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类课题参考
附件1:
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类课题参考
一、哲学类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2.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历史作用的典型调查
3.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
5.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建设的典型调查
6.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
二、经济学类
1.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的途径及方法
2.新兴战略产业的培育机制
3.后金融危机时代通货膨胀治理
4.西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提升
5.中小企业转型成长
6.物联网等服务业新业态发展
7.发展低碳经济问题
8.鼓励民间投资体制与机制改革
9.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10.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研究
11.公共政策对居民消费影响
12.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
13.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
14.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策研究
15.减小居民收入差距途径的调研
16.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企业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
17.区域产业转移和协调发展
18.居民消费意识与消费结构
19.其他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相关课题
三、法学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宪政问题研究。
2.党的领导、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
3.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和法律保障研究。
4.物权法实施问题研究。
5.知识产权法问题研究。
6.婚姻法实施中的问题调查研究。
7.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
9.刑事法律问题调查研究。
10.民事法律制度完善研究。
11.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12.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
13.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14.我省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15.我省行政法治实践的调查研究。
16.我国反垄断法的理论和实践。
17.江苏农村合作社法律研究。
18.侵权责任法律制度研究。
19.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调查研究。
四、教育学类
1.社会变迁与青少年人格塑造
2.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个性成长
3.传媒多样化与青少年成长
4.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与身心发展
5.高校教育服务学生满意度调查
6.高校行政和学术权力的运行机制
7.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8.城市贫困家庭学生教育问题
9.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10.农民工子女流入地就学问题
11.流动儿童城市生活和学习适应
12.农村教师发展状况和保障机制
13.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运行状况
14.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15.其他有关我国当前教育发展问题的项目
五、社会学类
1.下岗职工生活状况与再就业
2.返乡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
3.居民住房期望与居住意愿调研
4.居民就医认知、态度与行为选择研究
5.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婚姻家庭问题
6.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调查
7.民族地区农(牧)村少数民族人口就业和外出务工情况调研
8.老年人养老与服务体系构建
9.流动人口家庭社会服务需求调查与对策
10.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
11.新传媒环境下的公众信息获取与传播机制
1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13.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现状
14.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调研
1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问题
16.流动人口社会保险接续问题
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
18.农村社会安全与维稳方式转变
19.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20.村级公益事业发展现状及模式探索
21.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22.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23.农民工市民化的困难和路径
24.残疾人社会权利与保障体系建设
25.其他社会民生热点问题的项目
六、管理学类
1.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管理
2.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现状
3.食品安全管理
4.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与管理
5.可回收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
6.中国特色老龄化社会管理模式
7.扶贫救助管理和模式创新
8.网络社会运动及管理
9.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及其管理
10.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与问题
11.公共服务目标群体的需求表达机制
12.公众参与的模式和途径探索
13.垄断性行业与公益性事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及管理
14.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的价格监管机制和手段研究
15.创意产业发展战略
16.志愿者组织的社会功能
17.志愿者参与社会基层管理的模式创新
18.企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创新
19.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20.新型媒体的发展与企业营销战略
21.制度变迁、公司信息披露与内部人交易行为
22.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民营企业的战略定位和竞争优势
23.后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风险与应急管理
24.国企高管薪酬管理制度改革
25.全球化背景下的服务业发展
26.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
27.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道德的关系研究
28.当前我国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相关问题的其他调研项目
第二篇:南京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类课题参考
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类课题参考
为引导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类活动更好地突出时代主题,关注民生需要,研究回答我国、我省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制定《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类课题参考》。这100个总目,供同学们选题、构思参考;同学们也可以根据本学院及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在参考课题总目的情况下,自主申报调研选题。
总的要求是:鼓励参加实践调研的同学认真学习理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用建设性的态度,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经验,独立思考,以小见大,创新认识,开阔视野,培养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和科学严谨的精神,锻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争为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作出积极的贡献!
哲学文化类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3.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历史作用的典型调查。
4.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
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
究。
6.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建设的典型调查。
7.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
政策法律类
1.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2.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与状况的调查研究。
3.医疗与药品的监管体制、机制和现状的调查。
4.影响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与分析。
5.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转型和行政改革典型调查。
6.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
7.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研究。
8.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个案研究。
9.市政管理机构建设和体制改革调查研究。
10.社会保障制度实证研究。
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宪政问题研究。
12.党的领导、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
13.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和法律保障研究。
14.物权法实施问题研究。
15.知识产权法问题研究。
16.婚姻法实施中的问题调查研究。
17.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
19.刑事法律问题调查研究。
20.民事法律制度完善研究。
21.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22.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
23.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24.我省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25.我省行政法治实践的调查研究。
26.我国反垄断法的理论和实践。
27.江苏农村合作社法律研究。
28.侵权责任法律制度研究。
29.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调查研究。
经济社会类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典型调查。
2.金融危机下企业责任问题研究。
3.我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进程的调查研究。
4.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调查研究。
5.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研究。
6.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需求问题的调查研究。
7.货币、保险和期货市场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
8.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9.民营企业中业主和雇员关系问题的案例研究。
10.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典型调查。
11.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典型调查。
12.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典型调查。
13.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
14.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典型调查。
15.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
16.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17.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
18.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19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化调查。
20.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21.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22.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和分析。
23.社会信任问题调查研究。
24.国家认同问题的调查研究。
25.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变动的单项调查。
26.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27.我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
28.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29.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典型调查。
30.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
31.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32.新的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调查研究。
33.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
34.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35.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
36.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
37.城市中农民工状况的专项调查。
38.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典型调查。
39.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40.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41.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
42.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43.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法制化、规范化的调查研究。
44.社区物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典型调查。
45.节约型社会及节能减排问题调查研究。
教育管理类
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我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2.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调查研究。
3.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调查研究。
4.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课题研究。
5.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
6.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典型调查。
7.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8.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9.加强和改革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典型调查。
10.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1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大中小学教育。
1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
13.中西部农村教育发展困境问题调查研究。
14.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的调查。
15.国家高考人数首次下降问题调查研究。
16.学区制度实证考察研究。
17.现代大学制度调查研究。
18.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
19.四川灾区儿童心理教育案例调查研究。
共青团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二00九年六月
第三篇: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研报告撰写指南
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研报告撰写指南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目的是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社会调研报告的含义
调研报告又叫调查研究报告,它不仅是调查的产物,更是研究的产物,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某一事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将这些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
二、社会调研报告的特点
1.真实性。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靠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针对性。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工作,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不是随意组织进行的,因此调查研究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3.典型性。典型性是指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所揭示的问题要带有普遍性。
4.系统性。调查报告的系统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调查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具有说服力,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待清楚。
5.时效性。对于调查报告的写作者来说,必须讲求时间效益,及时捕捉各种信息,并做到及时反馈。
6.新颖性。调查报告应紧紧抓住实践活动中的新动向、新问题,引用一些人们未知的通过调查研究得到的新发现,提出新观点,形成新结论。
三、社会调研报告的写作程序
1.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符。
2.取舍材料
在组织调查报告时要注意对于调查资料的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 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③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3.布局和拟定提纲
这是调查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
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4.起草社会实践报告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概要、正文、结尾、落款、附件);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③通俗易懂。
5.修改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
四、社会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概况介绍、引言、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概要、正文、结尾、落款和附件。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
单标题:其中分为陈述法和提问法。陈述法是用一个简单的陈述句表明调查研究对象和主要问题。如:《江苏省农村中学地理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提问法是用一个简单的问句点明调查研究的内容和关键问题。如:《仙林校区外的黑车为何屡禁不止?》。
双标题:由主标题和副标题共同构成:主标题往往是对调查研究的总结和提炼,而副标题的形式和内容与单标题类似,主要是表明调查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如:《一路向北:情定什刹海——一名高三女生和她的什刹海“酒吧”调查》。
(二)概要
概要即调查报告的内容摘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简要说明调查目的;
第二,简要介绍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
第三,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并说明选用该方法的原因。
(三)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正文部分必须准确阐明全部有关论据,包括问题的提出,引出结论,论证的全部过程,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等。
1.引言
(1)引言的写作形式。引言即调查报告的开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既可使分析报告顺利展开,又能吸引读者。开头的形式有这样几种:
①开门见山,揭示主题。文章开始先交代调查的目的或动机,揭示主题。
②结论先行,逐步论证。即将调查结论写出来,然后再逐步论证,这种开头形式,观点明确,使人一目了然。
③交待情况,逐层分析。文章开头可先介绍背景,然后逐层分析,得出结论。也可交待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情况,然后分析。这样可使读者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再深入分析研究。
④提出问题,引入正题。用这种方式提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引导读者进入正题。
(2)引言部分写作应把握的原则。开头部分的写作方式很多,可根据情况适当选择,但不管怎样,开头部分应围绕这样几个问题:
①为什么进行调查;
②怎样进行调查;调查的结论如何。
2.论述
(1)论述部分的重点。论述部分是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整个调查报告质量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论述部分的重点如下:
①通过调查了解到的事实,分析说明被调查对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
②调查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③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2)论述部分的写法。由于论述一般涉及的内容很多,文字较长,有时也可以用概括性或提示性的小标题,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论述部分的主要内容。不管你用多少个标题,论述部分大致可分为基本情况部分和分析部分两部分内容。
①基本情况部分:这一部分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对调查问题的有关背景资料作客观的介绍说明;或者是提出问题,其目的是要分析问题。
②分析部分:这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在这一阶段,要对资料进行质和量的分析,通过分析,了解情况,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一般有三类情况:第一类成因分析;第二类利弊分析;第三类发展规律或趋势分析。
(四)结尾
结尾部分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结束语一般有三种形式:
(1)概括全文。综合说明调查报告的主要观点,深化文章的主题。
(2)形成结论。在对真实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报告结论。
(3)提出看法和建议。通过分析,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或可行性方案。
(五)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六)附件
附件是对正文报告的补充或更详尽的说明,包括数据汇总表及原始资料、背景材料和必要的工作技术报告
第四篇: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调研
音乐学09112009911027陈莉莉
【摘要】目的 探讨在读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状况。方法 对75个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并对不同家庭状况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 家庭经济负担 高消费
家庭经济负担状况是指家庭的经济条件能否支付或是否需要支付高额学费及生活费用。凡有子女读大学的家庭,都存在经济负担的问题。随着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问题也越来越多。为此,我对涵江区的75个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
由于转学和复读等原因,我身边的大学生很多,且分布在不同的学校,家庭经济状况也不相同,于是我产生了调查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的想法。调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网络等途径发放问卷调查。二是与多位大学生面对面的交谈。问卷调查的内容一共有十四题,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以下为问卷内容:
1您现在的身份是:准大学生、大一学生、大二学生 2你的家庭共有几人: 3、4、5、其他
3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务农收入为主、打工收入为主、经商收入为主、工薪收入为主、其他收入来源
4您的家庭月均收入:1000以下、1000-3000、3000-6000、6000-10000、10000以上 5除开大学生的开销,家庭月均支出大概是: 600以下、600-1000、1000-2000、2000-3000、3000-5000、5000-10000
6您每月生活费:600以下、600-1000、1000-2000、2000-3000、3000及其以上 7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情况:不够用、差不多、有结余
8每年学费(包括住宿费等等一切学杂费):4000以下、4000-6000、6000-8000、8000-12000、12000-18000、18000及其以上
9您所就读的学校性质是:本
一、本
二、本
三、大专、自考
10大学生的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
完全由家庭供给
大部分由家庭供给,少部分靠自己打工和奖学金
部分是自己打工和奖学金 部分由家庭支出,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
部分由自己打工赚取,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
由家庭支出,自己打工、奖学金和贷款共同组成11你觉得您觉得家庭的经济负担重吗:不重、差不多重
12大学生的学费及生活费是否为家庭经济负担重的主要原因:是、否
13您觉得中国目前大学的费用收取是否合理:很不合理、比较合理、略有欠缺、非常合理
14您觉得哪些方法可以降低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收费改革,按学生家庭收入水平分段收费
国家补贴,设立更多助学金并进行有效监管
学校帮助,设立更多勤工俭学岗位
出台措施,对学生的消费进行限额补贴
自力更生,减少不必要消费并勤工俭学
其它
15对于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您还有什么意见与想法:
2统计和分析
这次的调查一共收收回有效问卷64份。运用了最简单的统计方法将结果整合起来,然后与访谈的所得进行了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大多数消费较少;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大多数消费较多。家庭较贫困的家庭,月花费基本在600以下,中等家庭的学生大概是在800元-1000元这一幅度。而家庭较好的同学,月花费则会达到2000以上。
2.合理理财观念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就像在调查过程中,一位大学生黄悦的妈妈所说:“现在的大学生金钱的管理能力很弱,花钱如流水,没有吃过苦不懂得金钱来之不易。父母辛辛苦苦的赚钱,孩子不懂得珍惜。没有金钱管理的观念。从小就养成习惯,以至于给将来留下不好的后果。”而身为学生的黄悦则反驳道:“现在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不是说我们理财方面欠缺,而是根本就没有财可理。每个月就那些钱,月中就觉得有危机了,还怎么理。”
3.饮食方面的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而我自己也切身体会到了那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
4.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机会太少。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百分之八十的受访者表示,在校外打工难免会有些不便,还是希望国家能出台措施,让学校提供更多工作机会给非贫困生,帮助大学生自力更生。
5.学校的部分收费欠缺合理性。大学的专业学习需要很多器材材料之类的东西。而学校往往没有配备,需要学生自己花钱买。虽然不是强制购买,且价格不会太高,但学生为了学业肯定要买,长久以来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6.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1.5%,感觉不够花的占42.5%。感觉月月有余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69%,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而感觉钱不够花的学生中,大一大二学生分别占25%、75%,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
3结论
“知识改变命运!”在今天的中国,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上大学依然是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最有效途径,教育在居民收入差距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绝大部分的家长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是持非常积极的态度,即使是在现在高等教育收费并非十分合理的状况下,家长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仍未改变,只要不是面临远远高出家庭承受能力的经济压力,绝大部分的家长仍会竭力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在家长们心中,接受高等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更是他们对子女,对家庭,对未来的一种长期的投资,对这种投资的高期待度,造就了家长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坚决而积极的态度。而孩子们往往对家长花大钱送他们去学校读书觉得心安理得。花些无所谓的钱也是应该的。较少对父母有感激之情和愧疚之情。而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很严峻,往往不能确保毕业后就能找到工作,这时还需家长的支持,这也是个不小的负担,还参杂着些心理的负担。
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只有少数的专业,国家有发给专业奖学金;而绝大多数的专业,则不发;学生的费用全由家庭承担。这样,读少数有专业奖学金的家庭负担要稍轻一些,读绝大多数无奖学金的专业的家庭负担就要重一些。而中等家庭,不能申请贫困生助学金或申请贷款,可能会有负担较重的情况。而如果家里有两个大学生,那对家庭来说,负担就算是很重的了。一般说来,读综合性大学、理科院校、外语、财贸等院校,家庭负担要重一些。读这些院校的本科,仅学费家庭一般一年要支付出5000元以上。读独立院校(或分校)、艺术类院校,一年的学杂费就在1.5万~2.5万元,有的甚至更高。读军事院校、武警院校、国防生,家庭基本上无经济负担。所以奉劝还未上大学的同学们在报考志愿的时候要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结合学校专业的情况,再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
农民要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往往消费掉整个家庭全部收入相当大的一部分虽然农村在大学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与收益相比显然不成比例,在某种程度上还要承担大学教育后购买房子的资金。鉴于此,我认为随着农村越来越卷入市场经济的大潮,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明显的专业分化,大力开展职业教育,让绝大多数农村青年学习一门手艺更加有效益。发展教育当然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手段,但是农民在这个过程中要遭受到相当大的困苦,因此对于不同的孩子应该实行不同的教育,没必要都攀比读大学!
建议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引导同学低消费,鼓励利用放假时间,如节假日或寒暑假出外打工,减小家庭的经济负担。多提供些勤工俭学的机会。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建议大学生应结合自身家庭状况,在消费的时候要清醒,不必要的东西少买,虽然
现在学费什么自己改不了了,但是个人的消费还是能够改变的,为家里减小负担,也是一门必学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立彬:大学生消费道德亟待关注[N].光明日报,2002-1-30
[2] 王永杰,徐凌中,任建庆。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06)
第五篇: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调研日常总结
(1)开始活动的第一天,也是调研的第一天,有些小激动,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这里的人们真心热情,对我们就像自家人,很热情的“招待”我们!(但是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很严格的遵守)今天的调研收获就是这片土地,确切的来说是山地,农作物以土豆、玉米、红薯为主,基本上不种小麦或者说水稻。还有这里的农户基本都属于那种自给自足型的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自家地里都会种植一些常规性的季节性蔬菜,而且品种很多,但是他们主要是给自己提供日常食用,而不会去进行贩卖或者其他途径进行出售。另外这片山地给当地的人们很多优惠,或者可以说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一种馈赠吧!山上有许多可供使用的野菜,药材„„我觉得最棒的是山中随处可见的野核桃树。每到成熟的季节,当地的居民就可以在山上打到好多的野核桃。比较幸运的是我们去的时间也恰逢核桃快要成熟的季节,有些同学就会捡那些掉在地上的来吃,新鲜的核桃和晒干后的味道还真是不一样呢!
(2)今天主要去了几家老人的家里,怎么说呢。山里还是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比较多,多数成年男子和有能力的成年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很少有留在家里进行农业活动的。这也就将一些家里和地里的农活全部留给了在家留守的孤寡老人,而这里的老人也许是因为经常干活的原因,都显得很年轻,很有力气,而不是老人应有的那种衰老的感觉,更多的是力量和活力的感觉。听村长说,据不完全统计像这种孤寡老人仅他们村里就能有100多户。山里的村子本来就不是很大,而这样一个数字已经是很大的一个比例了。比较值得高兴的是一位老人说道:政府对他们也很关照,尤其是医保,看病方便多了,给他们这些年纪大的人也给了一些优惠„„
(3)应该是调研最后一天了吧!村子本来就不是很大,很多东西都已经了解得很多了,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继续深入了解的,有些小迷茫!但是还是比较有收获的,就是在一个阿姨家里,和她聊到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她说的一些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觉得受益匪浅,或者说对这位阿姨更多的是一种崇拜和尊敬。她为了自己的孩子,放弃了在外面打工挣钱的一些很优厚待遇的机会,回到家里来教育孩子,而且是很有成效的。因为她觉得挣钱就是为了孩子,如果因为这而使孩子不能够很好的成长,那又有什么用呢。她对孩子真的就像朋友,什么
事情都会商量着去做,但也是有底线的。她说自己每周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孩子周末回家的时候。可见当地的一些居民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很看重的,而且其中也不乏有些家长对教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式。
调研总结
通过三天(确切来说是2天半吧)的调研,对当地的一些人文,教育等其他方面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当然还会有当地居民对我们的一些印象!对这几天的走访所了解到的东西做一些整合。
第一点是当地的农业概况,专业点叫农业产业结构。由于当地的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环境,这里的人们主要以土豆、玉米和红薯为农作物,我们去的时候也恰逢土豆的收获季节。其实从某些方面可以说这里根本就没有主要农作物,因为据老人们说自从国家号召山区应该退耕还林,为了响应政府和国家的号召,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农田都改成了树林,绿化环境。因此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没有多少土地用来种植作物,大多数居民都是选择在距离房屋比较近的地方开垦一片平地,并且一般也不会大规模的区种植某一种作物,较为普遍的就是种植玉米,红薯和土豆,所以我才说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是土豆、玉米和红薯。除此之外,基本上每个家庭都会在田地里种植一些事以当地气候的各种不同种类的蔬菜,以供自己家庭的日常食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的农业产业结构基本上还属于古时候的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他们种植所有的作物和蔬菜都只是为了自己日常的食用,而不会去用来出售或者贩卖。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关于作物和蔬菜的质量问题,先说质,因为当地居民种植所有的作物的初衷就是只为自己食用而不是用来出售的,因此在种植作物时,就不会按照市场上所需要的品质去培育,这也就导致作物和蔬菜的品质不符合市场所需。就比如当地的土豆因为不疏果就比市面我们平时买的要小一些,黄瓜也和市面上普遍出售的形状和色泽就有很大的差距。另外就是量的问题,退耕还林本来就给农户生的土地不多,再加上种植的种类过多,当然每种作物和蔬菜的产量也不会很多,达不到一定的规模,也就没有客商愿意专门收购了。第二个原因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的问题,虽然说山里已经通了公路,但毕竟山路蜿蜒曲折,如果客商前来收购,运输成本就会很高。其次蜿蜒的山路可能会导致作物和蔬菜在运输中的损失过大,对客商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这也就导致虽然有些家庭可
能会有剩余的,但是无法销售出去,只能放弃这些东西了。有一个奶奶家里就有很多土豆,但是只有两个老人在家,根本吃不完,我问到他们对多余的土豆怎么处理时,他们说用来喂猪或者倒掉。用来喂猪或许也是一种处理方式,起码不浪费,但是倒掉就显得很可惜,老人辛辛苦苦种植的东西,却要白白扔掉,这让人情何以堪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其实当地的村子或者镇上完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去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在走访时发现一些在家的妇女绝大多数人在闲暇时间都是打麻将来打发时间,这其实也是村长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村长就让我们队伍中的擅长舞蹈的同学给当地的居民教一些简单的扇子舞,一是丰富他们村子的业余文化活动,提高整个村子的文化氛围;二是可以给他们闲暇的时间多一个打发时间的途径,总比打麻将赢钱这种“娱乐”游戏要好得多吧。那么饿为什么我们不能组织当地在家的居民去大量的种植一种符合市场需要的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呢?第一可以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第二就是减少他们的闲暇时间,从而也就从根本上减少了聚众“赌博”的行为了。其次,就是政府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客商去收购居民的作物或者蔬菜,这样也就解决了上一个措施中所得经济作物的销路问题了,这不是一举两得的方法吗?
第二点是当地的孤寡老人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我们走访时就发现这个村子里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很多,老人经常是独自在家,孩子一般都到上外去打工了,而好多也是和孙子相依为命,稍好一点就是母亲在家照看老人和孩子,基本上男子都出去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了!可能这也是所有类似于商南这样的地区的共有的特点吧,其实在中国这样的地方又何尝少过呢?据村长说孤寡老人仅他们村里就能有100多户,而孩子就更多了。看着那一张张经过岁月冲刷过的脸庞,记录着他们们的过去,有些蹒跚的在山路上行走的背影,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老人心中那种对爱的向往,以及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出对孤独的恐惧和厌恶。记得和有位老人在聊天的时候,谈到他远在外的孩子时,他脸上所展现出的的那种喜悦之中又夹杂着些许伤感的表情,我们不知道是否该继续这个话题。而小孩子们因为纯真依然保持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可那些大一点的孩子似乎并不是那样,他们会有些让人不是很理解的表情,但是我觉得那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惋惜。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微弱的力量多多的帮到这里的老人和孩子们,虽然说短短的十
几天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希望我们能在这十几天里对他们有些或多或少的影响,或许这样就够了。我也很希望国家或者政府能够尽快的对这方面的问题出台一些政策或者解决方案,不要让老人在孤独中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不要让孩子的童年里没有父母的爱。
第三点是当地的医疗状况和教育状况。因为村子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所以在调研时也特意的了解了一下当地的医疗问题和教育问题,老人看病是否方便,孩子上学是否容易等等。是首先是关于医疗问题,有位老人说到:近几年国家的政策很好,有了合作医疗和医疗保险,前几年开始实施的时候,感觉对自己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完善,近几年他们感受就会比较明显,看病感觉也比以前便宜了许多,医疗报销也方便了许多。也就是说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当地的居民看病已经不是问题了,而且当地的居民也从中受益很多。政府的实施力度也比较到位,并没有因为此处地方偏远而有一些政策不会落实到。其次是关于教育问题,说到这一点,我对这个村子的校长表示很敬佩,因为以前的学校已经很破旧了,孩子在那里上课很不方便,环境也很差,于是校长自己出资盖了一所学校,并且学校里的水电支出费用都是由校长承担,虽说村子里的孩子并不是很多,学校也不需要很大,但是校长这种行为是值得赞颂和宣扬的。身为一位校长,能为了学生做到这样的地步,我不知道学生还会对校长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所以说这里的教育状况因为这样的一位校长也变得不再是问题,并且发展的很好。
第四点是一些当地的风俗。其实关于这方面也没什么太多的了解,因为我也是陕西的人,虽说关中和陕南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在绝大多数节日的庆祝上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春节放鞭炮、吃年夜饭,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但是有了解到当地的一个庙宇,叫做黑龙洞,里面供奉的是龙王,黑龙洞位于他们所吃水的源头,据说全村吃的水就是从这个庙宇里流出的。而且我们去的时候,据说有一个庙会,但是实在我们活动结束离开的时间,所以也就没有去看,但是能想象的到那种盛大的场面。
最后一点就是当地居民对我们这支队伍的印象。刚开始所有的人对我们的到来都是充满新奇的,每个人都认为我们是客人,对我们就像对待很尊贵的客人,每到一家,都会很热情的给我们倒水,请我们坐下。但随着我们逐渐的介绍自己的身份和此次活动的目的,他们对我们就变得更亲近一些,不再那么拘束,会将自己开心的和不开心的与我们分享,有时也会有些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也会和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但是当第三天调研的时候,我们便遇到了问题,就是有些村民似乎对我们的行为有些误解,认为我们压根就是来游山玩水的,而不是什么支农,支农只是教育局分配的一个任务而已。因为调研要深入到居民的家中,而山里的居民居住比较分散,所以会经常在路上走动,因此给他们造成了这样一种误解。把这个情况反映给队长以后,队长对此表示意料之中,因为上次他们去支农使=的时候,在起初调研的后几天,村民们也对他们有这样的误解,但是随着他们活动的展开,村民们对他们的误解开始消除,并且对他们像亲人一样,所以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这也让我对后来的活动有了更大的期待,而事实证明队长是对的。
其实我还想说一件自己看到的事情,就是关于河流里的垃圾,听居民说村里根本没有垃圾箱,一般垃圾都会直接扔进河里,等到涨水的时候,将垃圾冲到下游。可是这样做,根本就没有解决垃圾的问题呀,而且是对下游的一个很大的污染!我不知道村里为什么不给村子配备垃圾箱,这成本并不是很高呀?或者说弄一个垃圾处理点也行呀,稍微处理一下,也比这样直接扔进河里好的多吧!
经过这几天的调研,了解到不少,也看到不少,也触动不少,为后来的工作安排和活动开展有很大的支持及帮助作用,继续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