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之学术讲座心得报告
世界经济贸易形势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2012年12月7日上午在商学院128学术报告厅听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杂志主编裴长洪研究院关于《世界当前经济贸易形势分析》的学术报告。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历史性剧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危机与动荡此起彼伏,地区热点和全球性挑战相互交织。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裴长洪研究员对世界贸易形势、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多方面的阐述。
2011年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通常来说,世界经济增长与世界贸易增长存在正向的关系,而且世界贸易的增速要快于世界经济增长。
2011年全球贸易总体呈现两个特点:
第一,伴随着全球经济下滑,世界贸易呈现回落的态势。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大幅跌至-10.7%,创下了二战以来的最大跌幅。2010年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复苏,世界贸易增长率大幅回升至12.8%,是自1980年以来最高的年度增长率。2011年世界贸易增速基本维持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水平。
第二,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好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速下降幅度较大。发展中国家也维持更加强劲进口增长。这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维持相对高的增长率,市场需求大幅增加,从而带动进口增加。
2012年全球贸易增长疲软
对于2012年的全球贸易走势,大体预测是,伴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全球贸易增长将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增速上。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判断:
第一,先看当前国际贸易先行指标的走势:
先行指标变化显示国际贸易增长回落。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先行指标,该指标的变动通常能提前反映未来国际贸易走势的变化。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自2010年5月份达到3838高点之后一直处于下降的通道。虽然2011年9月和10月出现小幅的反弹,但也远低于历史的平均水平。
另外,国际航运市场不景气。从集装箱运输市场(HRCI)来看,国际集装箱指数自从
2010年3月达到916点之后,也一直处于回落的态势。所以,国际航运和集装箱市场走势不支持贸易强劲增长。
第二,决定贸易走势的主要因素:
一是香港贸发局出口商信心指数持续下滑。香港作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中转城市,其出口商的信心直接反映了未来贸易走势变化的走势。香港贸发局通过调查出口商从而编制季度出口商信心指数,该指数显示从2010年2月份达到顶峰59.1后持续回落,尤其是2011年三季度的出口商信心指数只有49.5。该指数的分水岭是50,如果高于50意味着信心扩张,低于50意味着信心收缩。因此,出口商信心指数的收缩意味着2012年世界贸易的增速将会放缓。
二是2012年贸易融资风险上升。作为反映国际金融市场的最重要的风险衡量指标泰德利差,从2011年8月到10月上涨了2.5倍,一般来讲,当泰德利差上行时,则显示市场风险扩大,市场资金趋紧,银行借贷成本提高,也连带提高贸易企业的借贷成本。说明由欧债危机引发的银行业危机开始影响贸易融资。
三是高位徘徊的失业率导致贸易保护会进一步加剧。2010年由于经济下滑导致三大经济体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失业率是一个滞后指标,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衰退结束之后两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失业率仍将处于较高水平,所以,2012年各国的失业率会继续攀升。鉴于各国失业率往往是出台更具保护性贸易政策的重要催化剂之一,所以,2012年各国一定会出台更多的保护本国就业和产业的政策。
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条件恶化,并且还面临着几个大的挑战:一是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价格将继续保持上涨态势;二是劳动成本持续上升。中国工资将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上海等地工人工资,仅比美国一些人力成本低的州便宜30%。由此可见,未来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制造将在沿海发达地区日益丧失竞争优势。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几个新机遇:
第一,中国的市场优势凸显。中国国内市场的规模和范围以及工人的高素质让很多企业选择“坚守中国”。据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显示,接受调查的350家企业中,有61%的企业是在中国生产、采购,并供应中国市场,仅供应美国市场的企业占10%,供应中国和美国以外市场的占8%。
第二,产业配套能力是中国的新优势。很多工厂之所以选择留在中国,通常处于以下考虑:迁移生产基地既费钱又费时,而且新的市场尤其是中国以外的市场存在未知风险。部分依赖低劳动力成本的企业会转移出去,但其他领域很难,如笔记本电脑生产商,这个行业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很少,且非常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实际上,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且国家规模较小,正是东南亚一些国家难以吸引某个行业产业链的整体搬迁的原因。
第三,中国工人素质成为新优势。有关调查表明,同制造业的其他变量相比,中国工人的素质评级良好。根据调查反馈,虽然中国在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得分较低,但工人素质一项得分很高。而且,中国制造业的人工成本的优势也同样明显。
第四,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出现新优势。随着近年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产业,中西部加工制造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从而延续了东部已有的要素禀赋优势。重庆、四川、广西等地相继成为出口贸易后发优势地区。
第五,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新优势。由于发达国家需求恢复缓慢,体现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互补性的出口产品,特别是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增长的弹性将较小,而体现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性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增长弹性将较大。这种新的需求将带动我国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和其他高端装备制造业将可能培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第六,企业“走出去”具备新优势。我国不仅具备了海外投资的外汇资金实力,而且也具备企业海外发展优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持续高速增长,高速公路、铁路、桥梁、机场、港口码头、电站、学校、医院和市政工程等建设项目,数量多、规模大、水平高,我国工程建设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已经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此外,我国部分制造业和资源开发行业也具备了海外投资的优势因素。
第七,人民币正在成为新优势。目前人民币是世界上最坚挺的货币之一。随着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扩大,境外人民币债券市场也将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将成为新的交易工具出现在国际金融舞台和世界货币市场上。
第八,金融体系稳定和外汇储备的优势。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大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纷纷陷入困境,而我国金融体系稳定,流动性充裕,经营稳健,不良
资产处于极低水平;加上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使我国开放型经济具有极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不仅保障金融市场的有序运行,而且保障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尽管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缓慢,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步伐仍然不可阻挡。
第二篇:项目管理之学术讲座心得报告
公司项目管理与控制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心得体会
报告题目:公司项目管理与控制
主讲人:中国标准化委员会(项目管理)专家组成员 王 勇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能够对项目做出准确、合理的量化考核的企业,已经就是项目管理的高水平了。王博士讲座以此作为企业级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来分析各种因素间的依赖关系。通过聆听王博士的讲座,让我知道了:
(1)目标是达到对项目的量化考核,为此,必须能够同时准确掌握项目计划基线和项目实际执行的绩效情况,通过量化比较,才能够对项目进行量化的考核。
(2)项目管理中最核心的量化值,就是预算和实际的成本数据,通过成本数据可以合理的反映项目在进度、资源等许多方面的情况。要全面形成量化的计划基准和获得量化的项目实际绩效数据,就必须能够正确的做出项目成本预算,并采集到准确的项目实际成本数据。为此,企业内的财务管理必须能支持项目预算、核算的要求,明确项目成本核算与企业内按产品核算、按部门核算、人员绩效考核 等之间的关系,明确项目的各项成本结构和成本指标,以指导项目预算,同时企业要能够采集并提供项目的实际成本数据。
(3)成本的产生是资源的耗费。为了能够得到清晰的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首先就要对企业内整体的项目资源进行分析,明确资源的种类、生产效率、价格因素等,并能够做到在项目中的合理分配。
这样,在项目计划中才能比较准确的反映出项目任务对资源工作的具体需求量,而不是简单的表达出任务与资源的分配关系。在项目实 际执行中,亦须能够跟踪到任务中的资源的实际耗费情况,才能获得项目的实际成本。总之,只有在准确制定项目计划和跟踪资源实际耗费情况的前提下,才能够做好项目的成本管理。所以说,做好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是做好对资源的管理。
(4)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对市场行情的跟踪,企业能够计算出各项资源的综合成本指标,然后利用这些成本指标和项目计划中的资源需求,自底向上的计算项目预算,这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成本指标不应是企业对外的项目报价,需要从价格中扣除掉公司的各项管理成本分摊,预留利润,要考虑项目对外采 购的应付款等诸多因素。另一方面,企业出于特定的市场目地,可能导致对外价格低于项目成本,此时企业应以投资的心态确认合理的项目成本,而非简单的压低项目预算。只有企业在正确理解项目成本,并能够给出具体的成本指标,这样才能得到合理的项目成本数据,才能比较真实的反映出项目的各种量化指标。
(5)量化的资源工作量的分配也是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必须首先明确项目任务的时间进度的要求,明确资源分配,才能得到资源在任务中分配的工作量。
(6)在解决了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后,就可以通过对企业内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根据管理的要求,确定出项目量化考核的指标,作为项目考核的依据,以后再对这些指标不断进行优化调整。
(7)在整个改进过程中,都必须同时伴随着项目管理流程和制度、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工具的配套支持,要制定相应的规矩,要对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要提供相应的管理工具来支持。
第三篇:贸易战略学术讲座之心得报告
——中国自贸区战略:成就与任务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2013年4月16日,我有幸听取了国家商务部卢国正副研究员做的主题为“中国自贸区战略:成就与任务”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主要分为全球自贸区蓬勃发展、中国自贸区建设的成就与任务、加强对中国自贸区战略的研究三个部分。通过聆听此次讲座,使我收获颇丰。
卢国正研究员介绍到,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有两大趋势:一是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的多边贸易自由化。二是两国之间或一国与区域内多国之间通过谈判建立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协定是世贸组织成员间在世贸组织框架内为实现贸易和投资进一步自由化而洽签的贸易协定,这类协定也称之为区域贸易协定或优惠贸易协定,属于表面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协定,其特点是涵盖面广、形式多样、规范有序、目标明确。
同时,他指出,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有效的优惠贸易协定共273个,其中1995年以后生效的优惠贸易协定219个,占总数的80%,2001—2012年,平均每年生效的优惠贸易协定达14个,而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5.7个。正在进行的可行性研究的自由贸易协定有中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可行性研究、中国—印度区域贸易安排(RTA)联合可行性研究、中日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
他表示,自由贸易协定迅速发展主要是世贸组织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受阻,区域经济一体化遇到困难,重要经济体适时调整自由贸易战略,世贸组织对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规范管理。由于贸易增长对于中国经济越来越重要,贸易政策也就越来越成为中国整体经济政策的一个关键部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可以有效增进双方互信,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能够促进缔约双方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发展:能够推动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也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是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中国外贸战略的明智选择就是既要积极参与多边合作的进程,也要努力与有关贸易伙伴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
多边贸易自由化和双边的或区域的自由贸易协定各有自身的优点。多边贸易自由化具有全球性的广泛影响,使世界贸易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进行互利的贸易改革,所以,作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贸易大国,中国必须参与多边的经贸合作,在履行有关义务的同时,参与为未来的经济贸易制定规则的进程。
他认为,中国自贸区建设任重道远。要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抓紧结束正在进行的谈判,启动同新对象的自贸区谈判;深化和提高己建成的自贸区的水平;认真应对未来的TPP、欧美自贸区的挑战。
通过这个讲座让我对中国自贸区战略有了全新的认识,结合目前国家正在上海推行的上海自贸区试水,我认为,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相关经验的不断累积,政府的管理职能弱化,服务职能加强,配套政策制度的创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美梦终将变成现实,中国也终将全面复兴,真正实现强国的梦想。
第四篇:财税体制改革之学术讲座心得报告
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营改增”
参加“营改增”培训心得体会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首次提出,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同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研究推进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改革试点。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市率先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201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营改增”试点范围由上海分批扩大至北京等8个省(直辖市),北京市应当于2012年9月1日完成新旧税制转换,江苏省、安徽省应当于2012年10月1日完成新旧税制转换,福建省、广东省应当于2012年11月1日完成新旧税制转换,天津市、浙江省、湖北省应当于2012年12月1日完成新旧税制转换。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求,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如下影响:
一、有助于增值税体系的完善以及增值税收入的增加。1994年推行的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增值税纳税人抵扣机器设备等货物所含税额,导致增值税链条的不完整。2009年我国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允许纳税人抵扣。营业税改增值税,使增值税链条基本完整。营业税改增值税,从静态看增加了增值税收入;从动态看由于在最终消费以前的各个环节,税收环环相扣,基本消除了重复征税,促进分工,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二、有助于试点城市和地区获得制度分割收益,进一步提高相关产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提高城市竞争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提高分工和专业化,同时减轻相关行业消费者负担,可以刺激需求,对试点行业是有利的政策。试点地区可以带动更多企业和人员的加入,扩大试
点地区相关产业群集规模,增强企业和区域竞争力。
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消除重复征税,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税负下降,企业成本下降,引起物价降低,从而降低通货膨胀水平。长远角度看,营业税改增值税,可以促进产业间、产业内的分工与合作,有益于总体上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对政府间收入分配产生影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由于涉及的两个税种也是地方的主体税制,这要求地方政府尽快推行地方税制度改革,弥补因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造成的地方税收损失,地方政府应尽快推动地方税的核心房地产税制度改革。
第五篇:学术讲座心得
学术讲座心得
翟鸿燊教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国学应用大师、书道家、演讲家、国际TAT(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学术体系创始人。
我听了国学大师的精彩演讲,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大师所说的“醍醐灌顶”。翟鸿燊大师将国学中的精髓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应用于生活,贯穿于生活;给我们讲了许多我们本应熟悉的道理,可是说“一语点醒梦中人”。
比如说,佛家道家儒家的思想强调培养人的心性,修好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了正确的利他思想和博爱胸怀才可能有大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个人能做到这样,那生命就是有意义的。
翟鸿燊大师的一些话深深的震撼了我,“要学会赚钱而不是挣钱”,“花钱三不眨眼”,“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仁义礼智信”,“道字里有天地,有自我,还有行动”,“爱不能把心给简化了”。。。多么简单而又富有哲理的话阿!
听了这一次讲座,虽不是亲身临近,但也胜似身临其境。其中许多话,都引起了我的深深思索,让我从中受益颇多。
“色难”,相由心生。这是沟通的最基本的一件事:要时刻将微笑挂在脸上;因为相由心生,心中所想,是高兴还是苦闷,从我们的面部表情能反映得一览无余;“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乘智慧的实践者和传播者——翟教授一直怀着强烈的民族心和使命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研究,在融会国际各种极具代表性的哲学主流、营销理论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针对管理科学、决策科学、人才培养、市场营销、企业团队等方面提出一整套独到的解决方案,并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翟鸿燊教授所研发的著名“TAT(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课程,已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美国国家大学等知名院校的MBA、EMBA、DBA、卓越领导力项目等研修班中倍受欢迎。他把中国5000多年的儒家文化吃透了,用我们先人的智慧去认识当今的社会,可谓如鱼得水。可见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好东西是不会过时的。
这次讲座还让我明白的“改变”的力量,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变,从改变中提升自己,从改变中让自己得以成长。《易经》中讲“三易”:简易、变易、不易。其中就讲到了“变”的智慧和力量。这些理论可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业、修养、性情,以一种不愠不怒的平常心态对待自已的人生,在保持一种淡泊以致辞远的态度去积极探索美好人生。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范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平时应该多思考人生,多想想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为家庭做了什么,为朋友做了什么,为整个社会做了什么。以严格的要求修身,以博大的胸怀为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