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

时间:2019-05-14 15:0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管理》。

第一篇:社会管理

努力避免出现三种不良倾向:一是职责泛化,认为派出检察室“包打天下”,大包大揽,什么都做,最终什么都做不好;二是职责虚化,工作只停留在增设机构上,把设置派出检察室作为解决干警职级待遇的手段,机构人员空挂;三是职责异化,脱离法律监督职能开展工作,把主要精力用在协助政府处理拆迁、土地征用纠纷等检察职能之外的工作

社会管理

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为重点,提高社会管理实效。社会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更是对人的服务,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

最高检: 2012年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

光明网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梁捷)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重点工作之一。最高检负责人表示,要加强检察机关制度、机制和能力建设,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不断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这是记者在今天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了解到的。

最高检负责人说,各级检察机关,要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犯罪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垄断经营、强揽工程、破坏经济秩序和涉足民生领域、强占各类市场的黑恶势力,插手基层民主选举、欺压百姓的农村黑恶势力,以及非法放贷、暴力讨债、“地下出警”等新型黑恶犯罪活动。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拐卖儿童妇女等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法打击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以及“黄赌毒”等犯罪,维护良好的社会管理秩序。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促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最高检负责人说,要积极参与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严格依法掌握涉罪外来人员逮捕、起诉条件,促进平等适用不批捕、不起诉。推动建立管护帮教基地,探索涉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流动人口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要积极参与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刑释解教人员进出监所评估、衔接管理、安置帮教、定期回访等工作,使其尽快融入社会。加强对监外执行和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防止和纠正脱漏管,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开展。积极参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试点,推动建立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提升教育矫治效果。要积极参与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试点探索对涉罪未成年人捕、诉、监(监所监督)、访一体化。继续推行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讯问、亲属会见、分案起诉等制度,积极开展诉前引导、庭审感化、案后帮教工作。重视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未成年子女的关爱,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要积极参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依法打击侵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合法权益的犯罪,促进依法经营和开展活动。加强对涉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工工资、劳动争议、工伤赔偿等案件的法律监督,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积极参与信息网络服务管理。依法打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犯罪,促进网络信息规范有序传播。加强检察门户网站和网评队伍建设,加大正面宣传力度。

最高检负责人指出,要积极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推动社会管理主体依法服务、依法管理。要加大预防和查处社会管理领域职务犯罪力度。积极参与社会管理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依法查处、积极预防权力集中部门和岗位职务犯罪,着力营造廉洁高效的社会管理环境。要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长效机制建设。健全与有关部门的联席会议、案件咨询、重大案件情况通报等制度,加快推进“网上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认真开展调查处理举报、建议移送案件、立案监督等工作,促进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行社会管理职责。要积极推动完善社会管理制度。认真分析执法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管理风险漏洞和制度缺陷,及时有关部门提出对策建议。完善和落实检察建议反馈、跟踪回访等

制度,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警示、预防、督促、规范等作用。

最高检负责人强调,要更加注重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切实把排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纳入执法办案各个环节,努力从源头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认真贯彻“两减少、两扩大”的要求。加强与公安机关等部门的沟通,统一执法尺度,正确运用不批捕、不起诉等措施对轻微犯罪依法从宽处理,依法对当事人达成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予以宽缓处理,减少不必要的羁押。要加大涉检信访工作力度。依法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高度重视初信初访,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建立上下级检察院共同处理重大涉检信访案件制度,完善重信重访案件公开听证、涉检信访终结等机制,探索建立涉检信访救助基金,全面推进案件评查工作。要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落实检调对接、法律文书说理、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刑事被害人救助等制度,及时妥善化解进入检察环节的矛盾纠纷。全面推行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主动做好隐患排查、风险防范和矛盾化解工作。

第二篇:加强社会管理

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好和用好我国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司法行政机关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制保障等方面的职能,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特殊的功能,担负重要使命。因此,必须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着眼于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着重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利益问题,着力于预防冲突、调处纠纷、化解矛盾,以加强司法所建设为基础,以强化人民调解为重点,以深化法制宣传为先导,以优化法律服务为关键,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不断增强司法行政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联动性,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以加强司法所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创新化解基层矛盾的组织机制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最基层组织,是司法行政事业发展、职能作用发挥的根基,也是司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创新的基础和抓手。近年来,我区全面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按照苏木乡镇(街道)建制,每一个乡镇建一个司法所的目标全部实现。基层司法所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始终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坚持不懈地抓实抓好,不断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整体水平。

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创建活动,是深入推进司法所建设的有效载体。要全面加强司法所组织机构、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所务管理、基础设施规范建设,加强司法所内部管理和业务建设,健全落实司法所内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司法所业务工作评查活动,进一步规范司法所台账簿册和业务档案,推进司法所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认真做好规范化司法所复查复检工作,加强动态管理,开展优秀司法所评选活动,开展群众开门评选“我最满意的司法所”和“我最满意的司法工作者”等活动,推出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的司法所。不断加强司法所队伍建设,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改善司法所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司法所零距离接触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近距离防范和化解矛盾的优势,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司法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

二、以强化人民调解为重点,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的调处机制

人民调解工作是中国特色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人民调解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近5年来,全区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80534件,防止因民间纠纷引发自杀案件605件,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4310件。人民调解工作的大力开展,将一大批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置在初始阶段,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区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要以学习贯彻人民调解法为契机,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依法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着重加强行业性、专业性建设,把人民调解工作向容易引发人民内部矛盾的领域延伸;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依法调整充实、规范各类人民调解组织,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重点加强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加大人民调解员培训力度,实行分级培训,盟市司法局重点组织人民调解员骨干培训班,旗县司法局对人民调

解员进行一次普遍轮训。加强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程序、调解档案和文书格式,组织开展人民调解业务评查和优秀人民调解案卷评选活动,提高人民调解案卷建档率。积极组织开展“争当人民调解能手”活动,引导激励广大人民调解员进一步提高调解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机制,加快推进旗县级矛盾纠纷协调指挥机制建设,进一步创新发展大调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旗县司法机关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月要深入苏木乡镇司法所一次,至少主持化解一个民事纠纷、写一份人民调解协议书、帮带一名人民调解员,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工作水平。

三、以深化法制宣传为先导,进一步完善基层矛盾的源头治理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是从源头上治理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司法行政部门作为依法治区和普法治理的主管部门,承担着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职能。在法制宣传中,应继续发挥好传统宣传方式的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深入开展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努力培养全体公民的爱国守法意识,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围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继续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活动,针对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领域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进一步深化“法律六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抓好对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宪法和法治观念。同时,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作用,形成推进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的整体合力。

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一方面,能够促进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法治理念、服务理念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以平等主体的身份与人民群众协商对话,改善干群关系,理顺群众情绪;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培养公民意识,让广大公民既懂得依法维权,又懂得依法履行义务,促进有序的政治参与,就自己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依法提出意见建议。要切实抓住“六五”普法宣传启动之年的契机,发挥网络宣传方便快捷的优势,利用微博、QQ群和手机短信等信息平台,大力推进“法律六进”活动,为农牧民群众免费发放一本法律宣传册,一个村培养一个法律明白人,开展一次普法报告,宣讲一次群众急需的法律知识和新近颁布的法律法规,切实发挥法制宣传标本兼治的作用,形成依法办事、守法光荣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四、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进一步落实社会特定群体的稳控机制

监狱劳教戒毒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的特殊领域和形式,健全完善监狱劳教戒毒场所内部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加强管理,确保监管场所稳定,是司法行政机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特殊职能。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司法行政工作的首要标准,加强对罪犯劳教戒毒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和归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管理,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任务。要积极融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建设大局,充分履行监

狱劳教戒毒管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职责,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加强监狱劳教戒毒工作管理,大力加强心理矫治和技能培训,按照构建大教育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个别教育,针对每个罪犯、劳教和戒毒人员的具体情况,一人一策、科学施教,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抓好出监(所)教育,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建立健全监所教育改造质量评估体系,对服刑在教人员监所表现及社区服刑、回归社会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提供依据。破除“各自为阵”的做法,加强监狱劳教机关与盟市、旗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推进刑罚执行资源与社会管理资源的有机整合,着力构建监管场所与司法所和家庭、单位、社区、基层安帮办互动的信息反馈机制和工作衔接机制,落实社区服刑人员与归正人员的衔接管控,按照“无缝对接”的要求,落实对相关人员的必接必送,努力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措施有力、机制完善的完整链条。

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

(八)》对实行社区矫正作了明确规定,写入了刑法。作为社区矫正的主管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应与公、检、法等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密切配合,完善社区服刑人员接收、管理、考核、奖惩、解除矫正等环节制度,规范社区矫正文书格式和台账薄册,逐人建立矫正档案,落实监管帮教组织和措施,促进社区矫正规范运行,进一步提高矫正质量,探索应用科技手段,如GPS定位系统,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通过建立电子围墙,使社区服刑人员在掌控之下、管理之中。司法行政系统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参与社区矫正的具体工作,承担帮教一名社区服刑人员、指导一项矫正工作、探访一户服刑人员家属等工作任务,切实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教育、帮扶、管理,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和安置问题,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向基层末端延伸。

五、以优化法律服务为关键,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和疏导机制

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服务职能,是畅通群众利益诉求的重要路径,是通过参与信访处理,提供法律服务,依法平衡、协调和维护利益各方的权益,从而消除对立情绪,减少社会矛盾,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办法。近年来,我区的法律服务工作在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中作用明显。仅2010年,全区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4万件,比上年同期增长40.3%;提供法律咨询8万余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法律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逐步提高。当前,司法行政机关要紧紧围绕自治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总体要求,创新法律服务方式,落实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便民利民措施,着力为化解社会矛盾、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效法律服务。大力深化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充分发挥“12348”法律咨询、法律建议和法律援助方面的优势,推动法律服务向基层、向乡村、向边远地区延伸,在医疗纠纷、物业纠纷、劳动争议、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强法律服务,积极为群众解决就业、就学、就医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法律援助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为深入推进司法行政系统社会管理创新,增强法律服务的效能,今年将组织开展“转方式、促和谐,司法工作在基层”惠民活动,全区司法行政系统的科级以上干部,要深入到基层司法所和社区、街道、居委会,开展包括法律服务在内的集中惠民工程。其中旗县区司法局领导班子成员以上的领导干部,集中一段时间,深入到农村牧区、农牧户,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农牧民一起参加生产劳动。所有的科级以上干部,在基层开展“工作+帮扶”活动,即开展法律服务工作的同时,帮助一户困难群众或者一名贫困学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

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通过活动从思想上解决司法行政队伍为谁执法、为谁用权、为谁服务的问题,从行动上提高依法行政、执法办案、化解矛盾、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水平,让人民群众感觉到法律服务在身边,公平正义在身边,和谐安宁在身边,感受到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实实在在成果。

第三篇:社会管理

在惠民利民中创新社会管理李礼

民为邦之本,县乃国之基。县级行政区域是社会转型时期矛盾多发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隆回县作为我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14个综合试点县(市、区)之一,通过“抓顶层设计、创新基层管理、着力改善民生、倡导社会协同、注重源头治理”等有效途径,努力在惠民利民中创新社会管理,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最近,我们对这个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功实践进行了实地调研,意在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可以借鉴的运作模式。突出顶层设计,形成创新社会管理整体合力。社会管理作为最大的民生管理和服务,涉及社会建设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需要加快政府管理体制的转变,需要根据新的情况进行思路创新和抓好顶层设计。县里通过突出顶层设计,有序推进社区事务“网格化”管理、矛盾化解“多元化”管理、公共安全“立体化”管理、流动人口“层级化”管理、特殊人群“亲情化”管理、群众工作“人本化”管理、社会建设“项目化”管理等等,积极拓展社会管理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

创新基层管理,积极推进社会管理项目试点。社会管理的基础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出路更在基层。只有使社会管理的重心下移,使管理工作真正走进群众,才能更好地筑牢社会管理的根基。县里搭建了贯通县、乡、村(社区)的新型社会管理网络。确定实施创新社会管理项目化试点。即:推进社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创新肇事精神病人管控与服务机制;创新“中小旅馆管理”模式;创新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工作机制;开展“联点共创平安和谐社区”;全面推进村级组织、财务规范化管理等等。项目化试点的稳步推进,大大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

着力改善民生,营造创新社会管理和谐氛围。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突出民生民利。县里着力建设“15分钟服务圈”为主旨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加快民生事业发展步伐。由县综治办牵头,县民政局、县政务服务中心和桃洪镇等单位具体负责,完成社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健全各级调解组织,防止矛盾叠加升级,突出以创建“平安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牵乡守护”工程,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注重完善新型城乡社会安全管理体系,落实重大信访事件责任制,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根本问题,确保大局稳定。

注重源头治理,夯实创新社会管理基础根基。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关口前移,不应停留在应急性、“灭火式”的管理上。为做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无缝对接”,县政府积极探索建立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三三制”。即:排查“三机制”(包含排查预警制、首问责任制、调处分级制);调处“三机制”(包含三调联动机制、民间协调机制、疑难案件专家咨询和招标办理机制);结案“三落实”(包含回访考核落实、对接帮扶落实、责任追究落实)。努力把矛盾纠纷控制在源头,化解在萌芽状态。

倡导社会协同,注入创新社会管理不竭动力。县里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构建社会管理协同机制。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思想,注重理顺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着力调节社会利益,培养公民意识,促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在此基础上,注重资源整合协同,破解社区警务发展瓶颈;注重利益整合协同,联创平安和谐社区;开展信息整合协同,实现社区服务信息化。从而,为全县社会管理创新注入不竭动力。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推进法治国家建设韩宏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制定完备的法律制度,而且需要使这些法律制度为广大公民接受认同并遵循运用。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和法定权利义务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的统一,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能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理念支撑。因此,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应大力加强包括权利义务、民主法治、道德文明意识教育在内的公民意识教育。

加强权利义务意识教育

权利义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体现为公民对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认知与履行,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有机统一。公民不仅可以积极伸张和行使法律赋予的各项公民权利,同时必须进行自我约束和限制,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权利义务意识不是权利和义务观念的简单综合,而是公民对国家生活与社会生活中权利义务关系的价值评判及规范化认同。这种价值评判和规范化认同,能够促进公民对法律规则内在价值的认可,培育公民自觉的守法意识和用法行动。

法治国家以权利和义务双向作用机制来调整和规范社会生活和人们行为。维护公民权利,是国家与法存在与发展的逻辑基点和正当性理由,而敦促公民履行义务则是国家与法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前提。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加强公民的权利义务教育,一应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教育,在注重启发、引导公民依法享有和行使公民权利的同时,强调公民必须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二应借鉴现代教育理念,实施认知与能力相统一的教育,在增进公民对自身权利义务认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公民维护、行使、伸张自身权利的能力和积极履行法定义务的自觉性。

加强民主法治意识教育

民主法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根本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体现为公民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认同和维护,体现为民主意识与法治意识的高度统一,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有机统一,知法、懂法、用法的有机统一。在现代社会,民主法治意识意味着公民主动依法参与和监督国家法律事务和公共事务管理,内在认同和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意味着对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公民权利的切实保障。民主是法治的前提,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民主与法治有机统一构成法治国家的政治基础。加强民主法治教育,提升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政治保障。一方面,应积极完善公民参与立法、监督执法和救济于司法的法律制度,畅通公民参与法律事务和公共管理的渠道,增强公民参政议政和投身法治国家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应大力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在加强法律知识教育的同时培养公民的法律观念。

加强道德文明意识教育

道德文明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体现为公民对维护社会秩序与文明、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与文明标准的自觉遵守与维护。在现代社会,良好的道德文明意识是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规范。道德文明意识意味着公民通过理性认知,实现文明价值和道德信念从直觉和良心的自在状态向原则和规范的自觉状态迈进,不断提高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

加强公民道德文明意识教育,提升公民个体和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公民道德文明意识教育中占据着统领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公民道德文明意识教育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应提倡公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文明标准;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公民道德文明意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文明素质。

创新管理 夯实两岸往来食品的安全根基詹思明

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必须依靠改革创新的强大驱动力,不断提升检验检疫把关服务水平,为农产品等食品物品的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创新管理理念。当前,检验检疫人力不足与外经贸发展需求特别是食品安全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做到科学监管、高效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大胆探索,有效应对,确立了“以现代信息化手段,全面推动检验检疫科学管理”的工作思路。引入“合规管理”理念,从规范检验检疫内外部行为入手,降低合规风险,提高执法水平。引入“风险管理”理念,针对检验检疫所涉及的产品、工作和队伍三大风险,实施有效的风险评估、风险监控和风险防范。在做好检验检疫的同时,大力推进食品、农产品、工业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创新管理方法。对内整合资源,率先研发应用中国检验检疫电子监管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利用电子监管控制检区内的进出口企业和产品,系统根据监管流程中的合规风险,对每批申报的出入境货物自动做出判定,无需核查的自动放行,需要核查的明确告知查验内容和检测项目,实现了对出入境货物“可快则快、该严则严”的科学监管。对外融合资源,通过与地方电子口岸合作共建信息平台,建立与企业、码头和相关执法部门信息互通机制,形成数据互联、信息共享,进一步促进了口岸物流便利化。

创新管理文化。努力实现核心价值理念,引导干部自我突破,主动将改革创新的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推动两岸农产品基地互认实现“零”的突破,推动台湾酒业公司首获大陆认证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尝试“社会认证、官方采信”的做法,对进口产品采取较为便捷的入境监管措施。以政风行风建设为载体,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为重点,着力培育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文化,不断提高公信力与执行力。认真开展规范公共行政权力运行和自由裁量权防控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研发运行电子监察系统,通过设置监控风险点,实时采集信息化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并自动生成风险信息,把廉政监控贯穿于整个检验检疫业务流程中,从而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以信息化手段创新检验检疫管理,产生了“监管有效、促进发展、规范管理”的多重效应。一是通过强化对进出口企业和产品的监管,把住了质量安全关口,提高了企业诚信意识,提升了产品质量水平,从而保证厦门检区疫情疫病截获率和产品质量合格率位居全国前列。二是通过对出入境货物从报检到放行的全程智能化监管,实现了“提速减负增效”。据统计,目前厦门口岸90%以上的出口货物和40%以上的进口货物可实现自动放行,平均每批货物可节约通关时间2小时、缩短滞港时间1.75天,每个集装箱节约物流成本200多元,每年可为企业创造效益8.12亿元。三是通过对检验检疫业务程序化控制,强化了内部管理,避免了执法随意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厦门检验检疫局连续多年被评为“政风行风十佳单位”,整个系统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高校如何科学推进人才工作乔学光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源头、人力资源开发的摇篮和优秀人才聚集的舞台,肩负着科学推进人才工作,努力造就德才兼备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做出贡献的责任。

切实加强领导和规划,是推进人才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人才是一个国家、一所学校发展的决定因素。人才兴,则国运昌,人才强,则高校强。

党管人才是新时期高校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高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增强自身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才工作放在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的高度。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把吸引、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领导干部要有育才的本领、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做到率先垂范,在本校内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高等学校要成立由党委书记挂帅,校长和其他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专门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党管人才的方针、政策,认真研究学校贯彻实施党管人才的措施、办法,切实研究解决本校人才队伍的现状和突出问题,努力开创党管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坚持引进和培养“双轮驱动”,是推进人才工作的关键

高层次人才对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引领作用,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一个学科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在新时期,高校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围绕学科发展目标和急需,进一步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要通过国家层面和省市层面各类人才支持计划,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广开进贤之路。要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坚持系统规划、内外并举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不断完善有利于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要进一步整合科技力量,以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为人才引进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集聚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和卓越才能的高层次人才,努力为学校人才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在新时期、新阶段,高校必须从实际校情出发,着眼于优秀人才总量增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正确把握培养与引进、培养与使用的辩证统一关系,改变过去那种“重引进、轻培养”,“重使用、轻培养”的短视行为,在加强高端急需人才引进的同时,切实把人才工作的重点转到对现有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培养使用上,使培养与引进、培养与使用相互协调、相互推进、相得益彰,努力开创学校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是推进人才工作的制度保障

从根本上讲,人才的成长成才和发挥作用,要靠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来保证。当前,高校要把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的机制作为人才工作的关键环节,从制度改革、政策调整等多方面,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才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人才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以能力建设为主体、以岗位为平台、以目标为核心、以绩效为尺度、以薪酬为动力的动态人才管理模式,进一步深入实施岗位聘用制、人事代理制等改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人才管理机制。

二是完善高校人才引进机制,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人才由单位人、部门人向社会人转变,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高端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三是不断完善人才使用机制,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使之成为高校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实施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柔性灵活用人机制,努力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

四是不断完善高校人才评价考核机制,根据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以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不同性质的劳动,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各类人才都能够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尽其才。

五是以收入分配制度为重点,不断完善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破除高校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重职称、重岗位、重资历的弊端,进一步建立与人才贡献和业绩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努力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有效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兴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营造良好和谐的人才软环境,是推进人才工作的根本

大学的竞争优势是由物化资源和软资源共同构成的。人才软环境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制度政策体系、学术氛围、人文环境、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情感和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因素,是学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支持人才工作的众多条件中,物质待遇、工作设施物化资源是基础,具有刚性的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难以快速大幅提升的特征。人才软环境则具有弹性特征,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持久的吸引力。优秀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既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待遇,但同时更需要事业发展的环境和精神层面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软环境对人才的作用更重要,对人才的成长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凡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学校,尽管硬件条件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一个良好的有助于人才发展的软环境,这些软环境因素成为她们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

在新时期,高校要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必须更多地从软环境着手培育自己的竞争优势,努力做到用宏伟的目标凝聚人才,用优良的机制激励人才,用良好的环境吸引人才,用真诚的感情团结人才,用精彩的事业造就人才。

着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王国平

一个国家要真正成为一个大国,不仅要有以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硬实力,还要有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我们要把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使之成为文化大国变为文化强国的基础。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文化产业、文化产值、文化在GDP中的比重,而要把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文化大国变为文化强国的基础,要以战略的意识、世界的眼光、创新的思维,进一步发展文化生产力,着力增强文化凝聚力,积极提高文化传播力,不断提高我国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国家较量中,军事、经济等硬实力并非都能产生预期效果,但诸如文化、外交等其他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小视。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国家间相互依存关系进一步加强。国家竞争中仅凭经济、军事实力已经很难完全取得优势,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有学者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而且也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国民素养的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其中,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一个国家要真正成为一个大国,不仅要有以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硬实力,还要有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没有软实力,就只是一个物质外壳,没有内涵,没有支撑,不能叫真正的强国。一个民族要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只靠一个经济的躯体,还要有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着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就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着力点,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着力增强文化凝聚力。文化是民族生命力、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具有引领社会、教育人民、凝聚人心的作用。文化凝聚力,指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当前,增强文化软实力,着力增强文化凝聚力,首要的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其次,要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着力点,进一步发展文化生产力。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形象和尊严,对于当今中国来说,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安身立命的重要根基,保护、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实际是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因此,要充分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做到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始终坚守民族文化立场,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深入挖掘和科学梳理,大力建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更好地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激发民族创造力、铸造民族凝聚力,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成为新时代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积极提高文化传播力,让中国文化融入世界,不仅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也是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其中,大力促进翻译产业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具体而言,中国文化怎样走向世界,世界的先进文化该怎样吸收接纳,在这个过程当中,面临一个跨文化沟通的问题。翻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解决跨文化交际的手段。因此,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相互转换或简单的信息传递,对当今中国而言,翻译关系到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提升。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正变得日趋频繁,同时,国内基础建设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大批外国投资商将目光转向中国,使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特别是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相继成功举办,都为翻译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但由于我国翻译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并不是很健全,翻译产业发展还面临翻译人才紧缺、翻译市场管理亟待规范等问题。针对这些瓶颈和困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相关部门要深入挖掘产业潜力和资源优势,通过加强翻译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翻译人才队伍,统一翻译产业规范,建立翻译市场准入制度、提升翻译专业化管理水平等举措,促进翻译产业走规模化和专业化道路,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启东事件、什邡事件,经济利益与环境权益的冲突激发了官方与民众的冲突。这些项目之所以得不到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直至引发群体性事件,除了人们担心环境污染问题,在治理层面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决策过程缺乏民意支撑。缺乏民众参与的决策过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极易引发社会冲突,尤其是与老百姓生命健康和生活安全息息相关的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要求政府在法治和尊重实践的基础上,将专家的意见和百姓的意见综合考虑,形成发展的目标要求。

二是社会管理中存在全能政府思想。工业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党、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共同面对风险挑战,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共享发展成果。政府不可能再包揽一切,并且天然认为老百姓就应该支持政府论证为有益发展的项目。

三是社会治理成长缓慢。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社会主体性日益增强,但是制度化参与能力提高缓慢;另一方面是决策过程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与程序还比较缺乏,与人们日益高涨的参与意识与权利要求不相适应。

以上问题是转型期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其他地方的发展过程中亦有体现。

一、有效的信息沟通和社会参与是实现社会治理的基础

从危机治理的角度看,什邡市是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作为一个灾后重建的重要区域,发展中的任何制度安排和政策过程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加大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保障人民参与社会管理和发展的积极性,应该是灾后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的项目,政府尤其需要加大信息沟通力度。要使老百姓作为有效主体参与到项目的论证和决策之中。尽管他们不是专业人士,甚至不能确证项目对自身利益和健康的损益情况。但是恰恰因为无法确证,又与生活环境紧密联系,才会造成社会恐慌和焦虑情绪。显然,政府在这方面的估计和应对措施都不足。这也说明培养政府与民众有效沟通的能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亟需解决的问题。

有效的信息沟通包括政府与社会乃至于市场之间的资源流动和共享。随着通讯形式的飞速发展以及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迅速铺张,政府不能忽视网络民意诉求和流言传播的舆论引导。政府必须有意识加强对网络上不实流言及意图不轨的煽动性言论的监管,职能部门据理论据给出权威的专业解释,体现出政府对民意的关心以及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实际上,要防止流言谣言传播,很重要的一点是信息各方对信息的理解和把握不存在分歧。这其中,作为未必完全掌握信息的政府,首先要能够确证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其次需要把握民众的基本情绪,再次要能够提供具有解释力的对称信息。而作为民众,在共享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必然会对信息进行削尖或者磨平。这就要求民众作为信息提供者,需要承担相应的传播责任,同时作为质疑者,需要得到政府平等的回应。应该说,近几年来,领导干部与媒体沟通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沟通能力的提升本身不能够替代有效的决策和以人为本原则的落实。也就是说,所有的技术力量都不应该削减人们对政府的信赖和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道德要求。换言之,不能够因为技术力量的演进而放弃党的群众工作的优势。而这恰恰是信息沟通的本义。

二、社会治理的本质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和维护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拜人民为师,要把人民放在心头最重要的位置,要把人民当亲人。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和主体地位需要落实在政策施行和制度安排的具体环节。政府作为决策主体,自然不可能事事经过人民。但是在涉及民生的重大项目,政府有告知的义务和责任。在权利保障方面,除了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政府对于民意的充分尊重是以制度形式加以确定。只有在日常治理中提供人们有效参与的制度平台和物质载体,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够得到巩固和落实。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都是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应该说各地政府也做了大量尝试和改革。比如,杭州市通过打造复合主体,让人民共同参与重大事务的管理。北京市的酒仙桥改造,也是在广泛征求老百姓意见的基础上,由老百姓自主决定搬迁方式。广东湛江的钢铁投资项目,尽管也有人提出尖锐的反对意见,但是因为当地政府和老百姓从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在谈论互动,实际上已经成为政府和许多老百姓都期待落地的项目。

三、协商民主的发育有助于完善治理结构

一次次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启示,是政府需要形成有效的协商机制。协商民主以参与、理性、公共利益、共识及合法性等为基本要素。这其中,利益相关者是协商的平等参与者。利益各方对于自身利益的关切成为协商得以展开的前提。同时,协商是自由、理性的公共讨论,是借助集体智慧和相互的道德责任,通过对话最大限度维护公共利益,达成共识,消弭冲突。由于协商民主包括了决策前公民的广泛参与、偏好的自由表达以及共识的最后达成,这一过程赋予决策以合法性,有利于政策的执行。与这样的要求相比较,中国社会民主的发育还不足以普遍实现协商民主,政府和社会需要构建制度平台,培育协商能力。什邡市钼铜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表明,当社会力量不知道如何协商、如何理性表达自身意愿的时候,群体性事件就很容易成为人们获取利益和表达诉求的方式。

在中国许多地方诸如杭州等地,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积极鼓励和推进执政党、政府与企业、民间组织、公民个人、学者以及大众传媒等社会主体之间的互动,逐渐形成了一种多方参与的、主要以协商方式解决所面临的合作形式。多元主体或者复合主体本身不能够确保矛盾消解和发展顺畅,但是长期的训练和实践,能够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成员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以及社会各类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并有助于发育社会理性,回归法治逻辑。

当前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社会主体多元和利益分化成为必然。改革与发展都涉及对原有利益关系的重组。这个过程几乎改变了所有相关者的利益,使得各类利益群体间的冲突变得难以避免,相互间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因此,提供群众有效表达利益和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就成为推动地方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需要为不同社会主体提供有效的参与空间与和谐发展途径,确保不同利益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四、完善的社会治理有赖于科学的制度安排和责权梳理

社会治理是指为了有效维护社会秩序,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矛盾化解和社会和谐发展,政府与社会组织运用权力和手段对社会资源实行计划、协调、控制、管辖,同时积极动员社会群体的有效参与,并提高人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获得经济保护与安全保障的能力的过程。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通过法治原则规定政府、各种社会组织及社群和个人的权、责、利关系,由此形成维护利益促进发展的目标、战略、组织管理体系、政策和制度规范及行为模式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社会治理包括了政府基于秩序维护的社会管理、公民参与、利益协调过程,以及维护和谐发展而制定的各种规范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社会治理的重要逻辑就是社会管理尤其是危机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但是不能将政府视为管理的唯一主体;不能在开放社会中简单依赖行政管理来实现社会稳定,更不能忽视社会力量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成长性。

从多元主体的责任看,危机治理和社会发展都涉及信息收集与分析、问题决策、计划制订、措施施行、政策调整、经验总结和制度修复过程。厦门PX事件和北京PM2.5事件在实践中都增强了政府和社会的能力,并且也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提供了重要的助推力量。社会治理的成长,就在于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有效预防、消除或降低风险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并努力实现危机转换,变危险为机遇,使政府或者社会组织克服困境,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什邡市钼铜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另一启示,是政府在应急管理中迅速顺应事件参与者和大量旁观者的民意,果断停止项目,从而消除了矛盾激化的主因。这一非制度化的应急决策对于事态平息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也要看到,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深化,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一方面政府需要把部分权力返还给社会和市场。另一方面,政府退出后的社会如何有效承担权力也是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而这些都需要在党领导下“政府—市场―社会”协调治理来实现。

环评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于会文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妥善应对复杂局面,要求环评管理工作既要发挥好环保倒逼经济转型的作用,严控“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又要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还要广泛、扎实、深入地做好公众参与工作,防范环境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环评审批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重项目环评、轻规划环评的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认识不到位,不愿意主动开展规划环评。前几年在四川,往往是工业园区临近重大项目引入,需要规划环评支撑,才匆忙开展规划环评,难免造成论证不充分、决策不科学。近年来,四川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有所改观,但城市总体规划、重大产业发展等规划在开展规划环评方面还有所滞后。二是工作不到位,不愿意主动响应规划环评。一些地方对规划环评的约束性作用认识不到位,没有认真执行规划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建议和要求。导致项目环评阶段不满足规划环评要求,影响了项目落地和当地经济发展。三是一些部门与环保部门扯皮。规划环评推动困难、执行不力,未能引起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共鸣。现在的状况是修修补补,需要什么才补什么。个别地方政府及部门甚至认为环保部门管得太宽、问得太细。

(二)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在实际管理中,往往只重视审批环节,对于建设环节和验收环节没有有效监管。在建设环节,如果管理上靠业主自觉,需要投入大量金钱,无法带来经济效益,甚至可能增加企业运行成本,企业没有内在动力;靠环保部门监管,建设项目数量庞大,人员、力量杯水车薪,无法满足监管要求。在验收环节,历年来验收项目仅占环评项目数的一半不到。除去部分项目没有实施的因素,还有一大部分项目没有认真落实环保“三同时”措施。

(三)未批先建的违法行为仍然突出,环评报告书的编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环评编制任务逐年增加,环评工作深度加大,有些环评文件编制质量不符合审批要求,总体上环评单位的编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四川要求省内评价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证书管理、质量控制、档案资料等,但是在2011年省环保厅完成审批的558个项目中,仍有25个报告书、12个报告表由于环评编制质量不合格被暂缓审批,占到审批总数的7%。

(四)公众参与工作做得还不够扎实、深入、细致:现阶段,部分项目公众参与工作流于形式,公众参与调查没有代表性。有的虽然开展了调查工作,但是没有重点针对项目建设可能影响到的群众,如卫生防护距离、工程搬迁范围内的群众开展调查,没有发挥应有的维护环境权益的作用。

(五)纵向、横向的联动机制没有真正建立,合力没有很好地发挥:环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在把握产业政策方面需要发改、工信部门支持,在把握规划、选址符合性方面需要与国土、建设部门沟通。环评工作还要得到各级人大、政协、媒体支持,主动接受监督。在内部,也有一个监察、监测、污防、总量、生态等相关部门联动的问题。目前,还存在相关部门之间配合不力、衔接不到位、相互扯皮等现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提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准确把握当前环评工作的新要求

全国环保“两会”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战略思想,我们必须站在全局高度审视和谋划环评工作。为此,环评工作要以更加积极作为的态度,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意识。当前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中央确立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做好环评工作,需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妥善应对复杂局面,科学研判经济运行态势,把握好工作方向。既要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促进投资增长;又要加强准入把关,严控“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推动结构调整。

进一步强化改善环境质量和保障群众环境权益的措施。环评是不欠新账的重要关口,是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结论要作为环评文件的重要内容,明确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始终把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作为头等大事,进一步做到公开透明。强化公众参与,充分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积极稳妥地应对群众诉求,推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进一步提升做好环评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环评管理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是面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环评工作要调整思路、自加压力、攻坚克难。工作中勇于担当、善于处理,努力用超常之力显非常之功。坚持在守住底线和不留硬伤的前提下,切实把好事办好,尽最大可能满足经济发展要求,提供好支撑和保障。

把握机遇实现环评管理工作“五个转变”

分析问题,把握形势,最终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和环评工作者进一步把握机遇,尽快适应环评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努力实现环评管理工作5个转变。

实现由重项目环评、轻规划环评向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并重转变。通过规划环评,把环境因素真正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之中。按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容量要求,对区域、流域的重大开发活动、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议,以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各级环保部门必须转变观念,把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推动规划环评,主动参与综合决策。严格依法监管,保障规划环评落实到位。

实现由重审批、轻监管向全面重视环评工作整体链条每个环节的转变。一要在环评阶段堵住漏洞,精心组织专家论证,对比同行业有无遗漏的污染环节和避重就轻的现象;二要加强建设期间的环境监管,努力实施从项目建设到建成投产全过程跟踪管理,督促建设单位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建立健全项目环保日常监管制度。从设计到施工,再到投入生产进行全程监管,并形成长效机制。三要严把项目试生产关口,未实现“三同时”的不准投入生产。四要加大打击力度,对未落实“三同时”、久拖不验、久试不验、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投产的进行专项整治,并依法严格处罚。五要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定期向金融部门通报违法行为查处情况,提出处罚措施,指导金融部门进行绿色信贷。

实现环评报告书由“次品”向“产品”转变。如果把环评报告书比作产品,那么可划分为精品、产品、次品、废品。从报告书“出炉”到通过环保部门审批整个流程来分析,不难看出,环评单位、专家、环保部门只要认真把关,环评质量都不应该出问题。但是,现实中偏偏出现了很多质量不高的环评文件。对此,各级环保部门要监督落实环评单位承担责任,对环评机构违反环评法的行为严格责任追究,确保环评客观、公正;要明确评审专家责任,建立健全评审专家库、专家准入门槛和责任制度,并实现动态管理。

实现由公众参与流于形式向扎实、深入、全面落实转变。防止公众参与流于形式,树立没有公众参与就不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理念。要使公众参与工作扎实、有效,关键是把握好以下环节:

在环评调查阶段,评价机构应当以独立公开、公正诚实的原则开展公众参与,不得委托任何第三方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并对公众参与的过程和质量负责。评价机构应当针对拟建项目情况、拟采取的工程环保措施,区别不同调查对象制订调查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调查对象还应具有代表性,并覆盖评价范围内所有可能受直接影响的敏感目标。对评价范围内非敏感目标及确定可能受间接影响的敏感目标,也应视情况进行调查,确保调查对象的广泛性。评价机构要及时收集整理调查意见,对调查对象持有明显不同意见的,要及时与调查对象沟通,并告知当地政府及环评审批部门,以供决策。

在环评公示阶段,对已进行技术评估的项目、对评估审查提出的修改意见,环评审批部门应协助业主和当地政府积极催办环评机构修改完善环评报告。待通过正式审查确认后,由环评审批部门再进行公示。公示的内容要说清楚环境风险或环境影响及可控措施,不能应付了事。公示的范围也要有针对性、广泛性,特别是直接受影响的敏感目标。公示的载体要确保利益相关方能够及时看到公示内容。对法定公示期内有较大异议的项目,必须要调查核实,确保公众参与工作的扎实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对利害关系人反映非常强烈甚至投诉的项目,绝不能强行审批。必须要走听证会、论证会、专家咨询等法定程序,待切实做好工作后才能审批。

在审批后的开工前阶段,应做好群众的接受和稳定工作。其主体是项目所在地的党委政府和建设单位,要充分考虑社会稳定因素。可先在当地媒体以适当方式进行报道,一方面起到宣传引导解释说明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投石问路,做好对舆情的收集、研判和掌控。待氛围成熟后再行开工,以弥补和防止因前期公众参与不够、不了解项目而阻拦项目甚至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实现由环评工作唱“独角戏”向整合力量推进联动转变。一是项目审批必须具备法定支撑性文件。这些制约因素必须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出具要件,有的甚至需要国家几个部委的认可,环保部门有劲使不上,只能催办。而这些要件直接关系到环评审批速度。二是对评估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环保部门只能催办环评机构尽快修改完善报告书。只有通过专家正式审查后,才能出具评估报告。三是对监测的数据没有正式的监测报告,不能进入评估程序,也不敢出具验收报告。四是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环境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必须要有监察、发改、国土、建设等部门的联动。而建立联动机制关键是要整合资源、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优势互补。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始终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课题。

农村民生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民生建设,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止农业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举措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农村和农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同时,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形成覆盖广泛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但应看到,当前农村还有不少民生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乃至地方政府巧立名目低价征用农村土地,把农民排斥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之外。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及其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影响了农村和谐发展。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对没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农田水利设施的兴建、管理、维护积极性不高,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甚至废弃,很多地区农业生产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制约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农村公路大多建设标准低,通行条件差。三是农村社会保障标准较低。2011年,农村贫困线标准在过去几年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到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民生问题的重视。但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新的贫困线标准仍然只能保障基本生存。同时,农村还存在养老困难、农民住院报销手续繁比例低等问题。四是一些地方村民自治权利没有得到有效保证。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一些地方没有落实好村民自治权利,村干部的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五是农村人口转移遭遇瓶颈。户籍制度上附着的利益差异造成城乡之间、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在教育、医疗、社保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平等,制约着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村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生活。

继续加强农村民生建设的路径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性转折,农村民生建设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继续加强农村民生建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涉及农民土地权益的决策应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一是应赋予农民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按照自己的意愿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处理好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落户城镇的农民工放弃农村宅基地和承包的耕地、林地、草地,应给予合理补偿。三是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加强规范,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建设,严格执行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的政策。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改善农村民生的治本之策。一是发展农村教育。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搞好灌区配套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三是搞好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快农村道路交通、饮水安全、电网改造等工程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坚定不移地实行村民自治,保护村民直选的合法权利。各级党组织在推进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应充分保障村民有效行使选举权,大力维护选举产生的村委会依法行使各项职能。

稳步推进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社会福利待遇。一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二是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农村人口已落户城镇的,应保证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应努力使其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第四篇:社会管理

北方民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开 题 报 告 书

题目

姓名 库尔班江·麦提图尔荪

学号20102567专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刘雅静副教授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北方民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开 题 报 告 书

2013年12月19日

本题的基本内容:

三、推荐使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四、指导教师意见:

五、院(部)审查意见:

第五篇:社会保险资金管理情况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社会保险资金管理情况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地区人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区、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不断加强社保机构组织、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落实“民生工程”为核心,严格社保资金管理,保障资金收支运转安全流畅。

一、社保资金管理情况

**县人社局负责管理全县的社会保险工作,该工作覆盖**县的干部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农牧民。在资金管理上,单位领导一直视社保资金为一条“生命线”,严格要求各类保险的经办员加强文件精神学习,提高业务认识水平,通过社保管理机构组织和制度的建设,加强资金核查和监管,确保“生命线”的安全

(一)、社保资金管理机构组织建设

社保资金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保障资金的运转又要确保资金的安全,为此**县人社局不断加强社保资金管理机构组织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根据社会保险服务人群的不同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充实社保经办人员组织,针对不同的社会保险,县人社局都设有专人负责,1涉及农牧民保险的还要求各乡(镇)配备至少一名干部负责并为每个行政村配备了一名协管员。

(二)、社保资金管理制度建设

1、工作制度建设。为了保障各类社会保险工作的连贯完整,**县人社局在推进各类社会保险专人负责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强社保工作在小范围内的交叉,切实保障工作在突发情况下,资金的安全连续。

2、资金流转制度。为了保证资金的流转畅通,便于清查核对,**县人社局在县农业银行为每一项社会保险建立了收支专户,最大限度的实现资金流动于账户之间,避免现金流动。

3、资金管理制度。各项保险的资金流动由经办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和管理并对其负责。在资金发生变动时,经办员要做好资金的日记账并保管好各类票据。**县人社局还设有一名专职资金管理人员,协助保险经办员规范资金账目并做好单位的总账。

4、资金核查制度。一是建立月自查制度,要求各保险经办员在每月的5号到**银行领取上个月的对账单,并与资金实际流动情况进行核对,确保资金的动态准确监控。二是开展资金时时抽查制度,由单位专职资金管理人员对各类保险资金进行不定时的抽查工作,规范和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三是实施年结算制度,社会保险资金的收缴和发放关系

到每位参保人的切身利益,对当年发生的资金流动必须在当年完成。

二、社保工作开展情况

**县社会保险工作严格按照“民生工程”的要求和部署,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措施,加大扩面征缴执法力度,做好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工作。2011年**县各项保险都实现了全覆盖,参保率也较上年有所提高,养老金发放率达到了100%,其具体情况如下:

2011年**县社会保险工作开展情况表

三、社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县人社局严格按照社保相关文件精神,不断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学习,工作制度化管理的推进使其各项社保工作都日益规范,经办员业务办理也更加娴熟。在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清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要面对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将**的社会保险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1、加快推进社保工作信息化建设。社保工作服务人群复杂,数量众多,经办员完成参保人员档案管理、资金管理、待遇核定等工作仅凭人工操作工作量大、容易造成工作失误、不便于信息的汇总和统计。

2、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资金征缴方式。**县有8个乡镇,只有2个乡镇实现了银行的联网,针对新农保适龄参保人群按照发放缴费存折自行缴费的要求,面对农牧民文化水平较低、居住地偏远分散的实际情况难以实现。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二年四月六日

下载社会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社会管理[范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

    社会管理工作汇报

    宿豫经济开发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开发区党工委高度重......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第一讲为何要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一、社会转型对社会管理的挑战1、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遭遇瓶颈,公信力下降。财政状况;体制机制;管理手段;人员能力;事务繁杂;新事物层......

    申论。社会管理

    介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社会管理在......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前,我镇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

    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当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紧迫任务,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 让人民群......

    创新社会管理

    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构建平安南皮县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决策和“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是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检察机关深入......

    加强社会管理论文

    立足检察职能 延伸工作触角 加强社会管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今年恰逢汕头经济特区建立30年,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