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党建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社区党建经验汇报材料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己成为新时期增强城市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社区党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夯实基础、创新载体、完善机制、整合资源、服务群众、队伍建设、典型示范等方面狠下功夫,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的有效途径。
一、拓宽思路,创新组织设置,夯实社区党建基础
2000年以来,根据全国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座谈会精神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市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在试点的基础上,从加强社区建设和党的的需要出发,积极构建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构筑党在城市执政的组织基础。
一是创新组织设置。将原有的25个街道党委改建为22个党工委,明确了其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职责和任务。将四区310个居(家)委会调整为128个社区,在三县建制镇新组建了37个社区。截止目前,全市165个社区全部组建了党组织。其中党委2个,党总支23个,党支部140个。社区党组织设置的调整优化,扩大了党的的覆盖面,增强了党的的有效性。
二是建立协调机制。为强化街道(镇)、社区党组织在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中的组织协调能力,普遍成立了由区(县)委、街道(镇)和社区党组织牵头的三级社区党建联席会、研究会、协调会等,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章程》、《规则》,明确了联席会、研究会、协调会的职责、任务等,以共同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为纽带,协调驻区单位,整合社区资源,以党建带共建,以共建促发展。
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在省委组织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借助“星光计划”项目建设,改善了社区党组织的软硬件环境。目前,全市165个社区已配备电脑292台,电教设备147套;已有149个社区有了党员活动室。
二、创新载体,不断完善标准,大力开展创建活动
2000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六个好”街道党工委、“五个好”社区党组织活动的意见》,全面开展了街道、社区党建创建活动。此项的开展,不仅充分发挥了党的建设在巩固基层政权、保持社会稳定、开展群众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大大拓宽了城市党建的领域,为创造富有生机的城市党建新体系积累了经验,形成了“在实践中前进,在推进中加强”的格局。截止去年底,全市已有16个街道党工委达到了“六个好”,53个社区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的创建标准。为不断推广创建活动经验,去年下半年组织召开了全市社区党建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通过展示观摩社区党建先进典型,交流加强社区党建的成功经验,分析查找问题,研究部署改进措施,推动了全市社区党建的深入开展。
在前几年创建的基础上,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座谈会精神,我们对街道社区党组织创建标准和考核办法又进行了修订完善,统一为“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机制好、业绩好和群众反映好”。并已着手组织实施新一轮创建活动。
三、拓展外延,整合社区资源,构筑共建格局
为有效地依托社区资源优势,形成党建合力,共同探索一条“资源共享、相互联动、共同发展”的社区党建新路子,2003年我市制定下发了《关于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意见(试行)》,通过完善协调机制,有效整合社区资源,不断增强社区的整体服务功能。
一是通过组织载体整合社区资源。在各街道进一步健全完善辖区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或联席会议,发挥街道党工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形成党在社区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确保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二是通过活动载体整合社区资源。协调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增强驻区单位的共建意识。目前已有150余个省、市、区(县)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成了共建对子,并已初见成效。以社区群众为主体,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开展了“社区为人人、人人为社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扩大党的群众影响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仅加强了社区与驻区单位、驻区各单位间的沟通与联系,而且丰富了社区党建的内容。
三是通过物质载体整合社区资源。通过党建协调委员会动员和组织辖区学校、医院、服务中心等单位的硬件设施向社区群众开放,真正做到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的区域性党建合力。
四、健全体系,搭建服务平台,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几年来,我市坚持把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服务群众做为社区党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重点,延伸领域,创新载体,不断推动社区服务上水平。
一是注重构建社区服务体系。去年以来,市、区(县)两级共投入资金1350万元,在75个社区已建成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分别建立了便民小超市、饭馆、干洗店、粮油店、花卉市场、幼儿园等服务设施。建立了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站,对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开展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安置就业等社会化服务。
二是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广泛开展了便民利民、救助保障、医疗保健、计生服务、普法维权、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10个系列,30多项社区服务活动。以“警务进社区”为主要内容,在全市建成社区警务点93个,警务室45个,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初步形成。工商、就业、文化、工、青、妇等部门分别结合各自职能,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功能逐步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五、提高认识,适应形势需要,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党员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省市关停并破国有、集体企业先后已有10000余名离退休和下岗失业职工党员转入社区,使我市起步不久的社区党建,特别是党员教育管理面临巨大挑战。鉴于这一情况,我们统一建立了全市纳入社区管理党员台帐。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的暂行办法》,按照属地管理、归口管理和动态管理的原则,对离退休和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等纳入社区管理作出了具体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结合贯彻落实全省发展党员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会议精神,一是制定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施意见》、《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管理暂行办法》和《退(离)休干部职工党员管理办法(试行)》,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党员管理。二是决定从近期开始,利用半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流动党员梳理,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理顺党员关系,强化科学管理,努力探索与新的经济社会特点相适应的有序、有效、有力的党员管理新方式。三是拟在市、区(县)以及市人才交流中心、劳动力市场设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构建全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有效网络,逐步形成对流动党员管理的合力。
六、创新思路,开展“双联双管”,发挥在职党员作用
为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地加强和改进对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全面开展了在职党员参与居住地社区建设与服务的活动。
一是建立报到登记制度。制定下发了《关于在职党员参与居住地社区建设与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试行)》,向市属各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发放2万余份“致在职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并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提高各单位和在职党员的参与意识;召开了全市在职党员参与居住地社区建设和服务活动动员大会,明确参与渠道和具体办法。截止目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率达80以上。同时,部分省属单位也积极响应,主动配合,形成了的较好的参与氛围。
二是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后,各社区党组织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行业特点和爱好、服务意愿,根据各自实际,成立形式多样的在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联动站等,加强对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服务的有效管理。
三是建立社区活动制度。按照“适宜、适时、适度”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创新活动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服务活动。今年“七一”前夕,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万名在职党员奉献社区日”活动。全市13000余名在职党员统一佩带“共产党员”胸章,走上街道,走进居民小区和居民家中,广泛开展医疗保健、义诊、修理、治安防范、法律热点问题咨询,帮助困难户、孤寡老人排忧解难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好评。
四是建立表现评价制度。健全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机制,通过建立在职党员三卡(基本情况登记卡、参与社区建设与服务活动记录卡、活动情况反馈卡)等,提高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从今年开始在年度民主评议党员中,增加了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的内容,形成对在职党员教育管理的合力。
七、提升素质,选好配强班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在加强社区党建中,我们始终遵循抓好社区建设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抓好社区党的建设,关键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原则,从2001年开始,不断对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进行优化调整,使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一是调整结构,优化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干部队伍。通过确定岗位目标任务,解决不适应的社区干部不想退的问题。通过选派、公开招聘等方式,选配较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截止目前,全市共选拔、招聘社区干部661名。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3.1岁,中专(高中)以上学历的已占总数的91.4。
二是加强培训,提高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适应能力。采取赴外地考察学习,示范引导和集中培训等办法提升社区党组织书记素质。2001年以来,市、区(县)两级共举办各种社区干部培训班近20次,培训1900多人次。仅市委组织部就举办了两期社区党支部书记赴外考察学习班,并对四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部轮训了一遍。通过狠抓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为社区注入了生机活力,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八、以点带面,加强分类指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社区党建内涵,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龙头作用,围绕提升社区党建档次,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今年开始,我们紧紧抓住创建社区党建示范点工程这个重点,着力培养社区党建新亮点。
一是认真筛选示范对象。为了选好示范点,在层层推荐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四区三县,认真摸排考核,通过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办法,确定了5个各具特色的社区作为市级党建示范点,重点培植。
二是明确示范目标。对示范点社区,明确要求发挥好四个方面的示范作用。即:拓宽渠道,在开辟社区阵地上做示范;完善规章制度,在社区党员规范化管理上做示范;强化社区服务,在推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上做示范;重视教育培训,在建设高素质社区干部队伍上做示范。
三是“一区一品”创特色。在坚持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各示范点社区在地理位置、历史传统、人口素质和基础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突出各社区的特点,围绕学习型、科普型、文化型、体育型、健康型、便民型的新型社区建设,逐步形成“一区一品”的特色。
四是市、区(县)联手共建。在抓好市级示范点的同时,按照抓典型、树立导向,抓培育、促进辐射,抓推广、带动发展的思路,要求各区(县)参照市级示范点的要求和标准,抓好本级党建示范点的建设。通过市、区(县)两级联手,不断推进社区党建的规范化发展,不断推进社区党的建设。
近几年来,我市在实施城市化战略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推进社区党建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今后的中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全委会精神,牢牢把握新形势下社区党建的新特点新要求,把社区党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以服务群众为重点,进一步拓宽和丰富社区党建的内涵,探索和健全社区党的活动载体,建立社区各类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新机制,增强党的群众的有效性,提高党领导社区的能力,真正形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打牢党在城市社区的执政基础.《社区党建经验汇报材料》来源于网,欢迎阅读社区党建经验汇报材料。ycz、共同发展的区域性党建合力。
四、健全体系,搭建服务平台,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几年来,我市坚持把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服务群众做为社区党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重点,延伸领域,创新载体,不断推动社区服务上水平。
一是注重构建社区服务体系。去年以来,市、区(县)两级共投入资金1350万元,在75个社区已建成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分别建立了便民小超市、饭馆、干洗店、粮油店、花卉市场、幼儿园等服务设施。建立了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站,对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开展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安置就业等社会化服务。
二是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广泛开展了便民利民、救助保障、医疗保健、计生服务、普法维权、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10个系列,30多项社区服务活动。以“警务进社区”为主要内容,在全市建成
第二篇:社区党建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己成为新时期增强城市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社区党建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夯实基础、创新载体、完善机制、整合资源、服务群众、队伍建设、典型示范等方面狠下功夫,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拓宽思路,创新组织设置,夯实社区党建基础
XX年以来,根据全国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市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在试点的基础上,从加强社区建设和党的工作的需要出发,积极构建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构筑党在城市执政的组织基础。
一是创新组织设置。将原有的25个街道党委改建为22个党工委,明确了其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职责和任务。将四区310个居(家)委会调整为128个社区,在三县建制镇新组建了37个社区。截止目前,全市165个社区全部组建了党组织。其中党委2个,党总支23个,党支部140个。社区党组织设置的调整优化,扩大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增强了党的工作的有效性。
二是建立协调机制。为强化街道(镇)、社区党组织在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中的组织协调能力,普遍成立了由区(县)委、街道(镇)和社区党组织牵头的三级社区党建联席会、研究会、协调会等,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章程》、《规则》,明确了联席会、研究会、协调会的职责、任务等,以共同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为纽带,协调驻区单位,整合社区资源,以党建带共建,以共建促发展。
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在省委组织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借助“星光计划”项目建设,改善了社区党组织的软硬件环境。目前,全市165个社区已配备电脑292台,电教设备147套;已有149个社区有了党员活动室。
二、创新载体,不断完善标准,大力开展创建活动
XX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六个好”街道党工委、“五个好”社区党组织活动的意见》,全面开展了街道、社区党建创建活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充分发挥了党的建设在巩固基层政权、保持社会稳定、开展群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大大拓宽了城市党建工作的领域,为创造富有生机的城市党建工作新体系积累了经验,形成了“在实践中前进,在推进中加强”的工作格局。截止去年底,全市已有16个街道党工委达到了“六个好”,53个社区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的创建标准。为不断总结推广创建活动经验,去年下半年组织召开了全市社区党建工作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通过展示观摩社区党建工作先进典型,总结交流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分析查找问题,研究部署改进措施,推动了全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总结前几年创建工作的基础上,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党的xx届四中全会和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我们对街道社区党组织创建标准和考核办法又进行了修订完善,统一为“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和群众反映好”。并已着手组织实施新一轮创建活动。
三、拓展外延,整合社区资源,构筑共建工作格局
为有效地依托社区资源优势,形成党建合力,共同探索一条“资源共享、相互联动、共同发展”的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XX年我市制定下发了《关于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意见(试行)》,通过完善协调机制,有效整合社区资源,不断增强社区的整体服务功能。
一是通过组织载体整合社区资源。在各街道进一步健全完善辖区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或联席会议,发挥街道党工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形成党在社区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确保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六、创新思路,开展“双联双管”,发挥在职党员作用
为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地加强和改进对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全面开展了在职党员参与居住地社区建设与服务的活动。
一是建立报到登记制度。制定下发了《关于在职党员参与居住地社区建设与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试行)》,向市属各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发放2万余份“致在职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并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提高各单位和在职党员的参与意识;召开了全市在职党员参与居住地社区建设和服务活动动员大会,明确参与渠道和具体办法。截止目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率达80以上。同时,部分省属单位也积极响应,主动配合,形成了的较好的参与氛围。
二是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后,各社区党组织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行业特点和爱好、服务意愿,根据各自实际,成立形式多样的在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联动站等,加强对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服务工作的有效管理。
三是建立社区活动制度。按照“适宜、适时、适度”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创新活动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服务活动。今年“七一”前夕,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万名在职党员奉献社区日”活动。全市13000余名在职党员统一佩带“共产党员”胸章,走上街道,走进居民小区和居民家中,广泛开展医疗保健、义诊、修理、治安防范、法律热点问题咨询,帮助困难户、孤寡老人排忧解难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好评。
四是建立表现评价制度。健全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机制,通过建立在职党员三卡(基本情况登记卡、参与社区建设与服务活动记录卡、活动情况反馈卡)等,提高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从今年开始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增加了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的内容,形成对在职党员教育管理的合力。
七、提升素质,选好配强班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在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中,我们始终遵循抓好社区建设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抓好社区党的建设,关键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原则,从XX年开始,不断对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进行优化调整,使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一是调整结构,优化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干部队伍。通过确定岗位目标任务,解决不适应的社区干部不想退的问题。通过选派、公开招聘等方式,选配较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截止目前,全市共选拔、招聘社区干部661名。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3.1岁,中专(高中)以上学历的已占总数的91.4。
二是加强培训,提高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适应能力。采取赴外地考察学习,示范引导和集中培训等办法提升社区党组织书记素质。XX年以来,市、区(县)两级共举办各种社区干部培训班近20次,培训1900多人次。仅市委组织部就举办了两期社区党支部书记赴外考察学习班,并对四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部轮训了一遍。通过狠抓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为社区工作注入了生机活力,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八、以点带面,加强分类指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社区党建工作内涵,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龙头作用,围绕提升社区党建档次,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今年开始,我们紧紧抓住创建社区党建示范点工程这个重点,着力培养社区党建新亮点。
一是认真筛选示范对象。为了选好示范点,在层层推荐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四区三县,认真摸排考核,通过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办法,确定了5个各具特色的社区作为市级党建工作示范点,重点培植。
二是明确示范工作目标。对示范点社区,明确要求发挥好四个方面的示范作用。即:拓宽工作渠道,在开辟社区工作阵地上做示范;完善规章制度,在社区党员规范化管理上做示范;强化社区服务,在推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上做示范;重视教育培训,在建设高素质社区干部队伍上做示范。
三是“一区一品”创特色。在坚持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各示范点社区在地理位置、历史传统、人口素质和工作基础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突出各社区的特点,围绕学习型、科普型、文化型、体育型、健康型、便民型的新型社区建设,逐步形成“一区一品”的特色。
四是市、区(县)联手共建。在抓好市级示范点的同时,按照抓典型、树立导向,抓培育、促进辐射,抓推广、带动发展的工作思路,要求各区(县)参照市级示范点的要求和标准,抓好本级党建示范点的建设。通过市、区(县)两级联手,不断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发展,不断推进社区党的建设。
近几年来,我市在实施城市化战略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全委会精神,牢牢把握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把社区党建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以服务群众为重点,进一步拓宽和丰富社区党建工作的内涵,探索和健全社区党的活动载体,建立社区各类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新机制,增强党的群众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党领导社区工作的能力,真正形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打牢党在城市社区的执政基础.
第三篇:社区党建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社区党建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己成为新时期增强城市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社区党建工
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夯实基础、创新载体、完善机制、整合资源、服务群众、队伍建设、典型示范等方面狠下功夫,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拓宽思路,创新组织设置,夯实社区党建基础
2000年以来,根据全国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市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在试点的基础上,从加强社区建设和党的工作的需要出发,积极构建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构筑党在城市执政的组织基础。
一是创新组织设置。将原有的25个街道党委改建为22个党工委,明确了其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职责和任务。将四区310个居(家)委会调整为128个社区,在三县建制镇新组建了37个社区。截止目前,全市165个社区全部组建了党组织。其中党委2个,党总支23个,党支部140个。社区党组织设置的调整优化,扩大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增强了党的工作的有效性。
二是建立协调机制。为强化街道(镇)、社区党组织在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中的组织协调能力,普遍成立了由区(县)委、街道(镇)和社区党组织牵头的三级社区党建联席会、研究会、协调会等,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章程》、《规则》,明确了联席会、研究会、协调会的职责、任务等,以共同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为纽带,协调驻区单位,整合社区资源,以党建带共建,以共建促发展。
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在省委组织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借助“星光计划”项目建设,改善了社区党组织的软硬件环境。目前,全市165个社区已配备电脑292台,电教设备147套;已有149个社区有了党员活动室。
二、创新载体,不断完善标准,大力开展创建活动
2000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六个好”街道党工委、“五个好”社区党组织活动的意见》,全面开展了街道、社区党建创建活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充分发挥了党的建设在巩固基层政权、保持社会稳定、开展群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大大拓宽了城市党建工作的领域,为创造富有生机的城市党建工作新体系积累了经验,形成了“在实践中前进,在推进中加强”的工作格局。截止去年底,全市已有16个街道党工委达到了“六个好”,53个社区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的创建标准。为不断总结推广创建活动经验,去年下半年组织召开了全市社区党建工作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通过展示观摩社区党建工作先进典型,总结交流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分析查找问题,研究部署改进措施,推动了全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总结前几年创建工作的基础上,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我们对街道社区党组织创建标准和考核办法又进行了修订完善,统一为“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和群众反映好”。并已着手组织实施新一轮创建活动。
三、拓展外延,整合社区资源,构筑共建工作格局
为有效地依托社区资源优势,形成党建合力,共同探索一条“资源共享、相互联动、共同发展”的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2003年我市制定下发了《关于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意见(试行)》,通过完善协调机制,有效整合社区资源,不断增强社区的整体服务功能。
一是通过组织载体整合社区资源。在各街道进一步健全完善辖区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或联席会议,发挥街道党工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形成党在社区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确保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二是通过活动载体整合社区资源。协调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增强驻区单位的共建意识。目前已有150余个省、市、区(县)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成了共建对子,并已初见成效。以社区群众为主体,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开展了“社区为人人、人人为社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扩大党的群众工作影响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仅加强了社区与驻区单位、驻区各单位间的沟通与联系,而且丰富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内容。
三是通过物质载体整合社区资源。通过党建协调委员会动员和组织辖区学校、医院、服务中心等单位的硬件设施向社区群众开放,真正做到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第四篇:社区党建工作经验
望江西路社区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望江西路社区地处合肥市南部城市发展特别活跃区域,辖区面积0.86平方公里,3983户,12449人,设2个党总支,6个支部,党员780名,其中离退休党员732人。近年来,社区党委按照区、街党委和领导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夯实党在社区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为城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特色理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出发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升了社区党建工作水平。回顾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的社区党建工作,我们突出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班子,强队伍,让广大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内聚力、向心力
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先争优活动中,着力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团结有力的社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增强了党组织的内聚力和向心力。
首先,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望江西路社区地处繁华地带,辖区老企业多、老退休职工多、困难户多,退休党员占94%。为有效将全体党员组织起来,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辖区党组织进行了调整,党委班子成员逐一帮助每个总支、支部按照党章要求将每一名党员均纳入到明确的支部和小组,重组设立了2个总支、6个支部;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三有一化”的要求,成立了一站式社区事务服务中心,并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结合工作人员的特点,将社区承担的总任务分解成六块,规定办事
流程,明确工作责任和标准,积极投身街道“灯盏工程”活动中,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发挥“比、学、帮、赶、超”的能动力和党组织“细胞”的活力,努力营造组织强起来、党员带起来、群众跟上来的良好氛围。在社区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共设立公开办事指南及政策问答9册,公开内容20多项,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辖区居民满意度也有很大提高。
其次,强化班子自身建设。我们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首位,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全过程,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密联系班子成员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执政能力“五大建设”实际,查摆问题,研究制订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了社区议事和决策制度,增强了班子的团结和活力。建立了班子成员联系网格工作制度,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单位、生活区了解民意,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水平。同时,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高品位的社区干部队伍,我们充分利用新录用大学生在文化和科技知识方面的长处,开展互帮互学活动,老同志向新同志传授工作经验,新同志帮老同志手把手学会办公自动
化设备,不仅提高了工作水平,还加深了同志们之间的感情。再次,搭建党员活动舞台。通过建立党员活动室、流动党员服务站、党员责任区等活动阵地,以及开展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一帮一”、“为党旗增辉、为社区奉献”、“帮贫困、聚民心”等一系列活动,组织党员投身社区建设,在社区形成了“党员带头、人人参与”的良好风尚。去年以来,共组建“一帮一”结对帮困扶贫组8个,为孤寡老人购物一百余件,走访慰问困难户100余次;党员志愿者
服务队伍2支,有16名无职党员上岗参与设岗定责活动。党员在社区建设中思想上的导向作用、服务上的带头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辖区老党员,现年75岁的沙惟云老人退休以后一直不忘发挥余热,积极主动为社区建设尽力献策,《合肥晚报》曾以“莫道桑榆晚,余热献社区”为标题报道了她的先进事迹。
二、抓服务,上水平,让居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得到最大实惠,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吸引力
我们始终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精心构建社区服务网络,切实解决居民实际问题,让居民群众成为社区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增强了党组织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第一、构建社区服务网络。社居委在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通过街道的大力支持,投资 多万元,对办公场所进行彻底改造,开通了服务热线,为便民需求提供“三全式”(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式)服务;同时,结合老旧小区的客观实际,帮助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规范化改造,提高了服务水平;协调辖区单位,实现资源共享;方便了居民群众,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
第二、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我们始终坚持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来抓,在辖区内大力开展“三能”(提高社区干部就业服务能力、下岗人员就业创业能力和进城农民务工经商能力)建设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主动联系创业服务中心、再就业技能培训学校,配合开展再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去年以来,共帮助100余人联系参加培训,推荐下岗失业人员60余人重新上岗。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建立了劳动力资源库,并与12个辖区民营企业建立了劳动力供求网络,及时为下岗失
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同时,鼓励和引导下岗人员兴办社区服务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下岗职工葛宜山,在社区的帮助下,创办了合肥安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不仅改变了部分老旧小区无“物业”的困境,而且还带动了15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实现了就业、居民生活环境、企业利益共羸的良好局面。
第三、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在抓好社区就业服务的同时,我们还把社区服务的领域延伸到社会公益事业。一是大力实施社区环境。在辖区内全面实行“门前三包”、垃圾袋装责任制,每月组织两次对单位、门店“门前三包”及单位、庭院“门内达标”进行检查,整顿“四占十乱”现象;有效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先后组建保洁突进队150余人次,突进垃圾清运组170余人次,铲除牛皮癣二千余处。二是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经常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与辖区14个单位和商业网点签订了综治责任状。同时,组织开展了经常性的法律教育和咨询,共开展法律咨询10余次,调解民事纠纷23起,成功率达100%。
三、抓协调、聚合力,让社会各方在社区建设中贡献力量,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渗透力
为了有效地把党的工作和党的活动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我们不断创新领导方法和工作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领域,积极协调各方利益,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1、建立多方参与机制。我们坚持以社区党建统领社区各项工作,建立了多方参与、资源共享、有效互动的工作机制。社区成立了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实现党对辖区内各个
领域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同时,健全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事务协商委员会、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等广泛参与机制,充分调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性,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驻区单位党组织广泛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2、开展社区集中共建。在区、街两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利用共建城市社区的相关政策,抢抓机遇,及时把社区中亟待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梳理出来,积极动员和协调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共建。在共建单位的帮扶下,我们群策群力,争取共建资金90余万元,解决了多年来制约社区发展的办公和服务设施用房问题。共建,不仅改善了社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而且增强了驻区单位、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
3、浓厚社区文化氛围。成立了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组长,辖区单位共同参与 的“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形成社区统一组织协调、辖区单位积极配合、志愿者积极参与、全社区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和领导机制。我们通过整合辖区内各类学校、文化活动场所、体育设施等文体资源,搭建每个单位、每个市民都能参与的活动舞台,每年组织举办2场多个辖区单位参与的文艺汇演,开展1次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去年以来,我们还组织开展了“科学发展观”进社区'五老'宣讲团宣讲会“、”双休日学习课堂“、”社区学习超市“、”社区理论演讲和咨询会"等群众性学习活动;组建了合唱团、舞蹈队、秧歌队、陈式太极拳表演队等文体队伍12支,做到月有广场文体自演、季有庭院文体自乐,年有辖区文体赛事,节有欢歌庆典。舞蹈队坚持每晚在印象西湖广场排练演出,参与的居民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激情
飞跃,场面十分热闹,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社区文化活动,既展示了社区居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理想的内心世界,又成为党联系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一年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对照街道党工委对我们的要求,无论在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上,还是在活动开展的灵活性上都有明显的不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上下工夫,在完善组织建设健康发展上见成效;在不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上下工夫,在带领一班人服务居民质量上见成效。振奋精神,努力把望江西路打造成文明社区、和谐社区。
2011年8月23日
第五篇:社区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突破难点整体推进
不断开创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中共嫩江县委员会近年来,县委紧紧抓住实施城镇化战略这一有利契机,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结合工作实践,拓宽思路,大胆创新,努力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全县社区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的深入发展。
一、加强
领导,健全机制,着力夯实社区党建工作基础
多年来,县委始终把社区党建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摆上县委中心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强化领导,突出“三个到位”,夯实了社区党建工作基础。
1、澄清模糊认识,思想统一到位。城镇行政区划调整之前,嫩江镇党委和街道社区党总支部的大部分干部都普遍存在着社区党建不是工作重点,抓不抓无关紧要的思想,甚至个别领导也存在着社区工作就是居民工作,有主管党委,没有必要上升到县委行为的模糊认识。如何转变这种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模糊认识,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就成为了摆在县委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县委通过“四条腿齐步走”的办法,从上至下逐步统一了社区党建与机关党建、农村党建同等重要的思想。一是县委多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和分析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确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二是由分管社区党建工作的县委领导带队到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参观学习先进经验。三是请省、市有关专家到嫩江举行有关党建理论演讲和干部培训,提高广大干部理论认识水平。四是由县委和嫩江镇分别主持召开不同单位代表和不同社会层面代表参加的讨论会。通过这样一系列举措,大家澄清了模糊认识,思想也得到了高度统一。
2、完善组织体系,领导功能到位。形成共识后,2003年11月县委决定,将原有的51个居民委重新调整划分为17个社区委员会,撤消了街道党总支部和街道办事处,成立了街道党工委,由嫩江镇党委直接对社区居委会、街道党工委直接对社区党支部从宏观上进行管理,赋予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等多方面职能,同时根据党员的分布状况,调整原来的居民委党组织设置,同步组建了社区党支部,实现了“一社区一支部”的目标。县委又先后制发了《嫩江县社区建设三年规划(2003—2005)》和《嫩江县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主管副书记为副组长,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总工会、民政局等部门为成员的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还专门制定了《党员处级领导干部抓社区党建联系点工作责任制》等工作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了每个社区都有一名党员县处级领导干部包扶。同时为每名党员处级领导干部都确立了一名局级社区党建联系点联络人,确保工作上下对接,渠道顺畅,促进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
3、健全工作机制,制度保障到位。县委统一制定和完善了《社区党支部集体决策制度》、《社区党支部书记职责》、《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制度》《社区工作考评机制》等13项党建工作制度,社区党组织还建立健全了监督制约机制,实行了党政“一把手”联席会制度。工作中,做到了党建工作同各项业务工作重视程度一样,投放力量一样,考核激励一样。同时对社区居民自治、社区决策议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社区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制度建设。加大了社区工作民主决策力度,社区党工委成立了由社区党组织牵头,驻区有关单位基层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各个社区也相应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等组织协调机构,定期召开协调委员会会议和联席会会议,通报共建情况,协调共建事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共同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特别是通过实行工作报告制度,定期向辖区单位党组织、社区党员以及居民代表报告工作,接受评议和监督,从而增强了辖区单位党组织主动参与社区共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也使各社区党组织树立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意识。
二、立足实际,突破难点,全力解决社区党建工作薄弱环节
县委根据社区党建工作的实际工作特点,针对社区办公无场所、无经费、社区干部素质偏低、工资待遇难以兑现等制约社区党建工作开展的重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整合社区资源,着力解决社区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促进了社区党建工作扎实深入的开展。
1、配齐配强社区党务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借助城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利契机,县委在撤并街道党总支部和办事处的同时,采取原有街道党总支部书记和办事处主任中高素质、能力强的留任一部分、在嫩江镇党委选派一部分优秀的年青干部的办法,配齐配强了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主任,使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主任全部由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干部担任,保证了社区党政一把手优中选优。原有街道其他干部也在全部解聘后,推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并通过层层筛选,严格选拔,将其中优秀人才都充实到了社区其它工作岗位,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