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练习测试)三份

时间:2019-05-15 09:5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石钟山记(练习测试)三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石钟山记(练习测试)三份》。

第一篇:石钟山记(练习测试)三份

石钟山记(练习测试)三份

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或按注音写汉字。

1.蠡()2.钟磬()3.枹止响腾()4.栖鹘()5.磔磔()6.石穴罅()()7.有大石当中流()

8.chēnghōng()如钟鼓不绝 9.kuǎnkǎn()tāngtà()10.yì()断 11.dài()与余同 12.至莫夜月明()13.汝识之乎()14.周景王之无射也()

二、解释加黑词的含义。

1.是说也,人常疑之()()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3.自以为得之矣()4.所在皆是也()

5.而此独以钟名()()6.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7.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谷中者()()8.空中而多窍()9.与风水相吞吐()

10.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11.此世所以不传也()12.自以为得其实()13.舟行适临汝()

三、请选出下列词语中的偏义复词,并指出偏向何义。A.不知其浅深()

B.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毫无动静()

E事无大小,悉以咨之()F.今有一人,入人园圃()

四、在下列各组加黑词中,选出意义相同的句子。1.A.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B.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C.微波入焉

D.有窽坎镗鞳之声„„如乐作焉 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A.《水经》云: B.盖大苏泛赤壁云)C.云是当为何伯妇 D.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E.水面初平云脚低 F.世皆谓之天门云()

3.A.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客初至,不冠不袜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E.至唐李渤始防其遗踪 F.至莫夜月明()

4.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D.虽欲强聒,终必不见察 E.明察秋毫()5.A.如乐作焉

B.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C.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D.河南乐羊子之妻者 E.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F.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6.A.噌吰如钟鼓不绝

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C.佛印绝类弥勒

D.满座宾客莫不伸颈„„以为妙绝 E.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F.西人绝技,尤莫逾油画 G.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H.今杀相如,绝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J.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五、请分别找出与例句中加黑词活用方式相同的句子,并指出活用的词。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B.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C.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D.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E.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F.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 例句: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六、请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C.得双石于潭上 D.此世所以不传也

与1.“马之千里者”句式相同的有 与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式相同的有

与3.“子何恃而往”句式相同的有 与4.“此庸夫之怒也”句式相同的有

七、翻译下列句子,再指出每句的宾语是什么,位置有什么变化,最后总结出这类句子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点。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何陋之有 4.唯奕秋之为听 5.子何恃而往

6.(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7.唯利是图 位置的变化 共同点和不同点

八、本文作者对石钟山的命名,侧重从声音方面来考查,所以用了大量象声词和其他表现听觉的词,请各举五例,并分别说明表现的是什么声音。

象声词 其他表听觉的词

九、填空。

1.文章第一段介绍了前人对石钟山命名的两种看法,郦道元认为________李渤认为 他们的共同点是 作者对他们的看法是这样看的,他的根据分别是、2.第二段作者乘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实地考察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认为石钟山的命名和声音关系极大。石钟山发声的第一个原因是_______第二个原因是

3.第三段作者对李渤见解的评价是,而对郦道元的评价是,他的见解与郦元是相近的,都看到了石钟山能发声与 都有关系,但郦道元没有看到

4.由石钟山的命名,作者总结出了这样的道理 5.本文与《游褒禅山记》《小石潭记》在写法上的 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十、阅读下列三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能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曾国蕃《石钟山名考异》)

(乙)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最上层,则昏暗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舟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亦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清·彭雪琴所见,记在俞樾的《春在堂随笔》中)

(丙)石钟山现属江西湖口县,是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位于双钟镇南端,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位于镇北端,滨临长江口的,叫下钟山,二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构成石钟山的石灰岩,主要化学成份是碳酸钙(CaCO3),长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形成奇特的岩溶地貌。溶洞特别发育。《石钟山志》云: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石钟洞系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当江湖之水浸灌洞内,水位低于洞顶时,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回音激荡,这便是石钟山和石钟洞之所以具有钟之形与钟之声的原因。

(摘自《地理知识》1979年第5期——《湖口石钟山》)1.请为甲文加标点。

2.解释乙、丙文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1)烛()(2)蛇()(3)滨()(4)穷()

3.为乙文中红字的句子选择正确的译文()。A.还是经过了它的门,只是没有进屋子。B.经过它的门前,但还是未进去看过。

C.尚且经过了它的门前,而且未深入到房屋里。

D.像经过它的门前,但是未进入房屋里一样(没有看到真实情况)。4.关于石钟山的命名,三文说法不尽相同,请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1)甲文认为 理由是(2)乙文认为 理由是(3)丙文认为

5.根据《石钟山记》和以上摘选的三段小文,目前对石钟山的命名有三种看法,一是以 命名,代表人物有 ;一是以 命名,代表人物有 ;一是以 命名,如。

答案

一、1.lǐ 2.qìng 3.fú4.hú 5.zhé 6.xuéxià 7.dāng 8.噌吰 9.窽坎镗鞳 10.臆 11.殆 12.mù 13.zhì 14.yì

二、1.说法 它,指说法 2.把 放置 即使 3.这个,指石钟山命名原因 4.这样 5.用 命名 6.表示“日”的次序 7.像 边„„边 8.中间是空的 9.指代风水 10.并列连词,不译 虽然 却 11.„„的原因 12.真相,真正原因 13.往

三、A浅深 B异同 D动静 F园圃

四、1.无 2.A C D同,B F同 3.A C同,B D同,E F同 4.A B C 同 5.C E同 6.A G同,B H同,C D同 E J同

五、A舟 C夜 E目耳

六、1.A 2.C 3.无 4.D

七、1.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余 2.假如没有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谁 3.有什么简陋呢,何陋 4.只听弈秋(讲的),弈秋 5.你凭着什么去(南海)呢,何 6.当时的人不承认这说法,之 7.只追求利,利位置的变化:宾语都处在谓语之前 共同点:七个句子都是宾语前置句

不同点:

1、6句是否定句,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要前置;

2、5句是疑问句,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要前置;3、4、7句是为了强调宾语,常用“之”、“之为”、“是”等词把宾语提到谓语之前。可见这三类句子属于宾语前置中的三种不同类型。

八、象声词:1.铿然,敲击石头发出的响亮声音 2.硿硿焉,斧击石声 3.磔磔,栖鹘的鸣叫声 4.噌吰,形容钟声洪亮,文中指水上发出的声音5.窽坎镗鞳,分别指击物声和钟鼓声,文中指水石相吞吐的声音

其他表听觉的词:1.声如洪钟,形容水石相搏的声音 2.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形容南北两块石头不同的声音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形容停止敲击以后,敲击发出的响声还在慢慢传播,慢慢消失 4.若老人咳且笑,形容鹳鹤的鸣叫声 5.如乐作焉,指山下的石穴罅与风水相吞吐发出的声音如同奏乐

九、1.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对潭上的双石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都是因声音而为石钟山命名 人常疑之 余尤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山下皆石穴罅,微波入焉,水波相激,形成噌吰如钟鼓不绝之声 在山间港口,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风浪在“窍”中时进时出,发出了窽坎镗鞳之声 3.陋 简 石、水、风 石钟山特有的地形地貌 4.事不目见耳闻,不要断定它的有无 5.都有游记特点,记叙了游览过程、同游者,描写了游览地的景物特点 《小石潭记》在对景物细致生动地描写的同时,抒发了自己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寂寞凄清,被压抑的思想感情。《石》文与《褒》文都是在记游的同时阐述了某种哲理,《石》文侧重于考辨,所以先提出疑点,然后考证,《褒》则先写景观及本次未能“极夫游”的憾事,然后据此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可见同是游记,写法各异。

十、1.草,识。洞,人,穷,钟。祠。之,之。氏、言,也。2.(1)点上蜡烛,名→动(2)像蛇一样,名→状(3)滨 靠近,动词(4)尽、走到尽头,动词 3.D 4.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钟山形如覆钟 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全山皆空,如钟覆地 上钟崖与下钟崖„„的原因 5.声,苏轼、郦道元、李渤 形,曾国藩、彭雪琴 声形共同 《湖口石钟山》的作者--------------

一、这篇文章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即,属 部分;第三段是,即,属 部分。说说全文三段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二、与《游褒禅记》作比较,说说两文在表现手法上、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三、区别、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四 先翻译下面一些句子: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知觉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4.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再指出这些句子的动词是哪个词,宾语是什么词,它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各句中都有哪一个否定词。最后总结出宾语前置的一条规律。

五、“而”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一个连词,它可以表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假设、因果等多种关系。试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而”分别表示什么关系,该怎么翻译(或不译)。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余心方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5.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6.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7.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8.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9.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 10.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六 背诵全文。

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第二段题解疑,即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即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中心思想。三段之间的联系和中心思想见教参《课文说明》

二、见教参《课文说明》

三 区别、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的词的意义和用法。1.下临深潭,微风鼓浪(鼓动,动词。)噌吰如钟鼓不绝(敲钟,动词。)

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弹奏,动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击鼓,动词。)2.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代词。)

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这样,代词。)巨是凡人,偏在远郡(是,判断动词。)实迷途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正确,形容词。)3.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得到,动词。)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能愿动词。)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心得,各词。)意气洋洋,甚自得也(得意,形容词。)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交好,形容词。)4.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读yí,遗留,动词。)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读wèi,送给,动词。)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读yí,丢弃,动词。)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读yí,遗弃,动词。)四 翻译

1.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2.城里(的人)都没有觉察到这个(情况)。3.当时(一般)人不同意。4.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这些句子的动词是:欺、觉、许、诈、虞。宾语是:余、之、之、尔、我,都是代词。这些宾语都移到动词前面。各句中的否定词是:不、不、莫、无、无。总结:古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五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承接关系。不译。)2.余固笑而不信也(并列关系。不译。)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转折关系。可是。)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因果关系。因而。)

5.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前“而”,并列关系,不译。后“而”,转折关系,却。)6.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并列关系。并且。)7.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并列关系。不译。)

8.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前、后“而”,修饰关系,地。中间“而”,并列关系,不译。)

9.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因果关系。因而。)10.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假设关系。如果。)

-------------------

[能力训练]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彭蠡(lǐ)

郦元(lì)

钟磬(qìng)枹(bāo)B.铿然(kēng)硿硿(kōng)莫夜(mù)

栖鹘(hú)

C.磔磔(zhé)

鹳鹤(guàn)穴罅(xià)噌吰(chéng hóng): D.窾坎(kuǎn)镗鞳(tāngtà)识之(zhì)澎湃(pài)

二、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始访其遗踪 访,寻访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尤,更加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坐船

适,到

C.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暮

汝识之乎 识,记得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几乎

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本来

三、写出下列多义词的义项。1.鼓

(1)微风鼓浪()(2)噌吰如钟鼓不绝()

(3)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当

(1)有大石当中流()(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5)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四、写出下列虚词的不同义项。1.何

(1)不然,籍何以至此()(2)徐公何能及君也()(3)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5)豫州今欲何至()2.而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余固笑而不信也()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5)吾恂恂而起()

(6)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五、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至莫夜月明 B.汝识之乎 C.周景王之无射也 D.长乐王回深父

六、以下各句中“虽”的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4.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6.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A.1、2、6/3、4、5 B.1、2、3/4、5、6 C.1、2/3、4、5、6 D.1、3/2、4、5、6

七、下列各句按其活用加以分类,全出现名词作状语的一组是()。1.大石倒立千尺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3.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6.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7.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8.郦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9.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10.天下云集响应

A.1、3、5、7、9、10 B.l、2、3、5、8、10 C.1、2、4、5、8、10 D.2、4、6、8、9、10

八、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其一犬坐于前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卒廷见相如

九、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A.时人莫之许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十、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十一、用原文的语句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说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结尾段,作者对郦道元和李渤所持的各是什么态度?

十二、略

十三、阅读唐代李渤《辨石钟山记》,完成文后各题。

《水经》云:“彭貂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漱(倾斜)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子?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1.解释加点的词。

(1)山涵其英 涵:

(2)山仍石名 仍:

(3)安能产兹奇石乎 兹;

(4)濒流庶峰 庶:

2.写出《石钟山记》中与本段中下列语句意思相应的句子。

(1)枹止响腾余歇

(2)如善长论

3.与“乃知山仍石名”中“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A.有仙则名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名微而众寡

D.而此独以钟名

4.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1)询诸水滨

(2)聊刊前谬,留遗将来(3)有铜铁之异焉

5.用上文中的有关语句回答问题

(1)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

(2)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什么态度?文中是怎样说的?

6.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李渤的观点是怎样评价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石钟山记》同步辅导参考答案

一、A

二、D

三、1.鼓

(1)振动

(2)鼓

(3)弹奏

(4)击鼓

(5)击鼓 2.当

(1)挡住

(2)应当

(3)在(4)抵挡

(5)对着

四、1.何

(1)什么

(2)怎么

(3)多么

(4)为什么

(5)哪里 2.而(1)表承接

(2)表并列

(3)表转折 可是(4)因而

(5)表修饰 „„地

(6)表假设 如果

五、C

六、A

七、B

八、C

九、C

十、1.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2.鼓槌停止敲击,余音还在传扬,就以为得到(名为石钟)的缘由了。3.被敲打时发出响亮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4.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十一、1.“郦元之所见闻„„虽知而不能言。” 2.“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十二、1.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北宋。

2.解疑,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由,记叙;“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3.议论

记叙、描写、抒情,记叙、描写

议论,议论。因事。

十三、1.(1)蕴含

(2)沿袭

(3)这

(4)众多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3.D 4.(1)向住在水滨的人询问原因

(2)姑且修订前人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3)有铜铁那样的特异声音

5.(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山仍石名,旧矣。”(2)否定。“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 6.“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第二篇:石钟山记翻译

《水经》上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它下面对着很深的湖水,微风荡起波浪,湖水击拍山石,发出声音好像大钟一样。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里,即使有大风浪也不会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开始访问那地方,在湖边上找到两块石头,敲一敲,听它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声音厚重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才消失。他自以为已经找到这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了。但是对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了。石头敲了能够响亮地发出声音,到处都是这样,但独有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县坐船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那个人们所说的石钟。佛寺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了斧头,在乱石中选了一二块石头敲打它,石头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姑且笑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亮很亮,我独自同苏迈坐小船到石钟山下那笔陡的山崖下面。那绝壁侧着矗立,有千尺之高,好像猛兽,又像奇鬼,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寄巢的鹘鸟听到人的声音,也惊得飞了起来,在云霄间喳喳地叫;又有一种宏亮的声音从水上传来,嗡嗡地像敲钟的声音响个不停。船夫大惊起来。我慢慢地探察这个声音,原来山下都是石洞石缝,也不知道那石洞石缝有多少深浅,微波涌入洞里,水波荡漾因而产生这种声音。我们的船回到两座山的中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间,那石上可以坐百来个人,石头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窟窿吞进吐出江风湖水,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刚才的噌吰声音相呼应,好像音乐在演奏。我于是就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这声音吗?噌噌吰吰的是周景王的无射钟,窾坎镗鞳的是魏庄子的歌钟呀。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主观臆断它有或者没有,可以吗?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与我一样,但是他说得不详细;当官的人又总不肯驾着小船黑夜停泊在绝壁下面,所以不能了解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情况,却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啊。而浅薄无知的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以为探得了事情的真相。我所以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的说明太简单,并且笑话李渤的知识浅薄。

第三篇:《石钟山记》教案

导入5分钟)

新授

30分钟)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讲读第一部分,理清这部分的行文思路,把握其结构层次。2.理解夹叙夹议,记叙为议论服务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课文跟我们刚学过的《游黄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不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内容见“教学设想”)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指出哪些是通假异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和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议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一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提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壁之下”。)

至此,教师应提示学生对“预习提示”的末句作相应的修改。2.结构的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问:这是作者的议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信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测,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至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说明]在分析主旨和结构时,可依次写出,最后用线连结如图,不要等到分析完毕再写。

四、诵读第1段。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与下句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石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未必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

“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之过。④“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末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

练习9分钟)

作业

1分钟)

检查

8分钟)新授 25分钟)

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音„„何哉”——驳得有力。

3.学生练习背诵。

[提示]先分层练习,后连贯练习4.检查背诵。

[说明]这一段语气有变化。教师在检查中如发现学生没有读出语气,应再次领诵。检查方式可以多样化。

五、留作业。

1.课后试将第1段默写一遍。

2.准备背诵第2段。

3.准备口头回答练习第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分组默写第1段(各组只默写一小层)。

二、诵读第2段。1.学生齐读这一段。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故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搏”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⑦“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练习10分钟)

布置作业(2分钟)

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⑧“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童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4.检查背诵。

三、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

问: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问: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四、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2段。2.准备整理实词,归纳“而”的用法。

3.思考练习第二题,辨析体裁特点。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连贯背诵第一至二段。2.归纳“而”的用法(做练习第五题)。

步骤:先逐题对照答案,然后归纳如下表(例句只写题号):

[注]例10,《教学参考书》定为假设“而”有表示假设的作用,但此句不明显,改为“转折”似乎好一些。过于细究对中学生学习文言虚词是不适宜的。

二、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磬„„而 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检查复习便是臆断。)

(10分钟)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

新授

(30分钟)

练习(10分钟)

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3.教师领诵。

4.检查肯诵。

三、比较、辨析。1.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2.教师将本文改成一篇说明文,学生听后再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本文的特点。

改写如下: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②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③微波入之,涵澹澎湃,④有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⑤近港口处,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则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发为窽坎镗鞳之声,与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此山名之所由也。郦元注《水经》,但云⑥“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可谓⑦言之不详。⑧唐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自以为得之,其实悖矣。[说明]教师读的速度要慢一些。读前告诉学生,用铅笔划出书上的语句,并标上句的序号。文中变色的语句可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连缀成文。

从比较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① 苏文的内容核心是说明性的,跟考察记相近。但作者把考察的内容跟记游结合在一起,不仅写了景物,也写了自己的心态,这就属于生动的说明了。由此可见,从基本性质来说,本文本体应定为考察记。

② 作者的考察目的是补郦说之不足,破李说之陋。由此自然生发出

作业

2分钟)“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的议论。

③ 文中的记叙成分只有“元本七年„„所谓石钟者”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缘由的;描写成分只有“大石侧立„„此鹳鹤也”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之不易的。

四、整理实词。步骤与前一课同。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不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奏。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于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按:“相得”一语不可分,题文第4条不收。)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以上是题文中的实词,以下是增补的实词,常用义不举例。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函胡:见注释。

清越:见注释。

徐:慢慢的。与“疾”相反。适:往。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众人之议也。②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莫可以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五、留作业:背诵全文。

(附: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那噌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

第四篇: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 苏轼 教学目的

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教学设想

过去的教学经验证明,将本文当作游记来讲是讲不好的,将苏轼此举上升到“实践精神”,也显得不甚恰当。本文是一篇考察记,开头说作者对郦说和李说的怀疑,正是交代考察的缘起;中间记“游程”也是先访寺僧,后游绝壁,这是为考察目的而安排的;待到考察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提游览之事,而着重抒发议论。按照考察记的要求来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才会显得顺理成章。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余方心动欲还……古之人不余欺也”这一部分。突出这个重点,可以带动文章的全局。

对“预习提示”中“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一句要作点解释——苏轼是在六月江水上涨之时去的。不可能看出山形。要防止学生因此引起思想混乱。

本课拟用三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完成练习第一题,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段,完成练习第二题。

第3课时:诵读第3段,总结全课。向课外延伸:学生自读俞樾文章(《春在堂随笔》第七卷第17条)。

[说明]练习第三、五两题已在总结课上处理,第四题删去,有关翻译的练习拟放在高中二年级进行。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

2.比较下列各组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然后朗读全文,要读出语气。

3.划分本文结构。准备口答练习第一题。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课文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不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内容见“教学设想”)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

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

指出哪些是通假异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和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议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一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提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壁之下”。)

至此,教师应提示学生对“预习提示”的末句作相应的修改。

2.结构的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问:这是作者的议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信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测,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至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3.板书:

[说明]在分析主旨和结构时,可依次写出,最后用线连结如图,不要等到分析完毕再写。

四、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与下句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石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未必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之过。

④“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末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音……何哉”——驳得有力。

3.学生练习背诵。

[提示]先分层练习,后连贯练习

4.检查背诵。

[说明]这一段语气有变化。教师在检查中如发现学生没有读出语气,应再次领诵。检查方式可以多样化。

五、留作业。

1.课后试将第1段默写一遍。

2.准备背诵第2段。

3.准备口头回答练习第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分组默写第1段(各组只默写一小层)。

二、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故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搏”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⑦“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⑧“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童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4.检查背诵。

三、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

问: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问: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

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四、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2段。

2.准备整理实词,归纳“而”的用法。

3.思考练习第二题,辨析体裁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连贯背诵第一至二段。

2.归纳“而”的用法(做练习第五题)。

步骤:先逐题对照答案,然后归纳如下表(例句只写题号):

[注]例10,《教学参考书》定为假设“而”有表示假设的作用,但此句不明显,改为“转折”似乎好一些。过于细究对中学生学习文言虚词是不适宜的。

二、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磬……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3.教师领诵。

4.检查肯诵。

三、比较、辨析。

1.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2.教师将本文改成一篇说明文,学生听后再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本文的特点。

改写如下: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②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③微波入之,涵澹澎湃,④有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⑤近港口处,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则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发为窽坎镗鞳之声,与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此山名之所由也。郦元注《水经》,但云⑥“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可谓⑦言之不详。⑧唐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自以为得之,其实悖矣。

[说明]教师读的速度要慢一些。读前告诉学生,用铅笔划出书上的语句,并标上句的序号。文中变色的语句可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连缀成文。

从比较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① 苏文的内容核心是说明性的,跟考察记相近。但作者把考察的内容跟记游结合在一起,不仅写了景物,也写了自己的心态,这就属于生动的说明了。由此可见,从基本性质来说,本文本体应定为考察记。

② 作者的考察目的是补郦说之不足,破李说之陋。由此自然生发出“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的议论。

③ 文中的记叙成分只有“元本七年……所谓石钟者”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缘由的;描写成分只有“大石侧立……此鹳鹤也”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之不易的。

上述几点意思,也可以用板书表示如下:

四、整理实词。

步骤与前一课同。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不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奏。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于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按:“相得”一语不可分,题文第4条不收。)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以上是题文中的实词,以下是增补的实词,常用义不举例。

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函胡:见注释。

清越:见注释。

徐:慢慢的。与“疾”相反。

适:往。

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众人之议也。②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莫可以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第五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二)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实词析疑: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秦。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函胡:见注释。

清越:见注释。

徐:慢慢的。与”疾”相反。

适:往。

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众人之广议也。②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例: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

枹(fú)

铿(kēng)

磔磔(zhãzhã)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镗鞳(tāng tà)

识(zhì)

无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的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结构的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问:这是作者的言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__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3.板书:

对旧说质疑——实地考察中所见——结论

(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说明:在分析主旨和结构时,可依次写出,最后用线连结如图,不要等到分析完毕再写。

(四)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

(五)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③“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4.检查背诵。

(六)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

问: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问: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

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对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七)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磐„„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3.教师领诵。

4.检查背诵。

(八)比较、辨析。

1.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课文

项目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内容

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

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

先记游,后议论。

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

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

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2.教师将本文改成一篇说明文,学生听后再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本文的特点。

改写如下: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②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③微波入之,涵滔澎湃,④有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⑤近港口处,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则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发为窽坎镗鞳之声,与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此山名之所由也。郦元注《水经》,但云⑥“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可谓⑦言之不详。⑧唐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自以为得之,其实悖矣。

说明:教师读的速度要慢一些。读前告诉学生,用铅笔划出书上的语句,并标上句子的序号。便于学生连缀成文。

从比较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①苏文的内容核心是说明性的,跟考察记相近。但作者把考察的内容跟记游结合在一起,不仅写了景物,也写了自己的心态,这就属于生动的说明了。由此可见,从基本性质来说,本文文体应定为考察记。

②作者的考察目的是补郦说之不足,破李说之陋。由此自然生发出“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的议论。

③文中的记叙成分只有“元本七年„„所谓石钟者”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缘由的;描写成分只有“大石侧立„„此鹳鹤也”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之不易的。

石钟山记

【目的要求】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则。

【课文解析】

注音释义

1.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2.钟磬:(磬,qìng,这里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象钵,用铜制成。)

3.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4.夜泊绝壁下:(泊,bó,这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为pō)

5.穴罅:wuãxià(罅,裂隙)

6.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7.殆与余同:(殆dài,这里是大概之意;百战不殆,殆的意思为“危险”。)

8.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ráo)(苏轼的)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

【内容主旨】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解疑,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属议论部分。

【写作手法】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明篇。

【重点语段研读】

第二段:„„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分析:这段先写作者有机会去考察石钟山名之来由,非常简洁而直接地切入正题──小童择石而叩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写出李渤之说被世人广泛地接受,而用一个“固”字表明作者对这种不动脑筋的解释的轻蔑。(固本意为“本来”,这里引申为“自然”,“当然”。)接着写作者暮夜实地考察,又先写环境,描绘出阴森恐怖的气氛,从而让人感悟到探求事情的真相是需要有勇气战胜自己内心的软弱的,同时也点明下一段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的原因。再写心动欲还时有“大声发于水上”,舟人大恐,而作者却一改刚才的胆怯为欣喜──“徐而察之”,再具体写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同时为下文的“叹郦元之简”作伏笔。又用回程中,河中“窾坎镗鞳”的大石与先前“噌吰”的绝壁下的穴罅作比。区别两者的声音不同之处:绝壁下,水石相搏,有共鸣,声音雄浑,故曰“噌吰”;大石中,风水相吞吐,风时有时停,水一吞一吐,“窾坎镗鞳”强调节奏鲜明。反复写声源,用以证实郦道元的说法,推翻李渤的“谬论”。最后作者欣喜的告诉独儿子说“古之人不余欺也”。显然,这里的古之人是指郦道元。此段为破疑而写,在释疑的过程中证明郦说,否定李说。

【解题指导】

一、见【内容主旨】

二、首先从文章的内容讲两篇文章都是游记,并且都不重山水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游褒禅山记》从游而未尽兴引发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石钟山记》用事实破疑问,提出要重实地考察,及对主观臆断的观点。所不同的是《游褒禅山记》的结构是典型的游记体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记游虽简,但游踪很清楚,体现了游记文的一般特征;而《石钟山记》先议论,再记游,后议论。首先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然后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疑和解疑,最后在解疑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写法上,也有不同。《游褒禅山记》的议论重在“立”;而《石钟山记》的议论是“立”中有“破”。

三、鼓:①鼓动,动词。②击打,动词。③弹奏,动词。④正确,形容词。

是:①这,代词。②这样,代词。③是,判断动词。④正确,形容词。

得:①得到,动词。②能够,动词。③收获,名词。④交好,形容词。

遗:①遗留,动词。②送给,读wâi,动词。③丢弃,动词。④遗失,动词。

四、1.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2.城里(的人)都没有察觉到这个(情况)。

3.当时(一般)人不同意。

4.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这些句子的动词分别是:欺、觉、许、诈、虞。宾语是:余、之、尔、我,都是代词。这些宾语都移到了动词前面。各句中的否定词是:不、不、莫、无、无。(补充,常见的其他否定词还有:弗、未、否、毋。另外,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也要提宾,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遏。)总结:古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五、1.承接,可以不译。2.并列,不译或译为“又”。3.转折,可是。4.因果,因而。5.前“而”表并列,不译,后“而”表转折,却。6.并列,可译为并且。7.并列,不译。

8.前、后“而”,都表修饰,可译为“地”;中间“而”表并列,不译。9.因果,因而。10.假设,如果。

【资料窗】

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二、补充整理文言文基础知识:①词类活用:A使动,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之鸣。B名词做动词:例1.“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例2.“枹止响腾”。枹,用鼓槌敲击。C形容词作名词:例:“枹止响腾”,响,声音。D名词作状语:例:“目见耳闻”。目,用目,耳,用耳。

②古今异义:“自以为得其实”,其实,那事情的真象。

③焉的用法:A指示代词,那里,这里。例:心不在焉。B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1且焉置土石?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兼词,于之,在哪里。例: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D语气助词,啊,呀。例:1于是余不叹焉。2如乐作焉。E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例:硿硿焉。

三、文学常识:纪年法:

(一)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干一支互相结合以纪年,六十年一轮。

(二)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记年。如开元,天宝为唐玄宗的年号。

(三)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多在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鲁孝公三十七年等,以元、二、三等序数记。

(四)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木星),岁指太岁。又分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即根据岁星在十二星次中的位置纪年。十二星次名称自西向东依次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12年一轮。太岁纪年方向与岁星纪年相反,名称更为繁复。

四、关于石钟山的资料: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属江西湖口县。石灰岩质。关于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

(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

(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石钟山记

教学目的

1.学习“焉”“是”“得”“相”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2.理解掌握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特殊文言句式,文言通假字,文言词类活用等知识。

3.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教学难点: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方法:文言教学三读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苏洵、王安石、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家的散文,对宋代散文的总体特点已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在学习苏轼的散文《石钟山记》,以进一步加深对宋带散文的理解。

二.作者作品与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1.对下列三组句中划线的词语注音、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1)()

A 彭蠡(li 指鄱阳湖)之口有石钟山焉

B 今以钟磬(qing 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乐器)置水中

C 枹(pao 鼓槌)止响腾,余韵徐歇

D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kong 指声响)焉

(2)()

A 而山上栖鹘(hu 老鹰),闻人声亦惊起

B 磔磔(zhe 鸟叫声)云霄间

C 或曰此鹳鹤(huanhe 一种水鸟)也

D 噌吰(cenghong 形容声音洪亮)如钟鼓不绝

(3)()

A 则山上皆石穴罅(xia 裂缝)

B 有窾坎镗鞳(tangta 钟鼓声)之声

C 汝识(zhi 通“志”,记住)之乎

D 周景王之无射(she 弓箭名)也

2.朗读下列句子,准确处理好句中停顿。

A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B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C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D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E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2.微风鼓浪

鼓:振动

3.水石相搏

搏:拍击

4.南声函胡

函胡:重浊而模糊

5.北音清越

越:高扬

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腾:传播;歇:消失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临

A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 莅临指导

2.是

A 是说也,人常疑之

B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 觉今是日昨非 D 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3.得

A 得双石于潭上

B 此余之所得也

C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D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三)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四)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五)朗读第一段,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体会

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六.作业:背诵第一段,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散文。

七.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背诵复习第一段。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赴:赴任,就职

3.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

森然:阴森森的样子

5.微波入焉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

因:于是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

1.因

A 因得关所谓石钟者

B 因笑谓迈曰 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事出有因

2.焉

A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 语焉不详

E 且焉置土石

3.固

A 余固笑而不信也

B 固已怪之矣

C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 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

E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相

A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B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C 则将焉用彼相矣

D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E 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

F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三)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四)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五)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三.分析第二段

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

答:“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

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

答:深夜泛舟江面。

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

答: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4.本段写了作者的两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讨论)

四.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

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

盖:表原因、目的

(二)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1.实

A 自以为得其实

B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D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绝

1.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噌吰如钟鼓不绝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五)分析赏读

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2.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对比的方法。

3.“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翻译背诵全文。

六.教学后记:

附:板书设计

《石钟山记》教学要领探微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作者亲自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在讲析这篇课文时,我针对文章的疑点、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抓住“二疑”、“三笑”、“一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疑点——找出二疑

文章开篇先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疑郦说:“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理由是:“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尤疑李说:“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理由是:“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正是这两疑引出了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下文作出了铺垫。

二、重点——理解三笑

为了释“疑”,作者亲往石钟山进行考察。面对“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的解释,作者“笑而不信”,从而更坚定了探明真相的决心。此笑表明了作者敢于怀疑、善于探索的态度。

夜游石钟山,作者通过对“森然欲搏人”的大石、磔磔惊飞的栖鹘、似咳且笑般怪叫的鹳鹤等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的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环境气氛,充分烘托了亲身探访的不易。正在“心动欲还”之际,却意外地探得了“噌吰”的声音:“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在“将入港口”处,又意外地查明了“窾坎镗鞳”的声音:“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的确是不虚此行。释疑后的苏轼轻松愉快地笑了:“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此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和兴奋,充溢着欣喜和自豪之情。

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而对于那些单凭主观臆断便“自以为得其实”的李渤之类的“陋者”,则给予了尖锐的讥笑和嘲讽:“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此“笑”可以看出苏轼不主观、不武断,实事求是的科学处事态度。

三、难点——彻悟一旨

文章的主旨句不难找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而真正要彻悟它,却必须结合时代背景,联系作者身世。

苏轼入朝为官期间,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不同态度。那些因拥护新法而得势的朝臣便竭力收罗苏轼的诗文,断章取义,专摘只言片语,然后罗织罪名,累章弹劾他讥刺朝政。元丰二年(1079)七月,苏轼因此被逮捕至京御史台狱,其间,与其有诗文往来而受株连的大小官员就有二十余人。这就是当时震惊朝野的“乌台(御史台)诗案”,实为受人陷害。同年十二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被禁锢。直到元丰八年神宗死后,哲宗立,苏轼才复被起用回朝。《石钟山记》即写于元丰七年(1084)六月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之时,也就是在将近七年漫长的谪居期间。由此可见,苏轼是结合自己的惨痛经历在感慨:事不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

下载石钟山记(练习测试)三份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石钟山记(练习测试)三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石钟山记学案教案

    石钟山记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石钟山。背诵课文。 2.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学习课文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过程......

    《石钟山记》教案设计(推荐五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2、过程与方法:文......

    石钟山记(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 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

    《石钟山记》复习及拓展(合集5篇)

    高二下册第六单元《石钟山记》 一、《石钟山记》篇目解读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嘉祐二年进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合集]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

    普通话测试练习

    普通话水平测试题1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 碑 涌 破 谋 尝 增 张 槛 枕 涛 吼 高 旺 怎 纫 逮 扇 雁 邹 潮 黑 盖 发 克 拆 撤 施 日 委 腮 舍 擦 惹 俗 讲 乳 恋 偏 音 俏......

    英语测试练习

    英语练习测试 姓名:_______ 1.Everyone in the shop ________ (work ) very hard. 1. -- My mother is ill now. --- I 'm sorry _______ ( hear ) that . 2. Good. Now ____......

    小学成语练习测试

    1、写出表示快的成语。 看书快____________吃饭快____________ 走路快____________水流快____________ 变化快____________时间快____________ 回答快____________车速快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