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单位:北京市第九中学
100041 课题负责人:郝显军 唐翠萍 蔡吉 通讯地址:北京市第九中学 100041 内容摘要:本课题于2001年9月正式申请,被立为区级重点课题。课题以选修课为核心、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要形式努力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它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拓展,而且还注重实验设计的开发与研究;不仅注重的理论探讨,而且致力于校本教材的编写与开发。在我校的课程实践中,教师在开发选修课教材方面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究尝试,在专家的指导下分领域分阶段编写出了一系列符合高中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教材和优秀教学设计,积累了丰富的选修课教学素材。同时,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 选修课 校本教材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和环境文化。作为课程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学校环境文化以及学校行政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内外校本课程研究的现状以及我校的具体情况,本课题组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以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切入点,确立了《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的研究课题,试图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校本课程教学模式、校本课程对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影响、对学校建设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选择、整合、丰富课程文化,以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从而推动现代学校文化的建设。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
1、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课题中心组承担
2、校本课程教材开发:以学科组为单位分学科承担
3、校本课程教学模式: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
4、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
5、校本课程教师的影响: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
三、研究方法
以选修课为核心、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要形式,以实验法和调查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为主。
四、本课题研究的特色及条件分析:
本课题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重在创新,涉及学科广泛、知识面宽,主要包括心理学、信息技术、学习方法研究与应用、文学、艺术、体育、军事、科技、劳技、理化等方面。它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拓展,而且还注重实验设计的开发与研究;不仅注重课程文化的理论探讨,而且致力于校本教材的编写与开发,开发新型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学科课程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财富,而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大胆创新的现代意识。
本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
1、课题组成员基本都参加过校级或区级科研方法培训,有参与“九五”课题研究的经验。
2、学校具有开设多种选修课的实践经验,不少教师进行了校本教材开发的尝试,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3、学校有多学科协作研究的氛围。
4、有充足的课题研究经费。
5、目前学校开设高
一、高二30余种选修课,为开展校本课程 开发、研究提供了时间、实验场所的保证。
6、本课题组有专家的指导和许多兄弟校的协作。准备聘请北师大教科所裴娣娜教授、北京教育学院梅汝力教授、区教科所特级教师王能智老师、区教科所孟佳、杨继英、王熹老师等作指导。
不利条件:
本课题组涉及的学科较多,人员较多,集中研究较为困难,准备采取任务分解、子课题研究为主的管理方式,共性问题大组集中学习研讨。
五、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准备阶段(2000年9月—2001年12月)
1、文献检索:查阅书籍报刊、选聘专家咨询、网上查询。
2、组织课题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组。
3、进行校级科研方法培训,学习基本的教科研方法和技能。
4、学习教育改革的新思想,分析有关课程文化的建设。
5、课堂实验准备:在高
一、高二年级开设选修课,课程计划、内容、形式由教师自行设计,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教材。
6、申报课题,进行开题论证。
(二)实施阶段(2001年9月—2004年7月)
1、任务分解
本课题将分解为以下子课题:
(1)课程文化建设的多样表现形式,包括学科渗透、专题性研究以及新课型等方面的探讨:由课题中心组和实验教师共同承担
(2)校本课程教材开发:以学科组为单位分学科承担(3)校本课程教学模式: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
(4)课程文化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影响: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5)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由课题中心组和实验教师共同承担
2、理论研讨、课堂实验、中期汇报
(1)搜集资料,组织学习课程结构理论,探讨课程文化开发与学生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依据。
(2)进行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编写符合教改要求、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校本教材。
(3)探讨课程文化建设的多样表现形式,进行研究交流活动(4)应用心理学理论,研究课程文化建设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影响。(5)进行中期汇报,展示初步成果。
(6)结合中期汇报专家评议意见,完善课题研究。
(三)形成成果阶段(2004、7、—2004、12)
1、编写出有特色的多学科校本课程教材;
2、各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成果总结,撰写相关论文;
3、撰写研究报告;
4、总结研究过程,总结参与课题研究的体会,梳理研究思路,进行工作总结;
5、编辑《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论文集,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6、构建学校完善的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7、申请成果鉴定与验收
六、课题研究内容和人员的调整和变动 1.研究内容的变化:
课题申请之初,拟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以及教学模式等理论进行深入探讨。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材开发的实践意义及选修课的特点各异,丰富多彩更具有研究价值。于是便倾向于实践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特色。在编写校本教材的同时编写教案。
2.研究人员的变化:
由于张跃民的人事调动,王颖老师离开了行政岗位,课题组的负责人发生变化,由郝显军副校长和教学主任蔡吉以及科研室副主任唐翠萍共同负责。
七、研究的成果
1、进行校级科研方法培训,学习基本的教科研方法和技能,2002年4—5月,唐翠萍、王颖还参加了区教科所组织的科研培训;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参加市研讨会;2002年1月27—29日,全体课题组成员利用休息时间在北京小学参加了总课题组组织的学习研讨会,师大价值文化研究中心兰久富教授作了《价值观理论与价值观调查》的报告,吴定荣博士就《学校文化的概念》谈了自己的看法,老师们积极性很高,感触很深,更新了观念,收获很大。唐翠萍介绍了我校选修课的开设情况,与会代表都对此很感兴趣。
2、学习教育改革的新思想,分析有关课程文化的建设和校本课程的成功案例;
3、在高
一、高二年级继续开设选修课,加大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
4、组织了三次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布置阶段性任务,进行阶段性总结。
5、进行校本课程教材开发。部分老师编写出了符合教改要求、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校本教材,完成了一些选修课教案。
(1)Early Bird
蔡吉
主编(2)《小荷才露尖尖角》
高笑旭 主编
(3)《中国结艺》 贾淑霞 主编(4)《朦胧诗赏析》 张晶晶 主编(5)《化学实验选修课教案集》 董志美 主编(6)《九中选修课优秀教案集》 科研室 主编(7)《化学与生活》 杜素英 主编
6、专著
(1)《Classroom on Air》高中英语空中课堂
蔡吉编委
华夏出版社2003年
(2)、高中生素质教育综合读本《人与社会》(全一册)
唐翠萍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3)、高中生素质教育综合读本《人与社会》(上、下册)
唐翠萍编著
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4年版
(4)贾淑霞老师的《中国结技法》光盘,在全国发行 7、2003年3月九中组织了全市的研讨会,贾淑霞老师的劳技课《中国结创编》在大会上做了展示。另外有24位老师的选修课向与会人员全面开放,得到了大会的一致好评。8、2003年7月,有6为老师的6篇文章被收录在《学校文化创新》一书(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
9、徐晖、张坤、张晶晶等老师的论文在全市研讨会上做了交流,33篇论文获奖。国家级3篇、市级10篇、区级20篇;共发表9篇论文,其中国家级3篇、市级6篇。
10、共做研究课、公开课22节,其中国家级两节,市级6节,区级14节。
八、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课程建设是基础教育改革中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为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综合的载体,课程设置与教学理念突出地体现了教育中蕴含的文化。素质教育要求实施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价值观,采取富有特色的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课程改革面对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要求学校根据育人目标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其过程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因此,学校课程改革的过程,既是学校对国家课程的科学实施的过程,也是学校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的过程,更是学校根据育人的目标,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进行选择、整理和提炼的过程,从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生成课程文化。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课题组成员对校本课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逐渐发生了转变,树立了新型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在实践方面,教师和学生都是选修课建设的主体。选修课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的提高与发展。
我校以主体教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体精神和能力,培养能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公民。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构建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特别是通过校本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以及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验,创设了九中课程文化特色。
(一)必修课改革探索
我校为了进行必修课改革的试点,在每个年级都开设了理科和文科的实验班。在实验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材和适当的教学进度,如物理教师选择了和师大附属中学相同的实验教材,并且在两年的时间完成授课任务,并且增加了部分大学预科水平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我校将继续进行必修课改革的探索,总结经验,为全校的必修课改革积累实践经验。
(二)增设选修课、活动课
九中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师的特点,开设了多个层面的选修课,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校现已开设了不同层面的选修课40多门,还将陆续增加新的种类。
我校的选修课程包括学科性研究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数学思维训练、物理学思想史、意志品质培养与心理调控、环境调查与环保)、社会类研究课程:(古诗词欣赏、心理探究、中国的园林艺术、外国文学史)。技艺类研究课程:(中国结结艺、多媒体制作、科技小制作、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健身操创编)等,从选修课的活动形式看,包括学科拓展型、实践创新型、活动体验型、探究型选修课等形式。选修课的开设适应学生的需要,重在培养学生拓展性能力,为个性化成长提供空间,使学生的学习从书本拓展到社会生活与实践领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特殊专长。
我校积极倡导教师每人都能开设一门选修课。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的校本课程框架已初具规模。根据选修课的内容,采取相应的考核方式,论文写作,论文答辩、作品制作、实验操作、表演等,以求评价方式多样化。学校也加强了选修课的管理,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自选四门选修课,选修课实行了学分制。
同时,我们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开课,提高了选修课的吸引力和整体水平。参与开设选修课的人员,有教师、行政干部、实验教师、退休教师、还有外聘的工程师。在开设选修课时,要求教师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自主性和主体性”、“多元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原则,来设置选修课程。我们力求使选修课在内容设置、课程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具有相对的开放性。同时,选修课摆脱升学压力的制约,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相对的灵活性,既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的提高与发展。选修课要求教师要有课程开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申报选修课的教师要有课程计划,评价方案和课程总结。我校的课程实践中,教师在开发选修课教材方面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究尝试,很多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材料,编写了具有九中特色的选修课教材,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不断创新。
活动课程包括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班会、团委、业余党校、文艺体育等活动。九中活动课的宗旨是希望培养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校通过活动课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大舞台,为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主教育、自主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必修课、选修课、自主课程三类课合在一起,加上学校文化建设这个隐性课程,初步形成我校的课程结构。可以说,多种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供一种新的有力的保障,对学校硬件设备、学生文化、教师文化以及学校行政文化都将带来一定的效益,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全能的发展。同时,它也让教师拥有课程与教学的自主权,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有自主性、发展性、求异性和创新性。
(三)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尝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九中的学生中间,流行着一句话,甚至有许多学生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这就是麻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对同学们的寄语:“今天的学习质量就是明天的生活质量!”我们深知,学习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方式的选择。为此,在课程改革中我校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升。这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活动来实现的。
1.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科学探索课
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就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一直到大学,都写不出一篇象样的论文。我们的学生在科研能力方面太欠缺了。所以,我们利用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研究、探索能力的出发点。首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就如何选题,怎样申报,怎样设计研究计划并开题论证,如何写科研报告,如何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怎样采集和整理信息、搜集资料等问题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培训,并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全面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科学探索课。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的探索后,向全体同学和教师展示研究成果。学校在学期末,召开科学探索成果展示活动,并将优秀的科研成果编撰出版九中的校本课程教材。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尝试了一种积极、生动、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所在。
2.开发区域课程资源,积极探索“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尝试社会参与性体验学习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从学科教学内容出发、结合社会实践要求,有计划的选择学科实践活动,进行与教材相关的课外活动,通过课内外教学结合,开发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课十分重视区域教育资源的开发,本着“区域资源,教育开发”的原则,学校把课堂延伸到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求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使学生超越书本知识的局限。学校要求学生在生活、社会实践中,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问题,并深入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社会活动领域,探究、参与、体验。
3.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
首先我们不妨对几种类型的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学习方式一般包括接受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接受式学习注重知识的传承,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规律性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在效能上的这一特点,使接受式学习一直成为学生在学校的主要学习方式。但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主体地位体现不充分,更不用说主动探究和实践创新了。体验式学习可以实现对知识和技能的再现和模仿,可以使学到的操作技能得以强化,并可以通过解题模式的建立,提高其心智技能,但在知识的迁移与灵活应用,尤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有其局限性。探究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怎样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假设、自主探讨、自主结论的学习方式,在探究中学生除了获得探究结果外,还可以获得参与探究的亲身体验,获得思考问题的新视角、解决问题的新办法、说明问题的新观点。这样的学习,需要调动全部的知识系统和经验系统,这对一些学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由此可见,各种学习方式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局限性。
学习方式应是多元的、并具有丰富内涵与发展功能的结构性综合体,即不能把接受式学习视为学校唯一的学习方式,也没有必要使任何知识都通过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来获得。因此,我们尝试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思维的途径,进行“探究思维训练”教学模式的实验,另一方面,吸收活动课程在创设自主探究情景的优势和传统教学双基扎实的长处,走“学科教学活动化”之路,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尝试,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程观念的更新,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换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不但要成为主流文化的推介者,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理解和宽容、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进行文化整合。学校注意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学生潜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开掘。理论学习使教师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们普遍树立了尊重学生的思想,努力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以朋友和同事的眼光看学生;尊重个性,鼓励学生想象、提问、质疑、挑战,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在基本方法、思路,甚至包括人们已经承认的科学原理上允许异议;教师们还根据课堂情况的变化善于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更多地把自己看作课堂的组织者、与学生一起学习和探究的合作者、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现在,九中教师自觉学习新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外语,参加研究生班的进修以及攻读硕士学位……学习与更新,已成为教师自我提升、做好工作的自觉行动。
我们正在思考,在今后的课程管理中逐渐引进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构建双界面的课程组织管理模式,不断深化课程文化建设。我校的课程建设实践,还要进一步开展。困难肯定不少,但是,我们坚信,课程建设必将继续引导我们思考如何落实素质教育,也就必将加速我们教育创新的步伐。
引用文献
1、柳夕浪 《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模式”——以交往活动课程的开发实验为例》《课程·教材·教法》 1999年第12期
2、陈建 等《影响的因素:以台湾S 小学为例》《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10期
3、丁 钢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4、季 苹 《论课程结构
(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小学管理》2001年第2期
5、大同中学《合作与探究——上海市大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几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7期
6、南京师大附中《分层递进与全员参与——南京师大附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8期
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施瓦布与斯腾豪斯“实践课程模式”思想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8、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9、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背景、进展及现状》《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
10、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机遇与挑战》《教育评论》1999年第1期
(执笔:唐翠萍)
第二篇: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总要求,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研究,致力实践探索,努力构建具有潘径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个性化办学、教师个性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形成,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二、基本原则
1、“以校为本”的原则。要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乡土资源,进一步挖掘、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构建符合“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个性化办学,促进学校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2、“以师为本”的原则。坚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坚持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和实践中,努力造就一支兼具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
3、“以生为本”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从学生的发展水平出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课程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努力将学校办成“学生喜欢的学校”。
三、总体目标
1、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努力做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形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尤其要重点建设好课本剧、篮球、理化生探究实验、木雕、班班歌声等课程。加强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和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尤其要注重:(1)引导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激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2)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难问疑;(3)引导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鲜活的直觉判断力、活跃的思维发散力;(4)引导学生发展顽强的学习意志力,增强耐挫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5)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成功与合作,培养尊重他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6)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新的载体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与实践,努力使全体教师能够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工作;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形成一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促进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1)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高水平的实施者,而且要努力成为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和开发者。(2)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由注重结论的“传承式、灌输式”转变为注重过程的“探究式、互动式”。(3)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4)促进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引导教师钻研教育理论,培养探究意识,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要努力抢抓课程改革契机,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力度,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示范辐射作用更为充分。
四、组织领导与管理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杨XX
副组长:陈XX、吴XX
组 员:林XX、张XX、黄XX、蔡XX、张XX、黄XX、许XX
李XX、张XX、李碧秀、李XX、李XX、何XX、杨XX2、构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网络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
教务处
课程开发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开发组
评价组
教 年研 段组 组
第三篇: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开发的方式和步骤并就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最后文章就课程开发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关键词:信息技术 校本课程 课程资源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一、补充性原则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必须在信息技术国家与地方课程计划框架内,把握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对信息技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起补充作用,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这是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存在的意义与研究空间所在。
二、共享性原则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从工具性的角度而言具有通用性,是信息技术在高中各个学科中应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根据需要开发出来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要注意共享。这种共享体现在:
1、其它学科在进行信息收集、处理、表达与交流时,可以有相应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予以支持,以此来强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
2、信息技术学科自身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重复性开发校本课程,因此建议已开发类似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学校将该类资源通过可行方式实现共享。
三、实用性原则
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关于学生信息素养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高中信息技术非常重视学生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而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益补充,它的开发也必然要围绕学生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解决为主线,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可操作性原则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根据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特点与相关的便利条件,建立能够做到学生选课方便、教师上课方便集发展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于一体的信息技术网络学习的平台,保证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以负责任的态度学到有用的知识与技能。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方式与步骤
一、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方式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与校本课程自身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依托于信息技术网络学习的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共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享与课程的可操作性,开发主体是学校里的信息技术教师,开发模式为实践→评估→计划→开发,相应的课程开发方式有三种:改编、选用、新编。
1、改编
信息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与此相关的国家或地方信息技术课程都存在着内容滞后于形势的现象。我们可以考虑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拓展,加强对某一个主题的学习,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空间;既做到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关照全体学生,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从而达到对现有课程的补充。
2、选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Internet网上有关信息技术学习的资源也日益丰富,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共享性原则,我们可以考虑将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予以对外共享或与相关校本课程资源拥有者进行协商,直接采用他们开发的校本课程,取其精华,转变成为适合自己学校学生上课的校本课程资源。在没有实现共享的初级阶段,我们也可以考虑将一些知名IT网站主办的工具性栏目介绍内容,经过适当的组织,让学生参与学习,以增强学生在信息处理、交流与表达方面的能力。
3、新编
随着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人类社会推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使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表达和交流的方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对应于信息处理的每一环节,我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特长与学生的兴趣,在信息技术国家课程课标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已有的课程资源,开发相关的主题。它可以包括信息技术发展史、信息技术前沿探究、动画处理专题、视频处理专题、IT教程制作处理专题等等。在开发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期间注意结合学校活动、其他学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需要,增强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步骤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大致遵循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经历需求评估、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这么几个必经阶段,每门学科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过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程又有各自的特点。本人自2001年任教高二网页设计课程,经过两年的试教,熟悉了该套教材,发现有一些不太完善的地方,于是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标制定以后,决定依据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改编方式,尝试对浙教版的网页设计教材进行重新整合,试图使其更适合我校开设网页设计课程的实际需要,取得的实践经验汇报如下:
1、需求评估
网页设计过程是各类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建设网站。制作者首先应具有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
人工智能初步算法与程序设计其次要有一定的美学、心理学常识;再次具备计算机技能。根据以上学习的内容与目标来判断,该网页设计课程的学习典型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阶段、作品设计阶段。该学习内容可以涉及信息技术新课标的五个选修模块如
数据库管理技术网页设计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右图所示。网页设计校本课程的目标――能够制作网站,它的前台部分可以涉及新课标中的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它的后台部分可以涉及新课标中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及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基于互联网中与网页相关的如著名的“蜘蛛”、“爬虫”等软件可以与新课标中的人工智能初步选修模块挂钩。在一个学校一个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方面一学年只开设一门选修课的情况来看,既使是在零起步的情况下,也无论从教学内容准备、师资、还是场地、设备方面都不成问题,而且在有以往积累的情况下,可以有计划的逐步增加教学内容的容量与深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系统地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承担的任务非常繁重,在忙得时候可能上课期间都要被叫出去做一些维护工作。因此如何做到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与学校信息化管理两不误,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比较现实的问题!
分层教学是信息技术学科用来解决学生参差不齐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个人觉得这是一种理想的方式。班级范围内分层,不是高考科目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一定有这么多精力来精确实施;年级范围内分层牵涉范围太大,需要涉及机房、排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课与师资分配,弄不好还会造成各方面矛盾。
再深入一个层次,我们目前发挥了我们自身所拥有的信息技术优势了吗?拥有发达信息技术的我们受到学校班级授课的限制,将教学局限于班级教学,仅仅局限于我们学校里的学生,这对于其他尤其是西部地区渴望学习数字技术的人们提供了我们的帮助吗?
2、确定方案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标的指导思想指引下,根据我对网页设计课程的理解,综合考虑自身长处、学生需求与工作的实际情况,利用网络交流跨越时空的特点,确定如下目标:
A)制作《网页设计互动学习的平台》,它应具有如下功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的功能、有利于老师实施网络课堂教学的功能、学生作业上交及评价功能、诸如视频教程、校本课程、电子教案、智慧资源等课程资源共享的功能、学生优秀作品登记与发布的功能。
B)根据以往授课经验,制定网络授课计划,列出每个专题的课题名称与所需的授课时间,然后将网页设计课程每节课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尤其是有关如何操作的部分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录制成为视频,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编号,等到《网页设计互动学习的平台》创建完毕以后,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对学生尝试进行授课。
3、组织与实施
基于以上思考,经过若干年地实践,结合省编《网页设计》教材,发挥自身特长,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采用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范例,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以网页设计过程中的知识点介绍练习为结点,内容分为知识点介绍、练习及相应操作视频点播、思考与拓展等几部分组成的《网页设计互动学习的平台》,目前已完成一个学年18到72课时的网络课程容量,大致分为31个阶段。
其中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的评价。预计此阶段区间课时容量可以是4到11节课之间。
依托该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对课程的内容与任务逐步拓展,部分内容可根据小学、初中、高中整体教学地需要平滑下移至初中、小学。
总体而言:在该网页设计校本课程的开发初期,我们制作相关的视频教程应以网页设计工具的使用及网页设计基本概念介绍为核心,网页元素图片、动画的制作工具介绍为辅,每阶段对应的学案所布置的任务应有梯度,相互之间有机联系,将多个看似不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培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完成自主选择完成任务地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对于教师而言需要教师根据给定格式,提供他们的视频教程与相关的学案,即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平时更加钻研教材,将有规律性的、需要重复讲解的内容录制下来,制作成适合学生自主点播学习的视频教材,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在学生跟不上进度或老师无法同时兼顾课堂的时候实施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的策略。
经验之谈
网页设计校本课程从筹划到完成,大致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所设计的《网页设计互动学习的平台》在2005年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中获三等奖,在试教时期出现了并发访问困难的现象,经过改进后现在在课堂上已能够正常使用,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达到了兼顾全体学生,老师与学生各取所需的目的。由于该门校本课程由一个人统筹规划并且是作为正规课程来上,所以遇到的阻力比较小,不需要太多的协调问题,但是如果要同时开出多门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让学生进行选课,那就需要以组为单位进行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时还要按照教师申报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制定相关校本课程内容及简介、制定选课指南、组织学生参加选课培训、学生选课等相关流程,妥善解决好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的选课及对学生的评价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信息技术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紧密相关。丰富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为信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息技术校本课程的规划、开发、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具有学校特色的活动、文化等信息资源,能够为特色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因此要能够成功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就必须做好相关课程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这类资源可以有教材本身、与教材配套的教辅用书及光盘等、校内教师的电子教案或课件或教学录像或教学案例等数字化资源、与校运动会等活动有关的图片或视频等数字化资源、学生完成作业上交的数字作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知识、技术、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成果等等
二、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很大程度上该校外课程资源是指数字化资源,如没有时空限制的数字图书馆、类似于K12之类的资源库、可从中国基础教育网等教育类门户网站中免费获取的数字资源、可从信息技术课程网等专业学科网站获取相关的数字资源、亦可从天极网之类的IT行业网站获取相关数字资源、各类搜索引擎中直接查找需要的课程资源。除了从Internet获数字资源以外,还包括校外的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高校等社会资源、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人力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等。
三、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协调和共享机制
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相互之间的交换要建立有效的协调与共享机制。对于这一点,以前由于缺乏信息资源标准,各地教育资源建设自成体系,无法实现有效交流和共享。可喜的是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在2002年8月,由教育部正式发布了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并依此建立了国家级的基础教育资源库,这些都标志着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注意事项
开发者们可能会在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忽视一些问题,这里再次提醒,希望能够引起注意: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一、学段之间的合理衔接
每个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都有不同的目标。从信息技术本身具有的技术性与人文性角度来考虑,从小学到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目标则由倾向于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逐步转移至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当然由于各地区信息技术学科建设发展的不平衡,高中阶段通过共享、改编的方式适当设立符合自己学校情况能解决实际问题且能帮助其他学科进行学习的技能性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也无可厚非,但要注意分清主次。
二、实践→反思→再实践„„
任何一门校本课程的开发都需要根据反馈进行再次修改,以适应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这个过程没有终点。这一点对于信息技术知识更新频繁的信息技术课程来说犹为显得重要。当教师在拥有了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时,应紧密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过程出现的具体情况,积极地对课程进行调整和补充,使之不断完善,最终使教师设计的校本课程顺利转变为适应学校自身实际情况需要的校本课程。
三、选好网络平台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应发挥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选择合理的网络平台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相关素材资源的收集与相关教学行为的管理,以拓展校本课程教学的时空范围,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教学。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完成各类资源管理、作业上交及评价的网络平台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如果实在存在困难,也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的原则,选择象天空教室等一些优秀的网络教学平台来借签使用,帮助自己有效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校本课程教学。
四、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主题或活动形式出现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亦根据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之类的指导原则,遵循高中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主题或活动,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校本课程作品设计,解决实际问题,表达他们对某一活动或某一观点的看法。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五、关注全体学生发展,合理实施各类评价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应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拓展,设置形式多样、门类齐全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选择,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特长发挥与个性的张扬的现实基础,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让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达到全体学生都有收获的目的。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具备可操作性,评价指标简捷有效,评价过程快捷实用。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个体以及其他同学或根据学生表现进行人工智能评价,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实施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判定谁优谁劣!
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专家的指导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融入学校整体校本课程开发与区域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大环境之中,在学校甚至区级部门的协调下有调不紊有序进行开发。它需要我们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把握学习相关的课程理论基础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应用。这就需要请区一级甚至更高级别的校本课程专家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评估和指导,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理论的基础,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实践目标,为我校校本课程向纵深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保证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意见
2、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试行)
3、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4、区域推进农村中学校本教研的策略研究 余杭区瓶窑一中 费建良
5、校本研究指导 青岛市教育科研网 解本利
6、课程资源建设与利用 丁革建
7、阳店一中校本课程实施总结 李江波
8、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徐晓东
第四篇: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的研
究课题中期报告
黎明中学
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2014年4月,我校向市教育局申报《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的研究》。从4月开始酝酿准备,经过几个月的时间,现已完成课题阶段研究,取得了预定成果,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选题的意义与研究背景
校本课程是继中央、地方规划课程之后的结合学校创办特色或地域特点而实施建设的补充性课程。《美术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不同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意味着,基层学校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来开发或设计自己的课程。其目的也是提倡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美术课程,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弊端和不足,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地方性,更能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更好地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也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为教师创设了展现自己才干和特长的舞台,增进了学校教育工作的人文性和灵活性。
新的美术教材与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材的内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情境与学生的实际文化背景差距过大。
2、教材内容所要求的教师综合素质与实际教师的综合素质差距较大,有的教材内容教师也不好掌握。
3、教师和学生的美术用品达不到教材内容的要求。
现在的美术教材是循环使用的,美术教材的循环使用,也就决定了其内容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而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国家、社会、家庭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久而久之,必然会形成一定的矛盾,因此教材内容也应相应做些调整,以便适应教育的新要求。农村学生的美术基础也相对城市孩子的美术基础大大落后,站在城市孩子的美术基础上去编写,去使用这套教材,会给农村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这种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会使他们对这一学科失去信心,进而放弃,最终达不到“美育”的目的。基于以现状,我们认为美术教材必须补充新的内容,农村学生所熟知的,喜闻乐见的内容,并且也可以补充新的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开发学生智力,达到美育的目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学校美术主要以教材为主,教师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从而导致学生的美术活动比较单一,局限于课堂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农村的资源优势没有好好利用起来。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提出了 “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的研究”这一选题。
二、概念的界定
美术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进行的适合学生具体情况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研究过程。因地制宜的把农村乡土美术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创造性地开展农村这片自然资源和贴进学生生活的素材,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让学生以美的渴望去了解生活,以美的眼光去欣赏生活,激发学生的活力。
三、理论价值和事实依据
本课程的研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探索出一条充分利用身边现有资源,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艺术教育的有效模式。
1、学校美术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并不完全适合农村学校。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喜欢但无法完成,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无法体现。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弊端,提高了教师对美术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2、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于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因此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实际情况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由于美术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为进行美术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四、课程应用价值 校本教材的编排,除了教师“苦心经营”、“苦苦寻觅”外,提倡让学生自己从身边、周围环境中寻找感兴趣的素材,充分让学生从大自然中自主吸取营养,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美术校本课程中某些项目的开发中注意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我们还进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和新的思维模式,这是大脑的变革,它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五、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本课题研究力争实现以下创新:
(1)从只注重理论研究转变到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对实践应用的指导作用。(2)扩大课程内涵和外延,将“大美术观”从理论转变为实践应用。
本课题研究以大课堂为平台,以新课程及新课程下的农村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新素质要求下如何全面增进学生美术潜能,丰富美术课程资源。探求更科学,更合理的美术课程资源,更新教学途径、方法和规律,改变学生旧有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创新之处是以多种形式的民间文化艺术为基础,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高质量的具有实效性的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
六、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我们附近具有丰富的地方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知道种子粘贴画的历史,并了解种子粘贴画的创作知识;方法和过程方面,让学生在收集材料、制作作品的活动中认识到方法的多样性,不同的表现手法会产生不同的作品表现效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激发自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本课题研究的的主要对象是当地农村中学生。本课题首先进行调查法,通过学生对美术教材上的内容与适应当地教学的内容进行对比,看学生对哪一项比较感兴趣,运用实验法形成初步判断,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经验总结法做最终总结,形成初步成果。
实验措施 :
1、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相互配合,统体协作,保证课题实验的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
2、争取学校对专项课题实验经费,用于课题资料的购买、实验研究活动的开展等。
3、定期召开课题实验会,交流课题进展情况,并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改进研究方法,确保课题的研究到位而有实效。
七、研究过程: 本课题实施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年4月-5月)撰写开题论证报告;
第二阶段:(2014年6月)分年级研究种子粘贴画的开发和利用,完成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收集有关资料;
我们选择七年级学生,通过对种子粘贴画的了解,种子、胶等工具的了准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运动身边常见的各种种子简单的粘出一幅作品。第三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0月)分年级利用种子粘贴画与各学科、地方特色、废旧材料等的开发研究。完成第三阶段的研究工作,并收集有关资料。第四阶段:(2014年11——12月)撰写结
研究成果:
经过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此课题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1、形成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共识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过程中,通过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2、编写一本校本课程教材
根据农村学校限有的条件,我校开展了利用身边材料如各种颜色种子,运用线条或平面粘贴的方法,制作出一幅幅美丽的种子粘贴画。编写了《种子粘贴画校本课程》教材。
3、学生竞技能力增强,教师理论研究能力提升
学生美术兴趣更加广范,参加各类比赛增多,获得名次及规格更高,林甸县中小学美术作品展,我校多幅作品荣获一等奖;大庆市美术作品展,我校种子粘贴画获优秀奖;在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手工制作评选中,我校有6幅种子粘贴画参展,我校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美术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研究结果和结论:
经过我们《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的研究》经过调查研究,了解了学生美术学习基本情况、学生利用美术教材的现状,美术教师及美术设备配置的现状,分析了学生对现行美术教材不感兴趣的成因,美术教师使用教材的困惑,通过学生和教师实践过到较好的效果。我们课题组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关注身边的美术资源,培养了他们善于发现、善于创造的能力。同时引导他们关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快乐生活和茁壮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对他们今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的研究》课题组
2014年7月
第五篇:古夫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古夫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该课题研究,旨在进一步增强学校和我校教师的课程意识,改变国家课程一家独大的局面,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和谐的课程体系。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和要求,推进校本课程实施,凸显学校特色。完善课程管理体系,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联动的课程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在课改的深水区上下求索,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校本课程的定义:
1、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的良好个性发展需求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自主性和多样性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三种属性,即关联性、校本性和自主性。
2、校本课程的特点:主要指校本课程的结构、功能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区别。集中表现在:校本课程多属于实践性课程。它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学习需求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以问题探究、实践操作、社会服务等形式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
校本课程具有的三个特征,即实践性、探索性、主体性。
3、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课程为指导,依据学校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
学校教师自主、独立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开发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课程开发的行动和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发展的过程。
4、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校本课程开发” 一般指所开发出来的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校本课程。其广义的校本的课程开发,“既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包括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5、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这种系统工程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性强;难度大;各有特色。这些特点将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须坚持规范性、注意灵活性、强调创新性。
三、课题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1、按照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开设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校本课程。
2、加强校本课程与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研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3、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5、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和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能力。
6、完善课程管理机制,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四、课题的研究近况: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改标志性内容,是市教科院重点抓的课改项目之一,我校也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改的难点,申报了省、市、县三级课题“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随着课改深入,重点也似乎发生了转移,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课题也随之沉寂了几年,而在这几年,兄弟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学校开发出了成型的课程,正在逐步形成特色。
五、课题研究方法及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理论学习,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解决以下问题:
1.将我校基本成型的一批课程定型成册。
2.开发一批引导学生文明行为、形成文明习惯的校本课程。
3.通过开发校本课程锻炼一批教师,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4.筛选适合打造特色校园的课程,逐步形成特色课程体系。
六、课题研究机构:
课题负责人:
庞广勇 中学高级教师,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课题总体规划与实施。
赵儒尧 中学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与运作。课题指导小组:
严传铭县教育局主管教学副局长。
谭荣县培研中心副主任,县校本课程开发课题负责人,县校本课程开发主管教研员。
余运武县教科规划办领导,县校本课程开发课题常务研究员。张拥华中学高级教师 校长。
庞广勇中学高级教师 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课题研究组主要成员:
庞广勇 中学高级教师,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课题总体规划与实施。
李祖锐 中学高级教师,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负责德育课程开发与审核。
赵儒尧 中学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与运作。
袁秉芳 中学高级教师,教务主任,负责文化课程开发与管理。王承 中学一级教师,政教主任,负责德育课程开发统筹。杨江涛 中学一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班主任,德育课程与语文校课实验教师。
李国猛 中学高级教师,数学教研组长,校课开发备课组长。贾代英 中学一级教师,英语教研组长,校课开发实验教师。马宏勇 中学一级教师,理化生教研组长,校课开发实验教师。朱光玲 中学二级教师,综合组教研组长,校课开发实验教师。
七、课题研究阶段划分:
主要研究阶段:
2013.9-2014.8 实施第一阶段:编制课程纲要、成立校课备课组、整合现有校课,形成一至两本指导书。
2014.9-2015.8 实施第二阶段:落实校课纲要,开发一批新课程,编制成册一批新的校课指导书。
2015.8-2016.8 总结推广阶段:整合校课指导书,形成校课指导书体系,筛选我校特色课程,形成特色校课体系,收集校课教学案例、汇编校课指导书。
最终研究成果:校课指导书汇编,形成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收集校本课程教学案例、教学光盘、汇编教研论文、案例集。
201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