学术委员研讨《学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就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言献策;同时对《“十三五”研究生教育规划》、《“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等部门规划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4.认真做好各类人才选拔及考核工作

(1)2016年1月,学科与师资建设专门委员会对6名申请首届校聘博士后人员学术水平进行审核,投票确定4人为校聘博士后。

(2)2016年5月25日,学科与师资建设专门委员会对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候选人进行了评议,确定柳广弟和岳湘安2人为学校推荐人选。

(3)2016年6月24日,学科与师资建设专门委员会对15名“千人计划”申报人员进行了审议,确定了推荐“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项目候选人3人、“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候选人10人;对26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申报人员进行了审议,确定了推荐“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6人、“长江学者”青年项目候选人15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候选人4人;对6名优秀教师宣传典型申报人员进行了审议,确定了2人为推荐人选;对4名第二届校聘博士后申报人员进行了审议,确定了4人为校聘博士后。

(4)2016年9月20日,学科与师资建设专门委员会对5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申报人员进行审议,确定推荐候选人5人。

(5)2016年12月28日,学科与师资建设专门委员会对二级教授聘任条件的解释问题进行了书面审议。鉴于国家科技项目管理体制的变化,同意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总负责人等同于“973”首席科学家,作为申报二级岗组合选项条件之一。

(6)2016年在校青年创新团队项目推进中,分别以会议、通讯评议的形式,进行了选题征集与审议、论证工作,并在专家评审环节抽取了外审专家名单;在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办法文件的制定中,进行了文件审议的工作。

(7)2016年7月1日校学术委员会对青年拔尖人才、优秀人才、长江学者、千人计划进行了考核和选拔。

5.积极做好项目、基金和奖励的推荐工作

2016年,校学术委员会对各类基金、项目和奖励申报的推选严格把关,坚持学术标准,确保推荐质量。具体工作包括:

(1)经科技评价与学术道德专门委员会选拔,推荐黄中伟申报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经科技评价与学术道德专门委员会选拔,推荐蒋官澄为负责人申报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3)经科技评价与学术道德专门委员会选拔,推荐邱楠生申报“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4)经校学术委员会选拔,推荐张来斌申报“孙越崎能源大奖”。

(5)经校学术委员会选拔,推荐宋先知申报“孙越崎青年科技奖”。

(6)校学术委员会对“国际学术会议资助基金”和“校学术专著出版基金”的申请进行了评审,5项国际会议和2部著作申请获批。

6.为学校重要学术事务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2016年,校学术委员会充分行使学术事务的咨询职权,审议了《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分类管理实施意见》、《科技评价办法》、《青年学者计划》和《师资博士后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对“提高青年拔尖人才质量”发表了意见和建议,为学校学术事务的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撑。

7.学术分委员会统筹行使各项学术权力

2016年学术分委员会作为学院(研究院)最高学术机构,积极为学院(研究院)学术事务相关的全局性、重大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咨询与建议。对学院预算中教学、科研经费的安排和分配及使用;本单位教学、科研重大项目的申报及资金的分配使用;本单位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赴境外办学,对外开展重大项目合作等方面发表建议。

学院(研究院)学术分委员会在学院(研究院)科研绩效考核、科技成果奖励、人才培养、师资人才引进、选拔及考核、岗位聘任、对外推荐各种人才、科研项目等方面充分行驶了学术评定或审议的职权。

三、学术委员建言

1.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要引进和培养两手抓

建议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引进和培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双一流”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各高校对拔尖人才的争夺日渐激烈,引进拔尖人才的难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拔尖人才也需要一个高水平的团队做支撑。近年来,我校引进了许多条件很优秀的青年教师,但他们要成为拔尖人才,还需要一个有利于他们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和氛围。一方面要对青年教师(特别是外校来的青年教师)重点帮扶,使他们尽快融入学科主流并快速成长。另一方面,针对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头绪多和精力分散的问题,建议学校或各学院(研究院)采用“差异化管理”思想,制定相关政策,给一部分素质好、有潜力冲击各类“拔尖人才”头衔的青年骨教师干“松松绑”,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去攀登科技高峰。

2.加强对学科融合创新的引导和鼓励

建议在“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方面多下工夫,加强对学科融合创新的引导和鼓励,弱化学科的行政界线。首先,鼓励龙头学科以学科方向创新和重大科技问题攻关为导向,积极主动吸纳相关学科参与,实现优势互补。这样既有可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又有利于传统优势学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各相关学科应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融入。学校“青年创新团队”是按此理念组织实施的计划,但需要进一步做实,以便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同时,为“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探索新路子。建议学校加强对青年创新团队的检查与指导,重点关注青年创新团队的多学科融合机制与实际运行状态,把“多学科融合”落到实处。3.通过制度改革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

2015年学校发布了“关于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十项措施”,对于激励教师投入教学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尚存在措施不完善及措施可操作性方面的问题,如现有的教学成果指标比科研指标少得多、在职称评定中如何体现教学成果等等。2016年学校审核评估自评过程中发现,我校多数学院还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因此,需要进一步制定“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切实体现 “教书育人”的根本办学宗旨。

4.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已制定了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本次学校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过程中,发现在课程教学、毕业设计等环节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为此,建议学校教务处、研究生院等相关部门及各学院协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5.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及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学校针对毕业生开展过跟踪调查研究,但是,还存在调查机制不完善、调查覆盖面小、专业分类不清、持续性不强等问题,尚未建立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及以此为基础的专业建设持续改进机制。建议学校学生管理部门与各学院(研究院)协同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及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下载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述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述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之学术讲座心得报告

    世界经济贸易形势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2012年12月7日上午在商学院128学术报告厅听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杂志主编裴长洪研究院关于《世界当前经济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