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新)个人课题实施方案撰写条目
市个人课题撰写实施方案条目
一、课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目标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七、研究过程(具体时间安排)
八、研究预期成果
九、完成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各校撰写好的2013个人课题的研究方案,于3月15日前学校教科室压缩打包发到gygrkt@126.com,具体联系人:刘传琼校长
第二篇:新课题实施方案[范文]
蚌埠市教育科学养就重点项目
实施方案
学科分类;
课题名称;多样性课堂教学与学生成长的关系
申请人(课题负责人);王保友魏红
学校;新集中学
申请时间;2013年4月
第三篇:如何撰写课题实施方案
如何撰写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立项之后,就要制定研究实施方案。研究方案是整个研究工作操作过程及结果的设计和预测,应尽可能具体,特别是“方法”和“步骤”部分一定要详细,以便课题组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按照“方案”进行实施,直至完成。一份详实的方案等于完成了课题研究的一半。研究方案就好比一张建筑图纸,即使设计图纸的人走了,其它的人按图纸也能盖起大楼。那么如何撰写研究方案呢?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标题和署名
1、标题字数较多一行写不完需分二行写时,书写标题时应注意:课题名称尽量写在第一行,余下的字写在第二行而且要居中排列。
2、署名包括单位全称和姓名,单位全称和姓名之间要空两格。
二、正文
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条件、研究方法、研究原则、研究的步骤、预期成果、研究人员(课题组成员及分工)、参考文献等。
下面就每一个步骤进行具体的说明: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什么或受到什么启发而研究?国内外同行或前人已有哪些相关研究,其结论是什么?本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要达到的目的以及突出的价值是什么?重点应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研究?这项研究已有情况怎样?这项研究有什么意义?包括研究的缘由、有关的文献(别人在这个问题上研究的什么程度,结果怎样,需要注意研究的内容不能照别人的,不应该研究相同的课题)、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1、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内容在问题的提出里已经涉及,在这里需要说明具体的研究内容;关键的或易混的概念要界定清楚,以免产生异议或误解;若是实验研究一般要提出明确的假设。具体表述如下:
(1)研究范围的限定:任何课题,都应该有一定的研究范围。如你要研究是小学还是中学,是语文还是数学,中学是初中还是高中等等,范围限定越准确越好。
(2)对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对象的界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研究对象总体范围的界定;二是对研究对象的一些模糊概念进行界定。如果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不同,那么同一个研究课题所得到的结论就很可能不同。例如研究青年教师的素质,以经济发达地区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总体,和以欠发达地区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总体所得到的结论就不一样。因此,对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进行界定就非常重要。有不少课题中研究对象的概念模糊,外延不确定。如“厌学生”、“差生”、“青年教师”、“品德不良学生”等等。何为“厌学生”和“差生”?你的标准是什么?你所研究的“青年教师”是以什么年龄段划分的?你所谓的 1
品德不良具体指学生哪方面存在问题?这都要给一个明确的界定,以确定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对这些模糊概念下定义,应尽可能使用有参考依据的、比较权威的、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不能是自己想当然。
(3)对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研究课题中的关键概念必须下明确的定义。一方面可以使该课题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使课题思路明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便于人们理解研究结果和评价该研究的合理性。对一些关键概念加以界定,也就是说从哪些方面或哪些角度进行研究。例如:
《小学生责任感形成的有效途径的实验研究》这一课题中,对于“责任感”这一概念要加以界定,还要指出“小学生责任感”的研究范围,即;研究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责任教育,可以从学生的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给关键概念下定义,可以参照有关辞典、教育理论书籍、教育大纲、教材及有关上级领导对教育问题的方针、政策、法规、守则、职责要求等。所以在研究之前要进行学习,要查阅资料,要对所研究的问题有基本的了解。
(4)研究的内容的具体化
以上工作完成后,就要说明具体的研究内容。一项科研课题,如果提不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就无从研究。研究内容的多少与课题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如果研究课题很大,那么研究的内容必定很多;如果研究课题较小,那么研究的内容也就比较少。但不管多少,研究内容必须准确体现研究课题。
在研究内容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第一,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第二,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第三,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要做到题目与内容相符,既不能大题小作,也不能小题大做,要扣题而分解内容。如《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类型、原因及对策实验研究》这个课题,在考虑具体研究内容时至少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研究分析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类型、原因;第二,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三,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这一现象应采取的对策的分析。这样,才能得出研究成果。再如《小学生考试评价改革研究》就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一对小学生考试评价现状调查研究,二对小学生考试形式的改革研究,三对小学生考试内容改革的研究,四对小学生评价新体系的建构研究。
2、研究的目标
内容确定好以后,就要明确出研究的目标,就是研究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是构建新的模式、体系?还是发展什么理论,形成什么局面等等。
(三)研究条件
研究条件一般包括背景条件和基础条件。背景条件,指研究课题时的学校、家庭、社会等环境对本课题研究的影响;基础条件,主要指参与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经费物质方面的保障等。
(四)研究的方法。
以上工作完成后,就要明确课题研究的方法。这里研究的方法不是简单的列举我采用的方法是实验法,文献法、比较法等。如果采用调查法、实验法和观察法,必须详细说明研
2究对象如何确定(如怎样抽样、怎样分组以及他们的数量、年龄、性别、级段等);研究过程中要使用的材料或工具(如问卷、测试题、量表、仪器等);研究的程序和研究资料如何收集与整理以及数据如何处理等;实验研究还要说明怎样操纵自变量(如研究中要验证的“教学方法”)?如何控制无关变量(如设法使师资水平、上课时间等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的其他因素相似等。)行动研究,要说明如何依据目标设计计划,如何实施、如何观察反思、如何修订计划并进一步实施等;经验总结要说明如何搜集经验、如何归纳提炼等。
总之,这部分内容要达到这样一种效果,那就是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怎么做的。关于研究方法:
任何课题研究都有具体的研究方法和过程。例如,对青年教师的素质现状进行研究,离不开调查法;研究如何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一般要用行动研究法;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否优于原有的教学方法,则宜采用实验法。需要说明的是,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例如,我们进行一项实验研究时,主要采用实验法,但同时也要运用调查法对实验效果进行比较,运用统计法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一个课题究竟需要什么研究方法,需要依据内容而定,切忌单纯的列举。如用调查法,要写明调查方式是问卷还是访谈。如果用问卷调查,应考律问卷维度。如果是访谈调查,尽可能附上访谈提纲。当前,在研究方法中,要特别注意:在不了解实验法的科学涵义和特殊要求时,不能随便在研究中冠以“实验”二字。
(四)研究的步骤
研究的步骤就是设计研究实施步骤、时间规划。要尽可能详细,便于实施和操作,使研究过程不走弯路。要详述从开始到结束,什么时间至什么时间你做了些什么?你是怎么做?也就是要说明你研究的程序,要把你研究的每一步骤、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每个阶段需要的工作时间一一列举出来。这样,研究者可以严格按步骤和时间要求进行研究,自己督促自己,自我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者也可依据此研究程序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与管理。
(五)预期成果
可以是研究报告、调查报告、专著、科研论文等。要注意这里的科研论文不是一般的经验总结或逻辑推理,而要有研究过程,有具体做法、有论点、论据和严密详实的论证。
关于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和论文是教育科研成果最主要的两种表现形式。也可以写成专著、教材、手册等。小的课题只要最终成果形式即可;大的课题,应该先有阶段成果,最后将阶段成果综合并发展成最终成果。如果是重大课题,可将大的课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分别有各子课题的成果形式和总课题的成果形式。
(六)参考文献
如果你在研究中运用了别人的成果,或是引用了别人论著,都要列出直接查阅或引用过的文章和专著名称,并写明作者姓名,书刊名称、文献篇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以及页码等。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对原著者的尊重。二是避免了著作权纠纷。
3(七)课题研究人员及分工(个人研究课题可不写)
课题方案制定的总要求是:
1、认真细致。
要认真细致地查阅资料,认真细致地进行思考,认真细致地讨论修改。如果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对课题研究将毫无帮助。
2、明确具体。
方案越明确具体对课题研究的作用越大。无论研究课题是大是小,研究方案中的项目都是必要的。方案中不应该有套话、废话,不应该有不必要的修饰词。
3、科学性。
研究方案的制定一定要讲究科学性。要符合教育研究方法的要求,要在掌握一定理论和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方案的制定又要切实可行,充分考虑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如果制定出的研究方案看似水平很高,但实际上不能实施,这个方案也是无用的。
第四篇:个人课题实施方案_
《小学经典诗文积累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一)“小学经典诗文积累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界定:
1、积累:就是逐渐聚集。在这里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课标》要求,让他们分层次、分学段逐步积累经典的古诗文,让其通过不断背诵、记忆,最后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2、经典古诗文: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3、策略:即方法。这里指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多渠道积累古诗文的方法。
4、研究对象是小学生;
5、研究的内容是关于古诗文积累的策略,也就是积累古诗文的方法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当今时代,许多教育家和学者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科学的研究证明了诵读经典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1、《新课标》中指出 “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多种能力。”“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收集积累语言素材。”
4、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古代诗文作品在教科书中的比例有所增加,教学要求有所提高,此外,新课程要求阅读必须是为提升学生精神生活的活动,为养成学生终身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和终身持续发展奠基。古诗文诵读克服了传统阅读的价值功利化,内容狭窄化,操作课堂化,效果表面化的倾向,远离学科考试内容,以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为主要目的,为新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启示,具有借鉴价值。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有丰富的多方面智力活动。诵读经典古诗文让孩子感受前贤智慧和情怀,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其得到更好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加强小学生古诗文的积累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繁衍。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尤其经典古诗文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从古代的《诗经》到诸子百家的诗文,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它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千百年来,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
2、加强小学生古诗文的积累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3、加强小学生古诗文的积累是继承传统文化的有力保障。我国的古典诗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文化资源,有着博大的精神力量。小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加强经典诗文的积累会使其终生受益。它可以让我们的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可以说,让学生诵读古诗文中的传世佳作,就是为了使学生补上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并且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4、加强小学生古诗文的积累是新课改理念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项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基于以上思考,我提出了“小学经典诗文积累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直面经典、多背诵、多积累”的方式,使孩子们从小就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融汇在经典古诗文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经典诗文内容的选择。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选择最有影响力的诗文诵读积累,让学生明白“经典文化”对人的一生的精神追求、价值体现的影响,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
2、研究积累经典诗文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有选择地积累优秀诗文,达到能诵读、会背诵;
3、研究如何多方位、多形式评价学生的积累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1、课题研究重点:探究如何多渠道积累经典诗文的方法
2、课题研究难点:探究对学生的积累怎样合理有效地进行评价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吸收全国其它学校在文化经典诵读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整理、筛选,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古诗文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为我所用,使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更高的起点。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寻求新语文与弘扬古诗文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培养提高小学生积累优秀诗文的方法和途径,让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步骤):
1、准备阶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搜集有关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积累研究素材,为课题研究作好准备。(2009年7、8月)
2、研究阶段:2009年9月,学期初,针对学生实际及教学现状写好课题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开始研究。(2009年9月——2010年10月)
3、结题阶段:对自己研究的课题进行总结、归纳、汇编装订相关资料,准备结题的相关材料。(2010年10月—2010年12月)
七、课题研究措施:
1、开展“亲近经典诗文”活动,激发学生积累经典的兴趣。研究之前,对班级学生诵读积累经典诗文的情况进行调研、摸底,树立典范,号召全体学生参与经典积累,实行必要的奖惩办法,激发学生自愿快乐积累经典的兴趣。
2、营造良好的诵读积累氛围,让学生随时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如,在教室布置;班级建设;课堂内外等各方面大力营造“经典文化”氛围。
3、由课内到课外,拓宽学生积累的空间和时间。让经典积累无处不在。
4、建立好评价制度,让学生的积累在有机的评价中得到深化。
八、课题研究保障条件:
1、研究人员条件:1991年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兼任班主任工作19年。长期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参与并主持过国家、省、州各级课题研究。省级骨干教师、全国先进实验教师。担任过年级语文教研组长,现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职务并从事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本身完全有能力胜任此课题研究。
2、研究环境保障: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深入教学实际之中,能联系实际进行有效研究。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结果:
1、通过研究激发学生对祖国经典诗文的热爱,并主动参与积累;
2、让每个孩子在诵读经典中陶冶情操,培养高尚人格,受到经典诗文的鞭策与鼓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典型案例推广)
3、让研究结硕果。⑴全班学生会背《三字经》;⑵会背诵《课程标准》里要求小学生背诵的优秀诗文30篇。⑶组织学生参加班级以上经典诗文诵读实践活动两次以上;⑷每个学生能写出积累体会一份存档;研究总结或实验报告一份;⑸有州级以上研究成果一份以上。
第五篇:个人课题实施方案_
个人课题实施方案_
《小学经典诗文积累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一)“小学经典诗文积累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界定:
1、积累:就是逐渐聚集。在这里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课标》要求,让他们分层次、分学段逐步积累经典的古诗文,让其通过不断背诵、记忆,最后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2、经典古诗文: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3、策略:即方法。这里指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多渠道积累古诗文的方法。
4、研究对象是小学生;
5、研究的内容是关于古诗文积累的策略,也就是积累古诗文的方法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当今时代,许多教育家和学者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科学的研究证明了诵读经典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1、《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多种能力。”“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收集积累语言素材。”
2.《儿童心理学》中指出儿童诵读文化经典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儿童在0-13岁,尤其是6—13岁期间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这一时期诵读的文化经典会进入其潜意识,刻在灵魂深处,会伴着其心智一同长大,变成其身心的一部分。所以应趁此时其记忆之强,让其在轻松愉快、不求其解,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记下一些文化中的精华作品。既训练了他们的记忆能力,又让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儿时记得的文句自己能够渐渐领悟,乃至触类旁通。从而学到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为其一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3.国家对儿童诵读文化经典有明确要求。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让少年儿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全国少工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中国青少年服务中心等单位曾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小学、幼儿园开展儿童诵读文化经典活动。目前全国已有1万多所学校、3000多万儿童诵读经典文化。
4、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古代诗文作品在教科书中的比例有所增加,教学要求有所提高,此外,新课程要求阅读必须是为提升学生精神生活的活动,为养成学生终身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和终身持续发展奠基。古诗文诵读克服了传统阅读的价值功利化,内容狭窄化,操作课堂化,效果表面化的倾向,远离学科考试内容,以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为主要目的,为新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启示,具有借鉴价值。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有丰富的多方面智力活动。诵读经典古诗文让孩子感受前贤智慧和情怀,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其得到更好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加强小学生古诗文的积累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繁衍。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尤其经典古诗文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从古代的《诗经》到诸子百家的诗文,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它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千百年来,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
2、加强小学生古诗文的积累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3、加强小学生古诗文的积累是继承传统文化的有力保障。我国的古典诗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文化资源,有着博大的精神力量。小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加强经典诗文的积累会使其终生受益。它可以让我们的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可以说,让学生诵读古诗文中的传世佳作,就是为了使学生补上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并且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4、加强小学生古诗文的积累是新课改理念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项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基于以上思考,我提出了“小学经典诗文积累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直面经典、多背诵、多积累”的方式,使孩子们从小就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融汇在经典古诗文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经典诗文内容的选择。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选择最有影响力的诗文诵读积累,让学生明白“经典文化”对人的一生的精神追求、价值体现的影响,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
2、研究积累经典诗文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有选择地积累优秀诗文,达到能诵读、会背诵;
3、研究如何多方位、多形式评价学生的积累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1、课题研究重点:探究如何多渠道积累经典诗文的方法
2、课题研究难点:探究对学生的积累怎样合理有效地进行评价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吸收全国其它学校在文化经典诵读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整理、筛选,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古诗文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为我所用,使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更高的起点。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寻求新语文与弘扬古诗文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培养提高小学生积累优秀诗文的方法和途径,让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5.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古诗文经典诵读积累活动中道德素质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让学生的道德情操在诵读积累经典文化中得以提升。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步骤):
1、准备阶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搜集有关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积累研究素材,为课题研究作好准备。(XX年7、8月)
2、研究阶段:XX年9月,学期初,针对学生实际及教学现状写好课题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开始研究。(XX年9月——XX年10月)
3、结题阶段:对自己研究的课题进行总结、归纳、汇编装订相关资料,准备结题的相关材料。(XX年10月—XX年12月)
七、课题研究措施:
1、开展“亲近经典诗文”活动,激发学生积累经典的兴趣。研究之前,对班级学生诵读积累经典诗文的情况进行调研、摸底,树立典范,号召全体学生参与经典积累,实行必要的奖惩办法,激发学生自愿快乐积累经典的兴趣。
2、营造良好的诵读积累氛围,让学生随时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如,在教室布置;班级建设;课堂内外等各方面大力营造“经典文化”氛围。
3、由课内到课外,拓宽学生积累的空间和时间。让经典积累无处不在。
4、建立好评价制度,让学生的积累在有机的评价中得到深化。
八、课题研究保障条件:
1、研究人员条件:1991年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兼任班主任工作19年。长期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参与并主持过国家、省、州各级课题研究。省级骨干教师、全国先进实验教师。担任过年级语文教研组长,现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职务并从事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本身完全有能力胜任此课题研究。
2、研究环境保障: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深入教学实际之中,能联系实际进行有效研究。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结果:
1、通过研究激发学生对祖国经典诗文的热爱,并主动参与积累;
2、让每个孩子在诵读经典中陶冶情操,培养高尚人格,受到经典诗文的鞭策与鼓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典型案例推广)
3、让研究结硕果。⑴全班学生会背《三字经》;⑵会背诵《课程标准》里要求小学生背诵的优秀诗文30篇。⑶组织学生参加班级以上经典诗文诵读实践活动两次以上;⑷每个学生能写出积累体会一份存档;研究总结或实验报告一份;⑸有州级以上研究成果一份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