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专业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专业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课题设计)
武进育才高级职业中学金雪亚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职业教育应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基础,从而有良好的思维、判断、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成为“可培训”的人,而不仅仅是“培训过的人”。职业教育中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缺一不可,既要保证文化课应有的地位,又不失职业教育的特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职中的课程设置在摸索中不断改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全国各地职校在进行着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改革,其中文化课的改革力度也非常大。2008年起,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实行重大改革:以专科层次为主,原则上不再安排本科计划。同时对口单招将由招生院校自主组织入学考试,不再进行全省统考。常州市职教所相应出台文化课课程改革的意见:职业中学应相应调整课程结构:按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需要、素质提升要求,合理调整确定文化课与专业课比例,课程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以实用、够用为度。三年制中职的课程结构按“基础部分+与专业结合部分”、“1+0.5”构架,即第一、二学期开设文化课基础部分,使用省定教材、精选教学内容,第三学期根据专业教学、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开设与专业结合部分,开发相应的学习标准和学习材料(学习包)。
我校的旅游英语06级学生在一年级学完了第一、二册的基础下,二年级的数学没有现成的教材和大纲,由常州市职教所的改革精神,我校得自己开发校本数学课程,梳理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内容,加强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基础部分内容,与基础部分适当衔接,开发设计数学课与旅游英语专业结合部分教学内容,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果和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服务的效能。因此,我们准备以“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专业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为题,进行课题研究。
二、研究目标
“为专业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的发展做准备”是我们开展旅英专业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核心理念。围绕这个总目标,把校本课程目标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探索专业数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结构、实施模式、评价原理,建构一套为专业服务、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教材。
2、发展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在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实践校本课程,从中探索专业数学的实践模式,为其他专业开发专业数学提供有益的经验。同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校本教研的能力,增强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三、研究内容
我们把课程编制定义为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它包括课程设计研究、选择和重组教材研究、课程实施研究等方面的研究。
1、课程设计研究
其中包括旅游英语专业数学校本课程的理念、课程目标体系、课程结构的研究。首先是关于课程理念的研究,主要是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如何更好地将数学与旅游英语专业相结合;课程内容如何更贴近学生实际,体现够用、实用;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其次是关于课程目标体系的研究。职中校本课程研究者不少,也有不少兄弟学校开发出了适合专业发展的教材,但专业不同,所需的数学课程也不同,不能简单地实施“拿来主义”。本人准备对旅游英语专业的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和专业教师进行调查访问,结合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学科的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体系。第三是关于课程结构的研究,依据目标体系,形成相应的课程结构,是本命题中的核心。
2、课程实施研究
(1)选择和重组教材研究。也即校本教材研究。在选择和重组教材时,我们主要考虑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制定教材的知识难易程度,二是研究
数学基础知识如何与应用性数学知识的衔接,三是研究和总结数学教学与学生专业相结合、体现为专业服务的问题。教材的编排序列、呈现方式也是进行该项研究的命题之一。
(2)实施过程研究。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准备细化成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a数学校本课程的文献综述的研究;
b旅游英语专业数学校本课程目标与评价标准的研究;
c旅游英语专业数学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与选编;
d旅游英语专业数学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研究。
①校本课程的课时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
②校本课程执教教师的调配与协商。
e研究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影响本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3、课程评价研究。无论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都应当了解课程实施的进展和效果。评价一方面使实施者了解实施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对课程设计者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议。主要准备进行两方面的评价研究:(1)校本课程的教师教学评价方法研究。(2)本课程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准备以调查研究法为主,并且综合应用文献研究法,经验研究法等开展研究。
1、文献资料法学习开发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发展动态,明确数学课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学习其他学校其他专业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开展研究。
2、调查法
对在校学生、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汇总讨论,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专业数学课程的设置意见;同时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以访谈讨论的形式了解课程开发的合理性。此外,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应用经验研究法等。
3、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过程设计
1、前期准备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1月)
组建课题组,撰写课题设计方案,初步明确成员责任分工。
2、理论学习阶段(2008年3—4月)
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职教课程实施的方案及特点,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3、调查研究阶段(2008年5月—2009年6月)
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分工,深入实习基地,从职业所需了解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课程实施的意见;从学业需要了解在校学生对课程实施的意见;从专业需要了解专业教师对课程实施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完善设计方案;进行阶段性总结,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不定期地开展专业数学观摩课,认真做好台帐的记录和资料的积累工作;
4、总结结题阶段(2009年8月—11月)
收集整理校本课程活动的教学设计、教师论文、活动记录等。撰写出旅游英语专业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报告,整理出本专业的数学校本教材。
六、课题组成员
组长:金雪亚
副组长:薛友正边小叶
组员:周吉元陆怀英宋晓玲周德清瞿川东刘建国
吴科岭王伯春
第二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设计了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新的课程门类,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成为课程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就我校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个汇报
一、更新教育观念,正确把握课程内涵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具有广泛的参与基础的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应用性课程。它是校长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必然选择。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引领着学校教育的活动方式,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在抓好科学实施国家课程、努力探索各学科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根据学校、师生的差异,努力开发建设好具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思
1、社会、学生的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求,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教育就应主动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突出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最希望学些什么,校本课程开发就应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学校、老师的主观愿望要符合实际,这“实际”就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如书法写字课的开设就是针对当前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及社会人士对书法写字的认识出现偏差,认为无需再重视书写的能力,有计算机代替,导致学生书写能力的下降,我们就根据学生的书写状况1——5年级开设了写字课。
(二)课程的实施
为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以学校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及教研组长、学校骨干教师为组员的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规划、课程审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教材编写与管理、教师培训等工作,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健康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来,更不可能很快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关键是行动,知识只有在亲身经历中才能获得。因此,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习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贯彻课改精神、激发和培养师生自主开发课程的兴趣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作用,全面落实课改精神,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五、加强教学管理,努力以一流的质量鼓舞人。1.强化常规管理。
第一强化课程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每一门课程,做到班级课表、教导处总课表统一,做到不随意无故调课、停课、加大督查力度,以规范的课程管理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以“张扬学生个性,促进教师发展,显现学校特色”为目标,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初步形成了以科学为特色、以体育为特色(田径训练、排球训练、乒乓球训练)及经典诵读等为主题的系列校本课程,这些课程开设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第二强化过程管理。规范教学“七认真”,落实调研,实行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月查制度,由校长室主抓、教导处、少先队组织,检查人员中层领导,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检查后形成书面材料并及时汇总、反馈,特别是对个别教师的针对性指导,对教育教学常规的规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强化团队管理。我们认为,作为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教师个体,他的教育智慧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和他所在的团队有关,因此我们在注重每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更注重教师团队建设,打造“正直善美、自强不息”的团队精神,成为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一门长远的必修课。近几年不断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近几年,我校共设立了五个教研组(即3——5语文组、3——5数学组、音体美组、低年级组、信息组)做到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每一次活动定时间,定地点,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不断加强年级组建设,每一个组安排一名教研组长,作为这个年级的分管领导,和这个年级的老师们朝夕相处,做到出现矛盾,随时解决,让每一个年级都能健康和谐发展。事实证明,只有强化了团队管理,充分发挥了团队凝聚人、教育人、引领人的作用,使教师们在团队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四大机制——以研促教、全面评价、质量监控、家校联动。
第一是建立“以研促教”机制,提高教学的科研含量,提高课堂的研究份量,实现科学减负、科学增效,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不肤浅,不走弯路,才会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第二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主要体现“两全” 一是全面评价,即针对所有学科的评价。在继续做好语数英等学科的评价的基础上,我们尝试对技能学科开展全面的调研和考核,从教学效果、竞赛成绩等方面拟定若干考核指标,从各学科素质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列入教师考核。二是全程评价,根据《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批改、检测继续实行每月检查,完善相关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全程评价。
第三是建立质量监控机制,抓好语数英等学科教学的过程质量监控,我们要求语数英学科在每学期初举行一次年级质量分析会,对班级学生情况、班级质量情况再次进行分析,并及时拟订20%左右学困生和留守儿童的辅导计划及优等生的个性成长策略;加强对非语数英学科质量的监控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学科素质测试,采用书面测试、学生座谈、家长问卷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进行综合性评价,从而保证了教育计划的全面落实,确保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四是建立家校联动机制。“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学校,教师的学校,家长的学校。”这是我们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我校准备每学年分年级召开一次家长会,先由学校领导集中介绍有关校园管理情况及家教方面知识,然后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按班级和家长交流学生的管理经验。经过努力,逐步形成家校联系方面的新模式、新经验,通过这样多渠道、多结构的家校联系,构建教育教学共同体,把家长的教育力量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中,这将成为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同时在每学期末全面进行家长评教活动,并将评教结果与教师的考核挂钩,切实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益。3.加强课题研究。
教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科教兴国、科研兴校、科研强师”战略目标的实施,开展课题研究已成为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教科研活动的重要标志,为使我校教科研能有效地同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围绕课题抓科研。
首先结合学校实际立项课题。教科研的出发点是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重在解决学校中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发生的问题,因此,能否有一个恰当的课题就成为教科研的首要问题。其次加强课题过程性研究。课题研究的过程要完整、具体,做到课题有计划、计划有活动、活动有反思、经验有总结、成果有推广,制度健全,材料齐全,才能把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课题开题以后,学校定期组织召开课题实施研讨会,做好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有关记录;组织课题负责人到实小学习、听取专家讲座;组织课题研究评审小组通过听汇报、查阅书面材料,做好课题中期检查。
三是强化课题研究的成果推广。及时总结和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是增强课题研究效果的重要措施,也是课题研究工作的根本目的。将老师们的教科研成果进行交流推广,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学有所获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六、做强办学特色,努力以鲜明的个性吸引人。
学校一直以科学教学为学校特色,深入贯彻教育局关于“特色兴校”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特色建设,努力使我校特色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1.重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学校特种教室,在墙壁全部布置成学生的获奖、文章发表情况等公布上墙,在教室的两侧,放两排低柜,将师生小发明等陈列出来,使之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些科学家画像、各种各样的标本画、科学知识介绍,通过无处不有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2.加强校本特色课程研究。
在平时教学中,学校注意收集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学校编印了《文明礼仪》小册子,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3.开展特色活动。
每年我校都举办“科技节”活动,展示学生的科学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科学画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荣获省“校园之间”电视对抗赛团体一等奖,扬州市“科普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江都市科技艺术节团体二等奖,江都市科学小论文优秀组织奖。姚昕、蒋立等多名学生在全国科学小论文竞赛、省“金钥匙”比赛、市创新大赛、市科技制作竞赛等活动中获特等奖和等级奖。
3、实施“阳光体育运动”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根据教育局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要求和精神,开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减负规定”,丰富校园生活。把学生从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解放出来,以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办教育,还时间空间于学生,还兴趣爱好于学生,还体育美育于学生。
学校确保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的活动规划,并把此活动成为我校工作的一大特色。
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近几年,学校通过努力,以及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校园呈现出精致的面貌。但学生运动场较为陈旧,煤渣跑道还是几年前修成,与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极不相称。学校房屋存在安全隐患。2.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工作,力争使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出教科研成果。学校绝大多数教师能做到教书育人、以身作则,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校本教研活动要求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有记录、有考核,但各组存在不平衡,在组织评课和理论学习上有待进一步加强,考核工作进一步细化。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工作,力争使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出教科研成果。
3.进一步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学校有效地制定出教师考核办法,由考核小组结合根据平时考核情况综合考核,注重强化实绩,师德为先,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很好地起到激励先进,促进发展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总结
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东 焦 小 学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在教育局推进教育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我校把“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结合我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开办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我校的“创新生活教育,建树儿童未来”的办学理念。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在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我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根据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校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创更佳的条件。
2、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为教师搭建多样化发展的平台,给予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提高教师的科研改革能力。
3、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发有特色的课程。
三、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形成的几个主要理念
1、充分理解“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校本课程应重点发展能体现本校办学理念、根据本校自身条件自主开发的课程。我们认为,凡是能够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养的课程,又属本校老师自主开发,均为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应该是多样性的,适合本学校的,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课程要以计划性、非学术性、兴趣性、学生个性为主,更重于过程和活动,多给学生自学、实践和表现的机会。在编写和审核校本课程中,应着重体现: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合作性、创新性、活动性、趣味性、民主性、选择性、灵活性等原则。校本课程不应过于“知识化、系统化”,不能以教师为中心,不能以学科为中心,而应注重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进行实验性,探究性的活动和学习,不能太强求“正规划”,校本课程应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不一定向标准教材看齐,也不一定先编教材,有时一个讲义也可以,不断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满足学生的需要更重要的。
四、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校本课程发展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并制定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制度等。
五、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环节
1.明确目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完成一项教学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着眼于使每一个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都能有切实的提高;既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既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已有的特长,又要寻找和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与优势并加以培养,使之成为新的特长。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走向成功。2.落实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我们首先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将开发与实施的任务都具体落实到优秀骨干教师身上。我校的付素红、张计英、张卫红、思品组、美术组承担了学校第一轮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尝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办学成果。
3、定期组织学生成果展示,用以推动和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六.我校开发与计划开发的主要校本课程目录:
根据学生发展需要,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校开发了《小学生要注意的50个细节》,并在各年级开设。
同时,针对我校的学校资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正在开发和计划开发的校本课程共分为三个系列:
艺术类:我们正在开发布贴画,手工折纸,刊头设计。对孩子进行美学素养的培养和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技类:依托科学学科,进行科技小制作,使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创作,体现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学科教学类:我们计划开发生活中的数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数学的学习价值,另一方面也架起生活化思维和数学思维的桥梁。
国学传承类:我们让书法课和《弟子规》走进课堂,并丰富《弟子规》的学习方式,以“学好弟子规,走好人生路”为倡议,并创新《弟子规》的学习方式,把弟子规的内容融入到学校自编的课间操和校歌当中,让弟子规融入到孩子的意识和行动中去。
七、问题及对策:
1.主要问题:
(1)课程的设置缺乏系统性、科学性。
(2)教师的知识急待更新拓宽,缺乏掌控课堂引领学生的能力。(3)个别学生主动学习不够,教师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4)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自主建构课程的能力不足的矛盾 2.解决方法:
(1)抓落实,提高教师的课程建构意识。改变教师对课程的单一的陈旧认识。多组织各类培训,使教师首先接受校本课程的理念,在心里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联系起来。
(2)促发展,提高教师的课程建构能力。把课程建构能力的提升作为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最重要的方面来抓。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促进教师的课程建构能力的发展。
(3)一线教师,学校领导和专家学者齐心协力。专家的理念要深入浅出的传达给学校和老师,校领导要全力支持教师的课程建构能力的发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教师要克服惰性,积极参与到新课改中去,发掘自身的特点,努力成长为一名具有课程建构能力的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师。
(4)把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事务中。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进行了一个初步的尝试。我们将进一步拓宽思路,积极、主动、稳妥地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形成关注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的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
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东 焦 小 学
2010年12月
第四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文明礼仪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东平县第四实验小学
2013年7月
《文明礼仪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至关重要。本课程开发,是基于新课改的需要,也是立足实际、打造文化名校的创新形式。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
一、课程开发的社会背景与实施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社会上出现一些道德滑坡现象。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学生学习成绩期望过高,却放松了对子女思想道德的教育。“小皇帝”和“小公主”心中只有自己,不会尊重和关心他人,违反校规校纪现象屡有发生。我校是新校,地处县城西部,也存在家长文化程度低、对子女教育投入低现象。根据实际,我校创设《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根据学生需要、教师特长、学校办学特色等情况,经过多方考察和研究,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礼仪是个人立身之本、国家治理之策,礼仪文化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属于德育范畴,又深蕴着美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人生成长启示教育,青少年学生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是一条有效可行的德育途径。我校
4、趣味性原则;根据小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做到难易适中,形式丰富,内容新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在参与中自信起来,以求实效。
5、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作出内容上的修改,以便控制课堂,适时调整。
6、开放性原则:教学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于课堂、校园、街道、社区等场所进行,充分发挥不同场所的作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礼仪课程”开发过程
1、明确目标。通过礼仪教育,学习礼仪知识,训练规范的举止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友好相处,为全面育人奠定基础。
2、确定内容。坚持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通过骨干老师开发编写、教学实验、检查考核等形式,把《文明礼仪课堂》做为首选校本课程教材,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考虑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相结合、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等事项。
3、联系社会。课程开发与社会环境相结合,征求家长建议和意见。
4、编写教材。李敏老师编写“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作为开展文明礼仪课程教学的依据,把文明礼仪教育推向深处。
2、家庭礼仪评价方法:每周评价一次,分学生自评,家长评,邻居评,同样分三个等级。
3、公共礼仪评价方法:每周评价一次,分学生自评,家长评,同学评。
4、社区礼仪评价方法:对学生参加社区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分“积极参加、参加、不参加”三个等级。
八、实施“礼仪教育”课程初见成效
学校在“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各方面工作取得长足发展。通过长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我校文明礼仪教育模式已初步形成、特色明显。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校风校貌也发生喜人变化,文明礼貌、尊师守纪、明礼诚信已蔚然成风,从而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高度信赖,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东平县第四实验小学
2013年10月
第五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晒书城小学《孔子传礼晒书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是新课改的一个重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学校全面提高学生各种素质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思路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它通过教学资源发掘,在校本课堂上让学生直接利用自身的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教师引导下的自主综合性学习。它强调学习者知识经验与家庭培养目标、社会需求等要素的整合,强调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来主动解决问题,是一门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展学生其他生活工作所必须的个性品质”为主要任务的综合程度很高的课程,与其他知识性课程形成明显的互补。
我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2012年7月初,完成了一系列的理论、计划、内容准备,2012年9月初,便迅速使课程内容走进课堂,完成了校本课程的成功开设。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成果。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资料
桃园镇晒书城小学坐落于著名的孔子晒书遗址所在地——晒书城汉代遗址,位于东里村庄北,凤凰山前。相传2000多年前,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时,曾游于东里村北凤凰山下,遭遇书淋湿后在此下马晒书。当时阴雨连绵,孔子等一行在众乡亲的帮助下,依托几棵大树搭起了草棚凉晒书。数日内孔子边晒书,边教书育人。世人因仰思圣德,建祠塑像祀之;又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所以一同祀之。匾曰:“晒书城”。
2008年9月,桃园镇政府对晒书城遗址进行了修缮,还原了晒书城原
貌。重塑孔子像,建成晒书亭。并以此为依托,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充分挖掘晒书城自然、人文景观,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建成石砌、木制房屋;对晒书城遗址进行修缮,使其全貌返朴归真。
通过学习儒家文化,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高雅的气质,塑造完美的个性,对个人意志的磨炼,人格的完善,身心的健康有着极大的裨益。
我校始终把学校课程的建设,置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文化传承之中。一方面以孔子思想的精髓,引领学校课程的实践,不断提升学校课程能力;另一方面,以学校校本课程的丰富实践,深化孔子教育思想的文化传承,彰显晒书城小学的文化个性。
我们尝试通过“活动创设”、“文化建设”和“课程研究”三条主线,在“学生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三个维度,展开“活动体系”、“文化体系”、“课程体系”、“理论体系”四个版块的深入研究,引领学生由浅入深的认识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将儒家文化教育与学会做人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塑造高尚品德,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形成我校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良好校风。
为了表示对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无上敬意,让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在当代青少年中得以传承和弘扬,特此献上“国学伴成长,书香溢校园”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教科书之《孔子传礼晒书城》,诚愿传统文化的德风,遍拂神州大地,德教之花,遍开中华!
二、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
本着课题研究的严谨、规范,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保持着高度科学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为了使校本课程能迅速地开发并加以实施,我们
建立了健全的可以运转的组织机构,我们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配备专任教师组织具体实施。分工合理,责任具体,易于操作,设置科学。既有行政干预,又有技术保障,教育办公室、教研室有关领导进行理论的指导。我校成功地开设校本课程的经验表明,领导重视是校本课程能迅速实施的先决条件,一个健全、科学、可以运行的组织机构是校本课程能成功开设的必要条件,我校正是依赖这强有力的保障,才使校本课程迅速的进入课堂。
三、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作为闻名世界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象征。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他所创立的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而且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进德修业”、“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乐教好学、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是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我校追忆和汲取先人思想精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将孔子的儒家思想融入到学校课程建设之中,同时与时俱进,把儒家文化中许多至今仍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宝贵时代价值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打造文雅的学校,培养儒雅的教师,塑造高雅的学生。
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我们祖先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块瑰宝。
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昭示着做人处世的道理,同时它的文化内涵更是涉及治学、教育、教育、艺术等诸多领域。传统的儒家文化内涵,无疑会在培养我国跨世纪的人才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儒家思想能够
在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的的根本。
通过学习并演艺儒家经典故事,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高雅的气质,塑造完美的个性,对个人意志的磨炼,人格的完善,身心的健康有着极大的裨益。
我校开展的走近孔子课题的研究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紧紧扣住学生发展这一主题,力求儒家文化能够在新生一代中得以传承和弘扬。
四、课程开发的目标要求
针对学生的发展和课题实施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我们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以及价值观的角度,对本册的《走近孔子》校本课程拟订了以下的目标要求,并准备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不断的调整和更新。
1、了解孔子生平简历,以及相关的传说故事,并能加以大致的讲述。
2、了解孔子关于治学方面的最典型的观点,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3、了解有关孔子及其弟子传人的典故、言论主张等。
4、通过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为今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5、让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
五、课程开发的程序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一定的程序,科学开发,规范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主体自主进行的课程建设过程,课程生成经过以下了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1)校情分析。我们结合本校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学校
特色创建工作等多种因素,确立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此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宗旨。
(2)总体方案确定。在校情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校特色创建的总体规划,根据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着手进行思考,对校本课程做出整体安排,确定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经课程开发小组全体成员讨论后,形成《校本教材《孔子传礼晒书城》教学指导纲要》,其中包括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及教学建议等内容。
(3)组织和实施。我们依据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和《晒书城小学校本教材《孔子传礼晒书城》教学指导纲要》,组织有关教师进行相应的学习培训。校本课程开发者自主申报课程开发部分,制定具体的开发计划,依据《教学指导纲要》中安排的序列,开展相应的课程开发。
六、校本课程的保障体系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的自主行为,它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强有力的行政保障。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更需要得到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我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一直十分注重课程开发的管理与保障。一是组织保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自任组长,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全面负责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二是经费保障。学校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开发和实施,确保校本课程研发的顺利进行。在校本课程即将面向学生启动时,就对开展校本课程所需的资金投入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论证研究,对开展校本课程活动所需的器材进行布置落实,资金的投入使校本课程内容能及时的落实,如果没有有力的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只不过是写在纸上的计划,挂在人们嘴边的空话,更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注意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必须有用的地方,能不花钱的地方则尽量的自己动手去做教学所需要的教学准备,既对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经济上的有力的、及时地、必须的保障支持,使正常的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又节约了有限的经济。
七、校本课程的实践应用
校本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更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我们将校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生活实际整合起来,避免学习的脱节。让学生有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密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突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
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创设情境,并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很重视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反对教师照本宣科,多采用资料查阅、阅读研究、生活实践、实验操作、心得交流等学习方式,把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和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七、校本课程的成效展望
学校特别重视利用教研活动来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开学初,学校领导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有关教师对实施校本课程的意见,对老师们提出的一些关于开展校本课程的意见和要求进行了详尽的思考,并作了相应的调整。在具体实施校本课程内容的过程当中,老师们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争取把每一节课都能最好的与学生交流。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经过老师们的辛勤耕耘,校本课程也和其他学科一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校本课程教学效果明显,教师在开展实施校本课程内容中,为每一节课都编写了教案,校本课程的每一节课的教案,都倾注了老师们大量的精力和汗水。校本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的编制,是校本课程内容得以实施的核心,校本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的编制,是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我们计划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把校本课程独特的教学方式向全体教师进行呈现,并作一次比较深刻的交流与探讨。我们也期望学生在校本课程中能获益匪浅,人人都有收获,在校本课程活动中,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学习机会。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是一个亮点,然它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我们大都处在起步阶段,所以各方面都期待不断的规范和提高。我校《孔子传礼晒书城》课程,对我们来说既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又是一次新的考验。虽然,我们的校本课程还不成熟,我们所走的路还不长,但是,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我们的课程将会因不断调整而日趋完善,我们的学校将会因特色突显而日臻完美。
肥城市晒书城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2013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