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之学术讲座心得报告(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5:0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之学术讲座心得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之学术讲座心得报告》。

第一篇: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之学术讲座心得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2012年12月7日在广西大学商学院128学术报告厅听取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人民大学陈彦斌教授关于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报告,其演讲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其研究组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国经济增长困境的形成机理与应对策略。

讲座中陈教授从五个方面入手来分析:第一部分是增长困境的现象,第二部分是增长困境整个形成的机制,第三部分检查短期的宏观经济调查,从什么根本上解决困境。第四个部分是对策与政策建议,第五部分是困境的视角谈对改变的看法。

中国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预测中国GDP经济总量2019年左右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是代价有些巨大了,形成的高代价不可持续,中国陷入了困境。高速增长导致了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严重污染,高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太高,我们经济增长长期以来表现明显是粗放型特征,随着资源消耗量的大幅增加,石油,煤炭,矿产主要必需品的供需矛盾提高。中国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环境承载能力减弱,这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额的环境污染成本。

中国的经济增长之所以造成了高资源环境代价,是因为在增长主义发展模式下,政府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刺激经济增长,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另一个很隐蔽的,就是高增长导致了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冲突,政府为维持社会稳定投入了巨大开支,这是高增长的另一个巨大代价。收入不平等和财富不平等的扩大是表象问题,背后是实质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和权利分配不公。各种形式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凸现,社会稳定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二部分谈一下困境的基本逻辑,第一我们看到增长崇拜与增长主义发展模式的历史必要性,我们中国人追求偏激,这是不对的。中国从近代以来长期落后于西方国家,饱受列强侵略,更拉大了中国在国家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经济总量方面,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仅相当于美国的6.3%,日本的14.9%,不足美国、德国的1/3和英国、意大利的一半。所以在这个背景下面实现经济的腾飞和民族的崛起成为一种强烈的民族愿望,中国社会也因此而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崇拜”。在“增长崇拜”崇拜的推动下,再加上国际大环境逐渐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

第二,发展模式下官员考核机制和财税体制极大地推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热情,地方政府将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并且运用其强大的能力推动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有时使得中国形成了高投资驱动型高增长。

短期的宏观经济对短期稳增长是很有用的,也是中国的主要工具。但是对于前面的增长困境是不能根治的。第一,宏观经济政策只能在短期实现稳增长的目标,而无法改变中国未来潜在经济增长增速放缓的大趋势。第二,我们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趋于缩小,稳增长也在减弱。第三,宏观经济政策增长困境有这两个逻辑,一方面保增长,这肯定要做,但是更本质、更关键是减少依赖,宏观经济对降低依赖作用很小。第四,中国的四万亿等经济实践已经证明宏观经济政策无法破解当前的增长困境。2009年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我国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国家出台了四万亿刺激政策,当时维持了很好的效果。然而也付出了很多代价,突出表现三点,第一通胀回升,第二环境的压力,第三当时大量的资金被中饱私囊。当然客观说为了防止经济硬着陆和出现V型反弹,为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贡献。其存在一定的代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没有四万亿计划而出现经济急速下跌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增加,那么代价将会更大。打个形象的比喻,是药三分毒。

第四部分陈教授谈到政策建议,要通过深化改革完成三大转变来降低增长以来才是破解困境的根本之道。我们认为破解困境的根本之道,中国在目前还是比较脆弱的。

中短期应该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总量减税以及使用宏观经济措施来进行稳增长,防止出现硬着陆。加快推进城镇化,并重点实现农民市民化,充分发觉内需潜力;实施总量减税,即可拉动总需求也可拉动总供给,促进中国形成以减税为引擎的总需求,总供给新双度驱动型经济增长,替代以往的以出口为引擎的总需求。总供给双轮驱动型经济增长,为经济增长提供内省动力。合理使用宏观经济政策,防止经济出现大幅波动。这是短期的政策。

长期政策,现在也要开始,不是说未来开始,现在要开始。1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政府的职能从做大蛋糕转变为分好蛋糕和做绿色蛋糕。你给我吃两个脏蛋糕,为什么不给我吃一个干净的蛋糕,这是一个很好的道理。2,积极推进社会改革,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转变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的路线。3,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法治建设,人民将人治变为法治。

第五部分关于对增长困境的简单思考。第一个困境很迫切,但是客观上说也希望马上解决,但是实际上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高增长、高增长依赖症、高代价的态势未来会形成常态。

1、中国经济基本面还可以,经济只是面临困境,但还没有陷入绝境,因此倒逼改革的压力尚未积蓄到最大。银行系统整体运行良好。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近年来大幅降低,OECD

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8%,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则均在4%。

2、虽然政府债务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仍然在安全线以内,而且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相比依旧居于低水平。2011年底,中国政府全部债务占GDP的比重为38%左右。

3、企业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还有空间。

希望一夜之间建成法制社会的极右的的激进式改革也是不现实的,其一,秦朝李斯首创设计的法制体系在两千年封建社会中,都是为权利服务的,而不是限制权利的,民众的法制传统和法制意识比较薄弱。第二,建成法制社会需要大量的道德楷模,然而目前中国社会上的道德楷模依旧较少。

社会也有问题,很复杂。要选择主动改革而不是全面危机推动的被动改革。在陷入绝境之后由全面危机推动的被动改革不是最佳选择,因为那时更难驾驭曲面,政府应该充分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顺应民意,做出前瞻性、战略性的判断,积极进行主动改革。因此在实施渐进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只空谈、不实干。

第二篇:中国宏观经济热点问题之学术讲座心得报告

宏观经济热点问题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心得体会四

报告题目:宏观经济热点问题 主讲人:哈尔滨商业大学 韩平教授

韩平教授关于宏观经济热点问题讲座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回顾,第二部分是现状分析,第三部分是经济热点问题,听了韩平教授的讲座,让我对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热点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一、历史回顾

中国经济发展主要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由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主要任务是解放思想,回归市场经济。第二阶段(由8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主要任务是加快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第三阶段(从胡温新政开始至今)主要任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速递在世界上来说创造了奇迹,连续三十年,GDP年均增速达到了9.8%,将近10%,这在全世界都是没有的。在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跃升世界第二。在2009年,中国GDP为33.5万亿元--4.8万亿美元。按照现行汇率折算,中国GDP约为日本的96%、约为美国的34.5%。日本自1968年以来便稳坐世界第二经济打过交椅,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总量距日本仅有“一步之遥”。21世纪,应当是中国的经济总量回到世界第一的最好时机,200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了已超过5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发动机”。纵观国内国际形势,中国面临

着千载难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业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财政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增加;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有待解决。二:当前热点问题

1、人民币升值和其影响

尽管美元大幅降息,但欧元、英镑、日元、瑞朗、澳元等主要货币兑美元均为创新高,这意味着各国央行正竭尽全力避免本国货币进一步升值。大量热钱潜入,造成人民币加速升值和连续加息,热钱投机不断,正是国内股市和楼市价格、CPI迭创新高的源头。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短期内可能会推动全球初级产品价格飙升,使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收入有所增加。但人民币升值很可能会导致中国经济复苏出现反复,造成实际需求下降,从而引发世界经济再次探底和初级产品价格泡沫破裂,这将是新兴市场国家难以承受的严重后果。因此,在目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是最有利的。

2、就业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人,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估计需就业总数在700多万,到2011年,大学生毕业人数

接近760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中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所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显示情况,决定了大多数人在高科技产业工厂没有能力得到工作。这些普通劳动者没有高知识,没有技术,生活在社会的最边缘,却是我国最基本人口的注册部分。沾我国人口的大多数,他们最大限度靠打工的收入仅仅过着温饱的生活。我们必须在长时间内保持传统工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的局面,不能轻易放弃传统的工业(鞋子,成衣、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工厂)盲目追求高新技术产业,否则广大劳动者没有工作所带来的事业,造成的链锁反应将给国家带来可怕的灾难性后果,普通的劳动人民的消费才能支撑国家的工业体系,如果广大的普通劳动者没有工作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我们的工业就会崩溃。

第三篇: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1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短期内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但整体来看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从上半年的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但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首先主要的经济指标还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可以说,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我国经济在面临欧洲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增长不断放缓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错成绩,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上半年国内经济形势: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1年上半年GDP为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1.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放缓是三个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一是宏观调控影响。自去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M2增速从去年底的19.7%至今年6月末的15.9%,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二是要素供给冲击。二季度以来,不少省份出现“电荒”,有关测算表明,仅用电缺口就将拉低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三是企业去库存化。从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带动下,企业库存增加很快,远超往年同期,而新订单增加不明显。由于库存增加超过需求,且二季度开始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企业开始去库存。

二、上半年国内物价走势:价格全面上涨,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的综合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等其他指标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判断通货膨胀或紧缩状况。

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CPI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PPI对C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从物资交易市场和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购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产品时所支付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该指标对P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4%。其中,6月CPI同比上涨6.4%,创下三年以来的新高,也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的6.2%,食品价格快速上涨成为主要原因,且与宏观调控政策的“时滞”有关。全国食品类价格上涨11.8%,非食品类价格上涨2.7%;上半年,全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5.2%,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5.9%。

2011年上半年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3%。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月上涨7.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月上涨0.2%,比去年同月上涨10.5%。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6月份采掘工业价格下降0.9%,原料工业价格上涨0.1%,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1%。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1%。

从以上数据看,主要价格指数都在高位运行。与2007年主要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结构性通胀不同,本轮物价上涨更多地表现出“全面通胀”的特征,即不仅食品价格上涨,非食品价格也在上涨;不仅工业品价格上涨,服务类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

分类价格指数全面上涨。从分类价格指数来看,一方面,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均出现大幅度上涨。食品价格6月份同比涨幅为14.4%,达到近35个月以来的新高;非食品价格6月份同比涨幅为3.0%,创2001年公布该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另一方面,消费品和服务类价格也出现较为明显的涨幅。6月份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7.4%,同样是35个月以来的最高点,服务价格6月份同比上涨4.0%,今年以来的整体涨幅已经远远超过2008年那一轮通胀。显然,食品和非食品、消费品和服务类价格同时出现大幅上涨的现象是此前的通胀周期不曾有过的特征,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全面通胀”时代。

三、经济大势: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速放缓为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环境,某些方面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消费对GDP贡献率提高、贸易账户的平衡等),但整体来看,结构性问题仍然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两高一剩”行业再度抬头、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中小企业困难加大等,下半年需要进一步着力解决。

1、“两高一剩”行业的再度抬头,加大了“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经济转型的难度

4月份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淡季电荒”现象,从供给层面看,煤电未能联动导致火电企业积极性不高,南方旱灾限制了水电企业的发电量,导致电力供给减少;从需求层面看,部分高耗能行业在节能减排压力减轻后再度抬头,导致用电量激增。今年以来部分高耗能行业的用电量较去年年底出现明显的加速,这是导致出现淡季电荒的重要原因。从工业增加值来看,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去年底曾降至10.6%,但今年以来增速明显加快,6月份已经达到13.9%。从产量来看,六大高耗能行业年初的产量同比增速较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但从3月份以来,累计同比增速明显加快。

“两高一剩”行业是我国此前粗放型发展方式的产物,随着资源供给约束的加强,其发展空间逐渐缩小,政府也将压缩“两高一剩”行业作为节能减排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目标,但今年以来它们的再度抬头,加大了“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经济转型的难度。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经济重心仍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偏慢,投资增速和占比均在下降。“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但是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经济重心仍然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对速度仍然偏慢。

今年上半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3.2%、11.0%和9.2%,分别比去年底下降了1.1、1.2和0.3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为7.7%、50.0%和42.3%,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下降了2.5和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无论是增速还是占比,都弱于第二产业,显然与中央政府提出的三次产业平衡发展目标相悖。从投资结构看,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投资增速下降到24.7%,比同期的第二产业低2.4个百分点。从占比来看,第三产业投资占比从2月的57.8%下降至5月的53.9%,而同期第二产业则从41.0%上升到43.8%。产业的投资结构同样没有表现出改善的迹象。

2、受多重因素影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和“招工难”两个最大的难题

今年以来,受要素价格上涨、电力短缺、信贷紧缩、贸易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国内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经营困境,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又首当其冲。在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中,“融资难”和“招工难”是两个最大的难题。去年以来,随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连续上调和贷存比等监管措施的严格执行,银行的可贷资金大幅减少,这种情况下,银行必然会优先考虑规模大、资质好的企业,从而大幅提高了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而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些企业又很难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获得资金,所以被迫进入民间借贷市场,今年以来民间借贷利率居高不下,江浙地区甚至达到了月息30%。

“招工难”是另外一个难题。中小企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50%的中小企业反映普通劳动力供应不足,47%的中小企业反映技术人员供应不足。与招工难相对应的,就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大幅提高了部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

四、政策展望:抑制通货膨胀兼顾结构调整

当前的经济放缓是政策调控和存货周期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不大,倒是抑制通胀和调结构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此,预计下半年仍将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总基调,调控方向不会贸然改变。

1、货币政策:预计下半年至多加息1次,存款准备金率或视情况上调1-2次。

利率仍有上调的必要,下半年至多再加息一次。首先,央行的重要政策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保持实际正利率状态应该是利率水平确定的最基本准则。但从我国的现实来看,随着物价水平不断上升,负利率缺口正在不断扩大。其次,价格持续上涨将危害到社会稳定,最终会伤害经济增长。再次,从就业角度看,劳动力需求供给比持续在100%左右的高位水平,加息不会带来就业问题。最后,加息有助于解决央行票据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问题,为公开市场操作打开空间,恢复央行票据回收流动性的功能。

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上调1-2次,继续上调空间不大。上半年央行共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原因有三:一是外汇占款较多,今年月均外汇占款增量约比去年多900亿元;二是央行票据发行不畅,由于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商业银行对购买央行票据积极性不高,导致央行只有依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强制性手段来回收流动性;三是在加息质疑声音较大的情况下,通过上调准备金率,推高市场利率,可以间接起到抑制需求的作用。

目前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1.5%的历史高位。准备金工具调控货币总量,优点是见效快、力度大,能够深度锁定流动性;缺点是副作用大,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较差,容易导致银行间流动性的剧烈波动。表现在,第一,尽管目前银行流动性总体宽裕,但大中小银行之间冷热不均,小银行资金明显偏紧,容易导致银行间流动性的剧烈波动。第二,准备金率过高会导致资金脱媒,随着资金脱媒的不断加剧,部分社会资金甚至外汇占款资金并不绝对会以一般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而是流到基金、信托、民间借贷、大宗商品等领域,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结果是银行流动性紧张、社会流动性宽松,难以起到抑制通胀的作用。第三,与公开市场操作不同,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具有政策风向标的指示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过高,将降低后续调控政策的灵活性,一旦出现小的风吹草动,将面临是否下调的两难选择。

由于外汇占款仍在快速增加,预计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仍有可能会上调1-2次,但再继续上调的空间不大。与存款准备金工具相比,央行票据具有灵活性高、针对性强的特征,而且转向容易,所以我们建议通过加息和适当提高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的方式,解决利率倒挂问题,进一步发挥央行票据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的作用。

2、财政政策:预计将更加“积极”,并加大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

尽管“积极”是财政政策的主基调,但从上半年情况来看,并未体现出积极的特征,例如,今年中央公共投资计划支出金额仅为3826亿元,比上年还减少了100亿元。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4万亿投资计划已经于去年结束,另一方面,则是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监管显著加强。

在面对成本推动型通胀和经济增速放缓的困境时,货币政策的单兵突进或许难以保证效果,必须要求财政政策的配合。第一,要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如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水利设施和保障房建设等,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臵;第二,要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完善和改革中央、地方财政制度,强化地方财政的风险预警和约束问责。这样才能在避免经济失速的同时,防范风险和促进结构改善。

第四篇:201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到控制,同时经济增长呈平稳减速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9.4%,CPI上涨5.5%。

2012年,我国将呈现经济增速和物价涨幅“双降”态势,预计GDP增长8.7%左右,CPI上涨4%左右,经济运行总量矛盾有所缓解,但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更大。2011年全年经济走势呈现以下特点:

1、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到控制,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取得成效;

2、经济增长平稳减速,部分刺激政策退出力度把握适度;

3、保障房投资成为新亮点,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4、汽车消费退潮明显,其他消费增长波澜不惊;

5、受国际市场影响逐步加大,进出口增速前高后低。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食品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的深层次矛盾并未有效解决;

2、成本上升压力持续存在导致经济步入结构调整阵痛期;

3、房价居高不下仍然是广大百姓最为关切的社会问题;

4、沿海地区出口加工型中小企业经营最为困难;

5、国内部分地方和企业对全球经济调整的趋势性要求反应迟钝。

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将表现出以下三种趋势:

1、全球经济将低速增长。展望未来,全球经济活力正在减弱,并且内外部失衡进一步加剧,市场信心近期大幅下降,下行风险逐渐增大。发达国家正在步入滞胀的泥潭,一方面,主要国家普遍面临主权债务压力和金融稳定风险,私人需求尚未接过拉动经济增长的接力棒,经济增长动力仍然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货币政策依旧宽松,甚至存在出台新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通胀压力相对较大。新兴经济体面临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大量热钱冲击以及政策紧缩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等问题,其经济增速将继续呈放缓态势。根据IMF《世界经济展望》秋季报告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与今年基本持平。其中,发达经济体将增长

1.9%,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6.1%。

2、国内经济环境总体良好。一方面,“十二五”规划第二年进入投资项目集中建设阶段,中西部不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逐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以及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使得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地方财政风险和土地市场交易趋冷对地方投资融资能力形成制约,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抬高了经济增长的成本,出口放缓对工业生产形成一定压力。

3、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预测。如果2012年欧美债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主要发达经济体整体不出现二次衰退,发展中经济体通胀压力得到一定缓解,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同时,我国把“调结构”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有所减弱,财政赤字率略有下降;货币政策则主要加大对表外业务的控制力度,使社会融资总量增长进入真正稳健状态。在这一国际环境和政策假设情景下,经模型测算,我国经济可望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GDP增长8.7%左右;且经过精心调控,妥善应对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可以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4%左右。

第五篇: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刘喜华0607100

2在全球经济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经济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007年我国GDP总量约28万亿元人民币,GDP增长率12%,是这一轮经济增长的最高点。2008年增长率已经开始下滑,2008年全年GDP增速为9%,6年来首次跌至个位数,从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加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从上半年防过热逆转为下半年保增长。中国经济周期研究报告-中国GDP增长波动曲线(数据来源:新华信整理)

2008年GDP增速为9%,其中四季度仅为6.8%。出口、消费、投资三大引擎都面临挑战:投资、消费月度增幅在去年第四季度内均连续下滑,出口增幅罕见地连续两个月告负,源于进口的急剧下挫。进口增速与工业增加值高度一致,进口萎缩显示出企业生产停滞、固定资产投资动能不足的状况。2007-2008年GDP累计增长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下半年出现下滑,但考虑价格因素,08年下半年来实际投资增速趋稳,11和12月份实际投资增长开始小幅回升,全年扣除价格实际增长约15.8%,较去年放缓5.7 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12 月增长继续下滑至20.9%(12 月份单月增速10.1%),体现了房市低迷的影响进一步持续。分行业看,农业投资明显快于工业和服务业,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54.5%、28.0%和24.1%,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同比加快23.4 个百分点。2008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状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单位::亿元)

2008 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屡创新高,但扣除通货膨胀素,消费增长相对平稳。2003 年以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低于企业利润和政府税收收入,因此从今后几年来看也不能支持消费过快增长。同时,部分企业效益下降导致隐性失业增加,工资收入下降,再加上前期投资股市和地产的市值缩水,使未来两年消费增长乏力。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单位:亿元)

08年贸易顺差屡创新高主要源于进口的下滑。相对上半年,下半年贸易顺差显著增加1965亿元,也比07年增加328亿美元,究其原因,进口增速的快速下降使得贸易顺差加大(国际初级产品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四季度进口同比下降8.8%,出口同比增长4.3%),总体看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还在继续。2008年份贸易顺差及进出口同比增长率(数据来源:国家海关)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指标:(数据来源:新华信整理)

随着经济危机的扩大化,各组织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开始逐步降低,2008年8月前各国际组织和投资银行,以及国内主要经济研究机构对2009年中国经济预测数据相当较为乐观,GDP增速预测平均值为8.7%。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和范围的扩大,有关组织的预测数据也不断降低,11月末世界银行的最新预测2009年中国GDP增速为7.5%。

面临全球的经济危机,中国政府主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减免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等;货币政策主要包括降低利率,促进投资增加,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增大货币的供给等。刺激经济政策总括如下:

政策将着力扩大内需,保障民生,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开支,重点向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困难地区和群众倾斜。具体措施包括继续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

央行自9月16日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开始,央行又分别在10月9日、10月30日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免征利息税及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目前已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加以硬约束。央行在降息的同时放松了信贷限制,提高了企业融资规模,降低了融资成本,鼓励了企业投资、生产的积极性。在下调存款利率的同时免征利息税,这对储蓄的实际利率收入影响不大,有助于稳定储蓄和消费的需求。

央行将继续改进流动性管理,保证市场流动性充分供应,引导货币信贷合理投放。结合国际收支变化情况,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将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制定完善银行体系流动性支持应急预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根据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调整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同时将总量调整和结构优化相结合,在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加大对“三农”、就业、服务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要加强对信贷投向的监测指导,确保贷款投向符合信贷政策要求。

其中各类政策有:

2008.9.15央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2008.10.08央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2008.10.29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8.11.09央行全面放开贷款限制 加大支持中小企

2008.10.23央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扶持力度四季度单独统计

中央人民银行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是贷款增加,货币又重新注入,增加了投资,从而可以增加国民收入。央行全面放开贷款限制,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扶持力度,使投资增加,也可以增加国民收入。

2008.10.19国务院: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力保资本市场稳定

2008.10.22财政部千亿规模减税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

2008.10.08国务院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通过减税,使人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是消费增加,社会生产和就业增加,增加对货币需求,利率上升,投资会有所减少,但可以增加国民收入。

2008.10.213000余种商品出口退税率再次调高

2008.11.01近3500项商品出口退税率调高

2008.11.19国务院牵头多部委密集出招 出口退税再扩大

商品出口退税率调高,利于调动商品出口的积极性,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外贸占有很大比例,而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顺差,美国的经济危机强烈影响下,中国的出口锐减,商品出口退税率调高,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减小影响,有利于经济的缓解,增强了企业的信心,对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有很大帮助。

2008.11.09扩大内需 国务院确定4万亿投资计划

2008.11各地政府积极推出万亿级经济刺激计划

2008.10.21着眼明年经济国务院加快基建投资

2008.10.24国务院批复两万亿铁路投资计划 应对金融危机

2009.01.15国务院通过汽车和钢铁产业振兴规划

2009.02.04国务院原则通过纺织业、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

2009.02.11船舶工业振兴规划出台 鼓励船企兼并重组

扩大内需,增加政府支出,主要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减少失业,同时增加国民收入,刺激消费,刺激生产,由乘数效应可以成倍的增加消费,进而提高居民收入。

2008.10.22财政部、央行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居民购房

2008.11.06两部委明确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补助方式额度

2008.11.04商务部外管局酝酿外管政策调整松绑企业资金链

2008.10.21刺激农村消费进一步扩大“家电下乡”试点范围

2009.02.01家电下乡工作从12个省(区、市)全面推广到全国

刺激农村消费,鼓励居民购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补助,外管政策调整都是使农民,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和未分配利润增加,从而增加购买力,促进国民消费,增加乘数效应,进而增加国民收入。

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刘喜华06071002

下载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之学术讲座心得报告(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之学术讲座心得报告(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项目管理之学术讲座心得报告

    公司项目管理与控制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心得体会 报告题目:公司项目管理与控制 主讲人:中国标准化委员会(项目管理)专家组成员 王 勇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能够对项目做出准确、合理......

    贸易战略学术讲座之心得报告

    ——中国自贸区战略:成就与任务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2013年4月16日,我有幸听取了国家商务部卢国正副研究员做的主题为“中国自贸区战略:成就与任务”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主要分为......

    财税体制改革之学术讲座心得报告

    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营改增” 参加“营改增”培训心得体会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首次提出,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同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研......

    学术讲座心得

    学术讲座心得 翟鸿燊教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国学应用大师、书道家、演讲家、国际TAT(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学术体系创始人。 我听了国学大师的精彩演讲,给我的......

    学术讲座心得

    进入大学校园已经近三年了,在这三年的时间里,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在这段时间里,在导师的精心培养下,我不仅学到了很多诸如专业领......

    学术讲座心得

    学术讲座心得 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要想达到“胜读十年书”的效果,不仅在于“君”的学识,还在于“一席话”的质量。作为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学子,聆听计算机专业众位......

    学术讲座心得

    利用课外学习时间,学校和学院给我们安排了一系列讲座,在我看来,旨在丰富小学期生活,积累专业知识,拓宽视野。这些讲座与我们专业知识紧密相关,但是却不单一,涉及不同课题观摩聆听名......

    学术讲座心得

    学术讲座心得体会廖伟新闻1101班***013年10月25日下午,新华社国际部多媒体中心副主任夏文辉先生作了题为《新媒体业态下的国际报道》的学术讲座。在讲座中,夏文辉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