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他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要求。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的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工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条件,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是大有作为的。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把教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级基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方针。在教育系统要想办好学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就是要全心全意依靠教师、职工和工人这三支队伍搞好三个育人。工会作为高校最广泛的群众组织,团结三支队伍,共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在保持学校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依靠工会,加强工会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党、政、工领导共同的责任。工会是党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环节。工会组织必须把握大局,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的思想,从政治上、思想上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把坚持党对工会组织的领导和发挥工会组织的四项职能统一起来,要以人为本,满腔热忱地关心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协助党支部做好疏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在维护整体利益的同时,维护好教职工的具体利益,对个别教职工的特别困难要实施帮扶措施。
工会要坚持依法治会,规范自身行为,增强组织活力。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改革、完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要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根据本单位实际和教职工的意愿,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推进工会组织的群众化和民主化建设,努力把工会建成“教工之家”,成为教职工群众信得过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通过这些把广大教职工团结起来,形成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力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
二、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为切入点,切实履行基本职责,增强构建和谐校园的社会基础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会责无旁贷要把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始终放在自己工作的突出位置,具体地讲,重点是突出“三个维护”,即维护教职工的政治民主、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合法权益。这“三个维护”是新时期教育工会工作的基本支柱,是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保证。
1、维护教职工的政治权益是教育工会突出“维护职能”的根本任务。教职工的政治民主合法权益集中表现在“知校情、参校政、督校事”。目前正在推进的校务公开是教代会制度建设的发展与深化,工会的职责是做好监督工作,并促使落实这一工作,通过校务公开使广大教职工知校情,并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关心学校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参与和携手解决学校发展的难题,依此,提高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自觉为学校的各项工作努力奋斗。
2、维护教职工的经济权益是教育工会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师已经成为人们向往的职业。但是,随着学校用人机制的变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广大教职工在很短的时间内,不仅要适应和承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带来的压力,而且必须适应和承受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校内聘用制的深入开展,也不可避免地触及部分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对此,工会组织一方面要指导和帮助教职工端正心态,适应改革的形势,另一方面要关注出现的新动向、新变化,相应采取新措施,保护和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利益不受大的损害等等。
3、维护教职工的文化权益,大力推进教职工队伍建设。工会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根据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要坚持以青年教师为重点,师德建设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深入持久地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和师德标兵、师德先进集体评选表彰活动和各种劳动竞赛等群众性自我教育活动,并努力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取得实效。通过这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构建和谐校园的社会基础。
三、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为构建和谐校园注入持久的生机和活力和谐校园并非是“你好我好”式的一团和气,也不是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而是学校教育各个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的构建基于协调和默契,终于竞争与效益。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校园掌舵人带领船员绕过险滩暗礁,走到光明彼岸的“顺水顺风”。怎样构建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的和谐发展入手:
1、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 所谓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首先表现为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校管理的开放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我们期待着“和谐社会”的构想尽快变为现实,给学生发展提供成长的肥田沃土。其次是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三,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还表现为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教学因素”指的是以课堂为主渠道的诸种因素;“非教学因素”指的是学校的校园环境、办学理念、制度建设、校风校貌等校园文化方面的育人因素。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是形成和谐校园整体效应的关键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校园环境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并指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学生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学校的办学理念要变成师生的共同追求,要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2、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 学校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各科老师等诸要素共同构成教育主体。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注重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在提倡谅解与宽容、促进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增强竞争实力,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校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要在办学思想的形成上下功夫,要用自己的实力、活力、魅力去影响干部,影响师生形成共识的价值观、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等。同一学科教师要摒弃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陋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与偏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走综合型教师发展之路。在教师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完善学校的合作机制,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到渴求发展的莘莘学子。
3、学科间的和谐发展 在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下,学校各学科自然形成“主科”和“副科”的概念。考试科目是主科,分值比例大的是主科,其余均为副科。由此,学科地位、课时、作业、学生重视程度都发生了偏斜,难以形成教师的团队意识,合作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这无疑给学科间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改革的学分制管理又为学科间的和谐发展搭设了平台。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
4、“五育”的和谐发展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以人体为喻,提出了“五育”并重,融合发展的思想。他指出:“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仍然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3、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四、积极构建和谐、健康、文明、团结、互进、互助的师生关系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对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打造沟通关爱的平台,构建和谐、健康、文明、团结、互进、互助的师生关系。
1、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科学知识和思想文化的传递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建设者、塑造者。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东方还是西方,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书是知识的传授,育人是道德的熏陶,教书和育人相辅相成、一脉贯通。没有一流的教师就没有一流的教育,教师的知识、能力和人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道德。他们“对于青年心灵的影响,构成这样一种教育,决非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格言,任何奖惩条例所能代替的。” 才高为师,一个合格或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文化素养和精深的专业知识。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知识的总和平均每七年增长一倍,在爆炸式涌现的知识面前,一个教授若不及时学习充实和更新,很快就会陈旧落后。因此,在社会生活急剧变革的当代世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文化涵养、道德认知等都面临重大冲击,发生着不断的改变。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树立学习的观念,顺应整个变化的形势和步伐,不断更新知识、方法和观念,以开放和开阔的眼界接受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现象。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之前,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既要掌握人类文化知识,成为活的知识宝库,更要熟悉新的研究成果和先进手段,善于把智力财富传给青年一代,激起学生心灵中的求知欲望和点燃爱知的火花。如果说教书是教师职业的话,教师更大的责任是育人,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者,个体成长的“雕塑家”(苏霍姆林斯基)。为此,教师必须要使自己具有魅力,拥有崇高的思想和道德境界,有完善的人格,吸引青少年,即“在敢于担任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为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和需要追求,了解并尊重他们的不同个性,如强烈的独立意识、略带偏激的批判性思维、丰富充沛的创造力等,从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心理出发,正确对待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上的差异,启发、强化他们不断成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细致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道德、行为、能力、爱好等,促进个体在群体中相互接纳、相互融合、相互陶冶。像关心自己的眼睛一样关心学生、诲人不倦,尊重并信任学生,也严格要求学生,善于运用不同方法,针对个体差异,诱导个体的学生动机,引导学生的行为,发挥学生主动性,体现“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为学生一切”的宗旨。激励学生自强、自尊、自立、自信,在人本主义的育人环境下,锻炼学生确定发展目标、找到前进动力、开辟发展途径、探索前进方法。特别是在社会开放和观念激荡日趋激烈的当代社会,教师更要承担起社会变动的思想疏导和指导责任,培养社会主义的公民观念、法治思想,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行为,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正确辨别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价值观、利益观,并给予学生思想和行动上的正确引导,心理上的合理疏导,避免人际冲突,养成完整的人格精神。
2、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角色随着国内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特征表现出许多全新的现象。社会参与意识增强,注重自我发展,追求主体价值,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突出,平等观念明确,为教育理念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学生扮演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角色。主要表现在明确意识到活动目标和方向的自为性,以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出发改造主体的自主性。主体性的获得不是自然的行为,必须在观念转变基础上,通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才能逐步建立起来。首先,平衡教师和学生的主体间关系,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教育的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的过程,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学活动民主化,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学生内驱力,唤起并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来参与学习。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动机和兴趣,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规律,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克服和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来转移、升华由挫折导致的需要受阻。再次,教师的激发、诱导只有引起学生的认同,引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认清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要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尽量减少和避免强制式灌输,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以“引导”的理念去认识学生,展开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发挥学生主动性,增进学生的主体参与,必须完成四个转变:即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以学生“学会”为主转向学生“会学”为主,以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以注入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学生个性特色。提倡并开展探索式、研究式和批判式的学习方法。
3、在人的自我实现与超越(创造性)实践基础上培养创新精神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技已经成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法》)这不仅是高校教育的历史使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国际竞争中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品质。创新人才是知识时代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创新人才的创造性活动,才能产生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推动社会进步。创新过程也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为社会和人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体现自己的生活意义,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创新人才是具有追求创意的鲜明意识,具有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的心理取向,认识事物和把握机遇的敏感气质以及适应改造环境应变能力的人才。为此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本主义“三育人”模式就是调动教育的各种能量,根据创新的形成机制,提供创新的外部环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为取向,培养追求真理、不断超越的进取意识,主动、好奇、敏锐的个性品质,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态度品质以及良好的修养、自信心和危机感。
4、理解、宽容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自然需要解释,而人需要理解”(狄尔泰)。教育活动本质上是生命与生命、心灵与心灵相互影响、交流的精神活动过程,无论是学生主体还是教师主体,都是主体间的关系互动,带有明显的主观成分。因此,人本主义教育的实施方式在于倡导一种理解式地启发教育。理解的前提是沟通和了解。在教师为中心的关系中,学生和教师相对于对方都是它者,二者建立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学生成为纯粹的知识获得者。学生主体指导下建立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即我-你关系。师生各方并不把对方看作是一个对象,而是看作与我讨论共同话题的对话者,在这个关系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在交谈、相遇,各自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感觉、思想与行动、经验和知识等都时时展现在对方面前,双方都在理解中获得了沟通和共享。”教师真诚地与学生交往、双方平等地了解和沟通,正确理解大学生的思想、宽容大学生的行为,认识到大学生不是圣洁的天使,也不是未曾雕琢的璞玉,大学校园也不是象牙塔,更不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密封箱。大众媒介的影响日益扩大,学生面对激烈的信息流和缤纷的外界生活,常陷入困境而无所适从,人格发展中形成激烈震荡。对此,教师必须指导他们的生活和世界,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意向,并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武断和专横,也不对学生放任自流,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思自己的生活、展望自己的未来,做出有价值的选择。同时,学生也敞开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与教师共享。
5、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学生的个体发展更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人本主义强调人的需要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学生在学校中的成长既是知识的增加,也表现为精神的生长。发展人格、陶冶情操、公民养成、职业道德,建立温暖健全的人际关系,负有责任,成为有教养的人,这些都应该是每个学生必须在教育中养成的。重视德育的基础性作用,改变智育挂帅下,轻视思想道德修养、急功近利的危险倾向,德育的发展不要在一片“强化和重视”声中被“弱化和忽视”。获取科学知识只是手段和过程,和谐美好的人类社会才是目的的观念。而美好生活的获得“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因此,只有培养知识丰富且品德高尚的个体,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为人类谋幸福,否则,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是一柄双刃剑,可能成为人类灾难和痛苦的加速器。总之,高校工会要以这些理论为基础打造沟通关爱为平台,努力构建和谐、健康、文明、团结、互进、互助的师生关系。
五、积极大胆探索在新形势下构建和谐校园的新途径、新方法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阶级性和群众性是工会组织的两个鲜明的特征。工人阶级的内涵已经深化,其外延正在扩大,加之人们的就业形式和就业行为多样化,其职业、身份的经常变动,如果继续恪守原有的观念,会人为地缩小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工会不从自身特点出发,有效地加强作风建设,就会出现脱离群众的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党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最大限度地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更需要我们动员广大教职工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正确对待改革中利益关系调整的同时,进一步履行代表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加大源头参与和维护的力度。在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同时,努力把教职工的物质文化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为构建和谐校园不断探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一定要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做到“团结、创新、务实、清廉”。一定要加强团结。工会领导班子要讲团结、顾大局、识大体,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以工运事业的发展为重,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勇于创新。“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工会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前瞻性,富于创造性。要深刻认识当前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结合高校的实际,结合工会工作的特点,转变观念,闯出一条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新路子。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多深入实际做好调查研究;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倾注真情来做好教职工工作,多为教职工办实事。工会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明,要带头讲正气,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严于律已,清正廉明。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工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大力巩固和完善现有的教育工会体系,把广大教职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要积极争取党政的支持,促进有关困难问题的解决,力争做到教育工会组织“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已经跨入21世纪,新的形势,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对我们的挑战,也是赐于我们的大好机遇,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就是抓住机遇,实现教育工会工作新的突破,开创教育工会工作的新问题,而决不可坐失良机,贻误工作,辜负党和广大教职工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团结奋斗,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九大目标和任务
九大目标和任务如下: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
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六项原则,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第三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各级党组织要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出发,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确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些重大关系。“建立和谐社会不是一个短期的目标和任务,而是中国未来二十多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以人为本理念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前提,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从主体上也就是人的方面,真正解决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前提。1956年我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这样强调:“我们做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其实,深入探讨毛泽东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和谐“音符”可以从毛泽东思想中寻找现实答案和鲜活事例。
一、在世界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如何重新唤起全国人民的共产主义信仰、统一认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可以从延安整风运动中寻找答案
(一)共产主义信仰的性质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具有生活价值的定向功能,社会秩序的控制功能,社会力量的凝聚功能,行为选择的动力功能,等等。
只有共产主义信仰才是科学的正确无偏的政治信仰;当别人迷茫时你清醒,当别人疑惑时你坚信;共产主义信仰体现着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向往和追求,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强大的精神支柱。
(二)共产主义信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政治信仰是影响社会稳定进而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前苏联解体的深刻原因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苏联社会主义和苏共的政治信仰彻底崩溃,失去了原有的精神支柱,失去了统一的政治信仰,最终导致整个国家土崩瓦解、四分五裂,共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
当代中国伴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前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越来越盛行,马列主义等政治信仰逐渐从人们关注的焦点中淡化。长此以往,个人主义必将成为主流思想,团结一致氛围必遭严重破坏,背“和谐”而驰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环境不同,任务不同,其内容也不尽相同。
其实进行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是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历史不会忘记,在中华民族面临危难的关键时刻,是谁高举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领导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打败了凶恶的敌人,把中华民族从危难中拯救出来的;又是谁在建立了新中国之后,带领我们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整个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奋斗的,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所以我们忠于共产党,信仰共产主义!
只要有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就有了统一的思想和共同的追求,全社会自然能和睦相处、共同奋斗。
(三)延安整风运动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增强共产主义信仰的作用
延安整风运动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开始,1945年4月结束。延安整风在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增强了全党的共产主义信仰,并进一步成熟起来。
(四)延安整风运动的方法和效果对现在教育活动的启示
这次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贯彻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延安整风运动开创了我党大规模政治教育的先河,其方法及效果已经对现在的教育活动给出了详实而明确的答案。
二、在内部矛盾尚未完全化解、各种冲突依然存在的今天,如何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通过探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受到启发
(一)新时期人民内部的主要矛盾和冲突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为生产力还比较低下,所以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人民内部矛盾的产生原因固然错综复杂,现实中的各种冲突追根溯源却有诸多相似点,即因文化差异产生的摩擦和因物质经济利益产生的纠纷,国际间的冲突也大多围绕物质和文化交锋。
(二)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当前社会充满着矛盾,小到家庭邻里间宅基地等问题争执,大到区域间土地、山林、水 面权属的纷争;和谐社会首要问题是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向前推进的,需要研究和运用社会主义的矛盾规律,要对具体矛盾作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办事。否认、回避或者掩盖矛盾,达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于推动五十多年前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重要意义
五十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处于历史转变时期。在这个转变时期,国内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和人民闹事。而我们的干部一听到闹事,就想到敌人,就要实行专政,用对付反革命的办法用到闹事人的头上;对各种思想问题,就用简单粗暴的办法加以压制。毛泽东及时地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重大命题,把它作为政治生活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政治主题指导下,人民内部矛盾得以正确区分,处理起来也就得心应手,社会中的不满情绪得以及时消解,和睦共处的氛围得以形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道路越走越宽。
(四)深入探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有利于又好又快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要有新思路和新方法。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许多重大思想和基本方针,今天仍然适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十分注意矛盾的转化问题。第一,不能激化矛盾,而是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第二,要防止将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而要努力将对抗性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就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i。毛泽东把这个问题称作“牵动大局的问题”,是一个“战略方针”。统筹兼顾的战略方针,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针。
三、在反腐工作如火如荼、腐败分子前赴后继的今天,如何有效遏制腐败可参照刘青山、张子善案
(一)腐败的性质及新时期腐败的主要特点
与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腐败问题” 是指[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混乱、黑暗,即政治腐败。腐败问题已经对党,对国家和社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上个世纪80年代,腐败的主因是价格双轨制产生“官倒”。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官员腐败则更主要地表现为大规模的农村圈地运动、国企改制、房地产开发中上下齐手。而现在,在传统的手法之外,贪腐官员们更倾向于打一些“擦边球”。比如在由“熊”到“牛”的股市中,利用自己的职权获取干股ii是比较通行的做法之一。
(二)腐败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腐败是社会存在的毒瘤,是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最大政治风险源,它
直接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度。腐败行为所引起的后果是腐蚀社会有机体,破坏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力的和谐关系。因此腐败阻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枪毙刘青山、张子善对于解放初期腐败分子的震慑作用
死刑是最为严厉的刑罚,为了贪图享乐而丢了身家性命,很少有人会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全体社会公民尤其是各级干部会从刘青山、张子善的下场上看到了贪污的严厉后果,就能有所警戒,回心向善。特别是那些产生了贪污念头的意志薄弱者,就能因此悬崖勒马,打消念头。
(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应大力借鉴刘青山、张子善案
50多年前,在公审刘青山、张子善的大会召开之前,曾有高级干部考虑到刘、张两人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有过功劳,向毛泽东说情。毛泽东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能挽救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也难怪有老百姓说,这两个人头换来了中国官场上至少20年的安定。
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涵盖极广,不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国家、社会、其他组织包括个人的发展均是一本难能可贵的活“教材”,其思想火花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同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动员全社会的所有力量,灵活运用古今中外的学术理论并能与时俱进加以创新改进,而并非探讨毛泽东思想就能一劳永逸,包揽全局,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却是任何理论专著都不能取代的。
i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七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中有一句原话: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
ii “干股”是指股东不必实际出资就能占有公司一定比例股份份额的股份。我国法律规定:股东应当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应当向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因此,我国不存在所谓的“干股”。
第四篇: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成为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如何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社会管理创新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作用,促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切实保障社会安定有序,已然成为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树立正确管理理念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社会事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特别是社会管理在整个社会事业建设中明显滞后。在目前阶段,社会管理方式与方法创新即是完善社会管理手段,实现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转变。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涉及到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关系问题。当前,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程中,检察机关内部存在着一些错误性认识。首先,有人认为社会管理主要应以政府职能为主导,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领域无所作为也无须作为,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被动应付;其次,有人认为检察机关在推进法律监督工作的同时,便是为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要正常履职即是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所谓的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不过是个口号而已。勿庸置疑,这些观点都过于狭隘片面,不能适应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对检察机关提出的新要求。检察
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其法律监督职能本身就包涵社会管理的属性。作为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社会管理者的理念,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方面的研究创新,主动应对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促进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以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促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立足检察职能
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立足法律监督职能,通过执法办案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宪法和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促进社会在稳定有序的状态中不断发展。执法办案是履行一切检察职能的本源和归宿,也是新时期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离开执法办案,检察职能便成了空中楼阁,社会管理创新更无异于纸上谈兵。
检察机关要通过充分发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刑事检察职能作用,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稳定的社会管理秩序;要严肃查办职务犯罪,监督公权力依法行使,促进有关社会管理部门和国家工作人员正确履行管理职责,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程,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要加强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平正义,树立良好的法治、道德标准,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环境得到净化;要充分发挥职务犯罪预防作用,及时发现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积极向发案单位及主管部门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制约监督,完善社会管理服务。同时要坚持以检察执法社会化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继续深入推进“四走进”、“服务新农村建设”等系列活动,通过面对面接触群众,更直接地体察民意、关注民生,为群众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要善于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民生诉求,并根据检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拿出方案,协助党委政府把住政策源头,促进完善社会管理。
三、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突出重点内容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突出重点内容,把握主要工作,实现良好效果。
一是要积极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通过行使各项检察职能,积极推动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公共政策调整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促进公共政策调整完善,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确保重大政策有效落实,重大资金安全使用。
二是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落实检察环节的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确保社会秩序稳定。做好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流动人口、青少年等特殊人群帮教管理以及社会区矫正工作的法律监督,做好预防违法犯罪工作。要着力解决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的整治开发、服务管理与协调发展问题,积极参与对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整治,定期分析社会治安形势,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结合办案加强法制宣传,积极预防和减少犯罪。
三是加大查办农村社会管理领域职务犯罪力度,净化农村社会管理环境。不断加大对农村社会管理领域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把查办涉及农村社会管理领域的职务犯罪作为服务社会管理、服务大局稳定的中心工作来抓。要通过查办耕地占地补偿、农业保险、退耕还林、农机补贴、粮食直补等涉及“三农”管理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不断推进农村社会管理领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
四是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个案预防、重点预防、系统预防为载体,实现由事后预防向事前预防延伸,从个案预防向制度和机制建设延伸。当前,要在重大工程建设领域深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开展摸底调查、预防动员、以案释法、整章建制的预防工作,以此增强工程建设领域干部职工预防犯罪意识,遏制和减少各类犯罪现象,提高建筑行业社会管理创新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积极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坚决依法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犯罪活动,维护网上秩序,净化网络环境。高度重视涉检网络舆情,建立健全应对、引导等机制。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情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涉检负面报道,认真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网上舆论,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四、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注意方式方法
检察机关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要坚持两项原则。一要坚持依法参与的原则。检察机关作为管理主体之一,对通过行政手段、道德手段能够解决的矛盾不宜过多介入,对依靠社会组织和当事人自治能化解的矛盾不宜启动诉讼程序,要注意尊重和培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和机能。在管理、服务的过程中不能大包大揽,自我放大检察职权。采取的方法既要考虑可行性、创新性,也要考虑合法性,决不能突破法定职能包揽检察机关不宜承担的工作,更不能突破现有的法律框架乱作为;二要坚持创新原则。机制制度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所在。要不断深化检察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在检察环节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目前,我们正在试点运行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正是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保障现代化、管理科学化建设。同时,还要注意创新方式方法,方式方法的创新往往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和启动点。要按照理念人性化、机制社会化、手段信息化的思路,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避免落入程式化、模式化的俗套,要区别于过去、高于过去,采取一些新措施,建立一些新机制,获得一些新成效。要保证既不突破法律框架,又确实有新的思路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检察工作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才会真正收到各方认可的社会效果。
第五篇: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各尽其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得其所,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和愿望都能得到合理的满足。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
龙岩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龙岩。
发展和谐的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扎实推进“双高普九”,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资源整合。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打造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河洛文化品牌,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繁荣广播电视,维护良好的文化市场秩序。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继续对重点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人员实施医疗补助。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发展体育事业,推进全民健身。落实人口与计生工作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结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健全建设领域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更好地解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等问题,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加快发展慈善事业。
保护和谐的生态环境。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力争2008年、确保2009年完成中心城市13家水泥污染企业关闭,扎实推进除中心城市以外其它污染企业的关闭工作,确保2010年年
底前全部关闭。继续抓好九龙江、汀江、闽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
源污染,推进垃圾、污水、噪音等的综合治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强
环境监测与执法,切实控制和削减排污总量。重视资源节约,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强化“青山挂白”、重点水土流失区治
理和地质灾害防治,抓好植树造林和生态公益林管护。
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扎实推进“平安龙岩”建设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应急管理体系
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健全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深化安全生产专项
整治,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社区建设,改善村(居)委会办公条件,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推进和谐创建活动
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加强
“双拥”、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武警消防和人民防空工作。继续抓好统计、民族宗教、外
事侨务、老区、信访、气象、水文、普法、档案、地方志、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
作。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粮食播种面
积稳定在285万亩以上,大力发展畜牧、蔬菜、林竹、果茶、烟草、花卉等优势产业和红心
地瓜干、河田鸡、连城白鸭、咸酥花生、黄兔等特色产品。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
系,发展高产、优质、生态农业。重点扶持肉制品、果蔬制品、竹制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
首批1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抓好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等7个龙台农业合作示范区
和台湾优良品种引进繁育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完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
训4.5万人,争取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3万人。
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快发展“10+3”产业,推进工业“九大基地”建设。确保180个工业
重点新增长点项目实现新增产值75亿元以上,90个工业重点投资项目完成投资52亿元,100个重点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电子信息应用项目顺利实施。精心组织实施“百家千户”
培育工程,力争年内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0家。支
持福建煤电、马坑矿业等企业上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继续做好万亩工业用地报批征用和
标准厂房建设工作,鼓励发展“飞地工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抓好冠豸山、客家土楼、红色旅游区和乡村旅游区建设,积极开展创建
国家4A级旅游区、中国优秀旅游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活动,办好市第五届旅游节,力争全年接待游客和实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7%和15%。加快闽西交易城二期、闽西粮
油饲料城二三期、闽西现代物流园区、汽车及配件专业市场等物流项目建设。加大普通商品
住宅和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建设力度,规范物业管理。组织好第三届工业企业银企洽谈会,落实对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奖励政策。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巩固港澳台和沿海发达地区等招商区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东
南亚、欧美发达国家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招商。用好“5·18”、“6·18”、“9·8”等大型招
商平台,办好建市10周年庆祝活动和第四届“11·18”中国龙岩投资项目洽谈会。加强产业招
商和园区招商。切实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落实出口退税和外贸出口奖励政策,完善“大
通关”机制,扩大外贸出口。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市科技创业园和面向重点产业的8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争
取新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家。认真组织参加第五届“6·18”项目成果交易会,促进项目
成果常年对接和交易。完善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创新
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抓好冶金、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的节能工作,建立
1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新增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2-3家。全面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
污染综合整治,其中九龙江流域基本完成养殖业治理任务,汀江、闽江流域完成50头以上
规模养猪场的治理任务。关闭中心城市第二批3家水泥污染企业,强力推动除中心城市以外
其它污染企业的关闭。启动龙岩化工厂搬迁。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提高科学开发利用水
平。
切实改善民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就业援助、劳务派遣机制,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工业园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实施农民房屋保险,推进农业保险,实施农村部分离任村(居)主干养老补助,积极探索建立适合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做好城乡低保工作,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推广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2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完成30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健全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推进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迎评前期工作。认真做好迎接联合国专家组来岩考察永定土楼申报“世遗”工作,启动古田会议旧址群维修保护三期工程,完成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展馆改版,精心组织纪念建军80周年等重大活动,改造完善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10万用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加快实施乡镇卫生院“百院建设、千人培训”计划,选派百名医生帮扶百所乡镇卫生院,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组建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体育设施的管理与开发,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健全利益导向机制,确保人口与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营造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扎实推进“平安龙岩”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三基”工作,强化信访和矛盾纠纷调查排处,继续整治治安突出问题。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双基”建设深化拓展年活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责编:
龙岩市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
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以“十镇百村”试点为示范,促进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农村和谐。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完善和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稳定粮
食生产的基础上,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
力发展优势特色种养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培育农产品品牌;加快农业
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大做
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进与台湾的农业合作。扎实推进乡镇工业
集中区建设,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健全农
民转移就业的支持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推进农村水、电、路、通信等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公路、水利设施管理维护机制。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防汛抗旱和林业“三防”
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进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现代化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继续
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推行“五清六改”,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全面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组织实施农村文化“百镇千村”建设工程和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加强乡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龙岩市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深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妥善处理国有企业改革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已改制企业的规范管理。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健全国有资本经营激励约束机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管理行为。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税收征管。继续做好化解乡村债务工作。完善卫生监督体制,健全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继续推进文化、教育体制改革。巩固普通公路征费体制改革成果。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按照产业政策加大招商力度,争取在引导外资投向重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有新突破,在吸引外资来岩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地区总部等方面有新成效。主动承接台湾机械、轻纺、电子等产业转移,密切龙台旅游协作。积极参与重大经贸招商活动,做大“11·18”中国龙岩投资项目洽谈会平台。健全签约项目的跟踪推进和协调服务机制,促进项目报批、到资、落地、建设。完善鼓励出口的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优化出口结构,扩大出口规模。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推进社会资本与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服务业的有效对接,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引导和管理,促进企业依法经营。
龙岩市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强化区域互动融合,促进城乡同步、区域协调、全面发展。
增强中心城市带动功能。抓好龙岩经济开发区和龙州工业园区建设,壮大中心城市经济实力。继续滚动实施一批城建项目,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供水、供电、供气等系统,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事业和酒店、商务等服务业,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抓好城市规划编制,注重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按照“市区一体、责权统一,建管并举、疏堵结合”的原则,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城市综合执法,坚决制止和查处违法违章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处理好条块关系,推进简政放权,健全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财政、信贷、科技、人才等的支持,促进各县(市、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园区经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
事业等的扶持力度,缩小县域发展差距。完善城镇体系规划,继续抓好小城镇和新村规划建设。
提升区域协作水平。加强与厦门的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和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建设,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协作配套、市场相互开放和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山海联手壮大闽西南一翼。继续深化闽西南5市、闽粤赣边和闽粤赣13市的区域经济技术协作。
今后五年,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龙岩老区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龙岩市要完成“十一五”规划,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争取更大作为。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视察我市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部署和我市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定位,落实“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前、通、借、联”的发展要求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的部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地推进新一轮大发展,充分发挥龙岩在海西纵深推进中的前锋作用。
主要目标是: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以上,万元GDP能耗比2006年下降15%,环境质量按功能分区达到国家标准。生态型经济枢纽六大支撑体系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显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对外开放明显扩大,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明显进步。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总量超过5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19.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3.5%,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3%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0%,内联引资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增长50%,外贸出口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5%,万元GDP能耗下降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保持全省第一,工业用地平均投资额有较大幅度增长。
龙岩市坚持发展与调整、规模与效益相结合,努力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发展速度快的产业发展格局。
做大做强“10+3”产业。滚动实施工业“三类项目”,加大对优势企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促进产业链延伸与产业配套,力争到2011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2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00家,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配套化发展的产业组织体系。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完善规划布局,继续抓好工业用地报批征用和标准厂房建设,健全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提高园区集约化水平,努力培育若干个每平方公里产值达到或超过50亿元、100亿元的园区。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环保设备重要研发生产基地、南方重要的烟草生产加工基地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生产基地、铜材料供应与加工基地、水泥建材基地、能源生产基地、钢铁生产基地、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继续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强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完善参加“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的常年对接机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成市科技创业园,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加强节能降耗,突出抓好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扎实推进年产3万吨以下小煤矿的关闭和单机5万千瓦及以下小火电机组的关停,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继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复合型科技人才、管理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增强人才和智力支撑。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支持企业争创品牌,加强品牌保护。
大力发展服务业。推进旅游资源整合,打造红色旅游、客家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精品,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市场营销,密切区域协作,把龙岩建成福建西部风情旅游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生态旅游区。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优化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信息、商务、社区服务等服务业。