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社区迎检资料:社区2011年宣传思想与理论普及教育工作计划
×××社区党总支2011年
宣传思想与理论普及教育工作计划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的收官之年。社区宣传思想与理论普及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战略,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深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为抓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着力提升社区思想理论宣传水平和党员群众思想政治素质,为社区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舆论基础。
一、强化思想理论学习,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1.加强社区工作者思想政治建设,增强理论能力和政治素养。以党总支理论学习为龙头,以社区居委会班子成员和社区工作者为重点,以提高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着力点,深入学习马列主义经典理论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集中一段时间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向社区党员和专职工作者推荐重点书目,组织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完善党总支理论学习管理制度,精心安排学习内容,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学习载体,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实效性。把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健全评优机制,提升调研水平,推动理论成果转化。
2.加强政治理论宣传,实现经典理论的大众化。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紧紧围绕学习科学发展观和落实“十二五”规划等重大主题,有计划地组织党员、专职工作者开展理论学习和研讨活动。争取内外资源,建立社区党建宣传方面的专家师资库,深入辖区、学校、企业开展基层宣讲活动。发挥社区市民学校的作用,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建立社区网络平台,开设理论学习专栏,扩大理论宣传影响力。
3.做好理论实践研究,加大调研成果的转化力度。重新修订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章程,调整研究会组成人员,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充分发挥研究会的理论研究作用。结合社区中心工作和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创新调研工作思路,明确社区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同志的调查研究重点和调研课题,力争在社会建设、非公党建、公共服务、平安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调研成果。
二、加强宣传舆论引导,为社区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1.精心策划重大主题宣传活动,优化社区宣传环境。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积极发挥区内外新闻媒体资源的作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更好地服务地区中心工作。全面准确地把握×××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总支的工作思路,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和谐×××、促进社区和谐,开展有针对性地专题宣传,积极反映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先进典型。围绕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社区平安创建和深化基层党的建设等主题,与街道科室、社区各部门密切配合,策划有影响力的宣传报道,提升社区对外影响力和认知度。结合建党90周年等重大政治活动,以及区人大和区委换届选举的政治工作,认真做好静态宣传环境布置。深入做好和谐社会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方面的新闻选题策划,组织深度报道,积极在省、市、区级媒体上宣传社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2.围绕社会和谐建设,加强舆情监督和舆论引导。坚持从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入手,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引导,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突的快速反应能
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强化对重点群体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社会舆情收集引导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及时掌握舆情动态,为社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坚持把镜头对准群众,把版面留给党员模范,充分报道广大党员群众构建和谐的生动实践和先进典型。
3.注重新兴媒体建设,进一步提高社区网站质量。发挥网络媒体等新兴传播阵地作用,充分利用区政府网站宣传社区中心工作和文明创建成果。注重研究网络文化动向,主动了解网民的思想动态。强化社区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工作。培养社区网络监督志愿者队伍,发动党员群众利用网络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提高舆论引导力度。继续完善社区网络平台的栏目和内容,实现网站管理的精细化。
三、深化文明创建,全面提升社区文明水平
1.丰富发展社区公益日,不断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创新社会动员方式,动员社会单位职工参与辖区文化和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公益日活动凝心、聚力的作用。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把开展公益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利用春节、端午节、“七一”、“八一”、中秋节和重阳节等重大节庆日,以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为重点,利用文化广场、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举办文艺晚会、歌咏比赛、书画作品展等系列文化活动。加强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适时组织党员和社区群众开展红色旅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形势政策教育,继续举办红色经典传承活动,广泛开展“红歌大家唱”活动。
2.健全群众文化活动载体,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全过程。突出抓好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宣传。坚持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开
展“孝老爱亲”评比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区文明小使者”、“文明示范家庭”评选主题活动,开展优秀童谣推广传唱活动。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做好校外教育。深入开展“做文明有礼的×××人”等活动,持续开展礼仪、环境、秩序、服务、观赏、网络六大文明引导行动,巩固文明建设成果。认真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工作,高标准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3.推动社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用先进文化引导社区和谐建设。大力发展家庭文化、青少年文化和社会文化,全面提升创建工作的文化底蕴。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培养文艺创作人才和文化艺术人才,形成一支梯次配备的群众性文艺队伍。从文化融合入手,进一步将社区文化的延伸到楼宇、家庭,通过建立楼宇和家庭特色才艺展示交流平台,打造和谐的邻里关系。通过社区远程教育和文化共享工程等载体,面向社区居民和社会单位开展宣传舆论引导工作。发掘和培育文化社区和文化名人等文化资源,逐步建立社区文化产业体系。整合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等多支队伍资源,尽快启动志愿者协会组织在区民政部门的注册工作,推动志愿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
四、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宣传工作者素质和能力
1.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制定宣传工作者培训计划,认真做好宣传人才培养和指导工作,争取市区优秀人才项目支持,加强社区年轻宣传专干的培养工作,采取引进来、走出去和举办宣传培训班等措施,着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摄影摄像写作能力。
2.加强工作引导,激励宣传工作者成长。以社区党建为重点,以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创新型工作者队伍为目标,全面加强党员、专职工作者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
落实《街道新闻信息工作考核细则》,明确社区负责同志和宣传通讯员的宣传工作职责,定期通报社区的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并兑现奖励。加强宣传专干之间的横向联系,强化宣传部门与社区的联系,掌握社区的工作动态,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3.夯实基础工作,推动基层党的建设。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社会领域党建,积极探索面向社区和社会单位党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措施。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宣传主题教育。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党建活动,着力加强社区“两委班子”的政治学习、理论教育和廉政教育,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2011年,社区党总支宣传思想与理论普及教育工作将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和中央宣传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街道党工委和社区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努力为社区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社区党总支2011年2月22日
第二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社区迎检资料:社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社区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为加快社区建设步伐,提高社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发挥社区在构建社会和谐,缓冲社会矛盾方面中积极作用。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省和市对制定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的意见,制定《×××社区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社区建设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社区认真实施《×××社区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社区建设得到较快发展。
1、社区组织体系初步健全。在合理界定社区规模的基础上,以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重点,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的办法,选聘社区专职工作者。并根据社区规模和党员人数建立健全了社区党组织,确保社区党组织在社区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2、社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十一五”期间,社区建立了民政救助站,劳动和社会保障站和计生工作服务站,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社区服务对象已从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逐步扩展到全体社区居民;服务内容从社会救助延伸到就业服务、卫生和计划生育、社区治安、文化教育和体育、便民利民等领域。
3、社区自治健康有序。按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工作要求,社区自治稳步发展。2007年,2010年,依法组织了×××第二届、第三届城市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两次换届选举均采取“三推一选”的方式进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城市社区居委会普遍建立健全了各工作委员会和工作制度,居民代表会议的决策程序规范,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运作态势良好。
4、社区硬件设施再上新台阶。经区、街道两级政府共同配合,加大投入,社区硬件设施实现了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社区的办公面积、活动和服务用房面积均已达标,办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5、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待遇提高。按照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工资福利不低于当地城镇职工的年平均收入水平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对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进行了2次上调,目前工资福利标准,处于我市社平工资水平。
6、和谐小区创建成果显著。按照标准,严格要求,典型引路,扎实推进的原则,辖区和谐小区创建工作成绩斐然。
此外,“十一五”期间,在我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社区建设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
社区建设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与人民群众对社区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一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社区层面还有待提高,社区服务设施数量不足,功能单一,总体水平不高等问题还有待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完善。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现代化城市建设要求,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以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强化社区功能,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充分动员社区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社区居民等一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3、权责统一,管理有序。明确社区组织的职责与权利,逐步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改进社区管理与服务,寓管理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在社区内继续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三、总体目标
适应现代城市社区理念和管理体制要求,基本形成组织健全,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便利、环境优美、文化繁荣、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区。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积极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组织党员和社区居民完成社区所担负的各项工作任务,支持和保障社区居委会履行职责、依法自治。
——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针对性地做好社区居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调动社区各单位党组织和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的党建工作新机制。
(二)不断完善社区自治
——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组织的职能,继续实行社区居委会成员直选制度,“十二五”期间,社区居委会成员直选率达100%,社区居民参选率达90%以上。
---对现有社区进一步优化,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社区居委会规模控制在1000—3000户。
——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的职责定位,认真贯彻《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政府有关部门不应将由自身承担的行政性工作摊派给社区。理顺社区自治组织与政府派出机构及政府部门的关系,使社区居委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社区建设上来。
——改善社区居委会办公条件,每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服务用房从现有385平方米逐步增加到500平方米,有一定规模的图书室,每个图书室藏书在2000册以上。
——提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待遇,确保社区居委会必要的办公经费。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的工资福利不低于我市城镇职工的年平均收入水平。
——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坚持每年定期召开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主监督机制,使社区居委会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拓展社区服务
——加快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社区积极推行“一站式”便民服务。通过改造和扩建,到十二五末期,争建成“一站式”便民服务社区,构建10分钟便民服务圈。
——扩大社区服务面,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实实在在做好面向社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居民的法律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
——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和改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的政治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逐步实现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职业化,鼓励参加国家社会工作者职称考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培养和锻炼。同时,鼓励居民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开展社区服务业体系建设,大力开发能够吸引居民参与的、生动活泼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开展社区救助、优抚、助残、老年服务、就业服务、维护社区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推进实现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逐步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
(四)健全社区卫生网络
——为社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服务,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把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卫生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加强社区卫生网络建设。发挥驻社区单位卫生所(室)的作用,建成社区居委会卫生服务站,确保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五)促进社区教育、文化、体育繁荣
——完善公益性群众文化设施,做到阵地落实。社区居委会建立文化活动室。办好社区宣传栏、阅报栏,办好党员、老年人及居民活动室。——经常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取社区达到市级以上文明社区标准。
——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积极开辟健身场所和晨练活动的场地,通过社区文体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工作。发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员达到60%以上,以增强社区居民体质,提高社区体育水平。
(六)加强社区治安
建立健全社区治安综合防范治理网络。落实社区民警责任制。社区居委会设立人民调解、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加强社区治安联防组织建设,增强居民自我防范意识,形成群防群治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积极开展民主法制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职能,协调各方力量,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部位的治安防范工作,有重点地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以“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为标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治安环境。
(七)美化社区环境
搞好社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建设和维护社区道路与绿地,消除裸露空地,减少扬尘,加强对社区噪音、污水、垃圾和有害气体的防范、监督和处理,营造宜居环境。加强社区环境保护宣传,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八)完善社区保障
——发挥好保障平台作用,做好社区失业人员登记管理,围绕社区就业开展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等工作。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利用社区服务岗位,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积极帮助弱势群体人员就业,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完善社区保障体系。利用社区综合优势,为社区贫困对象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完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制度,积极开展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活动,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广泛开展慈善捐助,送温暖献爱心等社区互助活动,保障社区贫困对象的正常生活。
(九)构建社区信息化网络
随着居民网络知识的普及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逐步建立“网上居委会”,利用社区聊天群、建立社区网站,及时发布社区信息,建立沟通的有效平台,促进社区居民网络交流。
五、保障措施
(一)培育队伍,搞好宣传
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积极培养锻炼社区专职工作者,不断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的综合素质。大力宣传社区建设的意义、目标,引导社区成员树立“讲文明、树新风,共建美好家园”和“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意识。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明确责任,齐抓共管
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建立党政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各界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各自职能,形成社区建设整体合力,共同推进社区建设全面深入发展。
第三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社区迎检资料:社区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
×××社区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6年-2010年)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建设水平,加强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性、系统性,加快构建和谐社区的步伐,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突出×××特色,提升社区品质,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体活动为载体,以示范创建为手段,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保证,努力创新,把社区建设成为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要对居民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服务,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2、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3、坚持党组织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形成和谐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4、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断提高和谐社区建设水平。
(三)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围绕建设新##和新##发展的要求,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党的组织建设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激发社区活力;以社区基础设施和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大投入,统筹规划,使社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建设的长效机制,着力加强社区建设水平,打造精品社区,出经验,出成果。加快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
二、社区建设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自治长效机制,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1、积极推进民主选举。坚持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的方向,保障社区居民的选举权。
2、提高社区民主自治水平。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社区居民会议制度、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和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制度,讨论、协商、决定社区重要事项,对社区居委会工作提出建议和进行监督,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自治权和参与权。
3、不断创新和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和民主管理与服务职能,明确社区职责,理顺关系,探索建立“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实现途径和有效方法,确保社区建设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4、强化民主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以居务公开为重点,加强社区民主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区要设置标准化的居务公开栏,按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实行居务公开,依法保障社区居民和社区成员单位享有的社区事务知情权和对社区事务的评议权,罢免权。
5、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培训教育、考核评议和奖惩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积极推进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进程,通过公开选聘、考核,吸引相关专业的院校毕业生进入社区工作,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年龄、文化和专业结构。逐步增加社区工作者的补贴和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
(二)建立和完善“三位一体”的社区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组织作用
1、进一步理顺社区党组织与其他组织体系的关系。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工会、老年协会、共青团、妇联、残协等相互配合的社区体系。进一步巩固社区党组织在社区的领导核心地位,社区其他组织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形成社区组织的工作合力。
2、加大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培育和发展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慈善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中介组织。支持民间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加强对民间组织参加社区服务活动的指导、监督。
3、不断扩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志愿机制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发动和鼓励社区成员之间开展互助性服务,大力开展社区慈善活动,提高社区居民自我服务的能力。
(三)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建设好“四室两栏一中心一站一场所”:
——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
——多功能活动室(含党建活动室,工、青、妇组织活动室,文体活动室,资料图书室,会议室等)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社区警务室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
——老年活动室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社区户外活动场所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包括:每个社区均有一条健身路径);——社区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
——社区卫生服务站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
——社区必须设立居务公开栏和宣传栏。
(四)丰富和创新社区服务内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1、完善社区就业服务。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提供就业保障。通过职业介绍、市场调节就业,公共信息发布等有效的手段促进就业,为社区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帮助,特别是要帮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改善基本生活条件。
2、健全社区社会保障服务。依托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制,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加快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网络建设。制定灵活有效的办法,扶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兴办社区服务业。依法解决好劳资纠纷、劳动争议仲裁等热点难点问题。健全区、街、社区劳动监察三级网络,确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推进社区救助服务。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积极开展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特困居民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努力实现社区服务的网络化、社会化、市场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在区、乡(街道)两级建立和完善慈善救助体系。
4、加强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楼院的四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配套政策落实、服务网络健全、人员素质较高,方便群众就医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实现 “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良性运转的双向转诊机制,社区卫生服务覆盖95%以上的居民、部分农村人口和流动人员,在社区可以获得规范的诊疗、护理、康复等项目服务。
——建立社区保健服务,重点做好老人、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人群的服务。为90%以上的常住居民和100%的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健康档案。到2010年,对90%以上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实行电脑化管理。认真落实省、市政府制定的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服务。
——探索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救助体制,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医疗保障中的作用。按照“低水平、广覆盖、高效率”的原则,不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5、推进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促进社区进步。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事业,拓展“四进社区”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形成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大力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社区辖区内文艺团体和市民学校的阵地作用,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育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组织居民参加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文明社区达标率达85%以上,大力培育学习型社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要充分利用社区文体活动设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80%以上的社区要有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每年组织2—4次社区文化活动。在社区居委会建立全民健身工作机构或体育指导站,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建立晨(晚)锻炼点。——启动社区图书室建设活动,争取到2010年建成社区图书室。
——建立 “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以民政部“社区信息化平台”软件为载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推动社区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实现全区社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6、搞好社区治安,促进社区稳定。
——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社区矛盾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使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社区。
——健全人防、物防、技防等社区治安防范网络,发挥治安联防队、义务巡逻队等治安组织作用。
——以提高社区成员法律素质为核心,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法制教育和法律援助活动,做到法律书籍、法律辅导、法律警示进社区。
——规范社区警务室的建设和管理,社区警务室做到“三个统一”即:标识统一、工作规范统一、配置标准统一。
——积极开展创建无毒社区、平安社区活动,创建达标率逐年提高,出租房年发案率逐年下降。
——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监外执行人员和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的帮助、教育和转化工作。
——做好社区公共安全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社区安全水平。
7、建立健全社区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服务管理体系。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实行外来务工人员与户籍人口同教育、同服务、同管理,为外来务工人员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建立教育、服务、管理三大体系,形成区、街、社区三级网络和搭建劳动就业、司法咨询援助、“大教育”、治安保障、党建工作、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输出输入等八大工作平台。
8、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社区建立和完善“多功能、一站式、敞开型、直接贴近居民”的综合服务平台,提高为社区及其居民公共服务的水平。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有些社区组织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工作,可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社区承担。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促进社区公共资源共享。
(五)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加强社区环境的综合治理,切实搞好社区的绿化、净化、美化。健全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居民群众环保意识。推进绿色社区、宁静小区创建活动,共建美好家园。
2、实施分类指导,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要重点在环境整治上下功夫,积极解决好社区居民最关心的社区道路、路灯、绿化,以及脏、乱、差等问题。加快社区无障碍设施建设,为老、弱、病、残、孕建设方便的出行通道。
(六)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组织保证
1、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机构。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要同步规划、同步调整、同步建设。进一步明确、理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关系,实行分类指导,加强督促检查,使社区党组织成为社区居委会、群团组织、志愿者等各类组织的领导核心。
2、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改善党组织班子结构。要按照“五好”的要求,建设精干、务实的党组织班子。积极倡导和推行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要建设一个政治坚定、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坚强、熟悉城市管理和社区工作的奋发有为的社区领导班子。
3、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按照“五带头”要求,通过争创“党员先锋岗”,设立“党员责任区”,建立“楼宇党小组”和开展“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对下岗和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党员、高龄(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外来务工经商的党员加强管理。探索党员属地化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
4、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模式。在街道成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在社区成立党建工作协调小组。积极发挥协调作用,组织、动员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使党的建设工作向新的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延伸,向驻社区单位或居民楼院延伸,向在职党员和流动党员延伸。
5、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开创和谐社区建设新局面。社区基层党组织要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融入到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号召广大党员“亮身份、做贡献、树形象”,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保障措施
(一)鼓励创新、注重实效
1、要立足基层,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及时总结和推广工作实践中的经验。鼓励创新、鼓励创造,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社区和群众的创造活力,继续开展特色社区的创建活动,形成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社区建设格局。
2、要开展好和谐社区建设的示范活动,努力形成建设和谐社区的示范效应。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推广创建工作中的经验。
3、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区工作者培训、公开招考、竞争上岗、考核、评议等制度,提高社区工作者整体素质。
4、要完善奖惩激励和评选表彰机制,定期组织评比活动,表彰社区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继续开展评选社区“十佳贴心人”活动。
(二)广开渠道,增加投入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社区建设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
2、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大对公共财政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力度,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3、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政府支持为主,费随事转,有偿服务,社会投资”等多元化的社区建设资金筹措机制。要鼓励、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社区服务业。
(三)严格考核、强化监督
1、将社区建设的考核纳入街道的考核工作之中。对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开展情况、基础管理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量化考核,并通报检查、考核结果。
2、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手段,监督、管理社区,建立健全社区建设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反映社区服务设施,服务管理,居民需求及满意程度等有关信息的采集及工作评估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建设监督机制。
(四)营造环境、搞好宣传
1、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媒体、宣传栏、宣传手册、网络等手段,广泛深入地宣传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2、要大力宣传建设和谐社区中的好人好事,用先进典型引导实践活动。让社区工作深入人心,使大部分驻区单位和居民都能认识到社区建设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积极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3、要加强培育居民的参与意识,增强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关心和支持社区建设。
第四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社区迎检资料:社区文明楼院创建方案
×××社区文明楼院创建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楼院居民文明素质,促进楼院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经社区、党总支研究,决定在辖区楼院中开展 “文明楼院” 创建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创建文明楼院的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争创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这个总目标,以提高居民整体素质,提高社区文明程度,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力争把现有居住楼院建设成为环境整洁优美、服务便利全面、风气健康向上、治安稳定有序,基础设施完善,文化生活丰富,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楼院。
二、创建文明楼院的实施范围 创建文明楼院的实施范围是,社区中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居民住宅区、单位宿舍楼。
三、创建目标
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楼院文明程度为目标,以文明楼院创建和文明居民的创建为重点,大力改善楼院环境,逐步完善楼院基础设施,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使楼院成为管理规范、治安良好、环境优雅、服务完善、文化繁荣、教育全面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化“文明楼院”
四、文明楼院标准
1、治安防范措施健全,有楼长,有卫生管理人员;有宣传板报,宣传内容每月更新一次;庭院道路硬化无坑槽,管道畅通无积水。
2、繁荣传统文化,开展楼院文化,人人讲究文明礼貌,讲究社会公德,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尊老爱幼,相互关心、帮助。并能够充分运用社区各类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馆等文化娱乐场所,经常开展健康向上、具有社区特色的家庭、邻里一家亲等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计划生育、晚婚、晚育率达100%。居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无辍学儿童,基本无青壮年文盲。文体生活健康。
3、环境整洁优美,楼院墙面整洁,无乱贴乱画现象,阳台无乱搭乱挂现象。楼周边和楼道无乱堆、乱放,无违章搭建。公共场地绿化、住户垂直绿化。人人爱花护树,不在树上拴绳挂物、晾晒衣被。化粪池、排水沟、下水道畅道,无堵塞现象。住户室内外清洁,大楼周围公用走道有人清扫、保清。居民无乱抛、乱倒等不卫生、不文明行为。
4、教育深入,风气良好,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以及各种有益的教育活动。加强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家庭成员、邻里之间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形成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邪教的良好氛围。
5、秩序优良,社会安定,居民遵纪守法,积极协助社区、街道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防范和管理措施,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和群防群治体系完善。社区治安状况良好,无重大刑事案件、重大安全事故和群体上访事件,无“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活动。社区管理规范,社会秩序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五、创建文明楼院的责任及要求
创建文明楼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文明城市的基础,也是为民造福的大事。对此,必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齐抓共建,形成合力,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要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
社区文明创建领导小组、党总支要加强对创建活动的领导,将其作为“民心”工程来抓,把任务分解到有关部门,纳入年终考核的一项内容。
(二)要建立健全创建机制
成立由社区委员和居民群众参加的创建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建章立制,组织推动,检查督促,全面落实各项创建工作任务。
(三)要大力开展社区共建活动
发动辖区全体居民参与文明楼院的创建活动,提高文明楼院建设的质量和参与度。
(四)要发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出发,切实为楼院居民办实事、办好事。以提高楼院居民道德素质为主题,开展做文明公民活动;以弘扬家庭美德、建立“友善、和睦、亲情”的新型人际关系为主题,开展创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活动。进而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发挥其在楼院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
第五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社区迎检准备工作明细(最终版)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社区迎检准备工作明细
每个内容分别用一个档案盒分装,要求活动内容翔实,有组织,有部署,有记录,有影像资料。(以2009年和2010年的材料为主,以2011年的材料为辅,有典型、现场会的要求有经验材料,有图片、有记录、有领导讲话、有简报、有媒体报道等相关材料)
Ⅲ-115、精神文明创建组织机构。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具体的保障措施,能有效指导、协调创建工作。
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组织机构、有工作制度、有经费保障(各种投入票据复印件、有投入机制)
Ⅲ-116、讲文明树新风活动。1)运用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大兴文明礼仪之风;2)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激发人们的读书热情,大兴读书学习之风;3)开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节约能源资源理念,纠正奢侈浪费现象,大兴勤俭节约之风。
有街道下发的方案、有社区的各项工作活动方案、有总结、有图片、有记录、有简报、有媒体报道等
Ⅲ-117、文明社区创建。1)科教、文体、法律、卫生、环保进社区活动覆盖率达80%以上;2)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邻里互助、社区联谊活动,促进社区和谐;
3)开展文化进楼道活动,用高雅文化占领宣传阵地;4)深入开展“创文明社区、建温馨单元、当文明家庭”活动;5)开展文明楼栋、文明小区评比等活动。
街道下发的方案、有社区各项工作方案、总结、记录、图片、简报、媒体报道等相关材料。
Ⅲ-
17、社区民主建设与管理。1)制定社区民主建设与管理规划,积极推进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2)依法执行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加强宣传,选民参选率≥80%;3)社区重大事务召开联席会议,邀请居民代表共同商讨,形成和完善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4)新建居民小区依法实施物业管理,旧居民小区创造条件积极推行物业管理。
1)有社区民主建设与管理三年规划(2009-2011),有规划、工作总结、活动记录、活动图片、简报、媒体报道(可以往选举和居民恳谈会上靠,把社区人员分工和职责也加进去)
2)社区选举的工作方案、总结、图片等相关材料
3)社区重大联谊会的相关材料,包括会议记录、图片、简报、媒体报道等
4)家园协会相关内容,社区物业统计表
Ⅲ-
52、社区志服务活动。1)制定社区志愿服务计划;2)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关爱农民工及其子女等志愿者服务活动。设立服务台账,留存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记录等基础信息材料。
1)有社区志愿服务计划、总结,有志愿服务记录、活动图片、简报、媒体报道等相关材料,有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机构、有章程、有志愿者统计表;
2)有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关爱农民工及其子女等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总结,有关爱活动记录、有图片、简报和媒体报道等
Ⅲ-
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1)积极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宣传贯穿到党员干部教育及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2)广泛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利用重大活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开展集中性学习宣传活动。
有各项宣传活动的计划、总结,有活动记录及学习记录、有图片、有简报、有媒体报道等,有重大活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学习宣传活动方案、活动记录、图片和媒体报道等。
Ⅲ-
26、道德实践。1)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倡导并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基本道德规范;2)加强长春城市精神的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知晓率;
有工作方案、有总结、有活动图片、活动记录、活动简报和媒体报道,有各项实践活动的宣传手册等。
Ⅲ-
28、市民教育。1)宣传市民文明守则等文明规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3)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形成制度,并得到落实。
有市民教育活动方案、总结、记录、图片、简报、媒体报道,围绕以上三个主题开展活动。有市民文明守则、有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制度。
Ⅲ-
29、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2)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等全民读书活动。
有我们的节日和中华经典诵读方案、总结、记录、图片、简报、媒体报道等,主要围绕我们
Ⅲ-119、文明家庭创建。1)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2)加强家庭美德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支持率、参与率,使知晓率≥80%;3)对文明家庭进行挂牌表彰,区级以上(含区级)文明家庭的比例≥20%。
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方案、总结、活动图片、活动记录、简报、文明家庭牌子、表彰及奖励办法、文明家庭统计表。
Ⅲ-
37、体育设施与体育活动。积极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等全民健身活动。相约社区行全民健身活动方案、总结、图片、简报、媒体报道。
Ⅲ-
47、人际关系。积极开展邻里互助,居民联谊等活动,密切社区人际关系。活动方案、总结、图片、记录、简报、媒体报道
Ⅲ-
49、慈善捐助。扩大社会道德风尚的宣传引导力度,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救灾捐赠和慈善捐助活动,并形成机制。
慈善捐助活动方案、总结、机制、图片、记录、简报、媒体报道等,同时提供社区捐助统计表。
Ⅲ-
53、公益活动。开展种绿、护绿、美化环境、扮美家园等公益活动,号召居民积极参与,提高活动参与率,使活动参与率≥70%。
方案、总结、图片、活动记录、简报、媒体报道等,道德银行服务统计表等。
Ⅲ-
54、社会道德风尚。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发动群众通过网络等渠道广泛推举好人好事。加大道德模范的宣传力度,使居民对本市道德模范的知晓率≥80%。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方案,总结,图片、记录、简报、媒体报道、好人相关材料(典型材料,个人介绍,事迹记录)。
Ⅲ-
52、网络环境。组织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网络监督活动,在网吧、学校、家庭、社区大力推广绿色上网软件。
有网络环境管理措施、网吧管理员志愿者名单、社区网吧统计表、监督活动
开展的相关记录、图片、工作制度、简报等,要往学校、家庭、社区大力推广绿色上网软件上靠。
Ⅲ-91、安全保障。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开展“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治安辅助力量作用。
安全保障措施、治安志愿者统计表(包片管理)、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方案、总结、活动记录、图片、简报、媒体报道等,Ⅲ-93、药品安全。开展卫生进社区活动,加强社区用药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用药水平,自觉抵制假劣产品。
卫生进社区活动方案、总结、活动记录、图片、宣传材料、简报、媒体报道等。
Ⅲ-
9、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举办法制宣传教育,法制讲座,知识竞赛,法律咨询活动等,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和防范能力,使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普及率≥80%,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
法律进社区方案、总结、各项活动记录、活动图片、简报、媒体报道,有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机构和便民服务热线、服务记录、图片、简报等相关材料。
Ⅲ-
16、基层党群组织建设。加强和完善城市社区基层党、群组织建设,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管理。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关材料。
Ⅲ-
34、文化事业。加强公益性文化的引导和组织,定期组织开展活动。
文化工作方案、总结、活动记录、图片、简报,组织机构、媒体报道等。
Ⅲ-
19、信用体系建设。经常开展集中性的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市民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
活动方案、总结、活动记录、图片、简报、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