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11123807徐翀
作者:让·鲍德里亚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译者:刘成富、全志刚 消费变体【P74-75】
对地位和名望的追求是建立在符号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上的。现在大资产阶级张扬的消费倾向是一种非常“现代”的反消费症候,就是一种消费变体。这样的亚消费战略使人们被符号形势上的颠倒所蒙蔽,在奢侈的基础上被消费。当物品的使用价值被贬低之后,他们才可以被当做符号来开发,物品的所有者只是为了表示他们在坚持这某种态度。就像文中提到尽管临近森林汽车毫无用途,可是附近的人家都还是有自己的车,偶尔在环形路上跑上几公里,这被当地人认为是一种美国式生活的象征,这里的汽车使用价值几乎为零,可他们是一种标志和符号。
区别或类同?【P76-77】
个体的个人需求以集体语境为索引的,其中基础逻辑是在编码符号之下区分个性化的逻辑。个体在寻找自我独特性的行为中产生的类同类同,是指拥有相同的编码,分享那些使您与另外某个团体有所不同的那些同样的符号。这一区分系统的功能是它取消了每个人本来的内容、本来的存在,取而代之以可作为区分符号进行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差异形式,这种差异锻造了团体整合的差异“作用”。在一个团体里,差异被整合成被承认的,被更好地接受。编码和革命【P77-78】
消费系统应该是一种无意识的一体化调节机制,它可以把个体包括到差异的体系中区、包括到符号编码中去。要解决社会矛盾,就一定要区别分化,让矛盾有差异。消费是用某种编码及某种与此编码相适应的竞争合作的无意识纪律来驯化他们,从而负担起整个社会的一体化。
结构范例【P79-80】
广告利用了自恋式和诱惑的思考模式邀请个体进行自我取悦,消费社会中个体的自恋不是对独特性的享受,而是集体特征的折射。女人在自我创造的同时其实是在自我消费,她和自己的关系也变成了一种被消费的关系。以对美、美丽、品味等真实品质的自行为基础的自我娱乐是自发关系,而自我消费时她与自己的关系是靠符号来表达和维持的,这些符号就是女性范例,这些符号才是真正的消费物品。
男性范例和女性范例【P80-83】
范例分为男性和女性两方面,是系统区分逻辑的结果,他们支配着消费,这里的男性和女性也并不代表男和女。男性范例是一种高要求的、选择的范例。他不允许有欠缺、不妥协、果断、高尚。男性范例被看作是选拔符号。男性的选择是角斗,这里还涉及到荣誉。女性范例催促女人进行自我取悦,是严格的讨好及自恋式关切。在这种范例中,派生价值永恒存在,女性被作为一种争夺的符号出现,被间接贬低。说到底,人们还是要求男人扮演士兵的角色,女人与自己的玩具戏耍。作为家庭妇女,她本身是一种符号委身于名望力。另一些投身于某些文化活动中的妇女消费着文化,却没有职责,这里的文化已经是多余的,成了被异化了的社会功能。然而现在,女性范例在整个消费领域中扩张。女人与男人没有了区别,当她们被提升为消费者时,她们摆脱了奴隶的命运。她们从事的被异化了活动也撑起了国民计算的一片天。
第二篇:《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第一章 物的形式礼拜仪式
消费逻辑是物性而非人性的工具理性逻辑。诉求于感官的媒介让人们得以获得越来越多的直接感官刺激,信息爆炸让人们得以获取永远不能吸收的信息量,人们的感知于是扁平化。媒介即信息。后现代消费社会的肤浅性就是信息媒介的偏向。
在信息时代,人们生存所需的信息环境中,必须通过人体五感直接从现实中而非借助于媒介来获取并分析的部分越来越少。在无限量的信息中,人们得以完全依靠感知和习得已被构建乃至被规范的信息符号而生活,于是人们便完全依靠感知和习得已被构建乃至被规范的信息符号而生活。人们生活在彻底的由符号构成的媒介环境中。
真相的展现不再明晰,而人们却也不再需要其明晰的展现。生产力的增长一旦到了一定的界限,便几乎整个地被由增长来医治增长的顺势疗法所吸收、吞噬。’ ‘与其说是为了增强积极的满足感,倒不如说是一种对技能不良的个人或集体的支出。’
‘消费社会的主要代价,就是它所引起的普遍的不安全感。’安全感将是丰盛消费社会中人们不公义性的关切重点。也会是稀缺资源、争斗之物、特权象征。
第二章 消费理论
‘真实的平等转变成了在物以及社会成就和幸福的其他明显标志面前的平等。‘不管是哪种社会,不管它生产的财富可支配的财富量是多少,都既确立在结构性过剩也确立在结构性匮乏的基础之上。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平衡是不存在的。平衡是经济学家理想的神话。’ ‘不平等的功能就是增长的本身。
增长的内部自治相对于这种社会结构的决定性,是软弱的而且是次要的。’ 人总是在“不消费”一些他们必然获得的一些要素的同时“消费”一些他们不自然获得消费物。
而在消费社会中,被文化化的越来越多,自然的越来越少,在被文化化的生活环境下,往往人们“消费”的要比“不消费”的多得多。因为在被文化化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应当“不消费”的要素也是被文化化的,于是其应当性就非常可疑。‘原始社会特有的集体性的“缺乏远见”和“浪费”是实际的丰盛符号。而我们惟有丰盛符号。在一台巨大的生产机器下,我们捕捉着贫困与不足的符号。不应该有积累,因为积累一向是权力之源。在赠与和象征性的交流经济中,少而精的财富,是足以能够创造一种普遍丰盛的,因为它不断地从一些人手里传到另一些人的手里。’
‘社会矛盾的解药,不是平等化,而是区别分化。在编码层次上是不可能有革命的——或者说,革命每天都在发生,那就是“模式的革命”,它们是非暴力的而且不影响其他。’
对于异化的声讨就如对于新兴媒体中传统美德丧失的不满一样,是一个伪主题,他们是用上个时代的炮口指向新的时代的“妖孽”。他们的不满反而强化了对手的重要性,在新的时代共谋地成为了消费的一部分。
第三章 大众传媒、性与休闲
‘当技术成为一种神奇的心理实践或一种时尚的社会实践时,技术物品本身就变成了摆设。’’
内容无真伪,背后结构(媒介)才有关真相。
‘广告意群是一种重复的命令式,寻求通过实践来促成反复叙事式的重复。消费者通过其购物所作的只是使神话事件神圣化。’
近乎催眠(?)的大众媒介环境中的事件自我达成。真伪之辨于是也丧失了神圣性。‘我们只有一个身体,必须对它进行救赎。’
结论 论当代异化或与魔鬼协议的终结
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以及一切尚未被“丰盛”包围的人们,面对本书中对消费社会的批判,一定会多少觉得作者带有小资请调故作愤慨的滥用感性同情,就像吃饱撑着没事干的极端动物保护主义者、极端环保主义者。曾经有过一个萨特大力鼓动年轻人反叛,却在面对前来询问下一步行动的年轻逃兵时一边无可奈何地吃惊,一边尴尬地说他实际上不鼓励真的违抗国家发令。然后在政府追究造反人员煽动责任时,煽动者萨特凭借自己的声望逍遥法外并且真的趁机度假避难,而他的秘书则被以煽动总头目的罪名关进大牢。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切真理、一切理论都是情境性的。而本书所阐述的批判性理论,则是生效于本书所描述的社会中的。
面对一个理论或叙事的时候,我们经常带有一种统一性整体性完备性的期望。比如它关注底层,就会批判其应当多关注中产阶级,它关注水平量对比,就会批判其应当多关注纵向的结构性;关注底层的理论,会批判它没有全局观,关注中产阶级的理论,会批判它是矫情的无病呻吟。特别在中国这种复杂而层次差异巨大的社会中,这些批判更多,因为不可能有一种具体理论能够解决所有这么多层面的问题。
消费这一观念的关键化就给人了新的视野。消费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后现代阶段,其逻辑就在资本逻辑之内,同样处于资本逻辑的我们就应当能从一些生产为本的误区和认识中转向消费为本的认识。例如对于生活水平的衡量,至少得从人均收入改成人均消费力(购买力)。而其社会系统的结构主义阐述也能让我们认识到,仅仅从增加收入、提高平均生活水平的角度想要完成真正的社会平等或者丰盛社会,是不可能的,因为权力秩序的稳定使得金字塔分布不可能真的被平面化或橄榄型化。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科层化的社会秩序也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科层差异也会被文化化为一些可供符号。应当是靠觉悟来快乐劳动的平等的共同富裕的大众,实际上却是靠着无尽的被规训了的欲望,痛苦地追求着一个接着一个的“平等”的享受,在内爆的消费社会中,痛苦交替
狂欢。
如果我们将本书视为矫情的小资请调,当我们跑步进入了消费社会之时,我们就会对贫乏却公义的the good old days由衷怀念,
第三篇: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随着后工业时代和消费社会的来临,包括旅游在内的休闲活动也被彻底地裹挟进大众消费之中。波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里,休闲已经成为文化记号和被消费的对象。休闲是不可抗拒的责任伦理。因此,休闲和休闲中的自由是不可能的。波德里亚同时批驳了休闲之中人人平等的神话,从特殊的需求理论出发来界定社会。这种理论用鲍德里亚自己的话来表述,就是人们添置洗衣机等生活用品不仅是“当作工具来使用”而且被“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并愿意为后者掏钱,《消费社会》一书的出发点就是讨论和研判这类社会现象。
GDP背后不是生产能力而是消费能力、消耗能力或者说浪费能力。不是由消费拉动生产,而是由消费拉动消费,由消耗拉动消耗,由浪费拉动浪费。
在那本书的结论中,他已经提出了现在这部作品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必须明确指出,消费是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不仅于物,而且于集体和世界),是一种系统的行为和总体反应的方式。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他那独特的见解揭示了大型技术统治组织是怎样引起无法克制的欲望,而且又是怎样创建了用以取代旧的不同阶级区分的新的社会等级。
消费表面上看虽然是由个人的需求引起,但是消费的社会逻辑却比个人的需求复杂得多。自工业革命和19世纪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以来,有关幸福和平等的神话是消费社会生长的社会逻辑。在此,他特别提出了“福利的平等意识”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就是在幸福和平等的神话之上滋长起来的。据说,“幸福概念的意识力量,并不是来自与每个个体为实现本人幸福的一种自然倾向。从社会历史观来看,这是由于幸福的神话将平等神话收藏并转化到现代社会之中了。”
福利和消费的神话既是便于操作的,同时也和“需求”的概念紧密相联,这两者的结合更增加了其诱惑力,所以鲍德里亚说,“福利与需求的互补神话,对不平等客观的、社会的和历史的决定性,具有一种强有力的吸收与消除意识的功能。福利国家和消费社会里的所有的政治游戏,就在于通过增加财富的总量,从量上达到自动平等和最终平衡的水平,即所有人的福利的一般水平,以此来消除他们之间的矛盾。”
然而,不幸的是,无论财富的绝对量增长多少,都无法消除社会上的矛盾和不平等。因为消费社会本身就含有一种系统的不平等,而且消费社会的结构就是建筑在这不平等之上的。例如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生产资料和某些商品或者相应的服务得到了广泛的、可能是廉价的提供,另一方面像空间和时间,纯净的空气、绿色、水、宁静的环境等等过去无需花钱就唾手可得的东西却变成了唯有特权这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即出现了新的不平等。说到底,增长在其本身的运动过程中就是建立在不平衡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与此相应,鲍德里亚教导我们应该持有这样一种增长观,即既不是增长带来丰盛,同时也带来了平等,也不是增长导致了不平等。他认为与其去问“增长是平等的还是不平等的呢”这一类假问题,不如说“不平等的功能是增长的本身。”
福利被认为是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平衡性维护,或者说是对人们幸福感的赎买式维护。
不过,在消费社会中,它可能更加是使社会结构中消费逻辑能够正常运行的主动维护。
而这种维护所需的代价是如此之大让人们很正常地认为它是被动的赎买,这也是消费逻辑的矛盾所在。
消费社会不是被动的,作为“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它有强大的扩张能力,能进入以前从未进入的领域,而消费文化也随之浸淫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像男性气质等这类特殊的领域,不妨说消费社会中男性形象问题是商业和文化日益融合的一个表征。所以莫特说“这个商品化的男性偶像是多种方面的知识共同创造的,是产业间纵横交错的联合的产物”。
消费成了当代社会中最强大的权力。
第四篇:《消费社会》读后感
《消费社会》读后感
在《消费社会》的简介写到本书的主要目的即“揭示了大型统治集团是如何引起不可遏止的消费欲望,而且在此基础上对社会各个阶级进行了社会进行了划分。”
让·鲍德里亚直接否定了工业社会强大的生产力所创造的人类社会的全面“丰盛”。他认为,社会所谓的物质增长有大量的虚拟成分。当今看起来的消费社会的“丰盛“是建立在大量的符号消费,信贷消费等虚拟成分之上的。
1.越拉越大的贫富差距,并且作者明确指出贫福差距几乎是不可能调和的,因为生产本身就是不平均的,必然导致了分配的不平均。各种调和机制,如国家,税收,在维护社会稳定上肯定是起积极作用的,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假如人类的生产总值都是为人类服务的,贫富差距的拉大,富人将得到更多,那么穷人的所得就更少。而富人的消费到了一定程度是很难再有提高,而穷人则得不到消费的满足。所以贫富差距的拉大也直接制约消费社会的“丰盛”。
2.环境的破坏。环境的破坏必然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生存压力,生存压力的提高,竞争的提升,毒品,酒水等的消费量必然会提升,更不用说军事。这在表面看起来也是一种消费的增长。
3.浪费。消费社会的发展让人类陷入了无比要浪费的怪圈。生产力发展到现在,大部分有消费能力的人都具有相当的剩于资产可用于消费,当然这是相对于以前而言。可消费对象就那么多,消费者就陷入了反复的同样的消费过程中。比如服装的消费,最典型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消费。这样的浪费从表面上看起来同样是一种增长。
经济能否继续增长是否等于丰盛呢?这种理想主义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丰盛”具有的丰富内涵,包括幸福等元素,是不能用单纯的经济增长来替代的。作者引用了另一位学者的观点,原始社会才是“丰盛”的社会。,在一种绝对“贫困”的条件下,没有私有财产,不被物所困,出在一个不被其他控制的自由条件下,才是真正的“丰盛”。我对此观点有点怀疑,绝对“贫困”还能“丰盛”么?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当今社会的“丰盛”不是真正意义的“丰盛”。那么伴随着“丰盛”,社会分层的现象就十分明显了。
这里的“分层”是和“民主”“平等”相对的概念。表面上来看,在消费中,人与人显然是完全平等的。任何商品,只要你有经济实力,你就可以去购买。这是完全忠于你自己的。可问题就在这,社会的收入差距导致了经济实力的不同,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不同收入的人群只能选择其收入可以接受的消费品。在这样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就自觉的将自己进行了分级:不同经济实力的人群追求不同的消费品,消费品在不同人群的要求下分成不同的档次,消费者也就成为了不同档次的消费者。这样的分级是多方面的,比如老人和青年人的不同消费需求也是一种分级。消费社会并不能把社会趋向一致,即使看起来民主平等的消费
过程,随着人的自我异化,也成为了一种等级性的行为。
接着,让·鲍德里亚的逻辑很清晰,他提出了另一个疑问,在这样一个分层的社会中,是否存在马斯洛的最高需求自我实现?年轻人口口声声追求的个性是否存在?
在书中,让·鲍德里亚下了这么一个结论:我们所追求的“个性”就不是“个性”。
我们先看看我们的消费过程。这个社会并不存在所谓的“买家市场”,所有的消费都是在生产者先提供给消费者可供的消费品,消费者被迫进行选择的一个过程。这也符合唯物主义的理论。我们所谓“主动”去购买的商品,都是因为多渠道,比如广告,比如书刊等方式,传到我们耳中,我们再去选择。而这些渠道是完全掌控在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手中。也就是说,消费者的“自主选择”只是一个假象,所有的消费者都在生产者的掌控之中。消费者只是在不断的“趋同”,在规定的选择中,向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而那个样子本身也是被生产者规定好的。
由此可得,整个消费社会的消费过程都处于生产者的垄断当中,消费者处在一个不利的地位。这对消费者显然是不公平的,但这又是这个社会的特征,所有人都无力改变它。
由此我们就可以继续往下推论,既然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过程中是被生产者掌控的,那么,生产者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控制消费者去购买商品。如何激起消费者的欲望,就是生产者要做的。
1.消费社会本身。前面已经说过,消费社会本身是给予了消费者一定量的剩余资金,在社会的强制要求下,这部分资金是注定用于消费的。(先不讨论那些作为生存必须的吃穿住行)这就大大减轻了生产者对于商品的压力。
2.成熟的销售手段。生产者能通过各种销售手段来促使消费者消费。书中提到的现今消费者经常被勾起“欲罢不能”的消费欲望。书中提到的“杂货店”“怕尔利二号”,用丰富的商品,完美的服务,出色的环境等多方面措施创造出永恒美好的“气氛”。
3.商品本身。接下来说说这个问题。
消费社会存在的“功能的无用性”。一切消费品都可能是“摆设”,消费品本身已普遍丧失了实用性和象征功能。人们的消费更多的是一种参与,一种游戏,是一种神奇的,被操纵的行为。这也就是说,当我们进行消费时,我们就是在被操纵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劳工换来一些无用的摆设。
消费社会的改变还有文化,人们的休闲方式,身体以及其他生活的组成部分,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可以说让·鲍德里亚的书颠覆了我以往对工业化社会的看法。我认为工业化是人类进步,消费是我们生活的体现。但布希亚却给我描述了另外一幅画,这光鲜外衣里面的腐烂。这让我十分的震惊。当然如同其他的社会学名著一样,让·鲍德里亚也没有提出任何解决观点。是宿命也好,我认为我们应当有社会学的想象
力,因为我们起码追求真实。当然,只是学识浅薄的我还无法更好的去理解,我希望以后能再次阅读到这本《消费社会》得到更好的体会。
第五篇:《消费社会》读后感
《消费社会》读后感
姓名:马一凡
学号:1953531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之前我虽没看过,但这个词早在我的生活中存在已久。我们总是批判我们的社会是被消费裹挟的社会,总是批判我们无穷无尽的欲望,但我们究竟在批判着什么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消费洪流,来抵御我们无穷的欲望呢?
看他的书,是需要勇气的,我经常看着看着,就不自觉地颤抖。他成功地让我看着我身边环绕的所有人工制品,而深感毛骨悚然,就像看完一场恐怖电影般草木皆兵。他说“这个时代,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是的,人类被服务的欲望没有消减,只是我们使唤的奴仆从以前的人变成了现在的物。但是,经久不衰的是物,生存然后死亡的,是我们自己。一代一代的文明留下的,没有一个人,而留下了,那么多的物,它们非动物也非植物,但它们给人一种大量繁殖的热带丛林的感觉。
再往后,连物的实际存在,都开始退场了。真正占领世界的,是符号。
这像是一场巨大的阴谋,你路过的每一个玻璃橱窗,你看过的每一个电视广告,单个地看它们,你有着压倒性的自信去嘲笑、评点或无视。然而,当它们所有,都是一个整体呢?所有的物,合谋出了一个你无处可逃防不胜防的世界。你的工作本身已经不再能直接地赋予你身份,赋予你身份和地位的,是消费。这就是鲍德里亚所说的,生产主人公的传奇,已经让位给了消费主人公。
消费社会,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带着某种丰盛的香气,带着某种全民的福音,普照大地。鲍德里亚认为,丰盛作为消费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不但是消费社会得以产生的大前提,而且还作为一种理想,为这个社会所追求。而正是这种理想,促使得每个人都希望在丰盛中获得更多的物,以满足自身的欲望,抓住丰盛本身。然而这种丰盛,真的只单纯的是社会的进步吗?它能实现因为物资过剩,而带来全民的幸福和平等吗?
在鲍德里亚那里,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这种丰盛的实现,首先就是建立在社会资源占用的不平等之上的,而且从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社会资源的占有方,是为了实现全民的幸福平等来创造这种丰盛。不平等带来的丰盛,你怎么去期待这种丰盛去消除不平等?所以,这种丰盛,它并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他如同他以前的时代,都是带着负面的效用出现的,只是它的身姿最曼妙,面容最伪善。
因为这种丰盛下,生产得越多,生产出的需求也就越多,“我们实际上无可救药地离平衡人类生产和人类目的性的丰盛这个最终期限更远”。鲍德里亚认为,从内心感受来说,我们甚至不如原始社会丰盛:“在原始交流中,每个关系都使得社会更加富有;而在我们这个‘区分性的社会’中,每个社会关系都增添着个体的不足,因为任何拥有的东西都在与他人比较的时候都被相对化了(在原始交流中,它是通过与他人建立的关系本身)”。
而且极大的丰盛带来了极大的浪费,鲍德里亚犀利的说,“个人与社会,都只有在出现盈余或多余得可以浪费的时候,才会感到不仅是生存而且是生活。”他还引了一句很好玩的话,“告诉我你扔的是什么,我就会告诉你你是谁!”而这种浪费,必然导致了物的使用价值重要性的降低,而时尚价值等符号价值的地位开始陡升。所以,消费社会的最终实质即以广告、品牌为传播媒介的一种文化的消费。以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为例,商家最初以“光棍节”为引,迎合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打着“独身也能活得精彩”的旗号,为人们的“消费欲”找借口,以“打折、降价”为突破口来刺激消费,从而逐渐演化出了“双十一购物节”。在每年的11月11日,各大电商平台甚至线下商场都会进行促销活动,以低价、折扣吸引消费者购物。例如,今年早在十月底十一月初就开始进行商品预售,使得“尾款人”这一概念霸占热搜。可是当这一购物狂欢过后,我们开始反思,这些买的东西真的有必要吗?我们究竟是真的需要,还是只是在社会所营造的消费氛围中迷失了呢?
消费和需求,是文中反复出现的辞藻,而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是什么,消费只是生产力的一种有组织的延伸。而“需求体系是生产体系的产物”。在这个符号占领的消费社会里,需求不是对物本身的需求,而是对差异的需求,因为这差异中包含着符号化的社会意义。所以这样的需求,是一个无底洞,填不满也掏不空。
消费社会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词语,叫“个性化”。当物质极大的丰富,人们开始用符号来追求个性的满足。这种个性化,是非常虚伪的。它把人拽到了这个符号们合谋的世界,然后消除掉每个人的差异(其实每个人对于他人,本来都是截然不同的个体,个性化什么的,本来就是一个荒唐的字眼),让人们同质化后,“开启了区分鉴定统治的一种工业化垄断性集中”,所以鲍德里亚遗憾地说,对差异的崇拜正是建立在人类天生的差别丧失的基础之上的。
鲍德里亚质疑了所有占据我们时间和空间的符号,他还质疑所谓的缺席时刻,即消费社会中的休息。休息也是消费,它是一种对非生产性的时间的消费,这段自由时间的品质、节奏、内涵都被符号化来对个体、范畴、阶级进行区分。所以,他说,消磨时光,是不可能的。
现代人似乎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也尝试了许多办法去对抗。为了对抗这种消费欲望,我不禁想到了老子的“寡欲”观念。老子曾说:“罪莫大于可欲,祸其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他主张人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人们进行一些非必要的行为,通俗来说,就是反对“瞎折腾”。回顾历史,在老子所处的时代中,所谓的“欲”,无外乎是指人的基本需求以外的东西;放眼当代,在鲍德里亚所描绘的“消费社会”中,“欲”的种类逐渐变得广泛而多样,而“寡欲”逐渐演变成“断舍离”。“寡欲”思想现在有一个更加流行的词汇“极简主义”。极简主义来自欧美,产生是因为欧美普遍的过度消费使群众产生的一种逆反心理,进而升华,由简单的物质层面升级到精神层面。极简主义坚持的“不持有,平常心,减少生活中的‘不必要’”与寡欲思想的具体举措“去欲,尚俭,知止”相似,两者都追求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上的简化。
鲍德里亚最后说,所谓的丰盛,没有解放我们,我们只是和以前的任何一次时代变迁一样,失去了一些坏处,而得到了新的束缚。而所有的反抗,比如吸毒,比如嬉皮,比如宗教,它试图拒绝社会的丰盛,而恰恰他们也往往只是丰盛社会的一个奢侈产品罢了。
有一些指控,只是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地去更好的沉浸其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