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教学要求: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三、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1.出示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呢?小村庄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教师可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
3.分节指名读课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4.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加一加:口+包→咆 牛+利→犁 木+东→栋 比一比:广——扩 有——郁 甚——湛 果——裸
三、检查预习。
1.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适当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2.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质疑,第二节课进行回答。3.完整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找一找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森、葱、犁、喘、黎”在田字格中的比例应该协调。“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
“裸”的左边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衣撇的“勿”。3.各自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
一、设置悬念,引导质疑。
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阅读,感悟交流。
1.出示阅读要求,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
三、引导探究,理解课文。1.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然后理解:
①两个“谁”是表“认指”,没有例外,表明这里的人们上山砍树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
②“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随意的心态。
③“一棵一棵”表示数目不确定,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齐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②分四人小组交流提问。
③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把它用读书的方式表达出来?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①“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把句子的“还”去掉,意思会变吗?
②“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以前,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及感受?
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
1.读读泡泡里的话“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你想说什么? 2.如果你是小村庄的一员,请你说说该如何保住小村庄。
五、作业设计。
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自主抄写、体会、积累词句。板书设计: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郁郁葱葱的森林
美丽的 {清澈见底的河水 }斧头→ 什么都没有了? 小村庄 清新甜润的空气
教学反思: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只看眼前,为过上心目中美好的生活,乱砍树木,森林面积迅速缩小,环境严重破坏,最后在持续五天的雨水中被洪水卷走了。从而告诫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语言朴实,但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指导学生朗读的好课例。
课前我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训练重点、课后思考题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1、小山村曾经怎样美丽;
2、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3、给你的启示。教学重点是:读通、读懂课文,明白小山村由美丽走向毁灭的原因。难点是: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第二篇: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实验小学:郑秀利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盖房、造犁、一栋栋、黎明、喘气儿、裸露、湛蓝”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4、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被洪水卷去的原因,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教学重难点】理解村庄变化的原因;理解重点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1、教师播放课件中村庄美丽的画面,创设情境:同学们,这里有个故事,一个关于小村庄的故事。师介绍。(可是,这个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小村庄后来在地球上消失了。怎么会消失呢?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出示生词,齐读、正音。注意:清澈、湛蓝、造犁、一栋栋、裸露等读音。(课件出示)
4、出示带注音的生字,纠正错误。
5、出示要求书写的字:
(1)、齐读生字。
(2)、口头组词。
(3)、指导认记生字的方法。
(4)、书写几个生字:
重点指导“黎”的写法:上扁下长,上部右边不能多写一撇,下部不是“水”。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懂每个自然段,指名逐段朗读。同学评价。
2、请小组读,读完一个自然段后,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师:谁能把同学们说的内容串起来,说说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口述,老师小结。(课文讲述了在一个小村庄里,由于人们不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乱砍树木,破坏了植被,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遭到了毁灭命运的故事。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探究原因
1、这个小村庄里面到底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来,打开课文,自由快速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想:这个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
2、师:我想,你们这些爱读书的孩子肯定在书中找到答案了,谁来说一说,这个小村庄曾经是怎样的?(美丽)课文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二、感受小村庄的美丽和惊人变迁
1、哦,这么美丽的小村庄就藏在第一自然段里,咱们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看看课文围绕小村庄的美写了哪几种景物?(齐读)
2、生回答,师画词语:
3、课文是怎么具体地把小村庄的美描写出来的?
(1)森林——几棵树算是郁郁葱葱吗?哪又怎样才算是郁郁葱葱呢?这么郁郁葱葱的树,我想那里的空气肯定很——住在这里的村民肯定觉得很——
(2)小河——村边是清澈见底的小河,发挥想象河里可以看到什么(板书:清澈见底)
(4)天空——湛蓝深远
4、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怎样?(愉快)那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去读一读这两句话吧。(生自由读。谁想展示一下个人风采?指名读,评价)
5、这么美丽的小村庄,谁不喜欢呢?那我们就用喜欢的的语气再来读出小村庄的美吧!齐读。
6、过渡:师出示课件上小村庄的美景,说: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闻到了清新甜润的空气,看到了苍翠欲滴的树木。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可真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啊。可如今,这个小村庄已经不复存在了——
7、你想看看现在的小村庄什么样子吗?(课件出示现在的小村庄图片)
8、引导质疑: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小山村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问的是什么?
过渡:其实,小村庄被冲毁的原因就藏在课文中,请同学们对照学习要求学习课文。
四、探究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学习第2——4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
1、读一读:第2—4自然段;
2、画一画:小村庄被山洪卷走的原因的句子;
3、说一说:从画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2、哪位同学能说一说造成小村庄最终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A、从1这个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说明砍了很多树。)
B.句子训练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树木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
C、这“谁”是指哪里的人?“谁家”是什么意思?是呀,是村民把树林中的树木一棵一棵地砍下来,才会造成今天的这样子。如果不砍的话树木可以——抵挡洪水,这个小村庄就不会变成今天这样子
师:也就是说是村民自己把自己的小村庄给毁了。
D、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裸露是什么意思?村民们看到了土地出现了裸露,停止砍树了吗?
3)没有,他们还是一年年,一代代的砍,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A、问:一年年,一代代说明什么?(时间很长)每一年,每一代都这样砍树,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指课件)
B、这个省略号还表示什么?想像一下,这个小村庄慢慢地变成了什么模样?
3)那树木变成了(引生读句子)(多媒体点句子)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A、那些词说明砍的树多?(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B、句子训练: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
3、同学们,树木的作用不仅仅可以造成房子,做家具,还可以净化空气,遮风挡雨,更能防止水土流失啊!那你们看到村民大量地砍树,心情怎样?(难过)请同学们用难过的心情去读这个句子。
(指导读)
4、小村庄的人们,不断砍伐树木,肆意破坏环境,他们的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呢?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不管怎样,村民们的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什么叫“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谁再来说一说,为什么用这个“还”字?
预设1:村民把树木砍断。预设2:说明他们为了眼前的生活都一直在砍树,不管砍树的后果。
师:啊,就是因为村民没有想到这些后果,乱砍树木,最终,灾难终于怎么样?}}
(课件出示句子:“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师:什么是“大雨没喘气儿”?
是谁在“咆哮”?(洪水)
师:来看一看(多媒体课件渲染洪水“咆哮”情境)
师:这是什么样的洪水?(“咆哮”)
师:为什么洪水这样咆哮,这样猖狂?
(因为小村庄的人不爱护自然界的树木,随便地乱砍乱伐。)
师:你说得好!谁再来说一说为什么洪水这么肆虐?
(是因为人们不爱护大自然,遭到了报应。)
五、了解小村庄的结果:学习第5自然段
1.出示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2、师:什么都没有了,指的是哪些东西呀,爱读书的孩子,细心的孩子赶快在书中找答案。
师:大大小小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家具,整个小村庄都没有了。是斧头令村民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却又是斧头,令村民们失去了可爱的、赖以生存的家园。归根到底,造成灾难的罪魁祸首是什么?(乱砍滥伐)
这时,你又是什么心情呢?(沉重,很难过,不好受)就用你沉重的心情去读吧。
3、同学们,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在悲剧没发生之前你想对村子里的人说些什么话?(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对村民的劝告表述出来。)
六、课外延伸
1、学完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保护环境)只要保护环境,我们的家园才会美丽。
2、那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1)不乱丢垃圾(2)爱护花草树木(3)保护益虫益鸟
(4)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5)宣传环保知识……
七、总结:是啊,小村庄的消失可以重建,可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却只有一个,所以如果我们破坏了大自然,那我们最终还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吧!
八、课后作业。
1、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
2、给随意砍树的人写几句劝阻的话。
【板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美丽森林郁郁葱葱斧头什么都没有了
(空气清新甜润)
小河清澈见底
第三篇: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插图,导入新课
1(出示书中图片)师:山谷中,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请同学们看一看,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体会小村庄的环境之美。)
2出示第一段: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1)指名读,读准确、流利。
(2)感受村庄的美丽,相机理解画线词语。(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湛蓝:深蓝。)
3多美的一个小村庄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小村庄的故事吧。(板书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4检查识字情况。
5开火车认读“森林、造犁、盖房、扩大、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柴烟”等词语。
三、探讨村庄变化
1(出示小村庄变化后的那幅图)教师:山不再是郁郁葱葱,水不再是清澈见底,天空不再是湛蓝深远,空气不再清新甜润。村庄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2出示: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指名读这段话)
理解词语:“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从哪儿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儿?(采用拟人的手法,指大雨一直下个不停。从“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儿。)
3想象情景:读了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你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指名说)
4再现情境:这是一幅多么凄惨悲凉的画面呀,让我们再来亲眼看一看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小村庄吧!看看抱头哭泣的人群吧!(播放洪水咆哮的音乐,教师朗读文中相关段落,学生想象画面。)
教师:两幅画面的对比,你产生了怎样深刻的感触?让学生自由说说感想。小村庄为什么会毁灭?
四、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葱、裸、黎”三个字。2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字。
五、布置作业,温故知新
1写带有生字的词语。2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小村庄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深刻感悟,读中释疑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把最能表现小村庄消失原因的语句画出来。
2同桌交流:把你画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并说说你从句子中读懂了什么?
3全班交流。预设: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①说说大家从中读出了什么?
提示:提示扣住两个“谁”和“拎”字理解人们砍树非常随意,不受约束和限制。
②随便什么人,随便什么时候,随便什么原因,都能随随便便地砍树,想砍多少就砍多少,这就叫做———乱砍滥伐。请同学们读读这个词。
③理解“裸露的土地”:(出示相关图片)看,这就是裸露的土地,还能怎么说,换个词来说说。(沙化、光秃秃)
④指导朗读。
(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这句话让你读出了什么?从哪儿感受到时间长?(一年年,一代代)
②从哪儿感受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作者用了一个省略号来表示)
教师述:森林面积不断地缩小,缩小,再缩小,裸露的土地不断地扩大,扩大,再扩大!裸露的土地无情地吞噬曾经茂密的森林,看到这些,你的心里又有些什么感受呢?
③教师引读:就是因为乱砍滥伐,十年、二十年、几十年,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一代、两代、十几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就这样,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3)“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①你们从这个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这些不同的词语都说明了砍树数量非常多。)
②理解词语“各式各样”“应有尽有”:树木变成了
③引读:砍下了这么多的树,到哪儿去了呢?它们变成了……
④交流:如果你是那一棵棵被砍的树,你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⑤指导朗读、评议。
三、深入探究,读中悟理
1质疑: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就这样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消失了,是谁使小村庄消失的?请同学们再默读2-4自然段,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2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结:是锋利的斧头使人们过上了自以为不错的日子,也是锋利的斧头使美丽的小村庄消失得无影无踪。
4感悟第5自然段:
(1)请同学们齐读第5自然段。
(2)思考:什么都没有了,“一切”指什么呢?(“一切”指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家具、家园等。)
(3)小结:锋利的斧头(没有了),优美的环境(没有了),眼前不错的生活(没有了),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就连许多鲜活的生命也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5交流启示:
(1)这就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个悲惨的故事,一个叫人心酸的故事,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这篇课文仅仅是想告诉我们这个悲惨的故事吗?(不是)它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2)同桌互相说,指名说。
(3)教师小结:这个故事是大自然对人类发出的严重警告: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拓展延伸:这个小村庄只是一个小缩影。在我们身边,仍有不少“锋利的斧头”,在无情地破坏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请同学们看图片———人们砍伐森林、捕杀动物、乱倒垃圾等污染、破坏环境的资料。
2交流感受: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3教师小结:让我们共同呼吁:让猎枪不再响起,让森林依旧茂密,让污染不再发生,让河流常年清澈……让我们和所有的动物、植物做好朋友,共同创造我们的美好生活!
五、布置作业,延伸课堂(任选一项)
1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口号。2写一写你读此文之后的感受。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办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通过质疑、讨论、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课文中的知识、还锻炼了阅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第四篇: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学生与文本间、学生与作者间的审美对话过程。教学中紧紧围绕“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表示变化的时间的词“一年年”“一代代”,让学生体会到这个变化的时间很长很长,然后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一代代的人们都做了些什么,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如学习重点句“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这一句时,我抓住“谁家”问学生:“你家想干什么?”学生们说出了 “盖新房”“做家具”“要柴火”“搭木棚”“造工具”等种种人们只顾自己的生活所需而做的砍伐之事。我说你能从两个“谁家”体会到什么?学生都说体会到村里的人对树木的任意砍伐。我又说:“还可从哪个字看出他们任意砍伐树木?”同学都说“从‘拎’字也让人体会到那些村民他们想砍就砍,没有人管他们。”这时我顺势让孩子观察后面的插图,体会村民的无度砍伐所带来的后果。同时,在学文的过程中,也借助了课件,让学生认识了“犁”,体会了“裸露”,更通过一段真实的影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的无情,内心的体验也更加强烈。
第五篇: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听课心得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听课心得
2014年4月17日,我参加本镇的小学语文联片教研活动,有幸听到了中心校的宋健英老师的课,对于宋老师的循循善诱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印象深刻,还让我感触颇深的是她身上透露出的那种老教师特有的从容、大气的气质。
宋老师的图片和提问导入的方式对勾起学生兴趣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许多处的想像说话训练,如在感受小村庄早先的美丽环境时,教师请学生轻轻地读这段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对这段中的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四个成语的意思作了交流理解,这给学生铺设了一个想像的平台,学生都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自已想像中的美丽小村庄,为后来的被毁做了铺垫,让学生为小村庄的遭遇感到惋惜,从而增强保护环境意识。再如在让学生体会村庄里的人们砍树的随意这一点时,教师问学生:人们除了用树木来盖房,造犁外,还会干些什么?学生马上就想到了很多,比如做饭,做家俱等,这样一来,学生对于人们砍树的随意性就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了。并且心中由然而升一种对被砍树木的惋惜之情,和对于人们滥砍滥伐行为的愤怒。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还紧紧抓住一些重点词句进行品析,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如“谁家„„谁家„„谁家”,“拎起”,“不断扩大”,“各式各样”、“应有尽有”等一些重点词句,很好地表现小村庄的人们没有约束与限制,上山砍树非常随便,强烈体现了人们对森林的破坏。让学生从中归纳出正是因为这些村民乱砍乱伐,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由此看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而整节课中用锋利的斧头作为线索,很好的串起了课文内容,但却不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是多次询问学生“你会怎么做?”“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生本意识处处有体现,而不再是一句空话。在最后用“一切都没有了,包括锋利的斧头,指的是什么没有了?”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挖掘课文深层次的内容,同时引入象征手法的概念,衔接过渡自然,犹有意味深长之感。
江南区苏圩镇联英小学 蔡婷芳
二0一四年四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