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做好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特殊人群管理及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特殊人群管理及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通知
各旗区司法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9日至12日召开。为确保会议期间全区社会大局稳定,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现就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管理及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刑释解教人员排查监管
一是开展刑释解教人员专项排查。由旗县(市区)安帮
办牵头,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对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深入摸底排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其活动情况及现状。将未衔接的刑释解教人员全部纳入安置帮教范围内。本月10日下午,各旗区司法局要将排查到的刑释解教衔接人员总数、重点帮教对象人数、安置总人数、帮教人数等情况报基层科(邮箱:manda_jck@163.com)。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对排查出的刑释解教人员,要逐人登记建档,通过电话报告、约谈、走访等多种方式落实管控帮教措施。对于一般刑释解教人员在会议期间做到每日联系,对于累犯、涉黑、涉枪等有再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要掌握其活动范围,并将其情况通报公安机关,共同加强管理。确保刑释解教人员不参与群体性事件、不重新犯罪。三是做好帮扶工作。对于“三无人员”及生活困难的人员要接纳到过渡性安置基地或协调民政部门给予临时救助,保障其生产、生活和思想稳定。
二、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监督管理
一是控制活动范围。从现在起至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要提高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级别,会议期间暂停社区矫正人员申请外出、变更居住地等事项的审批。二是落实监管制度。落实走访制度,司法所对社区矫正人员要做到每日报告,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现实表现和活动情况;落实监控制度,矫正小组要对社区矫正人员实行全天候监控。三是落实对重点人员的监管。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暴力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落实专人负责,加强监督管理,认真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和社区服务活动,杜绝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四是落实奖惩措施。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予以警告、提请治安管理处罚、提请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五是建立完善报告制度。实行社区矫正安全稳定日报告制度,会议期间坚持每日逐级上报安保情况,有问题上报问题,没问题报平安;必要情况下,旗县(市区)司法局可以在上报盟市司法局的同时直报司法厅。六是强化应急预案。做好启动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的准备,对社区矫正人员行凶、闹事、非正常死亡、脱管失控及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等及时处置。、落实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要求
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方案》要求,由司法所组织嘎查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一次矛盾纠纷专项排查活动,重点排查土地征用、房屋征收、土地草牧场、移民搬迁、企业改制、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涉法涉诉、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保、非法集资、劳资等方面的矛盾纠纷。落实矛盾纠纷排查登记制度、信息分析报告制度、回访制度和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直报制度。司法所要用好矛盾纠纷信息基础台账,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要进行分析研判,形成矛盾纠纷信息分析报告并及时上报。对可能引发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要做到一事一报,在第一时间报苏木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调处化解。
2013年11月7日
第二篇:关于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通知
各基层国土资源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
为有效防范和处置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确保对不稳定因素及早发现苗头,及时有效处置,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现就全县国土资源系统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市、县关于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建立“信息畅通、反应灵敏、责任明确、处置及时”的工作机制,使矛盾纠纷发现及时、控制有力、处置得当,最大程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组织领导
县局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陈正生局长
任组长,郭建根副局长任副组长,廖征军、刘少华、胡建伟、黄桂生、邓钧、黄全喜、黄强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
公室,办公室设在执法监察大队,刘少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
任。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上报我县国土资源系统矛盾纠
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
三、完善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定期排查制度。各基层国土资源所、局机关各
股(室)、局属各单位每半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
作,在重大节日、政治敏感期或围绕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适时组织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
二是建立预警制度。各基层国土资源所要及时发现或获
悉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并及时向所在乡
(镇)维稳办(综治办)和县局执法监察大队报告,尽可能
把事件主体、规模、时间、诱因、动向、涉事单位、骨干人
员等要素报告具体、完备。报告可采取书面、传真、电话等
形式,对于可能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故隐患或群体性
事件苗头,必须在2个小时内报告预警信息。对于特别紧急的情况,同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以及市局。
三是建立信息联络员制度。各基层国土资源所要指定专
人担任信息联络员,保持联络沟通,确保信息横向和纵向畅
通。信息联络员负责收集、汇总、上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
作情况,每月3日前向县局执法监察大队报送上月《峡江县
国土资源系统矛盾纠纷排查表》,如遇重大紧急情况随发随
报,并及时续报处置情况。
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因工作责任心不强而发生
应当获取预警信息而未获取,信息迟报、漏报、瞒报,导致
不稳定因素未能及时处置,或因处置不当导致矛盾激化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四、矛盾纠纷排查工作重点
1、土地、矿产资源权属等纠纷引发的矛盾纠纷;
2、因征地、安置补偿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3、因企业改制涉地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4、因地质灾害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5、因农民负担及“三乱”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6、因行政执法活动引发的矛盾纠纷;
7、因信访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8、因其它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五、矛盾纠纷的处置
矛盾纠纷处置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国土资源所要及时发现、报告、制止矛盾纠纷,解决不了的,报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协调处理。局机关各股
(室)、局属各单位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按照工作职责归口
调处。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
责,确保矛盾发现得早,控制得往,化解得了。在处置矛盾
纠纷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教育疏导与依法调处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法律手段与
政策手段相结合,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防止矛盾纠
纷扩大和激化。
附件:《峡江县国土资源系统矛盾纠纷排查表》
峡江县国土资源局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一日
峡江县国土资源系统矛盾纠纷排查表
单位:负责人签字:时间:年月
第三篇:浅谈如何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定稿]
浅谈如何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康县司法局迷坝司法所
李康杰
当前,我国下处于经济社会面飞速发展的时期,在这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挑战和问题,土地征用、拆迁安置、劳资纠纷、合同纠纷、就业安置、村务管理、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应运而生。我们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会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现根据本人的有限经验,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矛盾纠纷的种类。特点和成因
矛盾纠纷的种类我多种多样,在致有土地征用、拆迁安置、村血管理、邻里纠纷、赔偿纠纷、宅基地纠纷等、其构成原因也是纷繁复杂,但总体上说都是由于利益(物质、精神)分岐引起的。由于种类繁多、成因复杂,因此,矛盾纠纷存在范围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所,各个领域,具有广泛性,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激化或解决具有很大的变异性,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及大的影响,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同时矛盾双方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受社会环境的影
响,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二、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
基于矛盾的特点,在排查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只有充分认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重大意义,在领导层形成共识,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经常研究、时时强调,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一个排纠纷、促和谐的氛围,这是搞好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首要条件。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创建高效能的工作队伍。
要搞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掌握信息是最重要的,在各村成立调委会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选拨下治素质高,具有一定法律 知识的人员做为信息员,调委会人员实行24小时开机,矛盾纠纷随时汇报,防止矛盾激化。
在业务上,要经常对调委会成员和信息员进行培训,使其尽可能多地掌握法律 知识,提高调解纠纷能力,做到合理、合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同时对广大人民群众要加强法制宣会以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敌法守法。
(三)、健全机制,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 为了促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矛盾纠纷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必须在大力加强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时也要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使每个人都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的抓。具体来说,要落实发以下几项制度:
1、定期排查与跟综反馈制度。按照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要求》每月要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要作协调会议,这是一项很好的工作制度,在实际运用中,一定要脚踏实地,不仅要使每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会议全面落实,更要保持每月能够深入到各村各社,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切实倾听群众意见,防止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只走过场。做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更应该切实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好。对于排查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调处前、调处中、调处后都要做好信息的反馈工作,这样既有利于及时掌握当事人心态,为顺利解决争议打好基础,又能防止矛盾的激化,使工作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掌握处理矛盾纠纷的主动权。
2、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不按照各项制度和要求,弄虚作假,虚报迟报,或者不作为导致矛盾纠纷激化,而发生群体性事件或发生刑事案件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物责任。
3、重大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制度,明确领导责任,加强对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领导、督促和检查力度。
4、诚信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请示、研究、报告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等。
(四)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
1、依事实为依据、依法律为准绳。依法调解、当事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们人民调解工作的首要原则,更是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在具体调解工作中,只有充分调查了解矛盾纠纷的各种事实和依据,准确适用法律,才有可能使矛盾得到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克服敷衍了事的思想,遇到问题及调处是非常正确的,但在调处前一定要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充分掌握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和需求,对症下药,不打无准备之仗,否则,纠纷将很难解决,甚至会因矛盾解决量少了反而进一步恶化。
举个很简单的案例:我乡段某和段某某,因新修房屋宅基地及雨天排水问题发生纠纷,村调委会知道后见于双方新房之间的距离较小,且房已经建成,遂做出双方新房之间的地方双方各有一半的处理意见,一方不同意,又做出了双方山墙之间的地方由双方共同所有,为双方排水所用的处理意见,一方仍然不同意,如遇雨天,双方因排水问题仍然经常争吵,甚至撕打。司法所排查到此纠纷后,及时地对此纠纷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原来当事人段某,和段某某是从一个家里分出来的,分家时双方老人生前对地界问题有一定得交代,现在双方新房并排建成,争议地段为双方山墙间的一港道。事情虽小,却引来了这么多麻烦,根据调查结果,段某某在建房时,房基紧贴双方之间的界线,而段某在建房时留出了一米水路。两天段某想在此排洪,便引起纠纷。据此,司法所人员分别给两家做工作。指出双方是属于民事法律关系,适用于《民法通则》中的相邻关系,在相邻关系中,要保证相邻关系人的通水、通电、通路和光照条件。段某志示:“他在我地方排水可以,但是谁家的地方就是谁家的。”段某某表示:“只要我房背的水排出去,我并不争地方”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但从中可以看出,在落后的农村,法律知识时多么缺乏和重要!无论事情大小,能够认真对待,依事实为依据合理合法调处又是多么重要!
2.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面子”问题的思考。
一切矛盾纠纷,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发生的,消除和激化的心理因素,直接决定着双方矛盾的变化发展情况。“面子”问题是调处矛盾纠纷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分析许多重大刑事案件,其中许多却是因为一点细枝末节的小事引起的,起因与结果的相差太悬殊。不难理解,这其中心理因素或“面子”问题起了相当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是每一个人都追求的,当物质利益基本满足时,受别人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求就会占主要地位。,为了争回“面子”,可以不择手段,激化矛盾,为了争回“面子”可以放弃一定利益,做出让步。
在实际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中,为了使情感和面子问题朝着有利于化解纠纷的方向发展,可以考虑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充分了解双方动态,掌握双方意图,教导双方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问题,有事实说事实,有道理讲道理,防止双方无理取闹。尽说有伤对方感情的话。背靠背调解法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双方在一起蛮骂,引起矛盾激化的现象。
②掌握矛盾双方的心理,充分了解矛盾动态,选择最佳调处时间调处,对于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尽早解决,防止矛盾激化或蔓延。对于双方情绪比较激动的矛盾纠纷,可以在严密跟踪监控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冷处理,使双方稳定情绪,理智考虑问题,便于问题的解决。
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对方,真诚服务。具体可以采用背靠背调解的方法。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问题,分别指出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或不足。不仅从法律上约束也要从道德上、情感上感化,向大仁大爱的高尚品德中引导,最终使矛盾得以消除。这就要求调解人员不仅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有心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的良好品质。
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工作,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好基础,这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政治任务,要切实的把这项工作做好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积累。
第四篇:矛盾纠纷排查工作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利益格局不断 调整,因土地承包、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征地拆迁、企业改制重组破产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不 断增多,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经济快速发展。如 何进一步整合基层维护稳定的力量,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 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XX 县、XX 县、浉河区的 6 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了调研,与当地综治、公安、司法、法院、土地、计生、信访、民政、城管等部门的有 关领导、基层干部和群众进行了座谈和探讨,现将基本情况综述如下:
一、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据调研资料中不完全统计,淮滨、光山、浉河 3XX 县(区)1 至 4 月份共排查调处各类矛 盾纠纷 1856 件,调成 1821 件,调成率 98.1%,其中防止民间纠纷引起的自杀 16 起,防止 群体上访 36 起、361 人,防止民转刑 32 起,制止群体性械斗 68 起。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果。其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人民内部矛盾是当前对稳定工作构成压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主导性因素,能否及时妥善化解 矛盾纠纷,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 此项工作,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定期排查调处,党政主要领导 同志不论工作多忙,都定期接待群众上访,并坚持以人为本,深刻体会群众的困难,舍身处 地的为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单 位、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从而使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 层,解决在初始和未萌阶段。
(二)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健全人民调解机制、坚持各项制度是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XX 县乡都 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他们一是建立健全了乡(镇)、村、村(居)民小组三级调解组织。乡(镇)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由主管综治的副书记兼任,成员由综治、司法、公安、法庭、民政、土地、计生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和聘请懂法律、责任心强的同志组成;村级调委会一般 是由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和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族长组成,村党支部书记或村长 任调委会主任;调解小组是随湾就片以自然村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实行亲帮亲、邻帮邻、长者教育年轻人等方式,促使群众自觉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维护稳定
和谐。调研的 3XX 县区共有乡(镇)调委会 64 个,村调委会 876 个。
二是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网络 在村、村民小组分别设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点,选配信息员。XX 县城关镇共成立信息网点 85 个,选配纠纷信息员 85 人,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纠纷信息反馈网络,及时捕捉纠纷信息,以避免重大的纠纷因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矛盾激化的现象发生。XX 县 2004 年共排查矛盾 纠纷 604 起,调解和调成率均为 100%,无重大矛盾发生。三是坚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各项制度 第一是坚持矛盾纠纷的定期排查制度。村级每 10 天、乡镇每半月排查一次,节假日集中排 查。在排查工作中坚持“三个结合”,即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 相结合,条条排查与块块排查相结合。确保“三早”(情况早知道、工作早到位、问题早解 决)。第二是坚持分级负责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原则,明 确责任,逐级调处,及时报告调处结果,防止工作推诿、扯皮、懈怠等造成不良后果。第三是坚持“两所两办”(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信访办)联调联处制度。对涉及跨地 域、跨行业、多部门的复杂矛盾纠纷,由分管领导及时召开联调会议,共同制定调解方案,各部门密切配合整体联动化解矛盾。第四是坚持领导接访日制度和领导包案制度。即村(居)两委对本行政村内,乡镇主要领导 对辖区内,县直单位领导对系统内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包案调处。县区主要领导、XX 县的主要矛盾、重大问题带头落实调处措施;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有越级上访苗头的矛 盾纠纷,亲临一线组织指导,妥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第五是坚持督办督查制度。根据每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情况,抓好一般矛盾纠纷的调处、落实,强化对重大矛盾纠纷的督查督办,并实行跟踪回访,对处置不合理或群众不满意的,继续调处并做好思想工作,防止矛盾激化。
(三)因情施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对各种矛盾纠纷分门别类,因情施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分类调处。一是坚持预防为主,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XX 县城关镇在工 作中坚持“三个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法律与人情的统一、现实性与超前性的统 一)。他们不断总结现实矛盾调处的经验,对诸如拆迁、殡葬制度改革等可能出现的矛盾纠 纷正确预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浉河区在调解工作中坚持“两让”(强让弱、辖区采取 内让外)和“三到位”(调解到位
、协议书到位、监督到位)。XX 县在调解工作中坚持“三 个依靠”(依靠基层组织广大基层干部、依靠法律规定和党的方针政策、依靠和充分相信绝 大多数群众)。
二是用足用好政策。对企业改制、城建征地拆迁、XX 市管理、计划生育、退伍军人安置等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纠纷,一方面深入群众中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把落实政策作为关键措施,靠落实政策取信于民,抓落实政策稳定人心,用落实政 策化解矛盾。三是严格依法办事。对涉法上访案件重视初信初访,在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的同时,协调 法检两院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对涉法信访人符合法律援助的,政府及时提供法律援助,以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如浉河区法院今年前四个月提供司法援助 4 件,减免诉讼费 80000 余元,避免了两起涉法案件的激化,既减轻了党政机关的信访压力,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 权益。对家庭、婚姻、邻里、赔偿等方面的纠纷,XX 县三空桥乡的经验主要是依靠村和村 民小组的调解组织,采取说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注重以情感人,做到了小矛盾不 出组,大矛盾不出村,就地化解。该乡十几年来无命案发生,近几年也无越级上访、无群体 性治安案件,2004XX 省综治先进乡,XX 省综治委表彰。
二、当前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当前矛盾纠纷呈现出面广量大、触发点多、突发性强、升级快、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的态势。目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主要类型有:
(一)企业改制引发的矛盾。在国有企业转制的过程中,突出表现为下岗职工的安置、拖欠 工资、医疗费、拖欠以前的集资款、工龄买断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如 2004 年浉河区造 纸厂 50 多名职工到区政府上访,反映破产后补偿不到位等。
(二)由于街道改造、XX 市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近几年,XX 市建设较快,由于历史的 原因,面临着诸多矛盾。表现在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开发建设单位拖欠征地款、补 偿费或逾期不能安排回迁或变更迁住、或违犯合同条款等。
(三)XX 市管理引发的纠纷。一些下岗职工、个体户或失业人员出于生计,不懂得通过合 法途径寻求生活出路,而是违章违规,其行为被制止或受到处罚后,于是对有关部门有意见 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四)干群关系引起的纠纷。有些基层干部,滥用职权或越权,有些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 风粗暴,在依法行政或执行政策过程中走样,破坏了党员干部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关系、干 群关系。
(五)灾后重建引发的纠纷。XX 县乡。XX 县 2004
年曾因灾后重建迁址及补偿问题引发了
农民 30XX 县政府上访。
(六)计划生育和帮贫扶困引发的纠纷。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和帮贫扶困工作中引发的矛 盾时有发生。如在收取超生子女社会扶养费工作中,一方按政策收取,另一方借种种理由拒 不上交。在执行低保政策时,一方面因资金限制低保名额有限,另一方面家庭的确困难符合 低保条件的人过多。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五保户供养,艾滋病人的救助等问题也日益凸 显。
(七)退伍军人、军转干部的安置引发的纠纷。事业单位人员富余、企业改制、加之直管部 门的拒收造成退伍军人安置困难、上岗困难、政策落实困难。军转干部有些遗留问题的解决 尚未达到个人满意等都是引发矛盾纠纷的因素。
(八)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引发的纠纷。多发生在落选村干部个人与村集体的债务纠纷。如欠 发的工资、村干部以个人的名义分摊的集体债务等。
产生以上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措施不配套。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亟需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调整,但现在有些政策相对滞后,与基层的实际情况不太 吻合。
(二)依法治理措施乏力。一些部门和行业依法管理无力,执法监督不严,给一些人以可乘 之机,损害群众利益;一些干部和群众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要么不懂法,要么不依法办 事。反映在干部身上表现在不依法行政,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处理事情有失公正。表现 在群众身上为遇事不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而是意气用事,动辄上访闹事。
(三)有些党政领导不够重视。表面上看有些党政领导对调解工作重视,但实际上少数地方 党委、政府工作只流于开会、发文件等,没有很好地抓落实,对事关大局的矛盾纠纷领导同 志不出面、不协调,忽视了抓早抓小和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以至于矛盾激化,影响了社 会稳定。
(四)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缺乏战斗力。虽然乡镇、村、村(居)民小组三级调解组织已经建 立,横到边,XX 市的调解组织网络已初步形成,但由于当前矛盾纠纷涉及的当事人多、部 门多,往往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难以解决;另外,基层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权限、方式和 效力都很有限,调解人员的素质与当前复杂的矛盾纠纷很不适应,加之调解组织无经费,调 解人员无报酬,长期以来调解人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调解队伍不稳定,制度得不到落实,
作用很难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很薄弱,导致许多问题由小变大、积少成多。如浉河区仅 2004 年就因各
种原因调整了 100 多名基层人民调解员。
(五)涉法上访案件的增多。个别案件在司法机关没有得到及时、公正、有效的处理,是涉 法上访案事件发生和增多的直接动因。个别群众对司法机关处理程序、方式和结果的偏面认 识,以及对信访工作上的错误观念,使得本应在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却通过上访渠道而大量 流向党政机关。
(六)上访成本低。一方面群众利益受到侵害,如果起诉到法院解决,要交纳诉讼费,判决 后如果债务人不履行,申请强制执行还需要再交执行费,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不少群众上访 只需出单程路费,XX 省赴京上访还有专人接待、吃住费用全免,成本很低。加之近几年由 于控制上访,加重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使群众通过上访解决问题期望较高,这也 是造成有些地方上访量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
三、意见和建议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在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中 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现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党政领导在正确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矛盾纠纷 调处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的同时,要认识到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 到人民调解组织在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中的重要作用。把人民调解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抓 紧抓好。要把人民调解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要严格落实 领导目标责任制,强化党政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对于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热点纠纷,各级领导要亲自出面协调处理,防止因处 理不及时、方法不当引起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酿成群体性事件或刑事案件。
(二)在调解工作中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调解的过程就是法制宣 传的过程。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及人民调解员分布广,贴近群众的优势,坚持在调解工 作中开展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广泛开展“法律进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增强公民的 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道德修养,增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念,自觉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律 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制教育使广大基层干部掌握法律知识,增强其学习、贯彻、执行政策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从而减少由于素质低、工作失误引起的纠纷。
(三)整合力量,构建人民调解工作新机制。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信访办 等都具有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应结合实际,把这些力量整合起来,使人民 调解、
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构建新的机制。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主管领导
牵头,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部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安排布置任务。二是建立矛盾纠 纷预测预防制度。各部门根据工作中掌握的情况,深入分析和科学把握当前矛盾纠纷的特点、规律,对可能引发不安定因素的苗头及时通报信息,提前进行调处化解。三是建立矛盾纠纷 排查调处责任制。在每年年初的工作目标中,明确各部门在矛盾纠纷排查中的责任,并签订 目标责任书。
(四)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巩固和完善乡、村、组三级调解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五)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努力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各级财政应拨出专项 资金保障人民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司法行政机关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人 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从而提高“三率”(调解率、调成率、调解协议的履行率)。
(六)加快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立法步伐。尽快制定出台“人民调解法”,使人民调解工作得 到国家法律的有效支持和规范。人民调解作为一项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是诉讼程序之外化 解矛盾、消除纷争的有效手段,如果通过法律明确规定,人民调解工作更具有公信力和权威 性。同时,XX 省委、XX 省实际出发,尽快制定出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方面的实施细则或者 意见,规范调解工作程序,增强人民调解工作效能,解决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制度建设等 问题。
引用信息(转载时请保留,谢谢): 原文链接:关于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调研报告-公检法纪-范文-2010-1-26 17:47:56信息出处:公文易文秘网 http://
第五篇:关于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中心校、中学、县直单位、有关民办学校: 现将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如下通知:
一、冬季来临,正是各种矛盾纠纷的高发期,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要热情接待群众来访,认真阅处群众来信,妥善处理群众举报电话,要特别做好初信初访工作,切实重视重信重访,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
二、各单位要将化解工作落实到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年级组、班主任,要逐级签订责任书,按照矛盾的性质,类型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及时将矛盾化解消除在萌芽状态。要特别注重学生间,校外人员与学生间矛盾的排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三、依法维护群众权益,坚持服务大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档案。落实《来访》、《来信》、《来电》登记制度,建立《矛盾纠纷月排查化解台帐》(以信访办印发的表册登记)。排查化解工作要做好详细记录,建好相关档案,要把校内、校外各类人群,各种矛盾分类疏理,确定包抓人员,根据矛盾纠纷发展的性质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县局做好汇报。
四、请将落实情况及登记表于12月10日前报县局安全组。
洛南县教育体育局
二0一0年十二月六日
洛南县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