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英山县红山镇板桥村新型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5:5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英山县红山镇板桥村新型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英山县红山镇板桥村新型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湖北省英山县红山镇板桥村新型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湖北省英山县红山镇板桥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英山理工中专 杨宇

八月十四日至十八日,在县委党校的统一组织下我们小组来到红山镇对板桥村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听取了乡镇基层干部群众关于板桥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介绍,实地走访了建设工地现场,详细地询问了社区规划、建设、投入以及土地置换等方面的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情况

板桥村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全市的新型农村社区的试点之一,同时也被纳入了我县的“五城同创”战略,它有着优越的人文、地理优势。社区地处城郊,位于高速连接线与大别山民俗文化村之间,距县城三公里左右,全村面积4.8平方公里,共11个小组,420户,1372人。其中社区计划征地154亩,已完成征地近140亩,未完成征地近20亩。征用土地中,田地约120亩,山林约30亩,汲及农户98户,需拆迁户4户,需迁坟24座。目前征地拆迁的工作已接近尾声,进展情况良好。社区规划建设二层半楼房与高层相结合,以适应不同的人群居住。由县城投公司负责进行建设,前期已经投入资金近400万元,计划“三通一平”的工程在年底前完成。

二、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因素

1、认识不够到位。部分乡镇村干部、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理念和建设内涵仍较模糊,把农村社区建设简单的看成是原先村委会换个牌子,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社会共同参与意识等还有待完善和提高。由于试点村建设刚刚起步,没有建设成形、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社区让群众参观,群众无法感受到新型社区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加上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广大农户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活习惯,习惯于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尤其是一些 刚建好住房和现有住房条件较好的农户,甚至有抵触情绪。

2、规划不够健全。目前规划成果仍不能指导建设实践。由于规划不到位,规划编制的严肃性无法落实,导致了农村建房出现无序建设势头,非法占地违法建房现象突出,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增加了阻力。

3、资金严重短缺。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投资来源是县城投公司的投入,而板桥村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民群众不很富裕,主要靠农民群众自身筹集解决困难很大,农民建房每户需投入 12—15 万元,根据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大部分农户能够接受的支付能力在 5 万元左右,就是手中宽裕的农户也会习惯性地储备部分资金用于防备生活中的各种风险,而不可能一次性地拿出自己的全部储蓄;财政政策捆绑、项目整合的扶持资金非常有限,难以弥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维持正常运转资金缺口。据测算,建一个 200—300 户的中等社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需要 500—1000 万元,加上社区服务中心、卫生室、文化大院、体育器材等配套设施,需公共投入 1000—1500 万元。

4、土地制约突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只能走增减挂钩路子,但是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指标较少,争取难度很大。再加上社区周边的建筑限制,东边有已建的民房,南边有变电站,因而只能在已规划的区域内合理布局。

5、拆迁难度较大。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拆迁的难度还是很大的,一部分群众对农村社区的建设不理解,担心拆迁后自己的住房问题得不到保障,因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拆迁的难度较大。

三、几点体会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刻感受到,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的一个新课题,抓好农村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内在需求。但农村社区不是村委会的简单翻版,更不是城市社区建设模式在农村的照搬照抄,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必须坚持三条基本原则:即必须以当地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必须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必须把为民办实事摆上突出位置。结合此次调研情况,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做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1、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公开栏、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意义、宗旨和目标,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宣传群众从农村社区建设中得到的实惠,发挥引导示范作用,提高农民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激发他们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热情。

2、健全机构,加强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外地经验,出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成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单位职责,设立办公室,负责农村社区建设的检查指导、总结推广经验等日常工作;红山镇也要相应成立领导机构,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明确主抓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县委政府加强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民政部门业务指导,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乡镇党委政府主抓,村级两委具体实施,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农村社区的领导和指导力度。同时,加强检查考核,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乡镇、村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加大农村社区干部培训力度,利用“一村一名大学生”、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和选派

县乡年轻干部到村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3、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根据各村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际、分类指导的原则,将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村民自治的目标紧密衔接,梯次推进。

4、多方投入,提升成效。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县、乡镇财政每年应为农村社区建设解决一定的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农村社区以奖代补。各部门要统筹使用各项涉农资金,支持农村社区建设。动员村民以自愿投资、义务投劳等形式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捐赠、投资方式兴办农村社区服务项目。建立县、乡镇机关单位和城市社区结对帮扶农村社区建设制度。逐步建立起以各级财政、村集体积累资金投入为主体,以各级涉农资金、单位帮扶投入为辅助,以村民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为补充的农村社区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成效

5、加强监督,严格管理。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严格操作规程和工程质量标准,不能因盲目降低成本、满足群众的购买能力而忽视工程质量。确保群众买着放心、搬着舒心、住着安心。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

6、未雨绸缪,提前思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还将引发农村治理和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社区建成后,几个村集中居住,村级组织如何设置、集体资产如何管理、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如何开展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在社区建设的同时,要提前思考社区管理的工作。建议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社区管理工作的研究,探索社区管理模式,提前培养一批指导社区管理及服务的人才,为新型农村社区的管理蓄积力量。

最后,我们作为一名党校学员,很荣幸能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见证者,提出自己一些浅薄的看法,不当之处,尽请见谅。

第二篇:板桥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南涧县公郎镇板桥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查报告

【概要】作为乡镇干部,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农村工作实际,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面对西南地区百年不遇的干旱,各地都不同程度的暴露出了西部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就南涧县公郎镇板桥村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实际调查对目前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如何做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浅陋建议。

【关键词】板桥村水利基础设施调查报告

频发的旱灾和水灾对农业生产提出挑战、严重的水污染对农民生活和农作物生长带来危害。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内与国际环境的安定。可是面对西南地区大旱给农村带来的触目惊心的灾害,让人不得不思考目前农村水利设施在抵御旱情中所发挥

1的作用,不得不对群众根深蒂固的靠天吃饭的意识,防水害意识远远高于抗旱节水意识,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视不够的意识进行审视。旱灾中暴露出目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数量不少,但标准偏低,基础脆弱,水利设施缺乏、老化和损害严重,造成严重工程性缺水。“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浑身是病,难以为继”的局面,虽然是历史形成的,但这种状况再不改变,不仅不能适应和满足农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重新调查农村水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板桥村基本情况

板桥村委会是南涧县公郎镇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346户1373人,其中彝族人口占90%。全村国土面积24.89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7580亩,人均林地面积12.8亩;耕地面积1125亩,人均耕地面积0.82亩,其中水田200亩,烤烟种植面积300亩;有泡核桃1100亩,茶叶800亩。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52元。

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灌溉沟渠11条,约为20000米,其中岩子头、茶家两个社分别有两条灌溉沟渠,现基本能使用的分别有一条;富家、板桥山无灌溉沟渠;其余村民小组有一条灌溉沟渠,现基本能使用。

2.水窖201个,现能使用的有137个。其中大独木有水窖15个,能使用的5个;小独木有水窖15个,能使用的8个;富家有水窖42个,能使用的30个;小雀吃水有水窖30个,能使用的21个;路苦吗有水窖29个,能使用的27个;岩子头有水窖17个,能使用的7个;茶家有水窖5个,能使用的2个;官家乐有水窖4个,能使用的2个;阿须乐有水窖15个,能使用的10个;板桥山有水窖29个,能使用的25个;岩子脚无水窖。

3.水池8个,现基本可以使用。其中大独木2个,小独木1个,茶家2个,阿须乐1个,岩子脚2个。

4.已使用自来水的村民小组有大独木、小独木、富家、小雀吃、路苦吗、茶家、阿须乐及岩子脚共8个村民小组283户1114人。

三、当前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水灌沟渠不通,水窖畜水功能萎缩。全村现有农灌沟11条,其中,主灌溉沟渠5条,水窖201个,长期处于“啃老”状态,年久失修,现因缺乏资金,修复难度大,所有沟渠、水窖没有发挥效益。

2.2009年10月久旱无雨至今,由于严重干旱,水源干枯,有小独木、富家、小雀吃水、路苦吗、岩子头、官家乐、板桥山共7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困难。有的村民小组虽然有自来水管道,但无充足的自来水供人畜饮用。板桥村委会

2009年播种的1019亩小春已经普遍受灾,其中,轻灾398.2亩,重灾540.9亩,88.9亩。粮食减产138620公斤。泡核受灾800亩,茶叶受灾450亩。

3.水费收不上,水管工作受影响。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国家对农民实行了农业综合补贴,大部份农民都误认为,所有费用只有政府补给不能收取了,因而,对收取水费不理解、不支持,已使用自来水的村民小组无法做到以水费养管道。

4.广大群众对水利设施管护、维修意识不强。一是不少群众都认为水利基础设施管护、维修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在风调雨顺的年景没有危机感,不愿投资投劳进行管护和维修,当旱涝灾情出现时就措手不及,修复难度大。

四、应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强化命脉意识。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必须确保农业生产用水,才能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进而确保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不采取措施解决,势必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强化命脉意识,忧患意识,认真探索新形势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路子,确保农业用水安全,粮食稳产增收,农村稳定。

2.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导致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鼓励和帮助村民建设沼气池、节能灶,使用太阳能,这样可以防止村民对森林乱砍滥伐,有效保护现有森林覆盖率。扶持农户栽种泡核桃,泡核桃种植成效后,既能改善生态坏境,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

3.采取措施强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挖掘社会潜力,组织开展有计划、有措施、有投入、有效果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改造、更新或重建,力争2-3年内基本解决存在问题。

4.组织生产生活自救。动员干部群众,深入村组,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不等、不靠,先解决人畜饮水,再考虑生产用水,努力调整种植结构。多方筹集资金修缮现有破损水窖、灌溉沟渠、水池等水利基础设施。

5.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妥善处理好水费收取问题。水费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有偿服务费,要创新收费机制,寻求好的收费办法,把应收的水费收上,达到以水费养护自来水管道的目的。

综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成因复杂,只有通过深入实际开展调查,实际掌握目前农村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渠道投资、融资机

制;管理上,将专业与农民共同管理相结合;明晰小型水利产权体制,使投资者、所有者、经营者肩负责任和权利;完善“以奖代补”等“奖惩”机制;以规划为龙头,宏观推进,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得以改观,为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保证,切实发挥水利设施对农业的支撑作用。

【参考资料】

1.魏娜主编:《公共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大力增加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发挥农业支撑作用 》,http://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1-14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文/倪杰

3.《21世纪初期中国农村水利发展纲要》

4.新华网《我国掀起新一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高潮》

5.2009两会财经报道《提案四:关于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篇:乡﹡﹡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乡﹡﹡﹡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按照“人口相对集中、产业聚集发展、土地集度利、产ㄟ活ֹ便、基础、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相配套”的原则,我们规划了﹡﹡﹡村新型农村社区,目前正在建设中。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设进度及主要做法

﹡﹡﹡社区目前已建成6排统一设计规划的二层楼房,约占地1.9万平方米,可容纳110户居民入住,另有正在建设中居民楼1栋,2012年8月前将完成建设约0.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达3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已经建成,目前已投入使用。

主要做法是:一是广泛发动,统一思想。6月份,我们召开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动员大会,对上级政策进行学习宣传,组织干部群众到新乡长垣和兄弟乡镇参观学习,切实增强干部群众对社区建设的信心。二是调查研究,征求意见。组织人员对村里进行走访,发放明白纸,按照“群众的事让群众自己做主”的原则,解决群众的疑问,听取他们的建议。1

三是因地制宜,先易后难。﹡﹡﹡村没有进行村庄规划,房屋陈旧,街道混乱,但群众对旧村改造积极性很高,又有县城区东移的优势,我们在﹡﹡﹡村进行了试点,建设了﹡﹡﹡中心社区,目前运行良好。

三、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

1、群众认识不到位,不能大面积拆迁,不能置换土地,现有建设用地缺乏用地指标,办理土地手续复杂。

2、部分群众对社区建设后农具安置、用水、电、取暖等问题存在顾虑。

3、社区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经济基础不平等,有些困难户及弱势群体经济困难,得不到上级资金的扶持,建设资金缺口大,群众上楼资金落实困难。

四、推进措施及建议

1、建立多元化的筹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整合项目和资金;吸引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施工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参与;鼓励村“两委”筹资、村民集资或贷款等方式,参与新型社区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建设格局。

2、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存量。调整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盘活建设用地存量,将农村建设用地和宅基地集中整合后节余的土地,复垦为耕地,其余土地作为土地置换指标,通过增减挂钩方式,置换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土地收益用

于示范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3、根据社区布点统一规划。建议县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大指导力度,依据社区布点情况和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对全县农村社区建设进行统一规划,走典型带动、循序渐进的路子。

4、科学规划指导配套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标准规划新型农村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群众用水、用电、用气、取暖等问题,搞好道路硬化,健全垃圾收集运送、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群众就医、就学、购物、娱乐等服务中心,完善群众生产工具放置和粮食、干柴、车辆等仓储空间。

5、先建后拆推进旧房拆除。进一步调整新型社区建设用地,按照先建后拆的原则,逐步推进旧房拆除工作。把安置工作放在首位,为解决拆迁过程中的各项困难和问题提供组织保障,确保群众生活不因拆迁收到影响。

6、全面统筹推进合村并点。按照“大并小、强并弱”的原则,选择靠近交通要道,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地点进行新型社区建设。按照“乡驻地人口达到一万人以上,其他村庄达到5000人以上”的标准建设多个社区,绝不搞一刀切。

第四篇: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小孟镇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小孟镇,按照“经济主导工业化,农业生产产业化,各项要素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的原则,高度重视,做好结合文章,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把小孟建成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近日,小孟镇政协委员活动组组织7名政协委员听取镇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实地考察镇驻地、史王、张王居民楼建设工地,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小孟镇位于兖州市西北部。全镇东西长13公里,南北宽9公里,总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万亩。辖4个管区,42个行政村,总人口3.9万人。目前,镇驻地、史王、张王、太平,三点一心正在建设中,史王村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完工。

二、做法经验

1、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去年,我们聘请了省建筑大学规划设计院为我镇进行了高标准规划,目前,规划工作已经完成,等待专家评审。根据总体规划,把全镇42个行政村规划成“九点一心”,即海子中心村、苏户中心村、太平中心村、河庄中心村、史王中心村、张王中心村、桑园中心村、吴寺中心村、函丈中心村及镇驻地。42个行政村原村庄占地面积8835亩,通过规划,“九点一心”占地3397.5亩,可节约土地5437.5亩。尤其对镇驻地进行了详细规划,提出了“八村合一”社区化建设方案。目前,这项工程正在实施中,规划后的镇驻地占地1575亩,共设计高层住宅楼180幢,可容纳5688户,2万余人。社区内规划六大功能分区;居住区、文教区、办公区、商贸区、中心区、休闲娱乐区;建文化中心广场一处,占地约8000平方米;集文化、电信、邮政、民政、司法、派出所、计生服务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8000平方米;农贸市场1500平方米;商业门头20000平方米。在住宅楼房设计上,以多层建筑为主,既体现现代化风格,兼顾农民生活习惯,又最大限度的节省投资,节约用地。目前,镇驻地供销社开发建设已经规划完毕,即将启动。

2、坚持政府主导与村民自治相结合。镇党委、政府组织编制社区建设规划,指导监督党支部村委会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组织建设施工。村党支部村委会负责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组织好工程建设。严格决策程序,坚持公开透明,让群众享有规划建设全过程的知情权、参与权。村成立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负责社区建设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目前,我镇史王村居民楼已完成装修,首批居民即将入住。太平、张王、刘李村居民楼正在施工建设中。

3、坚持楼房建设与配套设施建设相结合。我镇始终坚持社区建设不仅只是拆了平房建楼房,重点是要配套完善服务设施,搭建服务平台,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坚持建新与拆旧相结合。建新必须拆旧,原则上先建新楼,后拆旧房,坚决避免搬进新楼不拆旧房的现象。对我镇区域内出现的居民建房,按照有关程序申报,经批准方可进行建设,在规划区内停止新建居民房。规划为社区中心的村制定各村的实施方案,并由镇政府参与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拆平房建楼房、合村并点建社区,逐步形成全镇“九点一心”的总体规划格局。并对新型社区内教育、卫生、群众活动场所等基础

设施一并规划建设。

4、坚持建筑质量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镇党委、政府为确保群众住上安全舒适的楼房,避免“烂尾楼”、“半拉子工程”、“危楼”等情况的发生,严格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包括工程招标、财务、安全、质量等方面全程监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设施务必到位,确保无一例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三、存在问题

1、镇、村资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难题;

2、部分群众对新社区的建设,认识还不到位,存在这样那样的想法,与新型社区建设的步伐存在一定的差距。

3、各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不平衡性。

四、几点建议

1、加大政府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为各村的经济发展起助推器作,巩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村级经济发展;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责任机制,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抓好落实;加强规划引导,从功能上、空间上加以规范和指导,促进全镇新型社区平衡稳步发展。给予一些功能相对较弱、建设任务较重、进度缓慢的新型社区一定的建设资金支持,帮助引导其尽快制定农村新型社区发展的科学规划。

3、加大宣传力度,镇党委、政府要及时地出动宣传车,并通过村级广播等形式,从环境卫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绿化和美化、使群众一步一步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理解。

附:

小孟镇“九点一心”新型社区规划

镇驻地“八村合一”:南门村、沙窝村、体仁村、小孟二村、北门村、后庄村、北安村、后孟村

吴寺中心村:刘李村、前吴村、后吴村、西吴村

桑园中心村:北坡村、后桑村、东桑村、西桑村、贾村 函丈中心村:陈岗村、李桥村、北辛村、南辛村、胡函村、陶函村、刘函村

张王中心村:陈王村、王王村、张王村

史王中心村:白王村、肖王村、史王村

海子中心村:梁村、李海村、王海村

苏户中心村:李堂村、郭户村、李楼村、苏户村 太平中心村:梅营村、侯店村、太平村

河庄中心村:沙庄村、河庄村

第五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近期,xxxxxxxx区政府研究室就如何科学推进xxxx架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是什么

第一,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简单地说,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其核心是人。农民进城不仅要“生存”,更要“发展”;不仅向往宽敞的马路、便捷的交通、优质的教育、优良的住房,而且希望依靠双手创造财富、成就幸福、融入城市,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既要“造城”,建好基础设施,为农民进城创造良好硬件环境;更要“发展”,为进城农民提供充分的创业、就业环境,让他们“进的来、能就业、留得下”。

第二,新型城镇化是“协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圈地造城”,不是一味地让农民“脱脚上楼”,而是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协调的城镇化。只有让新型城镇化进程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过程,让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转变为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推进、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一元化结构,才能形成城乡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体制,让外来常住人口在医疗、教育、养老、失业救济等方面与城市人口享受平等的权利,赋予外来落户人口以完全的“市民权”。

第三,新型城镇化是“转型”的城镇化。城镇化前面冠以“新型”二字,这个“型”,是指转型,就是实现农民变市民的户籍身份转变、生活方式转变,促进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发展、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设施”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必须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推动城镇发展从外延扩张的粗放型向内涵增长的集约型转变。

二、可资借鉴的模式有哪些

一是政府主导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推进方式,能够集中大量的资本、人力和物力,调动多方面资源,在短时间内实现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这也是中国城镇化的主要模式。欧洲以荷兰、比利时等国为代表,亚洲以日本“造村运动”和韩国“新村运动”为代表。特别是韩国的首尔都市圈,一度集中了韩国近一半的人口、近六成的制造业和七成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有代表性的是“天津模式”,政府主导“以宅基地换住房”,先解决搬迁农民的安置问题,然后通过土地集约增值的收益发展产业,解决进城农民就业问题。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力度大、速度快,但往往导致“土地城镇化”,农民合法权益易受侵害,造成“被上楼”、“被城镇化”,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二是市场自由模式。在发达国家城镇化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被严格限制在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角色上。美国是市场经济的典型代表,在城镇化的建设中也坚持市场占主导地位,政府较少进行干预或调控。市场需求成为美国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的兴起成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目前,美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90%。然而,这种过于市场化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导致城镇化出现了自由放任的发展态势,突出表现是过度郊区化、城镇建设无序、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并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是城乡统筹模式。这种模式以大规模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河南模式”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鄂州模式”为代表。“河南模式”以新乡市为例,该市3500多个村合并为900多个新型农村社区,农村社区管理机构、学校、医院、商业服务等一应俱全,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城镇,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鄂州模式”把工业和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推进城乡“七个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充分考虑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尊重了农民的意愿,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但成本高、投入大、周期长。

四是产业带动模式。欧洲发达国家基本上走的是“产业兴市”的道路,国内主要以“广东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代表。广东和温州以中心镇为依托,大力发展家庭工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推动城镇扩张。湖北省也有代表,荆州监利县新沟镇的“福娃模式”走的就是产城融合之路,短短十二年时间,新沟镇建成区面积从2平方公里拓展到7平方公里,城镇居住人口从1.5万人增加到6.4万人。可以说,“福娃”成就了新沟,一家企业带动了一座新城。综合来看,产业带动的城镇化最有后劲、最持久,也是最值得推广的城镇化模式。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如何发力

一是政府主导要“给力”。xx年美国引爆全球金融危机启示人们,政府“有形之手”不可或缺,宏观调控不能削弱。推进新型城镇化也是如此,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实施规划引导,开展顶层设计,推进试点示范。过去,林区一些地方存在先建设后规划、边建设边规划、甚至乱建设无规划的现象,以致建了拆、拆了建,造成很大的浪费。近几年,林区政府在城镇建设方面的“有形之手”发挥得很好,更加注重了规划的高标准和严执行,把握了关键环节,城镇建设呈现“八面玲珑”的鲜明特色,好的做法应持续坚持下去。

二是农民主体增“动力”。新型城镇化是为民造福的伟大事业,过上城市美好生活是农民的良好愿望和迫切要求,归根到底是农民自己的事情。江苏的华西村、浙江的龙港村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方面做得好,政府管住小城镇规划,涉及公益性项目由财政拨款支持,农民“自带干粮”就地城镇化,有效避免征地矛盾,走出了一条自主建设的新路子。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组织和引导农民参加城镇化建设,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三是产业支撑注“活力”。产业是城镇的支撑、城镇的“命脉”。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兴实体”、“兴产业”。我区是旅游区,旅游产业是主导产业,林区党委政府十分注重城镇围绕旅游产业来建设。如木鱼镇依托旅游产业,成长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省级旅游度假区”。松柏镇依托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推进“四化同步”试点建设,打造林海慢城。红坪镇围绕服务旅游成为旅游节点城镇。下谷乡注重发掘土家族旅游文化,结合“双神”国际旅游线路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重镇。大九湖坪阡古镇、红花风情小镇也是围绕旅游产业来打造。

四是增加就业要“加力”。就业是民生之本、活城之源。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农民“进得来、能就业、留得下”,这是城镇化的实质。林区政府要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让每一个农业转移人口都掌握“一技之长”,促进转移农民就地就业、稳定就业、体面就业。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充分调动进城农民创业致富、扎根城镇的热情。

五是绿色生态添“魅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高度重视城镇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xxxx架独特的风光,让城镇融入大自然。红坪镇、木鱼镇、下谷乡先后获得国家环保部授予的“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木鱼镇、大九湖镇荣获国家住建部授予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不动摇,促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让绿色生态价值的魅力充分彰显。

四、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是切忌“重物轻人”。现行的城镇化模式过于重视城市空间拓展,忽视解决转移人口的切身利益问题。新型城镇化不应是人在城镇、家在农村,不应是就业在城镇、保障在农村,也不应是只有物质保障而缺少人文关怀,必须同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过好“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四道坎”,让“戴眼镜的”和“戴安全帽的”、“拿剃头刀的”和“拿手术刀的”都能在城镇有尊严地生活,让城镇成为全体居民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家园。

二是切忌“重近轻远”。哪些地方住人,住多少人,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保持什么样的建筑特色,这些都要求我们开动脑筋,科学设计,切实做到旅游发展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四规有机统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达目标不罢休。要树立“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的观念,充分尊重城镇化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充分考虑区位条件、发展需要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重点解决好旅游、人口、产业的空间布局和整合,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三是切忌“重建轻管”。近年来,由于城市规划、管理和配套服务滞后,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城市病”日益突出。林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建设“一盘棋”,要把空中、地上、地下统筹建设,防止“重建设轻配套”、“重地上轻地下”,防止今天建、明天挖、后天填;必须深层次地考虑居民的细小需求,配套建设停车场、商业网点等;必须“建管并重、重在管理”,以城镇网格化、数字化为手段,完善大城管体制机制,推动城镇管理由“管住人”向“服务人”转变。

四是切忌“重外轻内”。鳞次栉比的高楼、四通八达的交通、便捷周到的服务只是城市的外表,真正让城市具有吸引力的还是其内涵和文化。我们要建成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就要有世界的眼光和胸怀,立足林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基础,从城镇设计、城镇建设到人文涵养,都体现出浓郁的xxxx架地方特色、文化内涵,让xxxx架居民有归属感、幸福感、自豪感,让海内外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下载湖北省英山县红山镇板桥村新型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英山县红山镇板桥村新型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调研报告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调研报告前言:2010年谷歌“益暖中华”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在全国拉开帷幕。我同其他学院共九名同学组成“梦翔”团队,以项目“高校—爱心基地—......

    成山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成山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春节期间,我利用回乡探亲的机会,对成山镇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走访调研。走访过程中,我充分取得了成山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同镇上机关干部一起......

    流山镇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流山镇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流山镇流山村委主任助理秦秋玲 发展小城镇是一项关系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性意义。加快小城镇的发展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的......

    新型社区调研报告,[共5篇]

    新型社区调研报告 四篇 新型社区调研报告 新型社区调研报告 1 随着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核心成果―《沈阳市社区服务现状与功能定位调研报告》的完成,我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然而......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县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社区建设是基层社会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通过调整、强化社区组织,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促进社会进步的重点“工程”。加强社区建设,对于提高群众生......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关于社区建设调研报告2012年是朝阳区进入“新四区”建设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抓住机遇与挑战,认真总结社区的多年来运行的经验与不足加强社区建设,为了进一步探索社区自......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精选合集)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一)社区建设是基层社会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通过调整、强化社区组织,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促进社会进步的重点“工程”。加强社区建设,对......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关于社区建设调研报告2012年是朝阳区进入“新四区”建设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抓住机遇与挑战,认真总结社区的多年来运行的经验与不足加强社区建设,为了进一步探索社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