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体的社会 读书笔记
个体的社会,而不是个体与社会
---------读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
埃利亚斯的《个体的社会》是从另一本《文明的进程》中超越和脱离出来的,有着理论基础的作用。在埃利亚斯这里,社会与个体不在是孤立存在的和相互对立的,而是以社会联系的方式达到了统一。埃利亚斯从人们能够观察到的人们的行为方式出发,通过人们相处的方式,来反映西方人际组织的构造赋予单个个人的形态以及社会影响。对于更宏观的角度讲,“社会关系在阶层活体团或集团的竞争中走向垄断,个体的行为举止日趋另行自控。”(杨正联,2003)不论是情感控制的社会学,还是过程社会学,在本书中都有体现。
在前言部分,首先,作者阐述了人们对“个体”和“社会”这两个概念习以为常的对立。社会“要么被理解为众多个人的一种单纯几何,一种类加试的无结构的序列”,要么被理解成存在于个体之外的某种东西。然后,埃利亚斯简要说明了自己以前的另一本著作《文明的进程》与这本《个体的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写作《文明的进程》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不同时代的人始终受自己所处时代以及所处位置的规定。最后,作者在研究的过程中超越了这个框架,从个体的联系方面找到突破点,打破了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对立。
在第一编的第一部分,作者详细展示了人们关于个体和社会关系的两种解释。第一种主张,社会是由一系列个体或团体依据自己的理性,筹划、计划和创造出来的。当面对一定的社会制度时,持这种观点的人会举出创造和构想这种制度的具体个人,对于国家和语言这类东西,他们会采用目的论的说法。第二类主张人类社会是按照固有的规律或者某种最高精神来运行的。
这两种不同的理论都把个体与社会割裂开,埃利亚斯随后指出,个体与整体只有联系在一起,才是可能的。整体不是和谐的,一成不变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动中的;个体也要依赖他人,他的选择也会受到所处社会的制约。我想,接下来的问题有点像牛顿的“谁推了地球一把”那就是,社会又是如何可能的呢?
(提出了个体与整体只有相互联系,才是可能的)
从第二部分开始,埃利亚斯开始具体阐述“社会是何以可能的”这个问题。埃利亚斯认为,“任何个体性所具有的历时性,在揭示社会是什么这一点上占据着关键的位置。我们唯有弄清他人的联系对未成年儿童意味着什么,才能使人的那种整体的社会性显露出来”
每一个单个的个人,一旦他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就已经被掷于先他在场的某个人类群体之中。从儿童成长为成人的过程出发,通过对比不同社会中的个人,说明个体化和社会联系不是对立的,人体化依赖一定的社会联系才能实现。他所处的社会的构成和他在这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他所思所想和个体化的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部分简要的提到了弗洛伊德的思想,埃利亚斯想要通过人的自然天性的可塑造性,来逐渐连接人的自然天性和人的社会属性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但是这一部分阐述不是非常清楚。)如果个体所处的社会对个人有一定的决定作用,那么,社会对个体的这种作用,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第三部分作者花很大的篇幅讲述了个体的“内在本质”与社会对人的要求的一种紧
张和冲突,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职能的分化,个人志趣和社会的职责越来越无法平衡。
并且,这种强制性会以“羞愧”、“难堪”这类感情改变人的自然本性,使感情成为一种
控制的工具。由此,产生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说法:一种认为,人的内在与生俱来,从不
改变;另一种认为,人的本质取决于社会。“因此,情感的控制并不意味着情感的消失,只是随着社会发展,对情感的社会外部强制逐渐转化为个人的自我控制。”(埃利亚斯,1998)
作者认为,从一个整体的历史进程的角度看,个人的构造与人际之网的构造是同时
发生变化的。这样,“一个人和所有他人之间,以及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间存在一堵
无法拆除的墙的幻觉就会不攻自破。”每个人都是某种处于不断变化中的网状编织物上的一条线,它的秩序自动传输给每条线。
但是,作者这里也指出了,每个人的都会对周围的人有影响,同时也在被影响。那
么,那些影响力大的人和影响力小的人有没有质的差别,关键的人物是否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后面的部分会专门讲到这个问题。即个人可能在具体的环境下会起到巨大的作
用,但是无法影响社会整体的运行方向。
随后,作者说明了人的结构不是“内在”与“外在”的共同结果,它们是在人们与
他人联系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个‘自我’,这个‘最大的个性’,乃形成于诸多需求的连续性交织过程,形成于某种持续的要求和满足,某种互动性的索取和付出”。在此,埃利亚斯试图解构外在内在、理性感性这些概念。
第四部分:“理性”、“精神”、“意志“这些东西关乎的功能是---指向他人他物,关
乎的特定形式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他物的联系过程中自律的特定形式。
在埃利亚斯这里,人的遗传因素不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它不同于动物的那种
条件反射式的、很少做出改变的方式,而是自由的,多变的,由社会来定型的,通过这
种方式,埃利亚斯沟通了个人和社会其决定因素在于,人的联系功能和它的可仿造性和
可调整性。
接下来,埃利亚斯就开始介绍规则和法则是如何可能的。正因为人在与世界发生联
系的时候,更少的前定的遗传的行为路径,所以这种交织化才形成了法则和结构。这种
结构既不是理性的、也不是非理性的,而是社会性的。
人的生命组织受自然法则规定的成分非常大,而人的自我驾驭功能受到的规定要小
于人的生命组织。这种自我驾驭功能较少的受到先辈宗系命运的规定,但是却受到当前的社会构造和他在其中的实际命运的影响。这种自我驾驭的功能,在埃利亚斯看来,是
一种行为模式,一定程度和方式的自律。
随后,就是社会结构变迁何以可能的问题了。埃利亚斯依然从个体性质的角度来解
释。埃利亚斯联系弗洛伊德对本我-自我-超我的划分来解释这个问题。与动物的“自我驾驭”的本能的狭小路径不同,人类的行为除了第四部分所说的可调节性和可变性之外,驾驭还有超我功能和远见功能,干预那些原欲功能,实现自我的控制,这样,他们才有
可能依照一定的模式来携起手来共同合作,彼此共存。
总之,人的自我驾驭与动物相比:
第一,不是遗传的,有可调整性和可变性,这样打破了个体和社会的隔阂,去除了
人的遗传决定论,也就是狭隘的个人主义。
第二,有超我和远见功能,能够实现自我控制。这样打破了目的论。
埃利亚斯从人们能够观察到的人们的行为方式出发,通过人们相处的方式,来反映
西方人际组织的构造赋予单个个人的形态以及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杨正联,《埃利亚斯的文明进程理论》,社会科学家,2003,郭景萍,《情感控制的社会学初探》社会学研究,2003、4
第二篇:《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第一章 物的形式礼拜仪式
消费逻辑是物性而非人性的工具理性逻辑。诉求于感官的媒介让人们得以获得越来越多的直接感官刺激,信息爆炸让人们得以获取永远不能吸收的信息量,人们的感知于是扁平化。媒介即信息。后现代消费社会的肤浅性就是信息媒介的偏向。
在信息时代,人们生存所需的信息环境中,必须通过人体五感直接从现实中而非借助于媒介来获取并分析的部分越来越少。在无限量的信息中,人们得以完全依靠感知和习得已被构建乃至被规范的信息符号而生活,于是人们便完全依靠感知和习得已被构建乃至被规范的信息符号而生活。人们生活在彻底的由符号构成的媒介环境中。
真相的展现不再明晰,而人们却也不再需要其明晰的展现。生产力的增长一旦到了一定的界限,便几乎整个地被由增长来医治增长的顺势疗法所吸收、吞噬。’ ‘与其说是为了增强积极的满足感,倒不如说是一种对技能不良的个人或集体的支出。’
‘消费社会的主要代价,就是它所引起的普遍的不安全感。’安全感将是丰盛消费社会中人们不公义性的关切重点。也会是稀缺资源、争斗之物、特权象征。
第二章 消费理论
‘真实的平等转变成了在物以及社会成就和幸福的其他明显标志面前的平等。‘不管是哪种社会,不管它生产的财富可支配的财富量是多少,都既确立在结构性过剩也确立在结构性匮乏的基础之上。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平衡是不存在的。平衡是经济学家理想的神话。’ ‘不平等的功能就是增长的本身。
增长的内部自治相对于这种社会结构的决定性,是软弱的而且是次要的。’ 人总是在“不消费”一些他们必然获得的一些要素的同时“消费”一些他们不自然获得消费物。
而在消费社会中,被文化化的越来越多,自然的越来越少,在被文化化的生活环境下,往往人们“消费”的要比“不消费”的多得多。因为在被文化化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应当“不消费”的要素也是被文化化的,于是其应当性就非常可疑。‘原始社会特有的集体性的“缺乏远见”和“浪费”是实际的丰盛符号。而我们惟有丰盛符号。在一台巨大的生产机器下,我们捕捉着贫困与不足的符号。不应该有积累,因为积累一向是权力之源。在赠与和象征性的交流经济中,少而精的财富,是足以能够创造一种普遍丰盛的,因为它不断地从一些人手里传到另一些人的手里。’
‘社会矛盾的解药,不是平等化,而是区别分化。在编码层次上是不可能有革命的——或者说,革命每天都在发生,那就是“模式的革命”,它们是非暴力的而且不影响其他。’
对于异化的声讨就如对于新兴媒体中传统美德丧失的不满一样,是一个伪主题,他们是用上个时代的炮口指向新的时代的“妖孽”。他们的不满反而强化了对手的重要性,在新的时代共谋地成为了消费的一部分。
第三章 大众传媒、性与休闲
‘当技术成为一种神奇的心理实践或一种时尚的社会实践时,技术物品本身就变成了摆设。’’
内容无真伪,背后结构(媒介)才有关真相。
‘广告意群是一种重复的命令式,寻求通过实践来促成反复叙事式的重复。消费者通过其购物所作的只是使神话事件神圣化。’
近乎催眠(?)的大众媒介环境中的事件自我达成。真伪之辨于是也丧失了神圣性。‘我们只有一个身体,必须对它进行救赎。’
结论 论当代异化或与魔鬼协议的终结
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以及一切尚未被“丰盛”包围的人们,面对本书中对消费社会的批判,一定会多少觉得作者带有小资请调故作愤慨的滥用感性同情,就像吃饱撑着没事干的极端动物保护主义者、极端环保主义者。曾经有过一个萨特大力鼓动年轻人反叛,却在面对前来询问下一步行动的年轻逃兵时一边无可奈何地吃惊,一边尴尬地说他实际上不鼓励真的违抗国家发令。然后在政府追究造反人员煽动责任时,煽动者萨特凭借自己的声望逍遥法外并且真的趁机度假避难,而他的秘书则被以煽动总头目的罪名关进大牢。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切真理、一切理论都是情境性的。而本书所阐述的批判性理论,则是生效于本书所描述的社会中的。
面对一个理论或叙事的时候,我们经常带有一种统一性整体性完备性的期望。比如它关注底层,就会批判其应当多关注中产阶级,它关注水平量对比,就会批判其应当多关注纵向的结构性;关注底层的理论,会批判它没有全局观,关注中产阶级的理论,会批判它是矫情的无病呻吟。特别在中国这种复杂而层次差异巨大的社会中,这些批判更多,因为不可能有一种具体理论能够解决所有这么多层面的问题。
消费这一观念的关键化就给人了新的视野。消费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后现代阶段,其逻辑就在资本逻辑之内,同样处于资本逻辑的我们就应当能从一些生产为本的误区和认识中转向消费为本的认识。例如对于生活水平的衡量,至少得从人均收入改成人均消费力(购买力)。而其社会系统的结构主义阐述也能让我们认识到,仅仅从增加收入、提高平均生活水平的角度想要完成真正的社会平等或者丰盛社会,是不可能的,因为权力秩序的稳定使得金字塔分布不可能真的被平面化或橄榄型化。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科层化的社会秩序也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科层差异也会被文化化为一些可供符号。应当是靠觉悟来快乐劳动的平等的共同富裕的大众,实际上却是靠着无尽的被规训了的欲望,痛苦地追求着一个接着一个的“平等”的享受,在内爆的消费社会中,痛苦交替
狂欢。
如果我们将本书视为矫情的小资请调,当我们跑步进入了消费社会之时,我们就会对贫乏却公义的the good old days由衷怀念,
第三篇: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随着后工业时代和消费社会的来临,包括旅游在内的休闲活动也被彻底地裹挟进大众消费之中。波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里,休闲已经成为文化记号和被消费的对象。休闲是不可抗拒的责任伦理。因此,休闲和休闲中的自由是不可能的。波德里亚同时批驳了休闲之中人人平等的神话,从特殊的需求理论出发来界定社会。这种理论用鲍德里亚自己的话来表述,就是人们添置洗衣机等生活用品不仅是“当作工具来使用”而且被“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并愿意为后者掏钱,《消费社会》一书的出发点就是讨论和研判这类社会现象。
GDP背后不是生产能力而是消费能力、消耗能力或者说浪费能力。不是由消费拉动生产,而是由消费拉动消费,由消耗拉动消耗,由浪费拉动浪费。
在那本书的结论中,他已经提出了现在这部作品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必须明确指出,消费是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不仅于物,而且于集体和世界),是一种系统的行为和总体反应的方式。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他那独特的见解揭示了大型技术统治组织是怎样引起无法克制的欲望,而且又是怎样创建了用以取代旧的不同阶级区分的新的社会等级。
消费表面上看虽然是由个人的需求引起,但是消费的社会逻辑却比个人的需求复杂得多。自工业革命和19世纪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以来,有关幸福和平等的神话是消费社会生长的社会逻辑。在此,他特别提出了“福利的平等意识”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就是在幸福和平等的神话之上滋长起来的。据说,“幸福概念的意识力量,并不是来自与每个个体为实现本人幸福的一种自然倾向。从社会历史观来看,这是由于幸福的神话将平等神话收藏并转化到现代社会之中了。”
福利和消费的神话既是便于操作的,同时也和“需求”的概念紧密相联,这两者的结合更增加了其诱惑力,所以鲍德里亚说,“福利与需求的互补神话,对不平等客观的、社会的和历史的决定性,具有一种强有力的吸收与消除意识的功能。福利国家和消费社会里的所有的政治游戏,就在于通过增加财富的总量,从量上达到自动平等和最终平衡的水平,即所有人的福利的一般水平,以此来消除他们之间的矛盾。”
然而,不幸的是,无论财富的绝对量增长多少,都无法消除社会上的矛盾和不平等。因为消费社会本身就含有一种系统的不平等,而且消费社会的结构就是建筑在这不平等之上的。例如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生产资料和某些商品或者相应的服务得到了广泛的、可能是廉价的提供,另一方面像空间和时间,纯净的空气、绿色、水、宁静的环境等等过去无需花钱就唾手可得的东西却变成了唯有特权这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即出现了新的不平等。说到底,增长在其本身的运动过程中就是建立在不平衡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与此相应,鲍德里亚教导我们应该持有这样一种增长观,即既不是增长带来丰盛,同时也带来了平等,也不是增长导致了不平等。他认为与其去问“增长是平等的还是不平等的呢”这一类假问题,不如说“不平等的功能是增长的本身。”
福利被认为是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平衡性维护,或者说是对人们幸福感的赎买式维护。
不过,在消费社会中,它可能更加是使社会结构中消费逻辑能够正常运行的主动维护。
而这种维护所需的代价是如此之大让人们很正常地认为它是被动的赎买,这也是消费逻辑的矛盾所在。
消费社会不是被动的,作为“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它有强大的扩张能力,能进入以前从未进入的领域,而消费文化也随之浸淫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像男性气质等这类特殊的领域,不妨说消费社会中男性形象问题是商业和文化日益融合的一个表征。所以莫特说“这个商品化的男性偶像是多种方面的知识共同创造的,是产业间纵横交错的联合的产物”。
消费成了当代社会中最强大的权力。
第四篇:社会法学读书笔记
社会法学读书笔记
学号:1xxx姓名:xxx
通过对《社会法学》的阅读,我有了一些自己感想及自己对社会法学一个大概认识。社会法学大体上包括扶助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增进社会公益的法律制度及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制度。社会法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人类社会中社会矛盾出现,为调和这种矛盾,统治阶级才制订了各种社会法。弱势群体、社会公益、社会安定等方面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法制化是必然的选择。在《社会法学》中:社会法的理论基础—协同论,同心协力,互相帮助。社会法的目标就是同心协力,帮助弱势群体,增进社会公益,维护社会安定,从而缓和社会矛盾,共享社会成果,建设一个和谐社会。谈到具体的法律制度如就业法、劳动法、工资保障法、医疗保险法等等,各种社会法是很多,但很大一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些法律的内容,有些法律的名字甚至都没听说过。这样就导致了当他们的权益被侵犯是,这些弱势群体不知道维护自己的权益。如农民工就是这样一个群体。应该加大各种社会法宣传报道,让更多的弱势群体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社会法应该做些什么。如今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加大,这样下去将引发很多社会问题,而我们应充分利用社会法来调和这些矛盾,共享社会成果,维持社会安定和谐。还有增进社会公益方面,如教育法律制度、公益事业法律制度等。现在九年义务教育,而免除了学杂费,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孩子能上得了学。再如现在全世界流行的H1N1,若没有了卫生、公共卫生法律制度的制约,那情况估计造成的死亡人数会更多。正因为各国严格执行这样法律,才避免这些疫情的加剧和扩大。又再如汶川大地震造成了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自然灾害应对法律制度则保证地震发生后将损失降到最低,及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从这次地震中也可以看出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日本就要求房子建设必须考虑反震,所以日本每年地震很多,但从未听说过因地震而又重大伤亡的事故。
读完社会法,才对社会法有更深的了解,社会法的目的是调和社会矛盾,分享社会成果,只有当我们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矛盾消失,社会法才可能消亡,而现阶段,社会矛盾重重,社会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更多了解社会法的知识,更多地向别人宣传社会法的知识,服务自己,服务社会。
第五篇:《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学号:08141223
作业性质:质性研究方法——《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威廉·富特·怀特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在哈佛大学青年研究员基金的资助下,1936 至1940 年间怀特通过对“科纳维尔”(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进行实地研究,撰写了《街角社会》一书。该书是对这一观察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街角社会》是怀特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他的成名作。
一、关于研究方法的体会
《街角社会》是从科纳维尔的街角帮写起的。怀特以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生活中,首次将参与观察法引入城市社区的研究。怀特对街角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1、新方法的尝试
怀特在附录中提到,通过颇有兴趣的阅读林德夫妇的《中城》和卡罗琳·韦尔的《格林威治村》,怀特很有收益。但是随着他研究的深入,却意识到他所从事的社区研究并不是按照上述书中的研究路子。“当时能读到的其他许多社会学文献往往是从社会问题方面来看待社区,所以根本不存在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系统的社区》。”之后,怀特通过阅读社会人类学方面的文献——马林诺夫斯基关于原始部落的研究——发现虽然研究内容和领域不同,但是其中的研究方法是值得借鉴并可以实施的。
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怀特得以真正的“进入”社区,并将这种方法从人类学领域扩大到了社会学领域。这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说以往的研究是一张社区整体状况的照片,那怀特的街角就是一部社区动态历程的电影。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怀特重视对科纳维尔特定人和特定群体的研究,通过特定人和特定群体的生活状况、互动模式以及规则等内容分析整个社区社会结构,而不是整体的描述街区概况。
怀特这种研究方法的尝试对我也很有启发。社会研究的方法仅限于书本上介绍的内容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样可以引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在面对具体研究对象时,要灵活的选取方法。
2、研究设计小处着眼
愿望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却往往残酷。怀特在最开始想要自己的研究同时涉及到科纳维尔的历史、经济、政治(生活水平、住房、交易、分配和就业情况)、政治(政治组织的结构及其与非法团伙活动和警方的关系)、教育和娱乐模式、教会、公共卫生保健,以及——尤其是——社会态度。然而,这显然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
当怀特拿着这份计划书去寻求建议的时候,有人泼了一盆很好的冷水。“我这部巨作刚开始就被亨德森泼了冷水。他对我说,我在这个领域中几乎还什么也没做过,所以不应该只大牛股如此庞大的计划。更合理的做法是:先进入这个领域,然后随着工作的进展,再慢慢建立一只工作队伍。”幸运的是,怀特对他的研究设计进行了修改。这种修改也是伴随着他的研究不断进行的。修改的研究计划更合乎社会学的研究,把重点主要放在对人们的友谊模式进行某种社会测量研究。然而,怀特最终的行动就更为简单而有效,他渐渐发现可以直接通过观察人们的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
这对我的启发是研究设计时要从小处着眼,量力而为。我们在写论文、做研究的时候往往被宏观的各种理论蒙住了眼睛,以至于在研究设计上出现偏差,让研究变得空洞无物。我们想研究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社会流动,但是以目前大学阶段我们的时间、精力以及能力来看,要完成一项大规模的调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何不从简单处出发?怀特可以从观察人们的行动入手来研究社会结构,我们为什么不能简化我们的设计,从最直观而基层的角度分析社会呢?
3、找到深入的突破口
找到介入的突破口对于资料的收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者要进入研究环境,要了解环境,要和研究对象打交道,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环境中重要人物的支持就非常重要。怀特能够成功的“打入”科纳维尔内部,与多克的介绍密不可分。
怀特在开始研究时对如何进入科纳维尔也“心中无数”。科纳维尔就在眼前,而怀特觉得自己仍然是一个“完全不了解的这个世界的局外人”。于是怀特试图通过与街坊文教馆联系而进入这个街区。但是,直到经介绍认识多克以后,怀特的研究才算是真正的开始。
多克是科纳维尔街角青年,也是诺顿帮的核心人物。多克广泛的人脉资源为怀特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多克了解科纳维尔的规则,并以此对怀特提出一些忠告,并把他介绍给诺顿帮的其他成员。怀特通过多克认识了萨姆,从诺顿帮认识了萨姆所在的米勒帮,后来又认识了科纳维尔著名的非法团伙成员托尼·卡塔尔多。在这一过程中,多克与怀特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开始时的担保人、重要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变成了怀特研究的合作者。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应该怎样进行调查,找哪些人,怎样获得材料。
可以说多克的支持对怀特顺利进入街角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中,我们往往要找到一个重要人物,通过重要人物,我们才能真正的进入研究环境。以社区研究为例,与社区能人联系以及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很有效的帮助我们获取有利的资料信息。社区能人不仅能成为我们与社区内其他人联系的担保,同时,由于社区能人本身能力很强,他们对社区的认识和观察比社区中其他人要清晰,社区能人的观点对于我们的研究也是一种启发和指导。
4、研究者和研究环境的相互作用
我们总是说研究过程应当抱持着一种客观的态度,要中立,要价值无涉。然而研究中的状况可能复杂的多。以怀特进入街角为例。怀特为了收集资料就需要让诺顿帮和其他群体接受他,要尽量使自己能讨人喜欢,以便人们愿意和他在一起。同时,他又尽力避免影响研究群体,希望获得没有因为自己的出现而影响到群体的情况。这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者中全神投入的寻找一个平衡点。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我们看到街角青年在与怀特交流时会注意尽量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总是试图美化自己的形象。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要进行的调查中也有可能发生。研究对象展示给你的状态,可能是一种加工过的,他所建构出来的希望的状态。我们在分析资料时,就要注意还原这种建构,尽力探寻事物的本来面貌。
二、对于科纳维尔小社会潜规则的体会
怀特提到中产阶级将科纳维尔视为一团糟,认为它没有组织,充满犯罪,呈现一种社会混乱状态。然而,了解科纳维尔真实情况的人却能发现“一个高度有组织的、完整的社会制度”。
吴思先生所著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中提出,潜规则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支配者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特定环境影响、利益博弈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运行并不总是由正式规则支配。维持社会运行的实际上是各种势力平衡下的潜规则体系。
中产阶级认为科纳维尔秩序混乱,是由于支配科纳维尔运行的并不是中产阶级认可的正是规范。支配科纳维尔运行的是另一套规则,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潜规则。
(1)社会流动方面
中产阶级认为社会流动的正途就是劳动者从最下层起步,靠着智慧和勤奋爬上成功的阶梯。对于科纳维尔人来说,要爬上这个梯子甚至只爬到最下面的一级也是十分困难的。对于科纳维尔人和意大利人的刻板印象,让人们认为那是一个秩序混乱、无法无天的社会。意大利人很难靠社会流动得到发展,因此意大利人不得不建立他们自己行业的等级制度。当这种制度经过时间的发展逐渐完善时,人们就更难突破这种制度找到提升了。
(2)治安方面
怀特在书中提到对科纳维尔的形式所作的观察表明,警察部门的重要功能不是执法,而是对非法活动加以管理。这也是中产阶级观点所不能容忍的。中产阶级认为必须对非法组织加以打击治理违法必须施以惩罚,而在科纳维尔,人们和景观本人则认为,警察应该信任他这个地区的人民,从而能以一种个人的方式解决许多难题,而不必逮捕人。科纳维尔的这种灰色规则是其环境、警察个人利益与科纳维尔人获益率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支配科纳维尔治安管理的真正规则。
怀特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不同的街角社会——它并非人们惯常认为的混乱无序,非常有组织、有结构的一个社会。可以说,质性研究方法的选取在怀特成功的研究中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