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孙爱文的研修心得
2011-10-22研修心得体会
孙爱文
2011年10月22日,作为一名新教师有幸在临沂第七实验小学参加了远程教育研修,第一次从网上比较系统地聆听专家讲座,与各位同仁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使像我这样新上岗的教师们热情高涨,激发出所有教师们空前的学习热情,身处其中我也感觉到受益匪浅,现将研修情况与自己的收获简单总结如下:
一、感动与老师们参与的热情
今天早晨早早到校,打开电脑,上线,登录,首先进行了集中视频学习,一起听专家讲座,然后进行研修欣赏简报,拜读同行中的优秀文章,使我如痴如醉。针对课例问题,大家各抒己见,然后进行完成作业,网上研讨,感想心得等等工作。我相信,这次远程教育研修激发了每一位研修老师的激情,我们辛苦,但我们享受着,我们收获着,我们充实着,虽说牺牲了休息的时间,但我觉得物有所值,意犹未尽。
二、要实实在在的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聆听专家讲座,与学员们的交流,积累了很多经典的教学案例,针对每个案例,大家各抒己见,也拓展了我的思维,开阔了眼界,学会了从多种角度看问题。通过研修,是自己要在以后工作当中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自己能融入课改的浪潮,与时俱进。
三、深刻理解双对接含义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双对接的含义,双对接是指:一是对接教学——研修内容指向学科核心教学内容和典型教学问题,通过教学全程的研讨,提高教师改进教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二是对接校本研修——基于专题课例的网上打磨,学员通过磨课过程的全程参与,获得网上磨课体验和改变教学过程的感悟。
远程研修带给我的是一种新的理念,新的体验,只有不断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教师适应新形势的能力,才能将新的教育形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因此,远程教育,我们教师期待你!
新的起点需要新的奋斗,新的奋斗需要旗帜作为引导,今天的研修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帜,在思想、行动和实践工作上给了我切实的指导和鼓励。一切工作都需要实践来证明,在今后的工作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教育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
记于2011年10月22日晚21:10
第二篇:群文阅读研修心得
群文阅读研修心得
团溪小学 徐洪寅
这次课题研究,我们一起分享了“群文阅读的认识和实践基础、“群文阅读”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
节,变化策略,更换教学方案,也完成了教材规定的教学目标,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自己课后想想,总是觉得不够过瘾,总觉得课堂留有遗憾,觉得神话固有的神奇与隐秘孩子们似乎没有真正的感受到,他们对神话的好奇感并非发自内心。遂根据台湾有关专家的阅读理念,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了一组关于神话文章的重新建构,如此一来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逐步构建了“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我在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后,想想自己的儿子在课余自主阅读的情况,对此也深有其感。尽管“群文阅读”不像一篇课文教学那样,能让孩子对朗读、字词句练习、文章思想的把握等掌握的那么精细,可孩子通过“群文阅读”可以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多篇优美的文本,而且这些文本或议题相同,或表达方式相同,或情感抒发相同,可以让孩子们在多文本中去发现、去探究、去总结,可以让孩子从中获得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得到海量的知识信息。
可以说,“群文阅读”是对传统课文教学痼疾的一种改变,改变教师单位时间内滔滔不绝的“讲”,将大部分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学会学习,在才符合小学语文的奠基性原则。再者,我以为“群文阅读”的价值还在于对孩子精神的丰盈和海量信息的获取,他提倡读整本的书,原汁原味的书,连续性阅读,不像教材那样是通过专家修整改编的文本,单篇的文本,就像让孩子放回了大自然,自由的感受文化的气息和脚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隔周对孩子“群文阅读”的教学,从鼓励孩子课外阅读开始,从为孩子推荐优秀读物开始。为了我们的共同成长,我将和孩子们一起踏上课外阅读的快车,携手感悟更加多彩的世界。
2014.11.
第三篇:研修总结孙迎春
我学习,我收获,我幸福
-----------------研修总结
俄国作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汲取一个光的海洋。”而我们这次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采取远程教育的方式,教师选取八门课程进行网上课程学习,然后做作业,写研修日志,自己的教学故事,进入班级论坛中发表自己在此次学习中的观点的主题帖,再对别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回帖。在这些天中,通过聆听刘飞,李亦非、柳夕浪、白玉萍、张群智等几位专家老师的精彩讲座以及与一线教师的在线交流研讨,使我获益匪浅,感觉自己汲取到了一个崭新的光的海洋。
现在简单谈一下我的收获。
一、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知识素养,完善了教学理念。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现在知识更新特别快,现在的孩子所见,所闻、所想都与我们的社会同步,而我们如果再固守着自己的老知识,老经验就跟不上时代要求了,就“OUT”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教师的天职。我们应当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继续学习,使之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应当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在此次学习中,我悟得现在的教学理念是: 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和易以思,回归本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 训练是教育的主线 课堂是教育的阵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是最好的助手 爱心是教育的内涵 鼓励是教育的风帆 善用书籍是教育的手段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捷径 百年树人是教育的过程 尊师重教是教育的保证 业精于勤是教育的法则
二、以学到的理论作指导,了解学生,大胆进行课堂改革
通过学习《当前学生学习指导中的几个问题》和《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我把专家讲的与我的学生对号入座,感觉受益匪浅。激起我心中的许多感想,明确课程改革目标,树立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有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要了解学生,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学生千差万别,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定要在课堂教
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因生而异,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
比如,以前我上课讲,满堂都是我的声音,学生呢,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好的好,差的差。那些差学生,他才不管你呢。任你嗓门再高,人家是该观望的观望,该睡觉的睡觉。后来我把学到理念应用,在课堂上大胆改革,先学后教,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教师精讲相结合的方式。嘿,你别说,效果还不错哩!课堂变得热闹起来起来了,原来观望的、睡觉的,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参加讨论了。学生激烈讨论,教师乐在其中,再也不用哑喉咙破嗓,“课堂偷得半节闲”,何乐而不为?
通过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他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恰当把握教学生成”,是与他们辛勤的付出、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作为一名参加培训的教师,就要把所学知识进行运用,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勤劳、用心型的老师。
三、排解心理压力,做一个幸福的人
通过学习《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专家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展示,互动对话等。一是深化理解,结合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其它人文科学,相关知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一级教师职业处境中各种现实问题,来理解和思考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二是要学以致用,要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关注教师心理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自我调整、理解、帮助和支持。感谢专家的对教师职业的理解。让我懂得了如何调试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和如何排解心理压力。我想对自己说,同时也相对其他老师说:
就在今天,我要开始工作,就在今天,我要让心休息,就在今天,我要拟定目标和计划: 就在今天,我要克服恐惧与忧虑,就在今天,我要锻炼身体,就在今天,我要健全心理,就在今天,我要让每一天过的愉快,就在今天,我要做一个幸福的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将以得益于本次继续教育的巨大进步为契机,在教育生涯的轨道上阔步向前,付出汗水和执着,努力成为一名爱心无限、以“育天下桃李为幸福“的幸福型老师。
最后再说一句:我学习,我收获,我幸福!
第四篇:研修反思孙萌
夏季成长的季节
孙萌
炎炎夏日,是成长的季节,在这短短的培训时间里我牢记每一次收获,感悟每一次成长,体验每一次飞跃。我先后听了各位专家和教师的理论和实例,用心去领悟他们观点,吸取精华,真心探讨。在培训期间,始终热情高涨,积极学习,聆听专家讲座,带着累累的硕果,踏上新的教育征程之际,回首培训历程的足迹,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对于师德的理解有了新感悟。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这次暑期教师岗位培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
第五篇:德育论文 孙会文
随风入夜 润物无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德育渗透
内容摘要:
德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好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善用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发展观念;同时组织数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
关键词:数学教学 德育 渗透
“学科德育是渗透性教育的体现”。数学教材及其所含的各个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以教材为载体,结合教学过程有机有序地渗透,其教育效果是其它任何德育活动所不能替代的。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社会全面进步,德育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数学课程改革也迈开了巨大的步伐,因此,如何在数学新课程中实施新德育的渗透,使数学课程的德育渗透与时俱进,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迫切的工作。
一、把握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审美素质是形成一个人良好的思想修养、道德行为的极重要的因素。然而对于“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数学内容存在着诸多美的形式:如符号美、抽象美、统一美、和谐美、对称美、形式美、奇异美等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把握数学教材的内容,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美育因素,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的培养。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展示一些由基本图形翻转得到的轴对称平面图案,让学生欣赏其中的动态美及对称美。之后,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典型实例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由此引申到人的镜面对称,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的渗透与培养。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并加入平移与旋转,体会对称与参差的和谐美,并展示他们的作品。学生通过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升华美的过程,提高了审美素质,发展了审美能力。
二、善用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要及早对学生进行信息教育,教会他们收集、筛选信息的方法,培养他们对信息的洞察力,养成他们重视信息、收集信息的好习惯,以使他们不致于被信息社会所淘汰。
数学新课程的改革,使得数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愈加紧密,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提供了恰好的契机与手段。例如,在学习《行程问题》之后,可以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全班分三个小组分别到南京、杭州、北京游玩。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在网上查询交通图、时刻表、风景区及票价等资料。然后讨论:到底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目的地?这样决定的理由是什么?去南京的学生说为了节省时间可以走高速公路;去北京的学生说为了省时间可以乘飞机;去杭州的学生则说可以乘轮船,一路上可以领略京杭大运河的美景。学生解决问题的这一过程,恰好经历了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等环节,感受到信息的价值,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信息观念。
三、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发展观念
一切事物都有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理解事物,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来说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解决数学问题的每一种思想(如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化归思想等)都渗透着很深的哲理,都蕴含着发展的因素。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同时,渗透对学生发展观念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关系”、“乘除法的关系”时,为了深化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清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不仅认识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而且认识到“加和乘”、“减和除”之间存在着的转化发展关系。再如可以围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大与小、多与少、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念。使学生在运用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观念不断得到熏陶。
四、组织数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
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团结、合作。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许多事情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才能办成,一个人单枪匹马往往寸步难行。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合作观念,使他们认识到依靠集体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也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视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实践由于其采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因而非常适合学生合作观念的培养。例如实践活动《我们去春游》:某班要去当地三个景点游览,时间为8:00~16:00。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费用、路线等。这个问题的难度较大,要解决就需要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不但增强了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而且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总之,德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我们在进行德育渗透的同时要注意与时俱进、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贴,使数学学科诸因素与德育内容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万物,这样的德育渗透才是自然的、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参考》2015年第16期 总第208期
2、蔡秀玲.课程改革与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要求[J].教育管理研究,2010(37):60
3、王守恒.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4、江洪春.中小学教育论文写作.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5、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
随风入夜 润物无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德育渗透
所属县区:东平县
单 位:东平县梯门成才希望小学
姓 名: 孙会文
邮 箱:6030556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