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上学期长沙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施方案
长沙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2013年上学期
毕业论文实施方案
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吸收高等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试验,落实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保证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次行政管理本科参加毕业论文写作的班级为2011年春季、秋季行政管理本科。
一、时间安排
3月上旬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培训,培训教师为刘国锋。
3月底完成论文初稿写作。
4月底完成论文写作修改。
5月中旬定稿,成绩上报至省校。
6月底(具体时间省校确定)论文答辩。
二、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政治学
1、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研究
2、党的执政能力研究
3、社会转型与政治稳定研究
4、公民文化与政治现代化研究
5、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研究
6、政治合法性研究
7、民主化途径研究
8、村民自治与草根民主
9、政治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10、村民自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1、村民自治制度与村务公开制度
12、村民自治制度与农民的决策参与方式
(二)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学
1、浅谈**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培训
2、**单位(事业、国有、民营)员工(农民工、技术人员、知识型员工)培训问题研究
3、**行业(高新技术、服务、制造)员工培训问题研究
4、服务型政府下的公务员培训
5、**单位(事业、国有、民营)员工(农民工、技术人员、知识型员工)招聘问题研究
6、**行业(高新技术、服务、制造)员工招聘问题研究
7、**单位(事业、国有、民营、)员工(技术人员、知识型员工)绩效问题
研究
8、**行业(高新技术、服务、制造)员工绩效问题研究
9、**单位(事业、国有、民营、)员工(技术人员、知识型员工)薪酬问题研究
10、**行业(高新技术、服务、制造)员工薪酬问题研究
11、**企业员工流失(流动)问题分析
12、试论**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实现
1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
14、**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研究
15、**行业(高新技术、服务、制造)员工(知识型、核心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16、**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激励结构探析
17、试述**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需求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在实践中的应用
18.试论**企业中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应用
19、试论**企业中内激励(外激励)的应用
20、试析领导与**组织凝聚力的关系
21、领导角色与危机处理
22.领导行为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以***为例
23、现代社会对行政机构领导者素质的要求(现代社会对领导机构管理者素质的要求)
24、领导决策失误的原因探讨
(三)行政法学
1、自由裁量权中的滥用职权行为
2、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中的显失公平问题
3、行政越权与滥用行政职权
4、行政侵权及其赔偿责任
5、行政监督与反腐败斗争
6、农民工权益的行政法保护研究
7、城市房屋拆迁的行政法思考
8、行政法视野下的公共利益
9、网络冲击引发的行政法更新研究
10、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行政法分析
(四)行政管理、管理学
1、以行政角度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个社会问题
2、依法保护我国环境问题的几点探讨
3、浅谈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以某为例或某一方面)
4、提升政府公共行政职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以某为例或某一方面)
5、关于社会发展中的行政道德问题的思考(以某为例或某一方面)
6、基层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之浅见
7、浅论企事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作用与途径
8、关于非公有制企业中养老保险工作的思考
9、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10、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
11、谈谈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的策略建议
12、谈我市党政机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路对策
13、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相关问题思考
14、城市化建设中的信访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15、论某地区民营企业的地位作用与发展对策
16、浅谈市场经济社会的民主建设
17、浅谈加快我市农村人口非农化的几点政策措施
18、服务行政--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
19、论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法制监督
20、减轻农民负担的几点思考
21、关于**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思考
22、关于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23、浅析国有资产流失及管理体制的完善
24、试论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25、浅析我国公务员制度(××某一方面)
26、试论依法行政(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27、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
28、浅谈公共行政管理的信息技术化
29、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30、谈谈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31、略论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
32、试论构筑科学规范的人才选用机制
33、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34、浅谈民办非企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
35、略论遏制吏治腐败的治本之策
36、创新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之我见
37、浅谈现阶段腐败现象及其成因与惩治策略
38、浅论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重塑策略
39、当前提高村级组织威信的几点想法
40、关于当前**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41、浅谈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特点及其要求
42、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43、对我市实施小城镇战略若干问题的探索
44、浅谈政府保护自然资源的若干措施
45、浅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与措施
46、浅谈我市(**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工作措施
47、正确认识并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想法
48、尽快建立和健全我市农村社保体系的理由分析
49、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50、行政效率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51、社区工作实践与探索
52、当前行政违法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与矫治
53、坚持人本管理,尊重员工价值
54、农村教育、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55、我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的对策探讨
56、我市目前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措施
57、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
58、浅谈当前我市社区民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59、农村养老保险必须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
60、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内部开发
61、行政违法状况及其相关分析
62、浅议我国政府采购制度
63、中国“电子化政府”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64、论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优先的原则
65、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城中村”改造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66、公用事业民营化中的政府管制
67、谈谈当前基础教育失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68、浅谈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69、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之我见
70、进一步推进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思考
7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浅析
72、浅论我国当前成人教育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及其改革策略
73、浅论提高我市农民收入的××对策
74、浅论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
75、谈我市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措施(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76、论政府作风的制度化建设
77、政府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水平的对策思考(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78、关于中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制度的思考
79、论社会公正与公共政策(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80、试论构筑科学规范的人才选用机制(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81、税收征管改革后如何有效实施税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82、谈行政监督体制改革中的以权力制约权力原则
83、当前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84、行政领导廉洁自律的现实意义与途径
85、我国现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问题与对策)
86、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87、“协调”功能在行政运行中充分发挥之案例分析
88、信息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89、建立行政信息网络的研究
90、行政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91、行政法规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就某一侧面)
92、行政监督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与发挥
93、反腐败斗争与政府职能的实现(就某一侧面)
94、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就某一地区)
95、试论行政监督(就某一侧面)
96、浅析××单位行政管理的现状及改革(可泛论或就某一侧面)
97、寻租行为研究与治理(具体化)
98、关于社会保障制度若干问题的探索
99、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及其公共政策研究
100、各种市场行为的规范与监督(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101、当前**地区城管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102、人口流动与户籍管理制度关系及改革研究
103、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城中村、城市治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就业培训、土地政策等)问题研究
104、**地区(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05、地方政府问责制研究
106、取消农业税对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影响研究
107、新农村建设中乡镇行政管理创新研究
108、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109、试析危机管理中媒体与政府的关系(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110、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责任
111、政府税费政策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112、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113、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与地方政府对策研究
114、城市拆迁的移民权益保护与政府责任分析
115、我国行政问责制探析
116、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
117、我国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政策研究
118、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及其公共政策研究
(五)社区管理
1、试论当前长沙城市社区面临的挑战
2、关于**社区治理中现存问题的思考
3、关于当前社区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思考
4、试论经济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与定位
5、试论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与定位
6、试论社区的公共事业管理
7、试论业主委员会、居委会、物业公司的关系
8、对长沙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几点趋势研究
9、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
10、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六)企业文化
1、**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2、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学习型企业文化研究
3、我国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4、**企业企业文化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5、中国酒店行业企业文化建设
6、核心竞争力导向的企业文化研究
7、企业文化对成长型企业战略转型的影响
8、民营企业文化家族化困境及其解决
(七)公务员制度
1、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研究
2、服务型政府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3、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有效性分析
4、行政执法类公务员选拔晋升机制研究
5、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创新研究
6、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比较研究
7、转型期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
8、我国行政改革背景下的公务员晋升机制研究
9、国家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研究
10、公务员违法行政及其法律责任研究
11、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12、论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公平性
13、我国公务员薪酬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14、我国公务员廉政保证金制度研究
15、中国公务员问责制的现状分析及完善路径研究
16、公务员考核的公平性研究
18、国家公务员竞争机制研究
(八)公共政策
1、试论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公共政策目标决策
2、试论“入世”和国际新环境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
3、试论知识经济时代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
4、试论当前中国对非官方政策智囊的支持性政策
5、试论当前公共政策决策的体制类型
6、当前界定公共政策问题的一些认识误区
7、浅论决策方案调整中的常见误区
8、试论“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政策环境因素
9、试论当前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源分配
10、试论当前对公共政策评价的一些误区
11、试论当前公共政策评价面临的制度难题
12、在我国建立多者博弈的公共政策体制的若干思考
13、试分析某一公共政策案例
14、试论当前我国公共政策理念转型与创新
第二篇: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社会调查实施方案
惠东电大行管本科社会调查实施方案
2011年4月
一、安排要求
1、社会调查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集中实践环节之一。社会调查必须在学生学习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60%以上的基础上进行。
2、社会调查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尤其是对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的了解。让学生接受行政管理思维和业务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和训练他们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具有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同时也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3、社会调查的时间为3周,3学分,不得免修。
二、选题和形式
1、社会调查的内容应限定在本专业实践范围内。各试点电大应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结合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以及一些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选题,并实施社会调查。
2、社会调查可采取行政机关实习、实地综合考察、案例分析等形式。
三、指导教师
1、社会调查的指导教师应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电大工作情况;应具有行政管理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5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 1
经历或实际工作经历。
2、社会调查的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选题,对学生社会调查全过程进行指导,解决社会调查中的有关问题;指导学生制订反映社会调查成果的文字材料写作计划,检查写作提纲,审阅学生写作初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针对学生社会调查全过程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
3、每名教师指导的同一届同类各层次学生总数:专职教师不超过30人,兼职教师不超过20人。
四、成绩评定
1、关于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社会调查报告为依据。参加行政机关实习、实地综合考察等活动的学生应独立完成调查报告,完整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社会调查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去解决问题,形成相关结论。本科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指导教师以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的情况、效果、撰写文字材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调查单位的反馈意见等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2、关于案例分析:包括选择的案例、案例所展示的问题、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去解决问题。字数不少于2000字。
3、社会调查的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各地电大指导教师对学生
在选题是否恰当(占10分)、观点是否明确和正确(占35分)、材料是否丰富和翔实(占30分)、逻辑是否严密和结构是否严谨(占15分)、语言文字是否流畅和优美(占10分)等五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给出具体分数。90分(含90分)以上者为优秀,80-89分(含80分)为良好,70-79分(含70分)为中等,60-69分(含6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4、凡字数不足、内容不全的调查报告或案例分析,给予不及格处理;凡抄袭造假者,取消社会调查成绩。
5、凡社会调查成绩未达60分或要求重做者,可根据所在电大分校和教学点实践教学具体安排,在学籍有效期内进行。
6、社会调查由指导教师给出初评成绩,由电大分校复审,省级电大验收,中央电大抽查、终审。
五、社会调查报告的书写格式要求
文章的结构层次用下列符号表示:
一、(一级标题,宋体、四号)
(一)、(二级标题,宋体、四号)
1、(三级标题,宋体、四号)
▆ 文章正文中:
(1)题目---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2)姓名----宋体四号。
(3)正文(宋体、四号)
▆内容结构包括:基本情况(社会调查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建议(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去解决问题)。
范文如下:
对深圳庆发公司经营状况的调查
张明明
2004年1月10日至2月15日,本人对深圳庆发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
一、公司概况
深圳庆发公司是一间小型的个体服装生产销售企业,该公司以生产、销售服装为主,兼营针棉织品和针织小商品。公司本部设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经营管理部等四个职能部门。目前,公司共有各类人员2000多人,经营面积3000多平方米,另有一间实验服装厂,职工50人;公司年营业额4000多万元,实现利润500多万元。……
六、指导及写作进度1、4月16日,上指导课;
2、5月15日前,确定选题,解决社会调查中的有关问题,并指导学生制订文字材料写作计划,检查写作提纲;
3、6月5日前, 审阅学生初稿,指导学生修改直至定稿;
4、7月5日前,根据写作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给出初评成绩。
附:参考选题
1、关于惠东县社会保障有关问题的调查
2、关于惠东县县城(某乡镇)流动人口管理调查
3、惠东县社会问题(选择某一具体问题)调查
4、惠东县老年人问题的社会调查
5、惠东县婚姻家庭问题调查
6、惠东县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
7、关于惠东县教育现状与发展有关问题的调查
8、关于惠东县人才流动的情况的调查
9、关于家庭养老情况的调查
10、关于社会保障制度若干问题的调查
11、关于解决惠东县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的调查
12、关于惠东县下岗职工培训、再就业等若干问题的调查
13、政府信任关系调查
14、勤政为民典型调查
15、关于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16、关于惠东县政府部门或机构的现状及改革
17、关于惠东县政府人事行政机关及人员的现状及改革
18、关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
19、公务员制度相关问题调查
20、有关机关行政的任务、内容、职责等的调查
21、关于行政决策体制(领导决策系统、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专家咨询系统、信息支持系统)与程序调查
22、关于公共部门行政执行主要环节实施情况的调查。(行政指挥、控制、协调与沟通)
23、关于惠东县行政监督现状的调查。(行政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法制监督、社会监督)
24、关于税收制度及其实施
25、关于依法行政
26、关于现代行政方法的实施
27、关于惠东县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分析
28、关于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29、关于城市社区管理
30、惠东县行政改革的实施与现状(政府再造、电子政府等)
31、关于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及管理
32、领导决策失误的原因探讨及影响的调查
33、惠东县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调查
34、对当前惠东县(或惠东县某乡镇)信访工作实施情况的调查与看法
35、惠东县市容环境卫生执法情况调查
36、惠东县环境保护执法情况调查
37、惠东县城市拆迁行政执法情况的调查
38、基层政府行政执法情况调查
39、惠东县社区管理与服务现状调查(医疗、物业、文化等)
40、惠东县某项政策调查
41、某一社区居民自治情况调查
42、某一地区街居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
43、某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调查
44、某社区工作志愿者情况调查
45、某社区党建工作及党组织在城市社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调查
46、某社区群众文化工作调查
47、某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工作调查
48、某社区物业管理工作调查
49、某社区治安治理工作调查
50、民间组织情况调查
51、基层党组织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情况的调查。
52、科学发展观在基层的典型调查。
53、某地(村、乡、县)近十三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及其经验的调查。
54、某地(村、乡、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情况调查。
55、惠东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情况的调查。
56、惠东县某地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情况的调查。
57、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先进事迹调查。
58、私营企业主入党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
59、某地(乡、镇、县)私有经济发展及其作用情况的调查。
60、某地(城镇、街道、社区)积极推动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的调查。
61、某地(县、市)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的调查。
62、惠东县工业发展发展现状、原因与对策
63、惠东县农业发展发展现状、原因与对策
64、惠东县第三产业发展发展现状、原因与对策
65、惠东县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
66、惠东县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67、惠东县黄埠镇(吉隆镇、大岭镇、平山街道)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
68、惠东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
69、惠东县民办幼儿园发展状况的调查
70、惠东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
71、惠东县公务员思想状况的调查
72、惠东县教师队伍思想状况的调查
73、惠东县某镇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
74、惠东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状况的调查
75、惠东县中小学生到网吧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76、惠东县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的调查
77、惠东县鞋业面对经济危机冲击所采取的对策调查。
78、惠东县鞋业受经济危机影响的情况调查。
79、惠东县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
80、某地(乡、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的情况调查。
81、某工业企业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所采取的对策情况调查。
82、科教兴乡、兴县、兴市的典型调查。
83、某社区、材、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调查。
84、某大学毕业生成才道路的调查。
85、某社会精英人生道路的调查。
86、某基层党组织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党的情况调查。
第三篇: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
策措施
[摘要]: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强调了这项任务。
[关键词]:
存在的问题 具体的规划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 当前,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农业经营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农业的增长方式也在相应改变,“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新的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发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有益的借鉴。
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七成。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但是,在总体上看,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一)投入严重不足,资金远远跟不上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式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8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农村增长18%,与城镇投资相比,差距明显。(1)投资的不足,一是严重影响农村水利设施的维修和建设。二是影响农业投资。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大多地方仍旧是以“锄头加扁担”和家庭单干为主的传统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业投资太少,特别是农业研究和推广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2)影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尽管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仍显滞后。(3)城市与农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村在教育资源配制上也存在巨大差异。如河南省2003年全省生均教育事业费城市初中平均值为601元、小学为768元,而农村则分别为539元和728元。河南农村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4)我国农村很多家庭因为无力承担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导致大量农村学生失学辍学。据统计,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已有5%到10%的适龄儿童没机会入小学,更有15%到30%的小孩未能上初中。(5)高辍学率在农村的初中阶段已经很明显,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0%—30%.(二)人才流失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需要国家采取各种方式转移这些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能够带领农村发展的有学历、有专长、高素质的人才极度缺乏,人才流失相当严重。这种人才的流失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优势劳动力外流,使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下降。二是农村原有教师的调离和农技人员的改行。三是通过高考,使农村特别优秀的人才跳出了农门,而国家又没有相应的政策,使这部分人返回农村。
(三)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首先,由于财政投资的不足,农村的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民不能与城市居民同等地享有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生活等公共资源,农村广泛存在“看病难、读书难”的现象。其次,农民工的权益也屡屡受到侵犯。这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农民工的处境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侵犯农民工利益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得不到保证。三是改革过程中农民被侵权事件也不断发生。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农村土地被征用的现象越来越多,在征地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侵犯农民权益的问题,如征地中对农民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缺乏生活保障、地方部门和企业征地过程违规操作等现象。
(四)人口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在我国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不协调的严重问题。据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农村能源短缺。
三、我国农村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原因
(一)体制上的原因 城乡之间的交流,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严重影响,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还带来了农村居民受教育、就业、投保等机会的不平等,从而引起收入不平等,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于自己致富和迎来送往上,对村党建工作不是一抓到底,而是时紧时松,工作也只是停留在开会和一般号召、发文件上,缺乏具体措施和督促检查。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目前基层党组织所存在的众多问题,我们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重点。首先,必须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一是加大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的力度,优化年龄结构。二是加大对一把手的培养力度,挑选好带头人,可以采取党员选举与上级组织举荐相结合的方式。其次,必须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的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刘彦随;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地理研究;2008年2期27卷 [2]陈锡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2005
[3]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1期
第四篇:电大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实施细则
附件三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教学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是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对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综合运用的培训,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发挥。
1.毕业设计(论文、作业)的组织管理
根据中央电大文件规定,中央电大负责编制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此项工作的质量标准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对省电大工作进行指导、检查与评估,对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成绩进行终审。
省电大根据中央电大有关文件,负责制定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工作实施细则和相关管理制度,部署和落实全省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工作,对市电大(教学点)工作进行指导、检查与评估。
市电大(教学点)成立毕业设计(论文、作业)领导小组,负责对试点单位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工作全面领导和组织实施。工作内容主要有:
(1)根据省电大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实施细则的要求,制定具体工作计划,作好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动员工作,定期检查工作进度,处理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审批指导教师、答辩(评审)委员的资格,安排组成答辩评审小组,检查答辩(评审)情况。
(3)负责组织对指导教师和答辩(评审)委员的培训。
(4)根据有关规定,检查、执行毕业设计(论文、作业)的评分标准。(5)负责审核所属各单位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成绩。(6)负责上报有关材料。
2.毕业设计(论文、作业)选题原则
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题目大小适中,对实际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应结合当前科技和经济发展,尽可能选择与社会发展及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题目。选题应鼓励学术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鼓励选择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鼓励解决实际问题。
本、专科的选题在深度和广度上要有所区别,选题难度、大小适中,以在规定时间内,经努力可完成为宜。
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初步选题后,由教学点专业责任教师签署意见,教学点加盖公章后,报市电大专业责任教师签署意见,市电大教学管理部门签署意见并存档(见附件1),并报省电大备案。
选题一经确定,一般不再作变动。特殊情况必须修改的,须报省电大审批。
一个选题在被选用两届后,一般不再作为选题推荐。
3.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要求
凡修完本专业全部必修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80%以上的学生,经申请可参加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实践教学。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为各专业学生必修环节,不得免修。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的任务量要适中,中等水平的学生完成毕业作业的时间一般每学分不少于1周。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学生在专科学习阶段所作毕业论文不得直接或变相用作本科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确实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综合性课题,必须明确分工,保证各自独立完成所分担的部分,杜绝抄袭、代笔等弄虚作假行为。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应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谨严,语言通顺。
毕业论文(作业)应当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非学术文体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作业)提出。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主要内容包括: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专业所需的图纸、测试数据以及计算机程序清单、软盘等相关材料。所引用的中外文参考文献资料,必须注明引用教材(或著作、期刊等)的书名(或著作、期刊名)、作者、出版单位、时间(引用期刊的还必须注明文章名)。引用其他参考材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字数本科一般不少于6000字,不超过10000字;专科一般不少于4000字,不超过8000字。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及装订(侧面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 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 CM。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各级标题序号为“一”、“
(一)”、“1”、“(1)”、“①”。定稿时要求有印刷稿和电子文稿。本科论文具体要求执行各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实施细则。
4.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条件:
(1)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熟悉电大教学情况。
(2)具有相应或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经历。
(3)专科毕业作业指导教师条件可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宽。
各试点教学点将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指导教师名单报市电大初审,经省电大复审后确定(见附件2)。
指导教师职责:
(1)根据毕业作业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制定详细工作计划。
(2)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对学生毕业作业全过程进行指导,解决写作中的有关问题。
(3)指导学生制订写作计划,检查写作提纲,审阅学生写作初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
(4)对每位学生毕业作业进行分阶段指导,本科不少于4次,专科不少于3次,总计时间本科不少于8小时,专科不少于6小时,每次指导需进行较详细记录(见附件3)。
(5)检查学生独立完成写作工作情况,鉴别并制止抄袭、剽窃等造假行为。
(6)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全过程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见附件4)。
指导教师工作量:
每名教师指导的同一届各类各层次学生总数:专职教师不多于15人,兼职教师不多于10人。专职教师同时指导的各类学生数一般每人不超过30人;兼职(或业余)指导教师同时指导的各类学生数一般每人不超过20人。
5.毕业设计(论文、作业)答辩(评审)
(1)答辩学生
A.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均应参加毕业设计(论文、作业)答辩;专科毕业生是否答辩根据各专业实施细则而定,由省电大报中央电大备案。
B.组织全部本科毕业生答辩确有困难的电大可抽取部分论文进行答辩,但申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和论文初评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拟采取采取部分答辩的形式的市电大须向省电大提出申请,并报经中央电大教务处批准;抽取比例不得低于30%;参加答辩的学生随机抽取,不得指定;学生要求参加答辩的,所在学校应予许可。
(2)答辩(评审)的组织
答辩(评审)工作由市电大具体实施,市电大根据上级电大的有关要求,制订答辩(评审)工作计划,填报答辩(评审)申报表(见附件5),报省电大审批后确定。
(3)答辩(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与职责
A.人数须为3人及以上单数,由具有相应专业较高业务水平的专家组成。成员需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不少于1名。
B.主要职责:监督检查并解决答辩(评审)过程中出现的专业学术问题,对当地有争议的答辩(评审)成绩进行审议。
(4)答辩(评审)小组组成与职责
A.人数须为3人及以上单数组成。具体小组成员结构:答辩主持人1名(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持有中央电大颁发的答辩主持人资格证书),答辩教师1名及1名以上单数组成,秘书1名(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负责汇总答辩题目及答辩评语、成绩)。有条件的地区应注意加强答辩小组的人员构成。
B.指导教师不能担任本人指导的学生的答辩(评审)工作。
C.主要职责:根据学生答辩情况和文字材料,为学生评定答辩成绩和毕业实践成绩。
(5)答辩(评审)教师
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经验。答辩(评审)教师应审阅参加答辩的学生撰写的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并依此在学生答辩时提出问题,对学生答辩情况进行现场点评。
(6)答辩程序
A.答辩教师审阅参加答辩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作业)。
B.答辩主持人宣布答辩程序和要求,确定答辩人抽取方案。
C.答辩人用10~15分钟介绍毕业实践选题理由、研究思路及毕业设计(论文、作业)主要成果(或结论)。
D.答辩教师审查判断毕业设计(论文、作业)的真实性,在答辩人的研究范围内,当场提出3~5个相关问题,由答辩人答辩。
E.答辩教师对答辩人答辩的情况进行当场点评,并给出答辩评语和答辩成绩,记入《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见附件4)。
6.成绩评定
(1)指导教师在学生完成设计(论文、作业)文字材料撰写后,根据《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初评成绩评分标准》(见附件6),以百分制给出初评成绩。
(2)答辩结束后,由答辩主持人组织答辩教师对学生设计(论文、作业)、答辩过程进行评议,根据《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初评成绩评分标准》和《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判标准》(见附件7),结合学生答辩过程情况,参考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指导教师的初评成绩,以百分制或专业实践教学文件规定的形式给出毕业设计(论文、作业)的最终成绩,并记入《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答辩(评审)成绩’(即 ‘论文成绩’)栏中。
(3)答辩(评审)小组对不参加答辩的学生的毕业论文(作业)进行评审,以百分制或专业实践教学文件规定的形式给出毕业论文(作业)的最终成绩。
(4)凡文字材料未达到基本要求、抄袭造假者,按不及格处理。
(5)凡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成绩未达60分或要求重做者,可根据所在试点教学点实践教学安排计划,在学籍有效期内进行。
7.抽查与评议
省电大根据本省实际,按适当比例组织对反映学生实践成果的文字材料和影响学生成绩的毕业实践各环节工作进行抽查复审及评议,写出分析报告。
8.成绩验收
(1)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成绩评定结束后,由市电大和试点教学点进行汇总和初审(见附件8)。
5(2)市电大和试点教学点将《教师指导记录表》、《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成绩汇总表报省电大,省电大对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成绩进行复审。
(3)中央电大对毕业设计(论文、作业)验收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中央电大验收终审后确定的成绩为最终成绩。
9.其他
为使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工作能顺利进行,要求各单位在以下规定时间将有关材料报省校教学指导中心。
(1)每学期考试前布置下学期的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工作,上报领导小组名单、工作计划、《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指导教师申报表》(一式三份)。
(2)每年4月和10月中旬安排毕业设计(论文、作业)答辩(评审)工作,上报《毕业设计(论文、作业)答辩申报表》(一式三份)和时间安排,并将《初步选题申报表》报省校备案。
(3)每学期考试前,上报《教师指导记录表》、《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成绩汇总表(一式三份),同时报送成绩为优良的毕业设计(论文、作业)的电子稿。
(4)每年9月10日前,报送上一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教学工作总结。附件:
1.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初步选题申报表
2.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指导教师申报表
3.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教师指导记录表
4.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
5.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答辩申报表
6.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初评成绩评分标准
7.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答辩成绩评判标准 8.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成绩汇总表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二○○五年十月二十四日
第五篇:电大专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浅谈服务行政
摘要:政府的产生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这就决定了行政管理的服务性质。21世纪,服务将是行政管理职能的必然选择。为公民服务,为国家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将是行政服务的主要对象;而效率与效益,将是行政服务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判断行政服务的标准,则看其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综合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最终依据将是用“人民是否满意”这个尺度来衡量。关键词:行政管理,服务,衡量尺度
21世纪,以服务为方向的中国政府职能选择将成为一种必需和必然。政府将按照企业化的方式努力为公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并自觉把“效率”和“效益”作为自身服务水平的内在评判尺度,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外在的评判尺度。
一、服务:21世纪行政管理的职能设计
管理在本质上就是服务,服务理所当然成为政府职能的必然选择。21世纪中国政府必然也应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的行政理念,进行职能的再设计。
1、管理就是服务 :管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本质
上管理与服务是统一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体产生分化,并逐步形成群众组织(包括国家),各组织内部及各组织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各组织成员为避免无谓的消耗,以最少成本换取最大利益,相互订立契约,把自身的一部分权利让渡出来,形成公共权力,由全体成员选举的少数代表掌握。掌握权力的少数人根据其成员的要求,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组织及其成员的利益。同时,各组织之间也基于同样原因签订盟约,把部分权力交给凌驾于其他组织之上的组织(国家政府),管理全体社会的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的利益。管理的实质,就是利用组织及其成员赋予的权力为公众利益服务。因此,从本质上讲,管理就是服务。
2、服务是政府职能的必然选择:政府是公民间契约的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日益脱离并凌驾于社会之上,但这种服务性质不可能改变,只不过是服务的对象不同而已。政府最根本的职能仍然是服务职能。政府作为众多社会组织中的一种,也是为社会需要而存在,为社会利益而存在。因而,它必须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为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服务,而不是相反。政府行政在理论上不仅仅是单纯的管理制行政,而应是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的行政。
服务是政府的首要职能。现代西方各国政府的职能再设计也正是出于这种选择。
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行政管理陷入信任危机,引起了国际性的公共管理改革,要求政府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和设计。西方各国通过多方面探索,最终选择了服务职能,实现了由过去重管理控制轻服务、“以政府为中心”到开始注重公共服务、“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中心”的转变。中国的行政管理,离不开国际公共行政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殊性,更何况中国政府本身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最终实现政府职能的方向性选择,就成为一种必需和必然。
3、转变观念:“小政府”与“大服务”服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成为政府职能的必然取舍。但我们的政府仍然习惯于全面干预,强调行政管理。这首先是因为,我们的各级领导行政人员及公民本身还没有意识到政府就是服务机关,政府的职能就是为公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我们的政府仍然习惯于“全能”角色,不该管的也要管,结果什么都管不好。我们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也习惯于政府的全面干预和行政控制,不仅不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而且对政府过分依赖。公民更是“势单力薄”,一味指望政府能“为民作主”。一方面权力主体没意识到自己的权力,自然也不对政府提出
什么要求;另一方面,政府最大限度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忽视了权力主体的权力。现代政府职能的转变首先要求政府树立新的行政理念,从制度和体制及运作机制上,使行政管理为公共利益服务。其次,还要求权力主体观念也要有所转变,要认识自己的权力,争取自己的权力,限制政府的权力,主动要求政府提供服务,最终实现“小政府、大服务”的理想格局。
二、政府该为谁服务
既然服务是政府职能的必然选择,那么,政府到底该为谁服务呢?
1:为公民服务: 从政治角度理解:“契约理论”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公民与政府、公民之间的政治契约的基础上的,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公民之间的契约或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权能委托,政府应保护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维护和平的社会秩序,充当公民的忠实“奴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否则,公民有权收回委托之权能,选举出新的政府。众所周知,政府机关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它们的运转和活动靠公民所交纳的赋税支持,公职人员靠纳税人来供养,公民是公职人员的“衣食父母”。政府为公民服务,反映公民的意愿,为公民利益尽心工作,完全是应有之义,应有之举,而非政府单方面的“恩赐”。
经济学尤其是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理解模式。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管理过程就是基础设施、治安、政策、法律等公共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公民则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消费者,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以
尽可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服务争取消费者的支持。按照这种理解,政府不仅要为公民服务,而且要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否则,就难以赢得公众的支持,从而失去存在的基础。各种理论虽然理解的角度不同,但它们都证明了这样一个观点:政府必须为公民服务。
2、为国家服务: 行政管理是国家发展的产物,它通过自身的管理活动来发挥、实现国家的职能,执行国家的意志。它不可能脱离国家而独立存在。任何行政管理活动都服从于国家、服务于统治阶级。行政管理在本质上是为国家服务的,政府代表并为国家的利益开展活动。
任何国家都有安全的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内部安全是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防止政权丧失,保持国内稳定。政府为实现内部安全,维护统治,一方面要代表国家利用暴力工具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的意志、法律和政策,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另一方面则采取改善福利等措施协调和缓解与人民群众
之间的矛盾,保护内部的安全和稳定,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外部安全就是要保证主权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它国侵犯,维护国家的尊严。政府代表国家通过外交、战争等方式实现国家的这种安全需要。
在内外安全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下,统治阶级还要努力发展本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事务,以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政府通过执行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为国家经济文化等发展服务。当然,政府代表国家与它国开展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竞争,进行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政府为国家服务的应有之义。
3、为社会服务:政府职能除了为国家服务和具有强制性的一面之外,还具有为社会服务的非强制性的一面,这是由国家和社会关系决定的。专制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出现了颠倒,国家日益凌驾于社会之上,对社会超常控制。现代民主社会,才真正体现了社会决定国家,国家按照社会的指意运作的内在涵义。国家与社会的这种关系“具体化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权组织与社会、国家机构与社会民众的关系。一句话,是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关系”,所以,国家要为社会服务。政府则代表国家执行这种服务职能,这种服务具体表现为政府为市场服务,如“培育市场体系、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进行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缺陷”等;
为企业服务,即“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检查监督”;为社会良性行为服务,如:环境保护、治理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法律和制度、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公民服务,如提供公共产品、保障公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