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中医药大学_毛概复习范围及考试重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要点
2013.12.25.
名词解释:
1、统筹区域发展
2、创新型国家
3、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有法必依
8、世界多极化
9、按生产要素分配
10、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理论成果的具体内容、内涵?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创立的过程?
3、什么是“五位一体”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过程?
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李新政有哪些理论思考?
2章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发展及其之间的关系?
3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对象、动力、领导权。
4章
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2、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具体步骤和原则。
5章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
6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过程,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内容。
7章
1、为什么中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现阶段如何继续推进中国的改革?
2、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8章
1、市场经济的特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及其政府的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股份制的定义和作用?
3、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9章
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
3、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0章
1、先进文化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
2、如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事业关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1章
1、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说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实现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12章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在新形势下的重要发展?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13章如何认识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和危害世界稳定的主要根源?
14章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社会阶层的出现和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5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根本组织原则?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
根据复习要点认真详细看教材,全面掌握基本理论。
名词解释示例:“三个有利于”:是针对改革成败的判断标准。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1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分)
选择题的复习范围:可参考BB教学平台上的一些练习题。
期末考试题题目类型有:单选题30个,每题1分;多选题10个,每题2分;名词解释题4个,每题3分;辨析与简答题4个,每题6分;材料分析题1道,14分。
第二篇:毛概考试范围
考试时间:6月28号早上8:30-10:00带学生证开卷考试(只能带课本,不能带复印或手写的资料)
注意:下列内容是听录音转换过来的,所以有些错漏,希望大家谅解!题目后的分析有点乱,如果有需要请自行查找答案,谢谢!
一. 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答题方式:
1、辨别正误(正确写正确,错误写错误,似是而非的按错误对待,2分)Eg: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了就是社会主义
分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说的,是对的。但是“富裕了就是社会主义”这个不一定的,这类题型按错误对待
2、阐述理由(按简答题体要求答基本要点,正确的写为什么正确,正确的几个方面,关键答要点,分点作答,8分)
Eg:1.理论创新就是要敢于提出标新立异的理论观点
分析:错误,阐述理由:(要点1)解释一下什么是理论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作用。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自主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要点2)说明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的三个方面:1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特别要注意并非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2.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要为实践筑路3.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前途问题上,要毕其功于一役
分析:错误,答题上第一步:要阐述中国革命为什么要分两步走,第一步革命:完成民族革命任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建立新中国,第二步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步解释一下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和进度,阐述一下中国革命两步走思想的意义,说明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思想印证了中国革命的深刻经验,反映了当时的世界形势和时代特点,同时融进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人民根本利益,推动历史前进的意志和力量,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和革命前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革命的学说。最后要说明毕其功于一役是王明等人提出的,他是犯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就是一次革命论的错误,只看到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两者的区别。基本观点:这个观点属于左倾教条主义的观点,它不了解中国的革命、中国的国情、不了解中国革命的矜贵,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它要一次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和历史进程是公然不存的。第一步进行民主主义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的国情所决定的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区别
分析:先分析两者的共性,在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者的区别
错误,理由:1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说明两者的联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市场经济运行而言两者具有共性,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来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这些共性是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特征和要求,第二步讲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他们体现了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又会体现不同的制度特征,而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4.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正确,阐述参考课本)
5.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一样都是殖民主义侵略与殖民统治的结果
分析:错误,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国共两党间的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既然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只能由中国人来解决,我们不容许任何的外国势力干涉台湾问题;香港、澳门问题它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那么解决香港、澳门需要国际社会的特别中英、中葡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6.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分析:错误,先阐述什么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阐述一化三改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说明我们党的党在过度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第二步阐述在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实行这条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之所以实行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改造同时进行原因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进行,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进行社会改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就是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变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说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改造是同时并存先而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并存先。一化三改的总路线他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建设的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二.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答题内容靠自己把握
Eg:
1、作为当代青年,你认为我们应当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参考一下课本,剩下靠自己发挥)
2、请列举两个我国当前社会生活领域存在的文化危机事件,谈谈你对这些文化危机事件的认识,并对我国发展社会先进文化提出两条以上的对策和建议
3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课本上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在几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
试运用这一知识分析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文化消极现象及解决对策
(靠大家自己发挥)
三、材料分析(1题,共30分)
材料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理论充分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文化财富。在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将会继续取得重大突破,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巨大推动。当今世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商品化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江泽民在中国科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目前,世界范围蓬勃发展的新技术革命,使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由过去单纯的资源要素竞争转向高新技术要素竞争。为了争夺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战略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发展高新技术作为基本国策。据统计,美国80%的资金投人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15%的资金投入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只有5%的资金投人一般产业。日本、西欧各工业化国家也大致如此。
——————李海舰《为什么说结构升级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2.坚持发展高新科技技术,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要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定不移的扩大对外开放,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力度,振新科技,培养人才
材料4.选自十一五规划(具体老师没有说)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科技在发展国内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15分)
2.请说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的重大意义(15分)
第三篇:毛概考试范围
主观题:
一.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有什么?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二.问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2.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四.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1.在国际关系中中国坚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2.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中变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部局。
五.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1.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2.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3.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4.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七.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思想?P7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是他个人的思想,既有正确部分又有错误部分。
3.二者之间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八.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2.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名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民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民族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3.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下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九.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十一.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有?
(1)坚持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十二.为什么要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
(1)一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2)二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
(3)三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四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十三.什么是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十四.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十五.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深刻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真学,真领会。
(2)着重落实在行动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客观题: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2.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3.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5.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7.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8.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
9.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0.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13.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区别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5.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16.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17.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18.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的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19.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两头为: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
2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的策略方针?
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21.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2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五种经济成分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
2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26.马克思、恩格斯还曾设想用暴力没收与和平赎买这两种方式来变革所有制的问题。
27.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
28.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9.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
30.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2)、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著作。
3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3.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34.在科学文化领域里,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5.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6.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3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8.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3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4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根本区别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4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4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4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4.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45.“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是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47.1986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48.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做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9.1988年,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0.江泽民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51.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52.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020年。
53.中国梦的思想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54.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55.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改革的性质。
56.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7.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58.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59.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60.对外开放格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6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6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6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64.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6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66.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6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69.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7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71.在中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美国:在野党。英国:反对党)
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73.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74.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
7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
77.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78.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79.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8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81.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82.“一个中国”是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的前提。
83.和平与发展 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84.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的终结。
85.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的三大外教方针。
86.20世纪70年代中国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8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最早在香港实施)
88.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89.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90.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91.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92.全党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劳动者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
93.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
94.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个民族共同繁荣。
95.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治,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96.人民解放军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7.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98.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多选:
1.香港特别行政区是:
A.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B.我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C.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行政区域
D.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
A.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结束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第四篇:毛概简答重点范围
简答题材料题某老师的范围:
第一章 : 第一节: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第二节: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思想。
第五届: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 第二节: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五章: 第二节: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其本质的含义)
第六章:第一节: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第三节: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七章:第二节:二,正确处理改革 发展 稳定 的关系(重点)
第三节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八章: 第一节: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材料题准备)
第四节: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十一章:第一节: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全部)
第十三章:全章。(不是很重点)
第五篇:毛概复习重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②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③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④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阶段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梳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3.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路线,主要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②确立这一任务的主要依据是:
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决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6.一化三改造
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们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
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8.独立自主
主要内容:我国一向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④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
9.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毛泽东思想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所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这种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毛泽东以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总的来说,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他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得也有失的;邓小平同志则在总结社会主义事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提出在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完成以后,思想阶级斗争仍然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它已不是主要矛盾。由于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矛盾、基本矛盾,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1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2.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中国共产党要承担起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
①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③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客观要求。④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的深化。
13.许多国有中小企业不断被私营企业并购,将来一定会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此观点错误。首先必须克服过去在公有制认识方面存在的单纯强调公有制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的倾向。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全国而言,要坚持公有资产在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所以在让一些经营效益不好的企业转归私人企业经营,这是经济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况且目前就全国范围而言,我国公有制经济仍占很大比例,这个主体地位不会动摇。我们的政策是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发展非公有制。
1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都要努力寻求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当多样化,而不是“单一化”,这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现代经济中一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规模的经营方式和经济组织形式,都是适应市场化发展需要的管理形式,如公司制、承包租赁、兼并、收购等。对公有制来说,什么形式更有利、更有效,就可以用什么形
式。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
15.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二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三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16.如何理解“总体上的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小康水平有一个从高到低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②总体小康 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
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基点的,是总体小康的进一步发展,是高水平、发展均衡的小康,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中。总体上的小康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有的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进一步的目标,是需要我们努力去实现的。
17.三大改造完成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Ⅰ.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用户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Ⅱ.社会主义改造的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Ⅲ.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Ⅳ.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1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18.简述基层民主政治的性质、内容和实现形式
内容: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民族参与的特点。性质:它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和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实践形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行民主自治。
19.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一,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五,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六,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七,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首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