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学与生活》笔记
第一章生活中的心理学
一.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
《心理学与生活》带你踏上一个旅程,在那里,精确的研究揭示出人类经验的复杂性;赋予你更大的能力去控制那些影响你生活的因素。
心理学psychology: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包括一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这种方法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行为behavior: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行为就是行动。(可观察,显而易见)
心理学探索个体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做这些事情。
很多心理学研究者认识到,不理解精神过程(人类的精神活动)是不能理解人的行为的。心理学寻求改进每个个体和集体的幸福感的质量。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的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行为数据behavior data: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选择适宜的分析水平,设计保证客观性的度量行为的方法)
1.每个水平的分析都产生心理学家希望最终得到的有关人性的复杂肖像的基本信息。
2.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种样子,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每个观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观点——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因此,防止这些个人因素混进数据并扭曲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机体变量organnismic variables:行为的内部决定因素,如基因构成、动机、智力水平或自尊等在个体内部起作用的因素。对人类而言,是所谓的秉性变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
环境变量environmental variables或情绪变量situational variables:行为的外部影响,(个人之外的事件)
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用他或她对人类经验的洞察力和以前的研究者对同一个现象已经发现的事实,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试图确定几种解释中的哪一种能最精确地解释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
心理学中的预测: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对一个潜伏于特定形式行为之下的原因的精确解释,常常能让研究者对未来的行为做出精确的预测。
一个科学的预测是基于对事件互相关联方式的理解,它指出是什么样的机制把那些事件与特定的预测物联系起来。一个因果预测详细地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行为将会改变。
小结:心理学家使用科学方法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得出结论。心理学家有这样几个目标:在适宜的水平上客观的描述行为,解释产生行为的原因,预测行为何时会发生,以及控制行为以改进生活质量。
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Hermann Ebbinghous
Wilhelm Wundt1879德国莱比锡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结构主义stucturalism
Edward Tichener内省法,由个体系统地检查自己有关特定感官经验的思维和感觉。
铁钦纳强调“什么”是心理的内容,而非“为什么”和“怎么”思维。结构主义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其目标: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解释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William James
John Dewey
美国心理协会http://www.xiexiebang.com美国心理学会
小结:早期的心理学家证明了心理过程是由决定论原则支配的——心理和躯体事件由特定的原因决定。一种早期的观点——结构主义,关注心理的内容以及行为的结构;另一种观点——机能主义,关注于行为的机能。
当代心理学混合了七种主要观点:生物观点biological perspective研究行为与脑机制之间的关系;心理动力学观点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把行为看作是由意识和无意识动机驱动的;行为主义观点behaviorist perspective认为行为是由外部刺激条件决定的;人本主义的观点humanistic perspective强调个体内在的实现个人成长的能力;认知观点cognitive perspective强调行为反应的心理过程;进化的观点evolutionary perspective把行为看作为在环境中生存而进化的适应性;文化观点cultural perspective在文化背景中探索行为及其含义。
心理学家们回答了许多不同的问题。心理学专业过去几十年中在范围上变得更加国际化而且包括了更多的女性。
第二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发现的背景
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如何评估心理现象的因果和心理现象的相关来帮助你提高批判性思维的技巧。通过不断锻炼你有理想的怀疑态度,帮助你成为一个能够利用基于研究的结论来解决生活中面临问题的、更为老练的消费者。
理论theory 是一个组织起来的概念集合,可以用来解释一种现象或一系列现象。
决定论determinism的假设 这一假设认为,一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为的都是特定原因因素的结果,或者说是由其所决定的。这些因素被限定在个体环境或个人之内。
假设hypothesis是对原因和结果关系的试探性的、可以检验的阐述。一般而言,假设总是被描述为“如果„„那么„„”的形式,主要指特定的结果是从特定的条件中得来的。
科学要求对任何结论持有开放的、批评的和怀疑的态度,直到它已经被独立的调查者所接受。
发现的背景context of discovery是研究者在研究阶段,运用观察、信念、信息和一般的知识来形成新的想法和理论。心理学的理论力图理解大脑、心理、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决定论关系。
二.验证的背景:客观性的保障
验证的背景context of justification是把证据拿来验证假设的研究阶段。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是通过将错误降低到最小,提出可靠的归纳等方法来收集和解释证据的一般的程序集合。
观察者偏见observer bias是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的错误。(通常,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只是他们所预期的,而不是事实的本来面目。)
你以前进行观察的经验会影响你对现在看到东西的解释。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意味着在数据的收集阶段使用统一的、一致的程序。测验或实验条件的所有特征应该充分标准化以便所有研究的参与者经历完全一样的实验情境。
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以测量它或决定它存在的特定的操作或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在一个实验内使含义标准化。(一个实验中的所有变量必须给予操作性定义)
变量variable是一些在量和质上变化的因素。在实验中,其值相对于情境中其他变量而言独立自由变化的刺激条件被称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其值是一个或更多自变量变动的结果的变量被称为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依赖于刺激条件的变化。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s:它们操作一个自变量来观察其在因变量上产生的效果。其目的在于明确一种强烈的因果关系,即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有影响。
当一些并不是实验者有意引入到实验情境中的因素确实影响了被试的行为,并对数据的解释增加混乱的时候,称这些因素为混淆变量confounding variable
期望效应expectancy effects:研究者或观察者向被试暗示他所预期发现的行为,并因此引导出期望的反应。(这种情况下,真正诱发观察到反应的是实验者的预期,而不是自变量)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行为反应受到个人对做什么和如何感受的预期的影响,而不受特定的介入或产生某种反应程序的影响。(医学上指的是由于个体对于治疗会产生良好效果的信念所导致的健康的增强。)控制程序control procedures 一些力图使所有变量和条件(除了那些与被验证的假设相关的)保持恒定的方法。(被试所经历的唯一不同应该是那些由自变量的不同条件)
双盲控制double-blind control 通过保证实验助手和被试都不知道(双盲)哪名被试进行了哪项处理来消除偏见。(很多研究设计中,知道实验假设的人是不能来安排收集被试的数据的)
安慰剂控制placebo control 为了解释安慰剂效应,研究者通常引入一个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实验条件。被试间设计between-designs 被试被随机地分配到实验条件(接受一个或多个实验处理)和控制条件(不接受实验处理)下,来接受不同的程序。
随机的安排是研究者力图消除潜在被试中和个体差异有关的混淆变量的主要步骤之一。
从样本sample来估计总体population
一个样本的分布与总体的特征非常匹配,就是总体的一个代表性样本representative sample
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用每一个被试作为他自己的参照。
A-B-A设计 A-B-A design 被试首先经历基线情境(A),然后进行实验处理(B),最后再回到基线(A)
小结:研究进程的第二个阶段是验证。为此,心理学家依赖科学的方法。研究者对数据的收集使用标准化的程序,用操作性定义来界定概念,以此来克服观察者偏见。实验的方法允许研究者宣称其发现的因果关
系。研究者必须谨慎地选择解释,包括期望效应和安慰剂效应。为了确保结论的准确性,研究者常使用双盲控制、安慰控制等程序。对于被试间设计,随机分配原则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方法,它使控制组被试和实验组被试相匹配。被试内设计包括A-B-A设计,被试作为自己的控制组。研究者使用相关研究方法测量两变量的相关程度。相关研究的主要局限是它不能得出因果关系。实验研究方法可用于检验现实世界的一些主张,如阈下录音磁带效应。
第二篇:心理学与生活
课程名称:心理学与生活
题目:生活中的幸福
学院:体育学院 专业:体育教育 姓名:徐钰林
学号:10430200106
课程老师:金则霜
时间:2011/11/27
生活是一曲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平缓的交响曲。指挥者永远都是我们自己,生活的指挥棒永远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我的生活是浸泡在幸福之中的。幸福,简单的两个字,却有着千斤重的分量。她,凝聚了无穷的爱,凝聚了高洁的爱,凝聚了伟大的爱!幸福,就像一杯茗茶,须慢慢饮用,才能品尝出她的清香、甘醇;幸福,就像一层糖纸,轻轻一舔,就能发现里面包着甜蜜,裹着爱。
我沉浸在亲情的幸福中。
家,有一种别样的感觉,那是温馨;也有一种别样的味道,那是幸福;还有一种别样的感情,那是爱!在母爱的呵护中,我变得像一只温驯的小绵羊,紧紧跟在妈妈身边;在父爱的关爱中,我又变得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雏鹰,无拘无束地快活地飞着,越飞越高„„英文字母的“父母”(Parents)有七个字母,代表着父母赐予我们的七份礼物:生命、人生、理想、道德、快乐、关爱、呵护,融合成一个字、两个词——爱、幸福!
我沉浸在友谊的幸福中。“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是人生当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同甘共苦,分享彼此的欢乐和痛苦、辛酸与泪水。取得成功时,一起欢呼,一起雀跃,一起为对方高兴;心情低落、惆怅满怀时,与好友说说话、谈谈心、解解闷,心情很快就顺畅了。不仅解决了烦恼,而且促进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对于每一份友情,我都尽心尽力珍惜,因为我相信,人生的字典里不能没有“朋友”这个词。
我沉浸在师爱的幸福中。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始终坚守在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上,从事着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正是因为老师的教导,国家栋梁们才能充满智慧,社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富强。虽然(我)已经适应了初中生活,对每一位任课老师都千分感激,万分尊敬,但是仍然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小学老师。在刚开学初和期中考过后,曾分别两次打电话给我的小学老师。每每听到从电话中传来那熟悉的温柔的声音,脑海中就浮现出老师的音容笑貌。再(在)听到老师喜悦的笑声和对自己的殷殷期望及鼓励时,内心更是激动不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了教育事业,老师们把青春和毕生的时间、心血、精力都花费、消耗在“教书育人” 上。老师的爱,是天下最伟大的情感之一。
幸福,犹如一泓涓涓细流,流入我的心灵。滋润我的心灵,洗礼我的心灵;又犹如一片汪洋大海,惊涛骇浪把我淹没在爱的潮水之中!
生活中,幸福的浓度绝对超标了,因为:幸福,无处不在;爱,随手可触!在生活中,我用手中的指挥棒,努力将节奏与调子协调和谐,演奏好自己的“幸福之曲”!
烈日的炙酷,考试的失败,父亲的训斥„„一切的一切,只让人感到憎恶,何谈幸福?我质问着。但我的记忆提醒我,我错了,其实我一直在幸福中成长。我想起了小学时学写毛笔字的情景。我独自握着笔,在暖风中却瑟索发抖。忽然,一双有力的大手,将我手中的笔稳住,一笔一划的教我。无论我写得有多差,他都会耐心地指导我。终于他露出了一丝甜甜的笑容,在落日的余晖下,我感到无比的温暖,无比的幸福。真是他——我的父亲,让我最初感到了这千金难买的幸福。脑海中,又不禁浮现出几朵美丽的花,那朵朵令人感动的花„„ 那是几朵仙人球绽放的小花。起初,我见那仙人球生长在如沙子一样的土中,样子很不雅,静静地搁浅在瓦罐中,已被人淡忘了许久。日子久了,它失去了维持它生命的水分,好像在静静地等待生命的流逝。我想,它再也无力施展它的锋芒了。可一场风雨后,我在不经意间觉得檐下多了几点粉黄。走近一瞧,呀,那仙人球竟壮大起来,并开出了几朵黄黄的小花,很小,很小,但却很美,很美。望着得意的它,幸福之泉不由得从我的心眼涌出。如今,我对自己试卷上的错题感到十分头疼,看着一道道闪亮的红叉,犹如划在我的心口。这时,耳边会响起父亲的告诫:“有错就立即改正!”是啊,有了错误,不应唉声叹气,而应及时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坚决改正。望着眼前的错题,我不再沮丧,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感受到能找出不足,不断地完善自己,是多么幸福!„„ 幸福,是我忠诚的伴侣,在我成长之路上一直伴随我前进。对我而言,幸福就如那一轮美丽的落日,温暖着我,让我从不感到孤独无援;幸福又如那甘甜的雨露,滋润着我,让我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幸福还如一面镜子,提醒着我,让我不断完善自我„„ 我很幸福,因为我在幸福中成长。
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振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你不要总希冀轰轰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你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拧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静静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幸福的真谛。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
别人问我幸福吗?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有时我也有满脸的黯然,满脸的忧伤,可是我还在幸福地微笑,我对每一个朋友微笑,对每个同学微笑,对每个陌生人微笑。我对他们诉说自己的快乐,我告诉他们我很幸福,因为我有一群很好的朋友,我有一个很好的妹妹。我幸福地活着,我幸福,不仅是曾经拥有过幸福,我现在仍然拥有。有时看到别人满脸愁容,我不理解,难道他们都感觉不到幸福吗?一个在沙漠中渴得要命的人,能喝一口混浊不堪的污水,就已觉得很幸福了;而坐在办公室中的,开着空调,却为何因为纯净水不够名牌或茶泡得不够好,而闷闷不乐呢?
一位大山深处的老伯到城里买了一辆自行车,让乡亲们羡慕不已,他觉得很幸福很满足。可是许多拥有私人高级轿车的人或许正因为自己的车没别人的高档而烦恼呢!
不少青少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还在抱怨自己的衣服不是名牌,自己的玩具、零食没有别人的多;一个孤儿或许正在沿街乞讨,在为自己的温饱,为自己的栖息之地而伤神。
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却因一次小小的误会弄得反目成仇,不欢而散;而一个亿万富翁,却独自坐在家中,没有朋友,为“剩下的只有钱”而感到深深的悲哀和无比凄凉。
这样说来,我们每天不都生活在幸福中吗?我们每一天不都有幸福存在吗?你没有感觉到幸福,那是因为你没有遭遇到比现实残酷十倍、百倍的不幸。体验自己的幸福——回想一下往日的不幸,才能体验自己的幸福;已经生活在不幸中,才会感觉到昔日的幸福。
幸福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纷乱的回忆,难以割舍的一段情缘,当昨天成为今天、今天成为永远的思念的人生历程,这些对于我们都会是一份难得的体会。幸福的感觉是如此的简单,当你感受到爱,被爱包围的时候,那种幸福的味道就会围绕在你的身边,如同巧克力丝滑的划过舌头给味蕾留下甜蜜的回味。
其实,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只要你用心去体会,那么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生活在幸福之中,就会有无限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不幸,就会有激情去过好每一天。
第三篇: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是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第一品牌书、被美国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课程选用的经典教材。
内容简介
我国心理学界有不少教师多年来一直在用本书英文版作为教学的第一参考用书。但遗憾的是,由于版权方面以及一百多万字繁重的翻译量等原因,致使本书一直没有一个中译本。怀着对我国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8位教授通力合作,每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取一部分,精心翻译。正如王垒教授所言:“这部教材的翻译是北大心理学系的教授们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力的结晶。”[1]
作为一本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独特教学方法的成熟教材,原书中所有元素-比如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组成的“专业术语表”,极具价值的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的“人名和主题索引”等等,对于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是十分宝贵的,因此,在该中译版本中都被完整地翻译和保留了下来。另外,与本书教学配套使用的还有一系列丰富、独特的教学辅助资料和工具,人民邮电出版社新曲线公司和培生教育出版公司合作,为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免费提供主要课件。
这本教科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它贴近生活,深入实践的独特风格同样也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好读物。
作者形象地将使用本书学习心理学比喻成一次“智慧的旅行”,选择她,相信你一定不虚此行。祝您好运!
第四篇:心理学与生活
一、名词解释
1.舌尖现象:是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这种抑制来自于多方面,比如对有关事物的其他部分特征的回忆掩盖了所要回忆的那部分特征,又比如回忆时的情境因素以及自身情绪因素的干扰等等。而消除了抑制,如经他人提示、离开回忆困难时的情境、消除紧张情绪等,舌尖现象往往就会消失。
2.气质:气质是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3.黄金法则与白金法则:黄金法则出自基督教《圣经?新约》中的一段话:“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这是一条做人的法则,又称为“为人法则”,几乎成了人类普遍遵循的处世原则。白金法则的精髓就在于“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从研究别人的需要出发,然后调整自己行为,运用我们的智慧和才能使别人过得轻松、舒畅。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启示我们,在社交中和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尊重人,待人真诚,公正待人。
4.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5.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6.自证预言:意指人会不自觉的按 已知的语言来行事,最终令语言发生。在心理学上,自证预言是存在的,人并非被动地任从环境影响,而是主动地根据个人的期望,作出相对性的思想及行为反应,而使期望得以实践。
7.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
8.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作用,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而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
9.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指在某一段时间里与某人经常保持联系的社会接触。是人与人之间,在一段过程中,彼此借由思想、感情、行为所表现的吸引、排拒、合作、竞争、领导、服从等互动之关系,广义的说亦包含文化制度模式与社会关系。
二、简答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人格完整,保持良好的心境。2适应环境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3自我评价正确,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2.如何做到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角色的转换,就是把自己假想成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对方的位置、对方的立场、对方的角色思考与分析问题。1保持冷静。遇事不冲动,不武断,不意气用事,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三思而后行,适当活泼,谨言慎行。2 试着以别人的想法、观点想问题。换位思考是一种美德,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好的交流方式。
3.人际人性?
-----人性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人不能离开人类社会独立存在。人是需要交往的。其特点表现为偏好正性刺激(改变人的行为有两种方法:惩罚法和奖励加强法)、自我性(如在人际交往、社会生活中,人往往为自己多考虑些)、寻求归属感(归属性得到满足时,觉得自己更有力量,人格更强大;人总是希望自己的情绪情感被他人共享;人的相伴性。)、情绪的人际转移性(如不管是好的情绪还是坏的情绪,都会转移给自己身边的人)、他人尊重性(如人有显示欲、攀比欲、权力欲)、个别性(与人交往要有一定的距离和空间,我们要保有个性上的独特性)。
4.遗忘?
-------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错误的再认与回忆。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前者指在适宜条件下还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后者指不经重新学习就不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
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1、生理需求。有呼吸、水、睡眠等。
2、安全需求,有人身安全、健康保障、道德保障、家庭安全等。
3、情感和归属要求。有友情、爱情等。
4、尊重需求。有自我尊重、信心、他人尊重和尊重他人等。
5、自我实现需求。有道德、创造力、自觉性、解决问题能力、接受现实能力等。
6.恋爱心理与行为?
---
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1)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2)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3)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
2、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1)恋爱言谈要文雅,讲究语言美。(2)恋爱行为要大方。(3)亲昵动作要高雅,避免粗俗化。
(4)恋爱过程中要平等相待,相敬如宾。(5)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
7.他人即地狱?
-----关于存在主义的一种学说法。萨特说,他人即地狱,其实并不意味着身边所有的人对你而言即是地狱,而是当你和周遭的人相处不愉快,难以调和之时,他人对你而言就只能是地狱了。
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问题
1、情绪调节
------
1、自我控制。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 , 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 , 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 , 抑制冲动 , 抵制诱惑 , 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2、注意分配。通过转移注意和有选择地注意,对同一情境中的多方面进行注意上的调配。
3、认知调节。通过改变认识而进行的情绪调节的努力.。4反应调整。情绪已经被激发以后,对情绪反应趋势如心理体验,行为表达,生理反应等施加影响,表现为降低或增强情绪反应的行为表达。5自我安慰。这种情绪调节方法主要是当一个人追求某个事物而不能实现。
2、如何应对挫折
------首先,是建立对挫折的正确认识。正视挫折,是我们在社会关系中摆脱挫折走向成功的重要的第一步。作为世界上的普通个体,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次,是学习应付挫折的技巧方法。再次,是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客观上看,遇到挫折,各个人的耐受程度一般不一致,有的差距还挺大。所以我们应做到从容应对、快乐掌控。适度宣泄、尽早摆脱。激励潜能、独立自救。适当取舍、远离烦恼。
3、心理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
1、认知偏差。
2、情绪失衡。
3、意志薄弱。心理发展变化所造成的失衡。环境压力的加大和外部不良生活环境的影响。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失误。
4、倾听
-----1.克服自我中心:不要总是谈论自己。尊重对方:不要打断对话,要让对方把话说完。注重一些细节:不要了解自己不应该知道的东西,不要做小动作,不要走神,不必介意别人讲话的特点。2.要体察对方的感觉。3.要注意反馈。4.要抓住主要意思,不要被个别枝节所吸引。5.要关怀,了解,接受对方,鼓励他或帮助他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6.忌对谈话内容漠不关心和只听内容,忽略感觉。
5、如何解决宿舍人际关系?
-----(1)要充分了解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学会尊重他人。(2)要注重自身人格塑造和能力的培养。(3)要宽宏豁达,学会体察对方心理,做到以诚相待。我们需要多进行换位思考,只有将心比心,以诚换诚,才能达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4)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
第五篇:心理学与生活
自己的生活自己主宰
--------浅谈大学生情绪与情感心理现状分析
学院:金融学院班级:11级金融工程1班姓名:章 惠学号:20112397
一、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朋友
在《心理学大词典》中对情绪是这样定义的:
情绪:广义包含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狭义指有机体受到生活环境中的刺激时,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暂时性的较剧烈的态度极其体验。有愉快、悲哀、愤怒、有余、赞同等不同形态,它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情绪是人及动物所具有的一种心理活动。而情感是比较高级的感情现象,着重表现感情的内容方面,既有稳定持久,与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有积极、消极之分。
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及解决方法
1)嫉妒
通俗来讲,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情绪体验。相信大家对嫉妒的滋味应该不会陌生,那种看着别人功成名就时心底的丝丝酸楚,就是嫉妒的一种表现。它会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恐惧、怨恨、失望等。
其实每个人在这种情绪下的心里语言是不同的。就拿我自己举例吧,看到别人学业社团一帆风顺的时候,心里也不是滋味的,一方面出于嫉妒的心理,我会认为:“为什么他们可以做到,我做不到?”此时还会对自己默默责备一番。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也许我是一个有完美主义情结的人,自己的自我期待很高,所以当现实与期待有落差的时候,我的心里出现了一种不平衡。但是当我心情平复之后,我会比较别人和我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不断的敦促自己变得更优秀,能够和比自己优秀的人一起处事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人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但是也有人拥有比较偏激的心理状态。把一种对自己自身的不满投射到他人身上,这就是我们平日生活中听到的闲言碎语或者是诋毁,甚至有人会因为自己的嫉妒之心而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
嫉妒的危害远不是让你心里有些纠结就完了,而是会让人中日受到烦恼的折磨。嫉妒对和谐的人际关系尤其具有杀伤力,心存嫉妒的人感受不到人际交往的快乐,还常常会因嫉妒和别人争个你死我活。嫉妒还会带来各种负面情绪,让人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一些人还会因为自己的极度产生罪恶感,看不起自己;另一方面又无法停止嫉妒别人,从而陷入更加巨大的痛苦当中。
以前总不好意思开口承认自己有嫉妒之心,总是把它冠上羡慕之名。但是老师说:适当的嫉妒并不是什么坏事,它有助于自己反省自身的不足,产生一种竞争意识,从而达到不断完善自己的最终目标。要战胜嫉妒首先我们要认正确认识到:别人的成功对你没有什么伤害。很多人的嫉妒源于这样的误解,认为只要承认别人的成绩相当于否定自己的努力,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其次,要见贤思齐,而不是见贤就生疑。把别人的成绩视为激励你继续努力的动力,因为他们的成功其实是在鼓励你:只要奋斗,及时抓住机遇,就能取得成功!
2)自尊情感
此外,人还有一种叫做自尊感情的情绪,即认为自己有价值的一种感觉。这和我们平常所说的自尊心不是一回事。如果有人对我们说你这个人没有价值,作为人不合格等,就会伤害我们的自尊感情。当自尊感情受到伤害时,人就会愤怒,这是保护自己自尊感情的一种行为。
自尊感情高的人,对于别人的侮辱也可以宽容对待。正因为自尊感情高,所以不管别人
怎么说自己,也不会影响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因而不会生气。然而,自尊感情低的人,只要受到一点不适当的评价,马上就会发怒。自尊感情低的人无法尊敬自己,需要从别人的尊敬中间接地获得自尊感情。因此一旦别人否定了自己,自己也就无法尊敬自己,于是便就发怒了。因此,如果平时就能够多冷静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值得尊敬的地方,提高自尊感情,就不会动不动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而生气了。
在这里我想说,别人的评价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心中对自我的认可更重要:如果一个人能够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同就说明他的自我认识是相对客观的,而且依据客观准确的自我评价,不仅能够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和谐稳定,往往还能够制定出现实可行的计划,从而采取有效的行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获得成功。
3)空虚
有没有觉得你琐事缠身却无从下手?这些让人毫无头绪的琐事像水草一样难以理清,于是你想着“算了,休息一下”,顺手打开电脑,聊聊天,逛逛微博、看看动漫…无忧无虑挨完一天,然后在晚上睡觉前猛地睁大眼睛---哎呀,我今天什么也没做!我想每个人都这样的时候,每每答应自己今天下午只在电脑上花一个小时,等到傍晚时才发现我已经在不断地网页链接中白白浪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也会有明明有很多事情可以忙,却根本提不起精神来做。后来我找到治好自己这个毛病的方法:看一个著名人物的演讲,比如我自己很喜欢TED演讲,然后自己心中被埋没很久的理想又重新燃起,接着就有动力去完成手头上的事情啦!
空虚不是空闲,而是一种内心的空洞,是心里的不到充实,不管手上有没有事可做都觉得百无聊赖,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有时我们身边堆满了各种事情,但却好像连戳鼠标的力气都没有,身体在放假,而心灵却在被焦虑折磨着。或者明明忙到昏天暗地,却无法从奔波忙碌得到快乐,不知道自己为何拼搏。空虚就像是隐形的杀手,不知不觉将你的志向、你的追求、你的行动力扼杀掉,还会成为滋生抑郁症、孤独症的温床。空虚的人最痛苦的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不空虚,就好像站在一片空白之中,不知道哪里才有出口,从而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沮丧,形成恶性循环。
要驱逐空虚最好的办法就是树立起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你就有驱动力,你就会开始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当你努力向目标冲刺的时候,空虚自然就会灰溜溜地离开!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去听听自己感兴趣的讲座,参加可以锻炼自己的比赛,在这种活动中获取成就感,在这样的活动重新审视自己,为自己添加新的动力。如果实在不知道做什么好就列张书单,一本一本地读,用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来启发自己,走出自己给自己画的圈。
三、深厚而久远的情感---友谊
也许我们并不知道友谊的心理学定义,但是我们的生活中因为它而变得丰富多彩。友谊是你心力疲惫之师最温馨的港湾;就是你受到伤害受到委屈之时最可靠的避风港;就是在你欢乐幸福之时尽情舞蹈的地方。痛苦之时有人分享,痛苦就会减半;欢乐之时有人分享,快乐就会加倍。
上课的时候老师说,有的人对身边的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即使是很小波澜在他(她)的心中都会产生很强烈的感受,他们可以把即使很小的故事在自己心中演绎成自己想象的摸样。所以他(她)们多数时候心中不会感觉到太多的孤独,这种人更爱幻想。他们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所以更愿意呆在自己建筑的内心世界中,而不积极与身边的人群沟通,极端的时候会养成性格孤僻、爱幻想、不易合群的性格。
在提到友谊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提一个很令我们尴尬的词语“社交恐惧症”。他们害怕社交活动(如机会、会议或在公共场合进食、说话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交谈、与他人对视等);在人群中手足无措、全身颤抖、汗如雨下连话都说不清楚;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的情况。据调查,大约有4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社交恐
惧时最极端的一种。
因此要预防和治疗社交恐惧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修正自己的不确定观念,对社交活动行程库管的认知,并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而在行动上我们也需要一点一点地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并增加社会活动,这也对建立正确的人际观念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应该多一点社会互动:家里虽然舒服,但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也要抽出时间会会朋友,逛逛街,建立和维持友谊是我们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慢慢你就会发现,这些活动能给你一种特殊的快乐和愉悦,而这恰恰是电脑做不到的!积极参与到群体活动中,多和人群接触,减少自己的害羞情绪,坦然接受他人的邀请!
五、最近在网上看到以下十条非理性信念有些惊讶,追求完美没有错,但是很多时候千万别让自己陷入苛责自己的牛角尖,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勇敢面对和承担,要相信风雨过后就是彩虹!
十条非理性信念包括以下十条
1)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在自己生活环境中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与赞许;
2)每个人都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有成就,这样的人才是有价值的;
3)有些人是坏的、卑劣的、恶性的,为了他们的恶行,他们应该受到严厉的责备与惩罚;
4)假如发生的事情是自己不喜欢或不期待的,那么他是糟糕的、很可怕的,事情应该是自己喜欢与期待的那样。
5)人的不快乐是有外在因素引起的,一个人很少有或根本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忧伤和烦闷;
6)一个人对于危险或可怕的事物应该非常挂心,而且应该随时考虑到它可能发生;
7)逃避困难、挑战与责任要比面对它们容易;
8)一个人应该依靠别人,而且需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依靠;
9)一个人过去的历史对她目前的行为实际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某事曾影响一个人,它会继续,甚至永远持有同样的效果;
10)一个人碰到种种问题,应该有一个正确、妥当及完善的解决途径,如果无法找到解决方法,那将是糟糕的事。
其实生活不是用了护发素的亮泽秀发,可以一顺到底。当你不幸和他们狭路相逢的时候,不如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多和自己说“算了吧!”,“不要紧!”,“没关系!”。不管面对怎样的窘境,你都要相信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争取过了,不论结果如何都大可以用一种包容的心态来接受,不要再紧紧抓着失败不松手。参考文献
[1]莎伦·布雷姆 等﹒亲密关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芦淼﹒不一样的健康心理学[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