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和几点体会
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和几点体会
**县社区矫正工作牢固树立“争取领导、借力发展、主动作为、务实创新、求为谋位”的基本工作理念,坚持“三敢”、“四同”的基本工作要求,夯实工作基础,强化工作制度,创新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体现在:
认真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把好“三关”。一是把好衔接关。进一步加强了同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的沟通,做好审前调查评估、执法监督检查、信息核查比对等工作。二是把好谈话关。对首次参加谈话的矫正对象、谈话内容以及所做事项都进行了详细规定,统一印制下发了谈话笔录格式。三是把好制度关。完善社区矫正判前调查、案后评估和案后监管三大工作制度,完善公检法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广“司法E通社区矫正刑释解教管理系统”,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科技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我县社区矫正工作从组织管理、衔接工作、监督管理、教育矫正、考核奖惩等方面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规范。目前,先后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435人,累计解除社区矫正264人,没有发生一起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的行为。社区矫正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认可,进一步促进了我县社会的和谐稳定。但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区服刑人员在出监前故意隐瞒、虚报出监后的固定居住地,或因时间变迁其原住址已不存在,其家人也不清楚或拒绝透露其住处,工作人员无法掌握其活动情况。二是存在人户分离现象。个别社区服刑人员因种种原因无固定居住地、无住处,有的暂住在亲戚、朋友家,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在确定管辖时比较困难。三是社区矫正队伍力量薄弱。我县有38个司法所有1个工作人员,既是司法所长,又是专职司法助理员;还有27个司法所只有1个兼职司法助理员。平时既要完成大量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又要完成所在乡镇交办的工作任务,不能全力投入社区矫正工作。并且,现有社区矫正队伍,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严重影响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
如何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有下面几点体会:
一是要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实案前调查工作。进一步完善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司法行政部门要进一步主动加强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工作衔接。对拟适用社区矫正进行社会调查评估,做出真实、客观、准确的调查评估意见并提交委托机关,提前避免无法监管、不能监管,造成漏管、脱管的现象发生。
二是建立社区矫正工作专门机构和专职矫正工作队伍,做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工作主要应由专门矫正机构的矫正工作人员负责。加强社区矫正专职队伍职业化培训,让专职工作人员具备履行社区矫正工作的业务素质和指导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进行矫正工作的能力。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力度。重视发挥矫正小组的作用,与基层组织、社区矫正人员亲属、监护人、保证人等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对不服从管理,拒不接受矫正的社区矫正人员采取强制措施,与公安、监狱等部门协作配合,及时办理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撤销暂予监外执行进行收监执行。
四是建立对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效果的测评体系。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调研,及时发现矫正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总结矫正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对社区矫正工作效果进行科学评估,有效预防和控制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
五是加大社区矫正工作立法呼吁。从立法上赋予社区矫正机构、专职矫正工作队伍执法主体的地位和资格,从而加强对社区矫正的执法力度。(**县司法局胡文德)
第二篇:社区矫正现状
论社区矫正现状
赵青
社区矫正(Community Correction)在我国作为一种行刑方式社会化的尝试,目前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都显得十分热门。在著名的互联网搜索引擎谷歌(google)中的“社区矫正”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你会得到数十万个相关的网页链接。这是一件令我们司法工作者欣喜的事,这至少说明,从中央政府到基层工作者,从理论到现实,社区矫正已经引起了人们足够的注意。
但是,在喧哗过后,我认为要对当前我国的社区矫正现状进行理性的现实的思考。
一、当前我国社区矫正的现状
2001年,河北石家庄市长安区开始“社会服务会”的尝试。检察机关在对符合不起诉条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同时,下达“社会服务令”,责令其在公益性机构完成一定时间的无偿的社区劳动,并由检察机关聘用的辅导员对其进行思想教育。2002年上海市的徐江、闸北、普陀三个区率先开始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六省市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2005年,两院两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首批试点的六个省市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整个社区;同时,将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重庆十二个省市列为第二批社区矫正试点地区。
截止2005年底,首批试点的六个省市已经在186个县(区、市)的2147个街道(乡、镇)展开社区矫正工作,接管社区服刑人员34370人,其中管制663人,缓刑22500人,假释3536人,暂予监外执行1261人,剥夺政治权利6470人。[1]
1、目前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及队伍建设模式
先来看看《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是如何规定的:“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同公安机关搞好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虑,组织协调好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街道、乡镇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狱管理机关要依法准确适用暂予监外执行措施,对符合假释条件的人员要及时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假释,并积极协助社区矫正组织的工作。公安机关要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
看完这段话,我们还是搞不清社区矫正到底该如何运作。只有“街道、乡镇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这句话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但也只是说司法所是日常管理机关,具体执行机关是谁,没有说。《通知》内容的含混一方面反映了社区矫正理论的困惑,另一方面折射出社区矫正实践的两难:司法行政机关虽然牵头组织社区矫正但无法定的强制权,公安机关有执法权但限于人力精力及时间往往力不从心。
实践中各地的做法也不尽相同。比如上海市和北京市在各区成立了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其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其组成人员来自政法委、公安、法院、检察院、民政等部门。其
它有些省市在司法行政部门设立了社区矫正科,负责社区矫正工作,比如山东济南。有些省市没有单独的社区矫正机构,而是由司法行政机构的基层处负责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由社区矫正专门工作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组成,这一点各地都一样。社区矫正专门工作人员的构成各地却不相同,例如北京朝阳区的一个有关社区矫正的通知中规定:“专业矫正队伍,由司法所干部,社区民警和劳教警察组成。”而青岛市的《青岛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细则》中规定:“社区矫正工作者是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司法所工作人员,各级社区矫正组织中的专门工作人员和公安派出所民警等国家公职人员”。
2、目前社区矫正的内容及效果
从目前来看,各地实施社区矫正工作的方式与内容大同小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 以个别矫正为主,实施有针对性教育学习。如《上海市社区矫正工作者守则》(试行)规定:接受矫正对象后应制订个体矫正方案,建立一人一档。同时,还聘请志愿者建立一对一的帮教对子。例如上海市的《社区矫治工作流程》(试行)有如下规定:“社区矫治工作小组应对每名对象建立,填写《社区矫治工作记录薄》,并根据矫治对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落实一名社区矫治志愿者参加者矫治工作。”
⑵ 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南京栖霞检察院曾对南京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5名涉嫌犯罪的大学生在作出不起诉决定同时,责令他们不定时到栖霞区在校大学生犯罪预防矫治中心领取“社会服务令”,到福利院或社区做义工。上海市《社区矫治工作流程》(试行)也有矫正人员参加公益劳动的规定:“社区矫正工作小组应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组织矫治对象(保外就医对象除外)参加并完成必要的公益劳动。"
⑶ 针对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开展帮助和救济。例如符合低保条件的矫正对象纳入城市低保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为矫正对象住房,子女上学提供帮助等。
⑷ 建立了监督管理体系。防止矫正对象脱管失控。
社区矫正就其本质而言还是一种刑罚执行的方式,所以做好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工作,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上海市的法院、检察院、公安部在各自的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都在其本职范围内有对社区矫正的监督管理措施。社区矫正工作者在其工作职责内也有相应监督管理的规定。前面提到的南京栖霞区在校大学生预防矫治中心与郭晓彬(化名)等5名涉嫌犯罪的大学生签订的《矫治协议书》中,有每天要写行踪报告,每个月作一次思想汇报的内容,“矫治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说,这5名大学生到社区做义工时,有矫治人员在旁监督。
社区矫正的效果,理论界普遍的都是颂歌满箱。司法部基层司司长王珏发表在《监狱理论研究》2006年第一期的文章——《社区矫正试点及有关思考》中有几组数字也许有一定的代表性:“据统计,试点地区的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不是1%。许多街、镇实现了零重犯率,如北京截至2005年底,累计接受社区服刑人员8944名,解除矫正4083名,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仅为0.10%。社区矫正的优点中与经社区矫正的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低相提并论的另一个优点是,在社区参加矫正的服刑人员可以更好地顺利回归社会。这一点显然不可否认。”《社区矫正试点及有关思考》一文中同样提到:“据统计,各试点地区共
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就业技能培训4200人次,办理最低保障1300人,成功推荐就业840人次,就业指导5000余人,落实责任田6000余人,建立了社区矫正过渡性就业基地200余个。”社区矫正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社会效益是长远的,这项工作开展试点才3年,应该说其效益一时难于估算。同时,它在适应新形势下国际人权斗争中,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针对当前社区矫正实践及理论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社区矫正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是一个婴儿。任何一个真正关心它成长的人,我想应该以一种客观公正的眼光来看待它,既不能对它寄予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望,也不能悲观地断言它会夭折。
下面笔者对社区矫正谈一些自己的思考,与大家探讨:
㈠ 防止过分夸大社区矫正的作用和盲目跟风。那些对一个新事物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的人,往往会因为这个新事物在实践中的一点挫折,由失望转而对这个事物进行贬低,我们要防止这种倾向。理论界目前在论述中归纳出的社区矫正的优点以及施行社区矫正的必要性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缓解监狱压力,解决监狱人满为患;②节约行刑成本;③能够预防监禁带来的交叉感染;④有利于服刑人员的顺利回归社会;⑤社区矫正对犯罪的青少年具有特殊意义;⑥社区矫正的运用顺应国院行刑趋势的潮流;⑦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低。
针对这些优点,我想谈谈自己不同的看法
1、关于监狱押犯爆满
据我调查,监狱押犯爆满在我国并不是普遍的实际情况。虽然我国狱内押犯呈缓慢上升趋势,但随着近几年国家对监狱投入的增加,以及监狱布局调整,绝大多数监狱并未达到有些人所说的押犯爆满的程度。例如江苏省“实施调整项目220个,全省关押点由调整前的150个压减到66个,关押能力由6万人提高到8万人”。[2] 就我所在的监狱而言,押犯人数近几年来呈下降趋势,有些分监区甚至没有押犯,名存实亡。所以说当前我国监狱并不是人满为患,而是硬件建设停留在一种低水平的状态,国家对监狱投入的罪犯人均监禁费用,罪犯人均居住面积以及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设施等硬件指标落后于好多发达国家。
2、关于矫正对象解除矫正后重新犯罪率低的问题
罪犯刑满释放后重新犯罪,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的原因,有外界的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来发挥作用。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低,我认为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矫正对象本身。根据相关规定,现阶段我国适用社区矫正的对象主要是主观恶习小、情节轻的服刑人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当作为重点对象,……实施社区矫正”。各试点省(市)根据这一通知,作了相应规定。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上海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对符合下列情形,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设的人员,不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适用监禁刑:
①初次犯罪且罪行较轻的;
②犯罪时未满18岁的;
③过失犯罪的;
④犯罪时属老、弱、病、残、孕的;
⑤职务犯罪未造成重大经损失的;
⑥经教育后,确已悔罪的;
⑦其它符合非监禁刑条件的人员。”
该《意见》同时规定对累犯、再犯、惯犯、重大暴力犯罪的罪犯不适用非监禁刑。由此可见,社区矫正的对象原本就是主观恶习不大的未成年犯、老弱病残犯、初犯、过失犯、孕妇、哺乳期妇女。相对于恶习深罪行重的罪犯,他们的悔罪意识更强,可矫正性更大,他们自己的改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更强。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解除矫正后,受自身生理条件限制,如年老体弱、生病、残疾、怀孕、哺乳,重新犯罪的可能性也大为降低。而假如把社区矫正的对象换作累犯、惯犯、涉黑涉暴等严重刑事罪犯,他们解除矫正后,重新犯罪率未必就会低吧。所以说,重新犯罪率低不是社区矫正的优越性,而是矫正对象自身的属性。
3、关于交叉感染
交叉感染原本是传染病学上的一个名词,用在这里很好,因犯罪曾经有一段时间被看作是一种疾病。我认为交叉感染不是监禁的必然,而是不科学、低水平监禁的副作用。国外把监狱划分成不同的警戒程度,相同警戒程度的监狱作了科学的分类。初犯和惯犯,不同类型的罪犯,甚至同一个罪犯在不同的阶段,都要进行相应的分别关押。而我国虽然实施分类关押已经很长时间了,但限于条件,我国的分类关押只是低水平的阶段,有些地方实际上形同虚设。笔者所在的监狱,以及笔者调研过的我省其他几所监狱,分类关押工作做的都不好。有的根本没有分类,各种类型的罪犯毫无区分的混合关押。有的一开始作了分类,例如某个分监区关舞盗窃罪罪犯,某个分监区关押性犯罪罪犯,但两个分监区在同一个楼层,基本上只具有象征性意义。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押犯结构和人数发生变化,关押性犯罪的分监区有可能在某个时间段押犯锐减,而为了生产等目的,这种局面是不允许的,最后,导致分监区押犯五花八门各种类型都有。这种情况在基层是很普遍的。
科学精细的分类关押不会杜绝交叉感染,但可以大大预防和降低交叉感染。社区矫正由于其非监禁性,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随着我国监狱布局的调整,监狱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对监狱投入的进一步加大,我认为监禁带来的交叉感染会逐步降低。
4、关于社区矫正的国际趋势
社区矫正在国内才开始试点,但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区矫正也只是一种善良的努力。国外的学者对社区矫正进行反思的不在少数。美国学者安德鲁·冯·赫希在在谈到矫正理论时,认为刑事矫正理论的衰落是必然的,在矫正刑的目的里设计出既要保护社会又要关怀罪犯的二元追求是一种天真的安排,因为刑罚制度在这两个存在潜在冲突的目的之间是无法做到兼顾的。[3] 我们在搞社区矫正时,不能一味死搬硬套。
㈡实施社区矫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国已经在18个省(市)进行社区矫正试点,这18个省(市)在搞试点时,也不是大面积推广,而是再筛选个别地方试点。所选择的这些地方,一般都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相对领先完善的地方。我认为试点社区矫正应该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性较大,民众的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我认为在开展社区矫正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社区建设自身的状况
社区早已有之,社区这个概念引进的时间并不长,社区管理及建设则起步更晚。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最早提出社区的概念;其后,美国人CP·罗密斯将德文社区英译为Community。上世纪三年年代,燕京大学一批青年学生翻译美国社会学家RE·帕克的社会学论文集时,首次将Community译成“社区”。
尽管中外学者对“社””的定义有上百种,但总的来看,有两个因素是必备的:一定的地域,以及生活在该地域相对稳定的人们。所以可以这样理解社区:社区是有一定关系的人们共同生活的特定区域,或者说社区是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我国的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将社区建设列入社会议事日程只是近几年的事,因为起步晚,社区建设自身还不完善,尤其是农村社区建设。
我国社区建设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一样,地区差异性明显,并且具有对应性。社区建设发达的地区,政府部门重视,社区制度建设相对完备,社区工作人员配备到位且分工科学明确,人员素质水平也高,用于社区建设的投入也高,社区硬件设施齐全,有的社区逐步呈现出其文化特征。而中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区建设,还停留在一间旧房子、两张办公桌、三个老太太的水平。在这样一个极不完善的社区,去进行尚属试点的社区矫正,难免会令人担心吧?
2、社区民众的接受程度
社区矫正要在社区进行,这就不能不考虑作为社区主人的社区民众对社区矫正的接受程度。如果社区民众对服刑人员歧视排挤,拒绝配合矫正工作人员开展矫正,那么社区矫正的效果就难免大打折扣,情况严重时甚至难以继续。尤其是被害人与服刑人员在同一个社区的,法院在适用非监禁刑进行社区矫正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取向与刑事犯罪的受害人的价值并不完全一致。国家和社会对于犯罪既要惩罚,从长远出发,更要预防和减少;而做为受害人,他更关心惩罚和报应,得到更多的精神抚慰与物质补偿,对于这种情况,应征询和考虑受害人的意见,适用社区矫正,要做危险性评估。
所以,我们要加大社区矫正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区矫正。实践证明,已经开展过社区矫正的社区的居民,比从未开展过社区矫正的社区居民更乐于接受它。
2003年6月SOHH网曾对社区矫正进行网上调查,问及“如果你所在的社区被列为社区矫正的试点区,你会从心里同意吗?”当总数达到416票时,调查结果显示有32.6%的人表示同意。其他人都不同意或不太同意。[4] 大家注意,这个时间是在试点以前,参加调查的人可能来自五湖四海。之前,北京曾有过调查,社区矫正试点前,只有35%的人认同该制度,这个数字与SOHH的数字大体接近。但不久前的调查显示,这个数字上升到90%。经过试点的社区,民众心中的恐惧和疑问明显降低,对社区矫正的支持提高。
3、农村社区矫正
目前的理论界关于社区矫正的探讨绝大多数都停留在城市社区上,极少有人关注农村社区矫正。要知道无论是在全国总人口的还是从押犯的总量来看,农业人口还是占很大的比例的,所以应该对农村社区矫正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对于城市,农村的社区矫正面临的困难要更多一些。首先,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之城市要落后一些,村民的法律意识较之城市居民更差一些,由此导致农村社区建设的软硬两个环境面对更多的困难。其次,在农村社区工作者及社区矫正工作者以及志愿者与城市社区相比更加缺乏。城市社区更容易从社会其他单位招募到志愿者,而农村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条件限制,不容易招募到志愿者。这几年虽然有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当村官的例子,但这种情况不仅很少,而且从报道来看,也仅限于北京等这样的大城市的近郊。而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发达,交通通讯便利,城市化水平相当高,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而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尤其是偏远的山区、牧区,还没有这种荣幸。还有,农村的人口流动也更加频繁。随着种植业、养殖业收益的降低,以及耕地减少,原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现在越来越多地离开他们的居住地到城市以及其他地区从事其它产业。在有些地方,由于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村子里只剩下妇女、儿童和老人。
我们在农村施行社区矫正,不能不考虑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的特征。当然,农村社区也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农村社区的村民更加稳定而且彼此熟悉,成员的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情况其他村民都基本了解。而在城市社区,比邻而居几年,不知邻居姓什么的不在少数。在这种熟人社区,成员彼此间更容易沟通并取得信任。其次,在农村社区的乡规民约、家族的号召力及约束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农村社区矫正如果能有效利用家族的影响力,那么将取得不可低估的效果。再次,宗教的影响力在农村社区要高于城市社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好多少数民族,以及部分汉族,都有虔诚的宗教信仰,这在农村,山区、牧区更加突出。宗教的弃恶从观念与社区矫正的目标部分重合,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宗教力量在农村开展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的试点,反映了我国刑罚理念的转变,这是一种进步。像任何一种改革一样,既面临机遇,又存在的理论的困惑与现实的难题。同时,又与我国的整个刑罚执行大环境息息相关,在实践中,我们既要勇于探索,又要依法行事,既要借鉴国外和其他省(市)经验,还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对待。
[参考文献]
[1]《社区矫正试点及有关思考》,王珏,《监狱理论研究》2006年1期
[2]《监狱质量建设的实践诠释》,于爱荣,《监狱理论研究》2006年1期
[3]参见[美]安德兽·冯·赫希著,邱兴隆,胡云腾译,《已然之罪还是未然之罪》,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4]《自由刑变革——行刑社会化框架下的思考》翟中东主编,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
第三篇: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和建议
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和建议
旺苍县司法局 杨晓东
自2009年8月东河镇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紧紧围绕“实现„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下降、收监执行率减少、社会贡献率上升‟ 三个目标不动摇,做实做强基础工作”这一工作理念,坚持边试点、边探讨、边总结的工作模式,不断完善措施,稳步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形成了独具东河特色的“科学化管理、多元化教育、人性化帮扶”社区矫正“三化”工作模式,使东河镇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据统计,东河镇社区矫正工作启动以来,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66名,期满解矫37,无一矫正对象重新犯罪。但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推进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宣传不到位,群众认知程度低
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全新工作,由于传统观念的原因,群众对接受社区矫正的人员普遍存在防范心理,大多群众认为原来应该在监狱服刑的犯罪份子现在在自己身边服刑,或多或少存在着担忧与不安,认为他们会给自己正常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同样这也使一部分社区矫正对象对社区矫正工作心存疑虑,不与人接触,甚至有“破罐破摔”想法,因而阻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发展。
(二)立法滞后,缺乏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首先,目前社区矫正工作没有专门的立法,并且相关法律对社区矫正对象只有原则性的规定,只要没有新的违法犯罪,就不可能重新收监或加罚,只要没有重大立功表现,也不可能被提前解除矫治,由于缺乏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极大的影响了社区矫正对象的改造积极性。
(三)工作人员严重不足问题。
东河镇是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幅员面积129.8平方公里,辖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10个,总人口十余万人。从旺苍县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东河司法所先后共接管了66名社区矫正对象,除顺利解除矫正37人外,现在还有29名矫正对象正在接受矫正。而东河司法所工作人员却偏少,仅定期走访这一工作要完成都很困难,更别说走访工作只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基层性工作,而社区矫正工作也仅是司法所九项职能中的一项。人力的严重不足制约了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经费保障力度不大。
社区矫正做为新增加的工作内容,理应有相应的资金拨付作为实施的保障,如各类材料的制作、为经常性的走访配备交通工具,开展集中教育所需设施、设备的采购等。由于专项经费的缺失严重制约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比如,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走访,而现阶段 “交通基本靠走”,东河镇幅员面积129.8平方公里,共12个行政村,10个社区。光凭对事业一腔热
情是不可能高质量完成社区矫正工作的。况且走访工作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另外,我们还应当理清两个财政关系。一是从理论上看,社区矫正比监禁矫正能节约很多的费用,那么就应当考虑将部分原来拨付给监狱的经费拿出一部分,留给社区矫正部门。毕竟,在监狱,罪犯改造经费是由国家供给这些罪犯不在监狱服刑,为什么还要把全部的经费留给监狱呢?二是社区矫正的对象以前归公安部门管理,现在这些人全由公安移交给司法部门,那么原先给公安的管理费用应当拿出部分拨款给司法部门。这样才能事责、事财相符。可悲惨的现状却是目前的经费仅能维持最基本运转,矫正工作仅仅能做到基本的“监控”形成了“管而不矫”的被动局面。能否为社区矫正提供充足的经费是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前提条件。
(五)缺乏有效的强制管理手段,影响了刑罚执行的严肃性。现阶段司法所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时,缺乏有效的强制管理手段,造成了司法所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时没有有力的权利保障,且对矫正对象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和手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刑罚执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工作中,出现过个别矫正对象拒不到司法所报到,而已经报到的个别矫正人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得知司法部门没有执法权后,甚至对报到汇报等规定臵之不理,“知道你没权,反正管不了我,凭什么怕你。
(六)社区矫正工作中各相关部门协作不够。根据社区矫正工作有关规定,矫正工作的日常帮教、监督考察工作主要由司法
行政部门承担,公安部门配合监督考察,民政、财政、人事编制、劳动和社会保障、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但由于旺苍县社区矫正工作刚刚起步,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有待加强。
四、对下一步社区矫正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社区矫正工作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社区矫正是国家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刑方式文明化、人道化的重要表现,对于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使其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动员社会各界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二)修改相关法律。要对《刑法》中五种矫正对象的监管措施的规定进一步细化,明确社区矫正的执法主体、适用条件、适用程序、执行方式、经费保障以及执行机关的权利分工,尽早出台《社区矫正法》使社区矫正工作在真正早日法制轨道上运行。
(三)增加司法所人员编制,建立一支与矫正工作相适应的高素质矫正队伍。强化司法所的力量,大力增加司法所人员,安排专人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同时向社会招录一定数量的志愿者,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管理者。这样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才能提高。
(四)建立完善的社区矫正经费保障机制,将社区矫正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落实到位,保证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序开展。除此而外,应当采取一些办法鼓励和接受民间捐赠。如捐
赠数额达到一定数量的捐赠者,在税收方面享有一定的优惠。形成以政府主导,以千级财政为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新局面。
(五)尽快出台具有强制力的奖惩制度,以计分考核为依据,做到既表扬先进、又打击消极改造的矫正对象。同时还应加强对司法行政机关立法授权,让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以表法律的庄严性和执法的合法性。再者应赋予司法所工作人员必要的强制执行权,在矫正对象抗拒矫正时,可以行使有效的强制管理手段,让其受到法律的制裁,以维护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严肃性。
(六)要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成立统一领导的社区矫正管理机构,这个机构由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诸部门指定人员参加,便于社区矫正工作的衔接与协调,把社区矫正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行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矫正对象“收得下、管得住、矫得正”减少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重新范罪。另外建立社区矫正工作问责机制,对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失职等问题加大惩罚力度。
五、对今后社区矫正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建议设立社区矫正管理股,因为社区矫正工作关系到刑罚的执行,它即代表法律的严肃性、可操作性和有关政策的具体落实,因此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机构。
二、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判前风险评估机制。法院判决、裁定
可能适用社区矫正之刑种或刑罚执行方式的,先由司法所了解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犯罪行为的背景因素、是否具有再犯罪危险、是否可以适用非监禁刑进入社区服刑进行调查分析,出具评估意见、提出刑法裁量参考意见。
三、完善一系列法律文书如“三书一表”即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起诉意见书(副本)、结案登记表。便与司法所工作人员熟悉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便与制定矫正个案。
四、尽早制定《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的实施细侧,确保矫正工作的质量。
五、配备专业化的社区矫正队伍。因为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肃性和连续性需要专职专业的工作队伍,同时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核实、监管、教育需要专业化的工作队伍,而对矫正工作效果的科学评估同样需要专业的工作队伍。
东河镇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紧紧围绕重新犯罪率下降、收监执行率减少、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贡献率上升“三个目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总结创新,探索社区矫正工作的新思路,切实做好旺苍县社区矫正工作。
第四篇: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现状分析
江宁区司法局 苏克刚
江宁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自2003年底开展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效果。笔者结合区情实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就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粗略谈一点看法,以期更好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一、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现状分析
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和司法部(以下简称两院两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对社区矫正的定义是“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的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从《通知》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的社区矫正队伍包括专门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
试点中,我区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公、检、法、司、劳动、民政、财政等16个部门为成员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试点街道比照区级模式成立街道社区矫正领导小组。两级社区矫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矫正办负责指导、监督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实施,协调有关部门(主要是领导小组矫正单位)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检查、考核本地区社区矫正实施情况;街道矫正办作为社区矫正的具体执行机构,主要是落实国家有关非监禁刑罚执行的法律、法规,会同公安派出所做好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和考察,实施对矫正对象奖惩,组织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并开展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帮助矫正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基层村(居)社区设立社区矫正工作站,主要是依托社区力量,协助完成对矫正对象的监督、教育、帮助任务。根据工作需要,我们组建了三支队伍:一支是以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民警为主体的执法队伍;一支是面向社会招聘的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队伍;一支是社会志愿者队伍,主要由社区干部、高校师资力量和“三老人员”组成。
试点以来,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社区矫正工作方法和思路,创新制定了社区矫正对象帮教和教育改造方面的有效制度和措施,如成立社区矫正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建立社区矫正过渡性安置基地等,全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得到有效控制,为维护社区安全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长期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社区矫正工作队伍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将阻碍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
1、执法队伍职权分离,力量不足。当前,司法行政部门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主要是依据“两院、两部”《通知》和司法部印发的《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而现行《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和《警察法》等法律法规,均明确社区矫正对象的刑罚执行权由公安机关行使,造成执法主体与工作主体相分离,执法主体并不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工作主体没有执法权的局面。社区矫正已经成为我国刑事法制改革的一个必然选择,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必将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2、专职社工队伍流动性大,不能形成专业化。社工作为一项新的职业,在我国发展仍显缓慢。我区社区矫正专职社工队伍初建于2005年,现有在岗人员21名,已形成一定规模和数量。由于没有编制、工资待遇较低等原因,一些高
学历、高能力的社会工作者纷纷跳槽,造成了矫正队伍的不稳定和人才流失,严重影响矫正工作的效果。加上他们的专业特长纷繁复杂,其中法律等相关专业人员不足50%,使社区矫正专职社工队伍难以形成专业化和职业化。
3、志愿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参与度较低。目前,我区登记在册的社区矫正志愿者总人数达627名。我区是在2000年撤县设区后,农业人口仍占大多数。由于社区矫正志愿者注册登记时未设门槛,我们的志愿者中村(社区)干部占了半数以上,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部分人员是凭经验开展工作。加上志愿者服务是无偿性质,部分志愿者属于被动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不高,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较少,从而使整体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社区矫正工作队伍模式展望
社区矫正是一项法律性、专业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应配备专门的刑事执法人员,也应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协助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2008年1月9日颁布实施的《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办法》已经明确,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包括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和社区矫正志愿者。
1、在司法局设立社区矫正局,成立警察队伍。社区矫正是一项严肃的执法活动,实际工作关系复杂、程序繁琐,创建统一的社区矫正管理机构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司法局内设“社区矫正局”,负责社区矫正执行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并赋予执法权限。另外,从《警察法》、《刑法》等我国现行法律来看,与罪犯有关的执法活动都设有警察编制,训诫、治安处罚和收监等强制措施必须由警察才能行使。区县司法局应当有警察身份的人员专职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必要时给犯罪分子以震慑,在体现人性化的同时,保障执法的严肃性。警察编制人数可按总人口的十万分之一左右配备,力求人员充足,力量精干。
2、设立社区矫正专职社工中心,强化专职社工队伍。社区矫正专职社工的主要职责是在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的组织、领导或指导下,根据工作职能的划分,对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教育疏导、生活救助等日常事务性管理。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由司法局统一领导,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由社区矫正专职社工中心组织安排,日常管理由司法所具体负责。
3、设立社区矫正志愿者之家,优化志愿者队伍。社区矫正志愿者是专业力量的必要补充,是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化的重要角色。在区一级,可设立社区矫正志愿者之家,为组织志愿者培训、开展志愿者学习交流活动提供平台。同时,建立社区矫正志愿者人才储备库,为社区矫正工作不断供应新鲜血液,对那些不适宜继续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志愿者要及时进行调整、更换,将资源优势整合为发展优势。
三、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管理考核
社区矫正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稳定性强的工作队伍,对于依法规范、有序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确保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准确性,提高罪犯的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择优选用,严把人员“入口关”。新录用的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因其身份为公务员,有严格的招录程序。对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录用,应当设定一定的“门槛”,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接受过社会学、教育学、法学、心理学或其他相关的专业教育,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形式择优选用,宁缺勿滥。
社会志愿者主要通过开展各种专业咨询、“一帮一”结对等形式,参与教育帮助工作,在满足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对其学历、品行、工作经历和专业特长等做相应的规定。
2、明确职责,严格工作纪律。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社区矫正执法人员、专职社工和志愿者的职责定位。制定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管理办法和职业纪律,确保他们严格履行工作职责,依法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监督管理、教育矫正,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杜绝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对违反工作规定或工作纪律的人员,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3、强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要建立各类培训载体,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社区矫正执法人员、专职社工和志愿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新录用人员一律要参加岗前培训,其他人员要定期开展培训,全年培训时间不少于40小时。
4、完善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完善司法所岗位责任制,强化对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例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激励竞争机制,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时调整不称职工作人员。定期组织对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对检查结果及时通报,年终时进行综合评比,考核结果作为工作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
5、提高待遇,激发工作热情。在我国,由于社区矫正执法人员一般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其待遇通常能够获得保障。而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一般是以劳动合同形式确立工作关系,待遇相对较低,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也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目前社会工作者从事社区矫正更多的是一种谋生手段,而非仅仅作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形式,因此我们应相应提高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者的待遇。参与社区矫正的志愿人员尽管是无偿提供服务,但要根据他们的实际花费,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补贴或津贴,补偿他们在从事矫正工作中必要的支出,如交通费、通讯费、资料费等。
四、法律支撑
社区矫正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活动,需要调整的关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作保障。现行法律中尚无“社区矫正”的明确表述,其相关规定散见于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法律和有关法规中,并且只涉及这项工作的适用对象、执法主体,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职责等缺乏相关规定。法律规范的不完备和滞后性严重制约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开展,已成为社区矫正发展的最大障碍。
加快社区矫正立法,正式确立社区矫正法律制度,是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意见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必须从法律层面予以确认和保障。当前一方面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综合性的《社区矫正法》,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社区矫正法要全面规定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人员组成、执行对象、矫正形式、工作任务、执法程序、考核方法等内容。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立法机关通过修改刑法、刑事诉讼法来确定社区矫正的基本法律制度,明确社区矫正的判决、决定、诉讼、执行和监督的法律依据,并与社区矫正法相配套,以实现社区矫正机构设置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社区矫正乃至整个刑罚执行活动得以有效运行。
第五篇:社区矫正工作
宁化县自2011年9月份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共接收符合要求、条件成熟的社区服刑人员168名,其中解矫25名,在矫143名,无一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各项流程,严肃社区矫正各项工作,根据省司法厅要求,今年全面开展社区矫正“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宁化县司法局认真传达上级指示精神,下发了《在全县开展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并创新工作举措,采取五项措施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实现了无一矫正对象重新犯罪。
一是规范化社区矫正各项流程。不断探索总结社区矫正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做法,严格按照两院两部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制定了《宁化县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对社区矫正衔接、矫正执行、矫正解除等重要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统一规范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流程和要求。
二是规范运用好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手段。2012年,积极开展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工作。各司法所均安装并使用上政务外网,并及时运行好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和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两套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同时,县司法局正在积极与县电信部门联系,做好对矫正人员手机定位实时管理的准备工作。
三是规范审前评估调查工作。县矫正办在接到法院、监狱的委托调查函后,及时下发居住地司法所,并由2名以上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深入相关社区、单位、家庭、学校、派出所等进行调查工作,规定时间内形成调查结论后报县矫正办审核,由局分管领导签批,自下而上,层层把关,确保审前调查工作规范开展。截止目前,全县共接受各地人民法院和监狱的审前调查委托函16人次,调查16人次,有力的推进了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四是规范奖惩制度。两院两部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下发后,县司法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各司法所学习,并积极运用于日常监管过程中。司法所在发现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矫正要求时,立即严厉批评社区服刑人员并要求其不再违反矫正规定;情节严重的,由司法所上报县矫正办给予处分。目前,已对2例违反日常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给予警告处分。通过规范奖惩制度,让社区服刑人员明白社区矫正的严肃性,也利于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五是加大培训力度,规范矫正队伍。提高司法工作人员执法水平和开展工作的综合能力素质,是搞好社区矫正工作的前提条件。积极结合今年省厅“规范化管理年”建设的要求以及市局文件,多次组织司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60余人次。通过培训,使司法所工作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熟练正确地运用矫正工作方法和技巧,以适应新形势下社区矫正的工作需要。同时,县司法局正在积极向上级领导请示,并与有关部门相协调,努力做好我县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配备工作。
大排查、走访
为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安全工作的会议精神,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进一步落实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各项工作措施,丰富教育矫正形式,拓展安置帮教渠道,提高社区矫正质量,预防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努力维护辖区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金凤
区司法局从5月4日至5月31日,在辖区范围内对在册的158名刑释解教人员和122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一次“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教”专项活动。
为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金凤区司法局于5月4日召开各司法所全体人员、社区矫正警察会议,专题部署安排此项工作,制定下发《金凤区司法局关于结合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教专项活动的通知》。《通知》中要求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精心组织,迅速开展排查走访活动。各司法所要组织全方位、拉网式的排查走访,确保不漏一人;要对重点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做好走访记录,并落实好帮教措施;对排查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拿出对策,重点问题要及时上报。二是讲究方法,真正取得开展活动的主动权。各司法所要讲究工作方法和策略,注意工作态度,避免引起当事人及其亲属的误解和抵触,并结合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帮助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和矛盾纠纷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强化服务,努力营造开展此项活动的良好氛围。要深入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一线,摸准社区、村(居)、工厂、企业影响稳定的主要问题和监管帮教工作中的漏洞,并紧密结合司法行政工作业务,主动作为,强化职能,整合资源,集中时间、集中人力,提供法律服务,进行法制宣传,为维护社会和谐安全稳
定积极发挥作用。四是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开展排查走访活动,确保此项活动有效开展。
目前,排查、走访、帮教活动正在有序进行。通过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行之有效的各项工作,为确保辖区的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