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两型社会的建设

时间:2019-05-14 15:1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简论两型社会的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简论两型社会的建设》。

第一篇:简论两型社会的建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简论“两型社会”的建设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又深刻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在已经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又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个着力点提出,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将逐步改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好物质基础。

关键词:资源和环境科学发展观“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腾飞,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的生活也由温饱逐渐走向小康。正当社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隐患也在一天天的成长,土地沙化、耕地减少、矿产资源储量减少等关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日益严重起来。面对问题的突出性,本世纪初,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适时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就各方面建设都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铺平道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已经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均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了相关阐述,十一五期间,我国在“两型社会”建设上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但是我们应该深知,任重而道远,时不我待,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十二五”期间任务将更加繁重。

一、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1、资源短缺问题。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例如,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5,耕地资源为27%,森林资源为1/6,草地资源为1/3,许多矿产资源也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等等。就以水资源来说,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m3,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2、环境污染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把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在污染源治理、达标排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相当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局部地区甚致还在加剧,例如,水环境污染普遍,大气环境污染不容乐观,固体废弃物增多,酸雨控制区不断扩大,等等。就以水环境污染来说,“2000年,全国工业和城市废水排放量为415亿立方米、COD排放量为1 445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了5%、14.7% 但生活用水量、生活污水排放量、COD排放量以及农业污染却呈持续上升趋势。”□1环境污染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结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吸取三十多年来的教训,我们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

14/16/2013

安徽工业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因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吸取各方面教训,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建设两型社会的意义。

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2从我国国情出发,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3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等的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3、建设两型社会的意义。

(1)从经济发展方面看: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我们竭力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缓解经济发展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矛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发展才能持久。

(2)从社会发展发面看: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只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为我们提供这样强大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从政治上来讲,它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保障我国的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从上述的简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意义上,都突出了要为我国今后的发展做好充足的物质基础准备。它能在本世纪初就提出来,证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大屏障,因此我们不得不改变以往的单纯追求GDP的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样既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又能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大好的绿树青山。

三、从“十一五”的成就和“十二五”规划看两型社会建设。

1、十一五期间,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010年超过39万亿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粮食连续六年持续增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人口资源环境各项指标均如期完成,2010年底,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4亿人左右,耕地保有量控制在1.212亿公顷,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从2005年底的56%提高到68%,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05年底的0.45提高到0.5,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提高到20.36%。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4从这些成就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正在进行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就,资源利用得到一定的节制,环境污染得到了一定的治理,但这些还远远不够,从这些数据中,我们还应该明白任重道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我们必须要长期坚持两型社会的建设。

2、“十一五”虽然已经过去,但是期间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仍然对“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5这说明我们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要持续坚持的,只有这样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

总结上述的相关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而不断有序推进的,我们必须努力建设好两型社会,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好基础。

四、综合各种各样的论述总结,我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必须要做好各项工作。经总结,我认为,我们要做到: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

3、加强立法,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体制。

4、建立政令执行的监督机制,督促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方实际彻底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纳入官员政绩考核。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

总结全篇及相关文献,我认为,“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使“两型社会”建设沿着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我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只是我们发展经济和社会的途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子孙后代的生活能够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N],中国环境报,2001—06—16(2)□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写组著.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写组著.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4中国网络电视台:http://news.cntv.cn/china/20110102/103707.shtml □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的建议》

第二篇:两型社会建设范文

中国的循环经济建设的提出和具体成就

骆梅

(湘潭大学 外国语学院 10级对外汉语班 2010310119)

摘要: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及我国建设两型社会工作的提出过程。循环经济的定义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我国循环经济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两型社会资源节约 资源问题 循环经济 中国特色循环经济 企业 个人 正文:

1.两型社会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中“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简称。[1]

2.建设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在清朝是就自诩为“天朝上国”,土地广袤,资源丰富。然而,自二十世纪以来,或者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致使人口迅速增长。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2](其中不包括港澳台的人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政府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还会对居民的就业、住房、交通、医疗等方面造成极大困难;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等构成的巨大压力,那么未来几十年后的生态和环境恶化将不可避免,这无疑危及人民起码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中国出现的那些资源短缺现象及事故,无不昭示着这一认识的正确性。如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是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这一水荒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生存的极大威胁,也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再如近几年的黄河断流、长江断流及众多内陆湖泊的萎缩枯竭都给我们敲响了一警钟。我们的母亲河的生命都遭受了威胁,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再来就是各大城市的水荒、电荒、油荒等等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及时解决。

从1995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后。针对中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系列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2005年6月27日下午,胡锦涛指出,“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2]此后,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通知》,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行了部署。至此,中国开始全面进入建设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建设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资源节约问题首当其冲。我国资源禀赋较差,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而在2005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

境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3]因此,我国必须首先解决资源问题。而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4]

3.我国建设循环经济的成就

我国一直在进行循环经济的探索,并在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试点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各个省市都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建设循环经济的相关的政策。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属于自身的中国特色循环经济。各个企业甚至个人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下面我列举了一些具体成就。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泰格林纸集团公司总裁王祥就是其中的一位不可忽视的典范。1998年7月,王祥临危受命,正式出任岳阳造纸厂厂长。当时的纸厂因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艰难转变的冲击而濒临。而过去的造纸方法与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有着极大的冲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和工人们提出了“林纸一体化”思路。“林纸一体化”就是打破过去传统林木和造纸分离的管理生产模式,将制浆造纸企业与营造造纸林木基地有机结合起来,既发展造纸企业,又建设原料林木基地,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产业化新格局,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这一具有循环经济发展思想的方法不仅拯救了濒临倒闭的工厂还为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人民都在积极地为建设循环经济而奋斗,我国的企业当然也不甘落后近年来。济南钢铁集团公司坚定不移地走低资源耗用、低污染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早在1999年,济钢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的经验就在全行业得到推广。斗转星移,目前济钢已形成了以“创新中循环,循环中高效”为主要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是企业成功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案例。

此外,广东省更是提出了绿色广东的口号。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在2004年年底首次提出之后,人们对这一构建和谐广东的高瞻远瞩的战略目标与构想的认识越来越深刻。2005年2月,广东成为全国绿色GDP试点的十个省市之一,表明建设绿色广东已进入实践探索。据专家介绍,广东的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单个企业、共生企业群和全社会三个层面。在单个企业层面,广东省经贸委、省科技厅和省环保局从2003年开始组织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试点,22家企业被命名为“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在共生企业群层面,广东在南海建设了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计划滚动投资50亿元,将建设成为面向珠三角,辐射华南的体现循环经济的第三代工业园。在社会层面,广东初步形成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体系。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地建设了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充分回收生活垃圾中的热能。积极发展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目前,广东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每年综合利用回收危险废物已达80万吨以上。

除此之外还有安徽铜陵的对铜水淬渣、硫酸渣、磷石膏堆这些昔日的铜、硫酸、化肥和水泥等主导产业形成的当地的结构性污染源的合理的再利用;河南三门峡市下辖的河南省煤化工基地,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循环经济试点义马市,它制定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10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到15%,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基本构建

起以电-煤-铬为主导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湖南省农村的林业和农业方面循环经济已经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湖北鄂州的循环经济也渐成气候。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5]积极建设循环经济以推动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以推动我国构建和谐的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了历史进程。

注释:[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04-28

[2]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下午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2005-06-27

[3]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的通知 2005-07-06

[4]曲格平.《循环经济———21世纪发展的趋势》[J]

[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上的讲话2005-03-05

第三篇: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长沙市开福区房产管理局 2010年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10年,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根据《2010年开福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责任分解表》文件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现将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推进棚户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努力建设民生开福

建设占地少、容积率高、高层住宅,既可以解决更多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难题,还可以节省土地,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我局今年将推进棚户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作作为发挥职能作用,促推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取得了较好成绩。1—11月,我区棚改项目已完成拆迁户数1668户,拆迁面积27.77万平方米。完成棚改立项3个,分别是省航道管理局项目、黄兴北路拓改及两厢棚改项目和上麻园岭项目,目前,正在配合北城棚改投,抓紧做好九尾冲项目的棚改立项申报工作。完成了对全区71家国有工矿企业,191栋危旧房屋的调查摸底工作。在市、区规划局的支持下,全面收集、整理全区棚户区情况,制定了我区三年棚改规划,为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7月底协调组织东风路、清水塘街道开展了省博物馆周边的拆迁摸底调查工作,完成了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以及项目的测算,调取了规划依据图、地形图,并

形成了博物馆改造项目拆迁详细、精确的调查报告。1-11月份为我区棚户区改造拆迁住房保障对象办理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凭证404户,办理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615户,办理租金核减2784户,廉租房实物配租352户。为让更多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能够有条件买得起房,实现“住有所居”,启动了丝茅冲廉租房项目和植基村经适房、廉租房建设项目。其中:丝茅冲廉租房项目总建筑面积4.6万余平方米,可建廉租房395套,安置房278套,可以容纳673户低收入家庭。目前,该项目征收工作全面完成,手续办理、招投标正在逐步完善,施工队伍于9月30日进场施工,现已完成场地的围墙建设、“五牌一图”的布置、洗车槽建设,并完成了约6000立方的土方外运工作,预计年底能完成基础施工、正负零和部分主体建筑。植基村经适用房、廉租房项目总面积33000平方米,将建设经适房住宅面积55468.33平方米,共计666套;廉租房共建3栋,752套,建成后可容纳1418户低收入家庭。项目于6月29日正式开工,已完成土地平整、砌施工围墙、地下土石方工程,争取年底完成部分主体,预计明年5月份主体封顶。

二、全力推进房产销售,努力创建宜居开福

加快区域房产推销、向更多人推荐开福楼盘,既可以促进房产销售、减少楼盘空置率,又有利于宣传宜居开福,建设宜居开福。1-11月实现商品房销售约235万平方米,为年计划 的102%。自去年五月份开始,区房产局以“周末房交会、买房好实惠”为主题,相继组织了棚改拆迁户、经适房货补对象、中小户型、精品楼盘等不同类型的周末房交会,为开发商和市民间搭起了一座交流、交易的桥梁,推动了全区房产销售,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达到了老百姓、开发商、政府三赢的效果。紧密结合区房地产业发展实际,以“开福房产市州行”为平台,自6月份开始,携区内38个在售楼盘以组团的形式参加了益阳、湘潭、衡阳房交会,大力宣传开福区的宜居优势,推介开福楼盘,前来展厅咨询和了解情况的市民络绎不绝,现场发放《开福楼市咨讯手册》及楼盘宣传资料5万余册,有2000多名市民登记了购房意向,大大的提升了开福区在周边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一大批外地精英人士到开福区来投资置业。

三、强化领导抓推进,明晰责任抓落实

一是成立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局长谭树茗同志为组长的工作机构,全面负责两型社会建设工作,并明确由两名副局长具体抓落实;制定了切合我局实际的工作方案,确保两型社会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带来的成果。二是明确责任,实行目标责任分解管理。我局进一步细化“两型”社会建设项目,把每个项目分解到所属科室,实现目标责任管理,纳入全局绩效考核。三是强化协调调度和信息报送。局党委和行政加强对两型社会建

设的指导和协调,由分管副局长及时跟踪各项工作任务进度和落实情况,分析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如期进行。

2010年12月 4

第四篇:两型社会建设论文

关于建设两型社会的报告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整个社会经济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其核心内涵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是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来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资源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压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努力做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和完善战略性资源的中长期开发和利用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工作。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2007年12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们湖南干部群众深受鼓舞,也深感沉甸甸的责任,开始了“两型社会”建设的积极探索。去年2月,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进一步明确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原则、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委召开工作会议,明确充分抓住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着力点,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两型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加快建设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绿色湖南、法治湖南,力争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走出一条符合湖南实际、具有湖南特色的转型发展路子。

政策指出要在重化工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格局下,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两型”理念注入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近些年来,在“两型社会”理念引领下,全省各地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着力推进传统产业“两型化”、“两型”产业规模化、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去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7.6:42.7:39.7调整为13.8:46.2:40.0,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6.1%。“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提高5.7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下降7.4个百分点。全省形成了机械、有色等10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的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湘电集团等一批优势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迅速做大做强,成为湖南先进制造业的突出代表。长株潭城市群被列为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试验区、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和“三网融合”试点地区。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升级转型,是发展“两型”产业最快捷、最现实的一条路子。株冶集团是一家老国有大型企业,也是湖南“有色金属之乡”的标志性企业。调研时该企业负责人给我讲,近年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成功采用全球成熟、先进的湿法炼锌等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铅锌产品深加工率由2005年的54.44%提高到74.24%,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由73%提高到83%以上。五年间,企业在铅锌生产规模达到60万吨、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分别增长42.8%

和83.4%的情况下,外排废水总量减少90%、外排重金属污染物减少95%,废气二氧化硫减排约60%。在企业我们看到,经处理的废水可以直接放养金鱼。昔日的能耗大户、排污大户正向“绿色企业”迈进。实践证明,通过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完全可以实现“两型化”发展。

但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来,一些市民只知道什么是两型社会,并没有去深入的了解和贯彻,而另一些湘潭市民则只听说过两型社会。深入了解的市民则表示我们应支持政府和党所做出的决定,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湘潭地区的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才能使长株潭地区真正建设成为两型社会,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

同时,我们也深入了学校,询问了许多的老师和同学(主要为高中生)。许多老师和学生都吃赞同的态度。其中一位同学说道,她认为建设两型社会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就现在的国内形势而言,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工业生产对原料的需求十分的巨大,但是,现如今中国的煤、铁等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现在世界上的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譬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所以,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环境的保护。一位老师也表示,建设两型社会是对社会生活质量和公民素质的一种考验同时也是一种提升,但目前来看两型社会建设道路是困难曲折的。

作为高中生的我们,也应该肩负起身上的重任,认真遵守好国家和党作出的决定,给湘潭市民起一个示范和带头的作用。第一,我们应从身边做起,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多关注时事政治,关心我们的社会建设和生活。第二,建设两型社会不是一个口号,应加大该方面的普及工作,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如,在学习上,尽量做到一张纸写两面,在生活中,做到一水多用,不浪费粮食。第三,应该将建设两型社会放在心中,不仅自己要落实这个任务,并且也要带动周围的人参与其中,共同建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的主体。同时,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还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因此,我们作为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作为国家发展基石的一部分,应支持两型社会的建设,并用我们的力量去实现好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共同推进湘潭地区乃至长株潭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

第五篇:两型社会建设总结

两型社会建设总结

建设“两型社会”社区模式以来,街道办事处认真谋划,严密部署,开好头,起好步,建立了“两个机构”,组织召开了“三个会议”,摸清了“两个底数”,采取“四项措施”加大宣传力度,紧张有序地全面铺开建设工作。

一、建立机构,明确责任,认真谋划建设工作

建立机构,明确责任,认真谋划建设工作。成立以社区居委会主任XXX为组长、分管领导XXX和社区副主任XXX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两型社会”示范社区建设工作小组。当天下午,工作小组组织召开了筹划会议,进行了细化分工,明确了责任。认真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和创建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和步骤。每季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和布置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创建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一是实地查看,对照要求查找公共硬件不足。领导小组成员利用两天时间深入社区对硬件设施现状进行实地查看,共查出硬件建设方面还存在的七大项不足,为制定《建设方案》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二是了解民意,摸清居民思想底数。在实地查看的同时,就“两型社会”建设问题与社区居民进行随意攀谈,宣传“两型社会”建设的目的、意义,了解居民对建设“两型社会”的看法,摸清了居民的思想底数。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迈好建设工作第一步为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迈好建设工作第一步,在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悬挂宣传条幅。在本社区XXX家园A、B、C区悬挂了“建设两型社会”横幅标语(建两型社会,享和谐生活。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生态文明)。二是利用文体活动加强宣传。利用社区盘鼓队、老年养生气功辅导站等5个团体,在社区加大宣传力度,为建设“两型社会”大造声势。三是利用板报、展牌进行宣传。小组搜集整理了关于低碳生活、节约用电等内容的图片40多幅,在老党员活动中心展出。这一个星期,正值社区居民来居委会进行健康体检登记,来往人员近2000人次,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四是编制发放宣传推介手册。入户发放《推介手册》2000册,内容包括“两型社会”的概念,建设“两型社会”的目的、意义和任务,如何建设“两型社会”等,下发到两社区每家每户,使居民对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相关知识了解更多、更深,在提高居民素质的同时,赢得了居民对“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解和支持,纷纷表态要配合社区办工作,千方百计发展低碳生活,建设两型社区。五是通过“七一”座谈会宣传低碳生活。在小组的统一安排下,社区庆祝建党91周年座谈会上,分别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一个讨论话题,使与会党员进一步明确了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探讨了建设步骤及当前工作的重点,达成了“从我做起,创先争优,低碳生活,建设两型”的共识,纷纷表示要起到一个共产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在社区掀起节约用电、更换节能生活设施高潮,为两型社会建设做出一个党员应做的贡献。

四、强化治理,创造优良环境一是加强社区卫生环境治理。社区居委会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协调物业管理委员会、小区物业,对前段所栽种的花草加强管理,确保成活率。同时加强卫生环境治理。入春以来,社区统一组织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除草活动,参与人员有社区全体人员、物业人员和部分居民共约200人,清理杂草、垃圾500多方,努力为居民打造环境友好型社区。同时, 协助开发区管委会治理环境卫生。社区夏家边菜场南侧历来为卫生脏乱差、三不管地带,对这块上千平米的卫生情况,社区居民反映很大。这一情况反

映到社区居委会,得到了社区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人力物力和街道城管利用三天时间进行了彻底清理整治。居民对此非常满意。二是加强社区安全保护。社区居委会站在建设两型社会高度,从关心居民生产生活安全出发,与小区物业一起,加强了社区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共查出用电、物品摆放、车辆停放、防火防盗等安全隐患31处,并积极呼吁上级有关部门加快居民用电安全检查、维修和改造工作,尽最大努力为居民提供安全友好型环境。三是发放居民健康手册。全体社区人员用三天时间入户发放《居民健康、环保手册》,加强健康生活教育。社区共发放《手册》2000册。通过创建“两型社会”社区模式,居民的环境意识、节能意识、公共意识、和谐意识普遍增强,整体素质有所提高;社区软硬件环境明显改善,居民的幸福指数得到提升;街居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区基本实现了环境优雅、居住幽静、设施完善、生活方式科学、文化丰富的建设目标。

下载简论两型社会的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论两型社会的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型社会建设情况报告

    关于资源节约型和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 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任务分工,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思路 紧紧抓住新形......

    “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贯彻党中央十六届......

    两型社会建设调查报告

    两型社会建设调查报告 C24 彭钰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

    两型社会材料

    定义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

    怎样建设两型社会(5篇可选)

    怎样建设两型社会一、把握实质、深化认识,将“两型社会”建设摆上更加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本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党中央从人类文明转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

    建设两型社会讨论提纲

    建设“两型社会”从我做起 姓名:学号:学院专业 1、要深刻理解两型社会的含义 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而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三者协调发展的......

    街道两型社会建设汇报材料(5篇)

    传播节约环保文化 建设富足和谐邾城——邾城街“两型社会”建设汇报材料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2010年建设两型社会工作汇报材料(范文大全)

    进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党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决策,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这次“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与以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