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服务反思
这次的毕业实习近平两个月,是时间最长的一次实习。在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很多,从最开始到社区时的不被认可,心理抵触。到逐步了解社区,看到很多听到很多,对社区许多事许多政策有自己的看法,但又因为是实习无法改变而产生无力感。再到慢慢理解社区的难处,融入到老人之中,最终成功的举办了活动。我体会了以前实习没有体会的感觉,不再是为了实习而是习,而是真正的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服务居民。在其中我也有许多思考和问题。
社区为老服务已经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全社会的支持,北京的社区为老服务已从单纯的民政工作,转向全民参与的社会性工作,从政府到广大居民对社区为老服务的发展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各级政府在财政和政策上大力支持为老服务事业建设。
我实习的社区是花家地社区,属于老旧小区。对大部分老旧小区老说,人少事多,虽然国家重视老年人服务,社区也经常性的举办各种活动,但是大多不过是走过场。在刚刚到社区实习的时候,我对这点真的很不满。但是慢慢的接触社区工作了解社区工作,我也看到了社区的难处。开展活动多依靠社区居委会,但居委会一共不到十个人,每天社区的事情虽小,但是繁多,如果单靠居委会真的是有心无力了。我也接触过高档小区的老年服务,老年餐桌、护理站、老年热线仅仅有条。但是对于老旧小区来说,社区没钱没人不可能开展这么周到的服务。
所以针对老旧小区的情况,就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服务方法。
花家地社区就是属于重视老年人精神文化的社区。社区为老服务中的精神文化服务逐渐受到重视。调查显示,在现代社会中,老人们更需要的是精神赡养,包括心理慰藉、文化生活、娱乐活动、体育活动、营养保健等。花家地小区就根据自身情况开展了,老年国画班、合唱班、腰鼓班、计算机课程等。消除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也是我这次活动“夕阳无限好”的主题依托之一。让老年人走出家门,相互接触,丰富精神生活。
我认为,每个小区都有自身的条件,只要根据社区的根本条件开展服务就能更好的为老年人服务,没标要想完成指标一样去开展各种讲座,各种活动,反倒老费了时间和精力。
第二篇:服务反思报告书
反 思 报 告
按照杨段长对《安全大检查包保情况简报》(第31期)批示,我认真地学习了简报内容,看到通辽电务段新立屯车间安全专职贾奎安和通化工务段泉阳安全员李贵林发生的现象,我很痛心。一名企业员工或领导,应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铁路的兴衰应系于一心。他们没有珍惜自己的岗位,发挥岗位作业。当前,由于“7.23”事故给铁路带来了许多影响。国务院和铁道部非常重视,开展了安全大检查活动。我们应该按照7月24日盛光祖在电话会议上指示:目前,摆在全路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防止发生新的严重事故,迅速稳定运输安全局面结合自身实际,深刻反思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
因此,通过学习简报,我们要认真学习反思,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己对号入座进行深度反思,看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存在。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消灭一切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看到局长对简报的批示,作为一名吉林工务段的一员我深感不安。针对目前各级干部存在的责任不落实、检查走形式、管理不到位、岗位不敬业、工作标准低等一系列问题在自己身上也有存在。工作不能与时俱
进,越是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们越要清醒地看到,在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我们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当前,我国铁路在运输安全上面临大量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挑战,作一名干部我必须以对党、对段领导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各项安全工作摆在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来抓,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做好安全工作,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学习技术业务,需要的强首先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能缺少扎实的工作态度,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才对得起党多年的培养和教育。工作走形式,走过场,弄虚作假,不如不干。一定珍惜自己的工作,千万不拿革命工作当儿戏;有足够的敏感性,要对安全大检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安全大检查绝不能走过场,必须使各项工作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一定要巩固国务院检查的成果,对发现的问题要迅速整改销号
通过反思和学习检查简报,我感到思想压力较大。自己有时也存在着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好人主义严重,今后一定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时刻警醒自己安全重于泰山,安全责任大如天,决不能心存侥幸,时刻把思想意识自觉融入安全管理的全过程之中。严格要求自己,把本职工作做好。干部工作作风不实,作风漂浮。造成检查流于形式。针对类似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端正工作态度、积极为生产一线服务,严格把关、遵守各项
规章制度,坚决克服好人主义和形式主义。对自己要求严格、标准高,有时缺乏监督意识,放任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求真务实地工作,放任自流、考核、监督作用发挥不好。今后一定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端正态度、转变观念时刻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今后,我要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发挥自己安全监督作用;不断总结经验和管理手段,提高自己就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用杨段长的批示问自己:一是要反思我们的责任心何在?二是要反思我们的使命感何在?责任心要用忠诚去体现,使命感要靠行动力来落实,在本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工作,不虚度光阴,不辱岗位使命。材料科123 2011年8月31日篇二:赴台湾学习报告书 高校教师赴台湾学习研修报告书
目录
一、研修基本情况
二、研修的体会和思考
(一)台湾少子女化和老龄化给教育带来一些问题。
(二)通识教育课程的普遍开设体现了台湾大学注重人文素质的养成。
(三)台湾由于更好地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四)台大学普遍鼓励学生创新,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师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融洽。
三、措施和落实
(一)把“立德树人”做为学校长远的育人目标。
(二)关于学分制和选修课课程的设计。
(三)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探索空间讨论课的课程设计和开展。
(四)继续关爱学生,注重对学生价值的引导。
四、结语
2014年2月10到2月20日,我们一行25位老师来到台湾玄奘大学参加了为期10天的教师专业知能研修班。这次研修,领导重视、课程丰富、服务周到,血浓于水的同胞关系使两岸交流同大于异,现在回想起来,非常留恋这段研修时光。下面根据研修情况及我自己的几点思考做如下汇报:
一、研修基本情况
我们是2月10日中午十一点到达台北桃园机场,十二点半到达玄奘大学,下午一点半就开始上课。主要的学习地点是在玄奘大学,有时去台湾师范大学或者玄奘大学在台北的善导寺听讲座。这几天,主要听取了以下课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教授张德永《当前教育问题与发展》、台北教育大学林新发教授《学校创新经营与案例分享》、玄奘大学陈柏霖助理教授《幸福感教学与案例分享》、玄奘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林至善《勤益教育管理实务》、原玄奘大学校长何福田《领导:带人做事》、台北警察专科学院陈连祯教授《孙子兵法策略与应用》、国立政治大学教育学系余民宁教授《教师心理健康促进之道》,最后一天是玄奘大学资讯服务中心主任王振邦介绍了一下本校学生如何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选课、做生涯规划、查询自己的修课记录,还听了一堂40分钟的公开课,是通识教育中心林至善教授讲的《校园伦理》。最后利用午饭期间,我们又和玄奘大学相关部门的老师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总之,进修的10天课程安排紧密,我们老师的热情很高,互动和提问题的时间都比较长,老师们都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和所教授课
程向相关老师进行了交流和比较。但是,我感到唯一遗憾的是,玄奘大学邀请的教授在研究方面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因为时间紧张,有好几场精彩的讲座都没讲完。
二、研修的体会和思考
(一)台湾少子女化和老龄化给教育带来一些问题。
因为经济原因和个人主义抬头,目前台湾65岁以上的老人占到11%,年轻人晚婚晚育呈现上升趋势。比如,在一天的研修结束,我们晚上会走到街头或商场调研,和在一名女服务员聊天时得知,她今年已经35岁了,但是还没有结婚,她自己说身边的这个年龄段的朋友没结婚的还有很多。少子女化导致的结果其中之一就是学校人数减少,以小学为例,以前每班里50人左右,现在在20人左右。大学联考(相当于我们的高考)以前考率为30%,现在考率为100%。这些情况的出现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部分学校因为招的人数太少而关闭;(如最近刚刚解散的台湾高凤学院)二是出现“流浪”教师。(转载于:服务反思报告书)这种情况在短期时间之内大陆也许不会出现,但从长远来看不是没有可能。网络课程的普及和幕课给教师将来的工作带来机会,同时也带来挑战,比如对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要求提高,老师不能只有一个专业和特长,也要既能教学又能做行政。
对于人口老龄化,目前台的一些做法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我们学校可以依托将要开展的银发产业开设针对老人的“乐龄学习课程”,开设的课程分为几类:如政策宣导类、兴趣休闲类、贡献服务类、社区服务类等。主要讲授如老人的用药安全、交通安全、诈骗 安全、音乐、唱歌、跳舞和健身、整理图书、志工(到社区去帮助更多的老人参与健身等)、玩具医师(在社区利用自己的专长给小朋友修理玩具)等,这样既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又能增强自身的存在感。
(二)通识教育课程的普遍开设体现了台湾大学注重人文素质的养成。
这次台湾一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台湾国民素质普遍较高,无论在公共场合还是学校,都呈现出热情、文明、有礼、生活有序的场景。走在街上或者校园里,人们之间的交流是轻声细语、彬彬有礼,几乎见不到大声喧哗的现象。
2010年10月份开始我单位接手93上03工作面,在刚回采的初期,安全生产正常,当时工作面和两顺槽的条件不是十分困难。但是随着工作面的回采,工作面煤层变薄,两顺槽受原来采空区的压力影响,特别是整个工作面受断层的影响达到2/3时,整个93上03工作面安全生产受到极大影响,一直到现在整个工作面生产都没有脱离被动的生产局面。93上03工作面轨顺为原九采三上采区巷道,运顺为沿空留巷巷道,同时又是孤岛工作面,两巷压力大,底鼓和两帮变形严重,落底扩帮和支护工作量大。面对这样恶劣的地质条件青工思想波动较大,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由于去年新分职工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习惯了,没有吃过什么苦。可是刚刚工作就面对这样恶劣的工作条件,使得新职工出现畏惧思想,从而不愿意上班,出现了多例病假及旷工现象,这对区队正常生产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从6306工作面转到93上03工作面以后,大部分青工受收入效益的影响,并且工作面条件复杂,工人劳动强度大,体现不出按劳分配的原则,这就造成了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不高,造成工作面推进受到严重影响。
从这些问题中反映出团干部对青工思想工作抓的不够牢,没有及时发现青工思想波动的问题,没有及时与新职工沟通谈心,帮他们克服思想上的畏惧心理,确保出勤率。同时在区队处于被动生产局面的情况下,团干部没有真正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关键时刻没有帮职工分析当前工作形势,帮他们排忧解难调动好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共青团是一个青年人的组织,一个朝气蓬勃的组织,我们是年轻一代,精力旺盛,充满激情,也是一支能较快掌握新理论、新技能、新事物的队伍。如何能够带好这支队伍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区队安全生产做好贡献是我们团干部当前应当解决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要加强区队团干部的修养,在工作中要注意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在工作中团干部一定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加强锻炼自己的指挥能力、预见能力、决断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等。指挥能力就是能集中各方面的信息、意见,融会贯通,有效组织和合理调遣完成工作任务。预见能力就是能审时度势,掌握事物发展规律,洞察事情发展的内部联系而作出正确的预测。决断能力即决策能力,就是能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寻求到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确定目标,指明方向。协调能力就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善于调节各种矛盾,沟通
各种关系,借助各种力量,为团工作营造适宜的环境。应变能力就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能随机应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灵活巧妙地作出对策,防止和扭转被动局面。执行能力就是善于把上级的决策和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拿出具体措施,能快速、高效、优质完成各项任务。
二、在工作中团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充分展示青年人的朝气和锐气,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工作,力争上游。团干部要勇于负责,对党负责,对共青团负责,对青年负责,对自己负责,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知难而进,艰苦奋斗,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领带动青年。同时团干部要带头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保持创新锐气,以创新促发展。团干部部要勇于创新,敢于放弃,追求卓越,不断进取,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团干部要善于创新,立足本职岗位寻求突破,紧密结合岗位职责,力争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有所突破。
三、团干部要积极为青年服务,贴近青年、贴近实际、关心青年、了解青年、帮助青年,做青年的知心朋友。对待团员青年要随和。从点滴作起,关心团员青年的工作、生活、学习,尽最大努力提供具体的帮助,拉近与青年的心理距离,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畏惧思想,积极引导青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体力行、勇挑重担,处处以身作则,及时解决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各种生产问题,做到“困难时刻站在前、艰苦时刻干在前、排除险情冲在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还要把大家拧成一股绳,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整体工作合力,从而促进区队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对团员青年决不能一味的放纵,既要有表扬奖励也需要适度的批评和指责,但批评要注意合适的时机和场合,要态度诚恳,方法得当。
青年是矿井未来的希望,矿井发展对我们青工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团支部在对团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将有更广阔的天地,应树立信心,不断探索,找准切入点,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从而为矿井的又快又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第三篇:《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的教学反思
从教十多年来,公开课也做了不少。但这一次公开课好像与以往的都不一样,因为这一次是新的课堂模式的尝试,是新的教学理念的探究,是新的角色扮演的转变。《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讲演稿。讲演,是一种强调阐明观点和宣传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论说方式。《为人民服务》这篇讲演稿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朗读和默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回顾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总体认识: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这篇讲演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可以说这是一篇典范的演讲词。可是我一直在想:这篇课文学生能喜欢吗?教材为什么要选这篇课文?时隔六十多年,文章的核心思想学生是否完全接受?这样一篇课文,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我们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经过对教材、学生等反复的思考与沉淀,我设定三点学习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真正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通过品析课文语言,了解本文严密的论证及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
3、在阅读中体会演讲词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观点、见解、主张的特点,领悟作品内涵。针对教学目标,我预设了这样的教学活动:活动一,研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以问题为导入点,以读为主要方法,理解每段的内容,提炼每段的主要信息(实现学习目标1)。活动二品析语言,体会文体特点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以练习为切入点,合作、讨论为发方法(实现学习目标2)。活动三:再读体会,联系议论文常识,进一步领悟作品内涵(实现教学目标3)。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们热情的反应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想,这应该与他们对于这种课堂模式的新奇和课前所作的充分预习是分不开的。课堂按照由导课到三个活动再到小结收获的教学流程逐步完成展示,相应的三个教学目标也一一达成了,教学效果远远好于平时的常态课,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展示,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二、成功之举:
1、全面学习、片段展示:
在活动一研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时,为每个自然段设置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研读课文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这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再临时指定任务,把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到黑板上,然后大家一起点评、补充。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学生只学习本组的内容,而忽略了其他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又快又准的掌握所有知识。
2、结合文体,品析语言
活动二:品析语言,体会文体特点时,通过品析语言、练习推理、进而结合全文内容理清全文的论证结构。这样可以动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减少学生对抽象的文字理论的排斥性,让抽象的结论如水到渠成般出现,被学生不经意间就掌握了。
3、标准公正的评价 在展示评价环节有统一的标准,即准确、全面、工整、速度、整体美观五点,每点各一分,让学生们自己按照这样的标准去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公平感,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不足之处: 没有注意调动气氛,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如:复习提问时,范晶晶同学就很紧张,导致她积极地举手发言,可是站起来后不知该说什么。还有在小组展示读课文时,忘掉了平时那么多种模式,而只记得让一个代表去读,使读的环节显得单调。
四、教学机智:
课堂上,我们不是倍受关注的亮点,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教师要给学生当堂练写的时间,本节课我尽量把留给学生,把练笔穿插到课文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当堂写,当堂练:如,在仿写句子时,学生们都很积极,但又没又时间让他们逐一回答。我便临时对要求做了调整,由原定逐一回答变为组内交流,再派代表把本组最好的成果在班上展示。
五、学生创新:
学生的成长是迅速的,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他们的想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他们的表现足以让你刮目相看。如,在小结收获这部分,学生们都踊跃发言,而且发言的内容都很有观点,有的联系现实生活,有的结合自身实际,有的向社会提出号召……精彩的展示,让人觉得时间的短暂,让随着铃声结束的课堂意犹未尽。我们学习、领悟课改的新理念,我们更关注这些新理念的落实,关注新课改的实践。如何让课堂环节灵活、高效,带给学生健康的、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语文课,我们究竟应该带给学生什么?应该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公开课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收获。
第四篇: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体裁是一篇讲演稿。讲演,是一种强调阐明观点和宣传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论说方式。《为人民服务》这篇讲演稿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朗读和默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应该从“深文浅教”中教会学生。
一、从议论文方法入手,另辟蹊径,效率高。
学习课文时,不从内容入手,而从学习议论文的方法入手:先学习找每段的重点句、关键词,可谓另辟蹊径,学生感觉很新鲜,学习热情高涨,思维灵活,发言积极,而且都敢于说出自己的不同理解,在讨论交流中,统一认识。
二、“死”的理解与朗读,精彩纷呈。
整体梳理了课文以后,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死的意义有不同”,还是从作者表达方法入手,先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文,找到方法:引用、对比、举例子。然后逐句学习。自己最感满意的是“死”的不同理解,“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中的两个死字,含义不一样。我引导学生通过换词法进行理解,如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死可以换成“牺牲、就义、捐躯、献身……”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的死可以换成“一命呜呼、见阎王、命丧黄泉、送命……”。通过换词理解,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复杂性。而后的感情朗读,学生有感而发,情感对比强烈,表现精彩,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鼎”字教学,生动形象,印象深刻。
高年段要不要在课堂指导学习生字,我认为,整个小学阶段,学习写字都很重要,高段重在自学,但难写的字还应该做些指导,重在指导学法。本节课,我重点指导学生学习“鼎”字,从字理入手,先认识鼎(出示图片认识)图字比较,了解这是个象形字,然后了解鼎是什么?(古时人们用来煮食物的器具),一般用来煮牛肉、鱼等食物(荤食),因此鼎字上头为“目”非“日”,学生印象深刻,不会再写错了。再重点了解难写的笔画,这个字已经在孩子脑海里扎下了根。教学中,相机指导孩子积累有关“鼎”的四字词语,效果很好。
长期以来,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读---想---谈”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讨。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研究,教师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能力了解功课时,教师才去调兵遣将帮助他。这种模式营造了让学生主动地获得学习的成功,同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发展也得到了提高。他们可以大胆地去发现、去想、去说。
教学中我主要围绕课后的问题展开了教学,学生能回答的问题让孩子们回答。比如“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几句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首先要让学生懂得这几句话分别说的是什么意思,其次还要让学生知道句与句之间是怎么样连起来的。教学的时候,我先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自己领悟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我把每句话的意思都简要板书在黑板上。句与句之间是如何连起来的对学生来说就难了。于是我让学生看看板书,说说从每句话的意思中看出了什么?聪明的学生马上说了,感觉一句比一句深入,说得具体明白!于是我抓住学生说的越来越深这句话,告诉学生,一句比一句深,句与句之间就是递进的关系,每个句子之间就是这样连起来的!这样,学生就理解了“递进”。接着,我让学生再次小声朗读这四个句子,还有没有什么疑问。最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四句话,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出来。短短的几分钟内,人人过关!
这课的教学,我感觉的用的是“剥笋”的方法,一层一层剥开,让学生见证惊喜见证奇迹。两堂课的教学,学生并没有生出厌倦的情绪。
第五篇: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范文)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全文阐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文章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中心,分层进行了论述。这种无故事情节、无华丽辞藻的文章,对小学生来说是“无趣”的,可我在教学时却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无穷乐趣。
首先,在课前预设时,我仔细研读了文本,反复琢磨单元目标,把握住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教案。预设了每一个教学环节,既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新颖,又融合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含义。毛主席这篇演讲词论点鲜明,论述缜密,采用了一系列的论证方法使语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因此教学中我主要抓住重点句体会。理解句意,引导学生体会两种人死的不同感情色彩,再通过对比朗读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道理;抓住关联词,采用填空的方式,通过关联词的咀嚼,揣摩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体会主席语言的严密性。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联系他们熟悉的事例,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例如在教学为人民利益而死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学过得课文里的革命先烈李大钊、郝副营长等;在如何对待批评、对待同志、对待困难等问题上,都举出一些事例。结尾的拓展延伸的设计,是为了学以致用,学习主席的引用、对比、举例等表达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设计理念中也提到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要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在于教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围绕这个中心课文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这个环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自己喜欢的段落总结意思,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发言踊跃,教学效果较好。就本节课而言,创设情境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提醒学生有这么多的老师在看着我们上课,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老师们看,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自信心,为后面的学习埋下铺垫,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读---想---谈”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讨。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研究,教师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能力了解功课时,教师才去调兵遣将帮助他。这种模式营造了让学生主动地获得学习的成功,同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发展也得到了提高。他们可以大胆地去发现、去想、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