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科总结

时间:2019-05-14 14:1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矫正科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矫正科总结》。

第一篇:社区矫正科总结

社区矫正科总结

一、加强管理,注重实效。我县辖个司法所,干警人,社区矫正公益性岗位人员人。到2014年第一季度,我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人,累计解除人,目前在册人数人,到目前为止未发生违法现象。我局对社区矫正工作坚持对每名矫正对象实行一人一档,详细记载了帮教协议、监督协议及矫正对象的思想分析、矫正措施、矫正方案等,建立了电话汇报登记簿、谈话登记簿、请假登记簿等,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基础性台帐。

二、加强宣传,营造环境。是个多民族县,而各个民族又有自己的节日,为了让全社会理解和支持社区矫正工作,我局干警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区资源,在各种节日以开设现场咨询平台、印发宣传材料等各种不同的方式,向社会各界全面深入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宣传。经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我局共发放宣传资料378份,接受群众咨询92人次,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社区矫正是国家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使其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开展活动,注重人性化教育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强化对矫正对象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及时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同时社区矫正工

作坚持以人为本,因人施教,加强对矫正对象的衔接管理,严格按照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抓好落实,最大限度地解决矫正对象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严格按标准管理矫正对象,以利于他们适应社会正常生活。

四、大胆探索,提高矫正质量。

在工作中大胆探索个案矫正、分类矫正、心理矫正的工作方法和措施,逐步积累社区矫正的工作经验,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开展打好基础,在工作中勤学习,多思考,常交流,总结成功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

社区矫正是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是我国刑法执行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今后的社区矫正工作中,我局要继续发扬本着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扎实工作,把社区矫正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社区矫正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社区矫正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市矫正办和县局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县的社区矫正工作在规范中稳步推进。截至6月30日,全县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97人,期满解除104人,死亡2人,目前在册380人,其中管制1人、缓刑259人、假释66人、保外就医17人、剥夺政治权利37人。现将我县上半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指导,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县的铺开,今年以来,通过到灵溪、金乡、钱库、舥艚、矾山等片区调研,了解各片区乡镇的社区矫正开展情况,督促未建立乡镇社区矫正工作组织机构的乡镇尽快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定负责人。并为此在三月份成立了“苍南县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服务大队”,对各乡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指导。各直属司法所也发挥片区的作用,帮助和指导片区所属的乡镇进行交接。对暂时无法交接和管理的乡镇,暂时由各司法所进行代管,从而保证了全县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铺开。目前,各片区大部分乡镇正在进行交接,有些乡镇已经完成交接并开始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日常管理。

二、密切协作,规范社区矫正衔接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同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沟通,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衔接工作。一是做好审前调查评估工作。今年以来,矫正科和各司法所共为法院出具调查评估意见函70余件。二是配合检察院做好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三是定期同公安机关对矫正对象的人数和相关信息进行核查核对,并做好出入境报备工作。

三、健全制度,保证社区矫正工作质量。

为贯彻落实省矫正办《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的若干意见》精神,我们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出台了《苍南县社区矫正工作制度》、《苍南县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制度》和《苍南县社区矫正工作考核奖惩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组织管理、衔接工作、监督管理、教育矫正、考核奖惩等方面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规范,保证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

四、注重培训,提高矫正工作队伍素质。

为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我们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者、协理员和志愿者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辅助人员的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三月份,我们为了开展对矫正对象的心理矫正,组织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参加了市司法局组织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六月份,我们还组织了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和社区矫正协理员20余人参加温州市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系统平台的操作培训,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下半年工作思路。一是进一步健全社区矫正工作衔接机制。通过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强化合作意识;严格按照温州市公、检、法、司四部门《关于加强社区矫正衔接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做到既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又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重点是做好与法院、看守所、监狱的法律文书及时送达工作,同时认真做好去向不明对象的查找工作。

二是切实落实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根据省矫正办开展“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整个流程,包括矫正对象的接收、档案的建立、教育管理措施的落实、考核奖惩的实施、社区矫正的解除等环节实行规范化操作,保证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

三是加强与完善社区矫正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司法所的装备水平;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认真落实社区矫正基地建设,要求有5名矫正对象以上的乡镇至少要落实1个社区矫正基地。

第三篇:社区矫正科及安置帮教科工作职责

社区矫正科工作职责

一、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以及矫正对象的具体实际,制订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二、按照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的规定,按收矫正对象,办好有关衔接手续。

三、根据矫正对象实际情况,制订教育矫正方案。

四、对矫正对象实施法制教育、公益劳动和培训学习等日常监督管理。

五、根据矫正对象的考核情况,按照规定提请对其进行行政奖惩。

六、指导社会志愿者对矫正对象实施教育矫正活动,充分利用社会和亲情力量,提高矫正对象的教育质量。

七、积极开展调研,收集管理社区矫正个案。

八、加强与社区公安民警,社会志愿者以及其他力量的配僵协调,努力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为矫正工作服务。

九、接受上级机关以及地方检察院的监督维护矫正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

十、完成上级社区矫正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布置的相关工作;履行法律、法规的其他职权

安置帮教科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市安帮办各项决议、决定和工作要求。

二、承担协调县综治委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帮工作。

三、指导、监督、检查乡镇安帮办开展安置帮教工作。

四、指导协调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的工作。

五、指导、监督、检查乡镇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

六、开展本县乡镇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业务培训。

七、收集、汇总并上报安置帮教有关统计报表。

八、认真接待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来信、来访,按规定及时处理和解决。

九、做好五年内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及重点对象管控工作。

十、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社区服刑人员就业、帮困等工作。

十一、监督、指导并评估本县安置帮教社会工作者的工作。

十二、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四篇:浅析社区矫正与检察监督

浅析社区矫正与检察监督

[论文摘要]“社区矫正”要义是行为指导和生活扶助,落实行为人责任且有效保护被害人。社区矫正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是扩大适用缓刑的前提、扩大假释方面能够盘活刑罚的机制。它以完善法律为条件,使监外执行拥有更大的适用空间,平衡适用社区矫正旨在体现法律平等。

[论文关键词]社区矫正 同步监督 监督机构整合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及意义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矫正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趋势。

二、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法律地位

目前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根据:司发〔2003〕12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司发通〔2009〕169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赋予了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的法律监督地位。可见,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检察监督的法律地位,既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精神,也符合社区矫正工作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检察机关开展对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是刑罚执行监督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

三、目前,我国检察机关对于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存在的困难

(一)立法不规范

我国《刑法修正案

(八)》虽然将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明确规定下来,但并没有对社区矫正的程序、具体工作方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其他的两高两部等文件对社区矫正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但缺乏权威性。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中的权利义务、如何开展法律监督等问题上都没有具体明确规定。因此社区矫正法律监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法律依据问题,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依法对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法律监督的权利与义务这项立法活动迫在眉睫。

(二)定位不准确,检察监督力度不够

当前,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往往重配合轻制约,即社区矫正中,检察机关的身份往往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参与者、司法行政机关的帮手,而不是独立的监督者。

在检察机关机构设置方面,只有在辖区内有监狱或看守所的检察机关内部才设有刑罚执行监督部门。对于社区矫正的检察监督,没有设刑罚执行监督部门的基层检察机关,都是由的监所检察部门行使,监所检察部门人员配备不强,其行使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职权也远远超过了现有监所检察部门行使职权的范围,直接影响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力度。

(三)社区矫正的执行机关不统一,检察监督对象模糊

根据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非监禁刑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及其他机关。基层组织或者罪犯所在单位仅仅配合和协助公安机关进行帮教考察,但公安机关常常因为事务繁杂,没有过多的时间和足够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工作中,而真正承担日常社区矫正任务的却是司法行政机关。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检察院究竟应以执法主体公安机关为监督对象,还是以工作主体司法行政部门为监督对象,或者,同时将两者作为监督对象,这造成了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对象的模糊性。

(四)社区矫正对象的手续等材料不齐全,检察监督难度加大

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对象的法律文书不齐全,有的只有一张释放证明。尤其没有实行矫正试点的省市,相应的材料更加欠缺,这就给执法机关为每一名矫正对象制定矫正计划、矫正方案造成了现实困难,影响了矫正质量,同时造成检察机关监督难度的加大。

四、检察机关加强社区矫正监督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立法,赋予检察监督强执行力

首先,需要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针对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适用范围、监督管理措施、保障体系、工作程序以及社区矫正机构和人员的设置、职责、权利和义务、执法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特别要明确承担日常社区矫正任务的执行机关,明确社区矫正人员的公益劳动、日常奖惩等矫正措施的法律性质,解决业已存在的法律依据不足、监督客体模糊等问题,为社区矫正健康顺利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制基础。其次,需要完善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要明确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法律地位,并完善监督的程序保障,对消极或积极对抗法律监督的行为,规定责任追究的程序,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手段注入强制执行力。

(二)强化社区矫正罪犯监管责任 基层司法所应参照“两高两部”《关于依法加强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监督考察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加强对社区矫正罪犯的监督管理。执行地司法所要统筹安排,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掌握本辖区内社区矫正罪犯的基本情况,建立社区矫正罪犯考察档案和统计台账,要求法律文书、帮教组织、帮教措施、责任人、保证书齐全,要有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再者,检察机关监所检察部门应依据有关法律和法规,督促执行机关规范对社区矫正罪犯的监督管理。检察机关要加强对社区矫正中违法行为的查处,尤其要着重查办牵涉其中的职务犯罪案件。另外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社区矫正罪犯重新犯罪进行打击,及时审查批捕,依法提起公诉,加大对社区矫正罪犯执行的监督考察力度,促使执行机关严格执法,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三)强化监督,确保检察监督取得实效

1.建立检察机关内部一体化监督机制。检察机关各职能部门应当整合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执行监督职能,改变矫正工作之前各职能部门各自作战、沟通联系不紧密的状况,形成检察监督部门之间在非监禁刑适用中的监督合力,建立起以监所检察部门为主体的检察监督适用非监禁刑的一体化内部监督机制。一体化监督机制的监督重点应放在不应适用非监禁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不恰当地判处非监禁刑,监督应从侦查监督部门在审查批准逮捕时就开始,将不捕信息上网流转,公诉部门则在出庭公诉和裁判审查时开展审判监督,积极利用抗诉等手段进行纠正不当量刑并上网流转,监所检察部门则在监外执行检察时结合罪犯的基本情况和社区帮教信息综合判别其非监禁刑的适当性,进行跟踪性监督。一体化监督的实现形式是现有检察机关办案系统,通过该系统充分利用实现相关监督信息和意见的流转和处理,必要时监所检察部门协同公诉部门做好审前监督工作,切实防止借社区矫正之名,行滥用权利之实。

2.建立同步监督制度。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的监督,更多的是事后监督,这种监督方式并不利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而且也影响了检察机关监督效能的发挥。为此,检察机关有必要前移监督关口,变事后监督为同步监督,进而增强监督的效果。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活动中应对以下工作实施同步监督:一是在公诉中,积极开展量刑建议,促使审判机关合理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二是及时审查刑事判决,重点把好量刑监督关,保证审判机关裁决非监禁刑的正当性;三是提前介入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活动的监督,认真审查执行机关提请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材料,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防止违法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情况的发生。

3.积极探索社区矫正的监督方式,提高社区矫正监督的实效性。在监所检察部门内设立监外罪犯执行信息网络中心,该中心连通公安机关和社区矫正机构的相关信息网络,为监外刑罚执行实施动态化监督。该信息中心可以便捷地浏览所在区域所有社区矫正对象的资料,包括犯罪分子个人的基本情况,犯罪的性质、罪名,所判的刑罚种类,刑期或罚金数额,审判机关,前科,主要社会关系等,以及社区矫正部门对其开展社区矫正过程中形成的情况(这部分资料是动态的,随着执行的发展不断得到增加和充实)。另外,建立相应的责任制,促使社区矫正机构和公安机关及时录入社区矫正信息和有关变更执行信息,监所检察部门采用现场察看与上网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监督。

第五篇:浅谈社区矫正中存问题及整改措施

社区矫正是指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四类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矫正刑罚。在我国,社区矫正从2003年试点到2012年全面推进,仅用了九年的时间,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刑法修正案(八)》《刑事诉讼法》将社区矫正制度写进刑事基本法,标志着我国监外刑罚执行方式的重大变革,社区矫正正式成为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内容,但仍未能解决社区矫正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对社区矫正检察法律监督工作的探索检察机关也尚处于摸索阶段。

一、基层社区矫正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一)社区矫正现状。社区矫正人数逐年上涨,在刑法实践中,随着“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执法理念影响不断加深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出台,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趋势是非监禁刑,可以预见实行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数比例今后还将呈上涨趋势。

社区矫正工作主要由司法局组织实施,检察院全程对各执法环节进行监督。司法局确定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新入矫人员按统一编号、指派、采集信息、进行谈话教育,建立社区矫正执法档案等办理社区矫正登记接收手续,之后通知其所在的司法所接受矫正人员。各乡镇司法所将收到的执行档案副本的资料按“一人一档”进行管理,成立相应的帮教小组,坚持组织开展日常报告、每月至少8小时的教育学习以及社区公益服务,并将以上情况在矫正档案上详细记载,填写月度、季度汇总归档管理。矫正期限满后将矫正表现材料等报司法局统一办理解矫手续。检察院以定期和不定期、日常检察和专项检察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履行监督职能,深入到每个乡镇司法所详细了解矫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或检察建议。

(二)社区矫正的特点。一是社区矫正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分类结构较稳定。二是社区矫正期限多在三年以内的人数较多。三是基本数据随时都在变化,矫正人员分布不均。四是监管情况参差不齐。五是担负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任务繁重,责任艰巨。

二、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法律适用依据不足,有待完善。《刑法修正案(八)》与《刑事诉讼法》为社区矫正依据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地位,《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明确了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各环节实行法律监督的地位,对违反法律和社区矫正相关规定的,检察机关可以视情形采取监督措施。《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中也规定了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执法活动有监督职责,有违法情形的,应依法向相关机构提出纠正意见。但相关法律原则过于宽泛,细则不够明确,致使监督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缺乏权威性,工作措施无力,监督过程中漏洞常常出现,在实际工作中,法律监督人员的很多工作仍处于不断的探索中,对发现的问题,找不到有关法律支撑。在监督中发现违法情形,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款引用,只能引用大范围的法律条款,极大地降低了监督的严谨性,实际监督效果不佳。

(二)监督方式单一,及时性、全面性不强。社区矫正的特点之一就是矫正人数不稳定,每月都有新接收的人员也有期满解除矫正的,再次犯罪、变更居住地、收监、死亡等也会引起人数的变化,统计工作也要随时更新。每月要与司法局核对人数,出现检察机关掌握的矫正人数少于司法机关的情况,原因多在于异地的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在做出社区矫正决定后不能及时告知检察机关,没有办法得到社区矫正人员的相关信息,监督也就无从下手。文书送达、对象交接阶段存在空白区域,容易给监督留下盲区,这种现象常出现在异地交付执行过程中。

异地法院应交付本地执行的罪犯,有时只给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送达执行通知书和生效判决书,使得检察机关对该监管对象无法列入监督对象的范围相关档案无法完善,而且根据地域管辖原则,又不能给相关人民法院下发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予以纠正,使得监督工作很被动。

法院在送达法律文书时,罪犯不在居住地居住,司法行政机关不予接收,法院只能向罪犯常居住地送达,但没有通知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在监督时发现监管单位的监管台账中并没有该社区矫正人员,经核查才发现人民法院没有交付居住地的司法行政机关执行,使得对监管对象底数不能及时掌握,不能有效监督。(全文完)

下载社区矫正科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矫正科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矫正对象入矫誓词

    社区矫正对象入矫誓词 我,在此庄严宣誓,悔罪伏法,痛改前非,接受矫正,遵守社区矫正法律法规,服从工作人员管理,接受志愿者监督,改造自己,重新做人,做一个对社会、他人有益的人。 今后,无......

    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宣告流程

    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宣告流程 一、司法所介绍参加入矫宣告人员情况。 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服刑人员所在村(居)民委会成员或所在单位(学校)人员,社区服刑人员本人、家庭成员或亲属、......

    永定区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工作汇报

    永定区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工作汇报 我区的社区矫正工作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张家界市司法局的直接指导下,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思路,不断规范和完善刑释解教......

    社区矫正入矫谈话笔录

    社区服刑人员入矫教育谈话笔录 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至 年 月 日 时 分 地点 谈话人 工作单位 记录人 工作单位 矫正对象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文化程度 服刑类型 罪名 刑......

    社区矫讲稿正(小编整理)

    社区矫正讲稿 社区矫正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臵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

    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孙静琴/张培忠 【内容提要】 自2003年以来,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我国广泛开展,初步形成了社区矫正制度。很多省市采纳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助推社区矫正,取......

    正科竞争上岗演讲稿范文合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有人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实践是联结此岸和彼岸的桥梁。衷心感谢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将理想付诸于实践的机会。借此机会,真诚地感谢各位......

    正科考察材料(合集5篇)

    XX同志考察材料 XX,姓别(男),民族(汉),籍贯(四川成都),1978年9月出生(现年32岁),1999年8月参加工作,2003年8月入党,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现任XX单位副科级侦察员。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