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社区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2011-2015)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培训学院作为政府践行终生教育和终生学习的培训机构,承担着教育资源整合、业务指导、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教育项目引进开发和成果推广的责任。在社会转型的今天,时代又赋予社区培训学院工作以全新的内容,因此要求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新理论,并把理论付诸社区教育实践,开拓创新,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区,发展区域经济作出积极的努力。针对社区学院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及工作性质,在未来五年,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以及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精神实质,现提出以下工
作规划。
一、进一步加强社区培训学院能力建设
(一)提升资源整合与统筹协调能力
未来五年期间社区培训学院要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优势,尽全力开发鼓楼区有形和无形资源,并整合为再生教育资源,为社区居民的终身教育和学习提供软件和硬件条件。联合区域高校为鼓楼居民的学历教育拓宽学习空间;为居民的远程学习搭建资源平台。统筹协调,筹措资金,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如:教育局、团委、关工委、妇联、科技局、劳动局、民政局、文化局、体育局、计生协、旅游局、各街道等)的支持,共同组建以开发有利于社区成员发展的教育资源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资源开发联合会”,互通有无,协作分工,制定章程,规定任务,开发有效的教育资源,为全民终身教育提供更多机会和方便;加强国内外社区教
育的交流与合作,以增强社区培训学院的能力。
(二)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能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一支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南京市鼓楼区是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在社区教育工作上有其独到之处,尤其在课程开发、项目运作、课题研究等方面在全国社区教育中走在前列,并起到引领作用,但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仍然存在学
历层次偏低,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知识不足,虽有实践层面的经验,却缺乏理论的指导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社区教育开展及深入不到位的问题。因此,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使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以满足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当今时代的迫切要求。未来五年,社区培训学院要在 在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建设方面有所探索而且要有所突破,尤其在职业素养培训、专业理论培训、实践操作培训、社区教育顶层设计培训、服务意识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采用更开放、更灵活、更富有弹性的专业方式去培训引导社区教育
工作者,加速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以引领社区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进一步提升对社区居民的培训质量
(一)公民意识和文明素质培训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社区成员实现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社区教育的培训指明了方向。社区教育要深入人心是社区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努力的艰辛过程。形成全民自觉学习并能坚持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需要加大对居民公民意识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只有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其他社区成员终身学习铺路,高效进取,指导居民学习的学习型组织机构,才能提高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和文明素质。根据形势和居民需求,我们将陆续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公民道德、科普、职业道德、礼仪、环保、低碳减排、安全等方面的教育,采取全方位、宽渠道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培训,以提升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和文明素质。
(二)社区居民技能培训
由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量外来劳动力会涌入城市,新生劳动力逐年增长,尤其是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对人才的要求提出新的挑战,势必会有很多社区居民将面临下岗、转岗和再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社区培训学院要承担这些人员的技能培训,培训其新的职业技能,使其重新上岗就业,在维持自己生存的同时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目前,我们对社区居民已经开展了一些简单技能的培训,但是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对技能学习的需求。因此,在未来五年,继续发挥与鼓楼中等专业学校一体办学的优势,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尝试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提升其培训质量,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继续做好对下岗、转岗和再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其拥有新的技能重新上岗;探索对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使其尽快融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尝试对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项目,开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前的集中订单培训和境外实施项目人员培训,实现鼓楼区劳动力市场与国内国际市场的互通;实施对社区困难群体人员的技能培训,尤其是对残疾人员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就业问题。通过对各类人员的技能
培训,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要求,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社区学前教育培训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百姓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可见学前教育直接维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社区培训学院在学前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离居民对我们的要求相距甚远。我们准备利用五年的时间加强专业理论学习,认真到基层调研,学习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区域实际,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培训,在教育形式和方法上给家长以正确指导,组织家长一起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科普教育,开发智力,培养其创新能力;开展具有人文底蕴的亲子活动,培养其综合素质;深入挖掘具有民族特质的教育资源并加以整合,培养其民族精神。通过丰富多彩的培训,提升社
区学前教育的质量,使社区教育真正成为学前教育的摇篮。
(四)青少年校外培训
社会的转型及发展,造成了教育的转型,传统的学校教育受到了挑战,而社区教育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青少年的校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居民的青睐。由于应试教育及严重课业负担的影响,如何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社区教育如何配合学校及家庭对青少年进行校外教育,在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像以往一样仅举办一些简单的文体活动,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社区教育的要求。根据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和时代特征,举办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活动,培养其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发展的能力;配合学校教育,开发青少年喜欢的、乐于参与的教育项目,培养其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开展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争取联合相关部门组建社区、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共同体,共同完成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其他相关教育;努力为青少年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扩大大中专学生志愿者队伍,组织青少年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其为社会服务的综合能力。通过各种有组织、有层次的教育培训(活动),使青少年感受到社
区是他们成长的乐园,是素质教育的校外课堂,从而体现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
(五)文化生活教育培训
文化生活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不竭源泉,是居民终身学习的内容,也是终生教育的组成部分。鼓楼区不仅是教育大区强区,也是文化大区。怎样让鼓楼区的居民享受鼓楼的文化资源,提升其生活的品味,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传承自身的特色文化,是学院一直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未来五年,学院要在文化生活教育培训上做文章。培训社区教育工作者是开展此项工作的关键,只有社区教育工作者深入社区,挖掘整理鼓楼的历史文化资源,整理鼓楼发展中形成的文化,才能培训社区居民传播和享受自己的文化;组织居民学习鼓楼历史,学习鼓楼文化,为鼓楼发展建言献策;指导街道分校开展广场文化策划活动;接洽国内外文化团体,推进高雅文化进社区活动;在社区居民点开展以生活与文化为主题的教育培训,让居民感受先进文化给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新颖鲜亮的培训,达到先进文
化引领现代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三、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社区培训学院的能力之一,课程是社区居民学习的需求,社区课程与学校课程有明显的差异,只要能满足居民学习需求的资源,都能开发为课程,为居民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提供学习资源。鼓楼区历史悠久,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为各类社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厚的资源。近年来,学院整合资源开发了一些课程,但远远不能满足居民了解鼓楼过去,设计鼓楼未来的学习需求。2011至2015期间,我们要制定课程开发计划并具体落实。整合鼓楼文史资源,结合低碳减排,研发居民所需要的社区课程;结合青少年校外培训,研发社区和学校通用的素质拓展课程;结合经济发展,研发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通过开发课程,为居民提供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贡献力量。
四、进一步塑造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和品牌项目
(一)拓展创新原有项目
近年来学院引进教育项目,结合国情和区域特点进行整合,形成了独有的品牌。幼儿科学探索教育项目立项为鼓楼区教育实验项目,在鼓楼区社区幼儿园以兴趣
班形式开设课程,培训师资,开展亲子活动,出版教材,对学前儿童进行科普教育,培养其科学素养和探索科学的精神,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青春健康同伴教育项目也立项为鼓楼区教育实验项目,此项目对适龄人群进行性健康和艾滋病预防教育,以互动形式和自我教育形式在南京市范围内开展活动,出版教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两个项目已成为鼓楼区社区教育的品牌,但是随着形式的发展,项目的完成,目前已成为社区培训学院的常规工作,如果维持现状,停止不前,两个项目都会在教育市场上失去立足之地,因此未来要加大在南京市范围内推广项目成果的力度,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理论和经验,增加内容,变换教育形式,开发新的内容充实完善项目,才会永远占有市场份额,永
远树立品牌形象。
(二)引进开发先进教育项目
教育项目是社区教育的载体,通过教育项目在社区的实施,能让百姓对社区教育有全新的认识,能激发居民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的激情和热情,能提高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教育的参与度和认同度。未来,我们将继续内引外联,合作办学,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的社区教育项目,开发挖掘鼓楼区各社区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把具有社区特色的工作立为社区创新实验项目,以教育项目的实施服务社区居民,以项目引领社区教育工作向上发展、向下扎根。预计五年期间我们将陆续开发有关于科普与运动、青少年校外素质拓展、家庭教育指导、民族文化教育等方
面的教育项目,为居民各类人员的教育和学习提供软硬件条件。
2011-2015年是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进一步加强社区培训学员能力建设,在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整合教育资源、实施技能培训、素质培训、研发课程、开发项目是我们工作的落脚处。我们将继往开来,为构建终生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
努力工作,为鼓楼的发展贡献力量。
南京鼓楼社区培训学院
2010年11月18日
第二篇:初中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为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理清办学思路,积极探索有效的办学途径,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在认真总结学校办学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学校的具体实际,特制定2010——2015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加大教育装备投入,做到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奠定义务教育的基础,力争使学校管理达到科学化,队伍建设优良化,教育质量优质化,学校办学特色化,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和谐校园、文化校园、魅力校园。
三、实施步骤及措施
⑴常规管理年(2010-2011)。利用两个月时间建立健全教学教研常规制度,确保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严谨、扎实、科学、规范,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针对教师基本技能的校本培训3次,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要求每一位教师有自己发展的五年目标,以此带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使学校教研工作运转有序、实效。
继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家园式”学校,力争年底创建A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完成综合楼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建设任务。
全力抓好“两创”工作,确保通过省市县验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继续深化“新规范、新师德、新形象”主题教育,要进一步推动“平安校园”的创建步伐,力争创建为县级“平安校园”。
⑵课改深化年(2011-2012)。通过深化课改实验,实施、申报市级以上课题3项,要求人人都有解决自己课堂问题需要的研讨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特别是良好教研学习术氛围的营造。突出教师骨干力量的培养,向全县进行1次开放课题研究的研讨课,以此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进一步深化学校文化建设。遵循“以内涵促发展,以文化兴学校,打造名牌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主题,修建校园中心花园,彰显学校文化氛围。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校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着重从学校精神文化上下功夫,丰富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
⑶名师工程年(2012-2013)。突出校本培训,要求人人都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在教科研实践中力争培养出6——8名校级骨干教师,培养4——7名在全县乃至全市有知名度的名师,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⑷学术百花年(2013-2014)。与时俱进,以课题的深化转型促进高品味校园文化的形成,每一位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突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开展1次在全县初具规模的“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提炼、完善和总结本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形成高水准的办学特色,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各项工作取得较显著成绩。
⑸示范辐射年(2014-2015)。打造一个教育质量优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可持续发展、现代化教育初具规模的文明示范学校。教学质量及综合评价稳居全县前5名,创建省级“文明校园”。
为带动全县课改的深入,发挥实验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拟向全县进行1次开放课题研讨展示课,展示学校的综合办学效益,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成果。
第三篇:外科发展五年规划
外科发展五年规划
一、目标:
按二甲医院的要求进行管理及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水平,打造“平价、微创”的品牌,增强医院影响力。争取在3年内分出普外泌尿外科和骨科神经外科2个大科,5年内分出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经外科4个科室。争取承担梅州市部分的医疗教学和科研。
二、人才培养
医疗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爱惜人才、重用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医院的发展才会有出路:
(1)通过每年引进素质好的应届毕业生或调入确有专长的实用型人才不断充实外科的人才队伍。
(2)加强自我造血,通过业务学习,培养本科室医生成长。请院外专家讲学、指导手术及其他业务,尽快提升我院年轻队伍的技术业务水平。
(3)选送思想品质好、业务基础强、具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去上一级的医院进修学习。现已派出何中华主治医师进修泌尿外科,拟委派张政委医师进修神经外科。
三、学科建设
按照二甲医院科室配置要求,外科分四个专科发展,普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将微创的观念渗透各个专科,树立专科特色,相应地委派相关医生护士进修,争取建立梅州市重点专科。让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个人的发展与医院的发展息息相关,让每一个医生在均衡发展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为之努力奋斗。
四、科学管理
医院的发展,包括任何单位的发展都离不开管理,科学的管理其实就是生产力。科室主任、副主任、护长不再参与一线排班,让科室主任、护长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管理中,更加注重管理,参加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五、改革分配制度
拉开管理层与普通员工、有证与无证人员、有经验与无经验医生的距离。引入绩效管理、缺陷管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防范医疗差错。
六、设备投入
现代化医院的发展,除了人才培养与管理手段的重要以外,必要的、符合医院发展的各项仪器设备的购置与技术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建议医院投入泌尿外科发展需要的器械,包括膀胱镜、输尿管镜、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机等器械。
七、教学科研
贯彻执行好“三级查房、术前讨论”等制度,保证科室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带动科室的学习氛围。坚持每两周一次业务学习,由科室各位医师制作课件并授课,科室医生参与讨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引进大学院校的实习生参与临床实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做到教学相长。以科室的身份或者合作的方式申请市、县科技局和/或卫生局的科研项目,积极推动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八、宣传工作
利用参加学术会议、网站、媒体等从多方面对学科进行宣传,提高我院及我科的知名度。
外科将紧紧围绕在院长周围,以医院的发展宗旨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将学科的发展方向吻合在医院发展的大局上。外科的发展离不开院部的支持,希望医院能够给予外科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我们将付出十分的努力推动医院的发展。
第四篇:个人发展五年规划
篇一:个人五年发展规划 个人五年发展规划
时光匆匆流过,转眼间,教书生涯也有了一学期。一学期,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如何尽快地走向成熟,仍然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所面临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注意个人专业化成长的规划,这不仅是事业追求的需要,我们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个人专业成长进行规划,实际也是对人生的规划,必须高度重视。
一、自我现状分析
职业情感方面,本人热衷教师职业,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相信这“三心”对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及学生管理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专业素养方面,由于自己小学教育专业出身,了解一些相关的小学教育方面的理念。但教育经验相对匮乏,所以以后在自己的教学业务上不断学习,努力进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胜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二.自我发展目标
(一)总体发展目标
首先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的成长,我将立足岗位,以学校大局和学生的发展为重,认真踏实工作,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积累最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在自己理论提升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尽力协助班主任做好辅导员一职,争取被评为镇优秀辅导员。教育教学方面,争取每学年开一次校级的公开课。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
(二)阶段发展目标
2010—2011学年:认真研究教材,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教材;积极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
开两次校级的公开课;扎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2011—2012 学年:阅读有关教育方面的名著,多积累,争取写一篇教学论文;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艺术,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
2012—2013 学年:争取讲一次镇级的公开课,写一篇关于小学的教育论文并能够评优;争取当上优秀班主任。
2013—2014 学年:积极参加学校及教育办组织的各种活动,学习音乐、美术、舞蹈等,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能型的教师。
(三)发展途径
1.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
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
2.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教材,积极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及时做好
课后反思,总结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3.在教学方式中继续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创设方法,掌握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风格。从而丰富教学方
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而不是一
种强加式的管理,培养学生自己管自己的能力。
5.多听校内、校外的教师公开课,通过对比,发现其他教师中的优点,加以吸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同
时也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学习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7.继续学习新课程理论,以“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注重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和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做一个有思想的新 形势下的教师。
三、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在如何提高自己教育艺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方面是我目前最大的困难。面对这一挑战,我将认真钻研教材,不仅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还要备学生;上完课后及时反思;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向他们多取经,争取有所提高。
四、希望学校给予的帮助
为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希望领导及其他老师能多多帮助我和支持我。你们的支持和帮助将是我成长的力量!篇二:2014——2018年个人发展五年规划 个人发展五年规划
为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培养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特为自己制定2014——2018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我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使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切实减负增效。真正做到学有目的教有计划。
二、自我解读
1.自我加压,继续探究新课程新理念;解放思想,更新了观念,同时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简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能为教学服务。2.参加教师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关注教育教学网站,提高利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4.多阅读各类书籍,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个人专业成长总体目标.终身乐教勤业,贯彻“以德为首,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备较高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成为一名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四、个人专业成长阶段目标.1.职业道德目标:提高个人修养素质,以宽广的包容心对待一切事物。遵循教育规律,关爱每一个学生,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
2.个人学习目标:通过自学,提高普通话水平,教育理论水平,文化知识水平,课堂教学水平。
3.学科教学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帮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不断探究教学规律、方法、技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
五、具体措施.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业务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2.爱岗敬业,努力完成日常教学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时时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积累经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做到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3.利用网上资源向全国名师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用的教学经验,通过参加培训、观摩等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参加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听评说课,听讲座等方式,向本地区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每学期认真打磨一节教研课,通过备课、上课,听评课、写反思,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促进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5.对所教课程进行深入研究,课前精心准备,灵活驾奴课堂,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把学生始终摆在主体地位,综合利用教学资源,注重情境体验和情感熏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6.经常反思教育教学过程,总结得失,写好教育教学反思。
7.加强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8.为人师表。重视和关怀每个学生,多鼓励少训诫;处事有民主性,公平而不偏私;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总之,通过五年的努力奋斗,在前进的道路上会付出很多辛勤的汗水,会走许多的崎岖的弯路,但只要沿着目标前进,我会时刻对照目标,扬长避短,不断进步。使自己能够更上一层楼。篇三:未来五年个人发展规划 未来五年个人发展规划
一、前言
我们每个在人生大道上拼搏的个体其实就像一支蓄势待发的箭,而奋斗的目标则好比靶心,要精确的获得10环,实现自己作为箭的价值,离不开科学而严谨的职业规划.魅力中国行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注重企业品牌和员工立体发展的资深传媒,怀着对人生的美好憧憬,并结合自己四年系统而专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的实习和三年旅游行业工作经验,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特制定未来五年职业发展规划.二.自我盘点与公司岗位分析
一直就对媒体行业感兴趣的我,拥有三年旅游行业工作经验,独立大客户交流心得,并且拥有带领20人团队创业经验.本人酷爱文学,坚持写作,以书作伴,文字功底较为厚实;工作中坚持以文回友,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商业人士,注重自我总结梳理,要求进步,渴望挑战;以开拓之志,务进取之实,积极参与会展策划.魅力中国行商务有限公司的核心理念是文化输出和旅游输入,通过对公司的了解和领导安排,我认为自己适合公司的权威期刊<魅力中国>编辑职务和节庆中华会展策划职务,加上自己的兴趣和经验,配合公司的培养,一定可以胜任工作安排.三.未来五年生活规划---立足公司:做综合素质全面的公司多面手和专业过硬的攻坚者
经过公司的试用期(3个月),必须能够胜任编辑一职.我相信这五年生活中将是一个必须经历、也是对个人成长很有好处的圆梦过程,在这样一个圆梦的过程中,既可享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又可不断锻炼提升自己的专业复合技能和职业素养,为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既能胜任企业中的专业技能岗位,又可在合适的时候,将自己在文学方面的爱好、文字方面的专长、对生活的敏锐观察触角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规划如下: 1;学历、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层次,将专业技能熟练运用到专业实践,全面熟悉期刊创办.编辑.发行相关环节,与公司一道,为把<魅力中国>办进期刊前100强;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这五年里,结合工作需要,以公司的旅游网站为平台,注重旅游输入的发展宗旨,学习网络商务,网络管理技术和宣传渠道,主动融入市场推广平台,并具备发展商机的敏锐嗅觉.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与广大客户交流,坚持每天认识一个新客户,同时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并坚持参加健身运动,增强体质,为更大的挑战做准备;4,业务素质:两年内学好粤语和商务英语,不断向高素质人才层次迈进.三年内能独立编辑和开展栏目策划,五年里把编辑栏目办成拳头项目;三年内把自己塑造成经验丰富的会展策划人才;四年内把节庆中华会展策划成和旅交会一样的名牌会展,形成大规模,带来高效益.四、未来五年职业规划---融入市场:做高效的职业人士和市场宠儿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就未来五年工作规划如下
1,熟悉适应(1年):相信自己的选择和管理者的安排分工,迅速熟悉并适应自己的工作,用平静的心态迎接工作的挑战,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的赐予,用进取的心勇攀专业的高峰;认真研读公司文化,了解公司发展战略,并与自己的职业发展密切结合.提高自身文化涵养,大力普及自己的城市文化水平.通过一年时间,我必须要成为公司期刊的得力干将,对稿件采写.加工修改相当熟悉和精确,采编栏目成为公司的形象.2,融入开拓(2年):时间就是金钱,知识就是力量,经验就是财富,怀着紧迫的使命感,以孜孜不倦的敬业态度把自己和公司融为一体,荣辱与共,休戚相关.进一步钻研专业知识,提升工作效益,为公司创造业绩,从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出发,不断开拓进取,屹立同行之林;在作好编辑的同时,积极面向市场,注重策划知识修养.成为公司出色的会展策划师.协助公司会展策划部把节庆中华会展做成品牌,同时积极开发城市特色产品,具备全立体进行城市推广和无障碍粤语交流的素质.3,攀登晋升(2年):细节决定一切,有了宏观的工作效益和技能,还要注重细节素质的适时培养:服务高于一切,有了一定的工作岗位和高度,更要以服务带来公司的品牌价值.在着两年年,我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无障碍的商务英语交流;编辑工作得心应手;为公司造出高端市场效应.五、未来五年的事业规划---迈向海外:做成功的期刊编辑和会展策划师 专心以魅力中国行商务有限公司为事业平台,和公司一起成长.1,自我定位:按照现代管理学的四类人才分类,我认为自己是“一”字形人才,主要特点是知识面广,缺点是专业技能有所欠缺。为此,我应该坚信勤能补拙,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迅速掌握专业技能,并熟练运用到工作中.使自我定位提升档次.2,价值实现:积极争取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按照公司的宏观发展规划和自己的人生规划相结合,努力胜任自己的工作,善于运用公司提供的职场条件,把公司业绩,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用战略的眼光阶段性的为自己估价,以及时发现自己的差距和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3,事业修养:诚信是金,从进入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就要按照诚信的原则办事;注意人脉积累,成功,除了自己的奋斗外,离不开外人的帮助;善于取经,虚心向上司和同事以及客户求教,分享别人成功的经验;实践出真知,把自己的工作始终放进市场的海洋中,让上司以动态的眼光及时评价自己,请朋友适时指出自己的不足.4,五年前瞻:五年下来,我应该在魅力中国行商务有限公司的培养下,和公司荣辱与共,一同成长,成为一名熟谙同行发展趋势和相关操作领域业务,能熟练和各客服和谐沟通,能为公司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以坚定的信念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同时在负责的相关编辑栏目中作出大家认可的行业眼光评判,能影响一定的市场导向,并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种责任,为相关服务对象提供有效的权威指导,将编辑的栏目打造成品牌,使策划的项目成为同行的指向标.六、结束语
科学规划,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相信在魅力中国的五年,我必将和公司一道,经过时间的洗礼,变得更加璀璨夺目.
第五篇: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
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
(2016-2020年)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健康中国、推进体育事业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体育项目,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相关要求和部署,充分发挥武术在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武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体育总局的整体部署和武术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体育总局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以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引领、创新驱动、提升服务、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以社会武术、竞技武术、国际推广、武术文化、武术教育、武术科研、武术产业等领域为重点,筑牢武技、武礼、武德三大支柱,发展好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武术产业三大领域,做好武术教育、武术科研、武术推广三大工作,服务好业余、专业、职业三大武术人群,发挥好传习武术技艺、传承武术文化、传播武术精神、传递健康生活理念四大作用,推动武术事业健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健康中国的新目标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创新与传承兼顾原则。重视武术的文化特性,保持武术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同步,加强传统武术的挖掘与保护,支持民间武术活动开展;推进武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武术发展水平。
——健身与教育结合原则。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引导和激励群众参与武术科学健身;弘扬尚武精神,加强武德教育,倡导武化终身教育,增强民族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国内与国际并重原则。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依托有影响力的国内、国际交流组织和平台,搭建武术交流平台,全面推进国内社会武术普及推广,加强国际间互动交流。
——公益与产业相容原则。坚持武术事业发展公益性方向,加强武术产业的引导,营造竞争有序、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促 进武术产业健康发展,合理引导大众武术消费。
(三)发展目标
——社会武术广泛普及,各级协会组织健全高效,民间武术活动丰富多彩,人民群众武术健身意识普遍增强,武术习练人口稳步增加,武术锻炼人数达到体育锻炼人数的10%。
——竞技武术创新发展,竞赛体系进一步优化,竞赛环境净化和谐、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后备人才队伍管理与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武术国际推广渠道拓宽,大力推进武术申奥进程,武术广泛进入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中国文化中心,驻外使领馆等组织机构,武术成为我国对外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协助国家汉办,力争在全球50%以上的孔子学院开展武术教学活动。
——武术文化大力弘扬,武化教育、尚武精神、武德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研究探索职业传承模式,形成科学的武术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
——学校武术教育重点推进,加强与教育部合作,鼓励支持武术专业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任教,武术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国中小学、高校广泛开设武术课程,力争青少年武术习练人口逐年递增10%。
——武术科研取得突破,充分发挥武术研究院作用,整合全国武术科研资源,合作共建各类武术科研机构、打造高端学术活动品牌,加强实践性和应用性创新研究,科研水平大幅提升。——武术产业初具规模,武术市场充满活力,服务意识浓厚,武术职业化水平大幅提高,重点打造若干个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武术产业品牌。
二、广泛开展社会武术活动,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四)提供丰富多彩的武术活动供给。因时、因地、因需开展群众身边的武术健身活动,研发适合大众锻炼的武术健身方法,丰富和完善武术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加大群众服务宣传,打造以“太极拳健康工程”为代表的系列武术健身品牌;定期组织武术名家、专家、优秀运动员开展武术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展示宣传等活动,提高群众武术健身意识,倡导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转变办赛观念、激发市场活力、协同合作、打造品牌赛事。鼓励、支持、规范、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武术赛事活动,打造“市长杯”、“企业家杯”、“太极拳公开赛”等品牌赛事,形成特色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武术赛事活动体系,满足社会各领域人群的不同需求。
(六)加强武术之乡建设。完善武术之乡评价体系,实行动态管理,鼓励争创武术之乡;广泛开展“武术六进”工作,扩大群众身边的习练场所,增加城乡武术晨、晚习练站点,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武术健身活动;完善会员制和段位制推广网络,大幅增加武协会员骨干人口。
(七)稳步推进《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总结分析试 点经验,改进、完善、提高,研发散打段位制体系,探索试点段位制与运动员等级制度衔接模式;建立从国家到地方的考评机构网络,规范梳理段位制考试点,纳入单位会员管理体系,体现服务功能,形成规范化、常态化的考评认证制度,扩大武术段位的推广普及率和覆盖面。
三、创新发展竞技武术,优化规范竞赛体系
(八)推进赛事、赛制改革与创新,优化竞赛规则、规程及裁判法。加强各类国内、国际武术套路、散打、短兵、泰拳、自由搏击等赛事交流,探索竞赛新模式;深化青少年武术竞赛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青少年成材规律的分层次、分等级的青少年竞赛体系和制度;合理利用高科技手段,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推进电子计分系统及成绩处理系统标准化,逐步完善竞赛报名标准化体系。
(九)加强裁判员、教练员队伍建设。建立裁判员执裁记录及评价体系,实施武术教练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将裁判员、教练员队伍的培训、考核、认定和管理工作,纳入武术管理机构的工作范围之内,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提升业务水平。
(十)重视专业运动员及后备人才培养。加强国家队建设与管理,加强运动队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重视运动员文化教育,提高文化素养;实施武术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制定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发展规划,夯实竞技武术发展基础。
(十一)鼓励技术创新,统一规范技术体系。推进标准化建 设,规范国内、国际相统一的技术体系,重视演练水平,促进竞技武术运动水平快速提高,引领示范武术发展方向;研发创编出版各类竞技项目标准化教材、训练大纲、教学光盘等。
(十二)提高训练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加强训练监控、创新训练理念和方法,完善训练、科研、医疗保障紧密结合的科学训练运行机制;推进各级训练基地建设,逐步建成功能齐全、科技领先、设施先进、指标明晰、科研保障的训练系统。
(十三)强化“两个责任”落实。践行“三严三实”,扎实推进武术行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树立良好赛风,坚决维护公开、公平、公正、健康、规范、有序的武术发展环境。
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拓展武术推广渠道
(十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一路一带”发展战略为契机,加大对国外武术教练员、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培训,增加武术师资外派数量,扩大武术器材援助和输出,增派武术交流访问团,定期举办各类武术展示交流活动,逐步加大武术援外力度,重点与国际武术联合会成员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十五)充分发挥各驻外机构的作用。广泛建立对外合作与联系,构建驻外机构推广平台,加强与驻外使领馆、中国文化中心、中资企业等驻外机构合作,发挥华人华侨、留学生作用,加强与国家汉办合作,推进武术进入各国孔子学院,孔子课堂。
(十六)推进竞技武术申奥进程。加强与国际武术联合会合 作、探索武术国际性赛事开发模式,重点打造武术国际交流品牌赛事,使武术成为中外体育交流的重要载体;积极推动武术在世界大、中学生运动会的开展;逐步推进武术进入英联邦运动会、世界运动会、以及世界各区域性综合运动会,努力推进竞技武术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
五、大力弘扬武术文化,加强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十七)弘扬尚武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加强武德教育,弘扬“尚武崇德、爱国守法、尊师重教、谦和诚信、刚毅自强”的武德精神;培育拼搏向上、自强不息、见义勇为、勇于担当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增强民族自信。
(十八)倡导武化终身教育、构建全民武术教育体系。探索创办“讲武学堂”等武术普及服务机构,发挥武术文化的社会功能与价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振奋民族精神,提升武术的时代价值。
(十九)加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规范传统拳种的传承与保护,完善珍稀濒危传统拳种和高龄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保护机制,确定代表性的特色拳种重点推广;加强武术研究院院藏文献研究与保护,开发研究成果及文献资料公开服务社会;重视武术典籍、古拳谱、器械、遗址等文化遗存的研究保护工作,加大传统武术申遗力度,促进武术各拳种协调发展。
(二十)研究建立职业传承机制。探索合作共建国家级、省市级专家工作室,发挥民间代表性武术传承人和武术从业者在武 术传承中的作用,促进和规范社会传统武术的发展;加强社会武术技术骨干队伍的建设,探索社会武术指导员、职业拳师、志愿者管理的新模式,加大民间示范人物、领军人物的挖掘和扶持力度,发挥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六、着力推进学校武术教育,完善武术师资培训机制(二十一)重点推进武术进校园。重视青少年及学校武术教育工作,加强与教育部相关部门合作,加快《武术段位制》与《武术健身操》在校园的推广普及,推进武术列入各类学校课程;创编或修订《武术教材》和《教学大纲》,规范课程设置,鼓励开展地域性特色拳种校本课程。
(二十二)完善武术师资培训机制。实施优秀教师研修计划,鼓励支持武术专业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任教,促进青少年武术师资总量稳步增长;通过举办青少年武术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方式,选拔部分优秀教师参与青少年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调动基层武术教师的积极性。
(二十三)重视武术专业学科建设。发挥高等体育院校在武术教育领域中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引领学科发展;加强对武术馆校、少年宫、俱乐部等社会力量办学的规范管理与引导,提升办学水平;建立武术馆校师资认证制度,提高师资队伍水平,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各类武术教育培训活动,探索武术竞赛和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武术推广模式。
(二十四)拓宽青少年武术教育渠道。加强与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制定实施中华武术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师资培训计划;广泛设立“段位制师资培训基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少年宫武术师资培训基地”;鼓励建立青少年武术夏令营、冬令营等假期培训机制,以多种形式、多种机制保障青少年接受武术教育的基本权利。
七、充分发挥武术研究院作用,重视武术科技创新(二十五)推进武术研究院实体化探索。改革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机制,做实武术研究院科研机构;充分发挥国家武术研究院的主导作用,整合利用全国武术院校科研资源,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合作共建武术科研基地、研究中心和武术研究院分院等科研机构。
(二十六)加强与体育总局科研主管部门合作。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政策保障,提高武术研究院院管课题规格,搭建武术学术交流平台,重点打造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全国武术科学大会、高峰论坛等高端学术活动品牌,提高院刊《中华武术研究》学术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武术科研水平。
(二十七)重视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中青年武术科研人才培养计划,举办全国博士高级研修班、中青年武术教师研修班,加强对武术专业青年教师、博士、硕士等科研后备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科研委员会、青年学者工作委员会的智库作用,逐步建立成一支以专家委员会为核心,以中青年学者为梯队,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人才队伍。(二十八)支持、引导、鼓励科研创新,重点围绕当前国家武术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以解决武术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战略问题、和关键问题为着力点,加强系统性、前瞻性的决策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武术锻炼对促进人体身心健康功效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充分发挥武术科技的引导作用,大力开展武术科学健身指导,提高武术健身方法和手段的科技含量,为武术事业全面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和理论支撑。
八、协调培育武术产业市场、引导武术消费需求
(二十九)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武术竞赛市场化、职业化进程。建立散打职业化赛事平台,探索套路职业化机制,加快武术职业化发展;规范各类武术职业俱乐部,发挥其在职业化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各类竞赛项目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如市场招标、企业冠名、媒体宣传的联合运作模式等,建立武术职业化管理体制,保护武术职业化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十)打造职业化品牌赛事、培育武术市场主体。以散打项目为突破口,开发武术项目商业化赛事、培育武术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开发武术对抗项目商业化赛事,提高职业武术发展水平,加强职业化队伍建设,打造散打超级联赛、套路王中王争霸赛、终极格斗、自由搏击、泰拳职业联赛等商业性赛事活动,培育有竞争力、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武术产业品牌,力争打造若干个国内知名的品牌商业赛事。(三十一)探索武术产业开发模式,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武术产业结构,开发标准化武术场地、器材、服装品牌和市场,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产业体系;设立武术专项发展基金,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赠或投资,积极推进武术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提高武术产业发展水平。
(三十二)增加武术产品供给,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引导大众武术消费。研发以健康为主体的太极拳类的武术产品,重点发展武术健身休闲、竞赛表演、技术培训等服务业,加大武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升武术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充分利用“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科技开拓武术健身产品制造领域和消费市场,鼓励发展武术健身信息聚合、在线培训等武术健身新业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的武术消费需求,合理引导不同收入群体的武术消费。
九、强化协会组织建设,着力做好媒体宣传推广
(三十三)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完善各级武术协会组织机构,实施单位会员注册制度,强化各级武术协会职能,探索推进协会体制改革。加大对基层武术组织的支持力度,重点加强市/区、县级武术协会的建设,形成高效的单位会员工作组织网络,个人会员突破100万人,推动武术协会工作规范化发展。
(三十四)重视武术管理队伍建设,实施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升各级武术协会专业 化水平和服务水平。完善奖惩机制、吸引人才、增强活力,建设适应现代武术发展需要的专业化管理队伍,加大基层管理和工作人员的榜样人物培育力度;建立健全数据库管理系统,科学使用电子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三十五)着力做好媒体宣传,有效扩大武术社会影响力。增强宣传意识,加速推进武术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高中国武术协会官方网站的导向性、权威性;整合各省市武术网站、网络资源,构建大武术网,鼓励创建武术外文网站;加大外文版武术图书的出版力度,研发优秀武术演艺产品进行国际巡演。
(三十六)加强媒体宣传队伍建设,培养武术宣传专业人才。加强武术宣传人员的武术专业知识、媒体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武术解说、音乐、舞美、创编等方面的人才,积极推动武术影像摄制与数据库建设工作,加强对自媒体、新媒体以及社会武术网络的引导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