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村中心小学2011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唐村社区唐村中心小学 2011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唐村社区唐村中心小学
2011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深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本学年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本学年各项校本研修工作任务。现将此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加强对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2、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有的放矢,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3、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学校还制定了校本研修一系列管理制度,把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深入推进校本研修活动。
二、工作过程与成效
1、高素质的教师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根本之举。今年上
半年开学初,我们专门召开学校行政会议,分析教师参加教学活动和教研的情况;公开课、听课主动性少;教研意识不强,文章发表少;教学常规工作质量不高;教研活动质量不高。原因分析;学校缺少有效管理机制,教师满足现状和农村学校之间的消极影响,同时建立了相关的提高整改措施。
2、抓住研修重点,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我们的做法是:基本功培训。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性工作。学校注重对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指导的培训、教育教研能力的培训、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内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青年教师培训。目前学校青年教师较多,学校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一项重要课题,对青年教师严格要求,配备骨干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帮教。既进行师德师风的传带,又进行教学工作全过程的指导,给他们上示范课、进行针对性的帮助,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
3、积极有效组织学习讲座和教研活动,提高研修的效果。针对性指导备课、作业方面的弱势环节,开展指导和研讨。如学校进行了《如何设计与开发有效教学“一案三单”》、《“高效课堂”具体如何操作》、《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结构化预习》、《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等一系列知识讲座。开展了备课比赛、作业现状问卷调查、作业交流展评等系列活动。一系列讲座的学习和活动的开展,让教师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并逐步提高自己的备课、作业设计、布臵与批改能力。尝试转换角色,把备课、作业管理
与服务、研究结合起来。管理者从评判者转为服务者,不仅对“怎样备课”“怎样设计、布臵与批改作业”提出要求,而且应当参与备课,参与作业设计、布臵与批改,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把管理与服务、研究结合起来。
4、开展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时,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课题研究模式。加强教研与教研的有机整合,扎实有效地拓展和深化教育研究。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形成自觉的教研氛围,积极开展专题研讨,提高实际成效。在五月份成功承担了乡级“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课改观摩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有效提高了学校乃至全乡群众性的教研氛围,掀起了全乡实施新课改的高潮。
6、以教研组为载体,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各学科教研组能够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制定学期的教研活动的计划,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要求。开展主题的研修、进行日常的教研组听课、说课和评课的工作,围绕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认真的分析,2011年春季开学,各学科就进行了互相听课,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可以切实提高教研质量,解决实际问题,特别在课堂教学策略上能够作进一步探索,及时梳理和提炼经验学校的教研组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教研
组的作用得到了发挥。
7、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师德建设举措健全不断的创新,开展教师的读书活动和征文的撰写和读书的交流活动,形成了以“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和谐校园大讨论”以及“温馨教室”等系列的师德规范学习、培训、师德师风征文演讲活动,并进行考核评比。与全体党员签订了“师德承诺”,明确了教师教育教学基本行为规范,在教师中形成了“垂范师德,无私奉献,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良好氛围。
8、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我校校本培训积极推进以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教师充分应用网上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使教师逐步适应这一形势,并向高素质,高水平发展。
三、问题与思考
1、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
2、教师校本研修认识有待提高,由于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及中老年教师的分布不均衡,教研水平及参与实践研究的热情程度不同,导致目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态势不均衡。
3、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唐村中心小学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第二篇:唐村中心小学2011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唐村社区唐村中心小学 2011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唐村社区唐村中心小学 2011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深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本学年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本学年各项校本研修工作任务。现将此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加强对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2、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有的放矢,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3、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学校还制定了校本研修一系列管理制度,把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深入推进校本研修活动。
二、工作过程与成效
1、高素质的教师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根本之举。今年上半年开学初,我们专门召开学校行政会议,分析教师参加教学活动和教研的情况;公开课、听课主动性少;教研意识不强,文章发表少;教学常规工作质量不高;教研活动质量不高。原因分析;学校缺少有效管理机制,教师满足现状和农村学校之间的消极影响,同时建立了相关的提高整改措施。
2、抓住研修重点,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我们的做法是:基本功培训。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性工作。学校注重对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指导的培训、教育教研能力的培训、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内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青年教师培训。目前学校青年教师较多,学校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一项重要课题,对青年教师严格要求,配备骨干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帮教。既进行师德师风的传带,又进行教学工作全过程的指导,给他们上示范课、进行针对性的帮助,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
3、积极有效组织学习讲座和教研活动,提高研修的效果。针对性指导备课、作业方面的弱势环节,开展指导和研讨。如学校进行了《如何设计与开发有效教学“一案三单”》、《“高效课堂”具体如何操作》、《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结构化预习》、《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等一系列知识讲座。开展了备课比赛、作业现状问卷调查、作业交流展评等系列活动。一系列讲座的学习和活动的开展,让教师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并逐步提高自己的备课、作业设计、布臵与批改能力。尝试转换角色,把备课、作业管理与服务、研究结合起来。管理者从评判者转为服务者,不仅对“怎样备课”“怎样设计、布臵与批改作业”提出要求,而且应当参与备课,参与作业设计、布臵与批改,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把管理与服务、研究结合起来。
4、开展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时,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课题研究模式。加强教研与教研的有机整合,扎实有效地拓展和深化教育研究。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形成自觉的教研氛围,积极开展专题研讨,提高实际成效。在五月份成功承担了乡级“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课改观摩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有效提高了学校乃至全乡群众性的教研氛围,掀起了全乡实施新课改的高潮。
6、以教研组为载体,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各学科教研组能够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制定学期的教研活动的计划,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要求。开展主题的研修、进行日常的教研组听课、说课和评课的工作,围绕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认真的分析,2011年春季开学,各学科就进行了互相听课,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可以切实提高教研质量,解决实际问题,特别在课堂教学策略上能够作进一步探索,及时梳理和提炼经验学校的教研组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教研组的作用得到了发挥。
7、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师德建设举措健全不断的创新,开展教师的读书活动和征文的撰写和读书的交流活动,形成了以“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和谐校园大讨论”以及“温馨教室”等系列的师德规范学习、培训、师德师风征文演讲活动,并进行考核评比。与全体党员签订了“师德承诺”,明确了教师教育教学基本行为规范,在教师中形成了“垂范师德,无私奉献,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良好氛围。
8、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我校校本培训积极推进以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教师充分应用网上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使教师逐步适应这一形势,并向高素质,高水平发展。
三、问题与思考
1、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
2、教师校本研修认识有待提高,由于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及中老年教师的分布不均衡,教研水平及参与实践研究的热情程度不同,导致目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态势不均衡。
3、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唐村中心小学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第三篇: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XX学年,我校以局工作安排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为目标,将科研与研修相结合,在学校的市级课题《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的引导下,结合本校实际,组织教师开展了积极的校本研修。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校每位教师均保质保量完成了本次研修课程,促进了教师的提升,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开展,“运用 ‘课程资源’,深入二期课改”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新亮点,广大教师无疑成了课程资源的开拓者,为使教师们正确认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价值与意义,使他们具有“整合有效资源,拓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实践能力,我们确立了本项研修专题。
根据我校倡导的“研修目标人本化、层次化”的原则,我们制定的研修目标为:
1、适应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使教师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资源价值,提高我校教师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
2、将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结合,真正行之有效地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着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围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这一区级重点科研课题,在“立足校本,整合资源,拓展课堂”方面形成学校特色,并最终以校本课程形式推广、运用。
我校成立了“中心小学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导主任李素文为具体负责人,各教研组为实施者,每位教师为实际参与者的研修网络,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研修工作会议,落实相关的研修事宜。此外,我们结合研修内容,聘请教研室教研员为辅导员,提高了本项研修的质量。
一是经费保障。我们设立了专项教师研修经费,教师外出活动有规定的报销标准,教师专业研修有一定比例的费用报销。
二是资源保障。我们提供了研修所需的教材、书刊、杂志等作为理论学习的资料;根据阶段研修需求,提供相应资源,如:配合学科课堂教学研修阶段的需求,我们让本校学科带头人乔凤霞上课,聘请教研员作实践指导及点拨;争取各种机会,提供经费,参加市级项目研修及外区县兄弟学校的各类相关研讨活动……
一是建立研修档案资料。与研修考评制度相结合,为教师考核提供依据。我们将本项研修活动资料装订成册,便于审核和管理。
二是严格研修项目实施。我们认真检查教师的研修过程,对教师的参与率、目标达成率等作了严格的记录及考评;认真记录每次研修内容,并及时总结,以矫枉过正;认真开展动员、阶段性总结及全面总结,以提高研修效率。
三是建立研修奖惩制度。我们把研修成绩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优和考核的必备条件,对教师研修学习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与学校的月考、考核直接挂钩。
针对本研修项目,我们制定了详尽的研修内容,要求每个学科组根据学校的研修方案选择各学科研修内容,并作相应的记录,每个教师都能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研修目标,并能以实际行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目标真正起到了导向作用。根据培训计划给每位教师配备相应学习资料,一本学习笔记本,要求教师每次学习作好笔记,自己安排自主学习内容。
本项研修,针对不同的研修模块,我们采用了灵活、有效的研修方式,效果良好。
第四篇:望江乡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望江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坚持以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要求重视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研修的作用。学校为了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本学期组织了14次公开教学等一系列研修活动。这些活动在分管校长的督促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开展得丰富多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开展这些校本研修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优质化。
1、把课堂作为研修主阵地,让教师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尽情的展示。本学期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平”,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要把“十字”方针作为我校强化教学中心意识,走素质内涵发展道路。在学期末检查时发现,大多数教师能够按照学期初计划去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也有部分教师的工作不尽人意,搞形式走过场。
2、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充实了校本研修内容。本学期听取了
全校8位年轻教师的公开课和丁亮、王凯两位教师的汇报课。通过执教教师的课堂展示,我们惊喜的发现,年轻教师,比如丁亮和周芳等都有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着良好的课堂组织和教材驾驭能力,有着谦虚好学敬业态度。应该说每听他们一堂课都是一种学习和享受,是一次观念上的刷新。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教师放弃了这一次次的学习机会。
3、积极开展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鼓励广大教师先认真通读《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材,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发挥电教信息员的作用,通过专题讲座,引领广大教师不断提高信息教育技术能力,达到信息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目的。
4、选拔教师参加汉台区赛教,提高了教师教材处理能力。本学期有2位教师参加了汉台区赛教,并取得的理想的成绩。通过比赛,教师们认识了教学设计是教案的最高形式,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佳文本资料。让我们看到了选手们独特的个人风采,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日趋成熟的可喜局面,还让我们看到了我校的希望和未来。
5、积极开展研修室组织的“名师帮扶”活动。本学期我校先后组织全体青年教师到伞小听观摩课一次;请名师来校“同课异构”观摩教学两次,并做好课后的研讨和学习心得体会的撰写,大大提高了我校青年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的艺术性,对我校的青年教师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6、勤听课、重评议。正所谓:人无完人。若想使自己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那就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博采众长,扬长避短。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于是,为了让每位教师都能成为一名跟得上时代走的人民教师,我校提倡教师应勤听课,重评议。我校根据上级的要求,规定每位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一节,同时还要实实在在根据课堂上出现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评析并做好记录,它既能让听课者取其精华,又能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心理调控能力。而且指导教师和听课教师应确实有效地做好评课,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有导向性的建议,并做好记录,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7、要重视教学反思,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提高自身水平,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这一环节,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的记载。可是真正重视并且积极认真反思的教师为数不多。在此方面日后要加强。
8、加强校本研修,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理论水平。根据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容量,以及业务现状,我校今后应该充分利用培训资源特别是农远设施,加强校本研修,多渠道进行教师校本培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每学期要把教师校本研修情况载入教师档案,这样对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一定有促进作用。
我们学校在校本研修工作中取得的一点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方法,不断创新模式,使我们的研修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研修之路。
汉台区望江乡中心小学2011年6月13日
校本研修工作总结(2010——2011第二学期)
汉台区望江乡中心小学 2011年6月13日
第五篇: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马桥镇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校本研修是在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的,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持续关注和持久研究。它使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一体化,教研和科研一体化,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增强教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为保障我校校本研修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创新教育观念,建立校本研修体系,并通过研修实践,解决本校在教学实施中所面对的和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要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健康、主动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要求
(一)总体要求:
校本研修要以学校新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要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师为研究主体,并以校为本地进行研究活动。校本研修的主要目的是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因此,校本研修的基本点必须放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教师自我提升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上。要通过校本研修实践,深度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具体要求:
1.校长是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研修工作的强有力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在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校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全体教师的内在积极性,使教师主动参与,并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的研究权利,且为教师参与校本研修创造条件,营造学校良好的研究氛围和学术文化。
2.学校要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建立相应的指导、管理小组,负责全体教师的组织协调和计划制定、过程落实、督导检查等各项工作,整合教导处、学科教研小组的教学研究力量,为以校为本的研修工作制度提供有力支持。
3.教师是实施校本研修制度的主体。教师要勤于学习教育理论,养成不断自我反思、总结教学工作的习惯;关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撰写教学札记或教学后记,提升教学经验。教师应在研究的状态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会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把问题当课题,把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作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制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4.校本研修的专业引领力量来自教师的专业智慧。学校要将全体教师的专业智慧提升为专业引领力量,形成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良好机制。
个人反思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经之路。教师必须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思考对象,展开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和结果的审视和分析,按教学的进程开展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的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的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同伴互助就是以学科教研小组或学科联片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之间的专业对话。要求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开放自己,加强同伴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建构教师健康的职业生活方式和先进的学校文化。学科教研小组或学科联片的互助合作是校本研修的标志和灵魂,在具体的校本研修中,要求在同伴互助里有不同声音,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在一次活动中有不同做法,在同一实践中有不同风格,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
专业引领就是校本研修不完全局限于校内,校外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修不可或缺的因素。专业研究人员主要包括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理论工作者。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得以深化发
展的重要支撑。专业引领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
5.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要立足实际,打破时空限制,采取即时与定时结合,鼓励教师间及时交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要倡导合作探究、个人钻研及专题论坛。要求教师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和教育故事,不断总结 提高。
6.创设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的导向机制。要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办法,建立起促进校本研修活动开展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要尊重和保护教师进行多种形式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增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管理制度
1.理论学习制度。要引导教师学习最新的教学理论,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2.对话交流制度。定期邀请校外教育机构领导、教科研所专家、本地或外地的优秀教师与本校教师就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相互对话、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实现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确立交流主题;要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使对话交流上升到理论层次。
3.课题研究制度。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深入探讨,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学校教导处要切实加强对本校各种课题的过程管理,在实践的摸索与总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为保证集体研讨的时间,学校定于每周周二和周四晚办公时间,统一进行全校集体研讨活动。
4.校本培训制度。校本培训是校本研修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要保证给教师充裕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要作到理论科学、观点新颖、方法先进、事迹优秀。学校集中培训时间定在每周周二和周四晚办公时间。
5.校本研修激励机制。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学校将教师的研修工作情况作为业绩评估、考核的主要条件之一,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教学获奖、论文发表)。
6.其他管理制度。如教师工作量规定、课程建设档案管理、课堂教学实施情况的评价等,都要确保校本研修制度的实施和管理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