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文章标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概念,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表明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与拓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发展过程的统一,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起点、目标、任务和实践过程上是一致的。这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关键词:和谐社会__发展规律__战略目标__价值取向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概念,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目标和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与拓展,是继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今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考的新突破,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设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一)
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状态,具体表现为社会结构和谐、社会阶层之间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最高理想境界。
我们所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所追求和实践的社会主义,就是一个公平正义、富裕幸福、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的社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特别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实践,我们党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和战略任务,又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指出目前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起点、目标、任务、实践过程等方面是一致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社会和谐的具体内容和达到的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就现阶段而言,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现代新型的和谐社会。这样的和谐社会要按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富裕、自由、平等、公正、互助、和谐为其价值取向,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尽可能快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要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要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和利用,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使全体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平等相处、诚信友爱,使整个社会安定有序,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二)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艰巨的战略目标和长期的历史任务,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和发展过程的统一。就当前来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解决前进中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逐步消除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以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和谐社会的状态中实现。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从对外开放到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这样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关系、国际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种种挑战和不和谐因素。特别是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成员的局部利益和具体利益的差别越来越大,利益矛盾十分突出。这些问题若是不能及时解决或解决得不好,自然就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努力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使社会内部的各种要素处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均衡发展的状态,这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避免政治动荡和社会失衡,减少发展代价,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而不断推进的长期历史过程。在
第二篇: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文章标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摘__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概念,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表明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与拓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发展过程的统一,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起点、目标、任务和实践过程上是一致的。这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关键词:和谐社会__发展规律__战略目标__价值取向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概念,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目标和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与拓展,是继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今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考的新突破,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设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一)
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状态,具体表现为社会结构和谐、社会阶层之间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最高理想境界。
我们所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所追求和实践的社会主义,就是一个公平正义、富裕幸福、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的社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特别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实践,我们党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和战略任务,又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指出目前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起点、目标、任务、实践过程等方面是一致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社会和谐的具体内容和达到的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就现阶段而言,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现代新型的和谐社会。这样的和谐社会要按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富裕、自由、平等、公正、互助、和谐为其价值取向,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尽可能快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要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要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和利用,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使全体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平等相处、诚信友爱,使整个社会安定有序,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二)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艰巨的战略目标和长期的历史任务,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和发展过程的统一。就当前来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解决前进中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逐步消除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以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和谐社会的状态中实现。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从对外开放到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这样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关系、国际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种种挑战和不和谐因素。特别是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成员的局部利益和具体利益的差别越来越大,利益矛盾十分突出。这些问题若是不能及时解决或解决得不好,自然就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努力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使社会内部的各种要素处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均衡发展的状态,这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避免政治动荡和社会失衡,减少发展代价,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而不断推进的长期历史过程。
在这个系统工程的建设中,我们要立足国情,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为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切实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笔者认为,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坚持以下几点: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均衡发展。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现代化物质技术基础之上的,是新型的现代和谐社会,所以必须要有先进发达的物质技术作基础,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从而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我们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谐社会,解决前进道路上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发展首要的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也要发展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事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以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去谋发展、促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的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协调,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目标,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公平与正义;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前来讲,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就要赋予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平等的权利和同等的机会,在承认社会成员因各自的条件和情况不同而带来他们之间在社会利益上的差异之基础上,尽可能把他们在社会利益的差异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从大的方面来说,公平应当包括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文化公平、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等各个方面。但目前人们最为关注、也最为突出的是经济公平问题。经济公平包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不同人群,占有和使用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占有和使用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公平,以及收入分配的公平等等。其中最直接、最突出的是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上的公平只能是相对的公平,因此只能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来认识和解决公平尤其是分配公平问题。这就要更好地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3.坚持全局观点,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安定有序。
目前,我国尚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不断涌现出来,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增大。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这一阶段是个矛盾多发期。2003年我国人均GOD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3000美元的目标迈进。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仅就目前而言,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切实解决各种矛盾,努力建立合理的社会经济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坚决惩治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索贿受贿、贪污腐化等腐败行为,解决好因商业园区开发、征地拆迁等损害群众权利和利益的问题;切实打击“黄赌毒”和各种投机诈骗违法活动;严格查处有令不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从而确立社会安定有序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4.坚持依法行政,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权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行政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从整体上有效协调利益关系,健全管理体制,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也在逐步提高,公民对政府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生活中政府部门及其行政人员在履行职能时,不时出现一些不如人意的现象。比如有些地方政府和行政人员依法行政观念不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奢侈浪费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还没有完全克服,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一些地方政府机关不依法办事,在征地、拆迁等工作中侵犯公民权利和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温家宝总理今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不懈地做好工作。他还强调,要依法规范政府行政方式,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问题,逐步形成依法行政、公正廉洁、行为规范的政府运行机制,使各级政府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要把领导精力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上。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合法途径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
5.坚持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当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力量,无论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还是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安定有序和全体社会成员和谐相处,都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讲真话、办事实、求实效,深入实际,密切联系各方面的群众,及时了解和解决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把党建成党内和谐、廉洁奉公、充满活力、为民谋利的执政党,进一步增强党在领导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战略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和谐是社会前进的润滑剂。和谐可以安邦,和谐才能兴国。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只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科学发展,和衷共济,我们就一定能够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建设更加富裕、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和谐社会。
责任编辑__陈黔珍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第三篇: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各尽其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得其所,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和愿望都能得到合理的满足。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
龙岩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龙岩。
发展和谐的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扎实推进“双高普九”,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资源整合。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打造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河洛文化品牌,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繁荣广播电视,维护良好的文化市场秩序。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继续对重点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人员实施医疗补助。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发展体育事业,推进全民健身。落实人口与计生工作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结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健全建设领域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更好地解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等问题,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加快发展慈善事业。
保护和谐的生态环境。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力争2008年、确保2009年完成中心城市13家水泥污染企业关闭,扎实推进除中心城市以外其它污染企业的关闭工作,确保2010年年
底前全部关闭。继续抓好九龙江、汀江、闽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
源污染,推进垃圾、污水、噪音等的综合治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强
环境监测与执法,切实控制和削减排污总量。重视资源节约,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强化“青山挂白”、重点水土流失区治
理和地质灾害防治,抓好植树造林和生态公益林管护。
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扎实推进“平安龙岩”建设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应急管理体系
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健全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深化安全生产专项
整治,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社区建设,改善村(居)委会办公条件,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推进和谐创建活动
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加强
“双拥”、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武警消防和人民防空工作。继续抓好统计、民族宗教、外
事侨务、老区、信访、气象、水文、普法、档案、地方志、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
作。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粮食播种面
积稳定在285万亩以上,大力发展畜牧、蔬菜、林竹、果茶、烟草、花卉等优势产业和红心
地瓜干、河田鸡、连城白鸭、咸酥花生、黄兔等特色产品。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
系,发展高产、优质、生态农业。重点扶持肉制品、果蔬制品、竹制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
首批1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抓好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等7个龙台农业合作示范区
和台湾优良品种引进繁育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完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
训4.5万人,争取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3万人。
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快发展“10+3”产业,推进工业“九大基地”建设。确保180个工业
重点新增长点项目实现新增产值75亿元以上,90个工业重点投资项目完成投资52亿元,100个重点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电子信息应用项目顺利实施。精心组织实施“百家千户”
培育工程,力争年内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0家。支
持福建煤电、马坑矿业等企业上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继续做好万亩工业用地报批征用和
标准厂房建设工作,鼓励发展“飞地工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抓好冠豸山、客家土楼、红色旅游区和乡村旅游区建设,积极开展创建
国家4A级旅游区、中国优秀旅游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活动,办好市第五届旅游节,力争全年接待游客和实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7%和15%。加快闽西交易城二期、闽西粮
油饲料城二三期、闽西现代物流园区、汽车及配件专业市场等物流项目建设。加大普通商品
住宅和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建设力度,规范物业管理。组织好第三届工业企业银企洽谈会,落实对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奖励政策。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巩固港澳台和沿海发达地区等招商区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东
南亚、欧美发达国家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招商。用好“5·18”、“6·18”、“9·8”等大型招
商平台,办好建市10周年庆祝活动和第四届“11·18”中国龙岩投资项目洽谈会。加强产业招
商和园区招商。切实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落实出口退税和外贸出口奖励政策,完善“大
通关”机制,扩大外贸出口。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市科技创业园和面向重点产业的8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争
取新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家。认真组织参加第五届“6·18”项目成果交易会,促进项目
成果常年对接和交易。完善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创新
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抓好冶金、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的节能工作,建立
1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新增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2-3家。全面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
污染综合整治,其中九龙江流域基本完成养殖业治理任务,汀江、闽江流域完成50头以上
规模养猪场的治理任务。关闭中心城市第二批3家水泥污染企业,强力推动除中心城市以外
其它污染企业的关闭。启动龙岩化工厂搬迁。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提高科学开发利用水
平。
切实改善民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就业援助、劳务派遣机制,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工业园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实施农民房屋保险,推进农业保险,实施农村部分离任村(居)主干养老补助,积极探索建立适合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做好城乡低保工作,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推广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2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完成30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健全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推进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迎评前期工作。认真做好迎接联合国专家组来岩考察永定土楼申报“世遗”工作,启动古田会议旧址群维修保护三期工程,完成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展馆改版,精心组织纪念建军80周年等重大活动,改造完善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10万用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加快实施乡镇卫生院“百院建设、千人培训”计划,选派百名医生帮扶百所乡镇卫生院,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组建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体育设施的管理与开发,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健全利益导向机制,确保人口与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营造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扎实推进“平安龙岩”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三基”工作,强化信访和矛盾纠纷调查排处,继续整治治安突出问题。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双基”建设深化拓展年活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责编:
龙岩市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
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以“十镇百村”试点为示范,促进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农村和谐。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完善和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稳定粮
食生产的基础上,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
力发展优势特色种养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培育农产品品牌;加快农业
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大做
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进与台湾的农业合作。扎实推进乡镇工业
集中区建设,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健全农
民转移就业的支持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推进农村水、电、路、通信等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公路、水利设施管理维护机制。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防汛抗旱和林业“三防”
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进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现代化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继续
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推行“五清六改”,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全面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组织实施农村文化“百镇千村”建设工程和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加强乡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龙岩市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深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妥善处理国有企业改革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已改制企业的规范管理。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健全国有资本经营激励约束机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管理行为。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税收征管。继续做好化解乡村债务工作。完善卫生监督体制,健全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继续推进文化、教育体制改革。巩固普通公路征费体制改革成果。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按照产业政策加大招商力度,争取在引导外资投向重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有新突破,在吸引外资来岩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地区总部等方面有新成效。主动承接台湾机械、轻纺、电子等产业转移,密切龙台旅游协作。积极参与重大经贸招商活动,做大“11·18”中国龙岩投资项目洽谈会平台。健全签约项目的跟踪推进和协调服务机制,促进项目报批、到资、落地、建设。完善鼓励出口的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优化出口结构,扩大出口规模。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推进社会资本与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服务业的有效对接,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引导和管理,促进企业依法经营。
龙岩市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强化区域互动融合,促进城乡同步、区域协调、全面发展。
增强中心城市带动功能。抓好龙岩经济开发区和龙州工业园区建设,壮大中心城市经济实力。继续滚动实施一批城建项目,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供水、供电、供气等系统,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事业和酒店、商务等服务业,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抓好城市规划编制,注重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按照“市区一体、责权统一,建管并举、疏堵结合”的原则,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城市综合执法,坚决制止和查处违法违章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处理好条块关系,推进简政放权,健全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财政、信贷、科技、人才等的支持,促进各县(市、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园区经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
事业等的扶持力度,缩小县域发展差距。完善城镇体系规划,继续抓好小城镇和新村规划建设。
提升区域协作水平。加强与厦门的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和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建设,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协作配套、市场相互开放和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山海联手壮大闽西南一翼。继续深化闽西南5市、闽粤赣边和闽粤赣13市的区域经济技术协作。
今后五年,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龙岩老区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龙岩市要完成“十一五”规划,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争取更大作为。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视察我市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部署和我市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定位,落实“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前、通、借、联”的发展要求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的部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地推进新一轮大发展,充分发挥龙岩在海西纵深推进中的前锋作用。
主要目标是: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以上,万元GDP能耗比2006年下降15%,环境质量按功能分区达到国家标准。生态型经济枢纽六大支撑体系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显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对外开放明显扩大,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明显进步。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总量超过5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19.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3.5%,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3%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0%,内联引资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增长50%,外贸出口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5%,万元GDP能耗下降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保持全省第一,工业用地平均投资额有较大幅度增长。
龙岩市坚持发展与调整、规模与效益相结合,努力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发展速度快的产业发展格局。
做大做强“10+3”产业。滚动实施工业“三类项目”,加大对优势企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促进产业链延伸与产业配套,力争到2011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2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00家,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配套化发展的产业组织体系。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完善规划布局,继续抓好工业用地报批征用和标准厂房建设,健全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提高园区集约化水平,努力培育若干个每平方公里产值达到或超过50亿元、100亿元的园区。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环保设备重要研发生产基地、南方重要的烟草生产加工基地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生产基地、铜材料供应与加工基地、水泥建材基地、能源生产基地、钢铁生产基地、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继续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强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完善参加“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的常年对接机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成市科技创业园,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加强节能降耗,突出抓好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扎实推进年产3万吨以下小煤矿的关闭和单机5万千瓦及以下小火电机组的关停,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继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复合型科技人才、管理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增强人才和智力支撑。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支持企业争创品牌,加强品牌保护。
大力发展服务业。推进旅游资源整合,打造红色旅游、客家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精品,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市场营销,密切区域协作,把龙岩建成福建西部风情旅游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生态旅游区。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优化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信息、商务、社区服务等服务业。
第四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对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保证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意义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指的社会应是一个具体的发展领域,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构想,又包括相应的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社会治理方略和社会运行机制。[1] 第一,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提出的一个发展战略,是立足于我国国情、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利益格局多样化为条件的现实调控目标,而不是要否定或削弱市场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更不是要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
第二,和谐社会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为基础。
第三,和谐的社会不仅是稳定的、有秩序的社会,而且开放并充满活力。第四,和谐社会不仅包括利益层面的和谐,也包括价值观念层面的和谐。第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它的基本要求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重大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对马克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当前,在新的形势下又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四位一体”,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宏伟目标和重大任务。我们党早就提出要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是指经济上的目标,而我们党现在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除了经济以外的社会目标。从这里可以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不矛盾,一个是经济目标、一个是社会目标,二者是一鸟两翼,互为前提的关系,“小康”包涵着“和谐”,“小康社会”期待着“和谐社会”的到来,而和谐的社会无疑会推动和加快小康建设的步伐。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完成执政任务、巩固执政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严峻挑战。我们党要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走在人民和时代的前列,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就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社会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意激发社会话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则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
第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3]
① 构建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丰富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重大飞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会提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同发展相联系的各种重大问题。我们党提出并正在着手解决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既触及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触及了社会建设层面存在的不和谐之处。“五个统筹”渗透和推进到社会结构层面,必然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这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之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意味着在我国将要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格局,这大大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完整、更科学的坐标系。
②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社会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在建国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基于物质严重匮乏、人民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客观现状,我国采取了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在这种情况下,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满足人们必要的物质需求便成了最为紧迫、最为重要的中心任务。应当说,当时作出的这种选择是合乎客观实际的。当然,这不等于说在社会和谐方面不存在问题,而是相对于经济发展问题,它处于从属和次要的地位。时至今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对过剩的经济代替了过去短缺经济,全国人民总体上过上了小康的生活。
③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潮流,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和对人类文明进步进程的新贡献。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开始探索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内在联系。继联合国先后提出《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发展指数” 之后,一些国家(如北欧国家)提出了“社会和谐” 的理念。可以说,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使当代人类1/5以上的人口进入和谐状态,这无疑具有世界意义。更重要的是,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探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机理和实现途径,不仅将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作出新贡献,而且也将对当代人类追求理想社会和文明进步进程作出的新贡献。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
显著增强,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文化等发展水平还不高,经济还不很发达,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在发展的过程中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4]
第二,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5]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还要在发展中充分注意统筹发展的原则。第三,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改革稳定的目的是求发展。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反复证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也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过程。
第四,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开展积极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6]开展积极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所在。特别是在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刻变革,社会经济成分在不断多样化,新旧体制,各种思想、思潮相互激荡,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结束语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我们付出极大努力持之以恒的伟大系统工程,需要集中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力量去不断实践,才能得以逐步实现。既不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要打攻坚战,更要打持久战。要通过发扬光大天人调谐思想,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最终使人类永久性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发展危机、生存危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红军.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3~66
[2]黎 滢.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和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7 ,2 :156~157
[3]李英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视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6:18~21
[4]刘伟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科技创新导报,2011,10:251
[5]党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政研广角·党建天地,2005,67:66~67
[6]纪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甘肃农业,2008,261(04):16~18
第五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贯彻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通过民主法治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要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保障的思想。
⒉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意主体的须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须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景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以及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现阶段,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迫切需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期以来,我们党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明确了国家发展目标,彰显了社会核心理念,确立了公民基本遵循,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要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实践养成与制度相衔接,大力弘扬这些思想、理念、精
神,在凝聚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融合、协调发展。从精神 的特有属性和内在规律来看,任何 都是所包含的精神价值与承载这些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之间的统一。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文化的“体”的主要形式,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魂”和“体”的关系,做到强“魂”健“体”,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积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任何社会要使其主流价值观念得到广泛认同并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必须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司法行政行为等很好地体现核心价值观念要求。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给予有力支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美丽中国,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具体目标,这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当前,中国社会正步入一个特殊的环保敏感期,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增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这不仅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迫切诉求的现实回应,而且将使我们执政的群众基础更加深厚坚实,实现永续发展、长治久安。
如何构建美丽中国?首先,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坚定不移的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各族人民经历了近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对国情的把握和认识进一步深化。
其次,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纠正过去传统的把发展压在拼资源、拼环境上,中国是人口第一大国,矿藏资源、石油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人均占有率很低,特别是作为能源主要来源的石油,年耗油量的54%需要从国外进口,西方敌对势力明里暗里千方百计对我国石油进口设置障碍,能源相对缺乏严重制约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再次,建设美丽中国要求下大力提高国人的文化道德素养。文化道德指标通常可以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是一种软实力,它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成败和民族发展的未来。所以,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符合党情、国情,更符合民心民意,只有沿着党的十八大既定的目标和指引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行,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人民就一定能够尽享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带来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