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社区党建“四联建”工作调研报告
自年初市委要求开展社区党建“四联建”活动以来,我区在全区城市社区深入开展了“区、街道、社区及驻街单位党组织联合创建和谐社区”活动(即“四联建”),并以社区党建“四联建”活动为统领和主线,对社区党建工作进行规范、整合,从前期进展情况看,整体运行效果较好。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社区党建“四联建”工作进展情况,推动此项工作向纵深开展,区委组织部组织专人到各街道和部分社区开展了调研活动,基本掌握了活动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初步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区共有街道18个、城市社区100个,社区级党总支、党支部473个,占全区基层党组织总数的68.7%;社区党员12062名,占党员总数的75%。无论从党组织、党员的数量和比重,还是从社区承担的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上看,在我区基层党建工作中,社区党建绝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地域关系来看,我区的街道和城市社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单一型,主要指相对封闭的油田矿区所在街道,如:红村、平安、欢喜、曙光、锦采、沈采、茨采、高升街道及所辖社区。这些街道辖区相对独立,驻街单位性质比较单一,又因为街道前身就是各单位的地方工作科,街道党工委领导都曾经是油田干部,社区干部大部分是油田离退休干部和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与油田单位感情基础深厚,工作融合程度高,工作沟通和联系比较紧密,社区党建及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油田单位的大力支持,硬件资源共享程度较高,硬件条件大多都超过了达标标准,个别社区的活动场所面积达1万平以上。二是复合型,主要是指油田单位和省直单位相对集中区域所在街道,如:新工、于楼、友谊、新生街道及所辖社区。这些街道辖区也相对独立,社会化程度较高,驻街单位也比较集中,但受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影响,街道、社区与驻街单位的关系逐渐淡化,工作的融合程度也逐渐减弱,对街道、社区的支持力度较小。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大部分社区的硬件条件基本达标。三是松散型,主要指中心街道,如:兴海、兴盛、创新、兴隆、振兴、渤海街道及所辖社区。这些街道地处城区中心,社会化程度高,辖区内多为市、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油田机关单位以及非公有制企业,驻街单位级别不同、性质各异、数量较多,且与街道社区工作交叉较少,沟通联系也相对较少,即使是与油田关系相对紧密的振兴、渤海街道社区,也只能靠老关系、老感情来取得他们的支持。一些中心街道的社区因地价贵、物价高、小区老化,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在选址、建房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几年来,区委高度重视社区党建工作,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布置社区党建工作,对社区党建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部署。在机制体制建设上,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创建“党建示范社区”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硬件建设上,一方面采取财政拨款的方式不断加大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几年来,区委、区政府累计投入2500万元,用于街道、社区的“一站四室”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油田二级企业的支持,在活动场所和活动设施上实现资源共享,在办公场所运行、维修和办公设备配备等方面均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队伍建设上,一方面,我们从队伍年轻化的角度出发,通过社区党组织换届,积极选拔年轻干部,在12个社区开展了选聘社区专职副书记试点工作,为74个社区配备了专职副书记。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和有利于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原则,将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的油田离退休党员、驻社区企业充分信任的离岗党员选到社区党组织任职,密切了社区与驻街单位的联系,另一方面,针对社区党员干部年龄老化的实际情况,注重在社区干部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近几年,在社区干部中发展党员数量占全体发展党员总数的43%,为社区党建工作储备后备力量。各社区党组织基本实现了老、中、青的合理搭配,离退休党员充分发挥了与油田联系紧密、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专职副书记充分发挥了接受新事物快、工作积极热情的优势,推进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区委、区政府每年拨专款50余万元作为社区党建活动经费和社区党务工作者补贴,充分激发了广大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在党员教育管理上,以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为契机,建立夕阳红等特色党支部20余类共211个,加强了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动了广大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在载体建设上,先后开展了以“六联六共”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党建共建活动,以机关、社区(村)和非公企业党组织为主体的“结对共建”活动,年初,我们按照市委要求集中开展了社区党建“四联建”活动,并将此项活动作为社区党建的工作主线和重要载体,全面提升我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不断促进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二、社区党建“四联建”工作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城市管理职能的不断完善和社区发展的社会化、区域化、群众化、公益化特征,使社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和社会职能,“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优势互补”的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成立必然。实践证明,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建设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社区党建以及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成效。作为中心城区,我区社区建设在全市领先,离不开
各驻区单位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因此,区委、区政府对社区党建“四联建”给予了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对多年来社区党建共建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整合,扎实有效地推进社区建设高标准、高层次的进步与发展。
第一,进一步规范了社区党建联建的工作机制。区委成立了社区党建“四联建”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分别成立了由街道、社区、驻街单位参加的以联席会为主要形式的党建联建议事机构,社区和驻街单位党组织建立了工作协调委员会,初步形成了区委统一领导、街道党工委牵头负责、驻街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全覆盖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如:于楼街道的9个社区党总支与50个驻街单位全部签订了联建协议,以协议的形式把党建联建关系固定下来;永盛社区制定了《党建联席会章程》,明确工作目标、组织机构、联建制度以及联建双方的职能、责任、义务,使党建联建工作有章可循。渤海街道永祥社区建立了重大民情民意定期沟通协商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向物业公司反馈社区居民合理正当的意愿和要求,协助物业公司做好各项工作,帮助居民维护正当权益。锦采街道由街道党工委牵头、社区党组织配合,与37家驻街单位达成了联建协议,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制定了“四联建”工作计划,并结合辖区实际提炼总结了“四联建”工作考核细则,从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者、党员服务站等七个方面进行细化、量化,形成了以党建工作为主、带动社区整体工作的良好局面。通过规范工作机制,社区党建工作的系统性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更加顺畅,领导核心地位更加巩固,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第二,进一步拓宽了社区党建联建的覆盖范围。各街道、社区在巩固原有共建关系基础上,加深工作联系,密切感情联系,多渠道扩大党建联建范围,基本上实现全覆盖。一是摸清底数,广泛宣传动员。通过深入驻街单位走访,召开社区和驻街单位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悬挂标语、开辟专栏橱窗、发放致驻街单位一封信等方式,积极营造加强党建联建、促进社会和谐的浓厚氛围。如:兴盛街道兴旺社区把走出去、请进来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主动登门拜访,把市委文件送到21个驻街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手中,并邀请驻街单位代表召开了座谈、联席会,双方坦诚交流、统一思想,共同探讨加强党建联建的可行措施,实现联建组织全覆盖。二是点面结合,扩大联建范围。对联系相对紧密的社区党建共建试点单位和规模、影响力较大的驻街单位,采取签订联建协议、责任书等方法,建立长期、规范、固定的联建关系;对其他单位,选准党建共建的切入点,积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在活动中密切联系,得到认同后,逐渐把联建范围扩大到社区建设、单位管理和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曙光街道4个社区分别与1-2个重点单位建立了固定的联建关系,双方共同建立了一系列的共建工作制度,在驻街单位领导多次变动的情况下,仍继续保持良好的联建共建关系。通过点面结合的联建方式,做到重点突出、全面开花。三是感情联络,拓展联建成果。充分利用部分社区党务工作者与原工作单位或市、区有关部门感情深厚、联系密切的优势,开展联建活动,有的社区还打破了地域限制,将共建单位范围扩大到辖区以外。如,新工街道化建社区针对居住环境卫生较差,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与区城建局环卫处开展党建共建活动,环卫处在街巷整治的建设规划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社区党支部定期为环卫处提供辖区内的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等信息,协助环卫处做好相关工作。经过联建,化建社区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环卫处的工作也得到了社区的大力支持,形成了互惠互利、共同促进的良好工作格局。通过拓展联建范围,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形成了大党建、大社区的工作格局,充分调动和发挥了社区内各类组织的作用,推动了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第三,进一步整合了社区党建联建的工作载体。各街道、社区以“四联建”活动为契机,在“结对共建”、创建党建示范社区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创新活动载体。在服务居民方面,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以“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主要内容的“四个百家”活动。在服务社区方面,开展了以“当好一名联络员、带好一幢居民楼、帮好一家困难户、出好一个金点子、办好一件社区事”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在发挥党员作用方面,借鉴农村工作经验,开展社区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参加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和谐城区建设。各街道社区在整合规范活动载体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推进“四联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如,于楼街道广泛开展“四联建”十项系列活动,即支部联建、支部联学、支部联帮、支部联勤、支部联入、支部联防、党建联谊、支部联宣、支部联治、党建文化,细化了具体项目和工作措施,突出街道特色,努力打造“联建”活动品牌。曙光街道与曙光采油厂采油作业四区坚持多年共同开展医疗巡诊服务活动,组织“社区党员医疗服务队”、“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到采油作业四区七号站,为井站职工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开展免费体检、义务理发、洗熨衣物等活动。今年又与曙光医院共同携手打造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免费体检,提供重大疾病就医建议。锦采街道绿园社区组建文化宣传队,组织开展“送文艺到井站”活动,为油田职工表演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拉近了社区与企业的距离,丰富了企业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针对锦采矿区企业重点开拓外部市场,很多企业工人长期在外地工作的现状,社区开通热线电话,为留守家属提供各类服务和心理咨询,解除了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为企业外拓市场、增收创效保驾护航,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在驻社区的二十多家共建单位中全面铺开。渤海街道永祥社区党总支组织开展“创建和谐社区,邻里聚会百家宴”活动,组织企业职工和社区居民带着各自烹制的菜肴参加聚会,加深了职工与社区居民的感情,增进了邻里团结。利用社区的工作职能优势,协助驻社区企业为16名油田残疾子女办理了生活救助和养老保险手续,并代为发放物资公司全部残疾子女的生活救助金,得到了社区居民和油田物资公司领导的好评。通过整合、创新活动载体,为社区党建工作搭建了广阔平台,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显著增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得到有效加强。
第四,进一步拓展了社区党建联建的工作内涵。在加强社区党建共建的同时,不断深化拓展“四联建”工作内涵,推进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一是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开展“大党课”、“大研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的优势,实现党员共管、共育。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活动,加强对党员的实践教育,增强党性观念,引导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各项事务。二是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发展。为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区委在各社区建立了非公党建联络站,在各中心街道建立了非公企业党总支,将辖区内企业党支部、个体经营党支部纳入统一管理,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发挥党建工作促进企业生产的积极作用。几年来,社区党组织积极与驻街非公企业联系,指导党建工作,协助建立了30余个非公企业党支部,有效推动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三是搭建服务党员平台。在各社区建立了党员服务站,开展社区党员再就业、贫困党员帮扶、流动党员管理等工作,整合各类资源,搭建服务平台,拓宽服务渠道。兴盛街道确定了“突出一个主题、打造两个平台、发挥两种力量、造就三支队伍、保障三个群体、建设四个载体”的工作思路,以“四联建”活动推进社区党建、社区服务功能、基层民主建设、防范体系建设、文明建设等五项工作,形成了纵横交错,齐抓共管、上下互动的良好局面。同时,积极转变部分社区共建联建的错误认识,从“向共建单位要服务”向“我要为共建单位主动服务”转变,找准与共建单位开展“共建”的结合点,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共同发展、共促和谐。如红村街道红村社区积极为总机厂服务,主动帮助企业做好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的思想工作,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子女的就业问题,解决了企业及职工的后顾之忧,使企业信心精力谋发展,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稳定。锦采街道绿园社区开展业务知识互通竞赛活动,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和工作者学习驻街单位的生产知识,了解其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有利于找准服务驻街单位的切入点;通过组织驻街单位职工学习社区工作相关业务知识,号召职工争做社区文明公民,积极为社区服务。通过拓展联建内涵,较好发挥了社区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居民、服务企业的积极作用,措施更加具体,服务效果更加明显,提高了社会各界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认可度,也进一步增强了各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通过调研,我们还看到社区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和不足之处。
第一,驻街单位的党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对于单一型社区,由于与油田单位关系紧密,其辖区居民绝大部分为油田职工及其家属,有较深的感情基础和工作联系,利用油田单位党建资源较为充分。但是,对于复合型社区和松散型社区,驻街单位多为市直机关、垂直部门、党政机关等,没有隶属关系,共建活动开展较难。已经开展的共建活动,大部分也局限于硬件资源共享,活动载体还不够丰富,党建资源没有实现充分利用。
第二,部分社区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在对“四联建”活动的认识上,部分社区党组织还局限于获取单位资金、场所的支持和帮助,不能充分发挥本身的优势,没能找准共建的结合点,主动服务意识不强。部分驻街单位还局限于资金赞助和场所共享,将与社区开展“四联建”活动当作负担,参与社区共建联建积极性不高,活动参与率不高,活动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三,个别街道党工委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个别街道党工委仅仅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将区委的实施意见、方案及相关要求下发到各社区,没有明确街道党工委在四联建活动中的职责。虽然各社区均按要求建立了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但没有切实贯彻落实,制度执行力不强,措施落实不到位。在社区与驻街企业共建过程中,街道党工委没有及时与驻街企业沟通,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第四,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社区硬件建设方面,虽然区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油田二级单位力所能及帮扶,但已经达到建设标准的社区只有76家,占社区总数的76%,未达到建设标准的社区占社区总数的24%,其中,个别社区活动场所建筑面积狭小,影响了党员活动的正常开展,社区的硬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党务工作者的待遇上,只有两委交叉任职的党务工作者能够拿到区财政发放的社区工作者补贴,且补贴金额较少,与全区经济发展速度和物价上涨幅度相比,增长幅度较小。交叉任职两委委员每月550元的补贴,很难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在党建活动经费上,区委、区政府每年划拨20余万元用于开展党建活动,但分配到各个社区后,党建活动经费较少,党建活动的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由区委、区政府统筹协调,由不同的部门制定细化的硬性标准,明确驻街单位开展“四联建”活动的职责,并落到实处。引导社区积极主动地与驻街单位联系,选树一批典型,发挥典型引路作用。积极到辖区各单位走访,宣传开展“四联建”活动的意义,承诺为单位提供的服务项目,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感动驻街企业,推进活动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退休老党员与原单位的联系,获取驻街单位对开展活动的支持。此外,指导各社区选择与自身组织级别相对应的单位开展“四联建”活动,如社区党支部可以选择与市直机关下属的党支部开展活动,实现工作的对接,有利于活动开展,有利于互帮互助。引导各社区党组织找准与油田公司党委“五个一”工程的结合点,与油田企业党组织开展联建,互相支持、相互促进。
第二,转变社区党组织的观念,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积极征求驻街单位的需求和意见,从细微处观察企业单位的动态,寻找关心、帮助驻街单位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切入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逐步提升社区居委会在辖区单位心目中的地位,使驻街单位主动与社区党组织搞共建。在深入开展“大党课”、“大研讨”等活动的基础上,与市、区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建立联系,协助开展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党员双向教育管理方面的优势。与驻街单位签订党员教育管理联建机制,建立约束机制,创新活动载体,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搭建平台,吸引在职党员加入到社区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协助单位做好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教育和管理。
第三,贯彻落实已经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扩大街道创建工作联席会议范围,将所辖社区建立共建关系、签订共建协议的单位全部纳入联席会议范围。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共建的思路,解决共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将此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固定下来。在街道党建年度考核及“四联建”年度考核工作中,听取共建单位对街道党工委的评价,并将其作为街道党工委党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和领导班子评先选优的一项重要依据,切实发挥街道党工委在“四联建”活动中的协调、沟通作用。
第四,由区委、区政府统筹规划,制定加强社区硬件建设的五年规划,制定权威、统一的硬件建设标准和软件建设规范,分期、分批投入资金,改善社区硬件建设。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任用,调动各方面力量,把党的组织资源与行政资源、群众资源、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工作合力,实现投资一个,达标一个。在社区党务工作者补贴和党建活动经费上,采取财政多拨一点,党费多留一点,社区各界筹集一点相结合的方式,适当提高党务工作者待遇和党建活动经费。
中共区委组织部
7月13日
第二篇:江源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江源区关于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社区、村转 社区党建工作有关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为深入了解我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情况,我们采取专题座谈、问卷调查、资料分析、集中研讨等多种方式,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对我区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社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现状
1、农村社区建立的背景。随着我区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城区周边的部分农村土地被征用,流失土地的农民,都已选择创业就业,已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农民。原行政村的职能已不能满足开展就业服务、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服务等功能,有必要在这些行政村增加相应工作人员,建立社区组织,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
2、农村社区的建设现状。根据我区实际,确定了孙家堡子街道的利民村、正岔街道的城华村、城墙街道的新华村为试点农村社区,涉及人口4416人,党员63人,但目前均未建立社区党组织。我们严格按照上级民政部门要求,在3个试点村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每个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用房规划面积不少于 500平方米,设置“五室、二站、一厅、一场所”,“五室”即:社区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社区警务室。“二站”即:社区医疗服务站、经常性捐助站。“一厅”即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一场所”即:健身、文体活动广场。我们采取区财政 补贴一部分,村集体投入一部分,市场化运作一部分,包村部门扶持一部分的办法,整合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加快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全区各级部门用于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规划、建设、配套的资金达350余万元。目前,正岔街道城华村社区服务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孙家堡子街道利民村社区服务中心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内部配套设施建设,城墙街道新华村已完成所有手续审批,计划明年动工兴建。
3、农村社区推进步骤。从本质上看,我区现阶段的农村社区是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过渡社区,是脱胎于农村行政村到建成城市成熟社区之间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和阶段。根据建成时间的早晚,城市化程度的不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社区地理位置离区中心较远,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社区居民都是征地农民,农民虽然居住在社区,但原行政村的建制尚未撤销,村级管理体制依然存在,社区居委会没有成立,或是刚刚成立,仍实行农村管理体制;社区党员仍由原行政村党组织负责教育和管理。二是发展阶段:社区地理位置离区中心相对较近,社区居民大多为征地农民,也有少量城市居民,成立社区居委会。部分社区成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党员有的由社区党组织管理,有的仍由原行政村党组织负责教育和管理。三是准成熟阶段:社区处于区中心区域,社区居民部分是拆迁农民,部分是城市居民。由于拆迁时间相对较长,行政村的建制已经撤销,原村集体经济已经或即将改制,社会事务移交街道社区管理,按地域成立了社区党组织。
4、党建工作跟进情况。一是构建责任体系。成立由区委分管领导为组长,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区就业局、区计生局、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区医保局、区残联、区财政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二是把服务民生作为抓好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点。抓好社区服务场所建设,以开展便民服务为切入点,努力打造文明、和谐社区。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将政府行政服务职能延伸到社区。三是实行社区“三诺一考”管理办法,创新社区干部管理考评机制。建立社区干部工作考评机制,参照村级干部“三诺一考”管理办法,将工作目标实现度、群众认可度和上级评价有机结合,把考评结果与社区干部的评优、奖金、养老保险补贴和使用等挂起钩来,形成权、责、利相统一,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社区干部管理体系。四是建立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机制。对辖区内党员进行全员登记,进行设岗定责,全体党员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实事。
二、我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对农村社区党建认识存在偏差。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毕竟是一个新的课题,要在农村全面开展社区建设,应该说,我们现在还缺乏认识,缺乏经验。另外,通过调研发现,还有一些干部群众不知道农村社区是什么、为什么要建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怎么建,导致对农村社区建设有不理解、不想做或者有等待观望的思想。二是农村社区工作人员没有到位。我区3个试点农村社区干部共计10人,全部由原行政村干部直接过渡而来,其他残联、就业等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都没有到位,根本无法开展正常的社区服务工作。
三是农村社区干部素质不高。现有的农村社区干部在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观念素质、服务协调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据统计,3个试点农村社区干部平均年龄48.7岁,年龄在35岁以下的只有1人;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有3人,占社区干部总数的30%。这些原行政村干部虽然已走上社区的工作岗位,但在工作思路、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上仍是沿用原行政村的一套,对由行政村到社区已经变化了的新任务、新工作无所适从或疲于应付,仍然习惯于简单命令、服从操作式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无力开展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以致于在社区群众需要什么、发展什么、服务什么等主要问题上缺乏科学准确的定位和导向。
三、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合理定位,配齐配强农村社区工作人员。虽然我区目前的农村社区党建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对于农村社区党组织的职责定位、发展方向不能有丝毫犹疑。要坚持把发展经济、致富农民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价值取向;坚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坚持把创新机制作为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的根本举措。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在社区党组织职能定位上,明确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积极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组织的决议、决定,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完成社区各项任务;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管好、用好村级集体资产,不断提高社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领导社区居委会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引导和推动社区依法开展民主自治;做好社区内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党的工作;针对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做好服务工作,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抓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维护社会稳定;组织、协调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参加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协助做好社区工作者的教育管理工作。在确定职能定位后,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或从全区调剂的方式,配齐配强社区工作人员。
二是加大农村社区党组织组建力度。按照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原则,及时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设置。党组织成立后,在一定的过渡期内,党员的组织关系仍可保留在原村党组织。随着社区党组织的逐步成熟和规范,再将社区党员的组织关系逐步理顺,各项工作全面规范化。同时要加强社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镇(街)党(工)委的支持下,社区党组织积极指导、帮助社区内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对暂不具体条件的,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建立联合党组织,暂时无法建立党组织的,也 要采取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的办法,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努力消除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空白点”。
三是加强农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在社区干部组成上,要做到既结合实际,以村干部为基础,充分发挥村干部熟悉人员、熟悉情况的长处,维护村干部队伍的总体平稳;又开拓思路,不局限于村干部,为社区干部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结构。要引入竞争机制,积极采用公开招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形式把政治素质好、年纪轻、文化程度高、真心实意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同志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来;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班子“两推一选”、社区干部直选的方式,把熟悉基层管理和社区建设、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党员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一肩挑”,不断加大党组织成员与居委会成员交叉任职比例,建设精干、高效的社区干部队伍。
四是提升农村社区党建活力。由于农村社区服务对象的不确定性、服务机制的不完善性,必然会出现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和群众互相认知度比较低的情况,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才能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党建活力。其一,建立投入多元化保障制度。在具体工作中,采取财政投入、党费返还、社区内单位资助等办法,加大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力度,改善办公条件。将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纳入财政,并逐步调整社区干部待遇,提高社区办公经费,逐步解决社区干部的后顾之忧。其二,建立主题实践活动制度。对于农村社区党建来说,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动态性、多元性的特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凝聚党心、凝聚民心的一个非常好 的措施。要紧密结合实际,精心谋划,充分准备,切实取得帮助群众、促进工作等实效。其三,建立关爱党员制度。在对党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同时,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新理念,推进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转变。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不断完善保障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广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和了解。制定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制度,进一步增进党员与群众的感情,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建立党员表彰奖励机制,开展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评比表彰活动,并将荣誉表彰与物质奖励、政治待遇、干部任用结合起来。建立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形成上级党组织关心下级党组织,各级党组织关心帮助生活困难的党员解决问题,党组织和党员关心帮助困难群众的生动局面。
四、几点思考
一要合理确定农村社区的设置范围和组织形式。要根据农村的实际和农村社区的概念来设置农村社区及其组织形式。一方面要合理规划布局农村社区。对那些经济条件较好、面积较大、居住人口较多的村,应该建立“一村一社区”;对那些经济条件一般、居住分散的村庄,提倡依托中心村,建立“几村一社区”。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对地处边远、居住分散、自然条件较差的村庄,要创造条件,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适当撤并,逐步实现农村社区的聚集发展。规划建设部门要编制好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另一方面要科学设置社区组织形式。成立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组织机构人员可以通过有关会议研究确定。社区服务中心,既 是一个服务设施,也是一个服务组织机构。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主任、副主任和一些符合实际需要的具体服务组织,并进行职能分工。社区服务中心组织机构在村党组织领导和村委会指导下开展工作,承担具体组织开展社区服务的职能。村党组织、村委会要切实帮助和支持社区组织开展工作。
二要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农村社区要以村党组织领导为核心。要在农村社区实践中,探索建立以农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农村居民广泛参与、各类社区组织互动合作的农村社区民主治理机制。如果是 “几村一社区”、“一村几社区”的,要针对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调整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设置,进一步理顺社区内各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分工,发挥整体功能,不断推进社区群众自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一村一社区”的,村委会要承担农村社区服务功能,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听证会等有效形式和渠道,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几村一社区”的,要建立协商议事机构,由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代表、村民自治组织代表、村民代表和驻社区单位代表组成,主要是反映群众诉求,协商处理社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涉及全体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等。第三方面要加强农村社区民间、中介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社区要积极发展志愿者协会、老年人协会、妇女协会、计划生育协会等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其联系群众、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的作用。支持 和鼓励发展房屋租赁、就业服务、信息咨询等各类中介组织,提高社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引导农村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三要理顺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一方面要理顺社区与镇(街)的关系。镇(街)党(工)委与农村社区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镇(街)政府(办事处)和有关职能部门与社区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镇(街)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应通过村级组织来实施。确需社区协助完成的行政事务或临时性工作,须与社区协商,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给予相应的工作经费或补贴。另一方面要理顺社区与村委会的关系。社区与村委会是合作服务关系,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侧重于服务平台建设,村委会侧重于组织好村民自治。社区与村委会要密切配合,拾遗补缺,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第三方面要理顺农村社区与社区民间组织、中介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的关系。农村社区与民间组织、中介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关系。社区搭建服务平台,社区民间组织、中介组织、经济和经济合作组织要借助社区平台,积极开展各种社区服务和经营活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第四方面要理顺农村社区与驻社区单位关系。社区要积极开展面向驻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驻社区单位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大力支持农村社区工作。
第三篇: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精)
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我县社区党建工作在县委的领导和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在促进城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保持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居委会18个,建有党支部的14个(1个联合支部);其中社区居委会8个,建有党支部的7个(川纤社区未建立党支部),有党员600人,社区党支部书记14名,平均年龄51岁,其中书记主任“一肩挑”的11名。
一、基本做法
1、明确社区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
为努力开创我县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我们确立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坚持一个指导,构筑四个机制,着力五项突破,实现五个目标。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构筑社区党建共建、社区事务共管、社区文明共创、社区稳定共保的新机制;着重在解决党组织设置问题、班子建设问题、党员教育管理问题、工作条件问题、服务职能问题等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上有 1 新的突破;努力实现建强一个班子、建好一支队伍、形成一个机制、探索一条途径、创造一个环境的工作目标。
2、抓组织建设。201X年我们利用社区区划调整的有利时机,进一步优化配置社区资源,将16个社区合并为8个社区,并按照“一社区一支部”要求,合理调整了社区党组织设置,建立了社区党建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坚持以社区党建带动群团组织建设和抓好群团组织建设促进社区党建的原则,加强社区居委会、妇代会、共青团等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
3、抓班子建设。我们着重抓了社区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社区调整,我们把那些热爱社区工作、年富力强、有组织能力、有文化、热心服务群众的优秀人才选拔进社区领导班子,使社区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坚持每年对社区党支部书记和主任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4、抓强化服务。我们围绕“富民、育民、乐民、便民、利民、安民”的原则,切实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全面提高社区服务功能。第一,加强社区共建活动,促进社区精神文 明建设。我们建立了社区联系制度,每个社区均由县级领导联系,牵头抓总,县级部门和驻县单位分别联系,全县共有63个县级部门参加了社区共建活动。社区与共建单位一道,经常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多层次的思想教育活动;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卫生、科技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文明街道活动。同时,在共建单位的帮助下,各社区的办公条件得以较大完善,建立了篮球场、健身活动室等可供社区居民活动的场所,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第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深入开展“双向培养”、“党员教育管理示范点、党员示范岗、党员文明示范户”创评和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在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上下功夫。坚持从严治党,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教育、引导居民党员在维护社会治安、建设文明社区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途径和方法;组织社区在职党员积极投身于社区建设和 社区服务,以党员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动员他们利用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积极参加社区内各种社会性和公益性活动。第三,加强社区党建规范化建设。我们根据社区工作新特点,统一制定了《社区党支部的主要职责》、《社区党支部建设目标》、《党支部书记职责》、《党员活动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团支部工作职责》、《妇代会工作职责》、《党员电教室工作职责》、《社区工作考核办法》、《联席会议制度》、《共驻共建投入机制》、《社区党建联谊会制度》和社区书记、主任每周工作汇报制度、社区干部值班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社区党建工作,并要求各社区做到“八有”:有活动室、有党旗、有制度、有牌子、有报刊、有电视、有VCD、有记录。第四,努力做好社区居民思想政治工作。社区干部经常深入居民群众之中,调查情况,发现问题,研究社情,分析民意,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解决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人才优势,用多种方式为群众解疑释惑,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改革、正确看待社会现象,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发挥好,化解矛盾,保持稳定。在201X年我县5000名“农转非”人员一次性安置工 作中,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社区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给群众做思想工作,带头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决定,为此项工作在短时间内圆满完成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经验
在近几年的社区党建工作中,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狠抓思想、工作和物质三项载体,促进了社区党建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抓思想载体,营造浓厚的社区党建工作氛围。201X年,我们对调整后的社区干部进行了大规模培训,强化“四种意识”。一是核心意识。明确罗江镇党委为抓社区党建第一责任集体,社区党组织为直接责任集体,充分发挥镇党委和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建设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二是主人意识。主人意识就是责任意识,我们通过组织社区和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所有的社区成员和社区单位树立起社区责任观念。认识到人是“社区人”,单位也是社区的一个细胞,都应该是社区工作的参与者,都应该在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中发挥作用;三是共建意识。我们通过建立县级部 门联系社区制度,县级领导督促各部门履行职责,努力营造了“社区是个家,建设靠大家”的浓厚氛围,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四是服务意识。我们始终将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工作,通过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思想情绪,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化解矛盾,解决困难,带头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的工作的渗透力。
2、抓工作载体,构筑社区党建工作网络体系。一是建立了社区联系制度。全县8个社区均由县级领导联系牵头抓总,县级部门和驻社区单位分别联系,并纳入目标管理,逗硬奖惩。二是确立了社区示范工作思路。201X年我们确定了3个社区为示范社区,以争创市级示范社区和省级示范社区为重点,努力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制定并下发了示范社区标准。坚持做到八进社区:文明新风进社区、文体活动进社区、健康教育进社区、法制教育进社区、科技知识进社区、计划生育进社区、综合治理进社区、警务工作进社区,整体提高社区的服务功能。三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社区建设。我们始终坚持走社区党建制度 化、规范化建设的道路。各个社区均制定了规范的各种运行制度。党员先锋工程、分类管理、双向培养、党员示范行动等各项制度均规范上墙。制度化、规范化的社区党建为抓好社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保证。我县朝圣社区和景乐社区各项制度、各项工作内容规范上墙,办公条件得以较大完善。社区建有警务室、蓝球场、健身活动室等可供社区居民活动的场所,社区还成立了“夕阳红”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姐妹”舞蹈队,定期开展活动,社区文化氛围浓厚,整个社区服务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抓物质载体,实现社区党建工作区域资源共享。随着社区党建内容的不断拓展和深入,社区党组织的物质条件不足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我们通过有效地整合社区内的所有资源,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创建社区党建工作新型的物质载体。我们充分调动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的积极性,找准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做好党建工作的结合点,让辖区内各单位、各部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社区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初步建立了共建、共享、共用的社区公共资源管理机制。我们按照共建共惠的原则,积极探索社区建设融资新渠道,吸引社区成员单位增加投入,不断改善社区党建工作的物质条 件。同时,我们积极开展特色小区共建和社区志愿者共建等各种社区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实现共处社区、共谋发展、共享资源、共建文明,逐步探索出一条依靠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共建社区文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途径。201X年,全县有63个县级部门参与到社区共建活动中,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45件,为社区党组织提供9.83万元的资金和物资,为一个无办公场所的社区建起了价值20余万元的办公楼。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社区党建工作是一个新领域,如何做好社区党建工作,使之形成有效合力,推进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有待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2、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3、社区支部书记、主任的工资低,每人每月只有300元(社区支部书记兼主任的情况下),支部委员无报酬促使社区干部队伍不稳定。
4、社区间的发展不平衡,个别社区办公条件较差。
四、下一步打算
1、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
2、以各类帮扶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社区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3、以提高素质为目标,探索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
4、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为重点,认真抓好社团和民办非企业的党建工作。
5、加强社区“共驻共建”,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合力。
6、提高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改善办公条件,加强阵地建设,解决“有钱办事”和“有地方办事”的问题。
7、建立和完善社区干部选拔任用激励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第四篇:乐平市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乐平市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乐平市现有2个街道党工委,27个社区党支部,所属党员1461人。全部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27名,社区党员服务中心27个,组建率达到100%。近年来,我市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的工作部署,紧扣“争创五好支部,建设和谐社区”的主线,认真贯彻落实社区党建“三有一化”的要求,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做到社区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地议事,初步形成了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的新格局,有力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区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1、配强队伍,实现“有人管事”。一是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班子。采取选聘、选派、挂职等办法,选拔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善于做群众工作、热爱社区工作、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优秀人才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选好配强社区工作的带头人和社区领导班子。二是充分利用组织部下派的大学生村官进社区工作,补充新鲜血液。新选聘了5名综合素质较高的年轻干部到社区工作。为了调动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我市还着重提高了社区干部的待遇,从原来的每人每月290元提高到了450元。同时,1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先后组织社区干部到海南、南昌等地参观学习,着力提升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实现社区党务有人抓、社区事务有人管、社区工作上台阶的工作局面。
2、逐步增加,保障社区党建经费。社区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明确经费标准,每年拨出专款用于社区党建工作开展,用于社区党组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党建活动开展,引导社区党组织“开源节流”。一方面,严格经费管理,建立使用管理和定期自查制度,确保使用到位;另一方面,搞好公共服务,壮大社区经济,提高有钱办事的能力;使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有效保障。去年,我市要求街道党(工)委提高了社区党建工作经费预算,把每个社区的党建工作经费从往年的2400元/年提高到3000元/年。
3、多方筹资,优化社区活动场所。
当前,我市大多社区办公条件差,设施简陋,严重影响社区正常工作的开展和社区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社区服务硬件设施不完善,大大影响了社区服务活动的开展。
2009年以来,我市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嫁接到社区,帮助无活动场所的洎阳街道湖腰畈社区立项,并通过预收店面租金的办法,解决了活动场所建设的启动资金,该活动场所已在申报市政府规划。同时,还争取房地产开发商的支持,要求社区所在开发商给所在地提供一个100平方米左
右的办公场所。2009年,“金汇兰庭”给东湖社区提供了一个办公场所,目前,东湖社区已经入住“新家”办公。这是我市第三个社区享受这样的待遇。
4、内外协调,着力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一是建立党建工作协调机制。根据社区党建工作区域性的特点,构建规范统一的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在街道党(工)委成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加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的横向联系,找准利益切入点,积极采取措施密切社区之间的关系;在社区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和在职党员联络站、流动党员登记站,充分挖掘社区党建资源。二是为每个社区安排了一个市直单位(部门)“联姻”,帮助加强社区党建工作。2010年,各包区单位共安排40多万元用于支持社区党建工作,有的用于修缮社区活动场所,有的用于建路修沟,还有的单位为社区提供了免费提供体检、法律咨询等服务,大大方便了社区居民生产生活。
二、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社区党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深化和提高。
1、责权利不统一,工作难度大。街道社区对应的上级部门多,涉及几乎所有的职能部门,社区所有工作都要做,导致工作任务多,压力大,但相关职能部门都没有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将相应的职能、权利下放,导致矛盾、问题解决不畅,失去了群众对社区工作的认可。
2、社区工作人员待遇低。目前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普遍很低,虽经多方努力上调到了450元左右,与其承担的任务极不相适应,而且这些社区工作人员基本都是专职的,都需要用这些工资养家糊口,这样的工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工作者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3、社区办公条件较差。我市现有的27个社区都有自主的场所办公,有些场所过于狭小或损坏严重,为居民服务和开展工作、组织活动都很不方便。
4、社区党员管理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党员的流动性逐步增大,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社区党组织离退休职工党员、下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平时与社区党(总)支部沟通联系少,去向难掌握,参加组织活动少。
5、社区干部整体素质、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管理机制不灵活,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和发展。对社区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认识,对工作目标和任务不够明确,工作思路不够清晰,制约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社区干部的待遇太低、干部素质的普遍较低、缺乏办公活动场所、没有经费开展组织活动等问题依然影响到我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推进。针对以上问题,我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一、探索发展“社区招商经济”。积极探索社区可用财力增长的新方式、新途径,将招商引资企业融入到社区居委会,鼓励社区积极招商引企业,并按一定的比例税收划拨到各社区,以增强社区经济实力,用于社区建设。
二是把社区干部公开选聘权上收,联合市民政局对社区干部统一进行面向社会公开选聘,重点吸纳一批有工作经验、熟悉党建工作业务的年轻干部到社区工作。并把社区干部待遇提高到1000元左右,改善办公条件,解决“有钱办事”和“有地方办事”的问题,社区工资来源由市民政局公益性岗位资金或市政府财政预算承担。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制度、专题研讨制度,不断解决社区党建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不断上台阶。
四是建立和完善社区干部选拔任用激励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五是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围绕“三有一化”目标,创新载体,采取党员“一帮一”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形式,关心群众冷暖,解决居民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组织凝聚力,构建党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市委组织部
2011年8月3日
第五篇: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完善工作机制 整合社区资源 增强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效性的对策与思考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定海路社区(街道)党工委,按照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大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及区委的有关要求,从2006年9月上旬完成了“1+3”体制调整以来,充分发挥行政组织党组、社区综合党委和居民区党
委“三条线”作用,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工委体制调整,尤其是社区综合党委的建立,为进一步加强社区(街道)党工委对辖区内各类组织的有效领导、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健全党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提供了组织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精神,保持基层党建事业顺利、健康发展,在党的十七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我们就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基本概况
定海路街道是一个融居住、都市型工业和教育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老城社区,辖区面积4.44平方公里。辖区范围内,有国有事业单位21家(包括高等院校2所、中小学校11所、医院3家、机关、事业单位5家)、有各类企业943家(包括中央企业47家、市属企业147家、区属企业137家、无上级主管企业612家)、个体经营户1808户,总计有2793家单位。从总体上看,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二、特点分析
1、党组织建设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根据非公有制企业构成多样化的特点,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因情制宜,因势利导,采用“独立、联合、派遣”的形式多模式建立党组织。对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并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依托企业建立独立党组织;对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划分原则,依托行政组织建立联合党组织,如经济联合党支部;对无党员的企业,则选派党建联络员,深入企业开展工作。2005年底,社区(街道)已全面完成“双达标”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已建立党总支1个(下属3个党支部),独立党支部有22个,联合党支部有3个,组建数从2004年的14个,增加到28个,组建比例从5.5%,提高到11%。
2、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形式不断创新。根据非公经济生产和经营特点,积极实践,不断探索,并鼓励、支持、指导基层党组织结合自身情况,拓宽思路,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如上海振宏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以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齐抓共进为着眼点,积极开展党员骨干为企业发展谏言献策专题讨论活动。定海路街道协管员联合党支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积极开展“立足本职岗位,学习身边典型,争创品牌形象”服务社区主题活动,在社区建设中已逐步成为一支生力军。上海沪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以企业文化凝聚党员、团结员工、积聚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党组织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到嘉兴南湖参加“红色之旅”,开展员工卡拉ok大赛,特邀著名书法家、画家题词、作画,并陈列于公司专辟的书画室供员工参观,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企业文化氛围,让他们在感受到党组织温暖的同时,激发职工群众向党组织靠拢的强烈愿望。
3、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区域内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是指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和从业人员在50-99人且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党建工作调研表明,社区(街道)综合党委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在逐步深化、不断提高。首先,非公有制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快、势头好、后劲足,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运行态势。其次,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是推动其健康、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对非公有制企业政治领导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再次,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知识杨浦的目标,从辖区内企业自身特点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构建定海和谐社区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三、主要困难
社区(街道)综合党委的建立,为从组织上落实“抓好党建促经济,围绕经济抓党建,以党建带工建和团建”工作目标提供了保证,在推进区域性党建工作、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方面,基于原先的工作基础,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从调研中发现,社区(街道)综合党委在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1、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团建设同步推进需进一步加强。定海辖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现有255家,员工数为6293人。目前,党组织覆盖的企业数是50家,仅占企业总数的19.6%;而工会组织覆盖的企业数为202家,占企业总数的79.2%;共青团组织覆盖的企业数为22家,占企业总数的8.6%。从目前的情况看,尚需依托社区(街道)党工团力量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团组织的同步建设。
2、制度规范不够,相对制约非公有制
企业党建工作的推进。当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第19条对企业党建作出了明文规定:“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然而,对公司没有为党组织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如何活动等,则缺乏可操作的细则。这使得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实践中,常常有一种“摸着石子过河、放不开手脚”的感觉。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制度规范不够,缺乏可供具体操作的制度支撑。
3、企业重视程度差异,造成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发展不平衡。尽管近年来党工委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上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面上看,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一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公司业主或是企业高管自身就是中共党员或党组织负责人,在企业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中具有双重权威,公司在时间、空间(办公场所)和经费方面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推进了企业党建的正常开展。如上海千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殷义,身为党员的他一贯对企业党建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每年拨出一定的资金作为党组织开展活动的专项经费;公司承接的工程项目再多,也挤出时间配合党支部书记搞好党员组织生活;二是从国有企业转制为非公企业,其党组织属整建制转移,党员人数较多,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具有较高的威信;三是部分非公企业,由于党员人数少、党组织的书记是一般雇员,与企业形成雇佣关系,他们在企业中往往没有一定的“话语权”,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四是个别非公有制企业还带有比较复杂的血缘、地缘、人缘关系,大多数重要岗位由非公有制企业业主的直系亲属担任,这种家族化的现象对党组织在企业中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产生一定影响。
四、对策思考
1、工作重点
鉴于上述开展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研情况分析及目前存在的困难,综合党委在社区(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增强工作的有效性,重点围绕完善工作机制,整合拓展社区内部资源,依托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平台,挖掘出典型案例。
2、主要措施
(1)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从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效性,健全完善综合党委党建工作运作机制入手。一是建立督查制度。根据“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要求,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考核标准,组织交流、检查、考核、督促;二是建立保障机制。为党组织活动提供一定的保障,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场地落实到位和正常运转。三是建立例会制度。通过例会的形式,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互相交流、工作指导和难点攻关,以达到推动工作的实效。四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检查、考评,结合各类表彰活动,对先进基层党组织与党务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使党务干部思想上有事业心,工作上有成就感,业绩上受到激励。
(2)整合资源,拓展创新。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新机制,充分运用和发挥好综合党委的作用,拓展工作内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营造“理直气壮抓党建”、“积极主动抓党建”、“齐心协力抓党建”的良好氛围。一是树立“党政工作一体化”理念,发挥职能部门作用。通过街道经济管理科在受理非公有制企业注册登记,接收常规企业相关信息的同时,了解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情况,并将有关情况作详细记录以便组织部门及时掌握,从实际出发,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二是依靠群团组织,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覆盖。在已建工会、共青团但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中,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会、共青团工作,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创造条件,从而形成党工团建设同步推进的整体合力。三是巩固现有组织基础,整合园区党建资源。以定海区域内现有企业党组织为基础,依托驻区单位、经济园区,建立以经济园区为单位的联合党组织,加大党组织服务管理范围,有效开展企业党建工作,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网格。四是利用规模企业调查摸底工作,挖掘这部分企业在社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潜力和空间,争取有所突破。
(3)依托平台,挖掘典型。根据“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目标,因企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从服务入手,依托平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一是依托联席会议平台,做到一“制”两推进。运用社区经济工作及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平台,畅通与辖区内企业联系渠道,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了解企业党建情况,实现党建工作与社区经济建设同步发展。二是培育党建工作典型,从“点的突破”迈向“面上提高”。以辖区内高新科技企业、创利纳税大户、高层次知识分子群体集中的企业为重点,指导、培育1至2个党建工作典型。与企业党组织共同探索研究,寻找对策,破解难题,进而总结经验,扩大宣传,推广成果。通过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辐射作用,推动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