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技能目标的撰写

时间:2019-05-15 05:4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案技能目标的撰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案技能目标的撰写》。

第一篇:教案技能目标的撰写

技能目标的撰写

Listening          Identify main ideas Identify details that support a main idea Locate specific in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simple instructions or questions Identify key words in an utterance by recognizing the stress Recogniz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intonation in questions and statements, and respond appropriately Recogni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deas supported by appropriate time markers or simple linking words Discriminate between words with different initial/final sounds Recognize alliterative and rhyming words in activities such as listening games Use visual clues, context and knowledge of the world to work out the meaning of a complete expression Speaking  Connect ideas by using linking words  Open an interaction by eliciting a response, greeting someone politely/asking questions  Maintain an interaction by replying or asking questions, using formulaic expressions/taking one’s turn at the right moment, asking and responding to others’ opinions  Use appropriate intonation and stress in questions and statements  Apply syntactic rules correctly  Use gestures and facial expression to convey meaning Reading             Read written language in meaningful chunks Re-read to establish and confirm meaning Skim a passage to obtain a general impression and the main ideas Scan a text to locate specific information Underst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deas by identifying linking words Recognize recurrent patterns in language structure Identify details that support a main idea Use visual clues, context and knowledge of the world to work out the meaning of a complete expression Use knowledge of what words and letters look or sound like to work out the meaning of unknown words Predict the likely developments of topics by recognizing key words Self-correct by re-reading Recognize format the language features in narrative and non-narrative texts Writing  Gather and share information by questioning, observing  Add personal information to writing when a model or framework is provided  Develop written texts by using appropriate linking words/layout, expressing own ideas/feelings  Write a piece of work by presenting writing using visual support  Develop written texts by presenting main and support ideas  Use appropriate format and language features when writing non-narrative texts  Revise drafts by sharing work with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 Gather and share information, ideas and language by using strategies such as brainstorming, listing, questioning and interviewing  Plan and organize information and ideas by deciding on the sequence of content  Revise and edit drafts by sharing work with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and responding positively to their suggestions on ideas and use of language  Revise and edit drafts by re-reading the draft and correcting spelling, punctuation and grammar  Develop written texts by using paragraphs and conventional punctuation to frame ideas  Develop written texts by reconstructing information and ideas from print and other media  Develop written texts by writing paragraphs which present a logical sequence of ideas  Plan and organize information and ideas by specifying purpose, audience and content for a writing task

第二篇:教学目标撰写

教学目标撰写模板

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可从字、词、句、文章大意、写作线索、写作背景、文学常识等方面撰写。

①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利用工具书,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小

学)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文章大意。

③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有感情地诵读。

④能清楚地表述出文章的脉络和线索。

⑤体会文章……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揣摩、合作探究、讨论等)过程,掌握(表达技巧、写作手法、语言特色、文章意蕴)等。

①反复朗读,感受……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及文章的丰富意蕴。

②通过合作探究,品味文章……的写作特点及语言特色。

③揣摩精美语句,体会(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侧面描写……)表现手法。

④品析重点段落,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⑤精读课文,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揣摩语言中把握文章主旨。

⑥分析文章刻画的人物形象,学习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可从作品体现的亲情、友情、爱国情;积极的人生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团队合作的态度;热爱自然、尊重他人、宽容、珍惜、民族精神等价值观撰

写。

①体会作者情感,激发对人生的思考,关注和体验自然,丰富心灵感悟。

②体察作者对自然的感悟,深入理解生命意蕴,提高审美意识。

③能够从历史人物身上获取精神力量,树立远大志向和理想,体悟作者的爱国情 感。

④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经典文化的了解,提升文化品位。

⑤唤起对……的感悟和思索,逐步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三篇:如何撰写社工活动目标

如何撰写社工活动目标?

题按:社工做活动之前需要写计划书,计划书上不可避免的有“目标”这一项。可能有部分同工会认为目标写成什么并不重要,反正都是一样做嘛。叨叨倒不这么认为,如果你目标都不清晰,怎么衡量你做过的活动是不是无用功呢?没有意识,怎么可能在活动中执行出来涅?思考目标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你写出来的目标,不是社工能做到么,如果可以,那么这个目标可能就有待修正。下文是香港督导Yipsir分享的,摘取部分,共勉。

如何撰写社工活动目标?

文/Yipsir 个人层面目标

个人层面的目标,是要指出工作员期望参加者在知识、感受、技巧、行为、态度等各方面所作的改变。例如:活动完成后参加者掌握照顾精神病康复者的技巧。而不同的改变种类牵涉不同的学习原理和介入方法。目标既然是要以「表现为基础」,故制定目标时应是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上,说明对象,而非工作员所要做的事。若然目标只是工作员要去完成某些事情(例如在家长小组中:提供机会,让家长们互相交流管教子女的经验,分享感受),那么当活动完成后,无论参加者有否获益,只要工作员确曾提供机会,活动便算成功。这当然并非工作员筹办活动的意图。故此目标应该述说参加者在活动后的转变。小组目标的写法, 可统一运用以下的较专业的格式撰写: 小组完成后, 组员能够:

1.说出....老人痴呆症患者的四项主要症状(这属于知识上改变)

2.以正面字句....取代负面字句....去描述或形容...眼前面对困难或负面事件(这属于思想上改变)

3.掌握....照顾老人痴呆症患者的两个....技巧(这属于技巧上改变)

4.对....患上老人痴呆症家人...的厌恶程度减少两分(1-10计)/ 接受程度增加两分(1-10分计(这属于态度上改变)

5.于未来两周内, 每周平均会做三次...腹式呼吸松弛练习/ 优质亲子活动 / 主动称赞同事 /感因默想...(每次20分钟)。(这属于行为上改变)

6.于未来三周内, 部份或全部组员自发性开展社交活动(一起温习、烧烤、聊天、购物、旅行等)(这属于关系上改变)

订立小组目标原则

1.活动目标可分基本目标及主题目标

2.基本目标包括参加者对导师、内容、形式、日期、时间、地间、收费等满意程度, 以及下次会否再参加或推荐朋友参加。这些问题都会在每份活动问卷出现, 不要以这些问题内容为活动目标之一。3.主题目标多指向參加者在認知、感受、态度、技巧或行為上的改变。

订立一次过活动的目标范本

1.认知目标:参加者答对了七成问题、亲子双方增加了对对方的了解

2.工作目标:派出了100份单章给目标对象(老人、父母、青少年、在职人士...)4名社工共接触过50为居民

3.成果目标:

-活动后的三个月内,每月的新增个案、小组、活动、义工的人数有?人?%,-活动被宣传后,能招募到多少参加者 社区层面目标

社区层面的目标指出在活动完成后,工作员期望社区的情况会有甚么改变。这些改变通常以一些统计数字表达,例如:区内的虐儿个案数目减低20%。一般来说,小区层面的目标可分为「长期成果目标」、「短期成果目标」和「工作目标」三个层次:

1.长期成果目标(impact objective):指出在活动完成后的指定时间内,期望指定的小区问题情况有多少改善(可以用百分比、宗数等统计数字表达)。例如:

活动完成后十二个月内,第1至4座内因家居意外而受伤入院或死亡的独居老人人数下降20%。

活动完成后十个月内, 学校的欺凌个案宗数下降20% 2.短期成果目标(outcome objective):指出在活动完成后,期望达致的实时改变。由于态度和认知的改变通常较难量度,故此计划者应避免以此等改变作为成果目标。较可取的做法,是在目标陈述中指出期望在活动后有「多少人作出某些具体行为」。例如在一个为期六个月的关注独居老人的活动中,可以订立以下的短期成果目标:

在六个月内,为区内1至4座中五十位独居老人建立互助网络(當中包括2个文娛康体小組、每月一次外外活动)。在六个月肉,发动区内一百名义工,为1至4座的独居老人每月提供一次服务。

3.工作目标(activityobjective):指出在一定时限内机构或工作员计划须完成的事工,以达到短期或长期的目标(通常这些工作会放在计划书的筹备工作内, 而不会放在活动目标中)。例如: 在六个月内,与1至4座的楼内独区老人举办20次分层会议。

在三个月内,完成一项关于区内独居老人情况的调查,并向传媒发表。

第四篇:轻松撰写三维教学目标

轻松撰写三维教学目标

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

信息技术专业部

汪晴

内容摘要

在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中,改革者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它也成为指导我国新课程与教学的重要思想。而在教师实际撰写教学目标时,却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者走入一些误区。笔者就如何撰写好三维目标这一老问题进行了重新认真的思考,多方征询专业教师意见,和多位本专业教师进行研讨,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此文,旨在希望能给专业教师提供参照模板,从而使教师先学会模仿撰写,再进行创新撰写,从而达到轻松、灵活撰写教学目标。

关键字 三维

知识与技能

能力

情感态度

在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中,改革者立足于国际的视野及本国教育的特色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它也成为指导我国新课程与教学的重要思想。而在教师实际撰写教学目标时,却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者走入一些误区。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把课上好,写不写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不会有太大影响;也有教师知道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也非常想写好,但每每落笔总是词不达意。而当前各主管部门也都提出了不同的三维目标,落脚点和出发点也各式各样,那么作为教师又该如何认识,尤其作为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师又如何正确撰写呢?很多教师都纷纷提出,有没有针对本专业非常可 行的、实用的,能让教师可以直接参照的模板?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多方征询专业教师意见,和多位本专业教师进行研讨,进行归纳总结。而撰写本文的最终目标也仅是希望能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提供参考,从而让教师先学会模仿撰写,再进行创新撰写,从而达到轻松、灵活撰写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

在定位到底是哪三维目标之前,我们首先一定要从教学实质上,了解到底什么是教学目标。翻看诸多专家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基本上给出的定义是: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标准。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加以解释,即教学目标就是教师期望学生通过一节课、通过一个任务或者一个大项目的学习后而产生的变化。我们可以用下表进行举例说明,从而帮助教师理解。

课前学生学习状况

课后学生所发生的变化

是哪方面变了? 学生不会拆字

了解拆字原则

知识 学生了解钢笔工具

熟练应用钢笔工具

技能 学生学习没有耐心

学生能坚持、有耐心

态度 学生不热爱本门课程 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兴趣

情感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表中第二列的“课后学生所发生的变化”其实就是一次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对三维目标的理解

(一)到底是哪三维? 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理解。我们主要枚举两种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有代表性为例。

第一种: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三维的目标体系,即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强调使学生具有使用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能力,即“学会”。

(2)过程与方法。不仅重视学习行为的结果,还重视学习过程,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培养,即“会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不限于空泛的说教,而是真正渗透到各科的具体目标之中,即“爱学”。

第二种:把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技能及情感三个领域,确定了各领域教学目标的水平,提供了一些行为动词。

(1)知识目标: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中的认知技能的目标。

(2)技能目标: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自身的练习习得了按某种规则完成身体协调任务能力要求的目标,属于程序性知识动作技能的范畴。

(3)情感目标: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兴趣、态度、动机、意志、价值观念的目标。

(二)存在什么问题?

如果我们对以上两种教学目标都不存在任何异义的话,那么就不需要再去罗嗦些什么,因为我们完全可以直接上网或者看书刊杂志,去寻找专家的理解。但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发现其实这两种三维教学目标都不是完全符合职业学校专业学科的教学,教师按这些模式去撰写依旧存在一些小的问题,比如:(1)知识与技能有时密不可分!

对于职业学校,尤其是对强调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学科而言,很多时候,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是无法脱离、无法分割的。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是学生所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如果一定要分别作为两个维度去撰写,就往往会造成重复、罗嗦、多此一举。我们可看上图进行理解。

(2)过程与方法比较难描述!这个维度的目标出现是非常及时、非常好的,其目的是在提醒我们专业教师不要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应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但我们也发现,教师在撰写这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时,普遍感觉难度较大。我们这样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中除了教会学生“渔”的本领之外,过程强调的还有教师的教法,如何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方法强调的还有学生的学法,即学生如何正确地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既然这样,会不会跟我们平时所提的教法和学法冲突呢?

三、重新调整三维教学目标

既然上面我们所提及的三维目标在我们真正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那我们能不能尝试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调整,以体现教学目标的实用性呢?回答当然是“可以!”

下图所示,我们保留“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部分作为新的一维目标;将原“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关于基本能力的描述以及“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部分合二为一,作为新的二维目标;保留原第三维目标。另抽取原“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教法与学法部分单列开来,不作为教学目标出现。由此看来,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它如同三维坐标的三个不同方向的维度一样,决定了一个物体在空间中的位臵,就如同人的发展也应有三个维度一样,缺一不可,如右图所示,无论缺少了哪一个维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发展都会不平衡。而这几个维度的目标提出,并不是仅从一节课、一个片断来论英雄,尤其是后两维目标,它更应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四、三维目标的再认识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我们再重新来回顾一下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技能?三维目标中所提及的知识主要是指学科知识(包括与知识有关的一些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换个通俗的说法,知识就是学生“知道、了解、懂得、掌握……”的知识,技能就是学生“会、能、可以、熟练……”操作的各种技术。我们同样可以举例说明,如: 通过训练,能熟练进行五笔字根的练习,速度能达每分钟80字以上。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海报的基本构成。通过模仿,学会撰写网站系统规划方案。会简单地评价同学和自己的作品。那么在撰写知识与技能目标时,我们应该需要关注哪几点呢?我们教师在真正撰写时又往往会忽略了哪些呢?我们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行为主体(即主语):学生

行为动词:知道、会、能、了解、掌握、熟练、灵活运用、综合运用… 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达成的标准(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样,我们列举几位老师所撰写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然后一同来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怎样修改会更好?

举例1:讲解网卡的基本用途及基本功能。举例2:熟练进行二级简码录入。举例3:能在Word中插入图片。

从例1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撰写目标时忽视了主语问题,讲解是老师的事,不是学生,学生应该是了解或者掌握等等。所以只有当教师真正意识到,目标其是为学生而定时,他在设计教学时所重点考虑的问题就不会是自己做什么,而是该怎么做才能让“教”转化为学生的“学”?从例

2、例3中,我们不难发现,问题出在没有标准!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个体对于其认知程度或者掌握程度都是有层次的。同时,学生对某一知识的认知程度也一定是从低到高的,必然是要经历一定过程的。也就是说,学生对于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的认识程度肯定是需要通过若干次的“经验”,才能够从知道-熟练-应用-综合应用,因此我们教师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判断,目前学生的知识水平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通过本次课我希望学生能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在,而这个最近发展区也就是本节课最恰当的标准。从对几个例子的分析后,我们再尝试进行修改,显然,修改后的教学目标更有效、更实用,如下图所示!

(二)能力培养目标

这一段文字我想略写,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能力的重要性,也清楚地知道,此能力并不单单是指专业能力,而更多的是指非专业能力,即我们常常提到的关键能力,也就是不仅要“授之与鱼”,更需要的是“授之与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键能力其实是代表一种可转移的(可以运用到不同的情境)、多功能(可以达成不同目标、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即“渔”的能力,而这些能力贯穿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我们提及的关键能力一般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所谓方法能力是指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和独立制定计划并执行的能力;所谓社会能力是指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抗挫折能力、竞争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而这些能力就是我们平日在课堂教学上所传授给学生的基本能力。

我们可以参考2001年欧盟组织提出的八大关键能力: 用母语沟通的能力。用外语沟通的能力。

运用数学与科学的基本能力。数学学习的能力。

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时间管理、解决问题、收集信息、有效运用信息等)人际互动、参与社会的能力。

创业精神(能够拥抱改变、勇于创新、能够自我设定目标、策略,追求成长)

文化表达能力(能够欣赏创意、体验各种美感经验)

而对能力培养目标的具体描述,教师在撰写时没有太多问题,我也不再赘述。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各种三维目标中都提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情感领域的内容与认知领域的内容要统一地加以考虑。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学习中的认知目标即使有欠缺,也是可以补救的;但如果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热情和无法体验到顿悟的愉悦、创新的欢快,终身学习则无从谈起。因此,情感态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主要是指: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所学知识与技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教学活动中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能对所学知识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并在学习时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等。相对文化课教师而言,专业教师在撰写情感态度目标时,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写出来的也是千篇一律,究其原因,是很多像我一样的专业教师不太会总结情感目标,不会用正确的语言去描述,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多看、多写。我们同样举例说明,如: 情感态度1:学习兴趣 如:所设情景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爱上本门课程。情感态度2:求知欲 如:优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情感态度3:自信心 如:在项目中设臵适度小难关,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并体验坚持就是胜利的愉悦。

情感态度4: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如:坚持每节课测试,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养成每天晚上练习打字的学习习惯。五、一定要注意的三点

(一)教学目标一定是课堂教学的导航仪,很多老师都认为教学目标的撰写既简单又繁琐,简单的是因为每天都写,大同小异,可以不假思索地写,闭着眼睛写,繁琐的是因为天天都得写相同的东西,觉得无味。其实,当我们把教学目标真正读懂了才会发现它真的是教学活动的导航仪,没有它,我们的教学活动设计就会没有方向,安排教学活动就容易导致随意化或过度复杂化,普通课设计中就会容易走传统,公开课设计中则容易不知所措。总结几点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如下: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是否达成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引导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

(二)不要刻意在每课时都要写出不同的情感态度目标 情感态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东西,是长期教育的结果,没必要每课时都刻意写出不同的情感目标。比如在汉录课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热爱打字、能吃苦,能坚持的情感态度,而这一情感态度的培养不可能是一节课就能达成的,至少是一个月的课程甚至是一学期的课程的情感态度目标。虽然现代教学强调课堂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不是每次上课都一定要按照这样的模式去套,我们在撰写教学目标时也不要受这些框架的影响,毕竟教学目标是写给自己看,是指导自己的教学过程,千万不要为了应付检查,而去日复一日地复制教学目标!另外,情感态度的传播途径主要还来自老师人格对学生的一种感染和熏陶,来自教师长期在课堂上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精神焕发、热爱生活、尊重生命、有理想、有精神追求、乐观向上,那么这位教师的课堂也必然是积极的、乐观的!

(三)注意目标撰写中多元性与简洁性的统一

对于一个知识或技能点,有时会有几种层面的目标,比如安装网卡,既有技能层面(掌握网卡的安装方法),又有态度层面(会规范地、熟练地完成网卡的安装),如果我们分开来写就显得罗嗦且不完整,现代教学目标也在追求目标撰写的多元性与简洁性的统一,这一点也是我们教师真正在撰写时所需要注意的!

教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数学教研组学习资料

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设计三维目标的依据

如何确立某一个教学单元或某一节课的三维目标,要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

分析教材首先要求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其次,要回顾该教学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思。在些基础上,再进一步吃透文本中的“十个着眼点”: 一是目标的着力点; 二是内容的重难点; 三是资源的开发点; 四是落实的知识点; 五是培养的技能点; 六是情趣的激发点; 七是思维的发散点; 八是合作的讨论点; 九是渗透的育人点; 十是知识的引申点。

(二)要切实了解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有些教师以为整天和学生在一起,没必要进行专门的了解,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求教师通过多种途径的调查,力求做到“十知道”:

一是知道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是知道学生的学习环境;四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态度; 五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六是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 七是知道学生的思维特点;八是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 九是知道学生的个性差异;十是知道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要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

教师在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回顾先前教学经验与反思的基础上,开发学习资源和运用教学媒体对教材的顺序、详略、深浅等作适当取舍、加工、提炼等处理,再确定三维目标。而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要求能做到“五个有利”:

一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缩小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易于建立“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可能达到发展水平;

二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懂”的需要和“会”的需要等;

三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学生运用智力,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认真听课,深刻领会; 四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知

五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实验技能、调查技能、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对三维目标内涵的理解

关于三维目标,新课改方案中已提出多年,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总感觉很难把握,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如不少教师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一)知识与技能(一维)

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 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目标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一是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三是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二维)

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过程目标的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认识分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过学习,学会xx结构的归纳和演绎过程。·通过学习,理解xx问题解题思路的探寻、分析和综合过程。

·通过学习,掌握xx解题方法的选择与比较过程等。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方法目标的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xx问题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所谓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表现状态有以下几种:

一是表现为情绪。情绪是一种较低级的简单的情感,如愉快、激动、紧张等。情绪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产生愉快的感觉。

二是表现为热情。一个人有政治热情,他就对祖国、民族、人民产生深厚的爱,并转化为力量和行为。一个人有学习热情,他就能潜心钻研,做出成绩。

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激发起爱国主义的情感; ·通过学习,激发起学习的热情。三是表现为兴趣。

兴趣是强烈的吸引性和鲜明性的情感反映。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激发起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四是表现为动机。

动机是情感冲动而出现的念头,它可以成为行动的驱动力。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产生动力。五是表现为求知欲。

它是在智力探究活动中,需要和愿望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满足学习的需要,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六是表现为道德体验。如敬佩、赞扬、羡慕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对xx人物感到敬佩„„

七是表现为美的体验。指对自然、艺术、社会行为美的情感体验。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鉴赏大自然的美。

所谓态度,这里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学习,在交往中能表现出宽容、忍耐的态度。所谓价值观。本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也可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目前对教学中的问题持不同观念的人,其价值取向也不同,如对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对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对教学质量的本质是什么,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什么,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能认识到学习质量不仅看考试的分数还要看德育、体育方面的发展。

概而言之,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

第五篇:技能目标及情感目标

技能目标及情感目标

1.情感目标:开设烘焙课程,既让儿童尝试制作美食,同时激发他们对美食的兴趣,进而加强他们的生活技能。

2.技能目标:学会制作美食的同时,也学会和家人分享快乐、交流成果。3.寓教于乐。

4.让儿童在美食课堂上学习、感受、体验,不仅提高儿童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他们的浓厚兴趣。

5.此次课程,旨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6.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仅锻炼动手能力,体验分工协作,同时也加强亲子交流互动,增进亲子感情,并对传统美食的历史文化有更多了解。

7.将业余时间赋予充实的美味体验,在学习中,感受美食带来的乐趣。8.奇思妙想,发挥创意,将食物摄影与创意摄影相结合。

9.弘扬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美德,赋予德育教育活动传承民族礼仪教育的内涵,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民族文化,学习民族礼仪,对规范学生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对于孩子来说,制作美食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项生活技能,通过与食材的亲蜜接触,可以全方位地开发运动、情感、创造、想象等多种能力 的发展;孩子可以通过事前准备,烹饪开始和事后清洁工作,体验劳动的秩序和美感,还能够体验到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美食的味道(与购买的美食味道一定是不同 的);美食制作还可以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和艺术气息,孩子们在烹饪食物时,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发挥他们自己的创意,展现不同的颜色、形状、设计等 等,孩子们在美食制作中感受和创作着艺术,美食成品就是孩子们创作的艺术品。

11.做美食可以激发孩子的五感,1视觉:各种不同类食物的器具的颜色,形状、2听觉:烹饪时,切割,烹煮食材时所发出声响,3味觉:各种不同类食材做出的不同类美食的口味,酸、甜、苦、辣、咸、鲜,4嗅觉:在烹饪食物时的食材优生烹煮至熟的过程中的气味的变化,5触 觉:对各种不同食材或食物触摸的感觉,通过触摸可以辨别各种食材的软硬,另外:在每个烹饪过程中几乎都会使用到手,这会提升手、眼的协调能力,孩子在烹饪 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展出这些技能,在揉、搅、撒、切、等动作中发展手劲和协调能力。孩子的大脑发育和运动及触觉等紧密相连,五感的发展刺激脑神经发展更多 的联结,这是智力发育的基础。所以美食制作也非常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和脑的发育。

12.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收获,那就是和爸爸或者妈妈一起做美食的快乐,这里面流动的亲子之情滋润着孩子的心灵。

13.本次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情感,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丰富的饮食文化,真正享受到了属于他们的快乐“六一”!

14.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追随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他们的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发展。

15.拉近与父母关系,增长见识见闻,提高感知能力。

16.通过此次活动,社工对“隐形失陪”造成的质量不高提出四点改进意见,家长了解并学习到高校亲子陪伴的要素:环境、共同爱好、时间,心理发展特点。同时也学会了美食制作,认识更多的家庭同伴

17.本次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情感,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丰富的饮食文化,真正享受到了属于他们的快乐“六一”!18.

下载教案技能目标的撰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案技能目标的撰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撰写教案心得体会

    撰写教案心得体会 通过我市开展的优秀教案编写活动,使我认识到撰写教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自己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从案例格式的书写,到标题反思,从关注学生到反思教学过程,让我学......

    如何撰写教案

    如何撰写教案 一、什么是教案? 创设问题:什么是教案?为什么要写教案?(应付检查?授课用?)教案在你授课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有用、没用、可有可无?) 找2-3名教师回答,然后根据教师的回答说......

    教案撰写流程

    教案撰写流程 一、 教学课题: 二、教学目标:(三个目标不可缺) 1、知识目标:了解…… 2、技能目标:学会…… 3、情感目标:体会…… 三、 教学重点:四、 教学难点 五、板书设计:(及演示......

    车工实训技能目标

    车工实训技能目标 通过实训能使学生达到中级车工应具备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车工安全操作规程,车削加工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安全操作意识。 2. 掌......

    库仑定律教案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库仑定律

    第二节“库仑定律”教案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公式表达,知道静电力常量. 2.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必须掌握的技能

    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必须掌握的技能 发明人能够自己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是最理想的。但是,绝大多数发明人没有非常深入地研究过专利理论,也没有丰富的文件撰写经验,很难写出有质量的......

    领导讲话稿撰写技能培养与指导

    领导讲话稿撰写技能培养与指导 历史,从来都是在直面问题中展开其波澜壮阔的画卷。文稿工作也是如此。从事信息、调研、论文、文稿工作转眼间已近十年,但每每接到任务时总是倍......

    撰写教师个人三年发展目标通知

    撰写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为增强教师个人发展的目标意识,正确规划个人职业生涯,要求每位教师撰写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请于10月14日(周五)在电脑共享“教师个人三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