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县石钟山导游词[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14:2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口县石钟山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口县石钟山导游词》。

第一篇:湖口县石钟山导游词

湖口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石钟山历史悠久,其得名由来,据北魏郦道元说,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

为解决此谜,北宋文学家苏轼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鸣般的声响,谜底终于揭开了。

苏轼为此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石钟山就更名扬中外了。关于石钟山来历还有一些民间神话传说:天上玉皇大帝建造灵宵宝殿,用九华山白玉石雕刻了两口玉石神钟,命力士下凡搬运,力士腾云驾雾,肩挑双钟,途经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处上空时,因贪看景色,不觉神钟脱肩落地,一在鄱阳湖畔,一在长江之滨,因而才有上、下石钟山之分。鄱湖长江,烟波浩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而石钟山上又山临水、水绕山,素有“小蓬莱”之雅称。

浑浊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浩翰清澈的鄱阳湖水北流长江,清浊分明,合流近50华里而不混。两座钟山又以下钟山较胜,山上怪石林立,江边石洞众多,历史上早已成为旅游胜地,亭台楼阁,回廊曲折,名篇手书,古迹甚多。主要名胜古迹有怀念苏东坡月夜泛舟探石钟山的怀苏亭、纪念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弃官归田的归去亭及江天一览亭、半山亭、锁江亭、临江塔、绀园、船厅、报慈禅林、太平天国遗垒、同根树等三十余处。

江西井冈山导游词 ·南昌市导游词 ·九江市导游词

石钟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地势险要,素有“江湖锁钥”之称,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此曾发生过多次大战,如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之战、太平天国石达开与曾国藩之战等,现仍存有太平军营房壁垒遗址——太平遗垒。

第二篇:石钟山导游词(范文模版)

湖口县石钟山 湖口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石钟山历史悠久,其得名由来,据北魏郦道元说,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

为解决此谜,北宋文学家苏轼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 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鸣般的声响,谜底终于揭开了。

苏轼为此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石钟山就更名扬中外了。关于石钟山来历还有一些民间神话传说:天上玉皇大帝建造灵宵宝殿,用九华山白玉石雕刻了两口玉石神钟,命力士下凡搬运,力士腾云驾雾,肩挑双钟,途经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处上空时,因贪看景色,不觉神钟脱肩落地,一在鄱阳湖畔,一在长江之滨,因而才有上、下石钟山之分。鄱湖长江,烟波浩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而石钟山上又山临水、水绕山,素有“小蓬莱”之雅称。浑浊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浩翰清澈的鄱阳湖水北流长江,清浊分明,合流近50华里而不混。两座钟山又以下钟山较胜,山上怪石林立,江边石洞众多,历史上早已成为旅游胜地,亭台楼阁,回廊曲折,名篇手书,古迹甚多。主要名胜古迹有怀念苏东坡月夜泛舟探石钟山的怀苏亭、纪念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弃官归田的归去亭及江天一览亭、半山亭、锁江亭、临江塔、绀园、船厅、报慈禅林、太平天国遗垒、同根树等三十余处。江西井冈山导游词 ?南昌市导游词 ?九江市导游词 石钟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地势险要,素有“江湖锁钥”之称,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此曾发生过多次大战,如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之战、太平天国石达开与曾国藩之战等,现仍存有太平军营房壁垒遗址――太平遗垒。篇二:九江概况导游词

九江概况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到江西,到九江来!

九江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她北临长江,东枕鄱阳湖,地据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要隘,自古以来就是一座重要的商业港口和军事重镇。是江西省的北大门。九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也是江西北部的政治、文化、交通、旅游的中心。九江开发历史较早,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在这里开挖了九条江,用来疏通汹涌的长江洪水,使这一地区出现了“江到浔阳九派分”的形势,故而得名“九江”。(在夏代商朝的时候,九江属荆、杨二州之地。至春秋时期分属吴国的西境,楚国的东境,素有“吴头楚尾”之称。)秦始皇统一全中国后,分封天下三十六郡的时候,其中就设有九江郡。自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1年命令颖阴候灌婴在九江修筑城池,驻守江防的时候开始,沿传至今天,九江曾先后使用了九江、湓口、柴桑、江洲、浔阳、汝南、湓域、德化等许多名称。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浔阳、江洲著称于世。然后从明朝起至今一直沿用九江这个名字 九江市现在管辖着2个行政区(浔阳区、庐山区)、1个县级行政市(瑞昌市)、9个行政县(九江县、湖口县、彭泽县、都昌县、星子县、德安县、永修县、武宁县、修水县)、2个副地级局委(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共青城开放开发区管委会)、2个县级局委(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区管委会)。九江全境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其中市区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0.14平方公里)。人口450多万。

九江的交通便捷。长江是中国最大、最长的东西走向的水上大通道,京九铁路是我国最长、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南北走向的陆上运输大通道,两条大动脉在九江市区交汇,九江成为承东启西、引南接北的金十字交汇点。除此之外现代水陆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九江港是长江流域十大港口之一,(年客、货运量分居长江各港口第二位和第四位。)铁路有京(北京)

九、武(武汉)

九、合(合肥)九三条铁路相交,铜(铜陵)九铁路正在规划建设中;公路有昌九、九景两条高速公路以及105、316国道穿境而过。九江机场正在积极运作。市内已基本实现县县,乡乡通油路。因为交通发达,自古就是商业之城。明、清时期,九江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历史上曾称为“天府”。今天从江西省的发展看,九江是唯一通江达海的外贸港口城市,是联结全省与长江开发带和沿海开放带的“北大门”。

九江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的要冲之城.(九江东枕鄱阳糊,西连幕阜山脉,南屏庐山,北濒长江,“襟江带湖”,雄居赣、鄂、皖三省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称“江西门户”。西汉初年,刘邦派车骑大将军灌英追击九江王英布,就在此修筑城池,时称“位城”;三国时周瑜在此操练水军,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镇守九江于此,元末朱元璋大战陈友谅在庐山鄱阳湖之间大战了十八年;清末曾国藩湘军与太平天国义勇军大战于九江湖口??这些无不折射九江作为军事要塞的踪影。

因为九江地处交通要道,又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因此,有关九江的传说故事特别丰富。这些传说故事在一些名著名篇中都有反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和《水浒》都有有关九江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诸葛亮舌战群儒”、“柴桑口卧龙吊孝”等许多章回的精彩故事就曾在这里上演。我们九江市内就依然保存着三国时期的东吴水军大都督周瑜点将派兵的点将台故址烟水亭。要说使九江浔阳真正名传中华,远播海外的大手笔,不得不提元未明初的文人施耐庵写的中国古典名著----小说《水浒》。看过《水浒》的人一定记得其中浓彩重笔描写的关于九江“浔阳楼上宋江题反诗,梁山好汉奔赴江州劫法场”的一糸列故事。让世人都知道九江古城浔阳、江州有座浔阳楼。如果没有浔阳楼,就没有宋江醉酒壁上题反诗,那么粱山聚义替天行道,就会无影无踪。这个名满天下的浔阳楼位于九江城北边的长江之滨。九江是一座内涵丰富的文化之城。自唐朝以来,九江成为文人荟萃之地,历代的文人墨客爱在这里挥笔舒怀,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北宋“苏门四学士”之首黄庭坚,就是这片美丽山水哺育出来的杰出人物。中国历史上一大批文化名人如王羲之、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陆游、朱熹、唐寅、王守仁、康有为等,都曾为九江和庐山的天然美景而倾倒,在这里抒发情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墨迹和轶闻佳话。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因景触情,留下千古名篇《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些名句都是妇孺皆知了。

“九派浔阳郡,分明是画图”。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了九江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雄美壮观的山水胜景。在纵横一万八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罗棋布着400多个景点景观,呈现出一幅胜迹如林的山水画卷,形成了一个以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为“龙头”,包括“六区”(牯岭、山南、沙河、永修、浔阳、共青)、“两点”(石钟山、龙宫洞)、“一线”(鄱阳湖水上旅游线)的大型旅游区。六大景区:浔阳景区、庐山牯岭景区、庐山山南景区,庐山山西景区,永修县景区,共青城景区; 二点:湖口县的石钟山和彭泽县的龙宫洞; 一条线:长江、鄱阳湖水上游。

如您感兴趣的话,我会将精彩的地方,慢慢说给您听,......篇三:大理石宝山石窟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陈,欢迎大家和我一起参观素有“西南敦煌”的大理州石宝山石窟。

大家知道吗,石宝山石窟,在1961年,被国务院评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石窟是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建筑工程,石宝山石窟,它始建于南诏国(八五○年),竣工于大理国(一一七九年),也就是中国晚唐至南宋时期的经历了三百多年。石窟主要分布在石钟寺、沙登箐、狮子关三个地点,共十七窟,造像一百三十九躯分布在悬崖峭壁上,石窟造像题材内容丰富,构思独特,雕刻精细,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格和丰富精湛的艺术内涵 栩栩如生的宗教人物,在石窟中雕像最多的,是宗教人物。如观音、文殊、普贤、八大名王、多闻天王等透过这些形象,反映了南诏一代历史。说到这里值得要提一下其实到石宝山旅游的最佳时间是农历7月末8月初,因为这里每到这时候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传统歌会正所谓音景相依令人流连忘返。

好的,各位游客接下来请跟着小陈一起进入景区,再进入景区之前各位游客请检查一下自身随身物品是否完好,还值得注意景区规定的是景区内雕像不允许拍照,请各位游客自觉遵守。

好的!大家现在所看的石窟是石钟寺第八窟,第一窟为南诏国王异牟寻议政图。第二窟为南诏国王阁逻凤出巡图。第三窟为地藏王菩萨等,雕刻精湛,雕刻于宋代大理国时期,距今800多年。内容有4类:一是佛、菩萨、观音、天王、明王、力士等;二是南诏王及其侍从;三是古代外国人像;四是女性生殖崇拜石刻

欣赏石钟山八窟,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狮子关三窟,第一窟为南诏王细奴逻全家造像。第二窟为观音化现梵僧(外来华的僧侣)造像。第三窟为波斯国人像,拱形浅弧,内雕一象,头发卷曲,旁题波斯国人四个字。波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古称,领略了狮子关精湛三窟,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沙登箐5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第一窟为佛、菩萨造像。有释迦牟尼及弥勒造像。此窟有南诏“天启十一年”(公元850年)造像题记。

第二窟为观音立像(民间称之为细腰观音)

好的,各位游客,我们游览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游客的配合篇四:九江导游词 九江导游词.txt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是人最大的悲哀。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却也可能伤得彻底。保持距离也就能保护自己,却也注定永远寂寞。大家好!欢迎到江西,到九江来,九江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她北临长江,东枕鄱阳湖,西连幕阜山脉,地据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要隘,自古以来就是一座重要的商业港口和军事重镇。是江西省的北大门。

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在这里开挖了九条江,用来疏通汹涌的长江洪水,使这一地区出现了“江到浔阳九派分”的形势,故而得名“九江”。在夏代商朝的时候,九江属荆、杨二州之地。至春秋时期分属吴国的西境,楚国的东境,素有“吴头楚尾”之称。秦始皇统一全中国后,分封天下三十六郡的时候,其中就设有九江郡。自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1年命令颖阴候灌婴在九江修筑城池,驻守江防的时候开始,沿传至今天,九江曾先后使用了九江、湓口、柴桑、江洲、浔阳、汝南、湓域、德化等许多名称。

九江市现在管辖着彭泽、湖口、都昌、星子、九江、德安、永修、武宁、修水九县,瑞昌市,浔阳、庐山两区,共青垦殖场及庐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18823平方公里。人口450多万。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也是江西北部的政治、文化、交通、旅游的中心。三国时代,九江是东吴水陆要地。东吴大都督周前瑜,曾坐阵于此,督练水军,以抗拒曹操、刘备。在历史名著《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章回的精彩故事就曾在这里上演。

特别是自唐朝以来,九江成为文人荟萃之地,历代的文人墨客爱在这里挥笔舒怀,《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们也难忘当年在浔阳楼上醉酒,大闹江州的壮举。

明、清时期,九江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历史上曾称为“天府”。

九江旅游景区现分为六大区、二个点、一条线,共计三百多处,六大景区:浔阳景区、庐山牯岭景区、庐山山南景区,庐山山西景区,永修县景区,共青城景区; 二点:湖口县的石钟山和彭泽县的龙宫洞; 一条线:长江、鄱阳湖水上游。如您感兴趣的话,我会将精彩的地方,慢慢说给您听,......历史名著《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章回的精彩故事就曾在这里上演的。特别是自唐朝以来,九江成为文人荟萃之地,历代的文人墨客喜爱在这里挥笔舒怀,《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们也难忘当年在浔阳楼上醉酒,大闹江州的壮举。明、清时期,九江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

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历史上曾称为天府。九江旅游景区现分为六大区、二个点、一条线,共计三百多处,六大景区:浔阳景区、庐山牯岭景区、庐山山南景区,庐山山西景区,永修县景区,共青城景区;二点:湖口县的石钟山和彭泽县的龙宫洞;一条线:长江、鄱阳湖水上游。如您有兴趣的话,我会将我从事导游二十余年来多方位感受到的精彩风云,慢慢说给您听......篇五:江西各市导游词

南昌

南昌,是江西省省会。是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烟波浩渺的鄱阳湖之滨,长江南岸赣江下游。京九铁路贯穿南北。全市设东湖、西湖、青云谱、湾里、青山湖五个行政区及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红谷滩新区,辖南昌、新建,进贤、安义四县。总面积7402.36平方千米。(人口454.54万。)这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赞誉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并于1986年被国务院列如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内地八大重点开放城市之一。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6年进入国家卫生城行列。

南昌市素有江南水乡之称,自然环境优美,山环水绕,风光绮丽。西挽西山,北望梅岭,赣江穿城而过,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有军山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市区城内有四湖,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城外有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可谓城在湖中胡在城中。

南昌市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远在五千年前,原始先民就在这里开拓,繁衍生息。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灌婴大将军驻守南昌一带。次年设立豫章郡,灌婴率部在此修建一座土城,时人称之为灌城,是南昌建城的开始,寓昌大南疆之意定名南昌。1927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开始设市。近年来南昌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美国新闻周刊将南昌评为全球十大动感都市之一。南昌是一座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城市,也是江西省最大的工业城市。此外南昌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南昌历来都是南方重要的商贸流通城市,大型商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城中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格局。著名的洪城大市场是全国九大日用品中心批发市场之一。南昌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其中有一江南名楼滕王阁,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纪念馆为代表的古文化旅游,有以八一起义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有以梅岭象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绿色旅游,有以绿洲中的沙漠后田沙漠生态旅游景区和世界城市候鸟之最天香园为代表的特色休闲度假旅游。可谓五彩纷呈。

九江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 九江,位于江西北陲,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之滨,庐山之畔,被誉为江西北大门是赣北地区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科教的中心,他也是江西唯一的山水生态港口城市和长江沿岸开放城市总面积约18823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九江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倾斜,呈蕉叶状,地处丘陵低山区,和鄱阳湖平原地带,山地丘陵平原江湖具备,俗称六山二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九江市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之城。她的历史可以追溯的秦汉时期,春秋时九江属吴之西境楚之东境,素有吴头楚尾之称,曾以浔阳柴桑江州等名著称于世,九江区位条件优越据三江之口当四面之衢七省通联。明清时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她东枕鄱阳湖,西连幕阜山脉南屏庐山北濒长江,襟江带湖雄踞三省要冲水陆交通便利自古就是行商必经兵家必争之地,在二次鸦片战争后成为向西方列强开放的通商口岸。

九江还是一座内涵丰富的文化之城,山水蕴灵秀,人物自风流。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她的山水不仅哺育出了陶渊明、黄庭坚、陈三立等一代代成就卓著的家乡儿女,而且也吸引了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朱熹、康有为等诗文巨擘,同时还陶冶了释慧远、陆修静、吕洞宾、虚云法师等高士名僧。九江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们亦给九江留下了不可胜数的诗词书画、铭文碑刻、轶文趣事和种种文化胜迹。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古今老少成诵;东林净土、云居禅院天下佛门景仰;白鹿洞书院、粟里醉石、周瑜点将台、白司马花径、灌婴浪井、南崖山谷祠驰名四海。它们交相辉映,闪耀着九江文化的灿烂光辉!

九江还是一座风光旖旎旅游城市。九派浔阳郡分明是画图,神奇的大自然赋予这座城市雄美壮观的山水胜景,在纵横18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星罗棋布的分布了400多个景点景观,呈现出一幅千崖竞秀,万壑争流,梵宇巍峨,胜迹如林的山水画卷,形成了以庐山为龙头包括牯岭,山南,沙河,永修,浔阳,共青6区,石钟山龙宫洞点以及长江鄱阳湖水上旅游线的大型旅游区。九江集名山名江名胡名城于一体,其品味只高雅,内涵之丰富,门类之全,密度之稠,实属国内唯一世界稀有。

上饶

上饶市位于江西东北部,东林浙江衢州,北连安徽省黄山,南接福建武夷山,素有八省通衢,豫章第一门户之称。上饶地貌以中低山地丘陵为主,南部与福建交接绵延着武夷山山脉,主峰黄岗山海拔2157.7米是大陆华东第一高峰,中部怀玉山脉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是中国著名景区三清山的中心地带。北部赣皖边境的鄣公山及黄山余脉大部为低山和丘陵,间有连片的小盆地,西部江河纵横,湖泊星布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鄱阳湖平原,地理区位十分优越。

上饶古称信美之郡,因山郁珍奇上等富饶而得名。上饶古属扬州,春秋为吴越之地。自东汉建安年间系豫章郡地设鄱阳郡以来以后18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上饶的政区设置几经变动,直到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上

饶地区改设上饶市全区现辖10县1市1区,总面积2.28万平方千米。人口670万

上饶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分温热温和温凉三小气候区,具有春秋短夏冬长的季后特点。全市有林地1911.58万亩有大量的国家珍稀树种和药用植物。森林覆盖率达58%,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这里野生动物繁多,矿产丰富地下已探明的工业矿藏达70余种,亚洲最大的德兴铜矿就在上饶境内,是一座资源宝库。

大自然的秀丽风光和先辈们的文明历史造就了上饶众多特色鲜明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江南第一仙峰,三清山因其地质构造的唯一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美学美景的独特性,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自然遗产,婺源优雅的徽派古民居和秀丽的田园风光交相辉映,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龙虎山地质公园的龟峰园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自古就有江南小盆景之称,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湖区湿地面积40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被列为世界a级候鸟保护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中国铁道之父詹天佑等贤哲,众多历代文人墨客名人雅士无不欣然而至为之倾倒,南宋辛弃疾晚年寓居上饶写下数百首吟唱古今的诗歌,此外还有以方志敏为代表的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志士,还有承载着上饶革命斗争精神的上饶集中营等,诸多的名胜古迹和现代文明异彩流光,瑰丽多姿,成为上饶市文化昌明的历史见证。吉安

吉安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古称庐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吉安。她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倍于长江三角洲对接,南与华南经济权相呼应,位处香港、广东经江西到中原的核心地带,既是沿海腹地,又是内地前沿,北与长江三角洲对接,南与华南经济圈呼应,是中原通往东南沿海的“黄金走廊”。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千年古城——吉安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窑——吉州窑、千年古铜——新干商代青铜器、千年古书院——白鹭洲书院、千年古刹——青原山净居寺、千年古村——渼陂和钓源、千年古墓——吉水东吴大墓等一批历史文化遗址。这里人才辈出、名士荟萃,从唐宋至明清,吉安科举进士近3000名,状元20位,榜眼、探花32位,曾出现过“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的历史盛事;“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民族英雄文天祥、《永乐大典》主纂解缙、宋代大文豪杨万里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先后诞生在这里;当代伟人毛泽东、邓小平的祖籍也在吉安。

吉安是星火燎原的革命圣地。吉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1927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锻造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在血与火的斗争岁月里,吉安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仅记录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5万余人,从吉安走出去的共和国将军达147名。

吉安是“三色辉映”的旅游胜地。吉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红、绿、古”交相辉映。井冈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山”,属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井冈山、三湾、东固为代表的革命遗址遍布全市,拥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址425处近千个点,其中国家级红色文保单位2处28个点,省级17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现有武功山、青原山、玉笥山、白水仙等4个省级自然风景名胜区;庐陵文化久负盛名,文天祥纪念馆、欧阳修纪念馆、西阳宫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胜古迹,吸引许多国内外历史文化人士前来观光考察。

景德镇

享誉世界的千年瓷都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处黄山怀玉山余脉向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全境大小峰峦密布地势旁高中低略似盆状,唐代改称昌南镇,宋真宗景德元年,真宗皇帝将其年号赐给景德镇,景德镇这一市名沿用至今,景德镇历经宋元明清四朝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全市面积5256平方千米人口150万 景德镇处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和众多旅游热点区域的中心地段,在景德镇周边方圆200千米的范围内有六山两湖四大世界遗产分别是黄山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九华山和武夷山,千岛湖鄱阳湖,还有四大世界遗产,自然文化遗产黄山,世界文化景观庐山,自然文化遗产武夷山,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汉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陶瓷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程都之源,其制瓷历史悠久,始于汉世起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尤以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青花玲珑瓷四大传统名瓷著称于世。景德镇的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保存了完整的古代制瓷作坊遗址,古窑和与制瓷业有关的古代建筑,他们记录

和反应了景德镇丰厚的陶瓷文化内涵。历代瓷器珍品以及现存的陶瓷历史文化遗迹,系统而完整为全世界产瓷地所不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景德镇作为世界瓷文化中心的地位凸显,历史和人文在这里交织,跌宕演绎的千古瓷都,气韵相生的旅游名城吸引这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加之其特有的古色绿色和红色旅游资源,又给景德镇添加了淳朴迷人和神奇。萍乡

萍乡乃古之吴楚通衢,今之赣西明珠,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昭王获萍实于此,故名。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北端。东临宜春,南接吉安,西通湖南株洲,北靠湖南浏阳,是江西和华东地区的西大门,在赣西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素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萍乡历史悠久,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三苗族在这里生产劳动繁衍生息。西周时萍乡属扬州,春秋属吴越,战国为楚地,汉高祖刘邦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设立萍乡县,建国后书南昌专区,1960年彻县设市由宜春专区代管,1970年萍乡为省辖市。现辖芦溪上栗莲花3县,安源湘东2区和萍乡经济开发区,总面积3827平方千米,人口180万以汉名族为主。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萍乡,代有贤能指点江山叱咤风云流芳于世。其中有流风余韵百世犹师之称的刘元卿,有才思敏捷的刘凤诰。有浩气长存的文廷武,还有勤勉治学的李有棠和有中国保尔之称的吴运铎等。

新余

江西钢城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赣铁路西段,总面积3178平方千米,距省会南昌市150千米,现辖分宜县,渝水区,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新余经济开发区,居民以汉族为主体,人口112.6万。

新余原名新喻,因渝水而得名,三国吴保鼎二年,始设新渝县,迄今以后1700多年的历史了,其后新余行政建制几经变更直到1983年恢复新余市。她地处赣西中低山与丘陵区中部,南北高中间低平,袁河横贯其间,东部敞开。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浙赣铁路横贯东西,赣粤沪瑞武吉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昌北和黄花机场仅两小时左右车程,袁河水系直抵赣江,形成了陆路航路水路立体交叉的便捷交通。

新余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片灵山秀水曾养育了大批名人志士,有北宋江南第一个宰相王钦若,明代权臣严嵩,现代国画大师傅抱石,医学巨子何大一等皆出自新余。明代宋应星的世界科学巨著天工开物在新余完成,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主持召开了著名的罗坊会议,并写下了兴国调查这一光辉著作。

新余市一座正在崛起的工业城市。工业化率58.4%,已形成钢铁光伏新材料电力为支柱的八大产业体系,电力资源充沛,是赣西电力负荷中心,建有江西目前最大的输变电工程,矿产资源富饶,已发现铁铜等32钟矿藏其中硅灰石储量居世界第二。新余的主要旅游区是仙女湖,还有洪湖古洞,严嵩万年桥还有洪阳古洞、昌山古刹、严嵩万年桥、大岗山、百丈峰、魁星阁等一大批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近年市区新建的充满时代气息和艺术风范的袁水园、城区五湖、太阳城、仰天岗风景区等。位于新余市西南郊是东晋干宝搜神记中记述的仙女下凡故事的发生地,有水域面积50平方公里,99个岛屿星罗棋布,湖水清澈见底原始森林神秘诱人,湖区自然风光秀美朴实,具有幽秀奇雄的特点,景区内有曲水通幽,港汊相连得舞龙湖,有水流湍急两峰对峙的钟山峡,有烟波浩渺千帆竞渡的铃阳湖,有绿色基因库,大岗山等,在仙女湖这片古老神奇的灵山秀水有群岛峡谷曲水,植物基因宝库,水下千年古城三绝,集水文化,仙文化于一体,山水相映,水天一色,让人充分领略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情境。

抚州

抚州地处江西东部南接赣州而通港粤,东邻鹰潭而连沪浙,西毗吉安萍乡而出湖南,北挨南昌九江而入鄂皖,总面积1.88万平方千米,人口400万,抚州襟领江湖,控带闽粤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距省会南昌仅100千米,于省内著名景点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婺源等车程只需3小时。

抚州是中国南方开发较早的地区,气候温和土地湿润农林土特产十分丰富,如南丰蜜桔,广昌白莲,临川西瓜,崇仁麻鸡,均名扬海内外,抚州盛产葛麻桑棉等纺织原料,数千年前,抚州人就利用野葛纤维纺织葛布,明代被列为贡品,近千年来宜黄县的夏布素复盛名,唐阴镇是当地夏布漂染和集散之地,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的名谚道出其当年的繁荣。历史上抚州不仅农业手工业属全国先进行列,商业贸易也非常发达,是闻名全国的江右商的代表。

抚州山川锦绣,风光俊美,境内河流纵横,抚河是全省三大水系之一水韵天成,林木丰富植被良好,在蓝天白云下,绿水青山间,景观星罗,湖峰斗奇。南城麻姑山,飞流奔泻双炼成瀑,有美丽神奇的仙家传说和颜真卿亲笔的天下第一楷书,人称第二十八洞天第十福地,资溪马头山原始森林苍莽无际,生云驻雾,如入九天,流坑乌江十里香樟,沐霜千载,仍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蔚为壮观。这里山秀水灵,风光旖旎,历代许多文人墨客为抚州的山水风光所陶醉,汤显祖赞美自己的家乡是远色如江湖,烟波古临川。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文化遗存与壮美的自然风光有机结合,成为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宜春

宜春市位于江西西部,南连南昌,西近长沙,地处湘赣要冲,因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名宜春,汉高祖六年堂邑侯陈婴奉命在秀江之畔筑城立治,迄今有2200多年历史,现辖一区三市六县总面积1.87万平方千米,人口540余万。

宜春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季咸宜之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之一,也是江西首个国家园林城市,宜春民俗文化异彩纷呈,袁州脱胎漆器万载傩舞文化,上高农民摄影,宜丰根雕艺术,奉新潦河奇石,丰城剑邑文化,高安采茶戏曲,奉新华林书院,靖安民间诗词,铜鼓客家文化,樟树中药炮制的传统工艺,这些凝聚着宜春人民智慧的民俗旅游资源都将给游客带来高品位的审美享受。

宜春文化积淀深厚,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韩愈曾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得诗句赞美宜春,宜春自古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历史名人如汉代高士徐孺子,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唐代诗人刘慎虚郑谷,宋代史学家刘恕,元代诗人揭傒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史学家陈邦瞻,抗倭名将邓子龙,现代名人有革命家熊雄,民主斗士杨杏佛,戏剧家熊佛西,物理学家吴有训等,宜春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奉新百丈山是中国佛教禅林清规的发祥地,历史上马祖道一,百丈怀海,仰山慧寂等高僧大德荟萃宜春,使得宜春的禅宗文化丰富多彩,月亮之都宜春,以明月山为核心源流,拥有独特的月亮文化,山在月中明,月在山中行,明月处处有宜春月最明。一座明月山就是一部积淀着月亮文化的典籍。古老的明月山,处处彰显出山月相融,泉月相印禅月相通,农月相趣,人月共欢的独特魅力。

目前宜春以禅宗圣地,月亮之都为全市旅游总体形象,正在精心打造五条旅游精品线路,月亮文化之旅,领略宜春浪漫的风雅,禅宗神圣神之旅,感受宜春的佛国风仪,古色人文之旅,体验宜春的民俗风情,红色故土之旅,采撷宜春历史的风采,绿色山水之旅,饱览宜春秀丽的风光。

赣州

赣州又称赣南,建制于汉高祖6年,繁荣与两宋时期,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位于江西省南部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江西最大的行政区,境内现生活着29个名族少数名族主要有畲族,回族瑶族等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界地区,地势周高中低,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她处于我过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陆的过渡地带,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赣州气候宜人,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拥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尤其适宜发展一橙桔柚为主的果业,因而成为江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区和经济作物主产区,现已建成为全国的重点林区和全省的糖业茶叶桔生产基地。这里还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74.4%,现有高等物种2600多种,有绿色基因库之称,赣州现已探明的固体矿产种类达64钟其中黑钨储量全国第一,稀土储量全国第二,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誉,在中国革命史上,赣州拥有着光辉的一页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中时期,这里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设在赣州的瑞金市,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出发,艰苦卓绝的三年 游击战争在这里打响,赣州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多达10.8万人占全国烈士总数的7%,赣州人民为中国革命和人民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现有中央和国家40多个部委在这里寻根溯源,建立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赣州市江西省所有城市中保存文物古迹,尤其是宋代文物最多的一座滨水城市,故有江南宋城之誉。这里古迹众多,有被学界称为宋代孤品的古城墙,有中国至今唯一仍在使用的古代排水系统福寿沟,有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有南宋词人辛弃疾留下千古绝唱的郁孤台,这里文化厚重,是宋明理学的奠基地,客家文化的孕育地和传播地,更是风水文化发展和形成的地方,王安石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海瑞都曾驻足赣南寄情山水,留下了许多墨迹华章,岳飞戚继光石达开等一批名将也在赣南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赣州的秀丽山水一定能让你忘却城市的喧嚣,市井的烦扰,享受回归自然释放压力的快感。

鹰潭

史称东连江浙,南控瓯闽,扼鄱水之咽喉,阻信江之门户,的鹰潭市地处江西东北部,背靠江西腹地,面朝长江三角洲,闽南金三角,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因市区龙头山下有一深潭,谭深水碧,绿如鹰眼,岸边古樟参天,绿树成荫,雄鹰翔其上,涟漪兴其中,上有鹰下有潭,故名鹰潭,鹰潭现辖贵溪市,余江县,月湖区和龙虎山风景旅游区,总面积3554平方千米,总人口110万,鹰潭建市时间不长但以发展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新兴的工业城市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工业旅游和交通已成为鹰潭的优势产业,鹰潭对外交通优势明显,是连结闽浙皖粤湘赣诸省,沟通东南沿海地区同内陆腹地的交通重镇,交通十分便利,被誉为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在这里铁路干线连接四方,浙赣鹰厦皖赣三条铁路干线在境内纵横交汇,鹰潭港市信江沿线重要港口,主航道与鄱阳湖相连,与长江水系相通,已形成黄金水道。鹰潭有全国储量最大的银矿贵溪冷水银矿,华东骨干火力企业贵溪电厂,享有天下第一刀美誉的余江雕刻厂也坐落在这里,大交通促进大流通大流通带来大商贸,鹰潭人气兴旺,物流活跃,年过往游客7000多万人次。

鹰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位于鹰潭市南郊的龙虎山,是我国正一派道教的发祥地,素称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鹰潭也因此被称为道都。在这里道教佛教儒教三角并存,文化和山水相得益彰,人与自热和谐相处,龙虎山山水奇特风光秀丽以溯道教之源,揽芦溪之胜,探崖墓之奇在众多国家重点风景区钟独揽风采。在别具特色的水利景区白鹤湖,湖光山色田园风情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优雅恬静休闲的动态山水画卷。四季飘香的生态花园九曲州,这里杨柳依依袅袅,竹林亭亭玉立,果树四季飘香,各种奇花异草竞相开放,自然景观优雅秀丽,分“板桥风骨、东隅桑枝、桃映农家、梨园风韵、春华秋实”五大园区,是一个集光观、休闲、科考为一体的生态园。引人入胜的江南小村无蚁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出入靠船筏,耕作在彼岸。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江南小村,却隐藏着一个千古不解的神话——四季无蚊。

第三篇:湖口县石钟山导游词

湖口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石钟山历史悠久,其得名由来,据北魏郦道元说,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

为解决此谜,北宋文学家苏轼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 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鸣般的声响,谜底终于揭开了。

苏轼为此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石钟山就更名扬中外了。关于石钟山来历还有一些民间神话传说:天上玉皇大帝建造灵宵宝殿,用九华山白玉石雕刻了两口玉石神钟,命力士下凡搬运,力士腾云驾雾,肩挑双钟,途经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处上空时,因贪看景色,不觉神钟脱肩落地,一在鄱阳湖畔,一在长江之滨,因而才有上、下石钟山之分。鄱湖长江,烟波浩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而石钟山上又山临水、水绕山,素有小蓬莱”之雅称。

浑浊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浩翰清澈的鄱阳湖水北流长江,清浊分明,合流近50华里而不混。两座钟山又以下钟山较胜,山上怪石林立,江边石洞众多,历史上早已成为旅游胜地,亭台楼阁,回廊曲折,名篇手书,古迹甚多。主要名胜古迹有怀念苏东坡月夜泛舟探石钟山的怀苏亭、纪念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弃官归田的归去亭及江天一览亭、半山亭、锁江亭、临江塔、绀园、船厅、报慈禅林、太平天国遗垒、同根树等三十余处。

石钟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地势险要,素有江湖锁钥”之称,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此曾发生过多次大战,如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之战、太平天国石达开与曾国藩之战等,现仍存有太平军营房壁垒遗址——太平遗垒。

第四篇:石钟山学案

石钟山记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石钟山。背诵课文。

2.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3.学习课文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揣摩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作者反对臆断、亲自考察的精神。明白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3、完成《导学》预习自测并把相关知识点落实到课文。

4、《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5、实词析疑: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秦。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徐:慢慢的。与”疾”相反。

适:往。

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众人之广议也。②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例: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课文第一段知识点预习(“:”为解释及其用法,括号为注音)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 下临深潭,微风鼓: 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 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 踪,得: 双石于潭上,扣而: 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句式:),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二、分析朗读

1、放课文朗读录音

2、朗读

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3、结合注解疏通第一段

4.第一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2.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用课文原话回答)

三、拓展练习

1.临

A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 莅临指导 2.是

A 是说也,人常疑之

B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 觉今是日昨非

D 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3.得

A 得双石于潭上

B 此余之所得也

C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D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二)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三)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第二节

一、预习(“:”为解释及其用法,括号为注音)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 齐安舟: 行适: 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 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 乱石间择其一二扣: 之,硿硿焉:。余固: 笑而: 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句式:,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 欲还,而大声发于: 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 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 为此也。

舟回: 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 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古: 今: 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 笑谓迈曰:“汝识: 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

二、分析课文

1.第二段写什么内容?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2.文中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由来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

三、拓展练习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赴: 3.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

4.森然欲搏人

森然:

5.微波入焉

焉: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涵淡:

7.因笑谓迈曰

因: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 1.因

A 因得关所谓石钟者

B 因笑谓迈曰 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事出有因 2.焉

A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 语焉不详 E 且焉置土石 3.固

A 余固笑而不信也

B 固已怪之矣

C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 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 E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相

A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B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C 则将焉用彼相矣

D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E 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

F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

(四)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第三节

一、预习预习(“:”为解释及其用法,括号为注音)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 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 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 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 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二、分析第三段

1、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2.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以后,悟出什么道理?在他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在本段结尾,他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各持什么态度?(用课文原话回答)

三、拓展练习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 5.自以为得其实

6.盖叹郦元之简 盖:

(二)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1.实

A 自以为得其实

B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D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绝

1.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噌吰如钟鼓不绝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五)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

(六)《石钟山记》的艺术特色

第五篇:石钟山记教案教案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石钟山记》教案

●预习题

一、填空

《石钟山记》选自《 》,作者苏轼,字,号,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 的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诗与 时期的 称“苏黄”,词与 时期的 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称“苏黄米蔡”宋四家,散文列唐宋古文八大家。“八大家”是

、、、、苏轼、、、曾巩。

二、给下列字词注音

1.《课课练》中“识别记忆”第1题 2.补充:

磬 罄 馨 栖 澎湃 亲家 滨 枯蛤 镌

三、解释文中重要的词语

1.《课课练》中“识别记忆”第2题,“语言运用”第 5 题、第6题 2.补充:

鼓 遗 适 固 方 发 当 殆 莫 何

四、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1.完成《课课练》“语言运用”第4题。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2.完成书上“练习四”

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主要写什么,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 2.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3.文章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语言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方 式共有5种:记 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它们分别体现在文章哪些段落?

4.第二段集中笔力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景?作者着力描写这些景物有何意图?

5.文章三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6.根据课文及有关资料,谈谈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几种观点,并说说应该怎样看待苏轼的见解。

六、回忆、查找以前学习过的宋诗(或唐诗)中蕴涵深刻哲理的诗作或诗句,并把它工整地写在纸上,准备简要谈谈其中蕴涵的道理,以及对自己的启发。

[设计思想] 怎样确定语文教学内容,是课程改革以来一个很纠结的问题。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文课程研究专家王荣生近几年来一再呼吁并致力于“课程目标内容化、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1]李海林最近在文章中指出:“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该教的没有教,不该教的乱教’”。[2]他认为当前较理想的语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体系—教材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并未建成,课程体系中第一个环节尚未完成,因而导致“语文教学内容”成为一个纠结的问题。其实,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该教的没有教,不该教的乱教”的现象未必具有普遍性,但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甚至盲目性,却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国家课程标准内容较为抽象宏观,即“课程目标内容化”程度不够,给教师提供的可操作性不强,教师往往要借助于权威的“课程标准解读”才能知道怎样做;教材编写体例的不同价值取向,也会给教学内容的确定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语文教师无论执教的是哪种版本的教科书,都有必要对同类教科书进行认真比较研究,一方面要研究不同版本教科书对相同课文的编排处理,理解领会其教学目标的定位和练习设计的价值取向,从而可以多角度地审视课文,开放性地解读课文,这样才能使“教材内容教学化”不会导致新的机械操作;另一方面,要理性地认识不同版本教科书编排处理的精当所在和缺憾之处,以便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地取长补短,广泛地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尤其是文言文教学,不可为了落实单元人文专题却淡化了对经典课文丰富滋养的广泛吸收,使教学内容人文性有余而工具性不足。[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知识和能力:

1.给文中磬、栖、澎湃等字词注音

2.解释文中鼓、遗、适、固、方、发、殆、莫何等重要的词语 ●过程和方法:

3.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找出其规律。

4.识别文中所运用的几种语言表达方式(),理解其表达效果,并掌握 这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理解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学习作者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1.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及其规律。

2.通过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主旨的写法。[教学难点] 探究石钟山得名的科学原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教学方法] 1.提问对话法 2.诵读涵泳法 3.探究阅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1.导语:有一首宋代的小诗我很喜欢,题目叫《题西林壁》,不知道同学们是否也喜欢。是你们初中学过的,我们来一起背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的作者是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他的诗、词写得漂亮,而散文的艺术价值也很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游记《石钟山记》。(板书课题)2.作者:(看屏幕)

(引学生看注释1)后让学生看屏幕,口头完成填空:

诗称“苏黄”,(北宋的黄庭坚);词称“苏辛”(南宋的辛弃疾),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书法称“苏黄米蔡”宋四家(黄庭坚、米芾、蔡襄);文列唐宋古文八大家。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介绍:苏轼的一生是“两起三落,一再遭贬”。他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一生遭受政治磨难。他生活的时代,北宋贫弱的局势逐渐形成,社会危机急遽发展,士大夫中酝酿着政治革新运动,刚刚中进士的苏轼也参与这一浪潮,提出革新敝政的要求。但是后来王安石推行新政,措施过于激进,苏轼又站在保守派一边加以反对,于是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州、徐州等地。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写过讽刺新法的诗被告发,获罪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贬黄州团练副使。他的著名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下学期将学习)就是在此期间写的。到了1086年,宋哲宗即位,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执政,苏轼又被召回朝廷。由于他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新法的施行仍有可取之处,又主张保留某些新政,于是又为旧党所不容。再度出知杭州。1093年,哲宗亲政,又起用新党,苏轼再遭打击,真是新仇旧恨,集于一身,一再被贬,后遇朝廷赦免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谥号文忠。3.题解

《石钟山记》是苏轼著名的一篇散文,它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样,是一篇别开生面的游记。

教学步骤

一、第一轮阅读: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具体任务:

1.展示预习情况,扫除读音障碍(看屏幕,指名学生认读)

蠡 磬 罄 馨 栖 澎湃 亲家 滨 枯蛤 镌

2.对照课文注释,自读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什么,找出文中表达全文的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纠正,师酌情评判。——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考察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表达中心思想的一句话是:第三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有无,可乎?”

二、第二轮阅读:重点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看屏幕)具体任务:

1.重点掌握文中以下词语的意义

鼓 遗 适 固 方 发 当 殆 ▲《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要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共168个,其中实词150个,虚词18个。以上8个词是150个实词当中的。

▲要把字词放到具体语境中去理解掌握。

2.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弄清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一)指名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注意他的句读和字音有无错误,并且准备翻译。1.学生讨论解决下列问题(1)找出活用的词,并作解释。

鸣也——鸣(之)也,即“使(之)鸣也”。鸣—叫,发出声音。

(2)解释几个实词和虚词:

焉——语气词,不译; 鼓—振动,动词; 遗——旧 有的,遗留下来的。(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靠“之”或“者”把宾语提前)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石之铿然有声者——铿然有声石。

马之千里者——千里马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的人 2.学生翻译第一段 3.学生齐声朗读第一段

(二)学生推荐班级里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读第二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完后,如果你觉得自己会读得更好,不妨勇敢地站起来试试。

1.发动学生再次朗读该段(酌情处理)2.解释几个实词和虚词:

适——往,到。固——坚持,(含“固执地认为”意思)。侧——倾斜(一说“旁边”)。方——正。发——发生、发出。当——处在„„位置。3.词类活用: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4.特殊句式: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宾语前置句。

5.学生自由朗读该段

6.指名学生翻译写“石钟山夜景”的文字

(三)指名班长或学习委员朗读第三段 1.学生解释几个词:

殆——大概,可能。考——敲(击)。乃——竟然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2.指名学生翻译该段。3.齐读该段

三、第三轮阅读:赏析文章构思的独特之处(看屏幕)具体任务:

1.分别概括出文章三段的大意

2.文章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语言表达方式?它们分别体现在文章那些段落?

3.第二段集中笔力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景?作者着力描写这些景物有何意图?

4.文章三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一)学生快速阅读全文, 分别概括出各段的大意。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 1.质疑——叙议结合 2.解疑——记叙、描写 3.发感——议论

(二)文章三段各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语言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学生讨论回答,边分析边板书——

1.叙议结合;2.记叙、描写;3议论(见板书)

(三)描绘出一幅阴森恐怖的石钟山夜景,景物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非常逼真。作者意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考察探访之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泊绝壁之下”作铺垫。

(四)文章三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是因果关系,第一、二段与第三段之间又是因果关系。因有疑而探访,由探访而解疑;因解疑之不易而产生感悟,抒发感慨,揭示深刻的道理。——这正是该篇游记的匠心独运之处。

四、结合课文及有关资料,谈谈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几种 观点,并说说应该怎样看待苏轼的见解。(看屏幕)

观点 依据 代表人物 1.主声派——水声如钟、石声如钟——郦道元、苏轼、李渤 2.主形派——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清)俞樾 3.形声派—兼有“声、形派”的依据—(清)郭庆藩、今人 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此山造化工。

风入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清)郭庆藩《舟中望石钟山》

对苏轼见解的看法——尽管苏轼考察的结果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他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敢于怀疑、勇于身体力行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这与他一生中坚持自己的立场,不随便附和“革新派”和“保守派”的行为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精神对我们学生的学习也是有启发作用的: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学生要有问题意识,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学习的方法,学会自己构建知识。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五、迁移训练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宋代人的散文,《六国论》《伶官传序》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是因事说理的游记,它们都体现了宋代散文因事见理、长于议论的特点。其实,不仅如此,宋代的诗歌也以入理见称,世有“唐诗主情,宋诗入理”的说法。1.学生讨论(宋)苏轼《题西林壁》蕴涵着什么哲理 2.学生展示揭示深刻道理的诗作或诗句。备用——

1.杜甫《春夜喜雨》(前部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朱熹《观书有感》,苏式《题西林壁》,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下载湖口县石钟山导游词[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口县石钟山导游词[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石钟山记翻译

    《水经》上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它下面对着很深的湖水,微风荡起波浪,湖水击拍山石,发出声音好像大钟一样。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里,即使......

    《石钟山记》教案

    导入5分钟) 新授 30分钟)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讲读第一部分,理清这部分的行文思路,把握其结构层次。 2.理解夹叙夹议,记叙为议论服务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 苏轼 教学目的 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想 过去的教学经验证明,将本文当作游记来讲是讲不好的,将苏轼此......

    湖口市场调研报告

    一、区域概况湖口始建于南唐(公元950年),因地处鄱阳湖入长江之口而得名,是“江西水上北大门”,素有“江湖锁钥,三省通衢”之称,境内东临彭泽,南接都昌,西与星子、庐山区界湖毗邻,北与......

    湖口地税经验交流材料

    倾力服务项目建设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湖口县地方税务局近年来,随着园区经济的异军突起,湖口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湖口速度”。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突......

    石钟山记教案(整理5篇)

    篇1:石钟山记教案石钟山记-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2.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总结“而”的用法和否......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二)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实词析疑: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

    《石钟山记》教案设计(推荐五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2、过程与方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