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专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会计专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假设探讨
2.强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3.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4.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探讨
5.现金流量表分析与运用的研究
6.审计假设、审计准则与审计责任的界定研究
7.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8.加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必要性探讨
9.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组织构建探讨
10.资产评估报告规范问题的研究
11.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内部控制技术的探讨
12.网络时代的会计信息特征研究
13.会计电算化对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影响与要求研究
14.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改善和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研究
15.关于国有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探讨
16.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督
17.关于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的思考
18.论财务报表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19.关于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性的思考
20.论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
21.论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
22.论固定资产减值引起新会计问题的思考
23.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研究
24.论现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与研究
25.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
26.论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职能
27.论企业应收账款动态管理
28.企业常见利润操纵方法的会计分析
29.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会计监督的研究
30.企业财务状况分析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31.对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思考
32.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及其治理
33.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需求分析
34.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减少流动资产损失的研究
35.当前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研究
36.现代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研究
37.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38.论财务管理与资本结构优化
39.资产计价会计政策应用研究——以××上市公司为例
40.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
41.盈余管理问题探讨——以亏损上市公司为例
42.新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应用问题探讨
43.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案例分析
44.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问题研究
45.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协调与差异
46.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识别与防范研究
47.论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48.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思考
49.完善我国会计监管模式研究
50.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51.新旧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比较
52.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研究
53.会计计量属性问题研究
54.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利状况分析
55.会计计量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56.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酬之会计思考
57.会计信息与股价变动的相关性问题
58.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趋势
59.对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
60.论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的影响
61.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的研究
62.新形势下会计职能研究
63.会计信息透明性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研究
64.财务报告制度与会计透明度研究
65.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相关问题研究
66.审计独立性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研究
67.对中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分析——以XX为例
68.传统财务报表的局限性研究
69.基于低碳经济视野的企业会计(审计)相关问题研究
选题建议:
1.以上选题只供参考,学生可在以上题目中选择,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行选择感兴趣并符合专业要求的题目撰写。
2.论文选题不要太宽泛,如选择较大的题目时尽量以某一行业或企业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以免空泛和难
以驾御。
第二篇:会计专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会计专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电子商务对企业会计系统的影响;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之研究;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研究;
会计监督体系设计初探;
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研究; 无形资产的价值确认与有效利用探讨; 论商誉的性质及财务处理;
浅谈财务指标在资信评估中的运用;
谨慎性原则在上市公司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实质重于形式理论与应用研究; 浅析所得税会计;
企业本量利分析应用探讨;
浅析管理会计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探讨;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探讨;
我国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的探讨; 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式选择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实证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战略研究;
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设计研究; 作业成本管理研究;
战略成本管理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运用探析; 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设计研究; 企业并购中的成本效益分析研究; 论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与分析;
企业应收账款现状分析与控制对策探讨; 被兼并目标企业的价值确定问题研究; 论财务管理环境;
企业税务筹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外商投资企业利润转移现状分析; 我国民间审计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西方内部审计比较研究;
浅论独立审计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控制; 浅议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企业利润操纵的手段及其防范研究;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行为研究; 浅谈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
关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问题的探讨;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管理研究。
第三篇:会计专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会计专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一、选题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应当在财会专业范围之内,并符合财会专业的特点,毕业论文选题应当分为规定性命题和自选命题两种。选题时应当结合我国财会实践,选择应用性强或当前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选题范围
(一)、会计部分
1、我国现行折旧方法的比较分析
2、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比较分析
3、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向探讨
4、存货会计处理方法比较分析
6、论财务报告的充分披露
9、试论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理财机制
10、市场经济与会计国际化
12、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
13、论存货计价问题
14、试论中国会计的国际化
15、试论股份经济与企业会计信息
16、对会计委派制的完善设想
17、对会计造假现象的剖析
18、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19、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比较研究
20、我国企业会计的未来展望
21、论商誉的会计学问题
22、论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优化
23、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现状与出路
24、浅谈会计人员如何处理好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25、试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当中的应用
26、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会计工作中的内部牵制之研究
27、试论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完善
28、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9、浅谈提高新时期财会人员业务素质的措施与途径
30、浅议《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
31、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32、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
33、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
33、试论会计法律责任
34、股票期权会计研究
35、会计准则制定的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
36、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
37、商业银行会计问题
38、对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确认基础的思考
39、浅谈预算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
40、浅论我国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1、试论政府预算改革对预算会计改革的影响
42、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43、简析我国预算外资金的特点及其管理对策
44、浅议历史成本计量面临的问题
45、浅谈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46、简析会计计量属性
47、浅谈存货计价的方法
48、在新准则下对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探析
49、浅谈公允价值在会计核算运用中的利弊
50、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
51、论会计准则建设和会计制度改革
52、浅析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53、论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54、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55、论我国财务会计新课题:职业判断
56、浅析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57、浅谈在新准则下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
58、浅议社会环境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59、绿色会计浅探
(二)、财务管理部分
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2、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
3、资本成本决策研究
4、企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5、经营者薪酬计划
6、管理业绩评价体系
7、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
9、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10、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11、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
12、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研究
13、企业/企业集团投资政策研究
14、企业集团股利政策研究
15、关于投资财务标准研究
16、关于企业价值研究
17、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
18、企业并构财务问题研究(题目宜具体化)
19、企业/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
20、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研究
21、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
22、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
23、企业投资结构研究
24、关于财务的分层管理思想研究
25、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
26、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
27、国外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8、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29、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研究
30、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研究
31、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
32、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33、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基础分析
34、关于新时期高速公路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三)、审计部分
1、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3、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
4、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5、论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
6、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7、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8、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9、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
10、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1、比较审计初探
12、论经济效益审计
13、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14、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15、建筑工程公司审计实务:问题与方法
16、对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17、审计工作策略探讨
18、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基础审计探讨)
19、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
20、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21、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22、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
23、论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完善
24、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25、独立审计准则研究(可选一个准则进行研究)
26、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
27、变量抽样方法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28、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29、独立审计准则研究(可选一个准则进行研究)
30、ERP环境下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31、论审计证据
(四)、管理会计
1、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会计模式 提高回避财务风险的能力、夯实基础,规范核算,努力提升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水平、试论入世后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管理模式改革的对策、近期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及我国应用现状探讨
5、价值链管理下的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6、《管理会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
7、关于城市建设项目公司的资金管理及会计核算的若干建议
8、浅谈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创新运用
9、? 对做好会计集中核算下 水利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10、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协调沟通
11、《我国企业环境管理会计方法研究与探索》项目通过市教委专家组鉴定
12、关于会计专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课程整合问题的探讨
13、会计信息披露与管理报酬契约的理论综述
14、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运用的结合15、论管理会计的出路
16、我国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和内控管理的风险及对策
17、试论管理会计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18、基于供应链的会计管理模式研究
19、试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动因20、21、22、23、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刍议管理会计的作用试论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向国库集中收付管理转型的必然性新会计准则中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预算管理研究,业绩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25、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26、环境管理会计概念解析
27、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28、会计与知识管理:评估知识的新视角
29、基于平衡计分卡和作业管理思想的管理会计报告模式
30、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31、CIM时代管理会计的新应用
32、企业内部环境与银行管理会计
33、会计核算中心管理体制亟待规范
34、运用管理会计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35、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及发展
36、浅谈会计集中结算管理
37、虚拟经营下管理会计的拓展
38、集团委派财务人员如何成为管理型会计
39、浅议战略管理会计
40、价值链成本管理之优势及在作业会计中的应用
41、浅议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42、浅议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问题上的差异影响及其管理
43、规范和完善会计管理行政许可工作的研究与探讨44、45、46、47、强化细节管理 全面堵塞漏洞——学习新修订《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制度》有感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会计内部管理工作当前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管理的对策
48、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内控机制创新
49、知识经济下的管理会计创新
50、强化内部会计控制 加强资金管理
51、管理会计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的运用的几点思考
52、浅谈会计管理体制中的会计集中核算制
53、浅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54、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会计流程重构
55、走依法合规经营之路——宿州市农行城中支行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纪实
56、风险管理在会计舞弊风险防范中的应用
57、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58、浅议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及规范
59、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60、管理层激励领域的实证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
(五)、会计电算化部分
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可操作性问题
3、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子系统划分研究
4、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6、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
7、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8、网络会计研究
9、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
10、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第四篇:会计专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会计专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一、选题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应当在财会专业范围之内,并符合财会专业的特点,毕业论文选题应当分为规定性命题和自选命题两种。选题时应当结合我国财会实践,选择应用性强或当前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选题范围
(一)、会计部分
1、我国现行折旧方法的比较分析
2、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比较分析
3、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向探讨
4、存货会计处理方法比较分析
5、浅议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6、论财务报告的充分披露
7、试论会计诚信
8、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9、试论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理财机制
10、市场经济与会计国际化
11、论会计的本质及职能
12、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
13、论存货计价问题
14、试论中国会计的国际化
15、试论股份经济与企业会计信息
16、对会计委派制的完善设想
17、对会计造假现象的剖析
18、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19、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比较研究
20、我国企业会计的未来展望
21、论商誉的会计学问题
22、论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优化
23、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现状与出路
24、浅谈会计人员如何处理好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25、试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当中的应用
26、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会计工作中的内部牵制之研究
27、试论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完善
28、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9、浅谈提高新时期财会人员业务素质的措施与途径
30、浅议《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
31、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32、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
33、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
33、试论会计法律责任
34、股票期权会计研究
35、会计准则制定的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
36、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
37、商业银行会计问题
38、对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确认基础的思考
39、浅谈预算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
40、浅论我国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1、试论政府预算改革对预算会计改革的影响
42、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43、简析我国预算外资金的特点及其管理对策
44、浅议历史成本计量面临的问题
45、浅谈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46、简析会计计量属性
47、浅谈存货计价的方法
48、在新准则下对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探析
49、浅谈公允价值在会计核算运用中的利弊
50、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
51、论会计准则建设和会计制度改革
52、浅析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53、论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54、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55、论我国财务会计新课题:职业判断
56、浅析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57、浅谈在新准则下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
58、浅议社会环境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59、绿色会计浅探
(二)、财务管理部分
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2、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
3、资本成本决策研究
4、企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5、经营者薪酬计划
6、管理业绩评价体系
7、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
9、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10、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11、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
12、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研究
13、企业/企业集团投资政策研究
14、企业集团股利政策研究
15、关于投资财务标准研究
16、关于企业价值研究
17、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
18、企业并构财务问题研究(题目宜具体化)
19、企业/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
20、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研究
21、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
22、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
23、企业投资结构研究
24、关于财务的分层管理思想研究
25、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
26、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
27、国外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8、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29、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研究
30、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研究
31、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
32、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33、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基础分析
34、关于新时期高速公路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三)、审计部分
1、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3、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
4、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5、论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
6、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7、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8、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9、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
10、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1、比较审计初探
12、论经济效益审计
13、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14、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15、建筑工程公司审计实务:问题与方法
16、对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17、审计工作策略探讨
18、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基础审计探讨)
19、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
20、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21、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22、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
23、论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完善
24、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25、独立审计准则研究(可选一个准则进行研究)
26、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
27、变量抽样方法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28、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29、独立审计准则研究(可选一个准则进行研究)
30、ERP环境下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31、论审计证据
(四)、管理会计
1、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会计模式 提高回避财务风险的能力、夯实基础,规范核算,努力提升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水平、试论入世后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管理模式改革的对策、近期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及我国应用现状探讨
5、价值链管理下的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6、《管理会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
7、关于城市建设项目公司的资金管理及会计核算的若干建议
8、浅谈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创新运用
9、? 对做好会计集中核算下 水利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10、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协调沟通
11、《我国企业环境管理会计方法研究与探索》项目通过市教委专家组鉴定
12、关于会计专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课程整合问题的探讨
13、会计信息披露与管理报酬契约的理论综述
14、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运用的结合15、论管理会计的出路
16、我国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和内控管理的风险及对策
17、试论管理会计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18、基于供应链的会计管理模式研究
19、试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动因
20、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刍议
21、管理会计的作用
22、试论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向国库集中收付管理转型的必然性
23、新会计准则中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预算管理研究,业绩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25、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26、环境管理会计概念解析
27、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28、会计与知识管理:评估知识的新视角
29、基于平衡计分卡和作业管理思想的管理会计报告模式
30、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31、CIM时代管理会计的新应用
32、企业内部环境与银行管理会计
33、会计核算中心管理体制亟待规范
34、运用管理会计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35、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及发展
36、浅谈会计集中结算管理
37、虚拟经营下管理会计的拓展
38、集团委派财务人员如何成为管理型会计
39、浅议战略管理会计
40、价值链成本管理之优势及在作业会计中的应用
41、浅议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42、浅议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问题上的差异影响及其管理
43、规范和完善会计管理行政许可工作的研究与探讨
44、强化细节管理 全面堵塞漏洞——学习新修订《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制度》有感
45、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会计内部管理工作
46、当前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7、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管理的对策
48、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内控机制创新
49、知识经济下的管理会计创新
50、强化内部会计控制 加强资金管理
51、管理会计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的运用的几点思考
52、浅谈会计管理体制中的会计集中核算制
53、浅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54、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会计流程重构
55、走依法合规经营之路——宿州市农行城中支行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纪实
56、风险管理在会计舞弊风险防范中的应用
57、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58、浅议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及规范
59、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60、管理层激励领域的实证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
(五)、会计电算化部分
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可操作性问题
3、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子系统划分研究
4、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6、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
7、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8、网络会计研究
9、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
10、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浅议公允价值合理性——公允价值系列之一(2009-12-07 21:59:58)标签:
公允价值计量初步确立于
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及贷款机构利用历史成本计量会计手段掩盖问题贷款,最终导致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无力偿还的前提下,政府动用1600多亿美元进行补救。这次危机促使很多人对历史成本表示怀疑。在此之后,美国金融界就倾向于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品,认为公允价值会计能够让公众更早获悉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困境。公允价值计量会计随着金融衍生品的蓬勃发展而得到系统发展,截止至2009年4月FASB决定放宽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给与金融机构在资产计价方面更大的灵活性,并对SFAS157进行修正。
从本质上来说,公允价值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近三十年以来,伴随着科技进步,经济迅速发展。纵观全球资本市场,我们可以发现金融工具的创新从速度、深度、广度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已经在资本市场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金融资产的风险也呈现出几何增长趋势。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基本要求并结合现实发展趋势,强调“成本”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不能适应新兴资产类的计价,于是与之相对应的、以“价值计量”为核心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运而生,因此公允价值的存在具有合理性。
当前国内部分学者仍然对公允价值有较大的排斥性,认为其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投机因素,采用公允价值会虚增资产,带来的最终结果是财务报表部分项目数额确认缺乏物质财富基础,而更多的向公众信息使用者传递出一种泡沫财富信息,从而对公众产生误导。不可否认,现实实务中却是有此类现象的发生,但是归根结底这些问题的本质在于会计人员人为利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特点为己谋利,显然这是会计主体的问题,一味将罪责归于计量方法肯定是过于片面的。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国家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从业人员和管理层的行为,避免其利用会计准则进行盈余操作,保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合理应用。
公允价值何罪之有?——公允价值系列之二(2009-12-07 23:13:34)标签:
伴随着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银行家、金融机构纷纷站出来斥责公允价值,并且要求修改会计准则。这场争论随着金融形势的恶化而不断升级,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引起轩然大波。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公允价值究竟是金融危机的“帮凶”还是“罪魁祸首”?抑或是无辜的“代罪羔羊”?公允价值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I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资源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强调的是一种“退出价”(exit-price)。我国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为与之相一致。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退出价”产生于交易日市场买卖情况,这也就意味着公允价值暗含的基础为市场——交易双方进行交易行为的基础环境。正式由于公允价值这种基于市场,面向市场交易双方,为市场投资者服务的特质决定了其自身的“顺周期性”,自然而然地成为当前争论的焦点。
何所谓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简单地来说,当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投资者对于资产发展前景纷纷看好,致使资产价格水涨船高。此时公允价值按其基本计量要求反映的是一种“乐观价值”。相反,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资本市场交易量锐减,在大多数投资者悲观情绪的影响下,金融资产买卖无人问津,价格一路下跌,此时公允价值列示的为资产“悲观价值”。
不可否认公允价值在两个方面无能为力。一是无法剔除繁荣时期资产价值的“泡沫成分”;二是无法客观估计危机时期资产被大大低估的“实质价值”。但是若因此而斥责公允价值未免表现的过于盲目。
仔细思考各国经济法规的制定,我们不难发现类似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立足点为稳定、持续、常态的经济环境。稳定,强调波动要处于一定范围内;持续强调的是时间维度的较长拓展期;而常态则是对稳定、持续的高度总结,与非常态相对应。回到初始问题的原点,公允价值准则正是符合这一条件的一般性基本准则,而非处于特殊时期、特殊事件的特殊基本准则,它与企业破产清算下的会计计量准则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反观目前情形,种种指责均来源于“金融危机时段”。在这种非常态的经济环境中,金融风暴中心的美欧发达国家经济大幅下滑,股市暴跌,金融业遭到重创,与此同时危机已经逐渐转移到实体经济领域,各国失业率大幅度攀升,据统计,2009年全球经济将萎缩1.4%。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确认的会计信息无疑是在这种市场环境中产生的,当它将金融危机以一种令人震惊的姿态展现在公众面前时,虽然反映了问题的严重性,却无疑充当了无辜的箭靶。实际上,公允价值本不应该承担“莫须有”的责任,因为它行使职能的基础是常态经济环境。真相其实是存在致命缺陷的风险管理以及银行决策导致了金融危机的产生,而责任人却打出公允价值的旗号混淆公众视听。公允价值何罪之有?
第五篇:会计专科毕业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现代远程教育
专 科 实习报 告
题目 浅谈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理由及对策
学生姓名孙聪聪批次专业会计学号学习中心
2012年 2月
浅谈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理由及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作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早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然而民营企业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由于它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所面临的制度、政策和环境的不规范,导致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本文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着手,分析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兵提出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措施
目录
一、重新确定内部审计地位,提高和加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二、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2.1保证组织上的独立性
2.2保证内审人员的客观性
三、加快内审职能转变,突出内审重要职能。
一、重新确定内部审计地位,提高和加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随着企业内部制约基本规范和内部审计准则的颁布,内部制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内部制约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理念建设和宣传过程中,大力开展内部审计相关知识背景与文化的宣讲活动,结合当前的企业管理实际,说明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治理和制约中的作用。同时在政策上、资金上加大对内审工作的支持;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工作安排等方面重视内审工作,将内审工作的结果作为决策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践中,大部分较具规模的民营企业内审部门的设置基本上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有些甚至还没有独立的内审部门。这严重削弱了内审机构在企业中的独立地位和权威性。因此内审机构的设置至少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同时企业的发展壮大,客观上需要有健全的审计监督机制,监督企业所属各经济责任承担者按既定的目标、方针、政策、计划等要求履行其承担的经济责任。因此,进一步健全企业内审工作机制,拓宽审计范围,把审计目标从过去的财务审计,转向企业管理制约的各个环节,使之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工作方面,要从检查财务数据信息、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制约度审计、绩效审计及管理审计,全面提高和加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二、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括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和内审人员的独立性。人员的独立性也可理解为精神上的独立。组织上的独立是指在组织结构中要给内部审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精神上的独立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保持客观性。客观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要避开任何利益冲突。
要保持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内审部门必须取得权力、相关治理机构的支持,2.1保证组织上的独立性 才能独立地开展工作。内审机构怎样设置,置于谁的领导之下,直接影响到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关系到树立内审评价的权威性和监督力度。按照国际IIA《标准》“1110-组织的独立性”规定:内审部门负责人必须向组织内部能够确保内审部门履行职责的层级报告。实务公告中,内审部门负责人必须至少每年一次向董事会确认内审部门在组织中的独立性。因此,内审部门只有置于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之下,其机构独立性才是最充分的。
确定内审部门是否正确设置并且获得独立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内审部门的设置是否在经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相关治理机构和高级管理层批准或认可的内部审计章程中作出规定。
②、内部审计人员是否取得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支持,向拥有充分权力的人员或机构负责。这一要求可以通过建立双重报告关系来实现,即内审部门负责人应该对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其他相关治理机构报告业务工作,向组织的首席执行官报告行政工作。
③、内审部门负责人能否直接且无限制地与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接触,与董事会直接沟通和互动,能否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其他相关治理机构直接交流和沟通信息,能否定期参加有关财务报告、机构治理和制约系统的监督职责的会议。
④、内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应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等其他治理机构一致同意后确定,这会使其具有更强的独立性。
⑤、应保证内审部门负责人向有足够权力的人报告工作。即考虑报告对象有无充分权力,能否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客观性是指内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要保持一种客观的精神状态,即 2.2保证内审人员的客观性 要保持一种公正、公平的态度。依照国际IIA《标准》的要求及《实务公告》提供的一些政策指南,通过参照执行来增进内审人员的客观性。为此,内审机构及所在单位可以联合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①、在为内部审计活动分配工作任务和指派审计人员时,应避开潜在的或实际出现的利益冲突和偏见,尽量定期轮换内审人员的工作。
②、内审人员不应承担公司的运营责任,不能参与内部制约系统的设计、安装和执行,而只应承担与检查、评价和倡议相关的审计责任。若是进行非审计工作,则应明确他们不是执行内审人员的职能。
③、对于借调或临时聘用的人员,应在借调或聘用一段合理的时间之后(至少一年),内审部门才能分配他们参与审计其以前曾经负责的运营领域,否则将损害审计的客观性。
④、不履行设计、安装和经营系统的职责,但可以在制约系统实施前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且提出倡议。
⑤、不接受公司员工、客户、供货商或者有工作关系的人员的酬金或礼物。但价值极小的宣传性小礼物可以接受(如钢笔、年历等)。
内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当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其具有的专业客观性。在专业判断过程中,不应受个人喜好左右,也不应受他人不适当的影响。
三、加快内审职能转变,突出内审重要职能。
从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看:先有管理、管理制约,后有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管理和管理制约的组成部份。内部审计职能随着审计目标的变化而转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内审目标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内部审计传统的检查(监督)和评价职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内审目标从传统的财务、会计范畴,转向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制约和治理过程的范畴。内审工作职能也转向开展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经营审计评价职能和咨询服务职能。
加快内审传统职能的转变,突出内审咨询服务职能。首先要加快剥离传统职能,实施内部审计外部化。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决策层或内审部门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执行内审工作。从原来单一依靠内审人员转向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众所周知,传统的内审工作包括对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和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评价及倡议等内容。对于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审计,企业可以完全委托外部审计人员按照内审目的来完成,这样既能保证资源有效配置,还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及完整。内审工作的重点将转移到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上来,集中有效利用资源,大大提高内审工作效率。
突出内审重要的风险管理评价和咨询服务职能,就要扩大内审服务领域。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部市场机制的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内部审计职能也必定在客观上从传统的查错纠弊转向现代的风险管理评价和咨询服务职能。因而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也将由对会计信息和财务报表的检查、评价,扩展到对企业经营、质量、生产等管理领域及其潜在的风险进行咨询和评价。通过内审的检查和评价职能,为企业的经营业绩、管理水平考核提供客观和准确的数据依据。在现代公司管理机制下,内部审计应对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经营系统、成本制约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进行咨询服务,推动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完善公司内部制约系统;重点开展经营效益评价和咨询服务,为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其科学决策发挥内审参与顾问咨询的作用。
除此之外,加快内审人员职业化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内审人员全面综合素质,从传统的监督、检查职能转向服务、增值职能。现代内部审人员已不再是具有单一知识结构的单一人才,而是具有多学科教育、具备多种专业技能的复合人才。同时努力提高内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知识及能力,及时发现企业面临或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协助防范和制约各种风险,真正体现内审工作的价值。
参考文献
[ 1 ] 内部审计在治理、风险和制约中的作用。(第三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 2 ] 陈冬梅。关于完善企业内部制约审计的深思[J]。中国审计,2010(6)
[ 3 ]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国内审协会译。西苑出版社。2011
[ 4 ] 邵敬辉。内部审计职能拓展中的不足与对策。审计月刊。2009年5期。
[ 5 ] 李学柔编著。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导读。2003修订本。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