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学生与文本间、学生与作者间的审美对话过程。教学中紧紧围绕“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表示变化的时间的词“一年年”“一代代”,让学生体会到这个变化的时间很长很长,然后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一代代的人们都做了些什么,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如学习重点句“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这一句时,我抓住“谁家”问学生:“你家想干什么?”学生们说出了 “盖新房”“做家具”“要柴火”“搭木棚”“造工具”等种种人们只顾自己的生活所需而做的砍伐之事。我说你能从两个“谁家”体会到什么?学生都说体会到村里的人对树木的任意砍伐。我又说:“还可从哪个字看出他们任意砍伐树木?”同学都说“从‘拎’字也让人体会到那些村民他们想砍就砍,没有人管他们。”这时我顺势让孩子观察后面的插图,体会村民的无度砍伐所带来的后果。同时,在学文的过程中,也借助了课件,让学生认识了“犁”,体会了“裸露”,更通过一段真实的影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的无情,内心的体验也更加强烈。
第二篇: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实验小学:郑秀利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盖房、造犁、一栋栋、黎明、喘气儿、裸露、湛蓝”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4、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被洪水卷去的原因,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教学重难点】理解村庄变化的原因;理解重点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1、教师播放课件中村庄美丽的画面,创设情境:同学们,这里有个故事,一个关于小村庄的故事。师介绍。(可是,这个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小村庄后来在地球上消失了。怎么会消失呢?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出示生词,齐读、正音。注意:清澈、湛蓝、造犁、一栋栋、裸露等读音。(课件出示)
4、出示带注音的生字,纠正错误。
5、出示要求书写的字:
(1)、齐读生字。
(2)、口头组词。
(3)、指导认记生字的方法。
(4)、书写几个生字:
重点指导“黎”的写法:上扁下长,上部右边不能多写一撇,下部不是“水”。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懂每个自然段,指名逐段朗读。同学评价。
2、请小组读,读完一个自然段后,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师:谁能把同学们说的内容串起来,说说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口述,老师小结。(课文讲述了在一个小村庄里,由于人们不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乱砍树木,破坏了植被,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遭到了毁灭命运的故事。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探究原因
1、这个小村庄里面到底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来,打开课文,自由快速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想:这个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
2、师:我想,你们这些爱读书的孩子肯定在书中找到答案了,谁来说一说,这个小村庄曾经是怎样的?(美丽)课文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二、感受小村庄的美丽和惊人变迁
1、哦,这么美丽的小村庄就藏在第一自然段里,咱们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看看课文围绕小村庄的美写了哪几种景物?(齐读)
2、生回答,师画词语:
3、课文是怎么具体地把小村庄的美描写出来的?
(1)森林——几棵树算是郁郁葱葱吗?哪又怎样才算是郁郁葱葱呢?这么郁郁葱葱的树,我想那里的空气肯定很——住在这里的村民肯定觉得很——
(2)小河——村边是清澈见底的小河,发挥想象河里可以看到什么(板书:清澈见底)
(4)天空——湛蓝深远
4、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怎样?(愉快)那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去读一读这两句话吧。(生自由读。谁想展示一下个人风采?指名读,评价)
5、这么美丽的小村庄,谁不喜欢呢?那我们就用喜欢的的语气再来读出小村庄的美吧!齐读。
6、过渡:师出示课件上小村庄的美景,说: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闻到了清新甜润的空气,看到了苍翠欲滴的树木。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可真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啊。可如今,这个小村庄已经不复存在了——
7、你想看看现在的小村庄什么样子吗?(课件出示现在的小村庄图片)
8、引导质疑: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小山村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问的是什么?
过渡:其实,小村庄被冲毁的原因就藏在课文中,请同学们对照学习要求学习课文。
四、探究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学习第2——4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
1、读一读:第2—4自然段;
2、画一画:小村庄被山洪卷走的原因的句子;
3、说一说:从画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2、哪位同学能说一说造成小村庄最终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A、从1这个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说明砍了很多树。)
B.句子训练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树木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
C、这“谁”是指哪里的人?“谁家”是什么意思?是呀,是村民把树林中的树木一棵一棵地砍下来,才会造成今天的这样子。如果不砍的话树木可以——抵挡洪水,这个小村庄就不会变成今天这样子
师:也就是说是村民自己把自己的小村庄给毁了。
D、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裸露是什么意思?村民们看到了土地出现了裸露,停止砍树了吗?
3)没有,他们还是一年年,一代代的砍,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A、问:一年年,一代代说明什么?(时间很长)每一年,每一代都这样砍树,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指课件)
B、这个省略号还表示什么?想像一下,这个小村庄慢慢地变成了什么模样?
3)那树木变成了(引生读句子)(多媒体点句子)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A、那些词说明砍的树多?(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B、句子训练: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
3、同学们,树木的作用不仅仅可以造成房子,做家具,还可以净化空气,遮风挡雨,更能防止水土流失啊!那你们看到村民大量地砍树,心情怎样?(难过)请同学们用难过的心情去读这个句子。
(指导读)
4、小村庄的人们,不断砍伐树木,肆意破坏环境,他们的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呢?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不管怎样,村民们的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什么叫“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谁再来说一说,为什么用这个“还”字?
预设1:村民把树木砍断。预设2:说明他们为了眼前的生活都一直在砍树,不管砍树的后果。
师:啊,就是因为村民没有想到这些后果,乱砍树木,最终,灾难终于怎么样?}}
(课件出示句子:“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师:什么是“大雨没喘气儿”?
是谁在“咆哮”?(洪水)
师:来看一看(多媒体课件渲染洪水“咆哮”情境)
师:这是什么样的洪水?(“咆哮”)
师:为什么洪水这样咆哮,这样猖狂?
(因为小村庄的人不爱护自然界的树木,随便地乱砍乱伐。)
师:你说得好!谁再来说一说为什么洪水这么肆虐?
(是因为人们不爱护大自然,遭到了报应。)
五、了解小村庄的结果:学习第5自然段
1.出示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2、师:什么都没有了,指的是哪些东西呀,爱读书的孩子,细心的孩子赶快在书中找答案。
师:大大小小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家具,整个小村庄都没有了。是斧头令村民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却又是斧头,令村民们失去了可爱的、赖以生存的家园。归根到底,造成灾难的罪魁祸首是什么?(乱砍滥伐)
这时,你又是什么心情呢?(沉重,很难过,不好受)就用你沉重的心情去读吧。
3、同学们,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在悲剧没发生之前你想对村子里的人说些什么话?(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对村民的劝告表述出来。)
六、课外延伸
1、学完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保护环境)只要保护环境,我们的家园才会美丽。
2、那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1)不乱丢垃圾(2)爱护花草树木(3)保护益虫益鸟
(4)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5)宣传环保知识……
七、总结:是啊,小村庄的消失可以重建,可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却只有一个,所以如果我们破坏了大自然,那我们最终还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吧!
八、课后作业。
1、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
2、给随意砍树的人写几句劝阻的话。
【板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美丽森林郁郁葱葱斧头什么都没有了
(空气清新甜润)
小河清澈见底
第三篇: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在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学习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师知道了咱们班同学都喜欢听故事,这节课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齐读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看看你们的生字词掌握的怎么样?(指名读 开火车读)
二、学习新课:
(一)感受小村庄原来的美景.1、孩子们你们的生字词掌握的真好,老师相信你们的课文也一定读的很棒,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描写小村庄美丽的句子.故事仿佛把我们带到了许多年前,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指名读画出的部分(第一自然段的内容.).2、出示图片,村庄里茂密的树林苍翠欲滴,洁净的河水能看见水底的沙石,广阔的天空晴朗深蓝,空气格外清爽。喜欢这样的小村庄吗?
3、让我们面带微笑再来读这一段,通过你们的朗读把小村庄的美景展示出来。
(二)目睹小村庄巨大的变化
1、如此美丽的小村庄最后的命运怎样?请找出课文中说明村庄命运的一句话?
2、朗读引导:是啊,这么美丽的小村庄如今却被洪水冲毁了,多么叫人心痛啊!谁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让我们再齐读这个句子。
(三)寻找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
1、小村庄为何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板书:?)请快速阅读课文2、3自然段,想想是什么原因让村庄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读后)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原因?
2、村民们破坏环境,乱砍树木,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这样做小村庄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默读课文2、3自然段,3、把你勾画的句子和体会先跟同桌交换交换。
4、我们大家一起来交流,先读相应的句子在谈谈体会:(1)村民们是怎么做的?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体会:“谁家”是指哪一家?(每家每户)每家每户都这样做你感受到什么?(所有的村们都在砍树,没有一个人意识到周围环境遭到的破坏)
朗读:带着深深的心痛,请女同学齐读这个句子。(2)小村庄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①“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齐读这个句子。
体会:“一年年,一代代”你能体会到什么?(世世代代村民们都这样做,从来没有人觉醒,从来没有人意识到他们在破坏环境)
注意这句话的最后是省略号,说明村庄还在发生着其他变化,想象一下,村庄的自然环境还会有哪些变化呢?
朗读:灾难正向这个小村庄慢慢逼近,带着深深的担忧无尽的心痛生齐读这个句子。
②“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散在天空了。” 齐读这个句子。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人们用树木造了许多东西)是啊,造了许多东西,该有的都有了,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语就是(应有尽有).生活是应有尽有了,但周围的环境却变得——齐读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5、经历灾害难的瞬间
(1)由于长期的滥砍滥伐,一场大灾难来临了!请读读这两句,“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怒吼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2)理解:读了这段话,结合书上的插图,你感受到大雨下得怎样?“大雨没喘气儿”(雨下个不停)“五天五夜”(下的时间很久)“怒吼”(雨下得猛)
(3)看,怒吼的洪水席卷村落,村民们无家可归,全部村庄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4)朗读:曾经碧水青山环绕的小山村就在这场暴风雨中毁掉了!你的心情怎样?(太可惜啦;要是有树木森林挡一挡洪水的话,村落就不会被卷走了)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一句吗?
是啊,真一场让人痛心的悲剧,让我们再次有情绪地读第四自然段。
6、难句理解:
大雨过后,什么都没有了,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1)让我们带着可惜之情读读这个句子。
(2)什么都没有了,究竟没有了什么呢?(没有了房子、工具、家具,没有了生命、家园、幸福的生活,甚至是锋利的斧头)
师小结:正是因为人们用锋利的斧头乱砍树木,使树木减少,土地裸露,最后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让我们记住这个沉痛的教训,再来读读这句话“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把锋利的斧头。”
三、课堂小练笔:
1、目睹了小村庄从幸福圆满到家破人亡,此时此刻,你想对小村庄的村民们说点什么?你想对身边的人说点什么?
2、请用一段话写一写你的心里话。
3、展示个别小练笔。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做个环保小卫士吧!相信我们的天空会更蓝,大地会更绿,河水会更清!
五、布置作业
1、在你生活周围也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吗?你该怎么做?
2、摘抄几条环保标语
板书设计: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美丽 消失 锋利的斧头
第四篇: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整篇课文以“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展开,警示人们: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要从爱护自己的家乡,爱惜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多读几遍,不难发现文章语言朴实、含义深刻,以一把斧头为线索贯穿全文,就是这把斧头,它砍掉了原来美丽小村庄的一切。全文无一处直白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而是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读者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多读多想的方法基本能读懂课文的内容。通过前面两课课文的学习,学生的心灵中已经潜藏着很强的环保意识,小村庄的故事能进一步把这意识激发起来。但是,文中有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一定距离,理解有难度,教师要注意引导,教学中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阅读感受,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点拨,使其深思明理。叙事说明事理的表达方法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分析: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义的道理。
2、通过学习课文,受到热爱大自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班内汇报:(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村庄的人们利用手中的斧头乱砍乱伐,结果为自己家园创造的一切被洪水无情地夺走了。)
二、教学过程。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2、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什么样子的?
②请同学们看插图,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小村庄原来的样子。
③、班上交流,归纳如下:课件出示美丽的小村庄图片 2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恬静的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村旁有条清澈的小河。春天鸟儿在树上树上鸣叫,各色鲜艳的花竞相开放,老人们在树边散步,孩子们在树林间玩耍,大家呼吸着新鲜空气。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大人们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园。整个山村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
同学们说的很好读的更美。可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被一场洪水卷走后,什么都没有留下。这时你会产生什么疑问?(是怎样造成的呢?是什么原因使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
2、学习课文2——6自然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 ①、请同学们画出有关使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的句子。(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颗看下来。)[出
示课件: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想,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张家想盖房,李家想造犁,想想,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把横线补充完整。(谁家想做家具,谁家想烧柴„„)
②、【出示课件: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
指名读这句话并从中找出一组反义词。(减少—扩大)请结合课文内容
用这组反义词说一句话。(如果村民都去植树,树林会不断扩大,裸露的土地就会不断减少)
③、【出示课件: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读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人们不仅砍伐树木破坏生态平衡,还把树木当柴烧,冒出的烟污染了环境。)
3、拓展练习: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洪水来临时小村庄什么样?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出示洪水冲倒村庄的图片】 5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班上交流,归纳如下: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当人们听到可怕的响声正准备逃命时,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不等呼救,他们已告别了人世,告别了美好的未来。洪水过后,原本美丽而恬静的小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经过这里的人和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为此叹息道:目光短浅!罪有应得!
4、这时的小村庄是什么样子的?(光秃秃的)
造成这种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人为破坏,乱砍乱伐,破坏绿化。)
三、课堂总结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完啦,相信这个悲惨的故事能使我们每一个人警醒。人类要爱护自己的家园,植物、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绝不可以任意地伤害它们。
四、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在谈想法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砍伐树木导致土地裸露以至洪水毁灭村庄的现象中,找出深层的原因,明白人们缺乏环保意识是其根本原因。从而认识到,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绿色家园的重要。7
同在蓝天下,共享大自然。同在蓝天下,保护大自然。
五、作业
1、读课文。
2、写一写你读此文之后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斧头使树木变成了房屋、家具、工具等,而由于洪水的来临,使这一切以及他们的幸福和生命消失得无影无踪。
和孩子们一起学完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山谷中那环境优美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能对孩子说些什么呢
“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尽管树木利用低效,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我们无法批判小村庄居民对树木森林的无情的,残酷的破坏,短视的利用,甚至可以说是无知.我想,即使小村庄的居民能自觉爱护环境,保护树木,今天这个小村庄也将不复存在了.君不见多少大树进城了,开山掘矿了.靠山吃山,靠山吃山,离开了山,离开了水,人将怎么生存呢 有谁来过问呢草原上的牧民只能放牧,不能强求他们去认识几代以后草原沙漠化的危害;平原的
农民只能种田,不能强求他们去过问几代后土壤的肥力不足.所以,不必说小村庄的居民短视,不必说小村庄居民的可怜,因为今天还有很多的人,不仅读了小村庄的故事,还学会了和小村庄居民一样“不错的生活”.还有多少视听麻木,情感淡漠,缺乏生态伦理的现代人却无动于衷,因为我们根本不解大自然的语言,不懂动物与植物相依为命的关系,只见树的立木价值, 不顾树的生存权利和作用,表现为急功近利,巧取豪夺,自以为是的人类中心观点.大自然给我们的报复,只是暂时还未来到罢了!
第五篇:《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 理。
2、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3、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爱护家园,保护环境,树立忧患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听过哪些故事?
2、那么你们为什么喜欢听故事呢?
3、对,有的故事我们听了会感觉很有意思,有的故事会让我们懂得一些知识,还有的故事可以让我们受到更多的教育,明白更多的道理。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刚才在课前同学们说了很多故事,这节课我们还要读一个故事,有关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板书课题: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三、预习成果展示
1、我们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把故事读熟练了,是吗?
2、很好,那么这些词语一定难不倒大家了,大家有没有信心读好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
山谷 森林 锋利 裸露
扩大
喘气儿
黎明
咆哮 造犁
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
清新甜润
三、初读感知
1、大家读的都很好,看来都已经掌握了。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看看这是个怎样的小村庄呢?
课件出示小村庄,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2、那么课文中是怎么样描写的呢?(出示第一段内容)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指导读好第一段)
3、你觉得这个小村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美丽
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
清新甜润
齐读
4、就是这样的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是什么样子啊?
图片展示(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当人们听到可怕的响声正准备逃命时,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不等呼救,他们已告别了人世,告别了美好的未来。洪水过后,原本美丽而恬静的小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
5、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啊?(出示最后一段内容)找同学来读一读。小村庄怎么样了?消失了
四、精读感知
A、这么美丽的小村庄,结局竟然是消失了,一无所有了。此时此刻,读过这段文字之后,你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B、到底是什么使小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美丽的村庄之所以起了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有个至关重要的器具起了毁灭性作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快速浏览课文。(板书:斧头)
C、那么斧头到底给村民带来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到了就用自己的方式做上记号。
交流找到的句子
句子1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1)都有“谁”?(村里所有的人家,谁家需要谁家就去看,没人管,这里指人们上山砍树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
(2)做动作理解“拎”和“拿”“带”的不同。突出人们没有把砍树当成一回事,非常随意。
(3)村里人砍下的树木有多少?(一棵一棵,表示表示数目不确定,非常大,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4)村子里的人们用斧头砍下树木的结果是怎么样的?结合“裸”的字面意思理解树木被砍就像给土地脱去衣服。
句子2
(1)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2)一棵棵树木被砍走了,村民们用这些树木做什么了?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a你说这些树木变成一栋栋房子给人们住,编成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让人们使用,还可以用来烧饭取暖,人们的生活不是很好,很幸福吗?
b一棵棵树木都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柴火,小村庄还会像早先那么美丽吗?会有怎样的变化?
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人们砍伐树木,他们虽然拥有了——(一栋栋房子),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柴火),可是这短暂的幸福带来的却是不可挽回的灾难。
D、体会小村庄遭遇的灾难
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2)“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还不错是什么意思?
(3)大雨会喘气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4)一连下了五天五夜,你来想象下五天五夜的雨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学生听着音乐看着文字教师朗读课文想象雨后情景。
(5)齐读第四自然段。
结合板书总结:是啊,小村庄被这咆哮的洪水给卷走了,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郁郁葱葱的——,没有了湛蓝深远的——,没有了清新甜润的——,房子——,工具——,家具——,一切都没有了。”(小村庄的树木被砍光了,山坡上的土地缺失了树木,就会变得非常松软,所以一遇到大雨,就会抵挡不住暴雨的侵袭)
五、拓展
此时,你有什么话想告诉小村庄的人们? 怎么样使这个小村庄重新焕发生机呢? 板书(植树)
板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斧头
美丽--------------消失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